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2023春人教八下物理期末考试临考押题卷1(原卷版+解析版)


2023春人教八下物理期末考试临考押题卷1
(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100分,用时90分钟)
注意事项:
1.试题的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不得在试题卷上直接作答。
2.作答前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3.考试结束,由监考人员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4. 全卷取g=10N/kg,水的密度ρ=1.0×10 kg/m 。
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39分。)
1.小明是初二年级学生,下列场景中的数据估算符合实际的是(  )
A.小明双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00Pa
B.小明游泳时受到的浮力约为50N
C.小明在期末体考跳绳过程中的平均功率约为60W
D.小明从1楼到3楼克服自身重力做功约为300J
【答案】C
【解析】A.小明的体重约为500N,双脚的面积约为0.04m2,双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
故A不符合题意;
B.小明自身重力约为500N,游泳时漂浮在水面,所受的浮力约等于自身重力,约为500N,故B不符合题意;
C.中学生在1min内一般跳绳100次,每次跳起高度约为0.08m,则跳100次绳做的功
W1=Gh1=500N×0.08×100m=4000J
跳绳的平均功率
故C符合题意;
D.一般情况下,一层楼的高度约为3m,小明自身重力约为500N,小明从1楼到3楼通过的高度约为6m,则克服重力所做的功
W2=Gh2=500N×6m=3000J
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起重机以1m/s的速度匀速吊起一个重物,钢丝绳对重物的拉力是3000N。若起重机吊着这个物体以2m/s的速度匀速下降,这时钢丝绳对重物的拉力是(  )
A.12000N B.6000N C.3000N D.无法判定
【答案】C
【解析】起重机以1m/s的速度匀速吊起一个重物时,物体受竖直向下的重力G、竖直向上的拉力F1而处于平衡状态,由平衡条件知道
F1 =G =3000N
当起重机吊着这个物体以2m/s的速度匀速下降时,物体受竖直向下的重力G、竖直向上的拉力F2而处于平衡状态,由平衡条件知道,此时钢丝绳对重物的拉力
F2 =G=3000N
故选C。
3.连通器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应用广泛,如图所示事例中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
A. 锅炉水位计 B. 排水管的U形“反水弯”
C. 金属盒压强计 D. 三峡船闸
【答案】C
【解析】ABD.锅炉水位计、排水管的U形“反水弯”、三峡船闸都是上端开口,下部连通,即都是利用连通器的原理制成的,故ABD不符合题意;
C.压强计的U形管一端是密封的,因此不是连通器,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4.下列不属于惯性现象的是(  )
A.紧固锤头 B.不再蹬地滑板车继续前行
C.安全气囊 D.撑杆跳运动员上升过程
【答案】D
【解析】A.撞击中,锤头和锤柄一块运动,锤柄受力静止,而锤头由于惯性还要继续运动,与锤柄结合的更结实,属于惯性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B.不再蹬地滑板车继续前行,是因为滑板车具有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属于惯性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
C.当汽车的前部遇到撞击时,汽车迅速减速,而人由于惯性会前倾,安全气囊可对人起到保护作用,属于惯性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
D.撑杆跳运动员上升过程是受到杆的弹力,是弹性势能转化为人的动能和重力势能,不是惯性现象,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5.下列四幅图对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的某同学沿杆匀速向上爬升时,该同学受到的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下
B.图(乙)中筷子提米在空中静止时,筷子受到米的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下
C.图(丙)中在力F拉动B使其速度逐渐变大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示数也逐渐变大
D.图(丁)中的人站在电梯上随电梯一起匀速上升,该人受到水平向右的摩擦力
【答案】B
【解析】A.图中某同学沿杆匀速向上爬升时,该同学受到的静摩擦力,其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反,即竖直向上,故A错误;
B.筷子提米静止时,米受到重力与筷子对米的摩擦力而处于平衡状态,它们是一对平衡力,米受到筷子向上的静摩擦力,而筷子所受的摩擦力方向向下,故B正确;
C.力F拉动木板B使其速度逐渐变大的过程中,由于A、B之间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则滑动摩擦力不变,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故C错误;
D.图丁中,人站在电梯上随电梯一起匀速上升,人与电梯间没有相对运动的趋势,不受摩擦力,故D错误。
故选B。
6.如图所示,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让小车从同一斜面滑下,然后分别从棉布和木板表面滑过。关于本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该实验现象中可以直接得出牛顿第一定律
B.两次实验可以让小车从斜面的不同高度释放
C.实验现象说明,小车所受阻力越小,速度减小越慢
D.小车之所以会停下来是因为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答案】C
【解析】A.从实验现象可以得出:接触面越光滑,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的速度减小得慢;由此推理得出:假如小车受到的阻力为零,小车将做匀速直线运动,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推理概括出来的,不能直接得出,故A错误;
