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2章 光》单元测试
一 、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45分)
1.(3分)下图中是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的情况,正确的是
A. B. C. D.
2.(3分)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选用的实验器材有:一块薄平板玻璃、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和、刻度尺和白纸,如图所示。则下列与实验相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实验过程应在较亮的环境中进行
B. 选用薄平板玻璃替代平面镜是为了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C. 使用完全相同的蜡烛、,目的是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D. 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光屏不能够承接到像
3.(3分)下述事例中,利用了红外线的是
A. 验钞机验别钞票 B. 自行车的红色尾灯提示后面车辆
C. 光缆传递信息 D. 电视遥控器遥控电视
4.(3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光发生漫反射时,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B. 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C. 树荫下的光斑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D. 光从空气射入水中,传播速度变小
5.(3分)年月日晚,发生了一次月全食,同时伴随月掩天王星的景观,南通大部分地区都可看到本次月全食,月全食的形成是由于
A. 光的反射 B. 光的直线传播 C. 光的色散 D. 光的折射
6.(3分)下列能用光的折射来解释的现象是
A. 盛有水的碗,看上去碗底变浅了 B. 晴天看见“白云在水中飘动”
C. 日食和月食现象 D.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7.(3分)年月,我国多地上演日晕奇观。如图为成都市民拍摄的“日晕”照片,画面简直美不胜收。“日晕”是太阳光透过高空云层中的小冰晶时,形成内红外紫的光环。关于此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太阳光在空气中总是沿直线传播的
B. 日晕形成内红外紫的光环,主要是光的反射现象
C. 光环内红外紫,说明太阳光只由红光和紫光组成
D. 牛顿用玻璃三棱镜分解太阳光,揭开了光的颜色之谜
8.(3分)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A. 叶子经露珠成放大的像
B. 荷花在水中形成倒影
C. 笔直的光线射入树林中
D. 日全食现象
9.(3分)一个雨后的晚上,天刚放晴,地面虽干,但仍留有不少水潭,为了不致踩在水潭里,下面的判断正确的是
A. 迎着月光走时,地面发亮处是水潭
B. 迎着月光走时,地面暗处是水潭
C. 背着月光走时,地面发亮处是水潭
D. 迎着和背着月光走时,地面发亮处是水潭
10.(3分)如图所示,一只烧杯中装有半杯水,放在水平木板上,一束光线竖直向下照在水面上,现在端下方垫一个小木块,使木板倾斜一个小的角度,则此时
A. 折射光线顺时针方向旋转 B. 反射光线逆时针方向旋转
C. 折射光线的方向不变 D. 折射光线逆时针方向旋转
11.(3分)渔夫叉鱼时,为了能叉到鱼,鱼叉叉去的方向要比他眼睛看到的方向
A. 距水面浅一些 B. 距水面深一些
C. 相同 D. 根据情况不同而不同
12.(3分)如图,向右匀速行驶的动车桌面上有杯水,一束光斜射到水面上,保持入射光方向不变,动车减速时
A. 入射角不变,折射角不变 B. 入射角变小,折射角变小
C. 入射角变大,折射角变大 D. 入射角变大,折射角变小
13.(3分)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为
A. B. C. 。 D.
14.(3分)红外线与紫外线
A. 频率相等 B. 波长相等
C. 都能使荧光粉发光 D. 在真空中传播速度相等
15.(3分)如图所示,小明想要利用一块平面镜使此时射向井口的太阳光竖直射入井中。如图中的数字顺序号表示的是他在确定平面镜位置时作图的先后次序,则他作图过程正确的是
A. B. C. D.
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2分)
16.(4分)光谱分为可见光和不可见光,可见光包括:红、橙、______、______、______、靛、紫。在红光之外是 ______,紫光之外是 ______。红外线的主要特性是 ______:温度越高的物体,辐射的红外线越多,由此可用红外胶片拍出的热谱图对病情作出诊断;各种物体吸收了红外线后温度升高,因此人们利用红外线加热物体,如 ______。
17.(4分)电视遥控器可以发射一种不可见光,叫 ______ ,用它来传递信息,实现对电视机的控制.这种不可见光还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具有 ______ 效应.
