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浙江省杭州市2019届高考历史命题比赛模拟试卷(十五)

浙江省杭州市2019届高考历史命题比赛模拟试卷(十五)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2019·杭州模拟)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这表明西周时(  )
A.比较成熟的文字开始出现 B.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
C.周天子权威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D.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改变
【答案】B
【知识点】夏商西周的甲骨文与青铜文化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及所学知识可知:西周时期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B正确;
A、C从材料中没有体现;
D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西周时期的文化风尚,答题 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西周时期追颂祖先功德体现了对历史传承的重视。
2.(2019·杭州模拟)史家指出,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有极关重要者四事”:一为中国版图之确立,二为中国民族之形成,三为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四为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该历史时期创建的政治制度是指(  )
A.分封制 B.三省六部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答案】B
【知识点】三省六部制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一为中国版图之确立,二为中国民族之形成,三为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四为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可确定 该时期为唐朝,所以他创建的政治制度为三省六部制,故B正确;
ACD不符合材料,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唐朝是中国古代版图确定的时期,也是中华民族形成的时期。
3.(2019·杭州模拟)《新唐书·百官志三》:“凡冤而无告者,三司诘之。三司,谓御史大夫、中书、门下也。《资治通鉴·唐昭宣帝天祐三年》:“﹝三月﹞戊寅,以朱全忠为盐铁、度支、户部三司都制置使。三司之名始于此。”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二章第二节:“九七一年,太宗灭南汉,即在广州设置市舶司。以后又在杭州、明州置市舶司,与广州合称‘三司’,是北宋主要的对外贸易港。”下列关于三司说法正确的是(  )
A.始设于宋代,主管财政 B.说明唐宋商品经济有所发展
C.海禁政策略有放松 D.体现古代政策制度的延续性
【答案】B
【知识点】宋元时期的商业发展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三司是盐铁、度支、户部,是负责财政机构,它的设置,表明宋代商品经济有所发展,B正确;
A错误 ,根据材料可知三司始设于唐朝;
C错误,明清时期才开始实行海禁政策;
D错误,材料无法体现政策制度的延续性。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宋代的二府三司制,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三司的确立反映了商品经济发展的时代特点。
4.(2019·杭州模拟)1898年9月21日《中外日报》报道:“宁郡通久源纱厂,开设有年,生意亦畅,现因新添纺织机器,……因此招募女工,并造有房屋40余间,以备来厂女工居住。”材料反映了(  )
A.民族工业兴起的途径之一 B.妇女社会角色的改变
C.政府对民间设厂的支持 D.维新派报刊对民族工业的宣传
【答案】B
【知识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初步发展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随着民族工业的发展工厂招募女工,体现了妇女开始走出家庭走向社会,角色发生了改变,故B符合题意;
ACD说法与材料无关,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促使女性社会角色发生改变。
5.(2019·杭州模拟)“其(君主)既得之(天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这一观点(  )
A.批判了古代中国皇权独断性、随意性的弊端
B.反映了军机处建立和密折制推行后的政治现实
C.是对当时西方要求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的呼应
D.说明作者跳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传统思维逻辑
【答案】A
【知识点】明清时期思想领域的变化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可知作者批判君主专制制度的弊端,故A符合题意;
B与材料无关;
C错误,明清之际思想活跃的局面与西方的启蒙运动在实质上存在差异;
D错误,未跳出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框架;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明清之际思想活跃的局面,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明清之际的思想 家们在政治上提出了反对君主专制的主张,但其实质是对儒学的批判继承与发展。
6.(2015高二上·任城期中)中国服饰在不同历史时期特征各异,如商的“威严庄重”,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 “清新”,汉的“凝重”,六朝的“清瘦”,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元的“粗壮豪放”,明的“敦厚繁丽”,清的“纤巧”。这里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折射出的历史现象分别是(  )
A.宗法制、“百家争鸣”、民主政治、新思潮萌发
B.郡县制、“罢黜百家”、政治腐朽、理学盛行
C.郡县制、“百家争鸣”、国家富强、“经世致用”思想
D.宗法制、“百家争鸣”、国家富强、理学盛行
【答案】D
【知识点】分封制、宗法制与礼乐制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比较、分析,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信息,本题实际上考查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思想相关内容。根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及选项,解读题干信息,不难得出这样的认识:“秩序井然”,即体现西周的宗法制;“清新”,即体现战国时思想领域的百家争鸣;“丰满华丽”,即体现唐代的国家富强;“理性美”,即体现宋代理学的兴起。可知,D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故,本题正确答案选D。
【点评】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儒学新发展。
7.(2019·杭州模拟)鲁迅说:“至于中国所谓的手段,在我看来,有时也应该说有的,但绝非‘以夷制夷’,倒是想‘以夷制华’。然而,夷又哪有这么愚笨呢,却先来一套‘以华制华’给你看。”下列条约中,最能体现列强‘以华制华’策略的应该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答案】D
【知识点】《辛丑条约》及其对中国的危害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义和团运动促使列强转变侵华策略,所以《辛丑条约》签订标志着 列强的侵华由武力颠覆到以华制华,扶植代理人,故D正确;
ABC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列强侵华方式的转变,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辛丑条约》标志着列强推行以华制华策略,扶植代理人。
8.(2019·杭州模拟)曾任全国政协副主席的陆定一同志说:“井冈山,两件宝;历史红,山林好。”井冈山“历史红”是指①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②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的指挥中心③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具有中国特色革命道路④成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首府(  )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答案】D
【知识点】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开辟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井冈山是中共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具有中国特色革命道路,①③正确
②错误,井冈山根据地的开辟是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④错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首府在江西瑞金;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实践,答题关键在于材料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是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实践。
9.(2019·杭州模拟)毛泽东在一篇文章中说:“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阎,打倒贪官污吏,打倒土豪劣钾,这几个政治口号,真是不翼而飞,飞到无数乡村的青年壮年老头子小孩子妇女们的面前,一直钻进他们的脑子里去,又从他们的脑子里流到了他们的嘴上。”该文描述的这一现象表明
A.新三民主义是此时期的旗帜(  )
B.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广泛群众基础的革命
C.马克思主义开始广泛传播
D.中国革命性质开始发生根本转变
【答案】A
【知识点】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可知:当时正是国共第一次合作进行国民大革命时期,所以,新三民主义是当时的旗帜,A正确;
B错误,五四运动是第一次有广泛群众基础的革命;
C错误,新文化运动后期马克思主义已经传入中国,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道德广泛传播;
D错误,国民大革命并没有根本上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国民大革命,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国民大革命是国共第一次合作。
10.(2019·杭州模拟)张程在《总统们,民国总统的另一面》中写到:“喝咖啡逛公园的上海买办、书包里藏着白话小说的学生、在政府各部跑新闻的北京记者和出口中国茶叶进口英国钢琴的广州商人们,他们的力量远远不足以支撑一个现代宪政社会。”由此可以看出民国时期(  )
A.生活习俗全盘西化 B.新潮人士已遍及城乡
C.西方商品开始进入 D.民主化进程基础薄弱
【答案】D
【知识点】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他们的力量远远不足以支撑一个现代宪政社会”可以看出民国时期民主进程基础薄弱,D正确;
A错误,全盘西化说法过于绝对;
B错误,材料只涉及城市,没提到农村;
C错误,西方商品开始进入中国是鸦片战争以后;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近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掌握民国时期的民主进程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11.(2019·杭州模拟)“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毛泽东这一讲话是在(  )
