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福建省三明市名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历史暑假考(开学考)试卷

福建省三明市名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历史暑假考(开学考)试卷
一、选择题
1.(2023·山东)私有财产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下列与陶器相关的考古发现中,可以用来作为私有财产已出现证据的是(  )
A.遗址出土有陶器和较多陶器碎片
B.多人合葬墓随葬品有陶钵、陶罐、骨器等
C.单人墓随葬品有陶器、石磬、玉钺等百余件
D.陶器上绘有丰富多彩的几何图案和动植物纹样
【答案】C
【知识点】人类文明产生的标志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私有财产出现的表现是出现贫富分化和差距。“单人墓随葬品有陶器、石磬、玉钺等百余件”反映出贫富差距已经出现,私有制产生,C项正确;
“遗址出土有陶器和较多陶器碎片”体现的是手工业的发展,不能说明出现贫富分化,也就不能说明私有制产生,A项错误;
多人合葬墓主要反映当时人类过着集体生活,不能体现贫富差距,不能说明私有制产生,B项错误;
“陶器上绘有丰富多彩的几何图案和动植物纹样”反映当时陶器工艺水平的发展,没有体现贫富差距,不能证明当时出现私有制,D项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人类文明的产生,解题的关键是理解私有制产生的表现,然后结合选项史实分析,侧重考查学生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
2.西周晚期,某青铜铭文记载,官员牧牛状告他的上司侵吞他5个奴隶,司法官员伯扬父认为牧牛不应当控告自己的上级,最终判决牧牛罚铜三百爰并鞭五百下。这一记载反映了当时
A.奴隶制度遭到破坏 B.贵族体制得到确立
C.礼乐制度面临冲击 D.司法体制出现漏洞
【答案】C
【知识点】分封制、宗法制与礼乐制
【解析】【分析】材料与奴隶制度遭到破坏,A错误;
在此之前就已经确立了贵族政治,B错误;
礼乐制度是周代文化的集中体现,它既是典章制度的总汇,又是人们各种行为的准则,在礼乐制度下,等级森严,其中材料“牧牛状告他的上司行为”说明的是礼乐制度面临冲击,C正确;
司法体制漏洞的说法无关,D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是本质类选择题,时空是西周晚期的中国,考查了西周的礼乐制;旨在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等历史学科素养。学生要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辨别历史事实去分析和解决问题,解题关键是时空信息的把握。
3.(2023·模拟)战国时期,道家学派衍生出了吸收儒、墨、阴阳等学派思想的黄老之学;韩非子借鉴了儒家的三纲,吸收了道家的君人南面之术;《吕氏春秋》融合了各家之长,是杂家学派的代表作品。这些现象(  )
A.说明华夏认同观念不断增强 B.反映了分裂中孕育的统一趋势
C.表明社会各阶层间流动加速 D.适应了统治者富国强兵的需要
【答案】B
【知识点】华夏认同的表现及影响;百家争鸣的意义与影响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道家学派衍生出了吸收儒、墨、阴阳等学派思想的黄老之学;韩非子借鉴了儒家的三纲,吸收了道家的君人南面之术;《吕氏春秋》融合了各家之长,是杂家学派的代表作品。“可以得出虽然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但是各家学派都对其他学派有一定程度的借鉴、吸收,这种学术的逐渐融合从侧面反映了分裂中孕育统一的趋势,所以B选项正确;
华夏认同观念是民族认同的观念,与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融有关,但材料只提到了学术思想的交汇,没有提到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无法体现华夏认同观念在不断加强,所以A选项错误;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度推动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材料主要强调学术思想在逐渐融合,走向统一,无法得出社会阶层的流动加速,所以C选项错误;
根据材料”道家学派衍生出了吸收儒、墨、阴阳等学派的黄老之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黄老之学强调修养生息,与富国强兵的愿望相违,所以D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百家争鸣,以百家争鸣为切入点来考查战国时期逐步走向统一的历史趋势。要求学生掌握百家争鸣的基础知识,结合战国时期的时代背景来分析材料,得出正确答案。
4.下图是西汉初年“五关”示意图。这些关城的主要作用是(  )
A.增加中央政府财政收入 B.促进各地的经济往来
C.防范少数民族政权袭扰 D.守护关中地区的安全
【答案】D
【知识点】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
【解析】【分析】西汉的城关,主要是政治和军事功能,并不是增加财政收入,A错误;
西汉的城关也不是促进经济往来,B错误;
“五关”主要作用是拱卫都城长安,而防范少数民族政权袭扰的主要军事建筑是长城,C错误;
据图示信息可以看出西汉初年的“五关”,基本都在首都长安附近,说明这些关城的主要作用是守护关中地区的安全,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是影响类选择题,时空是西汉初年的中国,以“五关”示意图为背景材料,考查了西汉的建立;旨在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等历史学科素养。学生要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辨别历史事实去分析和解决问题,解题关键是把握关城的性质。
5.东汉张衡在《七辨》中说:“沙饴、石蜜,远国贡储。”三国时,曹丕曾将五饼石蜜作为礼物送给孙权。西晋史书《续汉书》亦有“天竺国出石蜜”之说。清人在《凉州异物志》中考证出“石蜜”为蔗糖的一种。据此可得出的合理推论是(  )
A.中国甘蔗是由印度传入的 B.丝绸之路促进了食品的交流
C.古代朝贡活动提倡以物易物 D.贵族之间馈赠蔗糖不合礼制
【答案】B
【知识点】古代商路上的中西物质与技术交流;丝绸之路的开辟及其发展历程
【解析】【分析】材料未体现甘蔗是从印度传入的,A错误;
据材料“沙饴、石蜜,远国贡储。”,“天竺国出石蜜”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得益于古代的丝绸之路,使得地区食品得到了一定的交流,B正确;
材料未涉及传统贸易的交易方式,C错误;
“不合礼制”表述错误,D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是推断类选择题,时空是东汉的中国,考查了丝绸之路;旨在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等历史学科素养。学生要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辨别历史事实去分析和解决问题,解题关键是材料信息的合理史实推理。
6.墨子曾经主张利用宗教来治理国家,将“天志”(天的愿望)作为治理国家的“法仪”。董仲舒希望利用天的权威来制约君权,他说∶“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春秋》之大义也。”这表明(  )
A.儒墨两家思想相互交融 B.神化君权成为社会共识
C.儒学正统地位得以确立 D.有序社会成为共同追求
【答案】D
【知识点】中华文化的起源与发展;百家争鸣的主要派别及其思想主张
【解析】【分析】材料未体现儒墨思想交融,A错误;
材料未体现“成为社会共识”,B错误;
汉武帝“独尊儒术”标志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C错误;
据材料“墨子曾经主张利用宗教来治理国家”、“董仲舒希望利用天的权威来制约君权”和所学可知,战国时期的墨子希望结束混乱的局面,汉武帝时期的董仲舒希望建立三纲五常的伦理秩序,有序社会成为共同追求,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是本质类选择题,时空是战国和西汉的中国,考查了儒墨两家思想 ;旨在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等历史学科素养。学生要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辨别历史事实去分析和解决问题,解题关键是领悟材料主旨,找到相同点。
7.如图所示是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图》中的双体船,这是目前所见最早的画舫。图中画舫有两条并列的船身,船上重楼高阁,装饰华美,船尾有长橹。由此可知,《洛神赋图》(  )
A.客观再现了真实的历史情境 B.反映了文人画的创作旨趣
C.体现了市民阶层的审美趋向 D.具有极高的技术史料价值
【答案】D
【知识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更迭
【解析】【分析】该图勾勒的场景带有虚构成分,并不是写实,A错误;
《洛神赋图》属于人物画,不属于文人画,B错误;
市民阶层形成于宋朝,且《洛神赋图》迎合的是贵族阶层的审美需求,C错误;
据材料信息可知,《洛神赋图》描绘了中国最早的画舫,通过该图可以看出当时木船的结构、规模,这对研究中国古代造船技艺具有重要的价值,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是推断类选择题,时空是东晋的中国,考查了东晋的《洛神赋图》;旨在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等历史学科素养。学生要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辨别历史事实去分析和解决问题,解题关键是材料信息的准确把握。
