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物理八年级上学期期初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45分)
1. 体育课掷铅球活动后,同学们对“铅球”的制作材料进行讨论,有同学认为“铅球”是铁制的,并从实验室借来磁铁吸一下.“认为铅球是铁制的”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哪一步骤( )
A.提问 B.猜想 C.实验 D.得出结论
【答案】B
【知识点】科学探索
【解析】【解答】有同学认为“铅球”是铁制的,并从实验室借来磁铁吸一下.“认为铅球是铁制的”,即对探究问题进行猜想,因此属于科学探究中的猜想环节,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分析】根据科学探究环节的知识分析判断。
2. 某中学运动会男子米比赛时,发令员在起跑线后方某处,运动员在各自赛道的起点处等待发令,如图所示。发令枪响同时有闪光,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枪声不是振动产生的
B.运动员中在第赛道的听到枪声最晚
C.枪声和闪光都是依靠空气传播的
D.发令员戴耳塞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答案】B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防治噪声的途径
【解析】【解答】A.枪声是由物体振动产生,故A错误;
B.根据图片可知,第8赛道到发令员的距离最大,根据可知,运动员在第8赛道听到的声音最晚,故B正确;
C.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故C错误;
D.发令员戴耳塞是在人耳朵处减弱噪声,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A.根据声音产生的知识判断;
B.根据比较声音传播时间的大小即可;
C.根据光的传播条件判断;
D.根据减弱噪声的途径和方法判断。
3. 如图所示,将大小相同、齿数不同的发音齿轮分别装在玩具电动机上。当齿轮以相同的转速匀速转动时,将一张硬纸片分别接触不同的齿轮,使硬纸片发出声音的音调最高的是(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解析】【解答】根据图片可知,D齿轮的齿数最密集,即齿轮以相同速度转动时,D齿轮发出声音的频率最大,即音调最高,故D符合题意,而A、B、C错误。
故选D。
【分析】音调的高低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大小决定,而齿轮越密,敲击硬纸片的频率越高,则据此分析判断即可。
4.下表是某些介质中的声速v,分析表格信息,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介质 v/(m·s-1) 介质 v/(m·s-1)
水(5℃) 1450 冰 3230
水(15℃) 1470 软橡胶(常温) 40至50
水(20℃) 1480 软木 500
海水(25℃) 1531 铁(棒) 5200
A.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比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快
B.声音在同种介质中传播速度一定相同
C.声速与介质种类和介质温度有关
D.在海水中向海底发射超声波,回声速度小于
【答案】C
【知识点】声速
【解析】【解答】A.根据软木和水的声速比较可知,声音在固体中的速度不一定大于在液体中的速度,故A错误;
B.根据水的声速可知,当温度改变时,声速会发生改变,故B错误;
C.同种介质,温度不变,声速不同;温度相同,介质不同,则声速不同,那么声速与温度和介质种类有关,故C正确;
D.回声速度和原声速度相同,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根据表格数据结合声速的影响因素分析有关声速的内在规律即可。
5.下列的实验和实例,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一组是( )
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敲鼓时纸屑会跳起
在一只玻璃杯中先后装入不同量的水,用细棒轻轻敲击,会听到不同的声音
用手拍桌子力度越大声音越响
握住正在发声的音叉,声音消失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
【解析】【解答】①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敲鼓时纸屑会跳起,说明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
②在一只玻璃杯中先后装入不同量的水,用细棒轻轻敲击,会听到不同的声音,说明音调高低与频率大学有关;
③用手拍桌子力度越大声音越响,说明响度与振幅有关;
④握住正在发声的音叉,音叉停止振动,声音消失,说明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
故D符合题意,而A、B、C不合题意。
故选D。
【分析】根据题目的描述,分析其中包含的声学原理即可。
6. 学校合唱团的师生们在疫情期间“云合作”了一首抗“疫”歌曲,收到了师生家长们的一致好评。歌词由语文组张老师作了改编,广大听众依然很容易分辨出这首歌改编自天空中最亮的星,主要根据声音的( )
A.声速 B.响度 C.音色 D.音调
【答案】D
【知识点】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
【解析】【解答】广大听众依然很容易分辨出这首歌改编自天空中最亮的星,主要根据音乐的曲调不同,也就是音调,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分析】声音的大小叫响度,声音的高低叫音调,声音的特点叫音色。
7. 一场大雪过后,人们会感到外面万籁俱寂。究其原因,你认为正确的是( )
A.可能是大雪后,行驶的车辆减少,噪声减小
B.可能是大雪后,气温较低,噪声变成了超声波
C.可能是大雪后,大地银装素裹,噪声被反射
D.可能是大雪蓬松且多孔,对噪声有吸收作用
【答案】D
【知识点】防治噪声的途径
【解析】【解答】下过大雪后,万物被覆盖一层雪被,由于大雪蓬松多孔,因此会吸收噪声,从而感觉特别安静,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分析】根据噪声的防止与控制知识分析判断。
8.地震时会产生次声波,次声波可以在远离地震中心的地方被某些动物接收到,而有所反应,表格中是几种动物的听觉频率范围,其中在远离地震中心的地方能感觉到地震的是( )
几种动物的听觉频率范围
蝙蝠
海豚
猫
狗
A.蝙蝠 B.海豚 C.猫 D.狗
【答案】D
【知识点】超声波与次声波
【解析】【解答】根据表格数据可知,狗能够听到声音的范围15Hz~50000Hz,而次声波的频率低于20Hz,因此狗能够听到次声波,从而感知地震的产生,故D符合题意,而A、B、C不合题意。
故选D。
【分析】次声波的振动频率低于人类的听觉范围,但是部分动物可以听到,并且可以传输很远的距离,据此分析判断。
9. 二胡是我国的民族乐器,有粗内弦、细外弦两根弦,拉弓时,弓毛和弦摩擦发出声音,如图所示。下列做法不能改变二胡音调的是( )
A.用手指按压同一根弦的不同位置
B.加大摩擦弦的力度
C.手指按压在弦的相同位置,从摩擦内弦换到摩擦外弦
D.旋转弦轴,调整弦的松紧程度
【答案】B
【知识点】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解析】【解答】A.用手指按压同一根弦的不同位置,则振动部分的长度不变,那么振动频率不同,因此音调不同,故A不合题意;
B.加大摩擦弦的力度,只能改变发声的响度,不能改变音调,故B符合题意;
C.手指按压在弦的相同位置,从摩擦内弦换到摩擦外弦。由于琴弦的粗细不同,因此振动频率不同,即音调不同,故C不合题意;
D.旋转弦轴,调整弦的松紧程度,可以改变琴弦的振动频率,进而改变音调,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分析】音调高低与振动频率大小有关,据此分析判断。
10.诗经有云:“伯氏吹埙,仲氏吹篪”。其中的“埙”是我国最古老的闭口吹奏乐器,多用陶土烧制而成,形状如鸡蛋,如图所示。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埙的声音主要是由埙内空气柱的振动产生的
B.用力吹埙,可使埙内空气柱振动频率加快
C.人们主要依靠音色辨别出埙和其他乐器的声音
D.吹埙的过程中,按住不同的小孔,会改变声音的音调
【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解析】【解答】A.埙的声音主要是由埙内空气柱的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不合题意;
B.用力吹埙,可使埙内空气柱振振幅增大,即响度变大,故B错误符合题意;
C.人们主要依靠音色辨别出埙和其他乐器的声音,故C正确不合题意;
D.吹埙的过程中,按住不同的小孔,会改变振动空气柱的长度,从而改变空气柱的频率,进而改变声音的音调,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B。
【分析】A.根据声音产生的知识判断;
B.声音的响度由振幅决定;