A.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 B.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
C.开国大典 D.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全体会议
【答案】A
【知识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及其意义
【解析】【分析】跟库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这段讲话是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的开幕词,所以A正确;
BCD错误,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新中国的成立,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
12.(2019·杭州模拟)1980年与1975年相比,我国粮食播种面积减少6.884万亩,总产量却增加674亿斤;棉花播种面积减少53万亩,总产量却增加652万担;油料作物和天草播种面积共扩大3626万亩,其总产量分别增加70%和150%。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农民生产自主权扩大
B.农业生产技术有了革命性的改变
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完成
D.对外开放引进新技、新品种
【答案】A
【知识点】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1980年我国农业产量迅速增加是因为实施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的经营自主权扩大,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A正确;
BD并不是农业进步的主要原因;C错误,1984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基本完成;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扩大了农民的经营自主权,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13.(2017高二下·闽侯期末)1949年,渡江战役即将发起时,英国军舰擅自闯入长江人民解放军防线。人民解放军奋起反击,毙伤英军百余人,并要求英、美、法等国的武装力量“迅速撤离中国的领水、领海、领土、领空”。人民解放军的这一行动(  )
A.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阵营
B.是对列强在华特权的否定
C.切断了西方国家对国民党的军事援助
D.反映出“另起炉灶”外交政策的确立
【答案】B
【知识点】北平和谈与渡江战役
【解析】【分析】题干中的事件发生在解放战争期间,“另起炉灶”和站到社会主义阵营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外交政策,时间不符,A、D项错误。长江是我国的内河,列强在晚清时期攫取了随意进入我国内河航行的特权,而人民解放军的奋起反抗则是对列强这种特权的否定,B项正确。题干中未涉及英国军舰擅自闯入长江人民解放军防线是为了对国民党进行军事援助,且人民解放军的这一行为也无法切断西方国家对国民党的军事援助,C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B。
14.(2019·杭州模拟)1984年底浙江义乌第二代小商品市场开业,到1994年义乌小商品市场成交额就已经突破100亿元。义乌小商品批发市场发展经历了从“鸡毛换糖”到“世界超市”的360度转变,中间过程经历了20多年,下列各项中推动和影响义乌小商品市场成长的因素有(  )
①中国入世的助推作用 ②我国城市经济改革的推行
③邓小平南方谈话 ④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D
【知识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 可知: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是在2001年,与材料中的时间相差甚远,所以并不能作为义乌小商品市场成长的因素,①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点的确立对于推动义乌小商品市场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15.(2019·杭州模拟)1984年10月,邓小平指出:“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最好的方式。其他方式,如‘大家庭’方式,‘集团政治’方式,‘势力范围’方式,都会带来矛盾,激化国际局势。”邓小平得出上述论断,是因为此原则(  )
A.体现了国与国一律平等的理念
B.是在作出当代世界两大主题的论断的基础上提出
C.消除了国与国之间的矛盾分歧
D.推动了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
【答案】A
【知识点】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最好的方式”可知它概括了新型国家关系的实质,进一步提倡民主和平等,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法制化,故A正确;
B错误,和平与发展的主题是在1985年提出的,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相符,不能作为它的基础;
C错误,消除说法过于绝对;
D错误,上海合作组织是2001年建立的,与材料时间不相符,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意义,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有助于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和法制化。
16.(2019·杭州模拟)2013年12月15日,英国《卫报》报道称,“嫦娥三号”成功登月,进一步推进中国成为东方最为强大的太空国度的地位。下列中国进军太空事件按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
①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②第一颗实用通信广播卫星升空
③发射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
④进入国际卫星发射市场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②③④① D.①③②④
【答案】D
【知识点】改革开放以来的综合国力不断提升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入预定轨道是1970年,第一颗实用通信广播卫星升空是1986年;发射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是1984年;进入国际卫星发射市场是在20世纪90年代;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中国航天技术的发展,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时间的把握。
17.(2019·杭州模拟)“罗马法的最后发展阶段出现在与其土生土长之地全然不同的土地上和罗马帝国最不罗马化的民族之中。……立法活动在那里紧张地进行着,整个古老的生机和威力—直保持着其全部光彩。”文中的罗马法是(  )
A.高于一切人定法和人为权力
B.侧重于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
C.注重调节贸易及财产等经济和民事纠纷
D.开始打破贵族对法律知识的垄断
【答案】C
【知识点】《罗马民法大全》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罗马法的最后发展阶段”可知该时期的罗马法为万民法,它注重调节贸易及财产等经济和民事纠纷,C正确;
A错误,指的是自然法精神;
B错误,是公民法的特点;
D错误,是《十二铜表法》的意义;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罗马法,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雅典万民法注重调节注重调节贸易及财产等经济和民事纠纷,更具实用性和灵活性。
18.(2019·杭州模拟)某位欧洲航海家的临终遗言说到:“从西班牙向西航行,横渡大洋,可到达印度……承万能主宰的佑助,我在1492年发现印度大陆以及大批岛屿,包括被印第安人称为海地……的小西班牙。”该航海家应该是(  )
A.完成人类第一次环球航行 B.返航时物品中有烟草玉米
C.受葡萄牙王室支持 D.带回来中国的茶叶
【答案】B
【知识点】新航路开辟的航海家及成就;新航路开辟后美洲食物物种的交流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我在1492年发现印度大陆以及大批岛屿,包括被印第安人称为海地”可以确定该航海家是哥伦布,他到达了美洲,所以返航时的物品中有烟草和玉米;
A错误,是麦哲伦完成了首次环球航行;
C错误,哥伦布受西班牙王室支持;
D错误,哥伦布没有经过中国,所以不能带回中国的茶叶;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新航路开辟的过程,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注意把握四位航海家的路线,知道哥伦布虽然认为自己到达了印度,但实际到达的是美洲。
19.(2019·杭州模拟)对如图信息的解读,表述正确的是(  )
A.科技发展带来生产方式变化 B.“科”与“技”结合的典范
C.人工智能可代替人类智力 D.信息化普及贯穿全过程
【答案】A
【知识点】两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促进了人们生产方式的改变最具有概括性,符合四次工业革命带来的变化,故A正确;
B错误,第一次工业革命时科学与技术并没有真正结合;
C错误,第四次工业革命才出现人工智能技术;
D错误,信息化的普及从第三次科技革命才开始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工业革命的影响,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科技的发展促进了人们生产方式的变化。
20.(2017高三上·衡阳月考)某学者认为:他们摆脱了对上帝的恐惧,但是仍然对神表现出尊敬的态度。他们嘲笑六天创造世界的观念,但是仍然相信宇宙是上帝按照理性计划设计的完美结合的机器,是人类水久居住的场所。“他们”是(  )
A.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家 B.宗教改革的发起者
C.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家 D.进化理论的倡导者
【答案】C
【知识点】启蒙运动
【解析】【分析】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描述了宇宙宏观的运动规律,与“宇宙是上帝按照理性计划设计的完美结合的机器”符合,可见这些思想家是在万有引力定律之后出现。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早于万有引力定律的出现,排除AB。进化论与宇宙的“理性设计”无关,不选D。启蒙运动的思想家深受牛顿力学的影响,故选C。
【点评】文艺复兴以复兴古典希腊、罗马文化为名,实际上是资产阶级新文化运动。以人文主义为旗帜,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要求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追求自由和幸福。宗教改革以宗教改革的形式,进行反封建斗争,挑战教皇为首的宗教权威,提出符合资产阶级需要的宗教理论。启蒙运动斗争矛头指向封建专制,提出天赋人权、三权分立、主权在民的思想。批判专制主义、教权主义和封建特权,为资本主义社会确立了一套政治构想。
21.(2019·杭州模拟)欧洲在国际政治中举足轻重。如图白色部分为某国际组织的欧洲成员国,据此判断该组织是(  )
A.1942年的反法西斯联盟 B.1946年的联合国
C.1949年的北约 D.1967年的欧共体
【答案】C
【知识点】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解析】【分析】图片成员国包括英国、法国、意大利、冰岛、挪威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组织为1949年成立的北约,C正确;
A错误,反法西斯同盟国不包括意大利;
B错误,葡萄牙是1955年加入联合国的;
D错误,1973年英国才加入欧共体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北约的建立,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北约的成立推动了二战后两极格局的形成。
