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江西省抚州市南城县2023-2024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含解析)

南城县2023-2024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九年级历史试卷(开卷)
一、单项选择题(以下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本大题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有学者指出:“埃及人是在岩石上砍凿出他们的艺术的。”可以证明这一结论的史实是()
A.刻在石柱上的汉谟拉比法典 B.建造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
C.建造巴黎圣母院 D.建造麦加清真寺
2.古巴比伦国王为了强化自己的统治,缓和社会矛盾,命人编写了一部内容丰富的法典。它是历史上已知最早的较为完备的成文法典。“它”主要维护( )
A.奴隶主的利益 B.奴隶的利益 C.外邦人的利益 D.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利益
3.18世纪英国诗人雪莱曾写道:“我们的法律、文学、宗教和艺术都起源于希腊。如果没有希腊,我们现在还可能蒙昧、无知,与野人无异。”雪莱认为希腊文明与近代文明之间的关系是( )
A.希腊人创造出的法学体系沿用至今 B.近代西方文明复原了古希腊文化
C.希腊文化完全涵盖了近代西方文明 D.希腊文明是近代西方文明的源头
4.下图为古代雅典公民结构的比例图,观察图示信息,下列叙述准确的是
A.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 B.雅典民主政治的辉煌
C.雅典民主政治的优势 D.雅典民主政治的起源
5.把握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各项中没有因果关系的是( )
A.罗马人对犹太人的残酷统治——基督教产生
B.种姓制度——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
C.伯利克里改革——雅典民主制度到达顶峰
D.亚历山大东征——波斯帝国的灭亡
6.如图是某同学制作的有关欧洲国家演变的思维导图。下列选项中,序号对应的国家或王朝正确的是( )

A.①拜占庭帝国 ②查理曼帝国③德意志 B.①亚历山大帝国 ②查理曼帝国 ③英国
C.①拜占庭帝国②查理曼帝国③英国 D.①亚历山大帝国 ②拜占庭帝国③德意志
7.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其共同点不包括
A.都诞生在亚洲 B.都诞生在公元前
C.都促进文化交流 D.都曾为统治者所利用
8.中世纪西欧庄园内有治铁等作坊,奶酪、衣服等也自己制作。黄梅戏《天仙配》有一句唱词“你耕田来我织布,你挑水来我浇园”。二者体现的经济特征,相同的是
A.实行土地公有 B.都是自由农民
C.都具有司法权 D.经济自给自足
9.流行语或谚语是历史的很好写照.下列流行语或谚语中,能准确反映欧洲中世纪社会制度主要特征的是( )
A.“条条大路通罗马” B.“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
C.“最美丽的花朵” D.“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10.7世纪中期,日本在地方设置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员治理;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统一赋税。这一措施( )
A.使日本基本实现统一 B.加强了中央集权
C.导致幕府统治的出现 D.致使天皇大权旁落
11.对如图解读正确的是( )

A.阿拉伯人发明,古印度人改造 B.古印度人发明,阿拉伯人改造
C.古埃及人发明,古希腊人改造 D.古希腊人发明,古埃及人改造
12.历史课上,李老师安排学生收集商鞅变法、大化改新、穆罕默德在麦地那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采邑制的实行、琅城市民为争取自治权而斗争等相关资料,作为下节活动课讨论的主要内容。该活动课的主题应该是(  )
A.人类文明的开端 B.亚欧封建社会
C.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D.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13.据下表可知,拜占庭文化( )
文学领域 拜占庭学者们努力吸收古典文化,并刻意仿效,创造出许多杰作,如查士丁尼时代《战史》《建筑》等
艺术领域 区别西欧单调乏味统一的圣母画,结合两河流域的文化艺术特色,创造了独特的宗教艺术风格
A.丰富多样,神权至上 B.兼收并蓄,推陈出新
C.东西交融,影响深远 D.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14.中世纪晚期欧洲社会出现的新变化有
①出现集中的手工工场②出现了租地农场