8.(2023·湖南)南北朝后期,南北政权遣使频繁,双方挑选使节,必求“容止可观,文学优赡者”。北朝使节皆为汉族高门人物,而非鲜卑子弟。这说明(  )
A.南方政权整体实力占优 B.南北政权文化认同趋近
C.南北政权关系趋向和好 D.汉族高门控制南北政权
【答案】B
【知识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更迭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可知,南北朝后期,南北政权互派使节频繁,对使节的要求相近,而且北朝使节都是汉族士族。结合所学可知,南朝都是一些汉族政权,北朝在北魏政权统一北方后,尤其是孝文帝汉化改革,学习中原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推动了其汉化。由此可知,南北方政权文化认同趋近,B项正确;
材料反映的是南北方政权文化认同趋近,没有比较南北政权的实力,无法得出南方政权整体实力占优的结论,A项错误;
仅从材料中南北政权互派使节频繁不能说明双方关系趋向和好,而且南北政权处于对峙局面,C项错误;
当时北朝政权仍然是鲜卑族控制,而非汉族高门,D项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三国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迭,解题的关键是解读材料信息,结合南北朝时期政治和文化特征分析,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
9.唐代中后期皇帝常常派遣宦官中使前往藩镇刺探军情和安抚将士,并在各藩镇普遍设置常设的监军机构,委派亲信宦官为监军使以“监视刑赏、奏察违谬”。此举意在(  )
A.完善监察以整饬地方风气 B.利用亲信延续唐王朝统治
C.分化宦官势力以加强皇权 D.分化兵权以铲除割据基础
【答案】B
【知识点】安史之乱、黄巢起义与五代十国
【解析】【分析】“整饬地方风气”不是该举措的目的,A错误;
据材料“唐代中后期皇帝常常派遣宦官中使前往藩镇刺探军情和安抚将士,并在各藩镇普遍设置常设的监军机构”和所学可知,该举措是利用宦官,监督地方藩镇,以延续唐朝的统治,B正确;
材料信息强调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分化宦官势力以加强皇权”与材料主旨不符,C错误;
地方割据的基础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材料未涉及,D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是目的类选择题,时空是唐代中后期的中国,考查了唐朝后期的藩镇割据;旨在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等历史学科素养。学生要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辨别历史事实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学生解题关键是政策措施根本目的要从维护统治的角度去分析。
10.下图为中国古代文献中“仁”“礼”词汇出现频率变化图。对隋唐时期“仁”的频率变化原因理解正确的是(  )
A.道教佛教盛行冲击儒学地位 B.国家统一需要强化思想控制
C.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增强 D.社会经济繁荣促进文化交流
【答案】A
【知识点】儒家、道家与佛教的发展
【解析】【分析】据材料“下图为中国古代文献中‘仁’‘礼’词汇出现频率变化图。”可知,隋唐时期,古代文献中“仁”字的出现频率大幅度下降,“礼”字相较于春秋至魏晋时期,也有较大幅度的下降,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道教迅速传播,信徒众多,儒学的发展出现危机,隋朝时期,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唐朝时期,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儒教和道教的发展,开始挑战儒学的正统地位,A正确;
材料主旨信息是隋唐时期,道教佛教盛行冲击儒学地位,与加强思想控制无关,B错误;
从材料中的表格信息无法得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增强,C错误;
材料无法体现文化交流,D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是原因类选择题,时空是隋唐时期中国,考查了儒家、道家与佛教的发展;旨在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等历史学科素养。学生要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辨别历史事实去分析和解决问题,解题关键是隋唐时代阶段的深刻理解。
11.如图为辽朝孔庙分布情况。这反映出辽朝(  )
A.推行因俗而治的统治政策 B.儒学已经成为官方哲学
C.对中原汉民族文明的认同 D.民族政权实现了封建化
【答案】C
【知识点】辽、西夏、金的政权建立与制度建设
【解析】【分析】推行因俗而治的统治政策是其政治政策,材料未体现,A错误;
儒学在西汉已经成为官方哲学,B错误;
据图标辽朝孔庙分布情况,可以判断本题考查的是当时的文化文明方面知识,C正确;
朝孔庙分布情况不能反映辽民族政权实现了封建化,D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是本质类选择题,时空是辽朝的中国,考查了辽政权建立和制度建设;旨在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等历史学科素养。学生要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辨别历史事实去分析和解决问题,解题关键是材料信息的归属于文化角度,未涉及政治方面。
12.关于宋太祖之死,流传最广的是“烛影斧声”之说(被谋杀),但由于缺少关键证据,其死因至今没有定论。现代学者根据《宋史》中记载的宋太祖体胖、中年后少运动、死前处于醉酒且情绪激动等细节,推断宋太祖可能死于心脑血管疾病。这表明(  )
A.多元史观的新颖视角颠覆传统认知
B.现代科学为史学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C.历史真相的还原得益于医学的进步
D.历史疑案对史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答案】B
【知识点】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
【解析】【分析】材料介绍的是史学研究的不同方法,A错误;
据材料“现代学者根据《宋史》中记载的宋太祖体胖、中年后少运动、死前处于醉酒且情绪激动等细节,推断宋太祖可能死于心脑血管疾病。”可知,现代学者从医学的角度分析宋太祖的死因是心脑血管疾病,这说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历史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B正确;
医学的发展只是提供一个研究的视角,并不能完全还原历史的真相,C错误;
材料主旨未涉及史学研究的重要意义 ,D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是本质类选择题,考查了史学研究方法 ;旨在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等历史学科素养。学生要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辨别历史事实去分析和解决问题,解题关键是材料信息的准确把握。
13.下表是北宋崇宁元年(1102年)部分地区人口、田地数及所占比例表。这表明当时(  )
地区 人口数 人口数所占比例 土地面积(平方公里) 土地面积所占比例
华北平原 7,463 ,922 16.5% 374735.1 15%
四川地区 5,134,520 11.3% 296738.15 11.8%
江南地区 30213,738 66.7% 1308174.74 52.2%
全国 45,324,124 100% 2504987.66 100%
A.人地矛盾日渐突出 B.经济重心已经完成南移
C.区域经济发展失衡 D.南方经济发展具有优势
【答案】D
【知识点】宋元时期的经济重心南移
【解析】【分析】仅凭材料数据无法断定北宋人地矛盾日渐突出,A错误;
经济重心在南宋完成南移,B错误;
材料只涉及部分地区人口、田地数及所占比例,无法得出“区域经济发展失衡”的结论,C错误;
据材料“北宋崇宁元年(1102年)部分地区人口、田地数及所占比例表”中的信息,可知,北宋崇宁元年,华北平原、四川地区和江南地区的人口数、土地面积及各自所占的比例,无论是人口数还是土地面积,江南地区均优于华北与四川地区,这表明当时南方经济发展具有优势,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是本质类选择题,时空是北宋崇宁元年(1102年)的中国,考查了经济重心南移 ;旨在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等历史学科素养。学生要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辨别历史事实去分析和解决问题,解题关键是数据信息涉及的类型和分析。
14.中国古代历来有“太子者,国之根本”之说,明朝皇帝明神宗为册立太子与大臣及后宫势力前后纷争十五年之久,史称国本之争。明神宗有意放弃皇长子,立宠妃郑氏的儿子为太子,但受到阁臣与皇太后的极力反对,最终立皇长子为太子。这说明(  )
A.外戚势力左右政局 B.中央集权制度逐步走向衰弱
C.内阁行使决策大权 D.祖制和封建礼制制衡着皇权
【答案】D
