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单元形成性评价(三)(第三单元) 试卷2023-2024 部编版高中历史 必修上册

单元形成性评价(三)(第三单元)
(75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2023·肇庆高一检测)北宋在中央设枢密院专掌军政,三司专管财政,并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在地方各州增设通判,与知州共同签署文书。以上措施体现的特点是 (  )
A.守内虚外 B.强干弱枝
C.分化事权 D.崇文抑武
解析:选C。根据材料“在中央设枢密院专掌军政,三司专管财政,并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在地方各州增设通判,与知州共同签署文书”可知,宋朝通过分化事权来强化皇权,加强中央集权,C正确;守内虚外是防卫内部可能出现的隐患(内部敌人,武将叛变)而放松外部存在的威胁(外部敌人,外敌侵略),导致边境空虚的国策,排除A;强干弱枝是削减地方势力,加强中央权力,只符合材料部分意思,排除B;崇文抑武的国策带来文化艺术的空前繁荣与经济飞速发展,却造成尚武精神的逐渐弱化,最终导致亡国,排除D。
    【补偿训练】
  宋朝,以士大夫为基础的官僚政治取代了以往的士族门阀政治,文人出身的官员成了国家官僚队伍的主体和政治结构的中坚。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  )
A.世家大族的没落
B.以文治国的推行
C.科举规模的扩大
D.武将势力的削弱
解析:选B。本题考查宋代的政治。材料反映的是宋朝的文官政治,宋朝推行以文治国,强化中央集权,故选B;世家大族没落于隋唐时期,排除A;文官政治的盛行推动了科举规模的扩大,排除C;宋朝以文治国,削弱武将势力,排除D。
2.(2023·佛山高一检测)澶渊之盟后的百年间,北宋每年给辽“岁币”,宋辽之间“入户安居,商旅不绝”。这说明 (  )
A.岁币支出负担沉重
B.宋辽政权从此不再对立
C.和议带来双赢局面
D.北宋屈辱求和有失国威
解析:选C。本题考查宋辽关系。从题干材料可以看出宋辽澶渊之盟后,边境贸易兴旺,商旅不绝,百姓安居乐业,说明和议带来双赢局面,故选C;材料无法体现“岁币支出负担沉重”,排除A;B表述材料信息无法体现,且太绝对,排除;材料无法体现“北宋屈辱求和有失国威”,排除D。
    【补偿训练】
  宋哲宗时,一位出使辽朝的官员回国后向朝廷报告说:“(辽与宋)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据此可知,此时宋辽之间 (  )
A.交好是民心所向
B.臣属关系巩固
C.交往仅限于民间
D.民族矛盾消除
解析:选A。本题考查宋辽关系。据材料中的信息可知,澶渊之盟后辽宋边境呈现和平局面,因此可以得出交好是民心所向,故选A;澶渊之盟之后的辽宋之间不是臣属关系,而是约为兄弟之国,B错误;交往仅限于民间,不符合史实,C错误;宋辽之间民族矛盾没有消除,也不可能消除,D错误。
3.宋仁宗(1022—1063年在位)统治时期,大臣富弼说:“自来天下财货所入,十中八九赡军(供养军队),军可谓多矣,财可谓耗矣。”这种状况的影响是 (  )
A.抵消了王安石变法的成果
B.造成了武将拥兵割据的问题
C.扭转了宋朝在边境的军事弱势
D.加重财政负担,造成积贫局面
解析:选D。本题考查北宋中期面临的问题。据材料“十中八九赡军(供养军队),军可谓多矣,财可谓耗矣”可知,军费开支占据了宋朝国库的很大比重,造成了冗费,加重了财政负担,造成积贫局面,故选D;这种现象是王安石变法的原因之一,排除A;宋朝重文轻武,改变了唐代以来武将拥兵割据的问题,排除B;宋朝边境军事弱势的局面并未改变,排除C。
4.无锡某高中一历史学习小组,搜集了“黄袍加身”“崇文抑武”“澶渊之盟”“靖康之变”等相关资料,由此可知他们探究的主题是 (  )
A.元帝国的大一统
B.秦统一国家的建立
C.北宋的盛衰兴亡
D.繁荣与开放的唐朝
解析:选C。本题考查北宋的统治。据“黄袍加身”“崇文抑武”“澶渊之盟”“靖康之变”可得出这些都是北宋的史实,描述的是北宋兴起到灭亡的过程,故选C。材料描述的不是元朝、秦朝和唐朝,排除A、B、D。
    【补偿训练】
  南宋时,人们题诗讽刺好养鹁鸽的赵构:“鹁鸽飞腾绕帝都,暮收朝放费功夫。何如养个南飞雁,沙漠能传二帝书。”下列事件与这首诗相关联的是 (  )
A.靖康之变    B.宋夏和议
C.辽宋和议 D.绍兴和议
解析:选A。本题考查北宋的灭亡。诗歌讽刺了赵构不理国事、偏安享乐的态度,“沙漠能传二帝书”意指养雁能带回在“靖康之变”中被金人囚禁的徽、钦二帝的音讯,故选A;宋夏和议是北宋与西夏签订的协议,与材料不符,排除B;辽宋和议是北宋与辽签订的协议,与材料不符,排除C;绍兴和议是南宋与金签订的协议,与材料不符,排除D。
5.(2023·重庆高一检测)公元1038年,元昊在建立大夏政权后,在中央机构中采用汉式官称,同时也保留了一套本民族称谓的官称。这反映西夏在职官设置上的特点是 (  )
A.由汉返胡 B.模仿北宋