③富裕农民和市民阶级成为重要的阶级力量④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5.“如果行程顺利,到加勒比和美洲的目的地需要四至六周,这段旅程中,炎热、寒冷和疾病使‘活人货物’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材料体现了
A.三角贸易的血腥 B.印第安人的悲惨处境
C.鸦片贸易的罪恶 D.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16.为争夺美洲、非洲、亚洲的殖民地和世界市场,从17世纪下半叶起,欧洲各国展开了一系列殖民争霸战争。其中,大肆殖民扩张并自诩为“日不落帝国”的国家是
A.英国 B.荷兰 C.法国 D.西班牙
17.《全球通史》在评价某一社会思潮时指出:它“关心的是今生而不是来世,强调人和人所能取得的成就,认为人是自身命运的塑造者”。这一社会思潮是
A.人文主义
B.社会主义
C.理性主义
D.自由主义
18.在历史学习中,我们应学会区分“历史事实”与“历史结论”。下列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
A.罗马帝国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
B.拜占庭帝国是希腊罗马文明的继承者和保存者
C.1122年,教皇和欧洲各国君主签署《沃姆斯和约》
D.中世纪西欧大学拥有司法特权,免受地方世俗法官审判
19.对于哥伦布抵达美洲,不同地区的人们评价不一样:欧洲人称之为“发现美洲”和“地理大发现”,印第安人称之为“欧洲人侵略的开端”,梵蒂冈(教皇国)人称之为“向美洲开始传播福音”,而有的史学家则称之为“两种文明的相遇”。以下对这一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
A.上述评价都体现了科学的历史观 B.上述不同评价均缺乏史料实证
C.印第安人没有开阔的国际视野 D.对同一历史事件会有不同的解释
20.拒绝全球化,就是拒绝太阳升起。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观察全球化进程示意图,开启“全球化1.0版本”的事件是
A.亚历山大东征 B.三角贸易 C.文艺复兴运动 D.新航路开辟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某同学在学习了世界古代史后,对前四个主题单元进行了整理,以下是他的学习笔记
笔记一文明:古代亚非文明 制度特征:专制集权 内容: 1.金字塔 2.《汉谟拉比法典》 3. 4.佛教的产生 笔记二文明: 制度特征: 内容: 1. 2. 3. 4. 提供的学习内容 查理曼帝国、幕府统治、公民大会、西欧庄园、亚历山大东征、基督教的传播、阿拉伯帝国、《十二铜表法》、大化改新、罗马帝国、伊斯兰教的创立、《罗马民法大全》
(1)请补全笔记一内容。
(2)请从表格提供的学习内容中选取四个,参照笔记一完成笔记二。
22.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指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史料实证素养】
材料一:
【时空观念素养】
材料二:
【历史解释素养】
材料三:货币地租的发展、自营地的出租、土地市场的活跃、修道院的解散、圈地和兼并等都是促使租地农场形成的重要因素……一定规模的雇佣劳动经营以及为市场而生产,是租地农场最突出的经营特征,也是人们特别强调的有别于家庭农场的特征。
——摘编自黄春高《14—16世纪英国租地农场的历史考察》
请回答:
(1)历史研究要借助于史料。请你将材料一中的史料按照要求分类。
实物史料:___________;文献史料:__________;如果要了解早期希腊社会的状况,你会选择哪则史料?
(2)材料二中图一D航线与哪一位航海家有关?图二中最能体现“三角贸易”本质的是哪一段航程?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航路开辟和“三角贸易”之间的内在联系。
(3)14世纪中叶以后,欧洲出现的租地农场是农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的表现。请结合材料三说出租地农场形成的因素。租地农场生产、经营方式的特征有哪些?
23.纵观人类历史,思想解放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近代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阅读下列材料,探究问题。
材料一 学者布克哈特说,在中世纪的欧洲,人类意识处在一层纱幕之下,这层纱幕是由信仰、幻想和幼稚的偏见织成的,在A,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
材料二 B时期,人们对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巨大成就极为欢欣。他们认为这是一次精神的新生,而不是像花开花落那样,只是周而复始地重复。
材料三 思想的引领者。
(1)材料一中所说的“这层纱幕”指的是什么?材料一中的“A”最可能是哪个国家?
(2)材料二中的“B”指的是什么?如何理解材料二中说的“这是一次精神的新生,而不是像花开花落那样,只是周而复始地重复”?
