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高中历史第一单元政治制度课时作业(含解析4份打包)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基础夯实练 进阶训练第一层
知识点一 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1.西周礼乐制度把“敬德保民”与“天命”联系在一起,要求君王“受天永命”,必须具备天子的品德,成为天下臣民的表率,从而使百姓安居乐业。这表明当时(  )
A.宗族内部关系并不融洽 B.周王行为受到约束
C.周王需要天下百姓爱戴 D.王室权威地位确立
2.下表是西周初年分封的主要诸侯国,这一举措的主要作用是(  )
诸侯国 与王室关系(分封原因) 地理位置
晋 同姓 今山西
鲁 同姓 今山东南部
齐 功臣 今山东北部
宋 商朝后裔 今河南东部
燕 同姓 今北京一带
A.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
B.联合旧贵族扩大统治基础
C.防止宗族内部产生利益纠纷
D.促进民族交流与文化认同
知识点二 秦朝的政治制度
3.在郡县制下,郡守和县令均由皇帝直接任免,并设立监察使,行政、军事、司法三权分立。同时中央通过对郡县官员的考核来掌握他们的政绩,决定他们的升降任免。这些措施(  )
A.加强了君主专制统治B.便利中央垂直管理地方
C.体现贵族政治的消亡D.消除了地方的割据势力
4.古代中国社会始终处在两种政治、经济形态的此消彼长之中:一是国家权力直接统治原子化的个体臣民;一是大量人口沦为世家大族或地主的私属。为解决此类矛盾,秦朝着重(  )
A.依据血缘关系建构国家权力
B.推行郡县制度抑制地方势力
C.摒弃等级制度凸显君主集权
D.改革中央官制减少决策失误
知识点三 两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
5.下表反映了唐朝玄宗至宪宗时期中央、地方官员数量的变化。据表可知,该时期(  )
官员类别 历史时期    中央官员 地方官员
唐玄宗时期 2620人 16185人
唐宪宗时期 5718人 260023人
A.地方势力膨胀B.中央官吏受到严密控制
C.中央财政紧张D.地方政府吏治逐渐腐败
6.下图为中国古代主要行政区划的示意图,按出现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④③B.②③①④
C.③①②④D.③②①④
能力提升练 进阶训练第二层
7.周代受封诸侯从周天子手中得到的最重要的权利便是因地制宜,开疆拓土,如太公在齐国“因其俗,简其礼,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伯禽受封治鲁,则“变其俗,革其礼”;秦襄公在“岐以西之地”吸纳周边部族立国开疆。周代分封(  )
A.创立了家天下的政治模式
B.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C.推动了区域间的文化认同
D.明确了君臣间的政治隶属关系
8.有学者在论述宗法制的含义时指出,“宗”代表了中国古代的氏族传统,“法”代表了周代的现实的政治取向。据此可知,该学者旨在强调宗法制(  )
A.起源于中国原始社会晚期
B.具有浓厚的血缘政治色彩
C.提高周代基层治理的能力
D.消除西周诸侯割据的隐患
9.秦朝丞相王绾和廷尉李斯就分封制的存留进行争论;唐朝设置了宰相议事的政事堂;北宋的谏院权限很大,对朝廷百官的任用及各种政事都可讨论,规谏朝政缺失;明朝创行密疏言事之制,赐给大学士“绳愆纠缪”图章,“凡政事有缺,……悉用此印密疏以闻”。这些制度的创立重在(  )
A.避免官员权力的膨胀
B.有效的限制了皇权专制
C.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D.保障中央决策的合理性
10.据睡虎地秦墓竹简记载:官员向上级请示,不得以口头形式,也不得由他人代为请示,而必须使用公文;并制定专门的《行书律》,对危害公文安全与准时送达的行为给予惩罚。这表明,秦朝(  )
A.通过严刑峻法管理官员
B.形式主义降低行政效率
C.利用文书推行行政管理
D.中央直接管辖各级官员
11.明朝地方设承宣布政使司、都指挥使司和提刑按察使司,分管行政(包括财政)、军事和司法。清朝沿用明朝因事而立的临时性机构督抚制度,并将其改变为常设性机构,十八省均设巡抚为一省之长,每一至三省设总督一名,为区域最高长官。清朝行政机构的调整(  )
A.违背了中央集权制原则
B.从根本上防止吏治腐败
C.降低了地方的行政效率
D.有利于地方事权的统一
12.《辞海》称:“唐以后特派负责某种政务者称使,如节度使、转运使等。”唐朝,中央由工部下的屯田郎中和司农寺主管屯田、营田,而州郡却无相应的主管机构或官员;中央由工部、少府监和将作监主管手工业生产,州郡亦无相应的主管机构或官员。于是才有营田使、盐铁使、群牧使等使职的设置。材料反映唐朝使职大量出现的具体原因是(  )
A.唐朝现行官制的弊端
B.职官制度运行的惯性
C.唐朝行政制度的僵化
D.唐朝政治形势的剧变
13.清朝政府在明朝三司制度的基础上推行督抚制度,使三司沦为督抚的属员,督抚成为有效连接中央与地方的中介,对地方的统辖逐渐加强,清政府这一调整的目的是(  )
A.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B.增加行政官员数量
C.加强社会政治控制 D.便于推进赋税改革
14.中国古代地方行政机构经历了秦汉的郡、魏晋南北朝的州、唐代的道、宋代的路、元朝的行省、明朝的布政使司和清朝的省的变迁,极不稳定,变化较大。这反映出(  )
A.中央与地方的矛盾长期存在
B.地方行政监察体制日益完善
C.地方行政机构权力不断扩大
D.中央与地方的分权趋于合理
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王者之制禄: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之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礼记·王制篇》
材料二 周王正妻所生之子称嫡子,其他妻室所生之子为庶子。周王的嫡长子、嫡长孙一系有继承王位的权利,称其为大宗。次子、庶子的后裔相对于大宗称为小宗。而次子、庶子的嫡长子、嫡长孙于本支又是大宗,其次子、庶子之后裔又是小宗。以此类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小宗必须服从大宗。——《历史》必修
材料三 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史记》
材料四 北宋地方权力分配示意图
材料五 八国联军在北方横行之时,南省中国“东南互保”,免除了列强的南顾之忧。南省初指刘坤一、张之洞管辖的五省,不久浙江、福建相继参加。后李鸿章声明自保两广,断不尊奉慈禧对列强的宣战诏书。山东巡抚袁世凯虽为惩办拳匪最得力之人,但此时也与刘坤一、张之洞态度一致。四川、陕西、河南督抚也同意刘坤一、张之洞的主张。这样,互保的区域实际上包括了十三省。地方坐视朝廷危机,不发兵勤王,而且事后也未被追究。可见,中央权威已经下降到极点,地方权力不断扩大。使得晚清政府摇摇欲坠。
——摘编自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
材料六 元统治者吸取了汉唐以来地方割据势力据险对抗中央政府这一教训,打破了自然的疆界,极力避免某一地区成为地方长官据险称雄的国中之国。地方区域的设置,人为地使自然区域割开,造成犬牙交错的局面……元代的地方政权不交在地方,乃由中央派行中书省管理。行省长官是中央官亲自降临到地方。
——李孔怀《中国古代行政制度史》
材料七 洪武九年(1376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地方废除元旧制行省制,代之以承宣布政使司、都指挥使司和提刑按察使司,三司分别行使原行中书省的行政、军政和司法之权,三司既相对独立,又相互牵制。——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西周时期的哪两种制度?并指出这两种制度之间的关系和作用?