C.专制集权 D.因俗而治
解析:选D。本题考查西夏的统治。从题干材料可以看出西夏在中央机构中采用汉式和本民族传统的两套不同官称,体现了“因俗而治”,故选D;由汉返胡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A;B叙述不全面,排除;材料不能体现专制集权,排除C。
    【补偿训练】
  1.西夏立国后,手工业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冶铁业发达;采盐业支撑着国家的财政收入;毡毯、毛褐代表着当时中国的最高水平;木活字印刷本更是把我国的木活字印刷技术整整提前了一个朝代。据此可知 (  )
A.西夏手工业超越了北宋
B.西夏对中华文明的贡献较大
C.少数民族经济后来居上
D.手工业成为西夏的支柱产业
解析:B。本题考查西夏的统治。据题干材料可知西夏在冶铁业、采盐业、纺织业和活字印刷术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故选B;材料体现不出西夏手工业与北宋手工业方面的比较信息,排除A;材料无法得出少数民族经济后来居上,排除C;手工业成为西夏的支柱产业,不符合题意,排除D。
2.在西夏崇宗、仁宗时期,从中央到地方,大兴学校,封孔子为“文宣帝”,求购儒家经典,对其中的一些经典进行注释,并设立翰林院安置博学多才的儒士。这反映出当时的西夏 (  )
A.儒家文化与党项文化融合
B.自觉接受并学习儒家文化
C.儒家文化深入了社会生活
D.文化政策由封闭走向开放
解析:选B。本题考查西夏的统治。据材料“从中央到地方,大兴学校,封孔子为‘文宣帝’,求购儒家经典,对其中的一些经典进行注释,并设立翰林院安置博学多才的儒士”可见,当时的西夏学习儒家文化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故选B。A、C、D与题干材料无关。
6.(2023·梅州高一检测)辽圣宗时期推崇汉文化,不仅要求众将领选派伴读史书之人,还下诏“蕃汉官子孙有秀茂者,必令学中国书篆,习读经史”;此外,他还升科举,选拔、任用大量汉人参与朝政建设,如宰相张俭、杜防等。辽圣宗的这些举措 (  )
A.旨在消除契丹与汉族的民族矛盾
B.表明了儒学在契丹处于主导地位
C.导致了少数民族文明的日益衰落
D.利于推进辽国政权的封建化进程
解析:选D。根据材料“要求众将领选派伴读史书之人”“蕃汉官子孙有秀茂者,必令学中国书篆,习读经史”“选拔、任用大量汉人参与朝政建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辽圣宗时期,主张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并任用汉人改革政治制度,这些举措有利于推进辽国的封建化进程,D正确;材料的举措旨在巩固辽国的政治统治,排除A;材料未涉及儒学,排除B;材料无法直接得出契丹文明的衰落,排除C。
       拓展延伸:
辽和西夏统治的特点以及原因
(1)特点
①都较多地吸收了中原先进的政治制度内容,如辽和西夏都沿袭唐代官制;西夏仿效北宋王朝建立政治制度,推行科举制度。
②对本民族和汉人实行不同的统治方式,如辽统治者采取“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的政治制度。
(2)原因:辽、西夏统治的北方地区民族和汉族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及生活方式存在差异,为了适应这些地区的不同情况而采取因地制宜(或因俗而治)的管理方式。
7.(2023·茂名高一检测)元代,行省“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诸行省用及千定(锭),必咨都省”;“决大狱,质疑事……皆中书报可而后行”。这说明元代 (  )
A.消除了地方分裂割据
B.有效巩固了国家统一
C.政府加强对边疆管理
D.实现对地方因俗而治
解析:选B。根据材料可知,行省的军权、财权、司法权、行政权等都受到了限制,这有利于有效巩固国家统一,B正确;地方分裂割据并没有完全消除,A表述过于绝对,排除;行省不仅推行于边疆地区,所以不仅仅是加强了对边疆的管理,排除C;行省制使内地和边疆实行统一管理,不体现因俗而治,排除D。
8.元朝实行行省制度,由中央委派官员,代表中书省管辖地方乃至边疆事务,行省辖区广阔,军政大权集中。这一制度 (  )
A.加强了地方诸侯的势力
B.加速了士族阶层的衰落
C.破解了藩镇割据的难题
D.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
解析:选D。本题考查元朝的行省制度。元朝的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故选D;元朝没有分封诸侯,排除A;科举制加速了士族阶层的衰落,排除B;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基本解决了藩镇割据的难题,排除C。