(3)材料三中的三个人物是文艺复兴运动时期的骄傲,分别列举出他们的代表作品。
(4)请结合以上探究和所学知识,指出思想解放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24.一部分人类发展史,也是一部多元化文明共生并进的历史。不同的历史和国情,不同民族和习俗,孕育了不同文明,使世界更加丰富多彩。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成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借鉴文明】
材料一:6世纪下半叶,日本国内出现统治危机。646年(大化二年)元旦,日本统治者任用一些从中国归来的留学生,针对日本的政治,经济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1)根据材料一,说说日本出现统治危机后进行了哪一改革。带了怎样的影响?
【陶醉辉煌】
材料二:西罗马帝国于476年灭亡后,拜占庭帝国依然保持着它的繁荣。6世纪,皇帝查士丁尼西征,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加剧了帝国的政治危机。而拜占庭帝国仍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就,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对比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日本和拜占庭帝国对待其他先进文明各持什么态度
【安于现状】
材料三: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
——马克思
(3)材料三中的“大帝国”指的是哪个国家?它当时的对外政策是什么现在这个国家的对外政策是什么?
(4)你从三个国家不同的历史命运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试卷第2页,共7页
1.B
【详解】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建造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证明了材料中“埃及人是在岩石上砍凿出他们的艺术的”,B项正确;汉谟拉比法典是古代巴比伦王国成就,排除A项;巴黎圣母院位于法国,排除C项;建造麦加清真寺是阿拉伯人,排除D项。故选B项。
2.A
【详解】根据题干“它是历史上已知最早的较为完备的成文法典。”可得出它是《汉谟拉比法典》,《汉谟拉比法典》严格保护奴隶主的利益,规定:拐带奴隶、帮助奴隶逃跑或窝藏奴隶者,都要被处以死刑。奴隶打自由民的嘴巴或不承认自己的主人,要被处以割耳之刑,A项正确;《汉谟拉比法典》不奴隶的利益,排除B项;外邦人、 无公民、自由民是古希腊才出现的身份,在古巴比伦国王没有出现,排除CD项。故选A项。
3.D
【详解】“ 我们的法律、文学、宗教和艺术都起源于希腊”这说明希腊是欧洲文明的源头,D项正确;罗马人创造出的法学体系沿用至今,不是希腊人,排除A项;B项说法错误,近代西方文明是在借鉴古希腊人文主义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排除B项;希腊文化完全涵盖了近代西方文明,这种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故选D项。
4.A
【详解】依据题干图表信息可知看,古代雅典有9%的公民有投票权,表明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雅典民主政治所体现的平等和公正原则,仅适用于雅典的男性公民,众多的妇女和外邦人无权享受这种民主,故A符合题意;题干没有涉及雅典民主政治的辉煌、雅典民主政治的优势、雅典民主政治的起源,故B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A。
5.B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佛教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创始人释迦牟尼,早期佛教反对第一等级婆罗门的特权,提出众生平等,不拒绝低种姓的人入教,因此种姓制度与佛教相关,与伊斯兰教无关,B项符合题意,选择B项;1世纪在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犹太人长期遭受苦难,渴望救世主到来。传道者宣传说耶稣就是救世主,耶稣教导人们忍受苦难,死后可以升入天堂。救世主在希腊语中称作“基督”,这种信仰耶稣基督的宗教,后来被称之为“基督教”,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雅典城邦位于希腊中部,经过几次改革后,雅典建立了民主政体,经济发达,国势强盛。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达到全盛,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亚历山大东征主要是给东方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3世纪,罗马帝国陷入长期的政治经济大危机,统治者争斗混战不断,人民起义此起彼伏,农业萎缩,工商业衰落,民生凋敝,375年被“蛮族”日耳曼人大举侵入罗马帝国。4世纪末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亚历山大东征是波斯帝国的灭亡的直接原因,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B项。
6.A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前27年罗马帝国建立,公元395年后分为西罗马帝国和拜占庭帝国,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 ,在它的基础上,建立法兰克王国,后来法兰克王国发展成查理曼帝国,查理曼去世后,843年,查理曼的三个孙子缔结条约,将帝国一分为三,形成以后德意志、法兰西和意大利三个国家的雏形,A项正确;亚历山大帝国是公元前4世纪亚历山大经过多年征战建立起的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查理曼帝国分裂后发展成后来的法兰西、意大利、德意志帝国,与英国无关,排除BC项;4世纪末,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即东罗马帝国和西罗马帝国,东罗马帝国又称拜占庭帝国;8世纪,查理成为法兰克王国国王,后查理被称为“查理大帝”或“查理曼”,他统治时期的法兰克王国,史称查理曼帝国,排除D项。故选A项。
