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2023-2024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历史试题(含解析)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学情分析A
八年级历史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对圆明园进行劫掠的是
A.英法联军 B.德法联军 C.英日联军 D.美法联军
2.“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如果让你给中国近代的禁毒英雄颁奖,你会选择给谁颁奖( )
A.琦善 B.林则徐 C.关天培 D.陈化成
3.近代最先割占和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分别是( )
A.英国、日本 B.英国、美国 C.英国、沙俄 D.英国、法国
4.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战争,谱写了一曲悲壮的抗争之歌,领导这场运动的是( )
A.曾国藩 B.林则徐 C.洪秀全 D.关天培
5.“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在外来军事的挑战下开始向近现代社会艰难转型。"理解正确的是
A.外来侵略使中华民族空前团结 B.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C.鸦片战争促使清政府统治瓦解 D.战争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
6.洋务运动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在洋务运动中,洋务派提出的口号是 ( )
A.“自强”与“求富” B.“民主”与“科学”
C.“自由”与“民主” D.“扶清灭洋”
7.近代以来,建立一支强大的海军一直是国人的梦想,无数先辈为之苦苦求索。中国近代海军筹建始于( )
A.太平天国运动 B.戊戌变法 C.鸦片战争 D.洋务运动
8.《马关条约》中有利于外国人直接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和原料,剥削中国人民的条款是( )
A.割地给日本 B.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
C.增辟商埠 D.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9.“甲午一战,变局急转而为‘世变之亟’”。拉开这场“变局”序幕的事件是( )
A.公车上书 B.创办报刊 C.组织学会 D.戊戌政变
10.某同学准备制作一期题为“百年史笔话英豪——近代风云人物”的手抄报。邓世昌的事迹应当归于下列哪一栏目( )
A.禁毒先烈 B.农民领袖 C.甲午英烈 D.变法志士
11.有学者认为,戊戌变法时期所传播的西方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将统治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思想打开了一个缺口。这主要说明戊戌变法
A.维护了封建统治
B.得不到群众支持
C.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
D.传播了革命思想
12.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
A.自强、求富 B.维新变法 C.三民主义 D.民主、科学
13.孙中山在中国同盟会的机关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此“机关报”指的是( )
A.《知新报》 B.《国闻报》 C.《时务报》 D.《民报》
14.以下关于辛亥革命、二次革命和护国战争共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
A.都由孙中山亲自领导 B.矛头都指向北洋军阀
C.都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 D.共同推翻了清政府
15.五四运动前的新文化运动,局限在知识分子的圈子里,没有普及到工农群众中去。材料表明这一时期的新文化运动( )
A.致力思想启蒙 B.强调全盘西化 C.群众基础薄弱 D.关注社会时局
16.下列历史人物中,在宣传马克思主义方面作出主要贡献的是( )
A.李鸿章 B.康有为 C.李大钊 D.胡适
17.某次工人运动号召工人“为自由而战,为人权而战”,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了顶峰。该运动是( )
A.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 C.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D.义和团运动
18.《百年中国》的解说词中说:“1921年注定照耀史册,它并非世纪起点的标志,却是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始。”上述说法是因为1921年( )
A.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了政治舞台 B.中国共产党诞生
C.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D.开创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
19.在五四运动中学生们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合约上签字”等口号,单从口号中我们可以看出五四运动( )
A.是一次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B.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
C.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D.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20.“五四运动改变了以往只有觉悟的革命者而缺少觉醒的人民大众的状况,实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全面觉醒。”这一论断揭示五四运动
A.打开了进步潮流的闸门 B.促进了广大民众的觉醒
C.挽救了中华民族的危亡 D.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二、非选择题。(共30分)
21.“冲击——反应”模式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模式之一。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社会发生剧烈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尽管师夷长技的主张遭强烈反对,但统治者面对着接踵而来、一次比一次严重的内忧外患,为生存计还是不得不实践这一主张。首先从军事利器的引进仿制逐渐推广深入到全面学习西方机器大工业所需的科学技术管理的层次和阶段。
——雷颐《取静集》
材料二:中国的失败使国人痛心疾首、深受震撼,一些有识之士痛定思痛,开始探索新的救国之道。他们认为,中国要生存、要强大,应该而且也只能向日本那样维新变法,学习西方。1895年春,1300多名举人在北京发动“公车上书
——据雷颐《走向革命:细说晚清七十年》
材料三:八国联军侵满清,北京二度被占领。赔巨款,派驻兵,……清朝变成洋人廷。
——节选自《中华历史五千年》之《晚晴悲歌》
材料四:(资产阶级)革命派认为,中国不是“国民恶劣”,而是“政府恶劣……中国国民有建立民主共和的能力,只有“兴民权、改民主”才是唯一出路。
——摘自朱志敏《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1)材料一中“师夷长技的主张”得以实施是在什么运动中?材料一中的“为生存计”体现出该运动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指出,,“新的救国之道”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二中“有识之士”的代表人物。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回答,使“清朝变成洋人廷”的不平等条约是?该条约的哪一内容最能表明“清朝变成洋人廷”?