【知识点】明朝政治体制的变化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明神宗有意放弃皇长子,立宠妃郑氏的儿子为太子,但受到阁臣与皇太后的极力反对,最终立皇长子为太子”分析可知,材料可以看出祖制和封建礼制对皇权有一定制约作用,D正确;
A错误,材料无关外戚专权;
B错误,材料不涉及中央和地方关系,不能看出中央集权趋向于衰弱;
C错误,内阁参与决策,但是并不掌握决策权;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明朝政治体制的变化,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解题关键信息是“明神宗有意放弃皇长子,立宠妃郑氏的儿子为太子,但受到阁臣与皇太后的极力反对,最终立皇长子为太子”。
15.明中后期,巾帼英雄形象开始普遍流传。《杨家府演义》中和男性一样保家卫国、敢于反抗奸臣当道、追求婚姻自主的杨门女将,《说唐三传》中挂帅出征平定边患、敢爱敢恨的樊梨花,都是杰出的代表。这些巾帼英雄形象的塑造反映了(  )
A.主流价值观变化影响生活观念 B.商品经济促进文化形式世俗化
C.社会危机下人们对英雄的期待 D.文人借女性英雄题材抒发抱负
【答案】B
【知识点】明清时期思想领域的变化;明清时期的小说与戏曲
【解析】【分析】明代的主流价值观念仍然是理学,并未发生改变,A错误;
据材料“ 明中后期,巾帼英雄形象开始普遍流传 ”可知,明朝中后期小说中女子形象在提升,据所学是因为这一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理学的观念受到冲击,在文学作品中女子的形象发生变化,B正确;
材料反映的是文学作品的变化,无法得出人们崇拜英雄的信息,C错误;
材料不能体现文人借女性英雄题材抒发抱负,材料体现的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理学受到冲击,女子的地位有所提升,在文学作品中有所体现,D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是本质类选择题,时空是明中后期的中国,考查了明代的小说 ;旨在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等历史学科素养。学生要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辨别历史事实去分析和解决问题,解题关键是
16.清初,历代帝王庙除了供奉三皇、五帝等人外,还对辽太祖、金太祖、元太祖等进行祭祀。康熙帝南巡期间曾到南京的明孝陵祭祀明太祖,这些做法(  )
A.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B.体现开明的民族政策
C.旨在笼络江南汉族士人的民心 D.宣扬皇权至上的思想
【答案】A
【知识点】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
【解析】【分析】清朝对辽太祖、金太祖、元太祖等进行祭祀,康熙帝祭祀明太祖,这有利于缓和民族矛盾,有利于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A正确;
材料无法体现清朝的民族政策,B错误;
“对辽太祖、金太祖、元太祖等进行祭祀”未涉及笼络江南汉族士人的民心 ,C错误;
材料信息与宣扬皇权至上的思想无关,D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是推断类选择题,时空是清初的中国,考查了康乾盛世 ;旨在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等历史学科素养。学生要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辨别历史事实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学生解题关键是对历史现象的本质的正确探究。
二、非选择题
1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白居易的《赠友》描述了两税征钱导致钱重物轻而伤农的现象,“胡(何)为秋夏税,岁岁输铜钱。钱力日已重,农力日已殚”;表达了对租庸调法的认同,“庸必算丁口,租必计桑田。不求土所无,不强人所难。量入以为出,上足下亦安”,主张“复彼租庸法,令如贞观年”。柳宗元的《答元饶州论政理书》指出,两税法实行按户等征税,富人贿路官吏求居下等以逃税,导致“贫者愈困饿死亡而莫之省,富者愈恣横侈泰而无所忌”。他认为要避免上述现象的出现,只有“舍其产而唯丁田之间”,即恢复以身丁为本的租庸调法。
——改编自付志宇《唐人诗文所见两税法变革补证》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评析白居易、柳宗元对唐代税制改革的看法。
【答案】白居易认为两税法使得钱重伤农,柳宗元认为两税法导致了贫富差距的扩大,白居易和柳宗元都批评了两税法的弊端,认为租庸调法能够更好地维护社会的平衡和农民的权益。他们对两税法的批评也暗示了这一制度的不完善之处,需要进行调整。
【知识点】唐朝的租庸调制与两税法
【解析】【分析】据材料“白居易的《赠友》描述了两税征钱导致钱重物轻而伤农的现象,‘胡(何)为秋夏税,岁岁输铜钱。钱力日已重,农力日已殚”可知,白居易认为两税法使得钱重伤农;据材料“柳宗元的《答元饶州论政理书》指出,两税法实行按户等征税,富人贿路官吏求居下等以逃税,导致·贫者愈困饿死亡而莫之省,富者愈恣横侈泰而无所忌’。”可知,柳宗元认为两税法导致了贫富差距的扩大;据材料“庸必算丁口,租必计桑田。不求土所无,不强人所难。量入以为出,上足下亦安”,主张“复彼租庸法,令如贞观年”。只有“舍其产而唯丁田之间”,即恢复以身丁为本的租庸调法。可知,白居易和柳宗元都批评了两税法的弊端,认为租庸调法能够更好地维护社会的平衡和农民的权益,他们对两税法的批评也暗示了这一制度的不完善之处,需要进行调整。
【点评】本题是对比类影响类和认识类材料选择题,时空是唐朝的中国,考查了唐朝两税法 ;旨在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等历史学科素养。学生要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辨别历史事实去分析和解决问题,解题关键是材料信息的准确领悟。
1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明代中后期西班牙、英国等欧洲国家的白银铸币,源源不断地输入福建沿海,并逐渐进入中国内地广泛流通。有学者将福建外国银币流行的原因归纳如下
福建外国银币流行的原因一览表
序号 原因 陈述
(1) 外国银币流通功能出色 外国银币具有成色稳定、形制统一、样式精美、便于携带、无需折算等优点,因而受到福建商民青睐
(2) 私人海外贸易限制松动 随着明中后期倭患逐渐肃清,朝廷宣布解除海禁,允许民间远洋贸易,大大推进了中国与国际市场的联系,从而加快了外国白银的流入
(3) 跨区域商人群体的作用  
(4) 新航路开辟的外溢效应  
参照(1)(2),结合所学知识完成(3)(4)的陈述。
【答案】③随着国内长途大额贸易的发展,以徽商、闽商为代表的商帮日益活跃,带动了工商业市镇的成长,为外国商品和白银的广泛流通提供了条件。
④新航路开辟后,为缓解价格革命带来的商品紧缺状态,欧洲商人使用从美洲掠夺的白银,购买中国的丝绸、茶叶等商品,从而形成福建白银内流的局面。
【知识点】明清时期商业的发展;新航路开辟后商品的世界性流动;近代世界商业贸易的变化
【解析】【分析】阅读材料,材料涉及福建外国银币流行的原因分析,(3)跨区域商人群体的作用,据所学可知,明清时期,国内长途大额贸易的发展,出现地域性商人群体,代表性的商人群体是徽商、晋商,这些商帮商业活动空间大,商业交流频繁,带动了工商业市镇的成长,这为外国商品和白银的广泛流通提供了条件。(4)新航路开辟的外溢效应,据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后,对世界欧洲产生重要影响,对世界而言,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地的联系日益紧密,形成以西欧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对西欧而言,引发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为缓解价格革命带来的商品紧缺状态,欧洲商人使用从美洲掠夺的白银,购买中国的丝绸、茶叶等商品,从而形成福建白银内流的局面。
【点评】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古代中国、近代欧洲,考查了明确商业的发展和新航路开辟的商品联系;旨在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唯物史观和历史解释等历史学科素养。学生要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辨别历史事实去分析和解决问题,解题关键是所学知识的迁移运用。
19.荀子的刑法思想在先秦儒派学者中独树一帜,后世学者对此多有关注与研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荀子的刑法思想
材料一:“人之性恶,其善者伪(通‘为’,人为努力)也。”
“圣人化性而起伪(为),伪起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制法度。”
“故古者圣人以人之性恶……明礼仪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
“罪至重而刑至轻,庸人不知恶矣……罚不当罪,不祥莫大焉。”
“赏不欲僭,刑不欲滥。赏僭则利及小人,刑滥则害及君子,若不幸而过,宁僭勿滥。”
——《荀子》
材料二:
甲 荀卿则全是申韩(申不害、韩非,战国思想家),观《成相》一篇可见。他见当时庸君暗主战斗不息,愤闷恻怛,深欲提耳而诲之,故作此篇。然其要,卒归于明法制、执赏罚而已。他那做处粗,如何望得王通(隋代经学家)! 【宋】朱熹《朱子语类》卷第137
乙 荀子是先秦诸子中最后一位大师,他不仅集了儒家的大成,而且可以说是集了百家的大成的。公正地说来,他实在可以称为杂家的祖宗,他是把百家的学说差不多都融汇贯通了。 郭沫若《荀子的批判》
(1)根据材料一,概括荀子的主要刑法思想。
(2)结合材料一的相关内容,选取材料二中的一种观点加以评述。
(3)你认为对“荀子刑法思想”的研究有何价值?