22.(2019·杭州模拟)“美国宪法之父”麦迪逊在1787年制宪会议上说:“需要筑起一道篱笆,即挑选一部分经过启蒙的公民,人数有限而立场坚定,时时能够起来提出异议,对付激进狂躁的众议员,保护有可能受到多数人压迫的少数。”美国为实现麦迪逊这一主张而设置的机构是(  )
A.总统内阁 B.参议院 C.众议院 D.最高法院
【答案】B
【知识点】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对付激进狂躁的众议员,保护有可能受到多数人压迫的少数”及所学知识可知:美国设置了参议院使参议院和众议院相互制约,故B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美国民主共和制度的建立,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参议院和众议院相互制衡,有利于维护更多数的人的民主。
23.(2019·杭州模拟)恩格斯称赞一位近代科学家的研究成就是“自然科学的独立宣言”,他指的应是(  )
A.哥白尼的“日心说”否定了宗教神学崇信的“地心说”
B.伽利略创立的试验科学推动了近代科学的发展
C.牛顿创立经典力学完成了科学史上的划时代飞跃
D.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颠覆了关于人类起源的传统观念
【答案】C
【知识点】科学技术新发展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自然科学的独立宣言”及所学知识可知恩格斯指的科学家是牛顿,C正确;
ABD与材料中的信息不相符,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答题 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相关知识点的把握。牛顿创立经典力学完成了科学史上的划时代飞跃,被誉为“自然科学的独立宣言”。
24.(2019·杭州模拟)关于如图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①既有历史因素又有现实因素
②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世界局势趋于紧张
③既有发达国家的因素也有发展中国家自身因素造成
④直观反映了国际劳动分工向深度和广度发展,生产的社会化程度提高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 D.①③
【答案】D
【知识点】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与影响
【解析】【分析】材料图表反映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人口数量和经济发展水平上的不平衡状况,这种状况的产生既有历史因素又有现实因素,既有发达国家的因素也有发展中国家自身因素造成,①③正确;
②错误,材料中没有看出世界局势的紧张;
④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国际分工的发展;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
25.(2019·杭州模拟)读如图,下列对波兰边界②形成的原因解读正确的是(  )
A.《凡尔赛和约》签订,波兰独立
B.苏德签订秘密协定,分割波兰
C.二战爆发,苏联乘机侵入波兰
D.反法西斯战争胜利,调整边界
【答案】C
【知识点】“二战”的进程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二战爆发后,德国闪击波兰,苏联趁机入侵波兰,把分割线推到了②,C正确
A错误,第一次世界大战临近结束时,俄国因为十月革命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宣布废除沙俄与普、奥签订的关于瓜分波兰的一切条约,波兰独立,与②线的形成无关
B错误,苏德在二战前签署的秘密协定,分割波兰,分割线是①,与题意不符;
D错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后调整的边界是③,与材料无关;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二战的进程,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时空观念的把握。
26.(2019·杭州模拟)据《史记·太公自序》记载,司马迁为了完成父亲的遗业,大量阅读朝庭金匮石室之书,还到各处实地探访,搜集遗闻,最终写成了不朽名著《史记》。由此可见史马迁(  )
A.侧重口述史料收集 B.具有史料考证意识
C.注重史学文学价值 D.秉承朝廷旨意著史
【答案】B
【知识点】历史与历史的重现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大量阅读朝庭金匮石室之书,还到各处实地探访,搜集遗闻”及所学知识可知:司马迁具有史料考证的意识,B正确;
ACD与材料中的中心意思不相符,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史料考证。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司马迁到实地探访搜集遗闻体现了它对史料的考证。
27.(2019·杭州模拟)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发出这样的感叹:“中国科举制度是世界各国中所用以选取真才之最古老最好的制度。”甚至称之为“中国第五大发明”。路易十四如此评价该“发明”的着眼点在于(  )
A.抑制地方势力,防范分裂割据 B.强化君主专制,培养忠臣顺民
C.防范武将专权,完善文官体制 D.弘扬民族文化,提高官员素质
【答案】A
【知识点】科举制
【解析】【分析】从动力上看,魏晋以来的九品中正制度越来越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隋唐时候,一种新的选官制度应运而生——科举制产生。科举制是通过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个人凭借自己的才能跻身仕途,光宗耀祖。这种制度打击了魏晋以来的门阀士族,有利于庶族地主参与国家政事,扩大了统治阶层。科举制对中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故应选A。
BCD项说法均明显不符合题意不是发明的着眼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科举制的创立,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科举制在设置之初是为了抑制门阀势力的发展,加强中央集权。
28.(2019·杭州模拟)如图9,下列选项能够正确反映美国政府财政盈亏及其原因的是(  )
A.“马歇尔计划”从欧洲吸引援助使美国财政盈余
B.古巴导弹危机的紧张局势给美国财政造成赤字
C.一批国有企业的建立导致了财政赤字
D.朝鲜战争的胜利缓解了政府财政赤字
【答案】C
【知识点】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美国建立了一大批国有企业,增加了政府的财政开支,所以出现了财政赤字,C正确;
A错误,马歇尔计划是美国对欧洲进行经济援助;
B错误,古巴导弹危机是美苏两国在军事和政治领域的较量,与财政赤字无关;
D错误。朝鲜战争中美国战败了;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二战后美国的财政赤字问题,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二战后美国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建立了一批国有企业,结果导致了大量的财政赤字。
29.(2018·江苏)1957年,苏联进行工业体制改革,撤销汽车工业部、机器制造部等7个全联盟部,保留了航空工业部、无线电工业部等6个全联盟部,在地方设立了105个经济行政区,把被撤的全联盟部所管辖的企业移交给相应的经济行政区。上述举措的主要意图是(  )
A.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 B.摒弃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
C.适度扩大地方经济自主权 D.削弱公有制经济的主导地位
【答案】C
【知识点】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
【解析】【分析】在地方设立了105个经济行政区,把被撤的全联盟部所管辖的企业移交给相应的经济行政区说明地方自主权在经济建设中的分量增加,C正确;
A苏联改革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只是小修小补,排除A;
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是苏联工业化的特点,没有摒弃,除B;
苏联建立的是社会主义国家,不会削弱公有制经济的主导地位,排除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由材料在地方设立了105个经济行政区,把被撤的全联盟部所管辖的企业移交给相应的经济行政区。可得出适度扩大地方经济自主权的信息,答题时注意掌握苏联改革的局限性和工业化的特点,难度中等。
30.(2019·杭州模拟)下为近代以来具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这4幅作品反映出近代以来(  )
A.传统美术流派相继被淘汰 B.绘画与时政的结合
C.批判精神备受重视的趋势 D.美术流派演变的历程
【答案】D
【知识点】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图一为典型的古典主义绘画,图二为现实主义绘画,图三为印象主义绘画,图四为立体主义绘画,随意体现了美术流派演变的历程,故D正确
ABC与材料中的主旨不符,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近现代的美术成就,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理解美术流派演变的历程。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1.(2019·杭州模拟)“市场”的含义比较广泛,有时指商品交易场所,有时也把它当做一种资源配置的手段。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中期,日本的“开国”和澳大利亚成为英国的殖民地以及中国的“门户开放”,标志着世界市场的形成。
--人民版《必修二》
材料二:罗斯福新政期间,一些人激烈地抨击罗斯福,说他“叛变了他的阶级”,其举措是“淡红色的社会主义”。
——据黄安年《美国社会经济史论》
(1)世界市场形成的重要途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中期世界市场形成中,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推行怎样的经济政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反对者抨击罗斯福的依据。概括罗斯福新政的突出特点。
【答案】(1)殖民扩张;自由主义。
(2)实行《国家工业复兴法》,限制资本家自主生产等;新政中一些维护普通民从权益的措施损害了资本家的利益,如规定最高工时、最低工资和大规模的社会救济等;特点:国家干预经济。
【知识点】两次工业革命;罗斯福新政
【解析】【分析】(1)途径:根据材料“19世纪中期,日本的“开国”和澳大利亚成为英国的殖民地以及中国的门户开放”可知世界市场形成点的主要途径是殖民扩张;
经济政策: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当时的经济政策是自由主义;
(2)依据:可从罗斯福新政中的措施进行举例,说明罗斯福新政但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资本家的自由,损害了资本家的利益,但从长远来说维护了资产阶级的长远利益;
特点: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世界市场的形成和罗斯福新政,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
32.(2019·杭州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35年1月,法、意签订罗马协定。意大利应允法、意两国在欧洲问题上,特别湿在奥地利问题上采取妥协行动。也就是说意大利把侵略矛头调离巴尔干、地中海和小协约国地区,即离开法国的势力范围。法国则同意把突尼斯和法属索马里的某些利益让给意大利,并纵容意大利侵吞埃塞俄比亚。法国外长赖伐尔承认,“我把埃塞俄比亚赠送给他(墨索里尼)了”,“我把意大利的侵略矛头引向一边,因而拯救了法国”。
——摘编自王春良等《世界现代史》
材料二:我确信,您完全可以不必付诸战争,而且不用等待就会得到您想要的一切主要的东西。我相信,我们能。不管您对布拉格政府的意图是多么不信任,您不应该怀疑英国与法国政府的能力,各项允诺完全地、公正地立即付诸实现。如您所知,我已公开宣布,我们保证各项允诺将这样付诸实现。
——节选自英国首相张伯伦致希特勒的信(1938年9月28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法国对意大利做出让步的主要原因。其意图和直接后果如何?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张伯伦认为希特勒“不用等待就会得到”的“东西”是什么?英法两国的相同做法体现了什么政策?分析其产生的消极影响。