9.北宋时,江南种麦并不普遍,苏东坡甚至有“浙中无麦”之说。到了南宋,人们“竞种春稼(小麦),极目不减淮北”。这反映出南宋时期江南地区 (  )
A.农业政策发生根本改变
B.重农抑商政策有所调整
C.种植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D.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完成
解析:选C。本题考查两宋时期江南经济的发展。从“无麦”到“竞种春稼”,这体现了种植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故选C;“根本改变”表述过于绝对,排除A;材料未体现出“重农抑商政策有所调整”“经济重心南移”,排除B、D。
10.(2021·广东选择考)1289年,元政府在广泛种植木棉的浙东、江东、江西、湖广、福建等地设木棉提举司,每年向民间征收木棉布十万匹,使民众不堪重负。这 (  )
A.加重了区域经济的不均衡
B.妨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C.推动私营棉纺织业的繁荣
D.促使财政管理权限下移
解析:选B。从题干材料“每年向民间征收木棉布十万匹,使民众不堪重负”可知政府的政策妨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故选B。征收木棉布与区域经济不均衡无关,排除A;征收的木棉布主要来源于家庭手工业,与私营棉纺织业无关,排除C;征收木棉布与财政管理权限无关,排除D。
11.下图为隋朝大运河与元朝大运河示意图。据图可知,大运河路线变化 (  )
A.推动长途贩运贸易出现
B.加速经济重心南移
C.受政治中心转移的影响
D.阻碍南北经济交流
解析:选C。本题考查元朝的大运河。隋朝的都城在长安,大运河在运输时要经过洛阳周转抵达长安;而元朝的都城位于大都,因此运河就截弯取直,直通大都,可见大运河路线变化受政治中心转移的影响,故选C;材料未体现推动长途贩运贸易出现,排除A;根据图片无法得出大运河路线变化加速经济重心南移,排除B;大运河路线变化并未阻碍南北经济交流,排除D。
12.(2023·惠州高一检测)朱熹曾言“男女婚嫁,必择富民,以利其奁聘之多”,这反映了宋朝 (  )
A.门第观念淡化 B.男女身份平等
C.国家控制放松 D.阶层流动加剧
解析:选A。本题考查宋朝的社会变化。根据材料“男女婚嫁,必择富民,以利其奁聘之多”可知,宋代婚姻看重金钱,选择富民,门第观念淡化,故选A;中国古代男女身份是男尊女卑,排除B;婚姻观念与国家控制和阶层流动没有必然的逻辑关系,排除C、D。
13.宋代儒学家朱熹认为“凡世间所有之物,莫不穷极其理,所以处置得物物各得其所,无一事一物不得其宜。除是无此物,方无此理;既有此物,圣人无有不尽其理者”。理学家的这一观点 (  )
A.受到佛教影响 B.带有唯心主义倾向
C.强调个人名节 D.凸显思维的辩证性
解析:选B。本题考查宋代的理学。朱熹主张理是万事万物的本原,要格物致知,达到对普遍天理的认识,这带有唯心主义倾向,故选B;材料与佛教无关,排除A;材料未涉及个人名节,排除C;理学不含有辩证思想,排除D。
    【补偿训练】
  “父前行,子踵后。路遇长者,敛足拱手。尊长在前,不可口唾。”出自甘肃敦煌发现的唐宋时期少儿启蒙读物,该内容反映当时的教育 (  )
A.鼓励儿童个性发展
B.突出地方教育特色
C.提倡父子教学相长
D.注重儒家伦理道德
解析:选D。本题考查唐宋时期的教育。题干材料体现了尊老的中国传统美德,而这一美德源自儒家伦理道德,故选D;材料没有体现鼓励儿童个性发展,A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地方教育特色,B错误;材料没有提到父子教学相长,C错误。
14.(2022·广东选择考)魏晋以来佛教、道教广泛传播,宋人李觏认为原因在于“儒失其守,教化坠于地”;张载认为佛道追求的彼岸是虚幻的,与“吾儒”水火不容。由此可知,李觏、张载主张 (  )
A.儒法并用以维护君权
B.立足考据以重建学风
C.复兴儒学以回应挑战
D.杂糅佛道以构建理学
解析:选C。依据材料“儒失其守,教化坠于地”可知,宋代李觏认为儒学教化功能下降;依据材料“与‘吾儒’水火不容”可知,张载认为佛道的追求与儒学截然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面对佛道冲击,宋代儒者主张通过改造儒学来达到复兴儒学、回应佛道挑战的目的,C正确;宋代儒学并没有吸收法家思想,排除A;立足考据是明清时期出现的学术特征,排除B;张载认为佛道追求“与‘吾儒’水火不容”,因此不是杂糅佛道以构建理学,排除D。
15.据史料记载,宋真宗有次到国子监视察,问及书籍刊刻情况,官员邢昺答:“国初不及四千,今十余万,经、传、正义皆备。”当时国子监所刻书籍,不仅“定价出售”,还“例许士人纳纸墨钱自印”,且“工价低廉”。这反映出当时 (  )
A.印刷术推动了文化知识传播
B.商业发展促进文学繁荣
C.活字印刷已取代了雕版印刷
D.雕版印刷限于官方书籍
