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
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75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夏、商、周三代都是部族国家,本族人是“国人”,外族人是“野人”。“国人”常常用歌谣来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和政治意见,《诗经》中有许多篇章就是“国人”讥讽朝政而作的诗篇。这可用来说明,当时( )
A.原始的民主传统依然存在 B.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初步出现
C.国家对舆论管控有所放松 D.政治决策具有民本主义特色
2.春秋早期,对于出身于士的将相,国君仍给予相应的采邑,但随着历史的发展,君主们给予他们的不再是采邑,而是俸禄,并因此建立了相应的上计考核制度。上述变化( )
A.瓦解了旧贵族的政治势力 B.强化了君主的统治权威
C.提高了新兴地主政治地位 D.导致宗法分封制度崩溃
3.下表是北魏至宋朝的基层社会行政编网,这一变化过程反映出( )
朝代 行政区划设置(户数)
北魏 邻(5) 里(25) 党(125)
北齐 邻(10) 闾(50) 族党(100)
隋朝 保(5) 闾(25) 族(100)
里(25) 党(100)
唐朝 邻(4) 保(20) 里(100) 乡(500)
五代 邻(4) 保(20) 团(100) 乡(500)
宋朝 保(10) 大保(50) 都保(500)
A.国家治理模式发生变革 B.社会的秩序趋于稳定
C.基层自治能力得以提升 D.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
4.据统计,明代的进士,出身民籍的占了三分之二,出身官籍的还不到4%。到了清代,五代之内均无功名的布衣子弟,在科举录取总人数中,约占13%,而父辈一代无功名的布衣子弟,约占33%。这说明,科举制( )
A.促进了官员文化素质的提升 B.推动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C.形成了公平公正的社会风气 D.动摇了士族统治的根基
5.晚清以来,新式学堂不断发展壮大,留学生日益增多,许多士子通过新式选官模式跻身于仕途。上述变化( )
A.优化了晚清的官僚队伍结构 B.进一步奠定了近代文官制度的基础
C.得益于晚清科举选官制废除 D.标志着选官制度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6.据统计从1911—1914年,全国约有312个“党”、“会”之类的政治性团体活跃在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种政治舞台,构成了中国近代政治史上一大纷繁复杂的政治景观。这( )
A.表明政党政治日渐成熟 B.促进了近代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C.推动了民主政治的发展 D.保证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实现
7.1935年5月,国民党政府颁布了《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该法列举了公民应享有权利,但除信仰与请愿两项之外,各项权利皆明确界定为“依法享有”和“非依法律不得停止或限制之”,且法律的制定权、解释权皆属国民党所有。由材料可知,该《约法》( )
A.背离了孙中山的民主宪政思想 B.构建了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政体
C.加快了训政向宪政过渡的步伐 D.推动了近代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
8.随着解放战争的顺利进行,各解放区迅速连成一片,但各解放区当时流通的货币有300种之多,成为经济发展和贸易往来的重大障碍,给野战军机动作战也带来很大困难。据此可知( )
A.国民党滥发纸币导致金融混乱 B.革命形势面临着重大挑战
C.我党的工作重心即将发生转移 D.统一发行货币具有紧迫性
9.20世纪80年代以来,农村集镇文化中心、文化站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如1981年湖南、江浙一带的农村办起了大量的农村图书馆,普及率超过了70%。据统计,1978年全国仅有文化站1729个,到1986年达到顶峰,建成53519个。上述文化现象( )
A.促进了国家大政方针在农村广泛传播 B.反映了国家治理体系逐步完善
C.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智力支撑 D.推动了“扫盲运动”的深入开展
10.国家机构改革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我国先后进行过多次政府机构改革,在此过程中,政府机构改革原则由“精简、统一、效能”逐步转向“优化、协同、高效”。这说明我国的政府机构改革( )
A.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根本保证 B.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基本前提
C.加快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D.已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需要
11.下图为12到14世纪,法国王室领地扩张示意图。变化表明,该时期的法国( )
