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培文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考试范围:前9课 考试时间:75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 共60分)
1.春秋战国时期,“天下共苦战斗不休”。秦国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相继灭掉六国,进而开创了“海内为郡县”“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的局面,这表明( )
A.分封制度的终结
B.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治理的基本模式形成
C.宗法制度的湮灭
D.中华文明起源到早期国家形成的重大转变
2.春秋时期,孔子兴办私学,学生来自士农工商各阶层。这一做法( )
A.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特权 B.瓦解了宗法分封制度
C.动摇了周王室的统治基础 D.适应了诸侯争霸战争的需要
3.有学者提出中华文明起源的“重瓣花朵”模式说,中原为花心,四邻为花辦,花心和花瓣是不能分离的。各文化区都有自己的特色,同时又有不同程度的联系。这反映了中华文明( )
A.源远流长 B.生生不息 C.独具特色 D.多元一体
4.史学家费正清说:“儒家思想取得胜利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两汉400余年,它渐渐由孔孟时期的原始儒学衍化为掺杂了诸子思想和古代迷信的庞杂思想体系……与其说儒家思想征服了汉代学者,不如讲是汉代学者改造了儒家思想。”由此可知,汉代儒家思想( )
A.融合道家、法家和阴阳家的思想 B.不再继承孔孟正宗
C.体现儒学独尊、思想专制的特点 D.促使君主权力膨胀
5.西周时期,天子按嫡长子继承制世代相传,是“大宗”,其他不能继承王位的庶子、次子也是王族,分封为诸侯,他们是从属“大宗”的“小宗”,依此类推。从而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以天子为根基的宗法系统。西周实行宗法制的根本目的是( )
A.确保分封制的顺利实施 B.维护西周统治秩序的稳定
C.保障周王室的内部团结 D.消弭王朝内部不稳定因素
6.汉高祖陆续分封了一批同姓诸侯王,这些诸侯王大者“夸州兼郡,连城数十,宫室百官同制京师”,而汉朝中央直接管辖的只有15个郡,这给汉王朝的统治和稳定埋下隐患。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和发展大一统国家,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是( )
A.开通大运河 B.中央派文臣任知州
C.颁布“推恩令” D.支持商鞅进行变法
7.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以国家形态连续发展至今的文明,向内凝聚的统一性既是文明连续的前提,也是文明连续的结果。下列各项中属于秦朝的历史贡献的是( )
A.以嫡庶血缘确定继承名分制度 B.推广郡县制并统一文字度量衡
C.确立儒学于意识形态主流地位 D.崇文抑武提倡文治强化了集权
8.有学者引用商鞅变法“内行刀锯,外用甲兵”“轻视教化”“轻罪重罚”“监禁庶民”等措施,来证明其个人悲剧不可避免。该学者意在说明商鞅变法( )
A.重农抑商,违背经济规律 B.废除井田,破坏传统体制
C.峻法少恩,激化社会矛盾 D.严令分家,加重民众负担
9.某同学在历史笔记中列举了“推恩令”“初置刺史”“尊崇儒术”等措施。由此可知,他正在学习的内容是( )
A.周武王推行分封制 B.汉高祖建立汉朝
C.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 D.汉光武帝重建汉朝
10.魏晋风度指在魏晋玄学的影响下,形成的一种人生观:在人格上追求独立、自由,反对礼教,追求隐逸;在交往中喜好清谈;喜好服食药、酒;在服饰上追求洒脱。影响魏晋风度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
A.商品经济发展 B.社会政治环境 C.儒学地位动摇 D.士人群体扩大
11.唐太宗在君臣论治过程中,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为君之道,必须首先安养百姓,如果为了一己之私去损害百姓的利益,就像是割自己的肉来填饱肚子,肚子饱了,人也就死了。这表明,唐太宗( )
A.知人善任,虚怀纳谏 B.选贤任能,整顿吏治
C.发展生产,改革兵制 D.以民为本,政得其民
12.西晋前后,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大批流亡南下。据不完全统计,南下的流民约占当时南方人口的六分之一,大都分布于江淮地区或长江中下游沿岸。这一现象有利于( )
A.江南开发和民族交融 B.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C.中原农业的恢复发展 D.区域间长途贸易发展
13.著名史学家白寿彝教授论述隋唐与东南财富时提出:“隋炀帝开运河,适应了新形势的需要。固然隋炀帝的初意是在游玩享乐,但时代的需要纵无隋炀帝,也要有人开辟出一条能沟通南北的河道的。”白教授所谈到的“新形势”是指( )
A.江南已得到开发,需要加强南北联系与经济交流
B.发动对高丽的战争的需要运输军粮
C.农民起义爆发需要派军队镇压
D.当时南方经济已经超过北方
14.图3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更迭示意图。其中序号与政权对应完全正确的是( )
图3
A.①后蜀 ②后周 ③北魏 ④宋 B.①后蜀 ②北魏 ③后周 ④隋
C.①西晋 ②北魏 ③北周 ④宋 D.①西晋 ②北汉 ③后周 ④隋