(4)依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写出资产阶级革命派为“兴民权、改民主”不懈努力,取得了哪些重要成果?(两例即可)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禁烟的消息传到英国、英国商业资产阶级及鸦片贸易集团立刻发出一片战争喧嚣。他们纷纷致书英国政府,狂妄叫嚷:“中国方面的无理举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是不能轻易放过的……不列颠现在极应以武力方式向中国要求‘恢复名誉’了。”
(1)“中国方面的无理举动”指的是什么?不列颠为“恢复名誉”以武力方式对中国发动了什么战争?这场战争最终的结局如何?
材料二:1895年,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在日本马关议和宴会上出了一副对联,其上联是:“内无相,外无将,不得已玉帛相将。”当他要求前来谈判的李鸿章对出下联时,这位清政府举足轻重的人物思考良久,终于勉强对出了下联:“天难度,地难量,这才是帝王度量。”
(2)材料二与近代日本发动的一场侵华战争有关,日本发动这场战争的目的是什么?李鸿章为什么要与日本谈判?这场战争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3)概括指出与材料一、二直接相关的两个条约内容的相似之处。
材料三(图)
《辛丑条约》签订时的场景
(4)《辛丑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的影响是什么?
(5)综合以上材料,指出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给我们的启示。
23.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801班的同学们以“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为主题开展党史宣讲活动,请你也参与进来,完成下列活动任务。
材料一 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写道:“中国人向西方学得很不少,但是行不通,……都失败了。国家的情况一天天变坏,环境迫使人们活不下去。
(1)结合所学知识,举出1912—1921年“国家的情况一天天变坏”的史实两例。
材料二 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自6月5日起的几天内,上海就有六七万工人举行声援学生的罢工。随后,北京、汉口、南京等地工人相继罢工,工人阶级成为斗争的主力。面对工人声援带来的强大压力,北洋政府不得不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汝霖等人的职务。工人阶级在五四运动中表现出的伟大力量,使一些知识分子开始同工人建立联系。这一联系,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2)据材料二,概括工人阶级在五四运动中表现出的伟大力量。说明这伟大力量所产生的影响。
材料三 大会通过了第一个党纲,写明
(1)本党定名为“中国共产党”。
(2)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必须支援工人阶级,直到社会的阶级区分消灭为止。
(3)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消灭社会的阶级区分;……
(3)材料三中通过“第一个党纲”的大会是什么?概括该党纲所确定的奋斗目标。
(4)综合上述材料,概述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必然性。
24.请依据下列图片所反映的共同主题,结合所学知识,任意选择两幅图片,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准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图片之间的联系)
图一 图二 图三
试卷第4页,共5页
1.A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对园内的文物大肆的掠夺,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
2.B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林则徐的主持下,1839年6月3日至25日,收缴的鸦片在虎门海滩被当众销毁;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B项正确;琦善,是清朝大臣,鸦片战争时主和派的代表人物,排除A项;鸦片战争时期,关天培等在虎门英勇殉国,陈化成在吴淞力竭牺牲,排除CD项。故选B项。
3.C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1841年初英军强占香港岛,1842年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条约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因此最先占领中国领土的国家是英国。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利用英法联军侵略中国的机会,采取先武力占领中国领土、然后强迫清政府签订条约的卑劣手段,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因此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俄国,C项正确;近代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俄国,不是日本、美国、法国,排除ABD项。故选C项。
4.C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851年,洪秀全集合拜上帝教群众,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反对清朝的统治,故领导太平天国运动的是洪秀全,C项正确;曾国藩是清政府官员,排除A项;林则徐领导虎门销烟,排除B项;关天培在虎门之战中殉国,排除D项。故选C项。
5.B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开始开眼看世界,学习西方长技、技术、政治制度、思想文化,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故B符合题意;鸦片战争爆发以后,琦善是清政府中投降派主要的成员之一,而且是“罢战言和”的始作俑者,即清政府对外投降政策的第一个执行者,故A不符合题意;鸦片战争打击了清政府统治,战争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由封建社会转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B。
6.A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曾国藩、李鸿章等领导了旨在“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科技,巩固封建统治。故A项符合题意,BCD项不符合题意。故应选A。
7.D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中组建了三支海军:北洋水师、南洋水师、福建水师。其中北洋水师被称为世界第七,亚洲第一,中国近代海军筹建开始于洋务运动,D项正确;太平天国运动期间没有筹建海军,排除A项;戊戌变法发生在洋务运动之后,排除B项;鸦片战争期间没有筹建海军,排除C项。故选D项。
8.D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1895年,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战败,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允许外国在中国开办工厂,使外国人能够直接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和原料,剥削中国人民,列强的侵华方式由商品输出变为资本输出,D项正确;“割地给日本”严重侵害了中国的领土主权,排除A项;“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严重侵害了中国的经济主权,加剧了中国人民的贫困,排除B项;“增辟商埠”使列强的侵略范围由沿海深入到内地,排除C项。故选D项。