【答案】(1)思想:以刑制“恶”;礼法并施(或隆礼重法);罪罚相称(当);慎用刑罚。
(2)朱熹认为荀子思想中法家成分居多,对儒学贡献不大。这一观点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也有失偏颇。如荀子主张“性恶论”“隆礼重法”,但认为“礼义”是制定法度的基本依据,在继承传统儒学思想的基础上,使儒学更具兼容性和开放性,促进了儒学的发展。
郭沫若认为荀子思想以儒学为基础糅合百家,具有杂家特点。这一观点较为科学地揭示了荀子思想的特点。如荀子重视“礼”的作用,同时主张“性恶论”“隆礼重法”,既继承了传统儒学思想,又带有明显的法家色彩。
(3)从有利于全面了解荀子思想及先秦儒学发展轨迹的角度作答;从有利于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角度作答;从有利于推动现代中国法治建设的角度作答。
(从任一角度作答,若从其它角度作答言之成理也可。)
【知识点】百家争鸣的主要派别及其思想主张
【解析】【分析】(1) 据材料一“故古者圣人以人之性恶……,重刑罚以禁之”可知,以刑制“恶”;据材料一“明礼仪以化之,……重刑罚以禁之”可知,礼法并施;据材料一“罪至重而刑至轻,庸人不知恶矣……罚不当罪,不祥莫大焉”可知,罪罚相当;据材料一“赏不欲僭,刑不欲滥。赏僭则利及小人,刑滥则害及君子,若不幸而过,宁僭勿滥”可知,慎用刑罚。
(2)材料二述及了朱熹和郭沫若二人对荀子的评价,根据题干的要求,任选一种观点即可。如果选择郭沫若的评价,首先要结合材料二“乙”对郭沫若的主张进行叙述:郭沫若认为荀子思想以儒学为基础糅合百家,具有杂家特点。然后结合所学(荀子的思想主张)对郭沫若的观点进行评价:这一观点较为科学地揭示了荀子思想的特点。如荀子重视“礼”的作用,同时主张“性恶论”“隆礼重法”,既继承了传统儒学思想,又带有明显的法家色彩。如:朱熹认为荀子思想中法家成分居多,对儒学贡献不大。这一观点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也有失偏颇。如荀子主张“性恶论”“隆礼重法”,但认为“礼义”是制定法度的基本依据,在继承传统儒学思想的基础上,使儒学更具兼容性和开放性,促进了儒学的发展。郭沫若认为荀子思想以儒学为基础糅合百家,具有杂家特点。这一观点较为科学地揭示了荀子思想的特点。如荀子重视“礼”的作用,同时主张“性恶论”“隆礼重法”,既继承了传统儒学思想,又带有明显的法家色彩。
(3)据所学(荀子的历史地位)可知,研究荀子刑法思想有利于全面了解荀子思想及先秦儒学发展轨迹;据所学(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史)可知,研究荀子刑法思想有利于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荀子的主张(礼法并施)可知,研究荀子刑法思想有利于推动现代中国法治建设。
【点评】本题是特点类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战国时期(中国),考查了荀子的思想。本题旨在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等历史学科素养。学生要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辨别历史事实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学生解题关键是文言文材料的阅读。
20.(2023·新课标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华文明在五千多年不间断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融汇各地域文化的涓涓细流,内涵不断丰富,影响逐渐扩大,形成“六合同风,九州共贯”的气象。
选择一个地域,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以具体史实阐述该地域对于中华文明发展的贡献。(要求:选择的地域与史实须相互吻合,表述清晰,观点正确)
【答案】地域:黄河流域。
观点: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重要的发祥地。
论述:黄河流域气候适宜、土壤肥沃、动植物资源丰富,中国先民很早在这里繁衍生息。旧石器时代有丁村人、蓝田人,在新石器时代出现了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代代先民繁衍生息、辛勤劳动,刻画出中华文明的成长轨迹。新石器时代,先民使用磨制石器工具,开创了原始农业和家畜饲养业,产生了各式各样的农业工具,生活逐渐稳定,由此进入农耕文明。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孕育了中国的自然观、时间观、宇宙观乃至伦理观。农耕的发展促进了制陶等手工业的发展,产生精美的陶器代表:彩陶和黑陶,兼具实用性和艺术性,奠定了中华文明精于工艺、善于创造的基因。生产的发展催生文字的出现,陶器上的刻画符号表达了先民的需求和意愿,之后文字逐渐摆脱图形的束缚,接近我们熟悉的样貌。由于农耕生产的发展,社会分化随之出现。新石器晚期大汶口文化、山西陶寺遗址中有宫殿建筑、天文建筑、礼器,阶级阶层分化明显,中国即将进入阶级社会的门槛,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夏朝。传说中五帝之首的黄帝是黄河中上游一带的部落首领,他联合另一部落首领炎帝,结成炎黄部落联盟,他们被后世尊称为华夏始祖,成为中华民族的纽带和精神核心。五帝中最后两位尧、舜,尧禅让于贤能的舜的做法成为后世国家治理中任人唯贤的思想源泉。
因此,黄河流域在中华文明起源过程扮演了中心的地位。
【知识点】中华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解析】【分析】本题属于开放性题,没有固定的答案。根据题干要求选择一个地域,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以具体史实阐述该地域对于中华文明发展的贡献。依据材料可知,强调的是中华文明的产生与发展源自于各地域文化的交流。
如地域选择黄河流域,结合黄河流域的地位可以得出观点是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重要的发祥地。然后结合黄河流域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中华民族形成发展等方面对中华文明发展的影响进行阐述。最后归纳总结,得出结论是黄河流域在中华文明起源过程扮演了中心的地位。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为:地域:黄河流域。
观点: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重要的发祥地。
论述:黄河流域气候适宜、土壤肥沃、动植物资源丰富,中国先民很早在这里繁衍生息。旧石器时代有丁村人、蓝田人,在新石器时代出现了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代代先民繁衍生息、辛勤劳动,刻画出中华文明的成长轨迹。新石器时代,先民使用磨制石器工具,开创了原始农业和家畜饲养业,产生了各式各样的农业工具,生活逐渐稳定,由此进入农耕文明。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孕育了中国的自然观、时间观、宇宙观乃至伦理观。农耕的发展促进了制陶等手工业的发展,产生精美的陶器代表:彩陶和黑陶,兼具实用性和艺术性,奠定了中华文明精于工艺、善于创造的基因。生产的发展催生文字的出现,陶器上的刻画符号表达了先民的需求和意愿,之后文字逐渐摆脱图形的束缚,接近我们熟悉的样貌。由于农耕生产的发展,社会分化随之出现。新石器晚期大汶口文化、山西陶寺遗址中有宫殿建筑、天文建筑、礼器,阶级阶层分化明显,中国即将进入阶级社会的门槛,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夏朝。传说中五帝之首的黄帝是黄河中上游一带的部落首领,他联合另一部落首领炎帝,结成炎黄部落联盟,他们被后世尊称为华夏始祖,成为中华民族的纽带和精神核心。五帝中最后两位尧、舜,尧禅让于贤能的舜的做法成为后世国家治理中任人唯贤的思想源泉。
因此,黄河流域在中华文明起源过程扮演了中心的地位。
【点评】本题考查中华文明的起源,解题的关键是解读材料信息,把握其主旨,结合古代中国各区域文化对中华文明发展的贡献分析,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调用所学知识分析阐述的能力。
福建省三明市名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历史暑假考(开学考)试卷
一、选择题