(2)材料三中的“寡人”创建了哪些重要的政治制度?简要评价他在历史上的影响。
(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路制的特点及其意义。
(4)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晚清地方行政权力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
(5)根据材料六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元朝行省制的特点及其历史作用。
(6)根据材料七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代在地方管理方式上有何变化并分析其影响。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基础夯实练
1.答案:B
解析:西周礼乐制度要求君王“受天永命”,“必须具备天子的品德,成为天下臣民的表率”,即以德行和天命来约束君王行为,B项正确。A、C、D三项分别错把礼乐制度下周王行为受到约束解读为宗族内部关系不融洽、周王需要百姓爱戴、王室权威地位确立,均排除。
2.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分封制的作用。从表中可以看出西周的分封对象是以同姓亲族为主体,也包括异姓功臣、商朝后裔等,“封建亲戚,以蕃屏周”,通过分封,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故选A项;“联合旧贵族扩大统治基础”不是分封制的主要作用,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项;宗法制的实行有利于防止宗族内部产生利益纠纷,而非分封制,排除C项;“促进民族交流与文化认同”是分封制的作用之一,而不是主要作用,排除D项。
3.答案:B
解析:由材料信息可知,中央通过对郡县官员的监察和考核,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故B项正确;材料主要强调的是中央对地方的管理,A项错误;在封建社会,贵族政治一直存在,故C与史实不符;郡县制的实行有利于防止地方割据,但并不能消除地方割据,故D项错误。故选B项。
4.答案:B
解析:秦朝推行郡县制,加强了国家对于人口的管理,同时也打击了世家大族的势力,B项正确;秦朝依据的是功劳构建国家权力,排除A项;秦朝并未摒弃等级制度,排除C项;D项的举措不能解决题干矛盾,排除D项。
5.答案:A
解析:中央官员数量上升幅度远远不及地方官员数量上升幅度,这说明唐代地方势力在膨胀,A项正确;官员数量变化无法得出中央官吏受到严密控制,排除B项;官员数量增加会造成财政支出增加,但是并不一定会导致中央财政紧张,排除C项;D项与材料数据无因果关系,排除D项。
6.答案:C
解析:图①“中央—郡—县”的行政区划,体现了通过郡县制,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这种行政区划与郡县制度有关,它正式形成于秦朝,①属于秦朝时期。图②“中央”以下形成“郡—县”“王国—郡—县”两种行政区划,体现的是郡国并行,这种管理形式出现于西汉初年,②属于西汉时期。图③“诸侯国”内出现“郡”“县”等地方行政区划,中央集权尚未形成,这种管理形式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③属于春秋战国时期。图④把“行省”作为地方最高行政管理机构,受到中央政府节制,它出现于元朝时期,④属于元朝时期。由此可知,时间排序为③①②④,C项正确。
能力提升练
7.答案:C
解析:受封诸侯在封地因地制宜进行治理,与本地土著交融,或变革习俗,或因俗而治,促进了不同部族间文化的交融,推动了区域间的文化认同,C项正确;夏朝创立了家天下的政治模式,排除A项;中央对地方的直接控制是指中央集权制度,B项错误;君臣间的政治隶属关系是通过明确天子与诸侯之间权利义务关系实现的,材料中未体现,排除D项。
8.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宗’代表了中国古代的氏族传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宗”意味着血缘关系,“法”代表了周代的现实的政治取向,故该学者旨在强调宗法制具有浓厚的血缘政治色彩,故B项正确;“起源于中国原始社会晚期”仅归纳了部分材料主旨,故A项错误;提高周代基层治理的能力与材料主旨不符,故C项错误;宗法制消除西周诸侯割据的隐患不符合史实,故D项错误。
9.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廷议分封制、唐朝宰相在政事堂议事、北宋讨论政事的谏院和明朝的大学士密疏言事等,都具有集思广益的特点,重在保障中央决策的合理性,D项正确;避免官员权力的膨胀只是材料中相关制度的任务之一,不是重点,A项错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本质是服务皇权,并未有效限制皇权专制,B项错误;材料中提到的制度不是为了强化对地方的垂直管理,与中央集权的加强无关,C项错误。
10.答案:C
解析:由材料“官员向上级请示,不得以口头形式,也不得由他人代为请示,而必须使用公文”“制定专门的《行书律》,对危害公文安全与准时送达的行为给予惩罚”可知,秦朝明确要求必须用文书来处理政务,对危害公文安全与准时送达的行为给予惩罚,这些都说明秦朝利用文书推行行政管理,C项正确;“对危害公文安全与准时送达的行为给予惩罚”仅体现文书管理的相关法律,无法体现通过严刑峻法管理官员,排除A项;“对危害公文安全与准时送达的行为给予惩罚”说明政府注重行政效率,排除B项;材料强调依靠公文来传递政务信息,没有体现中央直接管辖各级官员,排除D项。
11.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清朝地方行政机构的调整。由材料可知清朝把原来明朝“三司”互不统属调整为固定的督抚制度,实际上集中了行政权力,加强了对地方的管辖,有利于地方事权的统一,故选D项;这一举措符合中央集权原则,排除A项;“根本上防止”表述绝对,排除B项;中央统一地方事权的方式有利于提高地方行政效率,排除C项。
12.答案:A
解析:据材料可知唐朝中央和地方的官制并不配套,才有了唐朝使职大量出现,说明唐朝现行官制是有弊端的,故A项正确;唐朝使职大量出现的具体原因是唐朝中央和地方的官制不配套,而不是职官制度运行的惯性,故B项错误;材料提供的信息只是有关唐朝使职大量出现的具体原因,唐朝行政制度的僵化不合题意,故C项错误;唐朝政治形势的剧变也不合题意,故D项错误。
13.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督抚成为有效连接中央与地方的中介,对地方的统辖逐渐加强”并结合所学可知清朝对地方的控制进一步加强,故C正确。
14.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地方行政机构的变迁。由秦汉到明清地方行政机构的极不稳定和变化较大可知,各朝代都在对地方与中央的权力进行调整,这说明中央与地方的矛盾长期存在,故A项正确;材料展示的是地方行政机构,不是监察机构,排除B项;中国古代地方权力没有不断扩大,C项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无法体现中央与地方的分权是否合理,排除D项。
15.答案:(1)制度:分封制、宗法制
关系:宗法制是维系分封制的血缘纽带,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
作用:两者相互补充,解决了统治阶级内部在权力和财产分配方面的冲突与矛盾。
(2)制度: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
影响:他灭六国统一中国,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他建立的政治制度影响深远;他建立的空前统一的封建国家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
(3)特点:分散各级机构的权力,使其互相牵制;服务于中央集权。
意义:避免了藩镇割据局面的出现;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为后代治国提供了借鉴。