A.封君封臣制开始解体 B.近代民族国家的构建基本完成
C.王权得以不断地强化 D.城市的自治运动逐渐受到限制
12.事务官与政务官两官分途是近代西方文官制度的主要特征,政务官有任期,而事务官则长任。这种政治行政二分的制度设计( )
A.体现了文官中立的政治原则 B.利于政府工作的稳定和持续
C.导致了行政权力的急剧扩展 D.铲除了政治腐败滋生的温床
13.美国法学家沃格林认为宗教改革的一个重要结果就是:人们逐步认识到,由基督教的人所组成的制度上的统一体,已经无可挽回地倒塌了,新的共同体代替基督教的统一体已成为历史的必然。沃格林意在强调,宗教改革( )
A.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B.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秩序
C.推动了欧洲民族国家形成 D.重塑了欧洲统一的历史进程
14.契约自由是法国民法典公认的原则之一。按照这一原则的规定,人们可以在不违反法律与公共秩序、善良风俗的情况下,自由订立契约,创立自己期望的各种关系,而“依法成立的契约,在缔结契约的当事人间有相当于法律的效力”。这一原则规定( )
A.有利于法国的资本主义的发展 B.体现了对私有财产权的保护
C.彰显了欧洲大陆法系基本特征 D.推动了启蒙运动的深入发展
15.20世纪以来,英国议会动议大多数由内阁提出,对于内阁的动议和提案,议会只能表示“是”或“否”。因此,有学者认为现代的英国是内阁至上而不是议会至上。这表明英国( )
A.议会失去对内阁的制约 B.行政权力的进一步加强
C.立宪政体发生根本转变 D.内阁掌握国家立法大全
16.二战结束以来,在汇率制度上,根据相关国际法律,实行“可调整的钉住汇率制”,各国货币按比价钉住美元,汇率波动稳定在一定范围内,波动上下限为1%;当汇率极不合理时,可以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申请调整汇率,幅度在10%以内。这一规定( )
A.确立了美国的世界经济霸主地位 B.有利于国际金融秩序的稳定
C.构建了公平合理的世界经济秩序 D.促进了浮动汇率制度的形成
二、非选择题(52分)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法律具有高于政治权威的至高性,这一观念植根于欧洲历史传统之中。虽然直到美国革命时才贡献了“宪政”一词,但自12世纪起,所有西方国家,甚至在君主专制制度下,法律高于政治这种思想一直被广泛讲述和经常得到承认。人们常争辨说,君主可以制定法律,但他不能专断地制定它;他应受法律的约束,除非他合法地修改了它。中世纪所形成的司法管辖权与法律体系的多元性使法律的最高权威成为必要和变得可能。而西方法律的多元论,已经反映和强化了西方的政治和经济生活的多元论,它也一直是自由的一个源泉。在西方法律传统的形成时代,立法和判例远不像后来几个世纪那样多,大量的法律是来自根据衡平法(限定为理性和良心)予以检验的习惯。
——摘编自(美)哈罗德·伯尔曼《法律与革命第一卷:西方法律传统的形成》
材料二 18世纪法国哲学家的自然神论,尤其是其中根本的理想主义,反映到尾随法国大革命而来的公法和私法领域的根本性变革中。法国革命的推动者强调民主与公民的权利和自由。大革命使最高权力机关被赋予一个民主选举产生的立法机构,它由中产阶级选举产生,并负责执行中产阶级公共舆论政策。一系列的成文宪法确立了严格的权力分立,根据这种分立原则,行政权力只能执行、司法权力只能在单独的案件中应用,由独自享有立法权力的立法机关所创建的法律。除了确立了一个新的宪法体系,法国革命还带来了一种新的法律科学和法律哲学,这套新的法律哲学在20世纪成为实际处于主导地位的西方法律哲学。
——摘编自(美)哈罗德·伯尔曼《法律与革命第二卷:新教改革对西方法律传统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方法律传统的主要特征,并简要分析影响西方法律传统形成的因素。(10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法国大革命对西方法律传统产生的影响。(6分)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 有学者从政治形态、政治结构、政治机制和政治理念四方面入手,总结出中国传统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如下表所示。
政治形态 总体适应性与具体时代性统一
政治结构 内在发展性与外部开放性并存
政治机制 内涵传承性与主体创新性互动
政治理念 一定理想性与浓厚致用性结合
——改编自赵炎才《论中国传统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
请你任选其中的一个特点,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的相关史实予以证明。(要求史实准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乡绅之治是中国古代国家权力在地方的延伸。中国古代的读书人通过察举、科举等方式将文化权力转变为了政治权力。乡绅之治所代表的国家权力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这种文化权利政治化的结果,是附属于专制王权阶层的。另一方面,乡绅之治也是乡村平衡国家权力无限渗透的天然屏障。“社会中如果没有同国家权力抗衡的自治组织或团体,国家就会通过层层官僚机构将偏离于公共利益的强权意愿直接贯穿到社会底层。”中国古代乡绅,尤其是本籍乡绅,相近的血缘关系与地缘关系使其带有强烈的情感和身份认同,成为中国传统乡村社会公共权力的主导者。纵观整个古代社会乡绅之治的发展,乡绅始终是乡村社会组织的基石,基层社会的治理结构变迁主要是来自国家与乡绅之间权力的转移变换。
——摘编自秦德君、毛光霞《中国古代乡绅之治:治理逻辑与现代意蕴》