C.声音的特点叫音色;
D.声音的音调由振动频率决定。
11. 如图为某种声音的波形图,下图为四种发声器发出声音的波形图,那么如图的声音可能发自下图中的哪一个发声器(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音色
【解析】【解答】根据图片可知,A图和已知波形图的特点相同,即音色相同,只有振幅不同,因此如图发出声音发自A中的发生器,故A符合题意,而B、C、D错误。
故选A。
【分析】相同的发声体,发出的声音的音色相同,波形图的形状相同;不同的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波形图的形状不同,据此分析判断。
12. 对下列设备应用到的物理知识的解释,正确的是( )
A.声呐利用次声波测绘海底地形
B.超利用射线获得人体内部信息
C.超声波清洗器声波具有能量
D.雷达靠超声波来实现监测空中的飞机
【答案】C
【知识点】超声波与次声波
【解析】【解答】A.声呐是利用超声波测绘海底地形,故A错误;
B.B超利用超声波获得人体内部信息,故B错误;
C.超声波清洗器声波,利用超声波具有能量,故C正确;
D.雷达,靠电磁波来实现监测空中的飞机,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将各个选项中的应用和原理进行比较,哪个一致哪个就是正确选项。
13. 超声手术刀通过超声发射器,从不同方向向身体内的病变组织发射多束超声波,利用其能量准确“烧死”病变细胞,以下超声波的特点与该手术刀的治疗功能无关的是( )
A.方向性好 B.穿透力强 C.能量集中 D.遇物反射
【答案】D
【知识点】超声波与次声波
【解析】【解答】超声手术刀通过超声发射器,从不同方向向身体内的病变组织发射多束超声波,利用其能量准确“烧死”病变细胞,利用了超声波方向性好、穿透力强和能量集中,没有利用被反射的性质,故A、B、C不合题意,而D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也能能够根据用途推测物质的性质。
14.(2023·安徽)图示为一种身高测量仪,其顶部的感应器竖直向下发射超声波信号,经下方物体反射后返回,被感应器接收。某同学站上测高台,感应器记录信号从发射到接收所经历的时间为。已知感应器距测高台的高度为2.5m,空气中的声速取340m/s,则该同学的身高为( )
A.1.70m B.1.65m C.0.85m D.0.80m
【答案】B
【知识点】回声测距离的应用
【解析】【解答】感应器到人头顶的距离:
则人的身高为2.5m-0.85m=1.65m。
故选B。
【分析】先求出感应器到人头顶的距离,人的身高等于感应器距高台的高度减去感应器到人头顶的距离。
15.(2019八上·常州期中)一艘科考船行驶在某海域,并对该海域的海底形状利用声呐系统进行了测绘.具体方法是:在经过该海域水平面等间距的A、B、C、D、E五个位置时,向海底定向发射超声波,测得回收信号的时间分别为0.30s、0.16s、0.30s、0.14s、0.30s.根据时间,求出海底与海平面的距离,就可以绘出海底的大致形状,则该海域海底的大致形状如图中的(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根据s=vt可知;速度一定时,时间越长通过的路程越远,因为0.30s>0.16s>0.14s,所以sA=sC=sE>sB>sD,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结合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和运动的时间,利用速度公式求解距离。
二、非选择题(共55分)
16. 写出下列各种声音的声源。
(1)悠扬的短笛声: 。
(2)黄河大合唱中的歌词“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这里的“叫”的声源是 。
【答案】(1)短笛
(2)马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
【解析】【解答】(1)悠扬的短笛声,是因为短笛在振动,即声源为短笛;
(2)根据“马在叫”可知,此时发声的物体为马,因为声源为马。
【分析】能够自己发声的物体叫声源,根据题目的描述分析其中的声源即可。
17. 在物理学里对声音特征的描述有音调、响度、音色等物理量,请在下列各小题中选填相应的物理量:“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 ;“悦耳动听”说明声音的 ;“脆如银铃”说明声音的 。
【答案】响度大;音色好;音调高
【知识点】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
【解析】【解答】“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响度大;“悦耳动听”说明声音的音色好;“脆如银铃”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分析】声音的大小叫响度,声音的高低叫音调,声音的特点叫音色。
18. 下列为录制合成的声音波形图,由图可知,响度相同的是 ,音调相同的是 选填“甲”、“乙”、“丙”、“丁”。
【答案】甲、乙、丙;甲、乙、丁
【知识点】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
【解析】【解答】根据图片可知,甲、乙、丙中波峰到波谷的距离相等,即振幅相等,因此它们的响度相同。甲、乙、丁中相同时间内波峰的个数相同,即频率相同,因此音调相同。
【分析】声音的响度由振幅决定,声音的音调由频率决定,音色由发声体的特点决定。
19. 小明自制了一个音调可变的哨子,当他拉动活塞使其在管中不同位置时,用嘴吹管的上端依次吹出“”、“”、“”三个音阶,则他依次吹的是图中的 填甲乙丙的顺序。
【答案】乙丙甲
【知识点】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解析】【解答】根据图片可知,哨子发声时里面的空气柱振动发声,则空气柱的长度越小,频率越低,则音调越高,那么正确的顺序为:乙丙甲。
【分析】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大小有关,一般情况下,物体的长度越大,频率越小,音调越低,据此分析解答。
20. 温度一定时,声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 大于等于小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图中蒙住双眼的小王能辨别周围同学的声音,这是因为不同人声音的 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不同,同时还可以根据声音的 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来大致判断周围同学离他的远近。一个声源内振动了次,它的频率为是 ,人耳 能不能听到该声音。
【答案】大于;音色;响度;6;不能
【知识点】声速;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
【解析】【解答】 (1)温度一定时,声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大于等于小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2)图中蒙住双眼的小王能辨别周围同学的声音,这是因为不同人声音的音色不同,同时还可以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大致判断周围同学离他的远近。
(3)一个声源在2分钟内内振动了720次,则它的频率为是: ,人耳不能听到该声音。
【分析】(1)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速度最大,在气体中速度最小;
(2)声音的大小叫响度,声音的高低叫音调,声音的特点叫音色;
(3)频率等于振动次数与时间的比值,人耳的听觉范围为20Hz~20000Hz,据此分析解答。
21. 学习了声音的相关知识后,小明同学做了以下小结,请你在横线上为小明填上空缺。
(1)如图所示,、是两种声音的波形图,由图形可知:图 是噪声的波形;噪声发声体的振动是 选填“规则的”“无规则的”。
(2)在繁华闹市区设立的噪声监测器测定的是声音的 响度音调音色频率。某时刻该设备的显示屏上显示的数字,这个数字的单位是 ;噪声监测设备 能不能减弱噪声的强度;
(3)某小区一群大妈常跳广场舞,优美的舞曲声对于附近居民楼上的居民来说是 。填“乐音”或“噪声”让大妈们戴上无线耳机来听音乐属于在 处控制噪声。音乐能引起人们的情感变化,说明了声音可以传递 。
【答案】(1)b;无规则的
(2)响度;;不能
(3)噪声;声源;信息
【知识点】噪声及来源;防治噪声的途径
【解析】【解答】(1)根据图形可知,图b是噪声的波形,因为噪声发声体的振动是无规则的。
(2)在繁华闹市区设立的噪声监测器测定的是声音的响度。某时刻该设备的显示屏上显示的数字,这个数字的单位是dB ;噪声监测设备不能不能减弱噪声的强度;
(3)某小区一群大妈常跳广场舞,优美的舞曲声对于附近居民楼上的居民,影响人们的休息,因此是噪声。让大妈们戴上无线耳机来听音乐属于在声源处控制噪声。音乐能引起人们的情感变化,说明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分析】(1)发声体无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叫噪声;发声体有规律的振动发出的声音叫乐音。