15.汉承秦制,唐袭隋规,都出现了盛世。然而,秦朝与隋朝却二世而亡,其主要原因是( )
A.周边少数民族入侵 B.统治集团内讧变乱
C.宦官擅权外戚临朝 D.横征暴敛、苛政黩武
16.唐朝前期出现盛世局面,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导致唐朝由盛转衰的关键是( )
A.“安史之乱” B.藩镇割据 C.宦官专权 D.朋党之争
17.唐代初期,太宗称:“我今为天下主,无问中国及四夷,皆养活之。不安者,我必令安;不乐者,我必令乐。”由于边远诸族聚居地生产相对落后,无法执行内地赋役标准,朝廷依据实情实施轻税政策,如建中元年(780)规定:“诸边远州有夷僚杂类之所,应输课役者,随事斟量,不必同之华夏。”上述材料集中体现了唐朝( )
A.采取灵活政策促进民族交往 B.重视边境民族地区的社会治理
C.调整经济政策推动区域发展 D.坚持推行因俗而治的民族政策
18.萌生于汉末、形成于魏晋的门阀士族,作为地主阶级中一个特殊的阶层,享受着政治、经济、法律和教育等方面的特权。在门阀士族形成与发展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是( )
A.科举制 B.九品中正制 C.察举制 D.世卿世禄制
19.唐初,中书、门下两省虽相互制衡,却往往意见相左,互相推诿。于是产生了中书与门下长官共同议事的制度和机构,即政事堂。据此可知,政事堂设立的意图是( )
A.创新中央决策机构 B.强化中央集权
C.提高中枢行政效率 D.分割宰相权力
20.隋唐时期,中央官制日趋成熟,初步形成彼此监督与制约机制,该制度是( )
A.三公九卿制 B.三省六部制 C.内阁六部制 D.中书行省制
21.唐朝初年,一位农民在农忙时节可以通过交绢帛或麻布给政府,来避免因服徭役而耽搁农事。这一情形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
A.国家税收的增加 B.三省六部的设立
C.以庸代役的实施 D.民众衣料的变化
22.780年“炎建议做两税法,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其租庸调、杂徭悉省。”这一调整( )
A.规定了农民负担的上限和下限 B.延续了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
C.需依托国家对农民的土地分配 D.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23.孝文帝迁都洛阳后,云冈石窟建设进入晚期。与中期造像相比,菩萨造像大多身形修长,身缠帔帛,神情高傲,给观者以洒脱超然之感,而这种形象也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神仙形象相符合。这反映当时( )
A.佛像雕刻技术日益创新 B.北方分裂割据混战不止
C.佛教呈现出本土化趋势 D.民族交融进程停滞不前
24.东晋画家顾恺之强调绘画要“以形写神”,其代表作是( )
A.《夫妇饮宴图》 B.《洛神赋图》
C.《游春图》 D.《人物龙凤图》
25.史学家向达指出:“李唐起自西陲,历事周隋……长安,几乎为一国际的都会,各种人民,各种宗教,无不可于长安得之……异族入居长安者多,于是长安胡化盛极一时。”说明这一时期的文化特点( )
A.兼容并包,全面繁荣 B.故步自封,落后潮流
C.百家争鸣,儒墨显学 D.门第淡化,控制松弛
26.有学者认为:“治天下犹曳大木然,前者唱邪,后者唱许。”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变化中,治理
天下与君臣关系的处理,尤以相权的调整为要。下列项中属于相权调整的举措是( )
A.建立世官制 B.增设“参知政事”
C.强化“外朝” D.实行察举制
27.唐代和宋代都有谏官。唐代谏官由宰相荐举,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主要评议宰
相是非。这说明( )
A.唐代君主的权力不受制约 B.唐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
C.宋代谏官向宰相和皇帝负责 D.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高于唐代
28.宋朝诗人汪洙在诗歌中说“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君看为宰相,必用读书人”,勉励儿童“少小需勤学,文章可立身”。宋朝真宗皇帝也奉劝青年“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以上诗歌内容折射出宋朝的社会风气是( )
A.崇尚军功 B.重视文治 C.男尊女卑 D.开放自由
29.下面是唐至元之间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其正确的演变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④①② D.①③④②
30.钱穆在《国史大纲》中指出:“安石之开源政策,有些处又迹近于敛财……那时的百姓,实有不堪再括之苦……还带有急刻的心理。”作者认为王安石变法( )
A.加重人民的负担 B.实现了富国强兵
C.使北宋走向衰亡 D.加强了社会管控
非选择题(第31题12分,第32题14分,第33题14分,共40分)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
北魏建国伊始,统治者对其他各族人民实行了残酷的高压政策。作为汉族人的冯太后,孝文帝在她的教育下也深受汉文化的熏陶。《魏书·咸阳王禧传》曾记载孝文帝言:“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孝文帝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开创了民族交融的历史新高潮。