材料二 早在中世纪,英国就形成了对地方采用司法主导管理的方式,连地方政府的名称都是用法院和法官这样的称谓,行政只是郡法院和治安法官的一种附属职能。这意味着英国地方自治一开始就行进在法治轨道上,并构成了国家法治体系的重要一环。除了郡长在极短时期内(10—13世纪)发挥过微不足道的作用外,英国地方自治始终以当地居民组成的郡法院和治安法官——季审法院为主体。治安法官形式上由国王任命,实质身份是民不是官,他们自称“是政府的合作者,而不是国王的官员”。这套法治加民治的地方治理制度,意味着地方自治不是源于中央政府的权力延伸,而是植根于地方共同体的权利本位。但是,那时的地方自治采用司法主导形式,行政管理处于附属地位。此外,早期的郡长是国王命官,后来的治安法官虽是民官,但每郡只有数十人,都是地方精英,普通民众还无权染指地方治理事务,只能充当被治理的对象。由国王委派郡长和由国王任命治安法官,也说明那时的地方政府还承担着一部分代表中央进行地方统治的功能。到19世纪30年代以后这种状况才有所改变。
——摘编自程汉大《英国地方自治:法治运行的三个阶段》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乡绅之治产生的社会条件。(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英两国地方治理的异同。(8分)
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中华民族”概念在清末民初萌生,当时人们认识到应当发动并整合中国各民族抵抗列强的侵略,“中华民族”的概念就是在这样的情形下萌生的。但对中国前途的不同模式的选择,导致了“中华民族”一词出现伊始,就其含义的界定就存在分化。在立宪派看来,“中华民族”是包含中国境内的所有民族的;而资产阶级革命派则认为“中华民族”就是汉族的代名词。但随着形势的变化,尤其在辛亥革命后,但资产阶级革命派还是逐渐的认同了大民族的概念,把“中华民族”视为中国各民族融合同化而成的一个民族。
——摘编自陈艳飞《关于“中华民族”的语境含义研究》
材料二 1934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中国人民唯一自救和救国的方法,就是大家起来武装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就是中华民族武装自卫。”1937年9月,中国共产党发表《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中华民族”一词高频率出现。1938年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扩大的六中全会政治决议案》中多次使用“中华民族”一词,该决议案明确了“中华民族”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统一指称。并提出把“团结中华各民族为统一的力量共同抗日图存”作为党在抗战时期的中心任务之一。毛泽东也明确指出:“各少数民族与汉族杂居的地方,当地政府须设置由当地少数民族的人员组成的委员会,作为省县政府的一部门,管理和他们有关事务,调节各民族间的关系,在省县政府中应有他们的位置”。从而确定了抗战时期党对民族工作的基本纲领和基本政策。
——摘编自崔榕、赵智娜《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经验与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立宪派”与“革命派”关于“中华民族”含义的不同之处,并简要分析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4分)
商丘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
历史参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由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周时代“国人”敢于讽刺朝政,这主要是受到原始民主遗风的影响,故A项正确;B、C、D均与材料主旨无关。
2.【答案】B
【解析】西周分封的主要内容是土地(采邑)和人民,分封后贵族可以对这些财产世代继承,材料指出春秋早期国君不再将采邑分给士阶层,而是发给他们俸禄,这就是从客观上破坏了分封制,利于国君对士的控制,这从客观上强化了君主的权威,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显示新兴地主阶级的地位提高,故C项错误;A、D两项说法绝对。
3.【答案】D
【解析】由表格“保”这一基层组织的人数不断减少,可知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不断加强,故可知D项正确;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故B项错误;材料仅揭示了中央集权的强化,没有提示国家治理模式的变革,故A项错误;C项材料也没有体现。
4.【答案】B
【解析】由材料出身民籍的进士数量不断增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B项正确;A、C、D三项均与材料主旨无关。
5.【答案】A
【解析】晚清由于新式学堂的发展和新式选官制度的发展,会导致官僚队伍结构除了出身科举之外,还有其他类型,故A项正确;B项是孙中山文官思想的影响,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显示出这是科举废除的结果,故C项错误;学部的设立标志着选官制度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故D项错误。
6.【答案】C