(2)根据噪声监测仪的用途解答。根据声强大小的单位解答。
(3)凡是影响人们正常学习、休息和工作的声音都是噪声。根据减弱噪声的途径和方法解答。声音可以传递声音和能量,据此分析解答。
22. 如图所示,个相同的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仔细调节水的高度,敲击它们,可以发出音调由高到低的声音来。那么敲击瓶子时,声音是由 振动产生的,想达到目的,我们应该 敲。选填“从左向右”或“从右向左”
【答案】瓶子和水;从右向左
【知识点】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解析】【解答】(1)当敲击水瓶时,瓶子和水一起振动,因此发出的声音是瓶子和水振动产生的;
(2)根据图片可知,左边瓶子内的水最多,则振动频率最小,音调最低,那么音调从高到低敲击的顺序为:从右到左。
【分析】(1)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根据题目描述的情形分析;
(2)物体的振动频率与发声体的质量大小有关,即其它条件相同时,物体的质量越大,则振动频率越小,因此音调越低,据此分析解答。
23. 已知气温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完成下列填空。
(1)如果在看到闪电后3s才听到雷声,那么闪电发生处距离人 m。
(2)已知人耳区分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为0.1s以上,现有一根长为17m的铁管,如果你将耳朵贴在铁管的一端,让另外一个人敲击一下铁管的另一端,则敲击声由空气传入你的耳朵需要 ,你会听到 次敲打的声音。(已知声音在铁中的传播速度为5200m/s)
【答案】(1)1020
(2)0.05;1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闪电发生处到人的距离s=vt=340m/s×3s=1020m;
(2)敲击声通过空气传入人的耳朵的时间;
声音通过铁管传播的时间;
二者的时间差为:△t=t'-t''=0.05s-0.003s=0.047s<0.1s;
则我们只能听到1声。
【分析】(1)闪电发生处到人的距离等于声音传播的距离,即s=vt;
(2)根据计算敲击声通过空气传入人的耳朵的时间,根据计算声音通过铁管传播的时间,然后计算二者的时间差。如果时间差小于0.1s,那么只能听到一声;否则,能够听到两声。
24. 小明用如图实验装置探究有关“声音的特性”实验。
(1)拨动钢尺刻度尺,看到了钢尺伸出桌面的部分在振动,同时听到钢尺另一端拍打桌面发出的声音,小华的实验操作存在的问题是____ 。
A.没有控制变量 B.伸出桌面的钢尺太短
C.手没有压紧钢尺 D.伸出桌面的钢尺太长
(2)规范实验操作后,将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用 的力拨动钢尺填“相同”或“不同”,观察钢尺振动的 ,听钢尺发出的声音的变化,这个实验用来探究 和 的关系。
(3)当钢锯条伸出桌面的长度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小明不能听到钢锯条发出的声音,原因是 。
【答案】(1)C
(2)相同;快慢;音调;频率
(3)钢尺振动的频率低于
【知识点】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解析】【解答】(1)拨动钢尺刻度尺,看到了钢尺伸出桌面的部分在振动,同时听到钢尺另一端拍打桌面发出的声音,小华的实验操作存在的问题是:手没有压紧钢尺,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2)规范实验操作后,将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用相同的力拨动钢尺,观察钢尺振动的快慢 ,听钢尺发出的声音的变化,这个实验用来探究音调和频率的关系。
(3)当钢锯条伸出桌面的长度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小明不能听到钢锯条发出的声音,原因是:钢尺振动的频率低于20Hz。
【分析】(1)在实验过程中,要用力按住桌面上接触部分钢尺,防止其跳动,只让伸出部分振动即可;
(2)探究声音的音调与频率的关系时,需要控制钢尺的振幅相同,只改变振动频率,即钢尺伸长桌面的长度,据此分析解答;
(3)人耳的听觉范围为20Hz~20000Hz,当物体的振动频率不在这个范围内时,我们就听不到声音。
25.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对此进行了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他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找到了如表所列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
编号 材料 长度 横截面积 编号 材料 长度 横截面积
铜 铜
铜 钢
铜 尼龙
铜 尼龙
铜 铜
(1)小华选用了、两根琴弦,是为了研究音调的高低与 的关系;同组的小惠选用、、三根琴弦来进行实验,你认为能研究音调与该因素的关系吗? ;能不能。
(2)小华又选用其中三根琴弦验证了音调的高低与琴弦的材料的关系,请填出表格中的、两弦的长度和横截面积分别为 和
(3)在评估交流中,同学们一致认为采用三根琴弦来完成实验较合理。理由: 。
【答案】(1)琴弦长短;能
(2)90;1.02
(3)实验次数较多,得出的结论具有普遍性
【知识点】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解析】【解答】(1)①根据表格数据可知,琴弦H、I只有长度不同,则为了研究音调的高低与琴弦长度的关系;
②根据表格数据可知,琴弦A、D、F材料、横截面积相同,只有长度不同,因此能够探究音调高低与长度的关系。
(2)探究音调的高低与琴弦材料的关系时,需要控制琴弦的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只有材料不同。根据琴弦J可知,琴弦G的长度为90cm,横截面积为1.02mm2。
(3)在评估交流中,同学们一致认为采用三根琴弦来完成实验较合理。理由:实验次数较多,得出的结论具有普遍性 。
【分析】(1)①根据表格数据,分析H、I中哪个因素不同即可。
②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选择对照实验。
(2)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进行填写;
(3)在科学探究中,往往需要改变实验器材多做几次实验,从而收集多组数据,这样得出的结论会更加客观,具有普遍意义。
26. 噪声是一种严重的污染。李明想制作一个防噪声的耳罩,他通过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来选择一种隔音性能好的材料作耳罩的填充物。实验材料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还有:音叉、手机闹铃、鞋盒。
(1)在本实验中适合作声源的是 。
(2)李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他设想了以下、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最佳的是____ 方案。
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的距离处,比较所听到的声音的响度
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到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
(3)通过实验得到的现象如下表所示,待测材料中隔音性能最好的是 。
方案 方案
材料 衣服 锡箔纸 泡沫塑料 材料 衣服 锡箔纸 泡沫塑料
响度 很响 较响 弱 距离
(4)方案中,将不容易比较的响度变化改为比较距离的变化,这里采用的思维方法是 选填“替代法”、“比较法”或“转换法”。
【答案】(1)手机闹铃
(2)B
(3)泡沫塑料
(4)转换法
【知识点】科学探索
【解析】【解答】在实验过程中,需要将声源包裹在隔音材料内,因此要求声源要能自己发声,不需要敲击,因此适合作声源的是手机闹钟。
(2)在实验过程中,如果直接用耳朵判别响度的大小,那么会存在非常大的测量误差,而测量听不到声因的位置到声源的距离大小反映隔音性能好坏更容易操作,故选B。
(3)根据表格可知,声源在泡沫塑料中听不到声音的距离最短,则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最好。
(4)方案中,将不容易比较的响度变化改为比较距离的变化,这里采用的思维方法是转换法。
【分析】(1)根据探究实验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器材;
(2)根据描述分析哪种实验方案有利于增大隔音性能的区分程度,更有利于操作即可;
(3)相同条件下,听不到声音时的距离越小,则隔音性能更好;
(4)物理学中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现象或不易直接测量的物理量,通常用一些非常直观的现象去认识或用易测量的物理量间接测量,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转换法。
27.