B.实验中,我们应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下滑,是为了让小车每次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同,便于得出小车滑行的距离与阻力的关系,故B错误;
C.小车在木板上受到的阻力小,运动的路程远,说明速度减小的慢,故C正确;
D.小车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阻力的作用,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D错误。
故选C。
7.如图所示,潼南巴川中学校有一座周恩来塑像,时刻警醒着同学们要认真学习,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塑像矗立在基座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塑像对基座的压力和基座对塑像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基座对地面的压力和基座对塑像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基座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基座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基座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基座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答案】A
【解析】A.塑像对基座的压力和基座对塑像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A正确;
B.基座对地面的压力和基座对塑像的支持力大小不相等,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B错误;
C.基座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基座的支持力大小不相等,不是一对平衡力,故C错误;
D.基座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基座的支持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D错误。
故选A。
8.如图所示,滚摆从最高点由静止开始释放,运动到最低点后再次向上运动,滚摆每次到达最高点时总比前一次低。在滚摆从最低点运动到最高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滚摆的重力势能越来越小 B.滚摆的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C.滚摆的机械能不变 D.滚摆转动的速度越来越快
【答案】B
【解析】A.从最低点运动到最高点,高度越来越高,所以滚摆的重力势能越来越大,故A错误;
B.从最低点运动到最高点,速度减小,高度升高,所以滚摆的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故B正确;
C.滚摆每次到达最高点时总比前一次低,所以机械能在逐渐减少,故C错误;
D.从最低点运动到最高点,速度减小,高度升高,所以滚摆转动越来越慢,故D错误;
故选B。
9.关于大气压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大气压强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增大
B.马德堡半球实验首先测出来大气压强的值
C.用抽水机把水从低处抽到高处是利用了大气压来工作的
D.医生用注射器把药水推入病人肌肉中是利用大气压工作的
【答案】C
【解析】A.大气压和高度有关,大气压随着高度的升高而减小,故A错误;
B.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证实了大气压的存在,首先测出了大气压强值的实验是托里拆利实验,故B错误;
C.抽水机抽低处的水到高处,通过活塞上移或叶轮转动使抽水机内水面上方的气压减小,水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上来,故C正确;
D.医生用注射器把药水推入病人肌肉中是靠外力,与大气压无关,故D错误。
故选C。
10.小杰在欢乐谷游玩时,观察到鱼嘴里吐出的气泡上升时的情况如图所示,对气泡上升过程中受到的浮力和气泡内气体压强分析正确的是(  )
A.浮力变大,压强变小 B.浮力变小,压强变小
C.浮力不变,压强不变 D.浮力变大,压强变大
【答案】A
【解析】气泡上升时体积逐渐变大,由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V排g可得,此时气泡受到的浮力变大。气泡上升中,深度变小,液体压强变小,由于气泡内气体压强等于受到的液体压强,故气泡内的气体压强也变小,故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选A。
11.如图,在均匀杠杆的A处挂3个钩码,B处挂2个钩码,杠杆恰好在水平位置平衡。下列操作中,仍能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是(所用钩码均相同)(  )
A.两侧钩码同时向支点移动一格 B.两侧钩码下方同时加挂一个钩码
C.左侧加挂一个钩码,右侧加挂两个钩码 D.左侧拿去一个钩码,右侧钩码向左移动一格
【答案】D
【解析】左侧2格处3个钩码,右侧3格处2个钩码,根据杠杆平衡条件,杠杆处于水平平衡;
A.两侧钩码同时向支点移动一格,即左侧3格处3个钩码,右侧4格处2个钩码
此时不平衡,故A不符合题意;
B.两侧钩码下方同时加挂一个钩码,即左侧2格处4个钩码,右侧3格处3个钩码
此时不平衡,故B不符合题意;
C.左侧加挂一个钩码,右侧加挂两个钩码,即左侧2格处4个钩码,右侧3格处4个钩码
此时不平衡,故C不符合题意;
D.左侧拿去一个钩码,右侧钩码向左移动一格,即左侧2格处2个钩码,右侧2格处2个钩码
此时平衡,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2.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一金属块的重力为8N,将此物体完全浸入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3N,从水中拿出后,浸没于另一未知液体,弹簧测力计示数为4N,物体始终未接触容器壁和容器底,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物块完全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5N
B.物块的体积为500cm3
C.物块的密度为1.6g/cm3
D.未知液体的密度为0.5g/cm3
【答案】D
【解析】A.物块完全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
F浮=G-F=8N-3N=5N