(4)变化:汉族官僚集团力量上升,地方督抚权势扩大。
原因:西方列强侵华的加剧;国内农民起义的发展;地方督抚的见识与才干;满清贵族的保守与无能。
(5)特点:地方行政区划打破了山川地形的自然疆界;设行中书省管理地方;行省长官由中央官员担任。
历史作用: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6)变化:废除行省制,设三司分管地方事务。
影响:分散地方统治权,有利于防止地方割据,加强中央集权;但三司互不统属,不利于行政效率提高。第2课 西方国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基础夯实练 进阶训练第一层
知识点一 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1.公元前403年,雅典民主政治再度恢复后,雅典规定,公民大会每年对所有法律进行审核,如有人提出异议,公民大会则对有关法律进行讨论,并选举一个1000人以上的立法委员会裁决,在此期间,新法应当公布在雅典广场上供人们讨论。如果新法遭遇失败,则提案人有可能受到严厉制裁。这一规定(  )
A.扩大了公民大会权力
B.增强了公民的责任意识
C.防止了公民权利滥用
D.推动民主政治走向繁荣
2.在罗马帝国时代,希腊式的民主(政治平等、轮番而治等)和个人自由是一种奢侈品,罗马人很少表现出对它的兴趣。这主要因为当时的罗马(  )
A.大肆对外侵略扩张B.仍然处于奴隶社会
C.更崇尚权威和秩序D.受希腊文化影响小
知识点二 中古西欧的封建制度
3.在中世纪欧洲的“臣服礼”仪式中,封臣首先宣誓:臣下愿竭忠尽智,不顾生死以侍奉我主。然后,封主就将一把泥土和一根树枝授予封臣,象征授予封土和封土上的森林。据此可知,这种制度的特点是(  )
A.单向权利义务B.地方领主相对独立
C.以血缘为纽带D.双方没有契约关系
4.有学者认为,权力是跟着土地走的,一旦一块土地分封出去,无论它是大是小,权力就从封主那里转移出去,转到接受土地的人手里,这是西欧封建制度的最主要特点。在这种制度下(  )
A.民族国家初步形成B.西欧陷于长期分裂
C.基督教的权威丧失D.民主制度日益完善
知识点三 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5.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时期,初等学校广泛使用的法国史教材中穿插了乡巴佬雅克一家在大革命前后境遇巨变的虚构故事,故事中雅克一家见证了革命胜利给人民带来的幸福生活。该故事的运用(  )
A.为进行共和爱国主义教育提供助力
B.体现了法国的民族虚无主义
C.反映法国的历史基础教育不被重视
D.是对法国大革命历史的扭曲
6.1879年,法国格雷威总统上任时正式宣布,“我忠于议会制的准则,我永远也不会与议会表达的国民公意为敌”。以后法国历届总统实际上都接受了此原则。据此可知,此时法国(  )
A.权力制衡机制完全健全
B.总统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C.民主共和体制尚未确立
D.权力中心在代议机构议会
能力提升练 进阶训练第二层
7.黑格尔说:“雅典那时有一种活泼的自由,以及礼节、风俗和精神、文化上活泼的平等……在不违背这种平等和这种自由的范围以内,一切性格和才能上的不同,以及一切特质上的参差,都得到了最无拘束的发展。”这说明雅典民主政治(  )
A.启迪广大民众个性发展
B.推动各个阶层平等发展
C.促进全体民众共同发展
D.引领社会风气健康发展
8.古希腊阿里斯托芬在一部作品中写道,雅典某陪审员对他儿子说:他一到那里,“就有人把盗窃过公款的温柔的手”递给他,并向他鞠躬。经过这么一恳求,他的火气也就消了,随即进入法庭。这可以用于说明,在古代雅典(  )
A.司法审判不能体现民意
B.民主政治制度已趋于完善
C.直接民主无法确保正义
D.公民法注重调解经济纠纷
9.在西欧中世纪,封臣对封君的义务主要有:每年自备鞍马,为封君服40天的骑兵役;封君被俘,封臣要提供赎金;对封君的政事和家事,封臣有提出建议的义务。封君则负有保护封臣本人及其家人生命安全、维持其生活衣食无忧的责任和义务。这说明封君与封臣之间(  )
A.不利于社会发展B.经济上相互制约
C.形成了严格等级D.体现出契约关系
10.英国君主立宪制既不像美国的联邦共和制那样建立在革命人民从根本上推翻外国殖民统治的基础上,也不像法国的民主共和制那样建立在资产阶级彻底战胜封建贵族的基础上。英国近代政治民主化进程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  )
A.宪法具有崇高的地位
B.完全依赖渐进式改革
C.经济发展滞后于政治
D.世袭君主的长期存在
11.下文为1649年1月20日,英国下议院组建的特别法庭审判国王查理一世的庭辩节录。
国王查理一世:记住,我是你们法定的国王,你们审判国王是多么大的罪恶啊。记住,上帝才是这片土地上真正的审判官……
法官布拉德肖:法庭现在以英国人民的名义要你答复,英国人民把你选为国王的。
国王查理一世:英国不是选举制王国。国王是世袭,已经有一千多年了,我名正言顺地代表我的国家的人民的自由。
法官布拉德肖:在国王和他的人民之间存在一个契约协定,国王的即位宣誓就意味着契约的开始履行。
据此可知,国王与法官观念的冲突在于(  )
A.政教合一与社会契约
B.君权神授与人民主权
C.君主立宪与直接民主
D.世袭王权与自由平等
12.法兰西第一帝国覆灭后,波旁王朝复辟。长期流亡英国的路易十八回国登基时,极端君主派的著名思想家德·迈斯特尔伤感地说:“如果认为法国国王是重新登上他祖先的宝座,那就错了。他不过是重新登上了拿破仑的宝座。”这说明,当时法国(  )
A.资本主义潮流已不可逆转
B.拿破仑家族仍控制政权
C.最终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
D.封建专制势力根深蒂固
13.议会在宣布詹姆斯二世“已自行退位,致使王位虚悬”之后,把王冠和早已拟好的“权利宣言”一起送给了威廉三世。此举暗示着威廉不是靠无条件的世袭资格,而是靠有条件的议会拥戴才可以继承王位的。这预示着英国(  )
A.权力结构将发生变化
B.王位世袭制被废除
C.国王与议会相互妥协
D.国王被剥夺了权力
14.来自荷兰的威廉在取得王位后,依靠辉格党把英国拉进了欧洲大陆的争霸战争,成为反法同盟的主要力量。1702年安妮继承王位后,出于个人的好恶解除了大批辉格党人的职务,代之以托利党人担任要职,使得反法战争难以顺利进行。这一现象说明当时的英国(  )
A.国王仍是国家权力中心
B.君主立宪制度有待完善
C.殖民霸主地位得以维护
D.议会政党制度正式形成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中古初期,西欧的政治舞台上出现了封建君主、封建诸侯和教会贵族三种政治势力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政治局面……君主贵为一国之君,但实际上权力非常有限,只能在自己的直属领地里享有行政、征税、组建军队、发行货币等权力,不能干涉各封建诸侯、教会主教等的领地内事务。各封建诸侯虽然名义上要服从君主,向君主效忠,为君主服骑兵役,但在自己的领地里则是至高无上的统治者,拥有行政、司法、财政等各方面的权力……各地教会、修道院虽是宗教机构,但也拥有大量的土地,教会主教、修道院院长则拥有领地上的各种权力,且他们无须向君主效忠,要效忠的是罗马教皇。
材料二 进入中古后期,在等级君主制政体内,作为劳动者阶层的第三等级——市民堂而皇之地登上了政治的殿堂,成为与封建诸侯、教会贵族有同等发言权的政治势力之一。而国王明显地凌驾于这三种政治势力之上,是政府的最后决策者。等级君主制实际上是国王与教会贵族、封建诸侯和市民三个等级势力的联合专政,国王通过议会与三个等级势力的代表沟通,求得多数人的支持,而三个等级势力的代表也利用议会来维护各自集团的利益。有一个多等级的代表参加的议会(或国会)是等级君主制政治的重要标志,所以也称议会君主制政治。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陈文滨《中世纪西欧多元政治的形成及发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古初期西欧政治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古后期西欧政治制度的变化并分析成因。
第2课 西方国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基础夯实练