解析:选A。本题考查宋朝的印刷术。题干材料体现了宋朝大量印刷书籍,不仅定价销售,同时还允许士人交钱自印,对于文化知识的传播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故选A;材料未涉及商业发展对文学的作用,排除B;材料无法得出活字印刷已取代了雕版印刷,排除C;材料中可以看出民间也可以交钱自印,排除D。
16.下列图片展示了我国部分少数民族创制的文字,其特点是都模仿了汉字字形。这可用来说明 (  )
A.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
B.民族史研究资料丰富
C.民族间文化联系增强
D.文字能促进文明发展
解析:选C。本题考查少数民族文字。从题干材料可知契丹文字、女真文字与西夏文字都模仿了汉字,都借鉴了汉民族文化,民族间文化联系增强,故选C;材料不涉及世界文化,排除A;B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材料只是体现少数民族文字借鉴了汉字,不能得知文字促进文明发展,排除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
17.(14分)历史上对王安石的认识和评价存在不同意见,甚至严重分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王安石微服赴江宁,遇一老妪喂鸡豕,唤:“啰,啰,啰,王安石来!”鸡豕俱来就食。问其故,老妪曰:自王安石为相公,立新法扰民。妾孀居二十年,也要出免役、助役等钱,钱既出而差役如故。妾本以桑麻为业……今桑麻失利,只得蓄猪养鸡,等候吏胥里保来征役钱,或准与他,或烹来款待他,自家不曾尝一块肉。故此民间怨恨新法,入于骨髓。
——据《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
材料二 梁启超给王安石及其新法以全新的评价:“呜呼,皋夔伊周,遐哉邈乎,其详不可得闻,若乃于三代下求完人,惟公庶足以当之矣。”他把青苗法和市易法看作近代“文明国家”的银行,把免役法视作“与今世各文明国收所得税之法正同”,“实国史上,世界史上最有名誉之社会革命”,还认为保甲法“与今世所谓警察者正相类”,一言以蔽之,“今世欧洲诸国,其所设施,往往与荆公不谋同符”。
——摘编自梁启超《王荆公》
(1)依据材料一、二,分别指出两则材料对王安石变法的态度并说明理由。(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原则、方法。(6分)
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一“民间怨恨新法,入于骨髓”和材料二“若乃于三代下求完人,惟公庶足以当之矣 ”分析其态度,理由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分析。第(2)题结合所学可知,在对历史人物进行评价时,应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则和方法。
答案:(1)态度:材料一否定王安石变法;理由:新法危害百姓。态度:材料二赞成王安石变法;理由:为维新变法运动提供合理依据。(8分)
(2)原则、方法:把历史人物和事件置于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加以评价;坚持客观公正、一分为二的方法;标准是是否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是否促进生产力发展等。(6分)
18.(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北宋的局部统一,使南北粮食品种得到交流。宋太宗曾令江南、两浙、荆湖、岭南、福建诸州长吏,劝谕百姓种植北方的粟、麦、黍、豆等作物,由淮北提供种子;江北各州则学习南方广种水稻,并免其租。此后,河北、河东、京西、京东等路,都逐渐推广种稻。宋真宗时,下令将从越南引进、原在福建种植的占城稻,推广到长江和淮河流域。占城稻成熟早,抗旱力强,“不择地而生”,水稻的种植面积扩大。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
材料二 元代实现了南北统一,使农作物交流更加广泛。江北的粟、麦、黍、豆向南方进一步推广,南方的水稻也继续向北方推广。水稻远远超过其他作物而成为元代的主要粮食作物。水稻在北方地区,甚至在元中后期经济发展衰频的情况下,还在以大都为中心的地区大量栽培,且“岁常大稔(丰收)”。伴随着水稻种植的推广,土地的开垦面积增加,尤其是南方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开发范围不断扩大,主要为圩田、梯田、淤田、涂田、湖田等的垦辟。
——摘编自齐涛《中国古代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宋粮食生产发展的原因。(4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元粮食生产发展的趋势及意义。(6分)