18.(4分)一条光线垂直入射到平面镜上,反射角为_______________度。如果将光线向镜面的方向偏转30度,则这时的反射角为_______________度。
三 、计算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8分)
19.(12分)如图所示,公路边设有一大平面镜,公路上有一辆汽车正在向西驶到十字路口向左拐弯,那么从镜中看到的这辆车是向______行驶,向______拐弯。
20.(12分)如图是某学习小组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是点燃的蜡烛,是与完全相同但未点燃的蜡烛.
此实验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目的是 ______ .
实验时,小组成员应在 ______ 填或侧观察蜡烛经玻璃板所成的像.
选取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和物的 ______ 关系.
当蜡烛靠近玻璃板时,要使蜡烛与的像重合,必须使蜡烛 ______ 玻璃板选填靠近或远离.
21.(12分)如图所示,S为一点光源,请画出旗杆AB在地面的影子,并标出影子的长度.
22.(12分)如图所示是年月日刚刚通车的港珠澳大桥,至今为止它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跨越伶仃洋,东接香港,西接广东珠海和澳门,总长约公里,是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
一辆汽车通过大桥的时间约为,则这辆汽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若汽车以的速度行驶,则通过大桥的时间要用多少分钟?
四 、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
23.(6分)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图中表示 ______选填“入射”或“反射”角。
在图中,当光沿的方向射向点时,光会沿着的方向射出,说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 ______的。
将纸板向后仰,光仍沿入射到点,在纸板右边上 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
五 、简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
24.(6分)如图所示,把一可沿折叠的白色硬纸板放置在平面镜上,使一束光紧贴硬纸板射向镜面上的点,在纸板上描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并测出反射角和入射角。改变光的入射角度,重复上述实验步骤。
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______
A.光能否发生反射?
B.光线是否沿直线传播?
C.光是否只能在镜面上反射?
D.反射光线的位置有什么规律?
硬纸板放在平面镜上时,要保持与镜面______。
将右侧纸板向后折,就看不到反射光线,这说明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在______。
接下来,如果想探究对于已知光路,光能否沿它的反方向传播,请你简要说明做法。
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解: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等大,又关于镜面对称,所以物体成的像看起来是左右相反的。
A、选项中像与物体左右相同,不是物像对称,不符合题意;
B、选项中物体与像不是关于平面镜对称,因此也不合题意,
C、选项中物体与像大小相等,左右对称,因此符合题意,
D、选项中像是倒立的,所以也不合题意,
故选:。
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知:像与物是等大的,且关于镜面对称。由此即可突破此题。
正确解答此题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像与物体的大小相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与物体相对于平面镜对称。
2.【答案】A;
【解析】解:、点燃的蜡烛是成像物体,比较亮,环境越黑暗,蜡烛和环境的对比度越大,蜡烛成像越清晰,为了使像更清晰,应较暗的环境中进行,故错误;
、使用平面镜时,只能成像,而不能透光,不容易确定像的位置,用薄平板玻璃时,既能成像,又能透光,便于确定出像的位置,故正确;
、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和,其目的是为了便于比较像与物体的大小关系,故正确;
、因为光屏只能接收实像,不能接收虚像,而平面镜成的虚像,所以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光屏不能够承接到像,故正确。
故选:。
进行平面镜成像实验时,物体和环境的对比度越大,物体越亮,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越清晰;
玻璃板透明,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选择完全相同的两个蜡烛,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虚像实际并不存在,不会出现在光屏上。
此题主要考查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注意事项,属于对基础知识的考查,难度不大。
3.【答案】D;
【解析】解:、验钞机验别钞票,这是利用紫外线,故A错误。
B、自行车的红色尾灯提示后面车辆,这是利用可见光的反射工作的,故B错误。
C、光缆传递信息,它是利用光在光缆中传播反复反射来工作的,故C错误。
D、电视遥控器遥控电视就是运用红外线工作的,故D正确。
故选:。
根据四个选项的内容逐一分析,找出利用红外线的一个就可。
解此类题的关键是对可见光、红外线、紫外线的作用的熟练掌握,不能混为一谈。
4.【答案】A;
【解析】解:A、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故A错误;
B、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故B正确;
C、树荫下的光斑是由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正确;
D、光在空气中和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从空气射入水中,传播速度变小,故D正确.