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根据公式F浮=ρ水gV排可得,物块的体积
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物块的质量为
物块的质量为
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物体在未知液体中受到的浮力
F浮′=G-F′=8N-4N=4N
根据公式F浮′=ρ液gV排可得,未知液体的密度为
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13.弹簧测为计下用细线挂一圆柱体,将圆柱体从装有水的圆柱形容器上方的某一高度处缓缓下降,如图甲所示,然后将其逐渐浸入水中直至触底,容器的质量为1kg,底面积为200cm2。如图乙所示,是整个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示数F与圆柱体下降高度h变化关系的图像,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圆柱体的底面积为100cm2
B.圆柱体的密度为1.5×l03kg/m3
C.当h=8cm时,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1500Pa
D.当h=5cm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1000Pa
【答案】D
【解析】A.由图乙可知,圆柱体没入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
圆柱体的体积为
设圆柱体的高为,底面积为,圆柱体下降,从刚接触水面到刚好全部没入水中时有


将已知数据代入①②
解得
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圆柱体的密度为
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当h=7cm时,圆柱体刚好没入水中,圆柱体底部距离容器底2cm,柱体的高为8cm,水深10cm。当h=8cm时,圆柱体继续下沉1cm,水深没有改变。由于圆柱体未接触容器底部,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等于容器自身重力加上水对容器底部产生的压力,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
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h=3cm时,圆柱体与水面接触,h=7cm时,圆柱体刚好完全没入水中,h=5cm时,5正好处于3和7中间,说明圆柱体刚好有一半体积浸入水中,此时圆柱体底部到容器底部的距离(9cm-5cm)加上圆柱体一半的高度(4cm)就是水的深度
h5=9cm-5cm+4cm=8cm
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
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二、填空作图题(本题共8个小题,第21小题作图2分,其余每空1分,共16分。)
14.历史上,著名的______________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一标准大气压的值相当于________cm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答案】 马德堡半球 76
【解析】[1]历史上,首次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的实验是马德堡半球实验。
[2]托里拆利首次测量大气压的值,一标准大气压的值相当于76cm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15.高山滑雪是冬奥会的重要竞赛项目之一,如图所示是滑雪运动员从山顶加速下滑的情境。在下滑过程中运动员的动能________,重力势能________(均选填“减小”、“增大”或“不变”)。
【答案】 增大 减小
【解析】[1][2]滑雪运动员从山顶加速下滑的过程中,运动员的质量不变,速度增大,故动能增大,同时高度减小,故重力势能减小。
16.如图所示,在玻璃管中有一个乒乓球,用电吹风在其右侧竖直向下吹风,乒乓球将向_____运动,原因是空气流速大的位置压强_______。
【答案】 右 小
【解析】[1][2]由流体流速越快,压强越小得,用电吹风在其右侧竖直向下吹风,右侧压强较小,在大气压与右侧压强的压强差作用下,乒乓球将向右运动。
17.A、B两物体如图放置,A的重力是10N,B的重力是20N。物体A在F=14N的拉力作用下水平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整个运动过程中A在B的上方),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8N,不计弹簧测力计自身重力。那么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___N,B物体重力做功是________J。
【答案】 6 0
【解析】[1]物体A水平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物体A受到向右的拉力F=14N,向左的摩擦力f和向左的绳子拉力F′,这三个力平衡。由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8N可知,绳子的拉力F′=8N,根据三力平衡可得
F=f+F′
则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
f=F-F′=14N-8N=6N
[2]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物体B沿水平方向运动,没有在重力的方向上通过一定的距离,B物体重力没有做功,做功为零。
18.(2023春·重庆·八年级重庆市育才中学校考期中)一艘轮船的排水量是50000吨,当它满载在长江内河航行时,排开水的体积是___________m3,这艘轮船从长江驶入大海,吃水深度变___________(选填“深”、“浅”或“不变”)。
【答案】 5×104m3 浅
【解析】[1]根据题意可知
由可得,在长江航行时排开水的体积为
[2]轮船从长江驶入大海都是漂浮的,由于轮船重力不变,则浮力不变,因海水密度比淡水密度大,根据可知,轮船排开水的体积会减小,吃水深度变浅。
19.质量相等的两个均匀实心球甲和乙,密度之比,则体积之比__________;现将甲、乙两球放入盛有足够多水的容器中,当它们静止时,甲漂浮,乙沉底,且受到的浮力之比,则乙球的密度为__________。
【答案】 3∶2 1.2×103
【解析】[1] 由密度公式可知,质量相等时,密度与体积成反比。由于甲、乙两球质量相等,密度之比为
所以甲、乙两球的体积之比为
V甲:V乙=3∶2
[2]由于甲漂浮,所以浮力等于重力,即F甲=G甲;由于乙沉底,所以F乙所以有
F甲∶F乙=G甲:F乙=6∶5
变形得
化简得
解得
又由于
所以,乙的密度为
