第5单元厘米和米高频考点检测卷(易错篇)数学二年级上册苏教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
1.这条线段长( )。
A.6厘米 B.5厘米 C.1厘米
2.一幢大楼大约高( )。
A.2米 B.20米 C.20厘米
3.下面的图形中,哪一条是线段?( )
A.B. C.
4.长( )厘米。
A.3 B.4 C.7
5.第一根绳子长1米,估一估,第2根绳子的长大约是( )。
A.2米 B.68厘米 C.45厘米
6.下面的物体,长约1米的是( )。
A.黑板的长度 B.三角板边的长度 C.妈妈裤子的长度
二、填空题
7.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课桌高约70( ) 床长2( )
小红身高1( )20( ) 脚大约长20( )
8.直尺上从刻度“2”到刻度“7”是( )厘米。
9.看图填一填。
(1)( )号小狗最高,高( )厘米。
(2)( )号小狗和( )号小狗同样高,高( )厘米。
(3)②号小狗和③号小狗相差( )厘米。
10.选一选,在正确答案的画“√”。
图中哪支铅笔长?
①号铅笔长( )
②号铅笔长( )
11.一只蚂蚁,第一次向前爬了36厘米,第二次向前爬了34厘米,两次一共爬了( )厘米,它再爬( )厘米就是1米了。
12.一把破损的直尺,最小刻度是5厘米,最大刻度是18厘米,这把尺一次最长可以量( )厘米。
三、判断题
13.新生儿的身长大约是55厘米。( )
14.。( )
15.汽车每小时行60米。( )
16.下图是由8条线段组成的.( )
17.线段不可以向两端延伸。( )
四、解答题
18.(1)量出①的长度。
( )厘米
(2)画一条线,长度是①的2倍。
19.龟兔赛跑,小兔子跑了50米的时候,小乌龟才跑了2000厘米,小兔子比小乌龟快多少米?
20.有三根绳子,第一根比第二根长4米,第二根比第三根短2米。第一根与第三根比,哪根长?长多少米?
21.笑笑有一根长40厘米的彩带,丁丁也有一根同样长的彩带。把两根彩带用胶水粘成一根彩带后有多长?(接头处长1厘米)
22.龟兔赛跑。
(1)兔子已经跑了( )米,离终点还有( )米。
(2)兔子比乌龟多跑了多少米?
参考答案:
1.B
【分析】用测量结束的刻度减去测量起始的刻度,算出来的结果就是这条线段的长度。
【详解】6-1=5(厘米)
故答案为:B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线段长度的测量,要熟练掌握测量的方法。
2.B
【解析】略
3.A
【分析】线段的定义:线段两个端点,不能延伸,可以测量长度。
【详解】A.线段:两个端点,不能延伸,可以测量长度。
B.射线:直线上的一点,可向一方无限延伸,有一个端点。
C.直线: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无端点。
故答案为:A
【点睛】此题考查了线段、射线、直线的定义。
4.B
【解析】略
5.B
【详解】第一根绳子长1米,估一估,第2根绳子的长大约是第一根绳子的一半多,所以合适的长度是68厘米,故选B
6.C
【解析】略
7. 厘米/cm 米/m 米/m 厘米/cm 厘米/cm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以及对长度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单位即可。
【详解】课桌高约70厘米(或cm)
床长2米(或m)
小红身高约1米(或m)20厘米(或cm)
脚大约长20厘米(或cm)
【点睛】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地选择。
8.5
【分析】实际长度=终点的刻度-始点的刻度,据此解答。
【详解】7厘米-2厘米=5厘米
直尺上从刻度“2”到刻度“7”是5厘米。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长度的测量方法,明确实际长度=终点的刻度-始点的刻度,结合题意分析解答即可。
9.(1) ③ 40
(2) ① ② 30
(3)10
【分析】根据实际长度=终点的刻度-始点的刻度,分别算出三只小狗的高度,再比较即可。
【详解】(1)①号:50-20=30(厘米)
②号:60-30=30(厘米)
③号:50-10=40(厘米)
③号小狗最高,高40厘米。
(2)①号小狗和②号小狗同样高,高30厘米。
(3)②号小狗和③号小狗相差10厘米。
【点睛】本题考查长度的测量方法,分别算出三只小狗的高度,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0.②号铅笔长(√)
【分析】根据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把米尺(或直尺)的0刻度线与物体的一端重合,物体的另一端所对应的米尺(或直尺)上的刻度就是该物体的长度。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铅笔①长:12-3=9
铅笔②长:14-4=10
10>9
所以铅笔②更长一些。
【点睛】本题考查了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以及长短比较知识,结合题意分析解答即可。
11. 70 30
【分析】把第一次向前爬的长度和第二次向前爬的长度加起来,结果就是两次一共爬的长度。
用要爬的总长度减去前两次一共爬的长度(注意单位的统一),结果就是需要再爬的长度,据此解答。
【详解】36+34=70(厘米)
1米=100厘米
100-70=30(厘米)
故,两次一共爬了70厘米,它再爬30厘米就是1米了。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100以内数加减法的应用,关键是要找准数量关系。
12.13
【分析】根据减法的意义,求他一次最长可以量多少厘米,用最大的刻度数减去最小的刻度数即可。
【详解】18-5=13(厘米)
这把尺一次最长可以量13厘米。
【点睛】本题考查了减法的意义的实际应用,关键是明确数量之间的关系。
13.√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对长度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计量新生儿的身长大约是55用厘米作单位。
【详解】新生儿的身长大约是55厘米,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地选择。
14.×
【分析】物体的末端对准刻度值“5”,首端对准刻度值“0”时才是5厘米长,据此解答。
【详解】图中首端没有对准刻度值“0”,所以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熟练掌握物体长度的测量方法是解题关键。
15.×
【详解】略
16.√
【详解】略
17.√
【分析】根据线段的特征:线段有2个端点,有限长,可以度量,据此即可判断。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线段有两个端点,不能向两端延伸,所以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应根据线段的含义进行解答。
18.(1)3
(2)
【解析】略
19.30米
【解析】略
20.第一根长;长2米。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第一根比第二根长4米,即第一根长度=第二根长度+4米;第二根比第三根短2米,即第三根长度=第二根长度+2米;由此可知,比较4和2的大小,即4>2,第一根长;再用4-2,即可求出长多少米。据此解答。
【详解】4>2,第一根长;
4-2=2(米)
答:第一根长,长2米。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用第二个长度与第一根长度之间的关系表示出来第一根的长度,同样,用第二个长度与第三根长度之间的关系表示出第三根的长度,进而解答。
21.79厘米
【解析】略
22.(1)20;5
(2)15米
【解析】略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