【答案】(1)原因:德国对外扩张对法国构成极大威胁。意图:确保自身安全;加强其在欧洲大陆的优势地位。后果:1935年10月,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
(2)“东西”:苏台德区。政策:绥靖政策。影响:助长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气焰;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牺牲了弱小国家的利益;不利于反法西斯国家的团结对敌。
【知识点】“二战”的进程
【解析】【分析】(1)材料一说“意大利把侵略矛头调离巴尔干、地中海和小协约国地区,即离开法国的势力范围。法国则同意把突尼斯和法属索马里的某些利益让给意大利,并纵容意大利侵吞埃塞俄比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德国在欧洲大陆的扩张政策给法国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为此不能在于意大利交恶使其外部环境雪上加霜,与意大利的绥靖,牺牲了埃塞俄比亚的利益,意大利有恃无恐的入侵埃塞俄比亚;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对德国的挑衅行为再三默许,双方签订了《慕尼黑条约》,绥靖政策达到顶峰,虽然暂时避免了战争的爆发,但牺牲了弱国的利益,助长了法西斯的嚣张气焰,加速了二战的爆发,绥靖政策有其历史性的惯性因素,是一战后欧洲和平主义思潮泛滥的结果,但英法为避免战争甚至祸水东引,伤害了反法西斯国家的感情,不利于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欧洲的绥靖政策,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理解绥靖政策对于弱国利益的牺牲和对于法西斯国家嚣张气焰的助长。
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79年11月邓小平会见美国不列颠出版公司全书编委会副主席吉布尼等人时,发表了一篇十多年没有公开的谈话,他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经济学家薛暮桥等认为,邓小平和吉布尼的谈话是自觉的,但邓小平十多年没有公布的原因是不愿把自己的看法强制干部们勉强接受,而是耐心引导广大的干部们在实践中逐步取得共识。十多年后,市场经济,这个长期被当作社会异端的经济制度,终于和社会主义连接起来了。
——杨继绳《邓小平时代》
材料二:邓小平在1985年会见津巴布韦非洲民族联盟主席穆加贝时曾谈到,“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这表明,邓小平曾对新经济政策有过反思和借鉴。有关对这两者的认识,以下有两种认识可供讨论:①邓小平和列宁的经济改革在背景、突破口、内容等方面具有深刻的同一性。②邓小平经济思想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高于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所以最终也导致不同的结果。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述“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连接起来的过程。并指出这一过程体现了改革开放时期怎样的思想路线。
(2)阅读材料二并联系材料一,您更侧重分析哪一种认识?侧重分析①,请结合所学进行阐述。侧重分析②,根据所学分析邓小平改革与新经济政策相比的进步之处。
【答案】(1)过程:1979年邓小平已经局部提出社会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的观点;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明确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发展的手段;1992年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2)倾向于①背景是原有经济体制的弊病都充分暴露;改革均以农业为突破口;内容上都强调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巩固和发展生产;背后的实质是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有益探索);巩固政权使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倾向于②列宁探索了相对落后的国家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途径,而邓小平解释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在实践方面,邓小平将思想解放和改革实践逐步推进,同时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并行。
【知识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新经济政策;邓小平理论
【解析】【分析】(1)“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连接的过程,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建设的过程,通过所学知识可知,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邓小平就开始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直到十四大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改革的目标;(2)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学生可以任答其中一种观点,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回答问题时要突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特点。
故答案为:(1)过程:1979年邓小平已经局部提出社会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的观点;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明确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发展的手段;1992年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2)倾向于①背景是原有经济体制的弊病都充分暴露;改革均以农业为突破口;内容上都强调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巩固和发展生产;背后的实质是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有益探索);巩固政权使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倾向于②列宁探索了相对落后的国家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途径,而邓小平解释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在实践方面,邓小平将思想解放和改革实践逐步推进,同时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并行。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历史概念的能力,难度中等,答题时注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指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借以实现的具体形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市场机制与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所有制结构相结合的市场经济,不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市场经济。
34.(2019·杭州模拟)唐太宗对中国历史的发展影响深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贞观十五年,太宗以文成公主妻弃宗弄赞(松赞干布别名),令李道宗持节送公主于吐落。弄赞平其部兵亲迎于河源。见道宗,执子娇之礼甚恭。既而叹大国服饰礼仪之美,俯仰有愧沮之色。及与公主归国,谓所亲曰:“我父祖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当为公主筑一城,以夸示后代。”遂筑城邑,立栋宇以居处焉。公主恶其人赭面(把脸涂成红色),弄赞令国中权且罢之,自亦释毡裘,袭纨绮,渐慕华风.仍遣酋豪子弟,请入国学以习《诗》、《书》。
——《旧唐书·吐蕃传上》
材料二:“史学自觉”至少包括两层含义。第一层:对史学的功用有深刻的认识,并以这种认识运用于一定的社会实践。第二:对史学活动给予关注并作出努力。唐太宗的《修晋书诏》写道:“大矣哉,盖史籍之为用也。……彰善痒恶,激一代之清芬,褒吉惩凶,备百王之令典。”唐太宗谓魏征曰:“顷读周、齐史,末代亡国之主。为恶多相类也……人君赋敛不已,百姓既弊,其君亦亡。”他数次下诏修纂前朝历史,又命宰相监修国史,成为历代官修历史制度的先河。《帝范》为何而作?首先,这是唐太宗给皇太子的政治遗嘱。他在序中明确写道‘汝以幼年,未辨君臣之礼节.不知稼穑之艰难。学者瞿林东认为,①唐太宗是“史学自觉”的突出代表。②《帝范》是唐太宗结合自己的政治实践提炼出的重要认识。
——据瞿林东《一个政治家的史学自觉》、《一代明君的君主论》等整理
(1)写出材料一中“城邑”的名称,它是今天哪一世界文化遗产的前身?根据材料一和所学,分析文成公主入藏给吐蕃带来的变化,用一句话概括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理念。
(2)材料二中的两种认识,您更侧重分析哪一种?侧重解读①,请结合材料和所学予以阐释说明。侧重解读②,请从“君臣之礼节”、“稼穑之艰难”两个角度予以论述。
【答案】(1)名称:红山宫。遗产:布达拉宫。变化:吐蕃与唐朝建立了“翁婿”关系(或加强了与唐朝的联系),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吐蕃的风俗习惯,促进了吐蕃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理念:“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2)侧重解读①:唐太宗认识到史学可以惩恶杨善、资鉴后世,修攒前朝历史和国史.开创官修历史制度的先河。常与大臣讨论历代兴衰的往事,吸取历史教训,推动“贞观之治”的出现。侧重解读②:唐太宗选贤任能,虚怀纳谏。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不夺农时,推行均田制,轻徭薄赋。反复强调“存百姓”。
【知识点】唐朝的繁荣: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唐朝的民族交融与民族治理
【解析】【分析】(1)第一问涵盖着几个小问题,通过材料一所给史料唐太宗时期,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和亲的史实,可知考查的是唐太宗时期唐朝与吐蕃少数民族的关系,因此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便可。
(2)本题属于观点选择类解答题,需要先选择所要解读 的观点,然后依据相应的材料中的观点并按所选的观点要求回答即可。
故答案为:(1)名称:红山宫。遗产:布达拉宫。吐蕃与唐朝建立了“翁婿”关系,(或加强了与唐朝的联系),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吐蕃的风俗习惯,促进了吐蕃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基本理念:“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2)侧重解读①:唐太宗认识到史学可以惩恶杨善、资鉴后世,修攒前朝历史和国史.开创官修历史制度的先河。常与大臣讨论历代兴衰的往事,吸取历史教训,推动“贞观之治”的出现。侧重解读②:唐太宗选贤任能,虚怀纳谏。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不夺农时,推行均田制,轻徭薄赋。反复强调“存百姓”。
【点评】本题第一问侧重考查唐朝的民族关系的考查,徐结合所学知识来回答,第二问属于选择类问题,需要选出一种观点,然后根据所选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即可。
浙江省杭州市2019届高考历史命题比赛模拟试卷(十五)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2019·杭州模拟)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这表明西周时(  )