1.(2023·山东)私有财产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下列与陶器相关的考古发现中,可以用来作为私有财产已出现证据的是(  )
A.遗址出土有陶器和较多陶器碎片
B.多人合葬墓随葬品有陶钵、陶罐、骨器等
C.单人墓随葬品有陶器、石磬、玉钺等百余件
D.陶器上绘有丰富多彩的几何图案和动植物纹样
2.西周晚期,某青铜铭文记载,官员牧牛状告他的上司侵吞他5个奴隶,司法官员伯扬父认为牧牛不应当控告自己的上级,最终判决牧牛罚铜三百爰并鞭五百下。这一记载反映了当时
A.奴隶制度遭到破坏 B.贵族体制得到确立
C.礼乐制度面临冲击 D.司法体制出现漏洞
3.(2023·模拟)战国时期,道家学派衍生出了吸收儒、墨、阴阳等学派思想的黄老之学;韩非子借鉴了儒家的三纲,吸收了道家的君人南面之术;《吕氏春秋》融合了各家之长,是杂家学派的代表作品。这些现象(  )
A.说明华夏认同观念不断增强 B.反映了分裂中孕育的统一趋势
C.表明社会各阶层间流动加速 D.适应了统治者富国强兵的需要
4.下图是西汉初年“五关”示意图。这些关城的主要作用是(  )
A.增加中央政府财政收入 B.促进各地的经济往来
C.防范少数民族政权袭扰 D.守护关中地区的安全
5.东汉张衡在《七辨》中说:“沙饴、石蜜,远国贡储。”三国时,曹丕曾将五饼石蜜作为礼物送给孙权。西晋史书《续汉书》亦有“天竺国出石蜜”之说。清人在《凉州异物志》中考证出“石蜜”为蔗糖的一种。据此可得出的合理推论是(  )
A.中国甘蔗是由印度传入的 B.丝绸之路促进了食品的交流
C.古代朝贡活动提倡以物易物 D.贵族之间馈赠蔗糖不合礼制
6.墨子曾经主张利用宗教来治理国家,将“天志”(天的愿望)作为治理国家的“法仪”。董仲舒希望利用天的权威来制约君权,他说∶“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春秋》之大义也。”这表明(  )
A.儒墨两家思想相互交融 B.神化君权成为社会共识
C.儒学正统地位得以确立 D.有序社会成为共同追求
7.如图所示是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图》中的双体船,这是目前所见最早的画舫。图中画舫有两条并列的船身,船上重楼高阁,装饰华美,船尾有长橹。由此可知,《洛神赋图》(  )
A.客观再现了真实的历史情境 B.反映了文人画的创作旨趣
C.体现了市民阶层的审美趋向 D.具有极高的技术史料价值
8.(2023·湖南)南北朝后期,南北政权遣使频繁,双方挑选使节,必求“容止可观,文学优赡者”。北朝使节皆为汉族高门人物,而非鲜卑子弟。这说明(  )
A.南方政权整体实力占优 B.南北政权文化认同趋近
C.南北政权关系趋向和好 D.汉族高门控制南北政权
9.唐代中后期皇帝常常派遣宦官中使前往藩镇刺探军情和安抚将士,并在各藩镇普遍设置常设的监军机构,委派亲信宦官为监军使以“监视刑赏、奏察违谬”。此举意在(  )
A.完善监察以整饬地方风气 B.利用亲信延续唐王朝统治
C.分化宦官势力以加强皇权 D.分化兵权以铲除割据基础
10.下图为中国古代文献中“仁”“礼”词汇出现频率变化图。对隋唐时期“仁”的频率变化原因理解正确的是(  )
A.道教佛教盛行冲击儒学地位 B.国家统一需要强化思想控制
C.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增强 D.社会经济繁荣促进文化交流
11.如图为辽朝孔庙分布情况。这反映出辽朝(  )
A.推行因俗而治的统治政策 B.儒学已经成为官方哲学
C.对中原汉民族文明的认同 D.民族政权实现了封建化
12.关于宋太祖之死,流传最广的是“烛影斧声”之说(被谋杀),但由于缺少关键证据,其死因至今没有定论。现代学者根据《宋史》中记载的宋太祖体胖、中年后少运动、死前处于醉酒且情绪激动等细节,推断宋太祖可能死于心脑血管疾病。这表明(  )
A.多元史观的新颖视角颠覆传统认知
B.现代科学为史学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C.历史真相的还原得益于医学的进步
D.历史疑案对史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3.下表是北宋崇宁元年(1102年)部分地区人口、田地数及所占比例表。这表明当时(  )
地区 人口数 人口数所占比例 土地面积(平方公里) 土地面积所占比例
华北平原 7,463 ,922 16.5% 374735.1 15%
四川地区 5,134,520 11.3% 296738.15 11.8%
江南地区 30213,738 66.7% 1308174.74 52.2%
全国 45,324,124 100% 2504987.66 100%
A.人地矛盾日渐突出 B.经济重心已经完成南移
C.区域经济发展失衡 D.南方经济发展具有优势
14.中国古代历来有“太子者,国之根本”之说,明朝皇帝明神宗为册立太子与大臣及后宫势力前后纷争十五年之久,史称国本之争。明神宗有意放弃皇长子,立宠妃郑氏的儿子为太子,但受到阁臣与皇太后的极力反对,最终立皇长子为太子。这说明(  )
A.外戚势力左右政局 B.中央集权制度逐步走向衰弱
C.内阁行使决策大权 D.祖制和封建礼制制衡着皇权
15.明中后期,巾帼英雄形象开始普遍流传。《杨家府演义》中和男性一样保家卫国、敢于反抗奸臣当道、追求婚姻自主的杨门女将,《说唐三传》中挂帅出征平定边患、敢爱敢恨的樊梨花,都是杰出的代表。这些巾帼英雄形象的塑造反映了(  )
A.主流价值观变化影响生活观念 B.商品经济促进文化形式世俗化
C.社会危机下人们对英雄的期待 D.文人借女性英雄题材抒发抱负
16.清初,历代帝王庙除了供奉三皇、五帝等人外,还对辽太祖、金太祖、元太祖等进行祭祀。康熙帝南巡期间曾到南京的明孝陵祭祀明太祖,这些做法(  )
A.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B.体现开明的民族政策
C.旨在笼络江南汉族士人的民心 D.宣扬皇权至上的思想
二、非选择题
1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白居易的《赠友》描述了两税征钱导致钱重物轻而伤农的现象,“胡(何)为秋夏税,岁岁输铜钱。钱力日已重,农力日已殚”;表达了对租庸调法的认同,“庸必算丁口,租必计桑田。不求土所无,不强人所难。量入以为出,上足下亦安”,主张“复彼租庸法,令如贞观年”。柳宗元的《答元饶州论政理书》指出,两税法实行按户等征税,富人贿路官吏求居下等以逃税,导致“贫者愈困饿死亡而莫之省,富者愈恣横侈泰而无所忌”。他认为要避免上述现象的出现,只有“舍其产而唯丁田之间”,即恢复以身丁为本的租庸调法。
——改编自付志宇《唐人诗文所见两税法变革补证》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评析白居易、柳宗元对唐代税制改革的看法。
1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明代中后期西班牙、英国等欧洲国家的白银铸币,源源不断地输入福建沿海,并逐渐进入中国内地广泛流通。有学者将福建外国银币流行的原因归纳如下
福建外国银币流行的原因一览表
序号 原因 陈述
(1) 外国银币流通功能出色 外国银币具有成色稳定、形制统一、样式精美、便于携带、无需折算等优点,因而受到福建商民青睐
(2) 私人海外贸易限制松动 随着明中后期倭患逐渐肃清,朝廷宣布解除海禁,允许民间远洋贸易,大大推进了中国与国际市场的联系,从而加快了外国白银的流入
(3) 跨区域商人群体的作用  
(4) 新航路开辟的外溢效应  
参照(1)(2),结合所学知识完成(3)(4)的陈述。
19.荀子的刑法思想在先秦儒派学者中独树一帜,后世学者对此多有关注与研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荀子的刑法思想
材料一:“人之性恶,其善者伪(通‘为’,人为努力)也。”
“圣人化性而起伪(为),伪起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制法度。”
“故古者圣人以人之性恶……明礼仪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
“罪至重而刑至轻,庸人不知恶矣……罚不当罪,不祥莫大焉。”
“赏不欲僭,刑不欲滥。赏僭则利及小人,刑滥则害及君子,若不幸而过,宁僭勿滥。”
——《荀子》
材料二:
甲 荀卿则全是申韩(申不害、韩非,战国思想家),观《成相》一篇可见。他见当时庸君暗主战斗不息,愤闷恻怛,深欲提耳而诲之,故作此篇。然其要,卒归于明法制、执赏罚而已。他那做处粗,如何望得王通(隋代经学家)! 【宋】朱熹《朱子语类》卷第137
乙 荀子是先秦诸子中最后一位大师,他不仅集了儒家的大成,而且可以说是集了百家的大成的。公正地说来,他实在可以称为杂家的祖宗,他是把百家的学说差不多都融汇贯通了。 郭沫若《荀子的批判》
(1)根据材料一,概括荀子的主要刑法思想。
(2)结合材料一的相关内容,选取材料二中的一种观点加以评述。
(3)你认为对“荀子刑法思想”的研究有何价值?