故选A.
5.【答案】B;
【解析】解: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日食、月食、影子的形成都是光的直线传播的实例,故符合题意,不符合题意。
故选:。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光的直线传播规律,关键是会分辨光的直线传播的实例。
6.【答案】A;
【解析】解:、碗底反射的光线穿过水面,折射进入人眼,此时光线在水面处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即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看到的是碗底经水面折射所成的虚像,且虚像在实际碗底的上方,所以看上去碗底变浅了,故A符合题意;
B、平静水面上白云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
C、日食和月食现象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
D、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说明了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
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
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此题通过几个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考查了对光的折射、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的理解,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利用所学知识解释有关现象。
7.【答案】D;
【解析】解:、光在同一种均匀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即密度均匀的气体、液体、固体中也沿直线传播,故错误;
、在特定气候下眼睛对着太阳看,是太阳光穿过云层时在小冰晶上发生折射形成太阳周围内红外紫的彩色光环,故错误;
、太阳光是由七种颜色的光组合而成,故错误;
、英国物理学家牛顿用玻璃三棱镜分解了太阳光,当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故正确。
故选:。
光在同一种均匀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太阳光穿过云层时在小冰晶上发生折射形成太阳周围内红外紫的彩色光环。
太阳光是由七种颜色的光组合而成;
太阳光是白光,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经过三棱镜可以分散为各种色光,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
此题主要考查光的直线传播、光的色散现象,属于基础题。
8.【答案】A;
【解析】解:、叶子经露珠成放大的像,是光的折射现象;
B、荷花在水中形成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
C、笔直的光线射入树林中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D、日全食现象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故选:。
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沿直线传播的实例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日食和月食等;
光照在不同介质面上时,会发生反射现象,平面镜成像就是具体应用;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就会发生偏转,即光的折射现象,凸透镜成像就是具体应用;
此题通过几个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考查了对光的折射、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的理解,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利用所学知识解释有关现象,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9.【答案】A;
【解析】解:平静的水面发生的是镜面反射,光线很强,地面发生的是漫反射;
迎着月光走,水面发生的是镜面反射,而地面发生的是漫反射,水面反射后的光线进入眼睛的较多,所以水潭处是亮的,陆地看上去是暗的;
背着月光走,水面发生镜面反射的光线射向前方,没有进入人的眼睛,而地面发生的漫反射会有一部分光线进入眼睛,因此水潭处是暗的,陆地看上去是亮的。
故选:。
人看物体的条件:物体发光或反射光,物体发的光或反射的光线能进入人的眼睛。
平行光射向平而光滑的反射面,反射光线平行射出,这种反射是镜面反射;平行光射向凹凸不平的反射面,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这种反射是漫反射。
人感觉物体的亮暗,关键是进入眼睛的光的多少,进入眼睛的光多就感觉亮,进入眼睛的光少就感觉暗。
此题主要考查光的反射和光的反射定律的应用情况,会根据光的反射定律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无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10.【答案】C;
【解析】解:在端下方垫一个小木块,使木板倾斜一个小的角度,但水面总是水平的,所以入射光线与水面垂直,故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方向都不变。
故选:。
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当光线从一种透明介质垂直射入另一种透明介质时,传播方向不变。