9.A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95年春,甲午战败,《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康有为、梁启超等联合参加会试的举人,上书光绪帝,请求拒和、迁都、变法。这就是著名的“公车上书”,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A项正确;公车上书失败后,维新人士在各地组织学会,创办报刊,宣传变法,排除BC项;戊戌政变,标志变法失败,排除D项。故选A项。
10.C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在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英勇抗日,壮烈牺牲,是甲午英烈,C项正确;林则徐是禁毒先驱,排除A项;洪秀全是农民领袖,排除B项;谭嗣同是变法志士,排除D项。故选C项。
11.C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戊戌变法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因为它宣传的是资产阶级思想,是反封建的,故C符合题意。题干是从宣传资产阶级思想反封建的角度,故AB均不符合题意。戊戌变法是维新思想,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12.C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成为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C项正确;自强、求富是洋务运动的口号,排除A项;维新变法是资产阶级改良派的要求,排除B项;民主、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排除D项。故选C项。
13.D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成为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D项正确;《知新报》的出现正值推行维新运动时期,由康有为筹划出版、梁启超兼理笔政、何廷光出资、何穗田和康广仁则负责具体运作创办,排除A项;1897年5月,严复和王修植、夏曾佑等,在天津筹办《国闻报》,排除B项;《时务报》是维新运动时期著名的维新派报纸,是当时维新派最重要的、影响最大的机关报,排除C项。故选D项。
14.C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国战争都是孙中山号召或领导的;都是武装斗争;最终都未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C项正确;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国战争都是孙中山号召或领导的,并非都是由孙中山亲自领导,排除A项;辛亥革命的矛头指向的是清政府,二次革命和护国运动的矛头指向的是袁世凯及其成立的北洋军阀政府,排除B项;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排除D项。故选C项。
15.C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五四运动前的新文化运动,局限在知识分子的圈子里,没有普及到工农群众中去”可知,五四运动前的新文化运动只局限在知识分子圈子里,群众基础薄弱,C项正确;题干没有涉及致力思想启蒙、强调全盘西化和关注社会时局,排除ABD项。故选C项。
16.C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5年,陈独秀创办了《青年杂志》(后改为《新青年》),发起了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科学”两面大旗,新文化运动后期,随着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李大钊在中国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使中国革命进入一个新的时期,C项正确;李鸿章是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排除A项;康有为是戊戌变法的代表人物,排除B项;胡适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提倡新文学,排除D项。故选C项。
17.C
【详解】由材料“某次工人运动号召工人‘为自由而战,为人权而战’,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了顶峰。”并结合所学可知,1923年2月,京汉铁路工人举行大罢工。罢工工人成立京汉铁路总工会,号召工人“为自由而战为人权而战”,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了顶峰,C项正确;新文化运动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与题干无关,排除A项;五四运动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排除B项;义和团运动是农民阶级发起的反帝爱国运动,排除D项。故选C项。
18.B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举行,后又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游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所以说1921年注定照耀史册,它并非世纪起点的标志,却是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始。B项正确;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了政治舞台是在1919年五四运动时期,排除A项;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是在1922年的中共二大上,排除C项;开创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是在1927年后,排除D项。故选B项。
19.A
【详解】依据题干的“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合约上签字”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口号,是一次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A符合题意;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和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属于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但与题干内容无关,BD排除;鸦片战争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C排除;故选A。
20.B
【详解】根据题干“五四运动……,实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全面觉醒。”可知,这一论断揭示了五四运动促进了广大民众的觉醒,故B项正确;辛亥革命打开了进步潮流的闸门,与题干“五四运动”不行,排除A项;题干材料是强调五四运动实现了中华民族的一次全面觉醒,没有涉及挽救了中华民族的危亡,排除C项;五四运动没有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B项。
21.(1)运动:洋务运动;目的:维护清朝统治
(2)救国之道:戊戌变法;人物:康有为、梁启超
(3)条约:《辛丑条约》;内容: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
(4)成果:①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②建立起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
【详解】(1)运动、目的:“ 材料一中“师夷长技的主张”得以实施是在洋务运动中;材料一中的“为生存计”体现出该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
(2)救国之道、人物:根据材料二可知,“新的救国之道”是戊戌变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中“有识之士”的代表人物有康有为、梁启超。