(1)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乒乓球被弹起,此实验中乒乓球的作用是 ,便于观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小丽同学采用:先将音叉离开乒乓球一定距离敲击音叉,然后再靠近乒乓球,观察现象;小刚同学采用:先将音叉贴近乒乓球,然后再敲击音叉,观察现象。你认为两个同学的操作合理的是 ,说明理由 。
(2)两个完全相同的音叉放在水平桌面上,小槌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的音叉也会发声,此实验说明 选填“桌面”、“小槌”或“空气”可以传声。
(3)若把这两个实验移到月球上去做,不能看到乒乓球被弹起的是图 ,原因是 。
【答案】(1)将音叉的振动放大;小丽;小刚的做法分不清是音叉振动使乒乓球跳动,还是敲击音叉的人的动作让乒乓球跳动
(2)空气
(3)(2);真空不能传声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
【解析】【解答】(1)①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乒乓球被弹起,此实验中乒乓球的作用是将音叉的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②我认为小丽的操作合理的,理由:小刚的做法分不清是音叉振动使乒乓球跳动,还是敲击音叉的人的动作让乒乓球跳动。
(2)两个完全相同的音叉放在水平桌面上,小槌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的音叉也会发声,此实验说明空气可以传声。
(3)若把这两个实验移到月球上去做,不能看到乒乓球被弹起的是图(2) ,原因是真空不能传声。
【分析】(1)①音叉发声时振幅很小,用肉眼看不出来,借助乒乓球将其振动放大,让我们观察到音叉的振动;
②将音叉贴近乒乓球后敲击音叉,这时乒乓球跳动可能是敲击动作引起,不能充分说明是音叉振动引起。
(2)根据声音传播的知识解答;
(3)月球上没有空气,根据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的知识解答。
28.(2019八上·常州期中)小明将正在发声的手机悬挂在广口瓶内,用抽气筒将广口瓶中的空气抽出。
(1)抽气一段时间后,小明发现听到的手机声音没有明显变化,造成这一现象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
A.手机声音的响度太大 B.手机声音的频率太高
C.未塞紧瓶塞,存在漏气 D.插入广口瓶中的导管不够长
(2)调整器件使之完好后,再次用抽气筒有效地向外抽气,随着瓶内空气逐渐稀薄,小明发现听到的手机声音的音调 (变高/不变/变低),响度 (变大/不变/变小);
(3)小明用抽气筒不停地向外抽气,经过较长的时间后,小明将 (不能听到/还能听到微弱的)手机声音,由此现象 (可以/不可以)直接得出真空不能传声的结论。
【答案】(1)C
(2)不变;变小
(3)还能听到微弱的;不可以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条件
【解析】【解答】(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抽气一段时间后,小明听到手机的声音没有明显变化,说明广口瓶中的气体没有减少,所以,导致这种情况的现象为未塞紧瓶塞存在漏气。故答案为:C。(2)用抽气筒有效地向外抽气过程中,随着瓶内空气逐渐减少,响度变小;音调与频率有关,所以,听到的手机声音的音调不变,响度变小。(3)小明用抽气筒不停地向外抽气,经过较长的时间后,小明将还能听到微弱的手机声音,由此现象不可以直接得出真空不能传声的结论,而是通过推理判断出真空不能传声。
【分析】(1)随着空气的逐渐抽出,声音本应越来越小,但是声音不变,可能存在漏气的地方;
(2)音调描述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发出的声音的音调就越高;
(3)里面的空气不可能完全被抽出,故在外面可能听带微弱的声音。
29.是一款功能强大的物理实验手机软件,其中的功能能够自动记录下所接收到的两次响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当手机接收到第一次响声时便自动计时,当再次接收到响声时计时自动停止类似于使用秒表时的启动和停止,由于对声音的响应非常灵敏,计时可精确到,甲、乙两人使用手机在空旷安静的广场上测量声音的传播速度。他们分别站于间距测量值为的、两处,打开手机软件做好计时准备。甲先在手机边击掌一次,乙听到击掌声之后,也在手机边击掌一次,查看甲、乙两手机均有效记录下了两次掌声的时间间隔分别为、。本实验中两手机所记录的时间大小关系是 ;测得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 。用、、表示
【答案】>;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甲击掌后,甲手机开始计时,声音传到乙手机处时,乙手机开始计时,乙击掌后,乙手机停止计时,乙击掌的声音传到甲手机处时,甲手机停止计时,
因此甲手机记录的时间其实是声音传递2s的时间与乙手机记录时间之和,
那么t甲>t乙;
则从A到B处声音的传播的时间为:;
测得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为:
【分析】根据描述分析甲手机记录时间与乙手机记录时间之间的数量关系,进而计算出声音通过s用的时间,根据速度公式计算声音的传播速度。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物理八年级上学期期初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45分)
1. 体育课掷铅球活动后,同学们对“铅球”的制作材料进行讨论,有同学认为“铅球”是铁制的,并从实验室借来磁铁吸一下.“认为铅球是铁制的”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哪一步骤( )
A.提问 B.猜想 C.实验 D.得出结论
2. 某中学运动会男子米比赛时,发令员在起跑线后方某处,运动员在各自赛道的起点处等待发令,如图所示。发令枪响同时有闪光,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枪声不是振动产生的
B.运动员中在第赛道的听到枪声最晚
C.枪声和闪光都是依靠空气传播的
D.发令员戴耳塞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3. 如图所示,将大小相同、齿数不同的发音齿轮分别装在玩具电动机上。当齿轮以相同的转速匀速转动时,将一张硬纸片分别接触不同的齿轮,使硬纸片发出声音的音调最高的是( )