解析:第(1)题原因:据材料一“北宋的局部统一,使南北粮食品种得到交流”“宋太宗曾令江南、两浙、荆湖、岭南、福建诸州长吏……”“宋真宗时,下令将从越南引进、原在福建种植的占城稻……”“河北、河东、京西、京东等路,都逐渐推广种稻”进行概括。第(2)题趋势:根据材料二“使农作物交流更加广泛”“南方的水稻也继续向北方推广。水稻远远超过其他作物而成为元代的主要粮食作物”进行分析。意义:据材料二“土地的开垦面积增加”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答案:(1)北宋局部统一;统治者的重视和政府政策支持;农作物的推广种植;劳动人民辛勤劳动。(4分)
(2)趋势:农作物交流更加广泛;水稻种植范围推广且成为主要粮食作物。
意义:扩宽了耕地面积,粮食产量增加,保证政府财政收入;推动了元政权的封建化进程;有利于民族交融。(6分)
19.(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宋朝:“积贫积弱”抑或“造极之世”
材料 关于宋朝历史地位,学术界有不同评价。第一种是“积贫积弱说”,如钱穆在《国史大纲》中指出:“宋代对外之积弱不振,宋室内部之积贫难疗。”第二种是“造极之世说”,如陈寅恪在《邓广铭 宋史职官志考证序 》中指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摘编自朱永清《“积贫积弱”抑或
“造极之世”——民国以降两宋评价的
嬗变与纠结》
(1)这两位学者对宋朝的评价矛盾吗 说明理由。(8分)
(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宋朝的评价。(6分)
解析:第(1)题【选答一】矛盾:赞成“积贫积弱说”:理由可从北宋初期中央集权的消极方面影响进行说明。【选答二】矛盾:赞成“造极之世说”:理由结合宋代政治、经济、社会和思想文化方面的成就进行说明。第(2)题应该全面评价,坚持一分为二的方法。
答案:(1)【选答一】矛盾:赞成“积贫积弱说”:北宋初期中央集权,导致了冗兵、冗官、冗费,加重了财政负担,形成积贫局面;加强对军队的控制,导致军队战斗力下降,在与辽、西夏和金的战争中败多胜少,形成积弱局面。(8分)
【选答二】矛盾:赞成“造极之世说”:宋代加强了中央集权,有效解决了地方割据问题,社会长期稳定;农业手工业发展,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理学兴起,将儒学推向新的高度;四大发明产生世界影响;适应商品经济的市民文化兴起;门第观念淡化,人身和社会控制松弛。(8分)
(2)北宋存在对边疆少数民族战争败多胜少的“积弱”局面,国家财政入不敷出的“积贫”局面,同时,北宋社会经济的发展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思想和科技、文艺方面也有许多创新性的成果,确实是“造极之世”。(6分)
20. (2023·韶关高一检测)(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华夏国家、民族从春秋战国起就逐渐加快了它的一体化进程。这种一体化进程打破“邦国”“宗族”壁障,使国家、人民不论在政治制度、个人身份、族类从属上都发生极大变化。秦统一中国以后,统一的国家机制更加规范及完善。在民族交融中,华夏民族成为一个人口众多的民族。自秦汉以来,华夏民族往往将国家的强大、统一和民族的安全、和睦作为评判国家、民族强弱兴衰的基本标准,并形成民族与国家的一种深沉的、绵延的文化心理与社会理想。
——摘编自李禹阶《华夏民族与国家
认同意识的演变》
材料二 在经历了魏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后,唐朝在“就申好睦,静乱息民”治边思想的指导下,推行怀柔为主的边疆民族政策,实现了“和同为一家”,唐太宗还被草原各族共同尊奉为“天可汗”。元朝结束了唐末五代以来多个政权长期并存和对峙的局面,再度完成了全国的统一,疆域空前辽阔。为巩固边防,元朝对边疆地区实行广泛而直接的管理,“盖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
——摘编自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
政策与边疆治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从春秋战国到秦汉时期华夏民族的发展呈现出的趋势。
(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列举唐朝边疆治理的措施,并说明元朝边疆治理的新发展。(6分)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古代国家治理边疆所蕴含的政治智慧。(4分)