【解析】民国初期政党政治有所发展但根本谈不上成熟,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民国初年党、会蓬勃发展,这与责任制内阁的形成无关,故B项错误;这一时期党、会的发展得益于民主、自由观念的传播和实践,也推动了民主政治的发展,故C项正确;D项说法绝对。
7.【答案】A
【解析】由材料“法律的制定权、解释权皆属国民党所有”可知这是国民党一党专政的典型表现,这些做法与孙中山的民主宪政思想是背道而驰的,故A项正确;B项说法与材料主旨无关;这些做法阻碍了宪政实施的步伐,故C、D项错误。
8.【答案】D
【解析】由材料主旨可知D项正确;A、B、C项与材料主旨无关。
9.【答案】C
【解析】由材料可知农村集镇文化中心的普及实际上是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在农村的表现,故C项正确;A、B项是对材料主旨的过度解读,故A、B项错误;D项是20世纪50年代的事,故D项错误。
10.【答案】C
【解析】由材料“政府机构改革原则”由“精简、统一、效能”逐步转向“优化、协同、高效”可知C项正确;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根本保证,故A项错误;政府机构改革和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都是国家治理体系的表现,故B项错误;D项说法绝对。
11.【答案】C
【解析】由材料及图片可知12—14世纪法国王室控制的领土面积不断扩大,这是法国王权不断强化的结果,故C项正确;A、D均与材料主旨无关;B项说法错误。
12.【答案】B
【解析】政务官有任期,而事务官则长任,这一文官特征利于政府工作的稳定和持续,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政治中立,故A项错误;C、D两项与材料主旨无关。
13.【答案】C
【解析】由基督教的人组成的制度统一体主要指罗马教廷,新的共同体主要是指近代民族国家,故C项正确;A、B与材料主旨不符;宗教改革后欧洲重新陷入分裂,故D项错误。
14.【答案】A
【解析】自由订立契约,创立自己期望的各种关系,而依法成立的契约,在缔结契约的当事人间有相当于法律的效力,这有利于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故A项正确;材料仅仅强调了契约自由及其内涵,故B、C项错误;法国民法典是法国大革命的产物,故D项错误。
15.【答案】B
【解析】由材料对于内阁的动议和提案,议会只能表示“是”或“否”,可知英国行政权进一步加强,故B项正确;英国实行责任内阁制,内阁必须对议会负责,故A项错误;C项说法错误;议会掌握立法大权,故D项错误。
16.【答案】B
【解析】“当汇率极不合理时,可以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申请调整汇率,幅度在10%以内”可知B项正确;A、C、D与材料主旨无关。
17.(16分)
(1)特征:以理性为基础,保有习惯法的传统;富有人文主义色彩;法律高于政治权威,具有至高无上性;司法管辖权和法律体系的多元化。(每点2分,任意3点6分)
因素:欧洲的历史传统;中世纪二元对立政治体制;西方人文主义的影响;西方资产阶级革命的推动和资产阶级政体的确立。(每点2分,任意2点4分)
(2)影响: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宪政原则,推动了公法和私法领域的根本性变革,使公民的权利和自由得到了法律的保护;(2分)促进了法律科学和法律哲学的革新;(2分)推动了大陆法系的形成。(2分)
18.(12分)
示例:中国传统政治制度具有一定理想性与浓厚致用性相结合的特点。(2分)论证:秦始皇统一全国后,曾将先秦法家“以法治国”学说理想化,推行于全国。这种采取严刑峻法治理国家,无所顾忌地对广大人民实行残暴统治导致秦朝历二世而亡。汉朝统治者汲取前代经验教训,采用黄老哲学,无为而治。后经董仲舒提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儒学在封建政治中的正统地位。同时继承秦代法家思想,形成“刑德兼备”、“以礼入法”的治国理论。此外,还利用君权神授说,使君权与神权相结合,以加强君权的神圣不可侵犯性,表现出明显的致用性。由崇尚法家思想到以儒家学说为核心、杂以法家思想及神学色彩理论体系的确立,展示了中国传统政治制度理想与致用结合的特点。(另外:还可以明朝废丞相,设内阁等史实予以论证。)(10分)
19.(14分)
(1)中国传统宗法观念的影响;科举等选官制度的推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发展和完善;儒学思想深入人心。(每点2分,任意3点6分)
(2)同:都具有地方自治的特点,都有地方精英主导;都附属于中央王权,都代表中央对地方进行统治。(每点2分,共4分)
异:中国古代的地方治理偏重人治,英国的偏重于法治;(2分)中国古代的地方治理是士绅与民众共同参与,而英国普通民众无权参与。(2分)
20.(10分)
(1)不同:立宪派:中华民族包括所有中国境内的民族;革命派:中华民族就是汉族。(2分)
原因:立宪派主张通过改革来实现救亡图存,革命派试图能过暴力革命推翻满清统治来实现救亡图存,故其斗争目标指向了满清贵族。(4分)
(2)评价:有利于维护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为新中国成立后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奠定了基础。(每点2分,共4分)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河南省商丘市商丘名校2023-2024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