---摘编自左颖《北魏孝文帝民族政策研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目的、采取的措施及带来的影响。(12分)
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元光元年,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此后,郡国每岁荐举孝廉,由朝廷加以考核,任命为官,成为定制。
——据阎步克《汉选官制变迁史稿》
材料二
曹魏黄初元年,文帝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乃立‘九品官人之法’,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
——《通典》
材料三
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之人。……既可(科举),……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苟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
——吕思勉《中国制度史》
(1)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汉至唐三种选官制度的选官标准。(6分)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科举制的影响。(8分)
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
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建立宋朝,是为宋太祖。赵匡胤当皇帝后,担心宋朝会成为继五代后的又一个短命王朝,为此而彻夜难眠。一天,他问宰相赵普:“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地,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计,其道何如?”赵普回答说:“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1)根据材料回答,赵普认为唐末以来政局动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4分)
(2)宋太祖为此采取了哪些措施着手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10分)博雅培文高一年级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测试试题评分参考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A D A B C B C C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A A C D A A B C B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C D C B A B D B D A
1.【答案】B【解析】据材料“海内为郡县”“天下……于上”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分裂动荡,秦统一六国,地方设郡县,中央确立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开创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治理的基本模式形成,故选B项;“终结”说法错误,分封制度在之后的朝代中,仍有实行,排除A项;宗法制是按照血统远近以区别亲疏的制度,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中国原始文化星罗棋布,多姿多彩,先后经历了旧石器时代与新石器时代, 夏、商、西周是中华文明和早期国家的形成与发展时期,排除D项。
2.【答案】A【解析】孔子创办私学,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故A项正确;兴办私学对教育的发展,与宗法制和分封制度关系不大;故B项错误;动摇周王室统治的基础应该是井田制破坏,故C项错误;儒家思想不适应于在战争年代统一的思想,故D项错误。
3.【答案】D【解析】据材料“各文化区都有自己的特色”可知中华文明的多元性,“同时又有不同程度的联系”可知一体性,即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故选D项;源远流长指中华文化的起源早并且一直流传下去没有中断,排除A项;生生不息指中华文化一直存在未曾中断,排除B项;据材料“各文化区都有自己的特色”体现中华文化独具特色,但不能完整反映题意,排除C项。
4.【答案】A【解析】据材料“掺杂了诸子思想和古代迷信的庞杂思想体系”可知,汉代儒学糅合了其他思想,据所学汉代儒学的知识可知,其融合了道家、法家和阴阳家的思想,故选A项;汉代儒学依然继承了孔孟正宗,只是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了改造,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汉代儒家思想对其他学派思想的吸收、融合,并未体现其独尊、思想专制的特点,排除C项;材料并未提及汉代儒家思想与君主的关系,无法得出促使君主权力膨胀的结论,排除D项。
5.【答案】B【解析】据所学(宗法制)可知,为巩固分封制所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西周实行了与分封制相结合的宗法制度,故选B项;西周实行宗法制能够确保分封制的顺利实施,但并不是其“根本目的”,排除A项;实行宗法制能够保障周王室的内部团结,但它也不是其“根本目的”,排除C项;实行宗法制能够消弭王朝内部的不稳定因素,但它也不是其“根本目的”,排除D项。