1.答案:B
解析:本题材料主要研究的是雅典对法律的重视,从时间上看是在伯利克里雅典民主政治繁荣以后出现的现象。从材料可知,雅典对法律问题的解决过程,有助于增强雅典公民的责任意识,减少权力的滥用,B项正确;根据题干内容可知,一部分立法权转移到立法委员会,这对公民大会的权力有所削弱,排除A项;C项说法绝对化,排除C项;雅典民主政治在伯利克里以后逐渐衰落,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
2.答案:C
解析:希腊式民主只适用于小国寡民的城邦国家,而罗马帝国疆域辽阔,维持统治更应崇尚权威和秩序,故C项正确;A项是罗马帝国版图扩大的原因,排除;古罗马处于奴隶社会,但这不是古罗马不重视希腊式民主的原因,排除B项;罗马帝国对古希腊文明有所继承,排除D项。
3.答案:B
解析:封建中世纪的封君封臣制度是双项权利义务,A项可排除;地方领主具有相对独立性,故B项正确;以土地为纽带,C项可排除;在这种制度下,具有契约关系,D项可排除。
4.答案:B
解析:材料“权力是跟着土地走的,一旦一块土地分封出去,无论它是大是小,权力就从封主那里转移出去,转到接受土地的人手里,这是西欧封建制度的最主要特点”强调领主权力的大小,显示的是领主的独立性,而这种独立性正是造成欧洲四分五裂的原因之一,B项正确;西欧民族国家形成与题干中的采邑制度无关,排除A项;采邑制度实行并不会削弱基督教权威,排除C项;西欧封建制度下并不是实行民主制,排除D项。
5.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75年,法国通过了1875年宪法,建立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为了强化下一代对共和制度的认同因而在课本中加入了革命胜利给人民带来的幸福生活的故事,A项正确;材料中反映了法国官方重视提升下一代对共和制度的认同感,并未反映法国人排斥民族传统,实行历史虚无主义,排除B项;材料反映了历史教材的一部分内容,并不能反映法国忽视历史教育,排除C项;共和制度的实行促进了法国的政治民主化,为法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因此D表述过于绝对,排除。故选A项。
6.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我(总统)忠于议会……不会与议会……为敌”可知议会成为权力中心,D项正确;材料中仅体现总统忠于议会,没有提及二者相互制约,无法说明权力制衡,排除A项;英国国王处于统而不治地位,法国总统掌握实权,排除B项;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颁布标志法国确立民主共和制,1879年,格雷威总统上任,排除C项。
能力提升练
7.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一切性格和才能上的不同,以及一切特质上的参差,都得到了最无拘束的发展。”说明当时雅典民众的个性得到了发展,A项正确;B项中各阶层平等发展过于绝对,不正确,排除;C项中的全体民众也过于绝对,排除;材料没有提及社会风气健康发展,排除D项。故选A项。
8.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经过这么一恳求,他的火气也就消了,随即进入法庭”可知,陪审员易受情绪影响,主观色彩过重,容易影响审判工作的公正。反映了雅典直接民主的弊端,故C正确;A、B、D都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排除。
9.答案:D
解析:材料“每年自备鞍马,为封君服40天的骑兵役”“封君则负有保护封臣本人及其家人生命安全、维持其生活衣食无忧的责任和义务”等信息体现封君与封臣权利、义务交织,他们之间有一定的契约关系,故D正确;A与材料无关,排除;B、D均不符合题干主旨,排除。
10.答案:D
解析:根据“英国君主立宪制既不像美国的联邦共和制那样建立在革命人民从根本上推翻外国殖民统治的基础上,也不像法国的民主共和制那样建立在资产阶级彻底战胜封建贵族的基础上。”可得出英国建立的君主立宪政体,其特征之一是有世袭的君主存在,D项正确;英国近代民主化进程中并没有宪法的颁布,排除A项;B项太绝对,克伦威尔领导的革命属于激进式,排除;英国经济发展并不滞后于政治,排除C项。故选D项。
11.答案:B
解析:材料中“法官布拉德肖:法庭现在以英国人民的名义要你答复,英国人民把你选为国王的。”“法官布拉德肖:在国王和他的人民之间存在一个契约协定,国王的即位宣誓就意味着契约的开始履行。”可以看出国王强调君权神授,而法官强调权力掌握在人民手中,B符合题干的意思;A、C、D选项都是对材料的片面理解,排除。故选B。
12.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经过大革命和拿破仑的统治,法国资本主义有较大发展,所以流亡英国的路易十八回国登基时“不过是重新登上了拿破仑的宝座”,A项正确;法兰西第一帝国覆灭后,拿破仑统治结束,排除B项;法国到1875年通过《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时才最终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C项;新的路易王朝不再是封建专制势力,排除D项。
13.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不是靠无条件的世袭资格,而是靠有条件的议会拥戴”意味着国王权力将受制于议会,这预示着英国权力结构将发生变化,故A项正确;当时英国王位世袭制并未被废除,B项错误;材料反映出国王对议会的妥协,但没有体现议会向国王妥协,C项错误;国王的权力将被限制而不是被剥夺,排除D项。
14.答案:B
15.答案:(1)特点:实行封君封臣制;王权和教权长期并立;各种封建势力分裂割据;王权十分有限。
(2)变化:市民阶级获得参政权;多个等级势力联合专政;王权得到强化;议会传统逐渐形成。成因: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自治运动的发展;资本主义的萌芽。
解析:(1)特点:根据“各封建诸侯虽然名义上要服从君主,向君主效忠,为君主服骑兵役,但在自己的领地里则是至高无上的统治者,拥有行政、司法、财政等各方面的权力”得出实行封君封臣制;根据“西欧的政治舞台上出现了封建君主、封建诸侯和教会贵族三种政治势力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政治局面”得出王权和教权长期并立;根据“西欧的政治舞台上出现了封建君主、封建诸侯和教会贵族三种政治势力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政治局面”得出各种封建势力分裂割据;根据“君主贵为一国之君,但实际上权力非常有限”得出王权十分有限。(2)变化:根据“市民堂而皇之地登上了政治的殿堂,成为与封建诸侯、教会贵族有同等发言权的政治势力之一”得出市民阶级获得参政权;根据“等级君主制实际上是国王与教会贵族、封建诸侯和市民三个等级势力的联合专政”得出多个等级势力联合专政;根据“而国王明显地凌驾于这三种政治势力之上”得出王权得到强化;根据“有一个多等级的代表参加的议会(或国会)是等级君主制政治的重要标志,所以也称议会君主制政治。”得出议会传统逐渐形成。成因:根据所学可得出主要是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自治运动的发展;资本主义的萌芽。第3课 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基础夯实练 进阶训练第一层
知识点一 民国时期的政治制度
1.某史学家在评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时说道:“《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是‘揖美追欧’的结果,也是‘五四’以前八十年先进的中国人经过几代人的奋斗而取得的最富深远意义的结果。”这说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A.实现了宪政原则
B.促进了民族工业持续发展
C.奠定了统一基础
D.推动了实业救国思潮兴起