7.B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佛教诞生于印度,基督教诞生于巴勒斯坦一带,伊斯兰教诞生于阿拉伯半岛的麦加。三大宗教都让人忍耐顺从,有利于统治者的统治,最后都为统治者所利用,而且三大宗教向外传播的过程,同时也是不同文化交流融合过程。但佛教诞生于公元前6世纪,基督教诞生于公元1世纪,伊斯兰教诞生于公元7世纪,所以共同点不包括B,B项符合题意。综上所述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
8.D
【详解】依据题干信息“中世纪西欧庄园内有治铁等作坊,奶酪、衣服等也自己制作”“你耕田来我织布,你挑水来我浇园”并结合所学可知,西欧庄园和中国封建社会经济有自给自足的特点,故D正确;题干信息未显示土地公有、自由农民、司法权的信息,故ABC错误。综上故选D。
9.D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欧洲中世纪社会制度主要特征是封建等级制度,8世纪前期,查理 马特任宫相时,进行改革,改变以前无条件赏赐贵族土地的做法,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在封建贵族内部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但在不同等级的贵族间,没有严格的上下级制约关系,当时流传着一句话: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D项正确;“条条大路通罗马”是罗马帝国时期的,不属于中世纪,排除A项;“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反映的是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不是欧洲中世纪社会制度的主要特征,排除B项;“最美好的花朵”反映的是西欧大学的兴起,不是欧洲中世纪社会制度的主要特征,排除C项。故选D项。
10.B
【详解】7世纪中期,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大化改新”。日本在地方设置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员治理;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统一赋税。这一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日本基本实现统一,排除A项;材料信息与幕府无关,排除C项;材料无法体现天皇的权力被削弱,排除D项。故选B项。
11.B
【详解】最初印度人用梵文的字头表示数字,创造了从0到9十个数字的计数法;阿拉伯人学会这一方法,对它加以改造,12世纪初,这一简便的计数法传到欧洲,被称为“阿拉伯数字”,B项正确;ACD项对题干图片解读不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ACD项。故选B项。
12.B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商鞅变法是中国在战国时期的改革,属于亚洲的封建化的改革;封君封臣制度是法兰克王国改革后的制度,法兰克王国属于欧洲,这一事件属于欧洲封建社会时期的改革;琅城市民为争取自治权而斗争是法国的事件,属于欧洲,这是欧洲封建社会时期,市民为了争取自由和自治权进行的斗争;由此可知,题干的事件描述的是欧亚大陆封建社会时期发生的事件,B项正确;人类文明的开端与本题无关,排除A项;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改格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与本题无关,本题不是说改革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的,排除D项。故选B项。
13.B
【详解】根据“拜占庭学者们努力吸收古典文化,并刻意仿效,创造出许多杰作”“区别西欧单调乏味统一的圣母画,结合两河流域的文化艺术特色,创造了独特的宗教艺术风格”可知,拜占庭在吸收古典文化的基础上,还有创新,B项正确;材料信息无法体现神权至上、影响深远、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排除ACD项。故选B项。
14.D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中世纪晚期,欧洲手工业方面出现集中的手工工场,农业方面出现了租地农场,推动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出现,开始改变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①②④正确;这一时期,富裕农民、骑士、乡绅通过各种手段集中土地,以新的经营方式掌握了生产、交换等环节,成为农村中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而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工商业的繁荣,市民阶级逐渐形成,城市手工业者和商人不断分化,出现了富裕的大手工业作坊主、商人和银行家等,他们成为早期的资产阶级,③正确。D项正确,排除ABC项。故选D项。
15.A
【详解】依据题干信息“美洲”“这段旅程中,炎热、寒冷和疾病使‘活人货物’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并结合所学可知,16世纪开始的“黑三角贸易”即奴隶贸易,欧洲奴隶贩子从本国出发装载盐、布匹、朗姆酒等,在非洲换成奴隶沿着所谓的“中央航路”通过大西洋,在美洲换成糖、烟草和稻米等种植园产品以及金银和工业原料返航,材料体现了非洲黑人奴隶的悲惨处境,描绘了三角贸易的血腥,故A正确,B错误;题干未显示鸦片贸易,故C错误; 世界市场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完成之后最终形成的,故D错误。综上故选A。
16.A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大肆殖民扩张并自诩为“日不落帝国”的国家是英国,故选A;荷兰被称为“海上马车夫”,排除B;法国和西班牙都与“日不落帝国”不符,排除CD。