A. B.
C. D.
4.下表是某些介质中的声速v,分析表格信息,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介质 v/(m·s-1) 介质 v/(m·s-1)
水(5℃) 1450 冰 3230
水(15℃) 1470 软橡胶(常温) 40至50
水(20℃) 1480 软木 500
海水(25℃) 1531 铁(棒) 5200
A.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比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快
B.声音在同种介质中传播速度一定相同
C.声速与介质种类和介质温度有关
D.在海水中向海底发射超声波,回声速度小于
5.下列的实验和实例,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一组是( )
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敲鼓时纸屑会跳起
在一只玻璃杯中先后装入不同量的水,用细棒轻轻敲击,会听到不同的声音
用手拍桌子力度越大声音越响
握住正在发声的音叉,声音消失
A. B. C. D.
6. 学校合唱团的师生们在疫情期间“云合作”了一首抗“疫”歌曲,收到了师生家长们的一致好评。歌词由语文组张老师作了改编,广大听众依然很容易分辨出这首歌改编自天空中最亮的星,主要根据声音的( )
A.声速 B.响度 C.音色 D.音调
7. 一场大雪过后,人们会感到外面万籁俱寂。究其原因,你认为正确的是( )
A.可能是大雪后,行驶的车辆减少,噪声减小
B.可能是大雪后,气温较低,噪声变成了超声波
C.可能是大雪后,大地银装素裹,噪声被反射
D.可能是大雪蓬松且多孔,对噪声有吸收作用
8.地震时会产生次声波,次声波可以在远离地震中心的地方被某些动物接收到,而有所反应,表格中是几种动物的听觉频率范围,其中在远离地震中心的地方能感觉到地震的是( )
几种动物的听觉频率范围
蝙蝠
海豚
猫
狗
A.蝙蝠 B.海豚 C.猫 D.狗
9. 二胡是我国的民族乐器,有粗内弦、细外弦两根弦,拉弓时,弓毛和弦摩擦发出声音,如图所示。下列做法不能改变二胡音调的是( )
A.用手指按压同一根弦的不同位置
B.加大摩擦弦的力度
C.手指按压在弦的相同位置,从摩擦内弦换到摩擦外弦
D.旋转弦轴,调整弦的松紧程度
10.诗经有云:“伯氏吹埙,仲氏吹篪”。其中的“埙”是我国最古老的闭口吹奏乐器,多用陶土烧制而成,形状如鸡蛋,如图所示。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埙的声音主要是由埙内空气柱的振动产生的
B.用力吹埙,可使埙内空气柱振动频率加快
C.人们主要依靠音色辨别出埙和其他乐器的声音
D.吹埙的过程中,按住不同的小孔,会改变声音的音调
11. 如图为某种声音的波形图,下图为四种发声器发出声音的波形图,那么如图的声音可能发自下图中的哪一个发声器( )
A. B.
C. D.
12. 对下列设备应用到的物理知识的解释,正确的是( )
A.声呐利用次声波测绘海底地形
B.超利用射线获得人体内部信息
C.超声波清洗器声波具有能量
D.雷达靠超声波来实现监测空中的飞机
13. 超声手术刀通过超声发射器,从不同方向向身体内的病变组织发射多束超声波,利用其能量准确“烧死”病变细胞,以下超声波的特点与该手术刀的治疗功能无关的是( )
A.方向性好 B.穿透力强 C.能量集中 D.遇物反射
14.(2023·安徽)图示为一种身高测量仪,其顶部的感应器竖直向下发射超声波信号,经下方物体反射后返回,被感应器接收。某同学站上测高台,感应器记录信号从发射到接收所经历的时间为。已知感应器距测高台的高度为2.5m,空气中的声速取340m/s,则该同学的身高为( )
A.1.70m B.1.65m C.0.85m D.0.80m
15.(2019八上·常州期中)一艘科考船行驶在某海域,并对该海域的海底形状利用声呐系统进行了测绘.具体方法是:在经过该海域水平面等间距的A、B、C、D、E五个位置时,向海底定向发射超声波,测得回收信号的时间分别为0.30s、0.16s、0.30s、0.14s、0.30s.根据时间,求出海底与海平面的距离,就可以绘出海底的大致形状,则该海域海底的大致形状如图中的( )