2.1914年《中华民国约法》颁布,取消内阁制,实行总统制,规定总统总揽统治权,有成立和废除立法院、公布法律、任免官员、宣告和战、统帅军队、缔废条约、宣布戒严等权力。这表明当时中国(  )
A.中央集权不断强化B.法制建设成效显著
C.共和理念深入人心D.独裁统治迹象明显
知识点二 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和解放区的制度探索
3.下表节选自《抗日根据地经济史》部分目录。据此可知,当时根据地(  )
第一节 在停止没收地主土地政策的同时,实行减租减息政策
第二节 实行没收汉奸财产筹措经费的政策
第三节 国防经济政策,建立不脱离生产的自卫军
第四节 建立银行,发行货币
第五节 开源节流,克服财政经济困难
第六节 实行鼓励私人投资、鼓励私人资本主义发展的政策
A.致力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得到了各阶层的支持
C.实施多种措施促进经济的繁荣
D.实行新民主主义经济政策
4.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贸易公司,每年组织30万驮以上的食盐运销,把大量皮毛、药材等外销,换回生活必需品,把重要的物资如食盐、生油、粮食、棉花等严格掌控起来,高价输出,低价输入。这些措施(  )
A.彻底粉碎了国民党的经济封锁
B.严重迟滞了日本军队的侵略进程
C.有力保障了根据地军民的生活
D.突出体现了党对经济的绝对领导
知识点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制度
5.1951年5月,赴北京和平谈判的西藏地方政府首席全权代表阿沛·阿旺晋美同中央人民政府代表签订了“十七条协议”,毛泽东称赞其“办了一件大好事”。这是指该行为(  )
A.推动了祖国大陆的统一
B.废除了西藏的农奴制度
C.加速了西藏的土地改革
D.促进西藏自治区的建立
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某一时期,作为统一战线的政治组织——人民政协继续起着调整阶级关系、缓和社会矛盾的作用。由此可以看出(  )
A.政治协商制度已经初步建立起来
B.政协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C.政协成为各党派联合执政的机构
D.政治协商会议的职能已发生改变
能力提升练 进阶训练第二层
7.孙中山在《制定〈建国大纲〉宣言》中说:“试观元年《临时约法》颁布以后,反革命之势力,不惟不因以消灭,反得凭藉之以肆其恶,终且取《临时约法》而毁之。而大多数人民对于《临时约法》,初未曾计及其于本身利害何若,闻有毁法者不加怒,闻有护法者亦不加喜。”由材料可知,孙中山认为(  )
A.《临时约法》未能体现资产阶级意愿
B.资产阶级革命时机未成熟
C.《临时约法》被毁有其必然的因素
D.三民主义思想不符合当时的国情
8.《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所体现的精神内涵并没有成为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广大农民的价值观念,广大农民对民主、共和的观念还非常陌生。这从侧面反映了辛亥革命后的中国(  )
A.民主共和观念已深入人心
B.西方启蒙思想传播广泛
C.农民阶级没有民主的诉求
D.民智的启迪任重而道远
9.1939年边区参议会成立,这既是一个有广泛代表性的民意机关,又是一个最高权力机关,人民通过参议会行使选举权,参议会的选举以直接的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凡赞成民主抗日的不分民族、阶级、党派、性别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边区参议会(  )
A.实行直接民主强调人民主权
B.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C.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
D.为新中国的政权建设提供了借鉴
10.1938年,陕甘宁边区政府举行春耕动员,要求“大量开荒,保证不荒芜一垧”。为保证这一政策顺利实施,建设厅派人到各地进行督导春耕工作,帮助制定春耕竞赛条规。这一举措(  )
A.打破了国民党的经济封锁
B.为抗战提供一定物资保障
C.改变了党员的工作作风
D.推广了先进的生产技术
11.1941年2月,新四军苏北敌后抗日根据地阜宁县参议会召开,推选前国民党阜宁县党部书记长计雨亭为参议长,进步士绅杨芷江、开明地主庞友兰、商会会长王冀英为副参议长。这些措施(  )
A.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原则
B.扩大了中共的阶级基础
C.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挫败了日伪军的“扫荡”
12.1951年政务院发出了《政务院关于处理带有歧视或侮辱少数民族性质的称谓、地名、碑碣、匾联的指示》。根据这一指示,将“归绥”改为“呼和浩特”,将“迪化”改为“乌鲁木齐”,等等。这种做法(  )
A.提高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
B.旨在确保少数民族的文化独特性
C.宣告少数民族区域自治的正式形成
D.是中共处理民族关系的有益探索
13.1953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全国第一次人口普查办法》,这次人口普查登记与选民登记同步进行。有当事人回忆说:“大家男女老少,都穿了新衣服,像过节一样,挂灯结彩,敲锣打鼓,然后到人口调查登记站来申报自己的人口项目。”这反映了(  )
A.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新风貌
B.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已经建立
D.社会主义政治体系正式形成
14.1954年12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讨论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后政治协商会议的任务,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该会议(  )
A.标志政治协商制度初步确立
B.说明统一战线组织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C.讨论确立了新型国家的架构
D.提出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
1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12年2月13日,孙中山请辞临时大总统,并在他任职的最后一段时间里主持制定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其用意,“一以表示我党国民革命真意义之所在,一以杜防盗憎主人者,与国民共弃之”……尽管后来袁世凯践踏了这个约法,但它规定了“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不再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不再是任何人所得而私,这便是它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美国制宪者认为,将国家的命运与个人的权利托付于情绪化的民众,缺少一种精英的理性慎思明辨和权力的必要集中,其后果必然是无政府主义的民粹政治……他们关心的更多的是如何建立一个有效力的但又受到约束的政府。代表们既想建立一个有足够权威的中央政府,又要竭力保护各州已经拥有的重要权力;他们既希望联邦政府的权威得到有效的施展,但又要防止不同利益集团对政府权力的垄断;他们既反对贵族或寡头政治,又害怕简单无序的“暴民政治”,正因为有这些忧虑,1787年的宪法格外注重权力的分割与制约。
——摘编自万绍红《共和主义与美国宪法的主要原则》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的目的及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实行“三权分立”的原因及影响。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法律制定的因素。