17.A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4世纪中叶,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威尼斯等地,工商业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一些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形成中的资产阶级不满罗马教廷对精神世界的控制,对教会宣扬的苦行禁欲,追求死后进入天堂的生活态度渐生异议,要求建立一种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的生活哲学;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享受现世生活。这种被称为人文主义的思潮逐渐流行,文艺复兴运动兴起。故A符合题意;BCD与题干信息不符,故选A。
18.B
【详解】据所学知识可知, 历史结论:是对历史事件或者历史现象的本质的探索,具有人的主观性,可以是对历史产生原因的探索,可以是对历史发生过程中的探索,也可以是一个历史对另外一段历史影响的探索等等。拜占庭帝国是希腊罗马文明的继承者和保存者,属于对拜占庭帝国的看法和评价,B项正确;罗马帝国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属于历史事实,排除A项;1122年,教皇和欧洲各国君主签署《沃姆斯和约》,属于历史事实,排除C项;中世纪西欧大学拥有司法特权,免受地方世俗法官审判,属于历史事实,排除D项。故选B项。
19.D
【详解】根据材料“欧洲人称发现美洲......两种文明相遇”可知,题干材料表明不同的立场对同一历史事物会有不同解释,D项正确;材料“欧洲人侵略的开端”“向美洲开始传播福音” 是矛盾的,不可能都体现了科学历史观,排除A项;B项“均缺乏史料实证”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材料印第安人称“欧洲人侵略的开端”反映了种族灭绝等苦难,不能以开阔的国际视野无视民族灾难,排除C项。故选D项。
20.D
【详解】据全球化进程示意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开启“全球化1.0版本”的事件是新航路的开辟(或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新航路开辟使得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因而可以说新航路开辟开启了“全球化”,D符合题意;亚历山大东征与全球化无关,A排除;三角贸易贩卖黑奴,B排除;文艺复兴是思想解放运动,C排除。故选择D。
21.(1)内容:文明成果;伊斯兰教的创立。
(2)笔记二:古代欧洲文明;民主政治;文明成果;《十二铜表法》;亚历山大东征;基督教的传播;《罗马民法大全》。
【详解】(1)内容:根据材料,由笔记一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代亚非文明有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文明;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文明;印度河流域的古代印度文明;黄河流域的古代中国文明,因此古代亚非文明属于大河流域的文明,其制度特征是专制集权;结合提供的学习内容可知,古代亚非文明的内容即文明成果,有伊斯兰教的创立、甲骨文、青铜器、《汉谟拉比法典》。因此填写文明成果;伊斯兰教的创立。
(2)根据“提供的学习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希腊地形多山,易形成小国寡民的社会,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所以工商业发达,较早产生民主思想。古希腊文明成为西方(欧洲)文明的发源地,因此笔记二可以填写古代欧洲文明,其制度特征是民主政治,内容即文明成果有《十二铜表法》、亚历山大东征、基督教的传播、《罗马民法大全》、公民大会、《罗马民法大全》等。因此填写古代欧洲文明;民主政治;文明成果;《十二铜表法》;亚历山大东征;基督教的传播;《罗马民法大全》。
22.(1)实物史料:图一或金字塔;图二或大竞技场。文献史料:图三或《荷马史诗》。选择史料:图三或《荷马史诗》。
(2)航海家:麦哲伦。航程:中程或由非洲到美洲的航程。内在联系: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人开始了早期殖民掠夺,进行“三角贸易”。
(3)因素:货币地租的发展;自营地的出租;土地市场的活跃;修道院的解散;圈地和兼并。特征:出现雇佣关系;产品推向市场。
【详解】(1)实物史料:根据所学知识,实物史料指各类文物、古迹、遗址、建筑、碑刻、雕塑和绘画等,图一或金字塔;图二或大竞技场属于实物史料;文献史料:根据所学知识,图三或《荷马史诗》属于文献史料;选择史料:根据所学知识,《荷马史诗》是宝贵的文学遗产,也是了解早期希腊社会的主要文献。
(2)航海家:根据所学知识,完成环球航行的是麦哲伦;航程:最能体现三角贸易本质的是中程或由非洲到美洲的航程,这段航程大批量贩卖黑奴;内在联系:根据所学知识,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人开始了早期殖民掠夺,进行“三角贸易”。
(3)因素:根据材料“货币地租的发展、自营地的出租、土地市场的活跃、修道院的解散、圈地和兼并等都是促使租地农场形成的重要因素”可知是货币地租的发展;自营地的出租;土地市场的活跃;修道院的解散;圈地和兼并;特征:根据材料“一定规模的雇佣劳动经营以及为市场而生产,是租地农场最突出的经营特征,也是人们特别强调的有别于家庭农场的特征。”可知特征有出现雇佣关系;产品推向市场。
23.(1)“这层纱幕”:天主教会的神学统治。国家:意大利。
(2)“B”:文艺复兴。理解:虽然这场运动是采取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但并非是对过去的简单继承,而是有着很大程度的创新,实质上是新兴资产阶级发起的思想解放运动。
(3)代表作品: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达 芬奇:《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但丁:《神曲》。
(4)作用:思想解放推动人类社会进步,要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与时俱进;思想解放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近代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等。