此题主要考查光的折射规律;注意无论盛水的容器如何倾斜,水面永远是水平的。
11.【答案】B;
【解析】解:水中鱼反射出的光,在水面处发生了折射,折射光线向远离法线的方向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我们看到的是变浅的鱼的虚像,因此用鱼叉捕鱼时,不是将鱼叉对准他看到的鱼,而是瞄准所看到的鱼的下方位置叉去,故正确。
故选:。
从鱼身上反射的光线由水中斜射入空气时,在水面上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会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就会觉得鱼的位置偏高,变浅了。
知道光的折射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是解决该题的关键。
12.【答案】C;
【解析】解:动车减速,杯中的水具有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故水面会荡向车子的前方,作出变化后的水面的法线,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即为入射角,比较变化前后的入射角,由下图可观察得入射角变大,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则折射角也变大。
故选:。
动车减速,杯中的水具有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故水面会荡向车子的前方,作出变化后的水面的法线,根据图示比较变化前后的入射角,判断入射角的大小变化;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得出折射角的大小变化。
本题借助惯性现象,考查光的折射规律,有一定难度。
13.【答案】B;
【解析】解:,很显然,这个距离太短了,不是日地平均距离;
B.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是椭圆,地球到太阳的距离是随时间不断变化的,通常所说的日地距离,是指地球轨道的半长轴,即为日地平均距离,天文学中把这个距离叫做一个“天文单位”,它近似是亿千米;
C.是光年,即光在年内传播的距离,远远超出了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
D.是光年,即光在一年内传播的距离,光年,而太阳发出的光经过大约分钟就能到达地球;
故选:。
是光年的符号,是一个天文单位,是千米的符号。
本题中出现的两个单位符号和平时是很少见的,通过此题就应了解这两个符号。
14.【答案】D;
【解析】解:
、红外线、紫外线都属于电磁波,所以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都相同,为。
紫外线是比紫色光波长更短的电磁波,红外线是比红色光波长更长的电磁波,所以它们的波长不同。由于传播速度相同,波长不同,由知,红外线与紫外线的频率也不相同,故D正确、AB错误;
C、紫外线能够使荧光粉发光,红外线不能,故C错误。
故选:。
根据对红外线和紫外线物理属性的了解作答。
该题考查了我们对红外线和紫外线的认识,属于科普知识的考查,难度较小,平时要注意积累。
15.【答案】B;
【解析】解:根据题意可知,使用平面镜是为了让太阳光竖直射入井中,即反射光线是竖直向下的;所以作图过程中的第一个步骤应该是先沿竖直向下的方向画出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交于一点,为入射点;
因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法线正好是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夹角的平分线,所以第二步作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夹角的平分线即为法线;
由于法线垂直于镜面,所以第三步作出法线的垂线即为平面镜的位置,如图所示:
故选:。
先沿竖直向下的方向画出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交于一点,为入射点,然后作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角平分线,即法线,根据法线和镜面之间的关系确定平面镜的位置。
本题用到法线的双重作用:一是反、入射光线夹角的角平分线,二是过入射点镜面的垂线。
16.【答案】黄 绿 蓝 红外线 紫外线 热效应强 红外线烤箱;
【解析】解: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等七种色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在可见光的两侧,还有不可见光,其中在红光之外且靠近红光的是红外线,在紫光之外且靠近紫光的是紫外线,它们都是不可见光;根据红外线的热效应比较强,制成红外线烤箱、热谱仪、红外线夜视仪、红外线体温计。
故答案为:黄;绿;蓝;红外线;紫外线;热效应强;红外线烤箱。
可见光包括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七种色光混合成白光;、在光谱上,红外线在红光之外,紫外线在紫光之外;红外线的作用和用途:根据红外线的热作用比较强,制成红外线烤箱、热谱仪、红外线夜视仪、红外线体温计等;根据红外线可以进行遥控制成电视、空调遥控器等。
本题除了考查学生对光的色散现象的理解和掌握以外,还考查红外线、紫外线性质的掌握情况,属于光学知识的考查。
17.【答案】红外线;热;
【解析】解:电视遥控器前端的发光二极管,能发出不同的红外线来实现电视遥控,红外线是看不见的光.
红外线的热作用很强,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
故答案为:红外线;热.
红外线的热作用很强,可以制成热谱仪、夜视仪、电视遥控器.
掌握红外线的性质和用途.
红外线和紫外线属于看不见的光,同样遵循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规律.