20.某广场上的塑像由上方的名人塑像B和下方的底座A构成,整体可以简化为如图甲所示的模型。A、B是质量分布均匀的柱形物体,且A、B的密度之比ρA∶ρB=1∶4, 底面积之比SA∶SB=4∶1,若沿水平方向将该模型切去高度为Δh的一部分,并将切去部分竖直正放在同一水平面上。切去部分对水平面的压强为p1,剩余部分对水平面的压强为p2。其中p1与切去部分的高度Δh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则名人塑像B的密度 ρB=_________kg/m3。若要使得p1= p2,则需要切掉的高度Δh=_________cm。
【答案】 2×103 8
【解析】[1]由题意可知,当Δh=20cm时,塑像B全部被切去,即塑像B的高度为hB=20cm,此时对水平面的压强为
则名人塑像B的密度为
[2]由[1]和题意可得,底座A的密度为
由题图可知,当Δh=20cm时,B恰好被切完;当Δh>20cm时,切去的部分包括全部的B和部分的A,由乙图可知,A的高度为
hA=40cm-20cm=20cm
若要使得切去部分对水平面的压强等于剩余部分对水平面的压强,分两类情况讨论,如下:
①当Δh<20cm时,设切去部分的高度为Δh1,切去部分对水平面的压强为

剩余部分对水平面的压强为

A、B的密度之比ρA∶ρB=l∶4, 底面积之比SA∶SB=4∶1,因此当时,解得Δh1=8cm,符合题意。
②当Δh>20cm时,设切去部分的高度为Δh2,切去部分对水平面的压强为

剩余部分对水平面的压强为
解得,Δh2=20cm,不符合题意;
③当Δh=20cm时,B刚好被切完,切去部分对水平面的压强为
剩余部分,即A对水平面的压强为
由于A和B密度不等,故切去部分对水平面的压强不等于剩余部分对水平面的压强,不符合题意。
21.(1)画出斜面上物体受到的重力。
(2)如图,作出阻力F2和使杠杆平衡的最小动力F1及动力臂。
【答案】(1) (2)
【解析】(1)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过物体重心画一条带箭头的竖直向下的有向线段,用G表示,如图所示:
(2)阻力是左侧物体对杠杆竖直向下的拉力,用F2表示;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可知,在阻力和阻力臂不变时,动力臂最长,动力最小,在杠杆上找到距离支点最远的点D,连接OD,以OD作为动力臂最长,然后过点D向下做OD的垂线,标出方向和符合,就是最小的动力F1,最后用大括弧标识出动力臂l1,如图所示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3个小题,22小题6分,23小题9分,24小题8分,共23分。)
22.(1)如图所示,是“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
①实验时,为了让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示数,必须要拉着物块做水平______运动,这是利用了二力平衡的原理;
②比较甲、乙两次实验,可知滑动摩擦力大小与______有关;
③比较______两次实验,可知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2)小丽同学利用物体、砝码、泡沫块、木板等器材来深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如图所示:
①该实验用到的研究方法叫______;
②比较甲、乙两图实验现象,能够得到的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______有关;
③小丽同学通过比较甲丙两图,认为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你认为她的观点______(选填“正确”或“不正确”)。
【答案】匀速直线 压力 乙丙 转换法(控制变量法) 压力 不正确
【解析】(1)[1]根据二力平衡,为了让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表示摩擦力的大小,应该保持物体匀速直线运动。
[2]比较甲乙两个实验可知,甲的压力小于乙的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保持一致,乙实验受到的摩擦力较大,由此可知滑动摩擦力和压力大小有关。
[3]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需要保持压力大小一致,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故符合题意的是乙丙。
(2)[4]试验中通过海绵的凹陷程度来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应用了转换法,同时探究实验过程中,影响结果的因素很多,需要控制变量,故还应用了控制变量法。
[5]比较甲、乙两图实验现象可以发现,当压力越大,海绵的凹陷程度越大,故可得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有关。
[6]“通过比较甲丙两图,认为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因为比较甲丙两实验没有控制变量唯一。
23.在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中:
(1)实验中液体压强大小的变化是通过比较U形管两侧液面___________的变化反映的,这里用到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_。将探头放进盛水的容器中,探头的橡皮膜受到水的压强会___________(选填“内凹”或“外凸”),液体压强计___________(选填“是”或者“不是”)连通器;
(2)通过比较C、D两图,可得到结论:同一种液体的压强随___________ 的增加而增大;
(3)通过比较D、E两图,可得到结论:在深度相同时,液体的___________越大,压强越大;
(4)通过比较A、B、C三图,可得到结论:___________
(5)用如图乙所示的容器也可以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互不相通的左右两部分,隔板上有一圆孔用薄橡皮膜封闭,橡皮膜两侧压强不同时其形状发生改变。用此容器进行的两次实验,情形如图丙的D、E所示。由此可推断:、b两种液体密度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a、c两种液体密度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
【答案】 高度差 转换法 内凹 不是 深度 密度 在同种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解析】(1)[1][2][3]液体压强大小是通过U型管内液面的高度差来反映的,液面高度差越大,液体的压强越大,这是一种转换法的运用;将探头放进盛水的容器中,橡皮膜受到水的压强大于橡皮膜内部的压强,橡皮膜会向内凹;根据连通器的定义为上端开口,底部连通,而液体压强计的上端不是开口,故液体压强计不是连通器。