A. B.
C. D.
二、非选择题(共55分)
16. 写出下列各种声音的声源。
(1)悠扬的短笛声: 。
(2)黄河大合唱中的歌词“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这里的“叫”的声源是 。
17. 在物理学里对声音特征的描述有音调、响度、音色等物理量,请在下列各小题中选填相应的物理量:“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 ;“悦耳动听”说明声音的 ;“脆如银铃”说明声音的 。
18. 下列为录制合成的声音波形图,由图可知,响度相同的是 ,音调相同的是 选填“甲”、“乙”、“丙”、“丁”。
19. 小明自制了一个音调可变的哨子,当他拉动活塞使其在管中不同位置时,用嘴吹管的上端依次吹出“”、“”、“”三个音阶,则他依次吹的是图中的 填甲乙丙的顺序。
20. 温度一定时,声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 大于等于小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图中蒙住双眼的小王能辨别周围同学的声音,这是因为不同人声音的 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不同,同时还可以根据声音的 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来大致判断周围同学离他的远近。一个声源内振动了次,它的频率为是 ,人耳 能不能听到该声音。
21. 学习了声音的相关知识后,小明同学做了以下小结,请你在横线上为小明填上空缺。
(1)如图所示,、是两种声音的波形图,由图形可知:图 是噪声的波形;噪声发声体的振动是 选填“规则的”“无规则的”。
(2)在繁华闹市区设立的噪声监测器测定的是声音的 响度音调音色频率。某时刻该设备的显示屏上显示的数字,这个数字的单位是 ;噪声监测设备 能不能减弱噪声的强度;
(3)某小区一群大妈常跳广场舞,优美的舞曲声对于附近居民楼上的居民来说是 。填“乐音”或“噪声”让大妈们戴上无线耳机来听音乐属于在 处控制噪声。音乐能引起人们的情感变化,说明了声音可以传递 。
22. 如图所示,个相同的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仔细调节水的高度,敲击它们,可以发出音调由高到低的声音来。那么敲击瓶子时,声音是由 振动产生的,想达到目的,我们应该 敲。选填“从左向右”或“从右向左”
23. 已知气温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完成下列填空。
(1)如果在看到闪电后3s才听到雷声,那么闪电发生处距离人 m。
(2)已知人耳区分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为0.1s以上,现有一根长为17m的铁管,如果你将耳朵贴在铁管的一端,让另外一个人敲击一下铁管的另一端,则敲击声由空气传入你的耳朵需要 ,你会听到 次敲打的声音。(已知声音在铁中的传播速度为5200m/s)
24. 小明用如图实验装置探究有关“声音的特性”实验。
(1)拨动钢尺刻度尺,看到了钢尺伸出桌面的部分在振动,同时听到钢尺另一端拍打桌面发出的声音,小华的实验操作存在的问题是____ 。
A.没有控制变量 B.伸出桌面的钢尺太短
C.手没有压紧钢尺 D.伸出桌面的钢尺太长
(2)规范实验操作后,将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用 的力拨动钢尺填“相同”或“不同”,观察钢尺振动的 ,听钢尺发出的声音的变化,这个实验用来探究 和 的关系。
(3)当钢锯条伸出桌面的长度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小明不能听到钢锯条发出的声音,原因是 。
25.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对此进行了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他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找到了如表所列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
编号 材料 长度 横截面积 编号 材料 长度 横截面积
铜 铜
铜 钢
铜 尼龙
铜 尼龙
铜 铜
(1)小华选用了、两根琴弦,是为了研究音调的高低与 的关系;同组的小惠选用、、三根琴弦来进行实验,你认为能研究音调与该因素的关系吗? ;能不能。
(2)小华又选用其中三根琴弦验证了音调的高低与琴弦的材料的关系,请填出表格中的、两弦的长度和横截面积分别为 和
(3)在评估交流中,同学们一致认为采用三根琴弦来完成实验较合理。理由: 。
26. 噪声是一种严重的污染。李明想制作一个防噪声的耳罩,他通过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来选择一种隔音性能好的材料作耳罩的填充物。实验材料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还有:音叉、手机闹铃、鞋盒。
(1)在本实验中适合作声源的是 。
(2)李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他设想了以下、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最佳的是____ 方案。
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的距离处,比较所听到的声音的响度
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到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
(3)通过实验得到的现象如下表所示,待测材料中隔音性能最好的是 。
方案 方案
材料 衣服 锡箔纸 泡沫塑料 材料 衣服 锡箔纸 泡沫塑料
响度 很响 较响 弱 距离
(4)方案中,将不容易比较的响度变化改为比较距离的变化,这里采用的思维方法是 选填“替代法”、“比较法”或“转换法”。
27.
(1)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乒乓球被弹起,此实验中乒乓球的作用是 ,便于观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小丽同学采用:先将音叉离开乒乓球一定距离敲击音叉,然后再靠近乒乓球,观察现象;小刚同学采用:先将音叉贴近乒乓球,然后再敲击音叉,观察现象。你认为两个同学的操作合理的是 ,说明理由 。
(2)两个完全相同的音叉放在水平桌面上,小槌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的音叉也会发声,此实验说明 选填“桌面”、“小槌”或“空气”可以传声。
(3)若把这两个实验移到月球上去做,不能看到乒乓球被弹起的是图 ,原因是 。
28.(2019八上·常州期中)小明将正在发声的手机悬挂在广口瓶内,用抽气筒将广口瓶中的空气抽出。
(1)抽气一段时间后,小明发现听到的手机声音没有明显变化,造成这一现象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
A.手机声音的响度太大 B.手机声音的频率太高
C.未塞紧瓶塞,存在漏气 D.插入广口瓶中的导管不够长
(2)调整器件使之完好后,再次用抽气筒有效地向外抽气,随着瓶内空气逐渐稀薄,小明发现听到的手机声音的音调 (变高/不变/变低),响度 (变大/不变/变小);
(3)小明用抽气筒不停地向外抽气,经过较长的时间后,小明将 (不能听到/还能听到微弱的)手机声音,由此现象 (可以/不可以)直接得出真空不能传声的结论。
29.是一款功能强大的物理实验手机软件,其中的功能能够自动记录下所接收到的两次响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当手机接收到第一次响声时便自动计时,当再次接收到响声时计时自动停止类似于使用秒表时的启动和停止,由于对声音的响应非常灵敏,计时可精确到,甲、乙两人使用手机在空旷安静的广场上测量声音的传播速度。他们分别站于间距测量值为的、两处,打开手机软件做好计时准备。甲先在手机边击掌一次,乙听到击掌声之后,也在手机边击掌一次,查看甲、乙两手机均有效记录下了两次掌声的时间间隔分别为、。本实验中两手机所记录的时间大小关系是 ;测得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 。用、、表示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科学探索
【解析】【解答】有同学认为“铅球”是铁制的,并从实验室借来磁铁吸一下.“认为铅球是铁制的”,即对探究问题进行猜想,因此属于科学探究中的猜想环节,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分析】根据科学探究环节的知识分析判断。
2.【答案】B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防治噪声的途径
【解析】【解答】A.枪声是由物体振动产生,故A错误;
B.根据图片可知,第8赛道到发令员的距离最大,根据可知,运动员在第8赛道听到的声音最晚,故B正确;
C.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故C错误;
D.发令员戴耳塞是在人耳朵处减弱噪声,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A.根据声音产生的知识判断;
B.根据比较声音传播时间的大小即可;
C.根据光的传播条件判断;