18.【答案】0;30;
【解析】略
19.【答案】南 右 ;
【解析】解: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如图所示,这辆车实际上是向南行驶右拐弯;如下图所示:
故答案为:南;右。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形状、大小相同;
像和物体各对应点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
此题主要考查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应用。画图解答,效果明显。
20.【答案】便于确定像的位置;A;大小;靠近;
【解析】解:
此实验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因为玻璃板既能让光透过也可以反射光,容易确定像的位置,而平面镜是不透明的,无法确定像的位置,所以选用玻璃板作为平面镜;
平面镜成的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蜡烛发出的光线经玻璃板反射,被人眼接收,才能看到像,故眼睛在蜡烛所在这一侧;
选取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和物的大小关系;
因为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所以当蜡烛靠近玻璃板时,要使蜡烛与的像重合,必须使蜡烛靠近玻璃板.
故答案为: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大小; 靠近.
在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采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其目的是为了确认物像的位置及大小;
实验时,应透过玻璃板来观察物体所成的虚像;
实验时用另一只等大的蜡烛与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目的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时,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该题考查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并会根据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此类题目在近几年中考中频繁出现,备受出题人青睐,其实解答此类题目往往有规律可循,牢记并紧扣平面镜成像特点可比较容易的进行解答.
21.【答案】解:根据光是沿直线传播的,连接S点和A点并延长至地面,连接该交点和B点,就是物体AB在地面上的影子.
;
【解析】连接S点和A点并延长至地面,连接该交点和B点,就是物体AB在地面上的影子.
22.【答案】解:汽车的速度是;
汽车过桥需要的时间:
答:这辆汽车的平均速度是;
若汽车以的速度行驶,则通过大桥的时间要用。;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速度公式及其应用,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速度的公式。
已知大桥全长和时间,根据速度的公式得到这辆汽车的平均速度;
已知汽车车速和大桥全长,根据速度的公式得到汽车通过大桥的时间。
23.【答案】反射角 可逆 不能;
【解析】解: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是入射角,反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为反射角;由图知,为反射光线,是反射角;
让光沿着的方向射向点,反射光会沿着方向射出,这表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将纸板向后仰,此时纸板与平面镜不垂直,法线与镜面垂直,入射光线、法线、反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如果纸板与平面镜不垂直,则镜面的法线不在纸板上,入射光沿纸板照射后,反射光线不在纸板上,则我们在纸板上看不到反射光线;此时虽然看不到反射光线,但此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法线仍然在同一平面内。
故答案为:反射角;可逆;不能。
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是入射角,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为反射角;
在光的反射中光路都是可逆的;
根据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的特点分析。
此题是探究光的反射定律。要熟记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还考查了光路可逆现象,难度不大。
24.【答案】D 垂直 同一平面内 让光线沿着纸板上已经画出的一条反射光线射到平面镜上的O点,观察反射光线是否与原入射光线重合;选择其他反射光线,重复上述步骤 ;
【解析】解: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反射光线的位置有什么规律;
硬纸板放在平面镜上时,要保持与镜面垂直;
当两块硬纸板在一个平面内时,可以看到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将硬纸板向后折转一个角度后,看不到反射光线,所以该实验的结论是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
让光线沿着纸板上已经画出的一条反射光线射到平面镜上的点,观察反射光线是否与原入射光线重合;选择其他反射光线,重复上述步骤。
故答案为:;垂直;同一平面内;
让光线沿着纸板上已经画出的一条反射光线射到平面镜上的点,观察反射光线是否与原入射光线重合;选择其他反射光线,重复上述步骤。
由图可知,图中有平面镜、法线、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可以来探究光的反射光线的规律;
只有硬纸板和平面镜垂直,才能保证法线和平面镜垂直;
当把纸板向后缓慢旋转时,反射光线将会消失,所以证明了反射光线、法线、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
根据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位置互换进行实验,观察反射光线与原来入射光线的关系得出结论。
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本类型题考查对平面镜成像实验的掌握情况,实验探究的关键是对相应的知识理解透彻,思路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