20.(2023·新课标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华文明在五千多年不间断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融汇各地域文化的涓涓细流,内涵不断丰富,影响逐渐扩大,形成“六合同风,九州共贯”的气象。
选择一个地域,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以具体史实阐述该地域对于中华文明发展的贡献。(要求:选择的地域与史实须相互吻合,表述清晰,观点正确)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人类文明产生的标志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私有财产出现的表现是出现贫富分化和差距。“单人墓随葬品有陶器、石磬、玉钺等百余件”反映出贫富差距已经出现,私有制产生,C项正确;
“遗址出土有陶器和较多陶器碎片”体现的是手工业的发展,不能说明出现贫富分化,也就不能说明私有制产生,A项错误;
多人合葬墓主要反映当时人类过着集体生活,不能体现贫富差距,不能说明私有制产生,B项错误;
“陶器上绘有丰富多彩的几何图案和动植物纹样”反映当时陶器工艺水平的发展,没有体现贫富差距,不能证明当时出现私有制,D项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人类文明的产生,解题的关键是理解私有制产生的表现,然后结合选项史实分析,侧重考查学生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
2.【答案】C
【知识点】分封制、宗法制与礼乐制
【解析】【分析】材料与奴隶制度遭到破坏,A错误;
在此之前就已经确立了贵族政治,B错误;
礼乐制度是周代文化的集中体现,它既是典章制度的总汇,又是人们各种行为的准则,在礼乐制度下,等级森严,其中材料“牧牛状告他的上司行为”说明的是礼乐制度面临冲击,C正确;
司法体制漏洞的说法无关,D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是本质类选择题,时空是西周晚期的中国,考查了西周的礼乐制;旨在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等历史学科素养。学生要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辨别历史事实去分析和解决问题,解题关键是时空信息的把握。
3.【答案】B
【知识点】华夏认同的表现及影响;百家争鸣的意义与影响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道家学派衍生出了吸收儒、墨、阴阳等学派思想的黄老之学;韩非子借鉴了儒家的三纲,吸收了道家的君人南面之术;《吕氏春秋》融合了各家之长,是杂家学派的代表作品。“可以得出虽然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但是各家学派都对其他学派有一定程度的借鉴、吸收,这种学术的逐渐融合从侧面反映了分裂中孕育统一的趋势,所以B选项正确;
华夏认同观念是民族认同的观念,与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融有关,但材料只提到了学术思想的交汇,没有提到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无法体现华夏认同观念在不断加强,所以A选项错误;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度推动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材料主要强调学术思想在逐渐融合,走向统一,无法得出社会阶层的流动加速,所以C选项错误;
根据材料”道家学派衍生出了吸收儒、墨、阴阳等学派的黄老之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黄老之学强调修养生息,与富国强兵的愿望相违,所以D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百家争鸣,以百家争鸣为切入点来考查战国时期逐步走向统一的历史趋势。要求学生掌握百家争鸣的基础知识,结合战国时期的时代背景来分析材料,得出正确答案。
4.【答案】D
【知识点】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
【解析】【分析】西汉的城关,主要是政治和军事功能,并不是增加财政收入,A错误;
西汉的城关也不是促进经济往来,B错误;
“五关”主要作用是拱卫都城长安,而防范少数民族政权袭扰的主要军事建筑是长城,C错误;
据图示信息可以看出西汉初年的“五关”,基本都在首都长安附近,说明这些关城的主要作用是守护关中地区的安全,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是影响类选择题,时空是西汉初年的中国,以“五关”示意图为背景材料,考查了西汉的建立;旨在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等历史学科素养。学生要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辨别历史事实去分析和解决问题,解题关键是把握关城的性质。
5.【答案】B
【知识点】古代商路上的中西物质与技术交流;丝绸之路的开辟及其发展历程
【解析】【分析】材料未体现甘蔗是从印度传入的,A错误;
据材料“沙饴、石蜜,远国贡储。”,“天竺国出石蜜”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得益于古代的丝绸之路,使得地区食品得到了一定的交流,B正确;
材料未涉及传统贸易的交易方式,C错误;
“不合礼制”表述错误,D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是推断类选择题,时空是东汉的中国,考查了丝绸之路;旨在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等历史学科素养。学生要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辨别历史事实去分析和解决问题,解题关键是材料信息的合理史实推理。
6.【答案】D
【知识点】中华文化的起源与发展;百家争鸣的主要派别及其思想主张
【解析】【分析】材料未体现儒墨思想交融,A错误;
材料未体现“成为社会共识”,B错误;
汉武帝“独尊儒术”标志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C错误;
据材料“墨子曾经主张利用宗教来治理国家”、“董仲舒希望利用天的权威来制约君权”和所学可知,战国时期的墨子希望结束混乱的局面,汉武帝时期的董仲舒希望建立三纲五常的伦理秩序,有序社会成为共同追求,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是本质类选择题,时空是战国和西汉的中国,考查了儒墨两家思想 ;旨在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等历史学科素养。学生要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辨别历史事实去分析和解决问题,解题关键是领悟材料主旨,找到相同点。
7.【答案】D
【知识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更迭
【解析】【分析】该图勾勒的场景带有虚构成分,并不是写实,A错误;
《洛神赋图》属于人物画,不属于文人画,B错误;
市民阶层形成于宋朝,且《洛神赋图》迎合的是贵族阶层的审美需求,C错误;
据材料信息可知,《洛神赋图》描绘了中国最早的画舫,通过该图可以看出当时木船的结构、规模,这对研究中国古代造船技艺具有重要的价值,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是推断类选择题,时空是东晋的中国,考查了东晋的《洛神赋图》;旨在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等历史学科素养。学生要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辨别历史事实去分析和解决问题,解题关键是材料信息的准确把握。
8.【答案】B
【知识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更迭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可知,南北朝后期,南北政权互派使节频繁,对使节的要求相近,而且北朝使节都是汉族士族。结合所学可知,南朝都是一些汉族政权,北朝在北魏政权统一北方后,尤其是孝文帝汉化改革,学习中原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推动了其汉化。由此可知,南北方政权文化认同趋近,B项正确;
材料反映的是南北方政权文化认同趋近,没有比较南北政权的实力,无法得出南方政权整体实力占优的结论,A项错误;
仅从材料中南北政权互派使节频繁不能说明双方关系趋向和好,而且南北政权处于对峙局面,C项错误;
当时北朝政权仍然是鲜卑族控制,而非汉族高门,D项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三国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迭,解题的关键是解读材料信息,结合南北朝时期政治和文化特征分析,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
9.【答案】B
【知识点】安史之乱、黄巢起义与五代十国
【解析】【分析】“整饬地方风气”不是该举措的目的,A错误;
据材料“唐代中后期皇帝常常派遣宦官中使前往藩镇刺探军情和安抚将士,并在各藩镇普遍设置常设的监军机构”和所学可知,该举措是利用宦官,监督地方藩镇,以延续唐朝的统治,B正确;