A.比较成熟的文字开始出现 B.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
C.周天子权威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D.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改变
2.(2019·杭州模拟)史家指出,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有极关重要者四事”:一为中国版图之确立,二为中国民族之形成,三为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四为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该历史时期创建的政治制度是指(  )
A.分封制 B.三省六部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3.(2019·杭州模拟)《新唐书·百官志三》:“凡冤而无告者,三司诘之。三司,谓御史大夫、中书、门下也。《资治通鉴·唐昭宣帝天祐三年》:“﹝三月﹞戊寅,以朱全忠为盐铁、度支、户部三司都制置使。三司之名始于此。”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二章第二节:“九七一年,太宗灭南汉,即在广州设置市舶司。以后又在杭州、明州置市舶司,与广州合称‘三司’,是北宋主要的对外贸易港。”下列关于三司说法正确的是(  )
A.始设于宋代,主管财政 B.说明唐宋商品经济有所发展
C.海禁政策略有放松 D.体现古代政策制度的延续性
4.(2019·杭州模拟)1898年9月21日《中外日报》报道:“宁郡通久源纱厂,开设有年,生意亦畅,现因新添纺织机器,……因此招募女工,并造有房屋40余间,以备来厂女工居住。”材料反映了(  )
A.民族工业兴起的途径之一 B.妇女社会角色的改变
C.政府对民间设厂的支持 D.维新派报刊对民族工业的宣传
5.(2019·杭州模拟)“其(君主)既得之(天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这一观点(  )
A.批判了古代中国皇权独断性、随意性的弊端
B.反映了军机处建立和密折制推行后的政治现实
C.是对当时西方要求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的呼应
D.说明作者跳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传统思维逻辑
6.(2015高二上·任城期中)中国服饰在不同历史时期特征各异,如商的“威严庄重”,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 “清新”,汉的“凝重”,六朝的“清瘦”,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元的“粗壮豪放”,明的“敦厚繁丽”,清的“纤巧”。这里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折射出的历史现象分别是(  )
A.宗法制、“百家争鸣”、民主政治、新思潮萌发
B.郡县制、“罢黜百家”、政治腐朽、理学盛行
C.郡县制、“百家争鸣”、国家富强、“经世致用”思想
D.宗法制、“百家争鸣”、国家富强、理学盛行
7.(2019·杭州模拟)鲁迅说:“至于中国所谓的手段,在我看来,有时也应该说有的,但绝非‘以夷制夷’,倒是想‘以夷制华’。然而,夷又哪有这么愚笨呢,却先来一套‘以华制华’给你看。”下列条约中,最能体现列强‘以华制华’策略的应该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8.(2019·杭州模拟)曾任全国政协副主席的陆定一同志说:“井冈山,两件宝;历史红,山林好。”井冈山“历史红”是指①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②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的指挥中心③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具有中国特色革命道路④成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首府(  )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9.(2019·杭州模拟)毛泽东在一篇文章中说:“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阎,打倒贪官污吏,打倒土豪劣钾,这几个政治口号,真是不翼而飞,飞到无数乡村的青年壮年老头子小孩子妇女们的面前,一直钻进他们的脑子里去,又从他们的脑子里流到了他们的嘴上。”该文描述的这一现象表明
A.新三民主义是此时期的旗帜(  )
B.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广泛群众基础的革命
C.马克思主义开始广泛传播
D.中国革命性质开始发生根本转变
10.(2019·杭州模拟)张程在《总统们,民国总统的另一面》中写到:“喝咖啡逛公园的上海买办、书包里藏着白话小说的学生、在政府各部跑新闻的北京记者和出口中国茶叶进口英国钢琴的广州商人们,他们的力量远远不足以支撑一个现代宪政社会。”由此可以看出民国时期(  )
A.生活习俗全盘西化 B.新潮人士已遍及城乡
C.西方商品开始进入 D.民主化进程基础薄弱
11.(2019·杭州模拟)“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毛泽东这一讲话是在(  )
A.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 B.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
C.开国大典 D.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全体会议
12.(2019·杭州模拟)1980年与1975年相比,我国粮食播种面积减少6.884万亩,总产量却增加674亿斤;棉花播种面积减少53万亩,总产量却增加652万担;油料作物和天草播种面积共扩大3626万亩,其总产量分别增加70%和150%。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农民生产自主权扩大
B.农业生产技术有了革命性的改变
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完成
D.对外开放引进新技、新品种
13.(2017高二下·闽侯期末)1949年,渡江战役即将发起时,英国军舰擅自闯入长江人民解放军防线。人民解放军奋起反击,毙伤英军百余人,并要求英、美、法等国的武装力量“迅速撤离中国的领水、领海、领土、领空”。人民解放军的这一行动(  )
A.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阵营
B.是对列强在华特权的否定
C.切断了西方国家对国民党的军事援助
D.反映出“另起炉灶”外交政策的确立
14.(2019·杭州模拟)1984年底浙江义乌第二代小商品市场开业,到1994年义乌小商品市场成交额就已经突破100亿元。义乌小商品批发市场发展经历了从“鸡毛换糖”到“世界超市”的360度转变,中间过程经历了20多年,下列各项中推动和影响义乌小商品市场成长的因素有(  )
①中国入世的助推作用 ②我国城市经济改革的推行
③邓小平南方谈话 ④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15.(2019·杭州模拟)1984年10月,邓小平指出:“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最好的方式。其他方式,如‘大家庭’方式,‘集团政治’方式,‘势力范围’方式,都会带来矛盾,激化国际局势。”邓小平得出上述论断,是因为此原则(  )
A.体现了国与国一律平等的理念
B.是在作出当代世界两大主题的论断的基础上提出
C.消除了国与国之间的矛盾分歧
D.推动了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
16.(2019·杭州模拟)2013年12月15日,英国《卫报》报道称,“嫦娥三号”成功登月,进一步推进中国成为东方最为强大的太空国度的地位。下列中国进军太空事件按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
①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②第一颗实用通信广播卫星升空
③发射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
④进入国际卫星发射市场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②③④① D.①③②④
17.(2019·杭州模拟)“罗马法的最后发展阶段出现在与其土生土长之地全然不同的土地上和罗马帝国最不罗马化的民族之中。……立法活动在那里紧张地进行着,整个古老的生机和威力—直保持着其全部光彩。”文中的罗马法是(  )
A.高于一切人定法和人为权力
B.侧重于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
C.注重调节贸易及财产等经济和民事纠纷
D.开始打破贵族对法律知识的垄断
18.(2019·杭州模拟)某位欧洲航海家的临终遗言说到:“从西班牙向西航行,横渡大洋,可到达印度……承万能主宰的佑助,我在1492年发现印度大陆以及大批岛屿,包括被印第安人称为海地……的小西班牙。”该航海家应该是(  )
A.完成人类第一次环球航行 B.返航时物品中有烟草玉米
C.受葡萄牙王室支持 D.带回来中国的茶叶
19.(2019·杭州模拟)对如图信息的解读,表述正确的是(  )
A.科技发展带来生产方式变化 B.“科”与“技”结合的典范
C.人工智能可代替人类智力 D.信息化普及贯穿全过程
20.(2017高三上·衡阳月考)某学者认为:他们摆脱了对上帝的恐惧,但是仍然对神表现出尊敬的态度。他们嘲笑六天创造世界的观念,但是仍然相信宇宙是上帝按照理性计划设计的完美结合的机器,是人类水久居住的场所。“他们”是(  )
A.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家 B.宗教改革的发起者
C.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家 D.进化理论的倡导者
21.(2019·杭州模拟)欧洲在国际政治中举足轻重。如图白色部分为某国际组织的欧洲成员国,据此判断该组织是(  )
A.1942年的反法西斯联盟 B.1946年的联合国
C.1949年的北约 D.1967年的欧共体
22.(2019·杭州模拟)“美国宪法之父”麦迪逊在1787年制宪会议上说:“需要筑起一道篱笆,即挑选一部分经过启蒙的公民,人数有限而立场坚定,时时能够起来提出异议,对付激进狂躁的众议员,保护有可能受到多数人压迫的少数。”美国为实现麦迪逊这一主张而设置的机构是(  )
A.总统内阁 B.参议院 C.众议院 D.最高法院
23.(2019·杭州模拟)恩格斯称赞一位近代科学家的研究成就是“自然科学的独立宣言”,他指的应是(  )
A.哥白尼的“日心说”否定了宗教神学崇信的“地心说”
B.伽利略创立的试验科学推动了近代科学的发展
C.牛顿创立经典力学完成了科学史上的划时代飞跃
D.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颠覆了关于人类起源的传统观念
24.(2019·杭州模拟)关于如图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①既有历史因素又有现实因素
②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世界局势趋于紧张
③既有发达国家的因素也有发展中国家自身因素造成
④直观反映了国际劳动分工向深度和广度发展,生产的社会化程度提高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 D.①③
25.(2019·杭州模拟)读如图,下列对波兰边界②形成的原因解读正确的是(  )
A.《凡尔赛和约》签订,波兰独立
B.苏德签订秘密协定,分割波兰
C.二战爆发,苏联乘机侵入波兰
D.反法西斯战争胜利,调整边界
26.(2019·杭州模拟)据《史记·太公自序》记载,司马迁为了完成父亲的遗业,大量阅读朝庭金匮石室之书,还到各处实地探访,搜集遗闻,最终写成了不朽名著《史记》。由此可见史马迁(  )
A.侧重口述史料收集 B.具有史料考证意识
C.注重史学文学价值 D.秉承朝廷旨意著史
27.(2019·杭州模拟)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发出这样的感叹:“中国科举制度是世界各国中所用以选取真才之最古老最好的制度。”甚至称之为“中国第五大发明”。路易十四如此评价该“发明”的着眼点在于(  )
A.抑制地方势力,防范分裂割据 B.强化君主专制,培养忠臣顺民
C.防范武将专权,完善文官体制 D.弘扬民族文化,提高官员素质
28.(2019·杭州模拟)如图9,下列选项能够正确反映美国政府财政盈亏及其原因的是(  )
A.“马歇尔计划”从欧洲吸引援助使美国财政盈余
B.古巴导弹危机的紧张局势给美国财政造成赤字
C.一批国有企业的建立导致了财政赤字
D.朝鲜战争的胜利缓解了政府财政赤字
29.(2018·江苏)1957年,苏联进行工业体制改革,撤销汽车工业部、机器制造部等7个全联盟部,保留了航空工业部、无线电工业部等6个全联盟部,在地方设立了105个经济行政区,把被撤的全联盟部所管辖的企业移交给相应的经济行政区。上述举措的主要意图是(  )