D.根据减弱噪声的途径和方法判断。
3.【答案】D
【知识点】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解析】【解答】根据图片可知,D齿轮的齿数最密集,即齿轮以相同速度转动时,D齿轮发出声音的频率最大,即音调最高,故D符合题意,而A、B、C错误。
故选D。
【分析】音调的高低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大小决定,而齿轮越密,敲击硬纸片的频率越高,则据此分析判断即可。
4.【答案】C
【知识点】声速
【解析】【解答】A.根据软木和水的声速比较可知,声音在固体中的速度不一定大于在液体中的速度,故A错误;
B.根据水的声速可知,当温度改变时,声速会发生改变,故B错误;
C.同种介质,温度不变,声速不同;温度相同,介质不同,则声速不同,那么声速与温度和介质种类有关,故C正确;
D.回声速度和原声速度相同,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根据表格数据结合声速的影响因素分析有关声速的内在规律即可。
5.【答案】D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
【解析】【解答】①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敲鼓时纸屑会跳起,说明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
②在一只玻璃杯中先后装入不同量的水,用细棒轻轻敲击,会听到不同的声音,说明音调高低与频率大学有关;
③用手拍桌子力度越大声音越响,说明响度与振幅有关;
④握住正在发声的音叉,音叉停止振动,声音消失,说明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
故D符合题意,而A、B、C不合题意。
故选D。
【分析】根据题目的描述,分析其中包含的声学原理即可。
6.【答案】D
【知识点】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
【解析】【解答】广大听众依然很容易分辨出这首歌改编自天空中最亮的星,主要根据音乐的曲调不同,也就是音调,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分析】声音的大小叫响度,声音的高低叫音调,声音的特点叫音色。
7.【答案】D
【知识点】防治噪声的途径
【解析】【解答】下过大雪后,万物被覆盖一层雪被,由于大雪蓬松多孔,因此会吸收噪声,从而感觉特别安静,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分析】根据噪声的防止与控制知识分析判断。
8.【答案】D
【知识点】超声波与次声波
【解析】【解答】根据表格数据可知,狗能够听到声音的范围15Hz~50000Hz,而次声波的频率低于20Hz,因此狗能够听到次声波,从而感知地震的产生,故D符合题意,而A、B、C不合题意。
故选D。
【分析】次声波的振动频率低于人类的听觉范围,但是部分动物可以听到,并且可以传输很远的距离,据此分析判断。
9.【答案】B
【知识点】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解析】【解答】A.用手指按压同一根弦的不同位置,则振动部分的长度不变,那么振动频率不同,因此音调不同,故A不合题意;
B.加大摩擦弦的力度,只能改变发声的响度,不能改变音调,故B符合题意;
C.手指按压在弦的相同位置,从摩擦内弦换到摩擦外弦。由于琴弦的粗细不同,因此振动频率不同,即音调不同,故C不合题意;
D.旋转弦轴,调整弦的松紧程度,可以改变琴弦的振动频率,进而改变音调,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分析】音调高低与振动频率大小有关,据此分析判断。
10.【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解析】【解答】A.埙的声音主要是由埙内空气柱的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不合题意;
B.用力吹埙,可使埙内空气柱振振幅增大,即响度变大,故B错误符合题意;
C.人们主要依靠音色辨别出埙和其他乐器的声音,故C正确不合题意;
D.吹埙的过程中,按住不同的小孔,会改变振动空气柱的长度,从而改变空气柱的频率,进而改变声音的音调,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B。
【分析】A.根据声音产生的知识判断;
B.声音的响度由振幅决定;
C.声音的特点叫音色;
D.声音的音调由振动频率决定。
11.【答案】A
【知识点】音色
【解析】【解答】根据图片可知,A图和已知波形图的特点相同,即音色相同,只有振幅不同,因此如图发出声音发自A中的发生器,故A符合题意,而B、C、D错误。
故选A。
【分析】相同的发声体,发出的声音的音色相同,波形图的形状相同;不同的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波形图的形状不同,据此分析判断。
12.【答案】C
【知识点】超声波与次声波
【解析】【解答】A.声呐是利用超声波测绘海底地形,故A错误;
B.B超利用超声波获得人体内部信息,故B错误;
C.超声波清洗器声波,利用超声波具有能量,故C正确;
D.雷达,靠电磁波来实现监测空中的飞机,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将各个选项中的应用和原理进行比较,哪个一致哪个就是正确选项。
13.【答案】D
【知识点】超声波与次声波
【解析】【解答】超声手术刀通过超声发射器,从不同方向向身体内的病变组织发射多束超声波,利用其能量准确“烧死”病变细胞,利用了超声波方向性好、穿透力强和能量集中,没有利用被反射的性质,故A、B、C不合题意,而D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也能能够根据用途推测物质的性质。
14.【答案】B
【知识点】回声测距离的应用
【解析】【解答】感应器到人头顶的距离:
则人的身高为2.5m-0.85m=1.65m。
故选B。
【分析】先求出感应器到人头顶的距离,人的身高等于感应器距高台的高度减去感应器到人头顶的距离。
15.【答案】B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根据s=vt可知;速度一定时,时间越长通过的路程越远,因为0.30s>0.16s>0.14s,所以sA=sC=sE>sB>sD,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结合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和运动的时间,利用速度公式求解距离。
16.【答案】(1)短笛
(2)马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
【解析】【解答】(1)悠扬的短笛声,是因为短笛在振动,即声源为短笛;
(2)根据“马在叫”可知,此时发声的物体为马,因为声源为马。
【分析】能够自己发声的物体叫声源,根据题目的描述分析其中的声源即可。
17.【答案】响度大;音色好;音调高
【知识点】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
【解析】【解答】“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响度大;“悦耳动听”说明声音的音色好;“脆如银铃”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分析】声音的大小叫响度,声音的高低叫音调,声音的特点叫音色。
18.【答案】甲、乙、丙;甲、乙、丁
【知识点】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
【解析】【解答】根据图片可知,甲、乙、丙中波峰到波谷的距离相等,即振幅相等,因此它们的响度相同。甲、乙、丁中相同时间内波峰的个数相同,即频率相同,因此音调相同。
【分析】声音的响度由振幅决定,声音的音调由频率决定,音色由发声体的特点决定。
19.【答案】乙丙甲
【知识点】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解析】【解答】根据图片可知,哨子发声时里面的空气柱振动发声,则空气柱的长度越小,频率越低,则音调越高,那么正确的顺序为:乙丙甲。
【分析】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大小有关,一般情况下,物体的长度越大,频率越小,音调越低,据此分析解答。
20.【答案】大于;音色;响度;6;不能
【知识点】声速;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
【解析】【解答】 (1)温度一定时,声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大于等于小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2)图中蒙住双眼的小王能辨别周围同学的声音,这是因为不同人声音的音色不同,同时还可以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大致判断周围同学离他的远近。
(3)一个声源在2分钟内内振动了720次,则它的频率为是: ,人耳不能听到该声音。
【分析】(1)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速度最大,在气体中速度最小;
(2)声音的大小叫响度,声音的高低叫音调,声音的特点叫音色;
(3)频率等于振动次数与时间的比值,人耳的听觉范围为20Hz~20000Hz,据此分析解答。