第3课 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基础夯实练
1.答案:A
解析:据材料“‘五四’以前八十年……取得的最富深远意义的结果”及所学可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共和制,废除了封建帝制,实现了宪政原则,故选A项。
2.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4年,袁世凯政府用《中华民国约法》代替《临时约法》,取消内阁制,实行总统制,规定总统总揽统治权,给予总统成立和废除立法院、公布法律等权力,表明当时中国独裁统治迹象明显,D项正确;材料并未说明《中华民国约法》强化中央权力、加强中央政府对地方控制,排除A项;只有一部《中华民国约法》颁布,不能说明当时中国法制建设“成效显著”,排除B项;袁世凯政府废除《临时约法》,加强总统权力的做法,不能说明共和理念“深入人心”,排除C项。
3.答案:D
解析:据材料可知,抗战时期根据地允许地主经济和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存在,可见当时根据地实行新民主主义经济政策,故D正确;B、C错把党在根据地的经济政策解读为经济空前繁荣、得到了多种政治势力援助,排除;大部分抗日根据地是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之后创建的,排除A。
4.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贸易公司,每年组织30万驮以上的食盐运销,把大量皮毛、药材等外销,换回生活必需品,把重要的物资如食盐、生油、粮食、棉花等严格掌控起来,高价输出,低价输入”可知,陕甘宁边区政府有意识的囤积生活必需物资,目的在于面对日军扫荡期间保障民众的基本生活需要,C项正确;国民党并未对敌后抗日根据地进行经济封锁,排除A项;材料并未反映对日军侵华进程的影响,排除B项;材料并未强调党对经济的绝对领导,排除D项。故选C。
5.答案:A
解析:“十七条协议”促进了西藏的和平解放,推动了祖国大陆的统一,A项正确;B项不是“十七条协议”的内容,不能凸显“大好事”,排除;这一时期西藏尚未开始土改,排除C项;西藏自治区成立于1965年,排除D项。
6.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中关键信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某一时期,作为统一战线的政治组织——人民政协继续起着调整阶级关系、缓和社会矛盾的作用”可以判断出是1954年一届人大召开,政协代行人大职能结束,故本题选择D项;A项是1949年;B项是1949~1954年;C项中各党派联合执政错误。
能力提升练
7.答案:C
解析:《临时约法》以三民主义为指导,深深地打上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烙印,故排除A项;《临时约法》颁布于辛亥革命爆发之后,而辛亥革命的爆发早已证明革命时机是成熟的,故B项表述有误;材料强调“大多数人民”对《临时约法》不怒不喜,说明当时大多数人思想并未真正解放,没有维护共和的意识,因此C项表述正确;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8.答案:D
解析:从材料中“《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所体现的精神内涵并没有成为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广大农民的价值观念,广大农民对民主、共和的观念还非常陌生”可以看出辛亥革命时期传播的民主共和的观念非常有限,广大农村地区的人民对民主和共和还不甚了解,民智的启迪任重而道远,D符合题干的意思;A、B、C选项是对材料片面的理解,排除。故选D。
9.答案:D
解析:据材料“人民通过参议会行使选举权,参议会的选举以直接的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凡赞成民主抗日的不分民族、阶级、党派、性别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分析,这为后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提供了借鉴,故选D项;材料中“参议会的选举以直接的无记名投票的方式”说明是代议制,排除A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是在1937年9月,排除B项;据所学,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排除C项。
10.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抗战时期中共在经济方面所采取的政策。材料介绍了1938年中共在边区开展的春耕动员,这一运动通过垦荒和劳动竞赛,增加了边区粮食和其他物质的自给能力,配合了中共持久战策略,为抗战提供了一定的物资保障,故B正确;1938年国共两党以合作为主,国民党并未对边区实施经济封锁,故A错误;走群众路线一直是党的基本作风,春耕运动的开展并未改变党员的工作作风,故C错误;这里的春耕动员主要是鼓励垦荒以扩大耕种面积,并不等同于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故D错误。
11.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1941年2月”可知是抗战时期,“推选前国民党阜宁县党部书记长计雨亭为参议长,进步士绅杨芷江、开明地主庞友兰、商会会长王冀英为副参议长”,联合各个阶级共同为抗战服务,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人民当家作主,排除A项;中共代表无产阶级利益,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挫败了日伪军的“扫荡”,排除D项。
12.答案:D
解析:“归绥”“迪化”是属于“带有歧视或侮辱少数民族性质的称谓、地名”,而修改的目的则是加强民族团结,是中共处理民族关系的有益探索,D项正确;名称的更改并不能直接提高经济发展水平,排除A项;B项与名称更改无关,排除;在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明确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时间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
13.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时间1953年,以及人民群众热烈参与人口普查与选民登记等信息,可知新中国人民当家做主,已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A项正确。
14.答案:B
解析:政协制度确立的标志是1949年政协会议的召开,时间与材料不符,故排除A;1954年,全国人大召开政协不再代行全国人大的职能,变成了一个统一战线的组织,故B正确;讨论确立新型国家的架构,应该是1949年政协的内容,故排除C;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是1956年,故排除D。
15.答案:(1)目的:明确革命的意义;限制袁世凯的权利。意义: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权利;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或体现了资产阶级的革命性和民主性,具有重大意义)。
(2)原因:民众容易情绪化,缺少理性;防止利益集团权力的垄断;防止专制、独裁;防止多数人的暴政;受到启蒙思想的影响;美国宪法制定者的政治智慧。影响:美国政治制度趋向民主化、法制化;推动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工业革命的发展;为其他国家提供借鉴;不利于权力集中,容易导致无政府主义。