A.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 B.摒弃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
C.适度扩大地方经济自主权 D.削弱公有制经济的主导地位
30.(2019·杭州模拟)下为近代以来具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这4幅作品反映出近代以来(  )
A.传统美术流派相继被淘汰 B.绘画与时政的结合
C.批判精神备受重视的趋势 D.美术流派演变的历程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1.(2019·杭州模拟)“市场”的含义比较广泛,有时指商品交易场所,有时也把它当做一种资源配置的手段。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中期,日本的“开国”和澳大利亚成为英国的殖民地以及中国的“门户开放”,标志着世界市场的形成。
--人民版《必修二》
材料二:罗斯福新政期间,一些人激烈地抨击罗斯福,说他“叛变了他的阶级”,其举措是“淡红色的社会主义”。
——据黄安年《美国社会经济史论》
(1)世界市场形成的重要途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中期世界市场形成中,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推行怎样的经济政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反对者抨击罗斯福的依据。概括罗斯福新政的突出特点。
32.(2019·杭州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35年1月,法、意签订罗马协定。意大利应允法、意两国在欧洲问题上,特别湿在奥地利问题上采取妥协行动。也就是说意大利把侵略矛头调离巴尔干、地中海和小协约国地区,即离开法国的势力范围。法国则同意把突尼斯和法属索马里的某些利益让给意大利,并纵容意大利侵吞埃塞俄比亚。法国外长赖伐尔承认,“我把埃塞俄比亚赠送给他(墨索里尼)了”,“我把意大利的侵略矛头引向一边,因而拯救了法国”。
——摘编自王春良等《世界现代史》
材料二:我确信,您完全可以不必付诸战争,而且不用等待就会得到您想要的一切主要的东西。我相信,我们能。不管您对布拉格政府的意图是多么不信任,您不应该怀疑英国与法国政府的能力,各项允诺完全地、公正地立即付诸实现。如您所知,我已公开宣布,我们保证各项允诺将这样付诸实现。
——节选自英国首相张伯伦致希特勒的信(1938年9月28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法国对意大利做出让步的主要原因。其意图和直接后果如何?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张伯伦认为希特勒“不用等待就会得到”的“东西”是什么?英法两国的相同做法体现了什么政策?分析其产生的消极影响。
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79年11月邓小平会见美国不列颠出版公司全书编委会副主席吉布尼等人时,发表了一篇十多年没有公开的谈话,他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经济学家薛暮桥等认为,邓小平和吉布尼的谈话是自觉的,但邓小平十多年没有公布的原因是不愿把自己的看法强制干部们勉强接受,而是耐心引导广大的干部们在实践中逐步取得共识。十多年后,市场经济,这个长期被当作社会异端的经济制度,终于和社会主义连接起来了。
——杨继绳《邓小平时代》
材料二:邓小平在1985年会见津巴布韦非洲民族联盟主席穆加贝时曾谈到,“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这表明,邓小平曾对新经济政策有过反思和借鉴。有关对这两者的认识,以下有两种认识可供讨论:①邓小平和列宁的经济改革在背景、突破口、内容等方面具有深刻的同一性。②邓小平经济思想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高于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所以最终也导致不同的结果。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述“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连接起来的过程。并指出这一过程体现了改革开放时期怎样的思想路线。
(2)阅读材料二并联系材料一,您更侧重分析哪一种认识?侧重分析①,请结合所学进行阐述。侧重分析②,根据所学分析邓小平改革与新经济政策相比的进步之处。
34.(2019·杭州模拟)唐太宗对中国历史的发展影响深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贞观十五年,太宗以文成公主妻弃宗弄赞(松赞干布别名),令李道宗持节送公主于吐落。弄赞平其部兵亲迎于河源。见道宗,执子娇之礼甚恭。既而叹大国服饰礼仪之美,俯仰有愧沮之色。及与公主归国,谓所亲曰:“我父祖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当为公主筑一城,以夸示后代。”遂筑城邑,立栋宇以居处焉。公主恶其人赭面(把脸涂成红色),弄赞令国中权且罢之,自亦释毡裘,袭纨绮,渐慕华风.仍遣酋豪子弟,请入国学以习《诗》、《书》。
——《旧唐书·吐蕃传上》
材料二:“史学自觉”至少包括两层含义。第一层:对史学的功用有深刻的认识,并以这种认识运用于一定的社会实践。第二:对史学活动给予关注并作出努力。唐太宗的《修晋书诏》写道:“大矣哉,盖史籍之为用也。……彰善痒恶,激一代之清芬,褒吉惩凶,备百王之令典。”唐太宗谓魏征曰:“顷读周、齐史,末代亡国之主。为恶多相类也……人君赋敛不已,百姓既弊,其君亦亡。”他数次下诏修纂前朝历史,又命宰相监修国史,成为历代官修历史制度的先河。《帝范》为何而作?首先,这是唐太宗给皇太子的政治遗嘱。他在序中明确写道‘汝以幼年,未辨君臣之礼节.不知稼穑之艰难。学者瞿林东认为,①唐太宗是“史学自觉”的突出代表。②《帝范》是唐太宗结合自己的政治实践提炼出的重要认识。
——据瞿林东《一个政治家的史学自觉》、《一代明君的君主论》等整理
(1)写出材料一中“城邑”的名称,它是今天哪一世界文化遗产的前身?根据材料一和所学,分析文成公主入藏给吐蕃带来的变化,用一句话概括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理念。
(2)材料二中的两种认识,您更侧重分析哪一种?侧重解读①,请结合材料和所学予以阐释说明。侧重解读②,请从“君臣之礼节”、“稼穑之艰难”两个角度予以论述。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夏商西周的甲骨文与青铜文化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及所学知识可知:西周时期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B正确;
A、C从材料中没有体现;
D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西周时期的文化风尚,答题 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西周时期追颂祖先功德体现了对历史传承的重视。
2.【答案】B
【知识点】三省六部制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一为中国版图之确立,二为中国民族之形成,三为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四为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可确定 该时期为唐朝,所以他创建的政治制度为三省六部制,故B正确;
ACD不符合材料,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唐朝是中国古代版图确定的时期,也是中华民族形成的时期。
3.【答案】B
【知识点】宋元时期的商业发展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三司是盐铁、度支、户部,是负责财政机构,它的设置,表明宋代商品经济有所发展,B正确;
A错误 ,根据材料可知三司始设于唐朝;
C错误,明清时期才开始实行海禁政策;
D错误,材料无法体现政策制度的延续性。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宋代的二府三司制,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三司的确立反映了商品经济发展的时代特点。
4.【答案】B
【知识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初步发展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随着民族工业的发展工厂招募女工,体现了妇女开始走出家庭走向社会,角色发生了改变,故B符合题意;
ACD说法与材料无关,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促使女性社会角色发生改变。
5.【答案】A
【知识点】明清时期思想领域的变化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可知作者批判君主专制制度的弊端,故A符合题意;
B与材料无关;
C错误,明清之际思想活跃的局面与西方的启蒙运动在实质上存在差异;
D错误,未跳出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框架;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明清之际思想活跃的局面,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明清之际的思想 家们在政治上提出了反对君主专制的主张,但其实质是对儒学的批判继承与发展。
6.【答案】D
【知识点】分封制、宗法制与礼乐制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比较、分析,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信息,本题实际上考查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思想相关内容。根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及选项,解读题干信息,不难得出这样的认识:“秩序井然”,即体现西周的宗法制;“清新”,即体现战国时思想领域的百家争鸣;“丰满华丽”,即体现唐代的国家富强;“理性美”,即体现宋代理学的兴起。可知,D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故,本题正确答案选D。
【点评】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儒学新发展。
7.【答案】D
【知识点】《辛丑条约》及其对中国的危害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义和团运动促使列强转变侵华策略,所以《辛丑条约》签订标志着 列强的侵华由武力颠覆到以华制华,扶植代理人,故D正确;
ABC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列强侵华方式的转变,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辛丑条约》标志着列强推行以华制华策略,扶植代理人。
8.【答案】D
【知识点】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开辟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井冈山是中共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具有中国特色革命道路,①③正确
②错误,井冈山根据地的开辟是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④错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首府在江西瑞金;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实践,答题关键在于材料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是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实践。
9.【答案】A
【知识点】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可知:当时正是国共第一次合作进行国民大革命时期,所以,新三民主义是当时的旗帜,A正确;
B错误,五四运动是第一次有广泛群众基础的革命;
C错误,新文化运动后期马克思主义已经传入中国,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道德广泛传播;
D错误,国民大革命并没有根本上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国民大革命,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国民大革命是国共第一次合作。