(2)[4]C、D两个图为同种液体,橡皮膜的方向相同,深度不同,深度越大,U型管的高度差越大,压强越大,可得出的结论:同一液体,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3)[5]D、E两个图液体的深度相同,橡皮膜的方向相同,液体的密度不同,水的密度大于煤油的密度,水中U型管的高度差越大,压强越大,故可得出的结论:在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4)[6] A、B、C三个图中液体的深度相同,液体的密度相同,橡皮膜的方向不同,但压强相等,可得出结论:同一深度,相同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5)[7]由丙D可知,橡皮膜的形状没有发生变化,可知其受到的压强相等,但由于a液体到橡皮膜的高度大于b液体到橡皮膜的高度,则可知a液体的密度小于b液体的密度。
[8]由丙E可知,橡皮膜向左凸起,可知其右边受到的压强大,但由于a液体到橡皮膜的高度小于C液体到橡皮膜的高度,则可知a液体的密度大于b液体的密度。
24.小华用下图甲所示实验器材研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物体A下降距离h的关系。用弹簧测力计提着物体A,使其从下表面刚接触水面开始缓慢浸入水中(水未溢出),容器的底面积为100cm2,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物体A下降距离h的关系图像(如图乙)。
(1)物体A浸没在水中之前,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随A下降距离的增加而减小,说明浮力大小与________有关;
(2)物体A浸没在水中后,所受的浮力为___________N,且保持不变,说明浸没在水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与它浸没在水中的深度无关。若某同学在使用弹簧测力计时,指针在零刻度线以上,该同学没有调零而直接进行测量,这样计算出的浮力值___________(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3)结合试验数据,物体A的密度为___________kg/m3。若将物体A浸没在密度为1.1×103kg/m3的盐水中,则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____N;
(4)圆柱体A的底面积为___________cm2。若把圆柱体A从水中取出,用抹布抹干A上的水,把它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丙所示),则A对桌面的压强为___________Pa;
(5)如果将盛水的柱形容器换成梯形容器,如图丁所示,再将A物体按上述操作进行实验,则物体放入水的过程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加量Δp随h的变化图像是图戊中的___________(选填“A”“B”“C”)。
A. B. C.
【答案】 排开液体体积 1.0 不变 1.2×103 0.1 25 480 B
【解析】(1)[1]物体A浸没在水中之前,浸入水中深度越大排开水的体积越大,物体A浸没前,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随A向下运动距离的增加而减小,根据称重法测浮力
F浮=G-F示
可知,受到的浮力增大,说明浮力与排开液体体积有关。
(2)[2]由图乙可知,h=0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为物体A的重力GA=1.2N,h=5cm时物体刚好浸没在液体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示=0.2N,则物体A浸没在水中后所受的浮力为
F浮=G-F示=1.2N-0.2N=1.0N
[3]若某同学在使用弹簧测力计时,指针在零刻度线以上,则相当于提前少加了示数,没有调零而直接进行测量,这样每次测量的结果偏小,都少加了相同的示数,但浮力
F浮=G-F示
是两次测量结果之差,所以计算出的浮力值不变。
(3)[4]因物体A完全浸没在水中,由阿基米德原理可得,物体A的体积为
物体A的质量为
因此物体A的密度为
[5]若将物体A浸没在密度为1.1×103kg/m3的盐水中,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得,物体A受到的浮力为
根据称重法可得,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4)[6]由图乙可知,在
h=4cm=0.04m
时,圆柱体A刚好完全浸没在水中,因此圆柱体A的底面积为
[7]静止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圆柱体A对桌面的压力等于圆柱体的重力,因此圆柱体对桌面的压力为
根据可得,圆柱体对桌面的压强为
(5)[8]将圆柱形A放到柱形容器中,水面升高的高度为,因S容为一定值,故水面升高的高度与排开水的体积成正比,根据Δp=ρgΔh可知,物体放入水的过程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加量Δp随Δh的变化图像是过原点的直线,即C图;梯形容器与柱形容器相比较,故图丁缩口的梯形容器液面上升的高度比柱形更高一些,根据Δp=ρgh可知,则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加量Δp会相应的变大;则Δp与h不成正比,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四、论述计算题(本题共3个小题,25小题6分,26 小题7分,27小题9分,共22分,解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步骤和公式,只写出最后结果的不能给分。)
25.如图所示为一款号称最轻便的可折叠的空气自行车,它由尼龙材料通过3D打印制作而成,它的质量为1.2kg。当一个质量为58.8kg的骑手骑着该自行车在水平路面匀速前进时,车速为5m/s,所受阻力为总重的0.1倍,当该骑手骑行30分钟时,求:
(1)该骑手骑车时的功率;
(2)该骑手所做的功。
【答案】(1)300W;(2)5.4×105J
【解析】解:(1)自行车和骑手的总质量为
m=1.2kg+58.8kg=60kg
自行车和骑手的总重力为
G=mg=60kg×10N/kg=600N
所受阻力为
f=0.1G=0.1×600N=60N
该自行车在水平路面匀速前进,受到的阻力和牵引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
F=f=60N
该骑手骑车时的功率为
P=Fv=60N×5m/s=300W
(2)骑行时间为
t=30min=1800s
该骑手所做的功
W=Pt=300W×1800s=5.4×105J
答:(1)该骑手骑车时的功率为300W;
(2)该骑手所做的功为5.4×105J。
26.如图,通过滑轮组用200N的拉力在20s内将重为480N的物体匀速提高2m(不计绳重和摩擦)。求:
(1)动滑轮重为多大?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多大?