解析:第(1)题,趋势:根据材料一“在民族交融中,华夏民族成为一个人口众多的民族”可知,华夏民族的人口增多;根据材料一“华夏民族往往将国家的强大、统一和民族的安全、和睦作为评判国家、民族强弱兴衰的基本标准”可知,形成民族安全、和睦与国家强大、统一紧密结合的趋势;根据材料一“民族与国家的一种深沉的、绵延的文化心理与社会理想”可知,形成统一的文化心理与社会理想。第(2)题,措施:结合所学可以列举在西域设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唐朝与吐蕃和亲;封东北靺鞨族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等。新发展:结合所学可以列举内地与边疆地区实行行省制;吐蕃由直属中央政府的宣政院管理;元朝设澎湖巡检司,经略台湾。第(3)题,政治智慧:结合所学从继承中创新、以和为贵、坚持大一统原则、因俗而治等角度分析。
答案:(1)趋势:华夏民族的人口增多;形成民族安全、和睦与国家强大、统一紧密结合的趋势;形成统一的文化心理与社会理想。(4分)
(2)措施:在西域设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唐朝与吐蕃和亲;封东北靺鞨族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等。新发展:内地与边疆地区实行行省制;吐蕃由直属中央政府的宣政院管理;元朝设澎湖巡检司,经略台湾。(6分)
(3)政治智慧:继承中创新;以和为贵;坚持大一统原则;因俗而治。(4分)单元形成性评价(三)(第三单元)
(75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2023·肇庆高一检测)北宋在中央设枢密院专掌军政,三司专管财政,并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在地方各州增设通判,与知州共同签署文书。以上措施体现的特点是 (  )
A.守内虚外 B.强干弱枝
C.分化事权 D.崇文抑武
    【补偿训练】
  宋朝,以士大夫为基础的官僚政治取代了以往的士族门阀政治,文人出身的官员成了国家官僚队伍的主体和政治结构的中坚。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  )
A.世家大族的没落
B.以文治国的推行
C.科举规模的扩大
D.武将势力的削弱
2.(2023·佛山高一检测)澶渊之盟后的百年间,北宋每年给辽“岁币”,宋辽之间“入户安居,商旅不绝”。这说明 (  )
A.岁币支出负担沉重
B.宋辽政权从此不再对立
C.和议带来双赢局面
D.北宋屈辱求和有失国威
    【补偿训练】
  宋哲宗时,一位出使辽朝的官员回国后向朝廷报告说:“(辽与宋)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据此可知,此时宋辽之间 (  )
A.交好是民心所向
B.臣属关系巩固
C.交往仅限于民间
D.民族矛盾消除
3.宋仁宗(1022—1063年在位)统治时期,大臣富弼说:“自来天下财货所入,十中八九赡军(供养军队),军可谓多矣,财可谓耗矣。”这种状况的影响是 (  )
A.抵消了王安石变法的成果
B.造成了武将拥兵割据的问题
C.扭转了宋朝在边境的军事弱势
D.加重财政负担,造成积贫局面
4.无锡某高中一历史学习小组,搜集了“黄袍加身”“崇文抑武”“澶渊之盟”“靖康之变”等相关资料,由此可知他们探究的主题是 (  )
A.元帝国的大一统
B.秦统一国家的建立
C.北宋的盛衰兴亡
D.繁荣与开放的唐朝
    【补偿训练】
  南宋时,人们题诗讽刺好养鹁鸽的赵构:“鹁鸽飞腾绕帝都,暮收朝放费功夫。何如养个南飞雁,沙漠能传二帝书。”下列事件与这首诗相关联的是 (  )
A.靖康之变    B.宋夏和议
C.辽宋和议 D.绍兴和议
5.(2023·重庆高一检测)公元1038年,元昊在建立大夏政权后,在中央机构中采用汉式官称,同时也保留了一套本民族称谓的官称。这反映西夏在职官设置上的特点是 (  )
A.由汉返胡 B.模仿北宋
C.专制集权 D.因俗而治
    【补偿训练】
  1.西夏立国后,手工业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冶铁业发达;采盐业支撑着国家的财政收入;毡毯、毛褐代表着当时中国的最高水平;木活字印刷本更是把我国的木活字印刷技术整整提前了一个朝代。据此可知 (  )
A.西夏手工业超越了北宋
B.西夏对中华文明的贡献较大
C.少数民族经济后来居上
D.手工业成为西夏的支柱产业
2.在西夏崇宗、仁宗时期,从中央到地方,大兴学校,封孔子为“文宣帝”,求购儒家经典,对其中的一些经典进行注释,并设立翰林院安置博学多才的儒士。这反映出当时的西夏 (  )
A.儒家文化与党项文化融合
B.自觉接受并学习儒家文化
C.儒家文化深入了社会生活
D.文化政策由封闭走向开放
6.(2023·梅州高一检测)辽圣宗时期推崇汉文化,不仅要求众将领选派伴读史书之人,还下诏“蕃汉官子孙有秀茂者,必令学中国书篆,习读经史”;此外,他还升科举,选拔、任用大量汉人参与朝政建设,如宰相张俭、杜防等。辽圣宗的这些举措 (  )
A.旨在消除契丹与汉族的民族矛盾
B.表明了儒学在契丹处于主导地位
C.导致了少数民族文明的日益衰落
D.利于推进辽国政权的封建化进程
       拓展延伸:
辽和西夏统治的特点以及原因
(1)特点