10.【答案】D
【知识点】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他们的力量远远不足以支撑一个现代宪政社会”可以看出民国时期民主进程基础薄弱,D正确;
A错误,全盘西化说法过于绝对;
B错误,材料只涉及城市,没提到农村;
C错误,西方商品开始进入中国是鸦片战争以后;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近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掌握民国时期的民主进程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11.【答案】A
【知识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及其意义
【解析】【分析】跟库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这段讲话是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的开幕词,所以A正确;
BCD错误,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新中国的成立,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
12.【答案】A
【知识点】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1980年我国农业产量迅速增加是因为实施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的经营自主权扩大,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A正确;
BD并不是农业进步的主要原因;C错误,1984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基本完成;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扩大了农民的经营自主权,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13.【答案】B
【知识点】北平和谈与渡江战役
【解析】【分析】题干中的事件发生在解放战争期间,“另起炉灶”和站到社会主义阵营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外交政策,时间不符,A、D项错误。长江是我国的内河,列强在晚清时期攫取了随意进入我国内河航行的特权,而人民解放军的奋起反抗则是对列强这种特权的否定,B项正确。题干中未涉及英国军舰擅自闯入长江人民解放军防线是为了对国民党进行军事援助,且人民解放军的这一行为也无法切断西方国家对国民党的军事援助,C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B。
14.【答案】D
【知识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 可知: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是在2001年,与材料中的时间相差甚远,所以并不能作为义乌小商品市场成长的因素,①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点的确立对于推动义乌小商品市场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15.【答案】A
【知识点】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最好的方式”可知它概括了新型国家关系的实质,进一步提倡民主和平等,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法制化,故A正确;
B错误,和平与发展的主题是在1985年提出的,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相符,不能作为它的基础;
C错误,消除说法过于绝对;
D错误,上海合作组织是2001年建立的,与材料时间不相符,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意义,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有助于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和法制化。
16.【答案】D
【知识点】改革开放以来的综合国力不断提升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入预定轨道是1970年,第一颗实用通信广播卫星升空是1986年;发射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是1984年;进入国际卫星发射市场是在20世纪90年代;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中国航天技术的发展,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时间的把握。
17.【答案】C
【知识点】《罗马民法大全》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罗马法的最后发展阶段”可知该时期的罗马法为万民法,它注重调节贸易及财产等经济和民事纠纷,C正确;
A错误,指的是自然法精神;
B错误,是公民法的特点;
D错误,是《十二铜表法》的意义;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罗马法,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雅典万民法注重调节注重调节贸易及财产等经济和民事纠纷,更具实用性和灵活性。
18.【答案】B
【知识点】新航路开辟的航海家及成就;新航路开辟后美洲食物物种的交流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我在1492年发现印度大陆以及大批岛屿,包括被印第安人称为海地”可以确定该航海家是哥伦布,他到达了美洲,所以返航时的物品中有烟草和玉米;
A错误,是麦哲伦完成了首次环球航行;
C错误,哥伦布受西班牙王室支持;
D错误,哥伦布没有经过中国,所以不能带回中国的茶叶;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新航路开辟的过程,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注意把握四位航海家的路线,知道哥伦布虽然认为自己到达了印度,但实际到达的是美洲。
19.【答案】A
【知识点】两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促进了人们生产方式的改变最具有概括性,符合四次工业革命带来的变化,故A正确;
B错误,第一次工业革命时科学与技术并没有真正结合;
C错误,第四次工业革命才出现人工智能技术;
D错误,信息化的普及从第三次科技革命才开始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工业革命的影响,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科技的发展促进了人们生产方式的变化。
20.【答案】C
【知识点】启蒙运动
【解析】【分析】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描述了宇宙宏观的运动规律,与“宇宙是上帝按照理性计划设计的完美结合的机器”符合,可见这些思想家是在万有引力定律之后出现。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早于万有引力定律的出现,排除AB。进化论与宇宙的“理性设计”无关,不选D。启蒙运动的思想家深受牛顿力学的影响,故选C。
【点评】文艺复兴以复兴古典希腊、罗马文化为名,实际上是资产阶级新文化运动。以人文主义为旗帜,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要求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追求自由和幸福。宗教改革以宗教改革的形式,进行反封建斗争,挑战教皇为首的宗教权威,提出符合资产阶级需要的宗教理论。启蒙运动斗争矛头指向封建专制,提出天赋人权、三权分立、主权在民的思想。批判专制主义、教权主义和封建特权,为资本主义社会确立了一套政治构想。
21.【答案】C
【知识点】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解析】【分析】图片成员国包括英国、法国、意大利、冰岛、挪威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组织为1949年成立的北约,C正确;
A错误,反法西斯同盟国不包括意大利;
B错误,葡萄牙是1955年加入联合国的;
D错误,1973年英国才加入欧共体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北约的建立,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北约的成立推动了二战后两极格局的形成。
22.【答案】B
【知识点】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对付激进狂躁的众议员,保护有可能受到多数人压迫的少数”及所学知识可知:美国设置了参议院使参议院和众议院相互制约,故B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美国民主共和制度的建立,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参议院和众议院相互制衡,有利于维护更多数的人的民主。
23.【答案】C
【知识点】科学技术新发展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自然科学的独立宣言”及所学知识可知恩格斯指的科学家是牛顿,C正确;
ABD与材料中的信息不相符,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答题 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相关知识点的把握。牛顿创立经典力学完成了科学史上的划时代飞跃,被誉为“自然科学的独立宣言”。
24.【答案】D
【知识点】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与影响
【解析】【分析】材料图表反映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人口数量和经济发展水平上的不平衡状况,这种状况的产生既有历史因素又有现实因素,既有发达国家的因素也有发展中国家自身因素造成,①③正确;
②错误,材料中没有看出世界局势的紧张;
④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国际分工的发展;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
25.【答案】C
【知识点】“二战”的进程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二战爆发后,德国闪击波兰,苏联趁机入侵波兰,把分割线推到了②,C正确
A错误,第一次世界大战临近结束时,俄国因为十月革命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宣布废除沙俄与普、奥签订的关于瓜分波兰的一切条约,波兰独立,与②线的形成无关
B错误,苏德在二战前签署的秘密协定,分割波兰,分割线是①,与题意不符;
D错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后调整的边界是③,与材料无关;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二战的进程,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时空观念的把握。
26.【答案】B
【知识点】历史与历史的重现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大量阅读朝庭金匮石室之书,还到各处实地探访,搜集遗闻”及所学知识可知:司马迁具有史料考证的意识,B正确;
ACD与材料中的中心意思不相符,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史料考证。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司马迁到实地探访搜集遗闻体现了它对史料的考证。
27.【答案】A
【知识点】科举制
【解析】【分析】从动力上看,魏晋以来的九品中正制度越来越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隋唐时候,一种新的选官制度应运而生——科举制产生。科举制是通过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个人凭借自己的才能跻身仕途,光宗耀祖。这种制度打击了魏晋以来的门阀士族,有利于庶族地主参与国家政事,扩大了统治阶层。科举制对中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故应选A。