(3) 条约、内容: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可知,使“清朝变成洋人廷”的不平等条约是《辛丑条约》,该条约的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的内容最能表明“清朝变成洋人廷”。
(4)依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可知,资产阶级革命派为“兴民权、改民主”不懈努力,取得的重要成果有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之后,资产阶级革命派建立起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
22.(1)举动:1839年的虎门销烟;战争:鸦片战争;结局: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
(2)目的:日本为实现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梦想;原因:因为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战败;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3)相似:都有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等方面的内容
(4)影响: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都对中国的社会性质产生影响。
(5)落后就要挨打;我们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等等。
【详解】(1)举动:依据材料一“1839年8月初,广东禁烟的消息传到了英国,英国商业资产阶级及鸦片贸易集团立刻发出一片战争喧嚣”的信息,结合所学可知,“中国方面的无理举动”指的是1839年的虎门销;战争:大不列颠为“恢复名誉”以武力方式对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结局:清政府在这场战争中失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
(2)目的:依据所学可知,日本为实现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梦想,发动了甲午中日战争;原因: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战败;影响: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3)相似:依据所学可知,《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都有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的内容;都对中国的社会性质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4)影响:结合所学可知,《辛丑条约》的签订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5)启示:综合以上材料的内容,结合所学可知,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我们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坚决不能在经济上落后,要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才能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位。
23.(1)袁世凯复辟帝制;军阀割据混战;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2)伟大力量:工人运动成为五四运动后期的主力(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推动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迫使北洋政府释放北部学生,罢免卖国贼);影响:促使马克思主义同工人运动相结合。
(3)大会:中共一大;奋斗目标: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4)必然性:近代以来中国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
【详解】(1)根据所学知识,1912—1921年“国家的情况一天天变坏”的史实:袁世凯复辟帝制;军阀割据混战;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2)根据材料二“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工人阶级成为斗争的主力。面对工人声援带来的强大压力,北洋政府不得不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汝霖等人的职务。……,使一些知识分子开始同工人建立联系。这一联系,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工人阶级在五四运动中表现出的伟大力量是工人运动成为五四运动后期的主力,并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推动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最后迫使北洋政府释放北部学生,罢免卖国贼。这一伟大力量所产生的影响是促使马克思主义同工人运动相结合。
(3)根据材料三“本党定名为‘中国共产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通过“第一个党纲”的大会是中共一大。1921年7月,中共一大召开,中共一大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党纲,党纲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4)根据所学知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不是偶然的,是适应近代以来中国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是近代历史选择的必然结果。
24.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工人运动发展
1921年七月中国共产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国掀起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顶峰。京汉铁路工人罢工失败后,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单枪匹马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
【详解】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材料并从材料获取有效信息,拟定具体的论题,再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选择图二和图三,材料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及其领导的工人运动,可以拟定标题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工人运动发展。结合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的意义和工人运动的发展以及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史实分析论证。最后得出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的结论。
答案第6页,共7页
答案第7页,共7页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2023-2024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历史试题(含解析)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