材料信息强调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分化宦官势力以加强皇权”与材料主旨不符,C错误;
地方割据的基础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材料未涉及,D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是目的类选择题,时空是唐代中后期的中国,考查了唐朝后期的藩镇割据;旨在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等历史学科素养。学生要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辨别历史事实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学生解题关键是政策措施根本目的要从维护统治的角度去分析。
10.【答案】A
【知识点】儒家、道家与佛教的发展
【解析】【分析】据材料“下图为中国古代文献中‘仁’‘礼’词汇出现频率变化图。”可知,隋唐时期,古代文献中“仁”字的出现频率大幅度下降,“礼”字相较于春秋至魏晋时期,也有较大幅度的下降,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道教迅速传播,信徒众多,儒学的发展出现危机,隋朝时期,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唐朝时期,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儒教和道教的发展,开始挑战儒学的正统地位,A正确;
材料主旨信息是隋唐时期,道教佛教盛行冲击儒学地位,与加强思想控制无关,B错误;
从材料中的表格信息无法得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增强,C错误;
材料无法体现文化交流,D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是原因类选择题,时空是隋唐时期中国,考查了儒家、道家与佛教的发展;旨在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等历史学科素养。学生要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辨别历史事实去分析和解决问题,解题关键是隋唐时代阶段的深刻理解。
11.【答案】C
【知识点】辽、西夏、金的政权建立与制度建设
【解析】【分析】推行因俗而治的统治政策是其政治政策,材料未体现,A错误;
儒学在西汉已经成为官方哲学,B错误;
据图标辽朝孔庙分布情况,可以判断本题考查的是当时的文化文明方面知识,C正确;
朝孔庙分布情况不能反映辽民族政权实现了封建化,D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是本质类选择题,时空是辽朝的中国,考查了辽政权建立和制度建设;旨在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等历史学科素养。学生要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辨别历史事实去分析和解决问题,解题关键是材料信息的归属于文化角度,未涉及政治方面。
12.【答案】B
【知识点】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
【解析】【分析】材料介绍的是史学研究的不同方法,A错误;
据材料“现代学者根据《宋史》中记载的宋太祖体胖、中年后少运动、死前处于醉酒且情绪激动等细节,推断宋太祖可能死于心脑血管疾病。”可知,现代学者从医学的角度分析宋太祖的死因是心脑血管疾病,这说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历史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B正确;
医学的发展只是提供一个研究的视角,并不能完全还原历史的真相,C错误;
材料主旨未涉及史学研究的重要意义 ,D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是本质类选择题,考查了史学研究方法 ;旨在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等历史学科素养。学生要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辨别历史事实去分析和解决问题,解题关键是材料信息的准确把握。
13.【答案】D
【知识点】宋元时期的经济重心南移
【解析】【分析】仅凭材料数据无法断定北宋人地矛盾日渐突出,A错误;
经济重心在南宋完成南移,B错误;
材料只涉及部分地区人口、田地数及所占比例,无法得出“区域经济发展失衡”的结论,C错误;
据材料“北宋崇宁元年(1102年)部分地区人口、田地数及所占比例表”中的信息,可知,北宋崇宁元年,华北平原、四川地区和江南地区的人口数、土地面积及各自所占的比例,无论是人口数还是土地面积,江南地区均优于华北与四川地区,这表明当时南方经济发展具有优势,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是本质类选择题,时空是北宋崇宁元年(1102年)的中国,考查了经济重心南移 ;旨在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等历史学科素养。学生要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辨别历史事实去分析和解决问题,解题关键是数据信息涉及的类型和分析。
14.【答案】D
【知识点】明朝政治体制的变化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明神宗有意放弃皇长子,立宠妃郑氏的儿子为太子,但受到阁臣与皇太后的极力反对,最终立皇长子为太子”分析可知,材料可以看出祖制和封建礼制对皇权有一定制约作用,D正确;
A错误,材料无关外戚专权;
B错误,材料不涉及中央和地方关系,不能看出中央集权趋向于衰弱;
C错误,内阁参与决策,但是并不掌握决策权;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明朝政治体制的变化,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解题关键信息是“明神宗有意放弃皇长子,立宠妃郑氏的儿子为太子,但受到阁臣与皇太后的极力反对,最终立皇长子为太子”。
15.【答案】B
【知识点】明清时期思想领域的变化;明清时期的小说与戏曲
【解析】【分析】明代的主流价值观念仍然是理学,并未发生改变,A错误;
据材料“ 明中后期,巾帼英雄形象开始普遍流传 ”可知,明朝中后期小说中女子形象在提升,据所学是因为这一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理学的观念受到冲击,在文学作品中女子的形象发生变化,B正确;
材料反映的是文学作品的变化,无法得出人们崇拜英雄的信息,C错误;
材料不能体现文人借女性英雄题材抒发抱负,材料体现的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理学受到冲击,女子的地位有所提升,在文学作品中有所体现,D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是本质类选择题,时空是明中后期的中国,考查了明代的小说 ;旨在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等历史学科素养。学生要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辨别历史事实去分析和解决问题,解题关键是
16.【答案】A
【知识点】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
【解析】【分析】清朝对辽太祖、金太祖、元太祖等进行祭祀,康熙帝祭祀明太祖,这有利于缓和民族矛盾,有利于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A正确;
材料无法体现清朝的民族政策,B错误;
“对辽太祖、金太祖、元太祖等进行祭祀”未涉及笼络江南汉族士人的民心 ,C错误;
材料信息与宣扬皇权至上的思想无关,D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是推断类选择题,时空是清初的中国,考查了康乾盛世 ;旨在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等历史学科素养。学生要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辨别历史事实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学生解题关键是对历史现象的本质的正确探究。
17.【答案】白居易认为两税法使得钱重伤农,柳宗元认为两税法导致了贫富差距的扩大,白居易和柳宗元都批评了两税法的弊端,认为租庸调法能够更好地维护社会的平衡和农民的权益。他们对两税法的批评也暗示了这一制度的不完善之处,需要进行调整。
【知识点】唐朝的租庸调制与两税法
【解析】【分析】据材料“白居易的《赠友》描述了两税征钱导致钱重物轻而伤农的现象,‘胡(何)为秋夏税,岁岁输铜钱。钱力日已重,农力日已殚”可知,白居易认为两税法使得钱重伤农;据材料“柳宗元的《答元饶州论政理书》指出,两税法实行按户等征税,富人贿路官吏求居下等以逃税,导致·贫者愈困饿死亡而莫之省,富者愈恣横侈泰而无所忌’。”可知,柳宗元认为两税法导致了贫富差距的扩大;据材料“庸必算丁口,租必计桑田。不求土所无,不强人所难。量入以为出,上足下亦安”,主张“复彼租庸法,令如贞观年”。只有“舍其产而唯丁田之间”,即恢复以身丁为本的租庸调法。可知,白居易和柳宗元都批评了两税法的弊端,认为租庸调法能够更好地维护社会的平衡和农民的权益,他们对两税法的批评也暗示了这一制度的不完善之处,需要进行调整。
【点评】本题是对比类影响类和认识类材料选择题,时空是唐朝的中国,考查了唐朝两税法 ;旨在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等历史学科素养。学生要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辨别历史事实去分析和解决问题,解题关键是材料信息的准确领悟。