21.【答案】(1)b;无规则的
(2)响度;;不能
(3)噪声;声源;信息
【知识点】噪声及来源;防治噪声的途径
【解析】【解答】(1)根据图形可知,图b是噪声的波形,因为噪声发声体的振动是无规则的。
(2)在繁华闹市区设立的噪声监测器测定的是声音的响度。某时刻该设备的显示屏上显示的数字,这个数字的单位是dB ;噪声监测设备不能不能减弱噪声的强度;
(3)某小区一群大妈常跳广场舞,优美的舞曲声对于附近居民楼上的居民,影响人们的休息,因此是噪声。让大妈们戴上无线耳机来听音乐属于在声源处控制噪声。音乐能引起人们的情感变化,说明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分析】(1)发声体无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叫噪声;发声体有规律的振动发出的声音叫乐音。
(2)根据噪声监测仪的用途解答。根据声强大小的单位解答。
(3)凡是影响人们正常学习、休息和工作的声音都是噪声。根据减弱噪声的途径和方法解答。声音可以传递声音和能量,据此分析解答。
22.【答案】瓶子和水;从右向左
【知识点】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解析】【解答】(1)当敲击水瓶时,瓶子和水一起振动,因此发出的声音是瓶子和水振动产生的;
(2)根据图片可知,左边瓶子内的水最多,则振动频率最小,音调最低,那么音调从高到低敲击的顺序为:从右到左。
【分析】(1)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根据题目描述的情形分析;
(2)物体的振动频率与发声体的质量大小有关,即其它条件相同时,物体的质量越大,则振动频率越小,因此音调越低,据此分析解答。
23.【答案】(1)1020
(2)0.05;1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闪电发生处到人的距离s=vt=340m/s×3s=1020m;
(2)敲击声通过空气传入人的耳朵的时间;
声音通过铁管传播的时间;
二者的时间差为:△t=t'-t''=0.05s-0.003s=0.047s<0.1s;
则我们只能听到1声。
【分析】(1)闪电发生处到人的距离等于声音传播的距离,即s=vt;
(2)根据计算敲击声通过空气传入人的耳朵的时间,根据计算声音通过铁管传播的时间,然后计算二者的时间差。如果时间差小于0.1s,那么只能听到一声;否则,能够听到两声。
24.【答案】(1)C
(2)相同;快慢;音调;频率
(3)钢尺振动的频率低于
【知识点】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解析】【解答】(1)拨动钢尺刻度尺,看到了钢尺伸出桌面的部分在振动,同时听到钢尺另一端拍打桌面发出的声音,小华的实验操作存在的问题是:手没有压紧钢尺,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2)规范实验操作后,将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用相同的力拨动钢尺,观察钢尺振动的快慢 ,听钢尺发出的声音的变化,这个实验用来探究音调和频率的关系。
(3)当钢锯条伸出桌面的长度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小明不能听到钢锯条发出的声音,原因是:钢尺振动的频率低于20Hz。
【分析】(1)在实验过程中,要用力按住桌面上接触部分钢尺,防止其跳动,只让伸出部分振动即可;
(2)探究声音的音调与频率的关系时,需要控制钢尺的振幅相同,只改变振动频率,即钢尺伸长桌面的长度,据此分析解答;
(3)人耳的听觉范围为20Hz~20000Hz,当物体的振动频率不在这个范围内时,我们就听不到声音。
25.【答案】(1)琴弦长短;能
(2)90;1.02
(3)实验次数较多,得出的结论具有普遍性
【知识点】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解析】【解答】(1)①根据表格数据可知,琴弦H、I只有长度不同,则为了研究音调的高低与琴弦长度的关系;
②根据表格数据可知,琴弦A、D、F材料、横截面积相同,只有长度不同,因此能够探究音调高低与长度的关系。
(2)探究音调的高低与琴弦材料的关系时,需要控制琴弦的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只有材料不同。根据琴弦J可知,琴弦G的长度为90cm,横截面积为1.02mm2。
(3)在评估交流中,同学们一致认为采用三根琴弦来完成实验较合理。理由:实验次数较多,得出的结论具有普遍性 。
【分析】(1)①根据表格数据,分析H、I中哪个因素不同即可。
②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选择对照实验。
(2)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进行填写;
(3)在科学探究中,往往需要改变实验器材多做几次实验,从而收集多组数据,这样得出的结论会更加客观,具有普遍意义。
26.【答案】(1)手机闹铃
(2)B
(3)泡沫塑料
(4)转换法
【知识点】科学探索
【解析】【解答】在实验过程中,需要将声源包裹在隔音材料内,因此要求声源要能自己发声,不需要敲击,因此适合作声源的是手机闹钟。
(2)在实验过程中,如果直接用耳朵判别响度的大小,那么会存在非常大的测量误差,而测量听不到声因的位置到声源的距离大小反映隔音性能好坏更容易操作,故选B。
(3)根据表格可知,声源在泡沫塑料中听不到声音的距离最短,则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最好。
(4)方案中,将不容易比较的响度变化改为比较距离的变化,这里采用的思维方法是转换法。
【分析】(1)根据探究实验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器材;
(2)根据描述分析哪种实验方案有利于增大隔音性能的区分程度,更有利于操作即可;
(3)相同条件下,听不到声音时的距离越小,则隔音性能更好;
(4)物理学中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现象或不易直接测量的物理量,通常用一些非常直观的现象去认识或用易测量的物理量间接测量,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转换法。
27.【答案】(1)将音叉的振动放大;小丽;小刚的做法分不清是音叉振动使乒乓球跳动,还是敲击音叉的人的动作让乒乓球跳动
(2)空气
(3)(2);真空不能传声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
【解析】【解答】(1)①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乒乓球被弹起,此实验中乒乓球的作用是将音叉的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②我认为小丽的操作合理的,理由:小刚的做法分不清是音叉振动使乒乓球跳动,还是敲击音叉的人的动作让乒乓球跳动。
(2)两个完全相同的音叉放在水平桌面上,小槌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的音叉也会发声,此实验说明空气可以传声。
(3)若把这两个实验移到月球上去做,不能看到乒乓球被弹起的是图(2) ,原因是真空不能传声。
【分析】(1)①音叉发声时振幅很小,用肉眼看不出来,借助乒乓球将其振动放大,让我们观察到音叉的振动;
②将音叉贴近乒乓球后敲击音叉,这时乒乓球跳动可能是敲击动作引起,不能充分说明是音叉振动引起。
(2)根据声音传播的知识解答;
(3)月球上没有空气,根据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的知识解答。
28.【答案】(1)C
(2)不变;变小
(3)还能听到微弱的;不可以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条件
【解析】【解答】(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抽气一段时间后,小明听到手机的声音没有明显变化,说明广口瓶中的气体没有减少,所以,导致这种情况的现象为未塞紧瓶塞存在漏气。故答案为:C。(2)用抽气筒有效地向外抽气过程中,随着瓶内空气逐渐减少,响度变小;音调与频率有关,所以,听到的手机声音的音调不变,响度变小。(3)小明用抽气筒不停地向外抽气,经过较长的时间后,小明将还能听到微弱的手机声音,由此现象不可以直接得出真空不能传声的结论,而是通过推理判断出真空不能传声。
【分析】(1)随着空气的逐渐抽出,声音本应越来越小,但是声音不变,可能存在漏气的地方;
(2)音调描述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发出的声音的音调就越高;
(3)里面的空气不可能完全被抽出,故在外面可能听带微弱的声音。
29.【答案】>;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甲击掌后,甲手机开始计时,声音传到乙手机处时,乙手机开始计时,乙击掌后,乙手机停止计时,乙击掌的声音传到甲手机处时,甲手机停止计时,
因此甲手机记录的时间其实是声音传递2s的时间与乙手机记录时间之和,
那么t甲>t乙;
则从A到B处声音的传播的时间为:;
测得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为:
【分析】根据描述分析甲手机记录时间与乙手机记录时间之间的数量关系,进而计算出声音通过s用的时间,根据速度公式计算声音的传播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