(3)因素:时代局限性;制定法律者的认知;具体的国情。
解析:本题考查东西方的政治制度。考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的目的及意义;美国实行“三权分立”的原因及影响以及影响法律制定的因素。需要掌握临时约法和美国三权分立代议制的原因和意义。第4课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
基础夯实练 进阶训练第一层
知识点一 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
1.有学者对大同地区已发掘的北魏时期墓葬进行研究时发现,汉族贵族墓中出土的陶俑服饰有明显的鲜卑族风格;鲜卑贵族的墓葬形制则体现出典型的汉族墓葬风格。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三教合流推动民众观念趋同
B.受统治者“汉化”政策的影响
C.民族间不同文化的相互交融
D.少数民族普遍推行农耕生产
2.司马光说“介甫(王安石,字介甫)文章节义,过人处甚多。但性不晓事,而喜进非。至忠直疏远,馋佞辐辏”。对王安石变法的结局,最接近司马光说法的是(  )
A.王安石变法的失败具有很大的偶然性
B.宋神宗去世是导致王安石变法失败的根源
C.王安石性格的偏执与变法失败有联系
D.变法结局说明其改革不符合历史发展潮流
知识点二 中国近代的改革探索
3.昌切在《清末民初的思想主脉》中说:“这种……理论创造看似以‘古’系‘今’,但始终徘徊在‘古’的范畴中难以自拔……以古证今,以古代思想作为制度设计与思想构筑的材料,稍不留意,便是古人拖住了今人,为后人所俘获。”他的评论涉及的历史事件应该是(  )
A.戊戌变法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
4.1906年,清政府进行官制改革,宣称认同三权分立等原则。改革以前,各重要部门大臣都是满、汉各半;改革以后,11个部的13名大臣、尚书中,满族占了7人,蒙古族1人,汉族只有5人。晚清的官制改革(  )
A.是实行预备立宪的核心
B.动摇了晚清的统治基础
C.导致其统治的日趋衰落
D.以西方民主思想为指导
知识点三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要改革
5.1978年3月~11月,国内召开了一系列重要会议。会议一方面意识到中国同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管理等方面差距拉大;另一方面也提出“既要大幅度改变目前落后的生产力,也就必然要多方面地改变生产关系、改变上层建筑”。这些会议(  )
A.贯彻了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
B.推动了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C.为重大决策出台准备了条件
D.标志着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
6.下图是新中国成立后某一时期所有制构成示意图。据此判断,该现象最可能出现在(  )
A.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C.十年“文革”时期
D.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能力提升练 进阶训练第二层
7.《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鞅变法规定“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民有余粮,使民以粟出官爵。官爵必以其力,则农不怠”。变法还规定了相同的租税,“舍地而税人”(不税田亩而税人丁)。这些做法(  )
A.刺激了农民对土地的追求
B.使秦国确立中央集权制
C.以利益调节刺激农业发展
D.阻碍了小农经济的发展
8.宋代话本中很多故事涉及王安石变法。例如王安石微服赴江宁,遇一老妪喂鸡豕,唤“啰,啰,啰,王安石来!”鸡豕俱来就食。问其故,老妪曰:妾孀居二十年,也要出免役、助役等钱,钱既出而差役如故。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
A.新法引起了人民大众的普遍不满
B.免役以牺牲百姓利益为代价
C.话本作为文学史料价值不大
D.变法中存在一定扰民现象
9.孝文帝禁止穿鲜卑服,要求鲜卑人穿汉人衣服。后来又规定改说汉语,改鲜卑姓为汉姓。孝文帝放弃鲜卑族传统的游牧生活,推行均田制,采用汉族农耕经济。这反映孝文帝(  )
A.数典忘祖B.脱离实际刚愎自用
C.推行封建化D.实行“藩汉分治”
10.清末《游学译编》上刊登的《劝同乡父老遣子弟航洋游学书》云:“向之极可慕恋之科举的虚荣者,今已为蕉梦矣。而出洋学成,量与出身,已见明谕,宦达之路、利禄之路、学问之路、名誉之路,胥于是乎在。”这反映了当时(  )
A.出洋留学受到社会的广泛支持
B.落第士人成为官派留学生主要来源
C.新政改革加快了社会结构变动
D.科举停废改变了国人的中西体用观
11.从1881年开始,首批留美幼童因剪短发、穿西服被提前召回,因为清政府认为这是大逆不道的行为;1905年后,新式学堂毕业或留学回国的学历却成为进入仕途的凭证。这一变化(  )
A.促进了新式教育的全面推广
B.推动民主科学思想深入人心
C.适应了延续统治的现实需求
D.开启了近代中国的政治变革
12.1976年,安徽省委书记万里领导起草了“省委六条”,强调上级要尊重生产队的自主权,实行按劳分配,允许生产队的社员种自留地,在当地集市出售自己的产品。“省委六条”(  )
A.推广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彻底否定人民公社制度
C.公开违背了社会主义公有制
D.考虑到农村的实际情况
13.1990年,邓小平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的观点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这里的“两个飞跃”(  )
A.明确了农业发展的条件及历史阶段
B.构建了城乡融合的农业发展理论
C.拓展了农业与轻重工业的发展关系
D.推动了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形成
14.1985年国家物价局与国家物资局根据国务院的指示,将加工企业的计划分配物资种类由1981年的256种减少到20多种,加工企业的许多原材料需要自己“找米下锅”。材料主要说明(  )
A.企业首先成为改革对象
B.市场经济体制得到了确立
C.计划经济体制已出现松动
D.企业经营出现了困难
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之义,内诸夏而外夷狄。……夫关中土沃物丰……帝王之都每以为居,未闻戎狄宜在此土也。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戎狄志态,不与华同……戎晋不杂,并得其所,上合往古既叙之义,下为盛世永久之规。纵有猾夏之心,风尘之警,则绝远中国,隔阂山河,虽为寇暴,所害不广。——[西晋]江统《徙戎论》
材料二 北朝的强盛来自体制的力量……交替的“胡化”和“汉化”……扭转了魏晋以来的帝国颓势,并构成了走出门阀士族政治、通向重振的隋唐大帝国的历史出口。
——吴宗国主编《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
(1)据材料一,指出作者关于民族问题的主张,概括其理由。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进步作用。
第4课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
基础夯实练
1.答案:C
解析:材料中的现象是当时汉族和鲜卑族之间交往密切、文化交流融合的结果,C项正确;北魏时期并未出现“三教合流”,排除A项;统治者的“汉化”政策能够促进鲜卑贵族吸收汉族文化,但不能解释汉族贵族墓中出土的陶俑服饰有明显鲜卑族风格的现象,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少数民族的生产情况,排除D项。