6.【答案】C【解析】据所学可知,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导致王国问题,威胁中央集权,汉武帝继位后,颁布推恩令,削弱王国势力,使诸侯国再也无力与中央对抗,故选C项;隋炀帝时期开凿大运河,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宋太祖为加强中央集权,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排除B项;战国时期,秦孝公支持商鞅进行变法,富国强兵,排除D项。
7.【答案】B【解析】秦朝在地方彻底废除分封制,将战国时已经形成的郡县制在全国推广,设立郡、县两级行政机构,其主要官员由中央任免和考核,此外还大规模推行巩固统一的措施,如统一车轨、文字、货币和度量衡等,故选B项;西周实行宗法制,以嫡庶血缘确定继承名分制度,排除A项;汉武帝尊崇儒术,此后,儒学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排除C项;宋初崇文抑武提倡文治强化了集权,排除D项。
8.【答案】C【解析】据材料“内行刀锯,外用甲兵”“轻视教化”“轻罪重罚”,有学者认为商鞅在秦国主持变法期间,对内推行严刑峻法,轻视教化,压迫人民,对外进行扩张和兼并战争,造成一些消极影响,成为他后来被杀的重要原因,可见商鞅变法峻法少恩,一定程度上激化了社会矛盾,故选C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重农抑商政策在当时促进了秦国农业的发展,有一定的进步性,排除A项;废除井田属于商鞅变法的经济方面的措施,而材料在总体评价商鞅变法,排除B项;商鞅变法推行“分异”令,拆散大家庭为小家庭,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发展,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而民众负担与秦国赋税制度有关,排除D项。
9.【答案】C【解析】略
10.【答案】C【解析】略
11.【答案】D【解析】略
12.【答案】A【解析】据材料“西晋前后,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大批流亡南下。据不完全统计,南下的流民约占当时南方人口的六分之一,大都分布于江淮地区或长江中下游沿岸”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晋前后,北方人民大批南迁,有利于江南开发,与当地民族交往交流,推动民族金融,故选A项;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是在南宋,时间不符,排除B项;西晋前后,北方人民大批南迁,有利于江南开发,不利于中原农业的恢复发展,排除C项;区域间长途贸易发展是在明清时期,排除D项。
13.【答案】A【解析】大运河的开通与当时南北经济形势密切相关,是加强南北经济交流的需要。故选A项。
14.【答案】C【解析】据图3,并结合所学可知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更迭中,西晋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局面,实现了短暂统一,①为西晋;西晋灭亡后,北方陷入了长期分裂割据中,先后出现了16个政权,439年鲜卑拓跋部统一北方,②为北魏;6世纪前期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稍后又分别被北齐和北周取代,③为北周;西晋灭亡后,司马睿建立了东晋,420年大将刘裕夺取皇位,改国号宋,④为宋;选择C项符合题意。
15.【答案】D【解析】秦朝和隋朝都是被农民起义推翻的,排除A项;统治集团内讧变乱,不符合秦、隋灭亡的史实,故B项错误;秦有宦官赵高专权,隋没有;秦、隋都没有外戚专权,C项错误;秦、隋两朝都横征暴敛、苛政黩武,导致阶级矛盾激化,被农民战争推翻,故D项正确。
16.【答案】A【解析】应注意分析“导致唐朝由盛转衰的关键”,“安史之乱”使唐朝由盛转衰,出现了藩镇割据,故选A项。
17.【答案】A【解析】略
18.【答案】B【解析】九品中正制创立于曹魏时期,在门阀士族形成与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故选B项;科举制度诞生于隋朝,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察举制度是两汉时期的选官制度,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世卿世禄制是先秦时期的选官制度,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
19.【答案】C【解析】据材料“却往往意见相左,互相推诿”可知,两省相互制衡,行政效率比较低,为了提高效率,设立了政事堂,故选C项;题干设问是“意图”,A项只是一种手段并非意图,排除A项;据所学中央集权可知,中央集权是指削弱地方权力,将权力集中到中央,政事堂是中央行政机构并非针对地方,排除B项;据所学三省六部制可知,设立中书、门下省能够体现出分割相权,但是也带了弊端,政事堂的设立是应对分割宰相权力后出现的弊端,并非为了分割相权,排除D项。
20.【答案】B【解析】略
21.【答案】C【解析】租庸调制度下,庸是指农民可以通过交绢帛或麻布给政府,来避免因服徭役而耽搁农事生产,故选C项;A项是以庸代役的作用,而非原因,排除A项;B项属于中央官制,而非税收制度,排除B项;D项属于社会生活领域,与赋税制度无关,排除D项。