①都较多地吸收了中原先进的政治制度内容,如辽和西夏都沿袭唐代官制;西夏仿效北宋王朝建立政治制度,推行科举制度。
②对本民族和汉人实行不同的统治方式,如辽统治者采取“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的政治制度。
(2)原因:辽、西夏统治的北方地区民族和汉族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及生活方式存在差异,为了适应这些地区的不同情况而采取因地制宜(或因俗而治)的管理方式。
7.(2023·茂名高一检测)元代,行省“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诸行省用及千定(锭),必咨都省”;“决大狱,质疑事……皆中书报可而后行”。这说明元代 (  )
A.消除了地方分裂割据
B.有效巩固了国家统一
C.政府加强对边疆管理
D.实现对地方因俗而治
8.元朝实行行省制度,由中央委派官员,代表中书省管辖地方乃至边疆事务,行省辖区广阔,军政大权集中。这一制度 (  )
A.加强了地方诸侯的势力
B.加速了士族阶层的衰落
C.破解了藩镇割据的难题
D.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
9.北宋时,江南种麦并不普遍,苏东坡甚至有“浙中无麦”之说。到了南宋,人们“竞种春稼(小麦),极目不减淮北”。这反映出南宋时期江南地区 (  )
A.农业政策发生根本改变
B.重农抑商政策有所调整
C.种植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D.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完成
10.(2021·广东选择考)1289年,元政府在广泛种植木棉的浙东、江东、江西、湖广、福建等地设木棉提举司,每年向民间征收木棉布十万匹,使民众不堪重负。这 (  )
A.加重了区域经济的不均衡
B.妨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C.推动私营棉纺织业的繁荣
D.促使财政管理权限下移
11.下图为隋朝大运河与元朝大运河示意图。据图可知,大运河路线变化 (  )
A.推动长途贩运贸易出现
B.加速经济重心南移
C.受政治中心转移的影响
D.阻碍南北经济交流
12.(2023·惠州高一检测)朱熹曾言“男女婚嫁,必择富民,以利其奁聘之多”,这反映了宋朝 (  )
A.门第观念淡化 B.男女身份平等
C.国家控制放松 D.阶层流动加剧
13.宋代儒学家朱熹认为“凡世间所有之物,莫不穷极其理,所以处置得物物各得其所,无一事一物不得其宜。除是无此物,方无此理;既有此物,圣人无有不尽其理者”。理学家的这一观点 (  )
A.受到佛教影响 B.带有唯心主义倾向
C.强调个人名节 D.凸显思维的辩证性
    【补偿训练】
  “父前行,子踵后。路遇长者,敛足拱手。尊长在前,不可口唾。”出自甘肃敦煌发现的唐宋时期少儿启蒙读物,该内容反映当时的教育 (  )
A.鼓励儿童个性发展
B.突出地方教育特色
C.提倡父子教学相长
D.注重儒家伦理道德
14.(2022·广东选择考)魏晋以来佛教、道教广泛传播,宋人李觏认为原因在于“儒失其守,教化坠于地”;张载认为佛道追求的彼岸是虚幻的,与“吾儒”水火不容。由此可知,李觏、张载主张 (  )
A.儒法并用以维护君权
B.立足考据以重建学风
C.复兴儒学以回应挑战
D.杂糅佛道以构建理学
15.据史料记载,宋真宗有次到国子监视察,问及书籍刊刻情况,官员邢昺答:“国初不及四千,今十余万,经、传、正义皆备。”当时国子监所刻书籍,不仅“定价出售”,还“例许士人纳纸墨钱自印”,且“工价低廉”。这反映出当时 (  )
A.印刷术推动了文化知识传播
B.商业发展促进文学繁荣
C.活字印刷已取代了雕版印刷
D.雕版印刷限于官方书籍
16.下列图片展示了我国部分少数民族创制的文字,其特点是都模仿了汉字字形。这可用来说明 (  )
A.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
B.民族史研究资料丰富
C.民族间文化联系增强
D.文字能促进文明发展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
17.(14分)历史上对王安石的认识和评价存在不同意见,甚至严重分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王安石微服赴江宁,遇一老妪喂鸡豕,唤:“啰,啰,啰,王安石来!”鸡豕俱来就食。问其故,老妪曰:自王安石为相公,立新法扰民。妾孀居二十年,也要出免役、助役等钱,钱既出而差役如故。妾本以桑麻为业……今桑麻失利,只得蓄猪养鸡,等候吏胥里保来征役钱,或准与他,或烹来款待他,自家不曾尝一块肉。故此民间怨恨新法,入于骨髓。
——据《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