2.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司马光认为王安石“性不晓事,而喜进非。至忠直疏远,馋佞辐辏”,其个人性格因素是导致变法失败的原因之一。故C项符合题意。
3.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康有为将儒家思想与西方学说相结合,宣传维新思想,主张实行君主立宪,戊戌变法结果以失败告终,故A正确;B、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C否定了传统文化,排除。故选A。
4.答案:C
解析:根据“改革以后,11个部的13名大臣、尚书中,满族占了7人,蒙古族1人,汉族只有5人”可得出清末的改革其本质上还是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因此改革导致其统治的日趋衰落,C项正确;官制改革并不是核心,排除A项;官制改革并没有动摇统治基础,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以西方民主思想为指导,排除D项。
5.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底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会上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在此之前的一系列重要会议为重大决策出台准备了条件,C项正确;此时十一届三中全会还未召开,排除A项;1992年党的十四大报告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新的目标,排除B项;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标志着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排除D项。
6.答案:A
解析:从图中可知,合作社经济、国营经济、公私合营经济所占比重达96%,而个体经济、资本主义经济所占比重只有4%,说明此时处于三大改造时期,即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故A正确;B、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
能力提升练
7.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民有余粮,使民以粟出官爵”“舍地而税人”等信息可知,商鞅变法中的措施的目的是鼓励发展农业生产,这有利于促进小农经济的发展,故C项正确;A项只符合“舍地而税人”,属于片面理解材料内容,排除;秦朝统一全国后才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故B项错误;“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民有余粮,使民以粟出官爵”“舍地而税人”等信息可知,商鞅变法中的措施的目的是鼓励发展农业生产,这有利于促进小农经济的发展,排除D项。
8.答案:D
解析:从材料中老妪的话“妾孀居二十年,也要出免役、助役等钱,钱既出而差役如故”可以看出,变法中存在着一定的扰民现象,故D正确。材料中只提到了一个老妪,不能说明“人民大众的普遍不满”,排除A。根据所学知识,免役法强调地主和百姓都要交免役钱,其初衷是对百姓有益的,故B说法错误。宋人话本虽是文学作品,但也是当代人写当代事,有一定的史料价值,排除C。
9.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可知,孝文帝推行“汉服、说汉话、改汉姓并由游牧民族改为农耕民族”,这些都表明孝文帝重视学习“汉族先进文化”,故C正确。材料的措施不能表明其“忘祖”,体现的是其推动社会进步的表现,故A错误。孝文帝改革顺应了历史潮流,故B错误。孝文帝改革的措施促进了民族融合,而不是“藩汉分治”,故D错误。
10.答案:C
11.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1881年清廷把出国留学的人视为大逆不道,1905年,清政府认可出国留学和新式学堂毕业的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自1901年开始清政府为顺应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和趋势被迫进行了自救的改革,被称为“清末新政”。所以上述变化是为了更好的延续其封建统治,故C项正确。“全面推广”不符合史实,A项排除;宣扬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排除B项;D项是戊戌变法的影响,排除。
12.答案:D
解析:“省委六条”尊重生产队自主权,按劳分配,允许社员种自留地,在当地集市出售自己的产品,有利于充分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一定程度上解决粮食短缺问题,充分考虑了农村的生产实际,所以选D项;材料给出的时间是1976年,家庭联产承包制还未确立,排除A项;“省委六条”依然承认生产队存在,给生产队定额,并未彻底否定人民公社制度,排除B项;“省委六条”强调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并未公开违背社会主义公有制,排除C项。
13.答案:A
解析:“两个飞跃”中的第一个是废除人民公社,第二个是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和集体经济,明确了长期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和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基本条件及历史阶段,故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城乡融合的理论,排除B项;材料讲的是农业改革问题,没有涉及农业与轻重工业的发展关系,排除C项;材料侧重讲的是农业改革,而不是对外开放,排除D项。
14.答案:C
解析:材料中“计划分配物资种类”“减少”说明国家对加工企业的管理放松,而“找米下锅”又说明加工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性加强,这是计划经济体制松动的表现,C项正确;我国的改革首先是从农村开始的,A项错误;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确立是在21世纪初,B项错误;材料主旨为国家放宽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权,D项与此无关。
15.答案:(1)主张:夷夏有别,少数民族应远离中原。理由:儒家的传统观念;夷夏风俗习惯不同;可以减轻对中原的危害。
(2)作用:促进洛阳的繁荣;推动北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促进民族融合;奠定隋唐国家统一的基础。
解析:(1)主张:根据“内诸夏而外夷狄……夫关中土沃物丰……帝王之都每以为居,未闻戎狄宜在此土也。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戎狄志态,不与华同……”得出夷夏有别,少数民族应远离中原。理由:从思想角度概括得出儒家的传统观念;根据“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戎狄志态,不与华同”得出夷夏风俗习惯不同;根据“则绝远中国,隔阂山河,虽为寇暴,所害不广”得出可以减轻对中原的危害。(2)作用:根据“扭转了魏晋以来的帝国颓势”可得出促进洛阳的繁荣;推动北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根据“并构成了走出门阀士族政治、通向重振的隋唐大帝国的历史出口”可得出促进民族融合;奠定隋唐国家统一的基础。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高中历史第一单元政治制度课时作业(含解析4份打包)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