22.【答案】D【解析】据材料“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可知两税法以土地和财产作为征税标准,改变了传统的人丁为主的标准,使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进一步松弛,故选D项;两税法只是改变了征税的标准和固定征税时间,并未对征税数额进行限制,排除A项;两税法主要以土地和财产为征税标准,排除B项;两税法是建立在均田制崩溃的基础上,土地私有制进一步发展,国家无力维持对土地的分配,排除C项。
23.【答案】C【解析】据材料“与中期造像相比,菩萨造像大多身形修长,身缠帔帛,神情高傲,给观者以洒脱超然之感,而这种形象也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神仙形象相符合”可知,菩萨的形象逐渐同中国传统文化的神仙形象相符,说明佛教呈现出本土化趋势,故选C项;材料体现的是佛像塑造形象的变化,与雕刻技术无关,排除A项;北魏强大起来统一了北方,故混战不止的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B项;魏晋时期由于长期混战,各民族频繁接触,推动了民族交融,排除D项。
24.【答案】B【解析】《洛神赋图》是东晋画家顾恺之的代表作,故选B项。
25.【答案】A【解析】据材料“长安……无不可于长安得之”可知,唐朝统治者实行开明、开放的政策,都城长安成为当时的国际大都市,这一时期文化呈现兼容并包,全面繁荣的特点,故选A项;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故步自封,无法适应新的外部环境,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排除B项;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儒墨成为显学,排除C项;宋朝科举制的逐步完善,使门第淡化,为适应社会经济的变化,国家对社会的控制相对松弛,排除D项。
26.【答案】B【解析】宋代,参知政事正式作为宰相官名,目的是通过分割相权,削弱相权,故选B项;世官制是指世代为官,官吏具有世袭的特权,排除A项;汉代逐渐形成以皇帝为中心的“中朝”和以丞相为首的“外朝”,通过强化“中朝”来加强皇权,排除C项;察举制是汉代以道德标准来选拔官吏的制度,排除D项。
27.【答案】D【解析】唐代谏官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到宋代主要评议宰相是非。这反映了君主专制的加强,即从某个侧面说明了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高于唐代。A君权“不受制约”提法错误;宋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B排除;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向皇帝负责,C项也不对。
28.【答案】B【解析】略
29.【答案】D【解析】唐朝灭亡后的50多年间(10世纪上半期),黄河流域先后经历五代,而南方各地先后出现
吴越、南唐等九个割据政权,连同五代末期在山西建立的北汉,称为十国,大约与此同时,在10世纪初,北方出现了少数民族契丹建立的辽,与五代十国并立过一段时间,北宋建立于960年,北宋时期北方与之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有西夏和辽,后来金取代了辽,和北宋并立,1127年,北宋被东北女真族建立的金朝攻灭,又开始了南宋与西夏、金并立的时期;故上述示意图正确的演变和排序应该是①③④②,选择D项符合题意。
30.【答案】A【解析】从材料“安石之开源政策”说明王安石变法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加政府财政收入,“迹近于敛财”说明对人民近乎压榨,“急刻”说明对百姓短时间内危害大,故选A项;富国强兵是首要目的材料未体现,排除B项;北宋走向衰亡的原因是政治腐败,排除C项;对百姓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加强干预是社会管控的表现,但题干未体现,排除D项。
二、非选择题
31.【答案】
目的:汉化以巩固统治。(2分)
措施:迁都洛阳;说汉话;改汉姓;着汉服;与汉族通婚。(4分,答出两点即可)
影响:顺应了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趋势;大大缓解了民族矛盾;促进了北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以及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基础。(6分,答出三点即可)
32.【答案】
(1)标准:汉朝以德行为标准;魏晋以门第为标准;唐朝以考试成绩为标准。(6分)
(2)影响: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提高官员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文化教育的普及和繁荣;防止了结党营私之弊;限制了徇私舞弊发生(有利于公平公正)。(8分,答出4点即可)
33.【答案】
(1)藩镇权力太大;君弱臣强。(4分,每点2分)
(2)加强专制主义措施:中央设二府三司制,中书门下执掌行政,枢密院执掌军事与“三衙”分权;三司执掌财政,最终集权于皇帝。(5分)
加强中央集权措施:中央派文官出任地方隔周的长官知州,节度使逐渐变为虚衔,州一级增设通判,与值周共同签署文书,彼此制约;设诸路转运司机统管地方财政,保证各州赋税巨大部分上缴朝廷;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拱卫京师,镇守地方,定期更换驻地。(5分)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山西省晋中市博雅培文实验学校2023-2024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