(3)若重物再增加150N,使重物仍以原速度匀速上升,作用在绳自由端的拉力的功率为多大?
【答案】(1)120N;(2)80%;(3)75W
【解析】解:(1)由图可知,滑轮组有3段绳子,所以
则动滑轮的重为
G动=3F-G物=3×200N-480N=120N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重物再增加150N,重为
G′=480N+150N=630N
此时作用在绳端的拉力为
绳端20s移动的距离
s=3h=3×2m=6m
绳端移动的速度为
作用在绳自由端的拉力的功率为
答:(1)动滑轮重为120N;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
(3)若重物再增加150N,使重物仍以原速度匀速上升,作用在绳自由端的拉力的功率为75W。
27.某物理学习共同体小组设计了一个智能水塔装置,图甲是该装置的简化模型。轻质硬杆AB只能绕O点转动,A端下方固定一轻质弹簧,B端与物体D用一轻杆固定相连,AO∶BO=3∶2,AB杆水平平衡;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C重8N,外表面涂上防水层(不计防水层的质量与体积)后,挂于轻质弹簧下,静止时弹簧长度的变化量ΔL=4cm,正方体C的正下方水平桌面上有一个足够高的圆柱形水塔,其底面积S=300cm2,现往塔中缓漫注水,物体D对压力传感器的压力F与注水体积V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压力F达到最大值瞬间自动停止注水,整个过程中D始终与传感器接触、弹簧处于弹性限度内。求:
(1)正方体C的密度;
(2)自动停止注水瞬间,A点所受弹簧弹力的大小与方向;
(3)停止注水后,只把正方体C取出,换一完全相同的正方体E(未涂防水层)重复实验,压力传感器示数最大值减小9N,不计C带走的水,无水溅出,E浸没且体积不变,最终水对塔底的压强为多少?
【答案】(1);(2)2N,竖直向上;(3)2200Pa
【解析】解:(1)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C重8N,则C的质量和体积分别为
则C的密度为
(2)往塔中缓漫注水,当正方体C刚好浸没时,其排开水的体积等于自身的体积,C受到的竖直向上的浮力最大为
正方体C处于平衡状态,对其进行受力分析,C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为10N,竖直向下的重力为8N,则轻质弹簧对C竖直向下的推力为
说明此时弹簧被压缩,弹簧对A点产生竖直向上的推力,大小为2N。
(3)当弹簧对A点产生竖直向上的推力,大小为2N时,由杠杆平衡条件可得,B点受到向上的推力为
即B处轻杆向下的压力为3N;未注水时由杠杆平衡条件可得,物体D的重力为
则停止注水时压力传感器示数最大为
当把正方体C取出,换一完全相同的正方体E(未涂防水层)重复实验时,压力传感器示数最大值减小9N,则压力传感器示数为
则此时B点受到轻杆的拉力为
由杠杆平衡条件可得,此时A点受到弹簧的拉力为
由“正方体C重8N,挂于轻质弹簧下,静止时弹簧长度的变化量ΔL=4cm”可知,弹簧的弹性系数为
则此时弹簧的伸长量为
由图乙可知,弹簧下挂正方体C时,加水到3000cm3,水面与C的下表面相平,此时弹簧伸长了4cm,则弹簧保持原长时弹簧的下端距离水塔底部的高度为
当弹簧下挂正方体E,弹簧伸长了2cm时,弹簧下端距离水塔的高度为
此时物体E刚好浸没,则此时水面的高度为22cm,水对塔底的压强为
答:(1)正方体C的密度为;
(2)自动停止注水瞬间,A点所受弹簧弹力的大小为2N,方向竖直向上;
(3)只把正方体C取出,换一完全相同的正方体E(未涂防水层)重复实验,最终水对塔底的压强为2200Pa。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
2023春人教八下物理期末考试临考押题卷1
(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100分,用时90分钟)
注意事项:
1.试题的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不得在试题卷上直接作答。
2.作答前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3.考试结束,由监考人员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4. 全卷取g=10N/kg,水的密度ρ=1.0×10 kg/m 。
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39分。)
1.小明是初二年级学生,下列场景中的数据估算符合实际的是(  )
A.小明双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00Pa
B.小明游泳时受到的浮力约为50N
C.小明在期末体考跳绳过程中的平均功率约为60W
D.小明从1楼到3楼克服自身重力做功约为300J
2.起重机以1m/s的速度匀速吊起一个重物,钢丝绳对重物的拉力是3000N。若起重机吊着这个物体以2m/s的速度匀速下降,这时钢丝绳对重物的拉力是(  )
A.12000N B.6000N C.3000N D.无法判定
3.连通器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应用广泛,如图所示事例中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
A. 锅炉水位计 B. 排水管的U形“反水弯”
C. 金属盒压强计 D. 三峡船闸
4.下列不属于惯性现象的是(  )
A.紧固锤头 B.不再蹬地滑板车继续前行
C.安全气囊 D.撑杆跳运动员上升过程
5.下列四幅图对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的某同学沿杆匀速向上爬升时,该同学受到的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下
B.图(乙)中筷子提米在空中静止时,筷子受到米的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下
C.图(丙)中在力F拉动B使其速度逐渐变大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示数也逐渐变大
D.图(丁)中的人站在电梯上随电梯一起匀速上升,该人受到水平向右的摩擦力
6.如图所示,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让小车从同一斜面滑下,然后分别从棉布和木板表面滑过。关于本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该实验现象中可以直接得出牛顿第一定律
B.两次实验可以让小车从斜面的不同高度释放
C.实验现象说明,小车所受阻力越小,速度减小越慢