BCD项说法均明显不符合题意不是发明的着眼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科举制的创立,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科举制在设置之初是为了抑制门阀势力的发展,加强中央集权。
28.【答案】C
【知识点】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美国建立了一大批国有企业,增加了政府的财政开支,所以出现了财政赤字,C正确;
A错误,马歇尔计划是美国对欧洲进行经济援助;
B错误,古巴导弹危机是美苏两国在军事和政治领域的较量,与财政赤字无关;
D错误。朝鲜战争中美国战败了;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二战后美国的财政赤字问题,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二战后美国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建立了一批国有企业,结果导致了大量的财政赤字。
29.【答案】C
【知识点】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
【解析】【分析】在地方设立了105个经济行政区,把被撤的全联盟部所管辖的企业移交给相应的经济行政区说明地方自主权在经济建设中的分量增加,C正确;
A苏联改革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只是小修小补,排除A;
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是苏联工业化的特点,没有摒弃,除B;
苏联建立的是社会主义国家,不会削弱公有制经济的主导地位,排除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由材料在地方设立了105个经济行政区,把被撤的全联盟部所管辖的企业移交给相应的经济行政区。可得出适度扩大地方经济自主权的信息,答题时注意掌握苏联改革的局限性和工业化的特点,难度中等。
30.【答案】D
【知识点】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图一为典型的古典主义绘画,图二为现实主义绘画,图三为印象主义绘画,图四为立体主义绘画,随意体现了美术流派演变的历程,故D正确
ABC与材料中的主旨不符,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近现代的美术成就,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理解美术流派演变的历程。
31.【答案】(1)殖民扩张;自由主义。
(2)实行《国家工业复兴法》,限制资本家自主生产等;新政中一些维护普通民从权益的措施损害了资本家的利益,如规定最高工时、最低工资和大规模的社会救济等;特点:国家干预经济。
【知识点】两次工业革命;罗斯福新政
【解析】【分析】(1)途径:根据材料“19世纪中期,日本的“开国”和澳大利亚成为英国的殖民地以及中国的门户开放”可知世界市场形成点的主要途径是殖民扩张;
经济政策: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当时的经济政策是自由主义;
(2)依据:可从罗斯福新政中的措施进行举例,说明罗斯福新政但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资本家的自由,损害了资本家的利益,但从长远来说维护了资产阶级的长远利益;
特点: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世界市场的形成和罗斯福新政,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
32.【答案】(1)原因:德国对外扩张对法国构成极大威胁。意图:确保自身安全;加强其在欧洲大陆的优势地位。后果:1935年10月,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
(2)“东西”:苏台德区。政策:绥靖政策。影响:助长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气焰;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牺牲了弱小国家的利益;不利于反法西斯国家的团结对敌。
【知识点】“二战”的进程
【解析】【分析】(1)材料一说“意大利把侵略矛头调离巴尔干、地中海和小协约国地区,即离开法国的势力范围。法国则同意把突尼斯和法属索马里的某些利益让给意大利,并纵容意大利侵吞埃塞俄比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德国在欧洲大陆的扩张政策给法国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为此不能在于意大利交恶使其外部环境雪上加霜,与意大利的绥靖,牺牲了埃塞俄比亚的利益,意大利有恃无恐的入侵埃塞俄比亚;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对德国的挑衅行为再三默许,双方签订了《慕尼黑条约》,绥靖政策达到顶峰,虽然暂时避免了战争的爆发,但牺牲了弱国的利益,助长了法西斯的嚣张气焰,加速了二战的爆发,绥靖政策有其历史性的惯性因素,是一战后欧洲和平主义思潮泛滥的结果,但英法为避免战争甚至祸水东引,伤害了反法西斯国家的感情,不利于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欧洲的绥靖政策,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理解绥靖政策对于弱国利益的牺牲和对于法西斯国家嚣张气焰的助长。
33.【答案】(1)过程:1979年邓小平已经局部提出社会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的观点;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明确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发展的手段;1992年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2)倾向于①背景是原有经济体制的弊病都充分暴露;改革均以农业为突破口;内容上都强调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巩固和发展生产;背后的实质是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有益探索);巩固政权使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倾向于②列宁探索了相对落后的国家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途径,而邓小平解释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在实践方面,邓小平将思想解放和改革实践逐步推进,同时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并行。
【知识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新经济政策;邓小平理论
【解析】【分析】(1)“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连接的过程,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建设的过程,通过所学知识可知,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邓小平就开始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直到十四大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改革的目标;(2)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学生可以任答其中一种观点,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回答问题时要突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特点。
故答案为:(1)过程:1979年邓小平已经局部提出社会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的观点;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明确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发展的手段;1992年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2)倾向于①背景是原有经济体制的弊病都充分暴露;改革均以农业为突破口;内容上都强调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巩固和发展生产;背后的实质是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有益探索);巩固政权使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倾向于②列宁探索了相对落后的国家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途径,而邓小平解释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在实践方面,邓小平将思想解放和改革实践逐步推进,同时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并行。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历史概念的能力,难度中等,答题时注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指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借以实现的具体形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市场机制与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所有制结构相结合的市场经济,不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市场经济。
34.【答案】(1)名称:红山宫。遗产:布达拉宫。变化:吐蕃与唐朝建立了“翁婿”关系(或加强了与唐朝的联系),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吐蕃的风俗习惯,促进了吐蕃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理念:“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2)侧重解读①:唐太宗认识到史学可以惩恶杨善、资鉴后世,修攒前朝历史和国史.开创官修历史制度的先河。常与大臣讨论历代兴衰的往事,吸取历史教训,推动“贞观之治”的出现。侧重解读②:唐太宗选贤任能,虚怀纳谏。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不夺农时,推行均田制,轻徭薄赋。反复强调“存百姓”。
【知识点】唐朝的繁荣: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唐朝的民族交融与民族治理
【解析】【分析】(1)第一问涵盖着几个小问题,通过材料一所给史料唐太宗时期,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和亲的史实,可知考查的是唐太宗时期唐朝与吐蕃少数民族的关系,因此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便可。
(2)本题属于观点选择类解答题,需要先选择所要解读 的观点,然后依据相应的材料中的观点并按所选的观点要求回答即可。
故答案为:(1)名称:红山宫。遗产:布达拉宫。吐蕃与唐朝建立了“翁婿”关系,(或加强了与唐朝的联系),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吐蕃的风俗习惯,促进了吐蕃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基本理念:“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2)侧重解读①:唐太宗认识到史学可以惩恶杨善、资鉴后世,修攒前朝历史和国史.开创官修历史制度的先河。常与大臣讨论历代兴衰的往事,吸取历史教训,推动“贞观之治”的出现。侧重解读②:唐太宗选贤任能,虚怀纳谏。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不夺农时,推行均田制,轻徭薄赋。反复强调“存百姓”。
【点评】本题第一问侧重考查唐朝的民族关系的考查,徐结合所学知识来回答,第二问属于选择类问题,需要选出一种观点,然后根据所选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即可。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浙江省杭州市2019届高考历史命题比赛模拟试卷(十五)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