【详解】(1)“这层纱幕”:根据材料一“在中世纪的欧洲,人类意识处在一层纱幕之下,这层纱幕是由信仰、幻想和幼稚的偏见织成的”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中所说的“这层纱幕”指的是天主教会的神学统治。
国家:根据所学可知,14世纪中叶,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威尼斯等地,工商业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一些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形成中的资产阶级不满罗马教廷对精神世界的控制,对教会宣扬的苦行禁欲、追求死后升入天堂的生活态度渐生异议,要求建立一种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的生活哲学;他们提倡发扬个性,追求享受现世生活。这种被称为人文主义的思潮逐渐流行,在意大利人文主义思想使人觉醒,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所以材料一中的“A”最可能是意大利。
(2)“B”:根据材料二“ B时期,人们对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巨大成就极为欢欣。他们认为这是一次精神的新生”和所学可知,形成中的资产阶级不满罗马教廷对精神世界的控制,要求建立一种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的生活哲学;他们提倡发扬个性,追求享受现世生活。这种被称为人文主义的思潮逐渐流行,在意大利人文主义思想使人觉醒,所以“B”指的是文艺复兴。
理解:根据所学可知,文艺复兴不仅仅是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而是通过弘扬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发起的一场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因而材料二说“这是一次精神的新生,而不是像花开花落那样,只是周而复始的重复”的。
(3)代表作品: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莎士比亚一生创作了30多部戏剧和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这些作品反映了时代风貌和社会本质,深刻批判了封建道德伦理观念和社会陋习,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者的生活理想。《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他的代表作;达·芬奇的绘画代表作有《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等;但丁是文艺复兴的先驱,他的长篇诗作《神曲》。
(4)作用:上述材料反映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内容和影响以及代表人物,结合以上探究和所学知识可知,思想解放推动人类社会进步,要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与时俱进;思想解放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近代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等。
24.(1)改革:大化改新;影响:使日本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2)日本:开放、积极学习;拜占庭帝国:封闭保守。
(3)国家:清政府统治时期的中国。当时的对外政策:闭关锁国。现在的对外政策:对外开放。
(4)开放宽容使文明繁荣,保守狭隘使文明衰落;要以开放的心态学习外国先进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详解】(1)改革:由材料“646年(大化二年)元旦,日本统治者任用一些从中国归来的留学生,针对日本的政治,经济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可知,日本出现统治危机后进行了大化改新。646年开始,日本效仿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大化改新”;影响:结合所学可知,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2)态度:由材料一可知,日本积极学习隋唐的先进的典章制度,对待其他先进文明是开放、积极学习的态度;由材料“而拜占庭帝国仍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就,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可知,拜占庭帝国对待对待其他先进文明是封闭保守的态度。
(3)国家:由材料“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可知,材料描述的是清政府统治时期的中国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所以“大帝国”指的是清政府统治时期的中国;政策:清政府统治时期中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现在中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
(4)启示:从日本、拜占庭帝国和中国不同历史命运中我们得到开放宽容使文明繁荣,保守狭隘使文明衰落;要以开放的心态学习外国先进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答案第8页,共8页
答案第7页,共8页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江西省抚州市南城县2023-2024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含解析)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