D.小车之所以会停下来是因为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7.如图所示,潼南巴川中学校有一座周恩来塑像,时刻警醒着同学们要认真学习,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塑像矗立在基座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塑像对基座的压力和基座对塑像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基座对地面的压力和基座对塑像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基座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基座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基座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基座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8.如图所示,滚摆从最高点由静止开始释放,运动到最低点后再次向上运动,滚摆每次到达最高点时总比前一次低。在滚摆从最低点运动到最高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滚摆的重力势能越来越小 B.滚摆的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C.滚摆的机械能不变 D.滚摆转动的速度越来越快
9.关于大气压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大气压强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增大
B.马德堡半球实验首先测出来大气压强的值
C.用抽水机把水从低处抽到高处是利用了大气压来工作的
D.医生用注射器把药水推入病人肌肉中是利用大气压工作的
10.小杰在欢乐谷游玩时,观察到鱼嘴里吐出的气泡上升时的情况如图所示,对气泡上升过程中受到的浮力和气泡内气体压强分析正确的是(  )
A.浮力变大,压强变小 B.浮力变小,压强变小
C.浮力不变,压强不变 D.浮力变大,压强变大
11.如图,在均匀杠杆的A处挂3个钩码,B处挂2个钩码,杠杆恰好在水平位置平衡。下列操作中,仍能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是(所用钩码均相同)(  )
A.两侧钩码同时向支点移动一格 B.两侧钩码下方同时加挂一个钩码
C.左侧加挂一个钩码,右侧加挂两个钩码 D.左侧拿去一个钩码,右侧钩码向左移动一格
12.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一金属块的重力为8N,将此物体完全浸入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3N,从水中拿出后,浸没于另一未知液体,弹簧测力计示数为4N,物体始终未接触容器壁和容器底,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物块完全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5N
B.物块的体积为500cm3
C.物块的密度为1.6g/cm3
D.未知液体的密度为0.5g/cm3
13.弹簧测为计下用细线挂一圆柱体,将圆柱体从装有水的圆柱形容器上方的某一高度处缓缓下降,如图甲所示,然后将其逐渐浸入水中直至触底,容器的质量为1kg,底面积为200cm2。如图乙所示,是整个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示数F与圆柱体下降高度h变化关系的图像,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圆柱体的底面积为100cm2
B.圆柱体的密度为1.5×l03kg/m3
C.当h=8cm时,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1500Pa
D.当h=5cm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1000Pa
二、填空作图题(本题共8个小题,第21小题作图2分,其余每空1分,共16分。)
14.历史上,著名的______________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一标准大气压的值相当于________cm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15.高山滑雪是冬奥会的重要竞赛项目之一,如图所示是滑雪运动员从山顶加速下滑的情境。在下滑过程中运动员的动能________,重力势能________(均选填“减小”、“增大”或“不变”)。
16.如图所示,在玻璃管中有一个乒乓球,用电吹风在其右侧竖直向下吹风,乒乓球将向_____运动,原因是空气流速大的位置压强_______。
17.A、B两物体如图放置,A的重力是10N,B的重力是20N。物体A在F=14N的拉力作用下水平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整个运动过程中A在B的上方),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8N,不计弹簧测力计自身重力。那么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___N,B物体重力做功是________J。
18.(2023春·重庆·八年级重庆市育才中学校考期中)一艘轮船的排水量是50000吨,当它满载在长江内河航行时,排开水的体积是___________m3,这艘轮船从长江驶入大海,吃水深度变___________(选填“深”、“浅”或“不变”)。
19.质量相等的两个均匀实心球甲和乙,密度之比,则体积之比__________;现将甲、乙两球放入盛有足够多水的容器中,当它们静止时,甲漂浮,乙沉底,且受到的浮力之比,则乙球的密度为__________。
20.某广场上的塑像由上方的名人塑像B和下方的底座A构成,整体可以简化为如图甲所示的模型。A、B是质量分布均匀的柱形物体,且A、B的密度之比ρA∶ρB=1∶4, 底面积之比SA∶SB=4∶1,若沿水平方向将该模型切去高度为Δh的一部分,并将切去部分竖直正放在同一水平面上。切去部分对水平面的压强为p1,剩余部分对水平面的压强为p2。其中p1与切去部分的高度Δh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则名人塑像B的密度 ρB=_________kg/m3。若要使得p1= p2,则需要切掉的高度Δh=_________cm。
21.(1)画出斜面上物体受到的重力。
(2)如图,作出阻力F2和使杠杆平衡的最小动力F1及动力臂。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3个小题,22小题6分,23小题9分,24小题8分,共23分。)