材料二 梁启超给王安石及其新法以全新的评价:“呜呼,皋夔伊周,遐哉邈乎,其详不可得闻,若乃于三代下求完人,惟公庶足以当之矣。”他把青苗法和市易法看作近代“文明国家”的银行,把免役法视作“与今世各文明国收所得税之法正同”,“实国史上,世界史上最有名誉之社会革命”,还认为保甲法“与今世所谓警察者正相类”,一言以蔽之,“今世欧洲诸国,其所设施,往往与荆公不谋同符”。
——摘编自梁启超《王荆公》
(1)依据材料一、二,分别指出两则材料对王安石变法的态度并说明理由。(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原则、方法。(6分)
18.(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北宋的局部统一,使南北粮食品种得到交流。宋太宗曾令江南、两浙、荆湖、岭南、福建诸州长吏,劝谕百姓种植北方的粟、麦、黍、豆等作物,由淮北提供种子;江北各州则学习南方广种水稻,并免其租。此后,河北、河东、京西、京东等路,都逐渐推广种稻。宋真宗时,下令将从越南引进、原在福建种植的占城稻,推广到长江和淮河流域。占城稻成熟早,抗旱力强,“不择地而生”,水稻的种植面积扩大。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
材料二 元代实现了南北统一,使农作物交流更加广泛。江北的粟、麦、黍、豆向南方进一步推广,南方的水稻也继续向北方推广。水稻远远超过其他作物而成为元代的主要粮食作物。水稻在北方地区,甚至在元中后期经济发展衰频的情况下,还在以大都为中心的地区大量栽培,且“岁常大稔(丰收)”。伴随着水稻种植的推广,土地的开垦面积增加,尤其是南方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开发范围不断扩大,主要为圩田、梯田、淤田、涂田、湖田等的垦辟。
——摘编自齐涛《中国古代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宋粮食生产发展的原因。(4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元粮食生产发展的趋势及意义。(6分)
19.(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宋朝:“积贫积弱”抑或“造极之世”
材料 关于宋朝历史地位,学术界有不同评价。第一种是“积贫积弱说”,如钱穆在《国史大纲》中指出:“宋代对外之积弱不振,宋室内部之积贫难疗。”第二种是“造极之世说”,如陈寅恪在《邓广铭 宋史职官志考证序 》中指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摘编自朱永清《“积贫积弱”抑或
“造极之世”——民国以降两宋评价的
嬗变与纠结》
(1)这两位学者对宋朝的评价矛盾吗 说明理由。(8分)
(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宋朝的评价。(6分)
20. (2023·韶关高一检测)(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华夏国家、民族从春秋战国起就逐渐加快了它的一体化进程。这种一体化进程打破“邦国”“宗族”壁障,使国家、人民不论在政治制度、个人身份、族类从属上都发生极大变化。秦统一中国以后,统一的国家机制更加规范及完善。在民族交融中,华夏民族成为一个人口众多的民族。自秦汉以来,华夏民族往往将国家的强大、统一和民族的安全、和睦作为评判国家、民族强弱兴衰的基本标准,并形成民族与国家的一种深沉的、绵延的文化心理与社会理想。
——摘编自李禹阶《华夏民族与国家
认同意识的演变》
材料二 在经历了魏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后,唐朝在“就申好睦,静乱息民”治边思想的指导下,推行怀柔为主的边疆民族政策,实现了“和同为一家”,唐太宗还被草原各族共同尊奉为“天可汗”。元朝结束了唐末五代以来多个政权长期并存和对峙的局面,再度完成了全国的统一,疆域空前辽阔。为巩固边防,元朝对边疆地区实行广泛而直接的管理,“盖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
——摘编自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
政策与边疆治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从春秋战国到秦汉时期华夏民族的发展呈现出的趋势。
(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列举唐朝边疆治理的措施,并说明元朝边疆治理的新发展。(6分)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古代国家治理边疆所蕴含的政治智慧。(4分)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单元形成性评价(三)(第三单元) 试卷2023-2024 部编版高中历史 必修上册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