22.(1)如图所示,是“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
①实验时,为了让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示数,必须要拉着物块做水平______运动,这是利用了二力平衡的原理;
②比较甲、乙两次实验,可知滑动摩擦力大小与______有关;
③比较______两次实验,可知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2)小丽同学利用物体、砝码、泡沫块、木板等器材来深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如图所示:
①该实验用到的研究方法叫______;
②比较甲、乙两图实验现象,能够得到的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______有关;
③小丽同学通过比较甲丙两图,认为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你认为她的观点______(选填“正确”或“不正确”)。
23.在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中:
(1)实验中液体压强大小的变化是通过比较U形管两侧液面___________的变化反映的,这里用到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_。将探头放进盛水的容器中,探头的橡皮膜受到水的压强会___________(选填“内凹”或“外凸”),液体压强计___________(选填“是”或者“不是”)连通器;
(2)通过比较C、D两图,可得到结论:同一种液体的压强随___________ 的增加而增大;
(3)通过比较D、E两图,可得到结论:在深度相同时,液体的___________越大,压强越大;
(4)通过比较A、B、C三图,可得到结论:___________
(5)用如图乙所示的容器也可以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互不相通的左右两部分,隔板上有一圆孔用薄橡皮膜封闭,橡皮膜两侧压强不同时其形状发生改变。用此容器进行的两次实验,情形如图丙的D、E所示。由此可推断:、b两种液体密度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a、c两种液体密度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
24.小华用下图甲所示实验器材研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物体A下降距离h的关系。用弹簧测力计提着物体A,使其从下表面刚接触水面开始缓慢浸入水中(水未溢出),容器的底面积为100cm2,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物体A下降距离h的关系图像(如图乙)。
(1)物体A浸没在水中之前,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随A下降距离的增加而减小,说明浮力大小与________有关;
(2)物体A浸没在水中后,所受的浮力为___________N,且保持不变,说明浸没在水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与它浸没在水中的深度无关。若某同学在使用弹簧测力计时,指针在零刻度线以上,该同学没有调零而直接进行测量,这样计算出的浮力值___________(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3)结合试验数据,物体A的密度为___________kg/m3。若将物体A浸没在密度为1.1×103kg/m3的盐水中,则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____N;
(4)圆柱体A的底面积为___________cm2。若把圆柱体A从水中取出,用抹布抹干A上的水,把它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丙所示),则A对桌面的压强为___________Pa;
(5)如果将盛水的柱形容器换成梯形容器,如图丁所示,再将A物体按上述操作进行实验,则物体放入水的过程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加量Δp随h的变化图像是图戊中的___________(选填“A”“B”“C”)。
A. B. C.
四、论述计算题(本题共3个小题,25小题6分,26 小题7分,27小题9分,共22分,解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步骤和公式,只写出最后结果的不能给分。)
25.如图所示为一款号称最轻便的可折叠的空气自行车,它由尼龙材料通过3D打印制作而成,它的质量为1.2kg。当一个质量为58.8kg的骑手骑着该自行车在水平路面匀速前进时,车速为5m/s,所受阻力为总重的0.1倍,当该骑手骑行30分钟时,求:
(1)该骑手骑车时的功率;
(2)该骑手所做的功。
26.如图,通过滑轮组用200N的拉力在20s内将重为480N的物体匀速提高2m(不计绳重和摩擦)。求:
(1)动滑轮重为多大?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多大?
(3)若重物再增加150N,使重物仍以原速度匀速上升,作用在绳自由端的拉力的功率为多大?
27.某物理学习共同体小组设计了一个智能水塔装置,图甲是该装置的简化模型。轻质硬杆AB只能绕O点转动,A端下方固定一轻质弹簧,B端与物体D用一轻杆固定相连,AO∶BO=3∶2,AB杆水平平衡;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C重8N,外表面涂上防水层(不计防水层的质量与体积)后,挂于轻质弹簧下,静止时弹簧长度的变化量ΔL=4cm,正方体C的正下方水平桌面上有一个足够高的圆柱形水塔,其底面积S=300cm2,现往塔中缓漫注水,物体D对压力传感器的压力F与注水体积V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压力F达到最大值瞬间自动停止注水,整个过程中D始终与传感器接触、弹簧处于弹性限度内。求:
(1)正方体C的密度;
(2)自动停止注水瞬间,A点所受弹簧弹力的大小与方向;
(3)停止注水后,只把正方体C取出,换一完全相同的正方体E(未涂防水层)重复实验,压力传感器示数最大值减小9N,不计C带走的水,无水溅出,E浸没且体积不变,最终水对塔底的压强为多少?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2023春人教八下物理期末考试临考押题卷1(原卷版+解析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