18.【答案】③随着国内长途大额贸易的发展,以徽商、闽商为代表的商帮日益活跃,带动了工商业市镇的成长,为外国商品和白银的广泛流通提供了条件。
④新航路开辟后,为缓解价格革命带来的商品紧缺状态,欧洲商人使用从美洲掠夺的白银,购买中国的丝绸、茶叶等商品,从而形成福建白银内流的局面。
【知识点】明清时期商业的发展;新航路开辟后商品的世界性流动;近代世界商业贸易的变化
【解析】【分析】阅读材料,材料涉及福建外国银币流行的原因分析,(3)跨区域商人群体的作用,据所学可知,明清时期,国内长途大额贸易的发展,出现地域性商人群体,代表性的商人群体是徽商、晋商,这些商帮商业活动空间大,商业交流频繁,带动了工商业市镇的成长,这为外国商品和白银的广泛流通提供了条件。(4)新航路开辟的外溢效应,据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后,对世界欧洲产生重要影响,对世界而言,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地的联系日益紧密,形成以西欧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对西欧而言,引发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为缓解价格革命带来的商品紧缺状态,欧洲商人使用从美洲掠夺的白银,购买中国的丝绸、茶叶等商品,从而形成福建白银内流的局面。
【点评】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古代中国、近代欧洲,考查了明确商业的发展和新航路开辟的商品联系;旨在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唯物史观和历史解释等历史学科素养。学生要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辨别历史事实去分析和解决问题,解题关键是所学知识的迁移运用。
19.【答案】(1)思想:以刑制“恶”;礼法并施(或隆礼重法);罪罚相称(当);慎用刑罚。
(2)朱熹认为荀子思想中法家成分居多,对儒学贡献不大。这一观点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也有失偏颇。如荀子主张“性恶论”“隆礼重法”,但认为“礼义”是制定法度的基本依据,在继承传统儒学思想的基础上,使儒学更具兼容性和开放性,促进了儒学的发展。
郭沫若认为荀子思想以儒学为基础糅合百家,具有杂家特点。这一观点较为科学地揭示了荀子思想的特点。如荀子重视“礼”的作用,同时主张“性恶论”“隆礼重法”,既继承了传统儒学思想,又带有明显的法家色彩。
(3)从有利于全面了解荀子思想及先秦儒学发展轨迹的角度作答;从有利于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角度作答;从有利于推动现代中国法治建设的角度作答。
(从任一角度作答,若从其它角度作答言之成理也可。)
【知识点】百家争鸣的主要派别及其思想主张
【解析】【分析】(1) 据材料一“故古者圣人以人之性恶……,重刑罚以禁之”可知,以刑制“恶”;据材料一“明礼仪以化之,……重刑罚以禁之”可知,礼法并施;据材料一“罪至重而刑至轻,庸人不知恶矣……罚不当罪,不祥莫大焉”可知,罪罚相当;据材料一“赏不欲僭,刑不欲滥。赏僭则利及小人,刑滥则害及君子,若不幸而过,宁僭勿滥”可知,慎用刑罚。
(2)材料二述及了朱熹和郭沫若二人对荀子的评价,根据题干的要求,任选一种观点即可。如果选择郭沫若的评价,首先要结合材料二“乙”对郭沫若的主张进行叙述:郭沫若认为荀子思想以儒学为基础糅合百家,具有杂家特点。然后结合所学(荀子的思想主张)对郭沫若的观点进行评价:这一观点较为科学地揭示了荀子思想的特点。如荀子重视“礼”的作用,同时主张“性恶论”“隆礼重法”,既继承了传统儒学思想,又带有明显的法家色彩。如:朱熹认为荀子思想中法家成分居多,对儒学贡献不大。这一观点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也有失偏颇。如荀子主张“性恶论”“隆礼重法”,但认为“礼义”是制定法度的基本依据,在继承传统儒学思想的基础上,使儒学更具兼容性和开放性,促进了儒学的发展。郭沫若认为荀子思想以儒学为基础糅合百家,具有杂家特点。这一观点较为科学地揭示了荀子思想的特点。如荀子重视“礼”的作用,同时主张“性恶论”“隆礼重法”,既继承了传统儒学思想,又带有明显的法家色彩。
(3)据所学(荀子的历史地位)可知,研究荀子刑法思想有利于全面了解荀子思想及先秦儒学发展轨迹;据所学(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史)可知,研究荀子刑法思想有利于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荀子的主张(礼法并施)可知,研究荀子刑法思想有利于推动现代中国法治建设。
【点评】本题是特点类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战国时期(中国),考查了荀子的思想。本题旨在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等历史学科素养。学生要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辨别历史事实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学生解题关键是文言文材料的阅读。
20.【答案】地域:黄河流域。
观点: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重要的发祥地。
论述:黄河流域气候适宜、土壤肥沃、动植物资源丰富,中国先民很早在这里繁衍生息。旧石器时代有丁村人、蓝田人,在新石器时代出现了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代代先民繁衍生息、辛勤劳动,刻画出中华文明的成长轨迹。新石器时代,先民使用磨制石器工具,开创了原始农业和家畜饲养业,产生了各式各样的农业工具,生活逐渐稳定,由此进入农耕文明。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孕育了中国的自然观、时间观、宇宙观乃至伦理观。农耕的发展促进了制陶等手工业的发展,产生精美的陶器代表:彩陶和黑陶,兼具实用性和艺术性,奠定了中华文明精于工艺、善于创造的基因。生产的发展催生文字的出现,陶器上的刻画符号表达了先民的需求和意愿,之后文字逐渐摆脱图形的束缚,接近我们熟悉的样貌。由于农耕生产的发展,社会分化随之出现。新石器晚期大汶口文化、山西陶寺遗址中有宫殿建筑、天文建筑、礼器,阶级阶层分化明显,中国即将进入阶级社会的门槛,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夏朝。传说中五帝之首的黄帝是黄河中上游一带的部落首领,他联合另一部落首领炎帝,结成炎黄部落联盟,他们被后世尊称为华夏始祖,成为中华民族的纽带和精神核心。五帝中最后两位尧、舜,尧禅让于贤能的舜的做法成为后世国家治理中任人唯贤的思想源泉。
因此,黄河流域在中华文明起源过程扮演了中心的地位。
【知识点】中华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解析】【分析】本题属于开放性题,没有固定的答案。根据题干要求选择一个地域,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以具体史实阐述该地域对于中华文明发展的贡献。依据材料可知,强调的是中华文明的产生与发展源自于各地域文化的交流。
如地域选择黄河流域,结合黄河流域的地位可以得出观点是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重要的发祥地。然后结合黄河流域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中华民族形成发展等方面对中华文明发展的影响进行阐述。最后归纳总结,得出结论是黄河流域在中华文明起源过程扮演了中心的地位。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为:地域:黄河流域。
观点: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重要的发祥地。
论述:黄河流域气候适宜、土壤肥沃、动植物资源丰富,中国先民很早在这里繁衍生息。旧石器时代有丁村人、蓝田人,在新石器时代出现了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代代先民繁衍生息、辛勤劳动,刻画出中华文明的成长轨迹。新石器时代,先民使用磨制石器工具,开创了原始农业和家畜饲养业,产生了各式各样的农业工具,生活逐渐稳定,由此进入农耕文明。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孕育了中国的自然观、时间观、宇宙观乃至伦理观。农耕的发展促进了制陶等手工业的发展,产生精美的陶器代表:彩陶和黑陶,兼具实用性和艺术性,奠定了中华文明精于工艺、善于创造的基因。生产的发展催生文字的出现,陶器上的刻画符号表达了先民的需求和意愿,之后文字逐渐摆脱图形的束缚,接近我们熟悉的样貌。由于农耕生产的发展,社会分化随之出现。新石器晚期大汶口文化、山西陶寺遗址中有宫殿建筑、天文建筑、礼器,阶级阶层分化明显,中国即将进入阶级社会的门槛,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夏朝。传说中五帝之首的黄帝是黄河中上游一带的部落首领,他联合另一部落首领炎帝,结成炎黄部落联盟,他们被后世尊称为华夏始祖,成为中华民族的纽带和精神核心。五帝中最后两位尧、舜,尧禅让于贤能的舜的做法成为后世国家治理中任人唯贤的思想源泉。
因此,黄河流域在中华文明起源过程扮演了中心的地位。
【点评】本题考查中华文明的起源,解题的关键是解读材料信息,把握其主旨,结合古代中国各区域文化对中华文明发展的贡献分析,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调用所学知识分析阐述的能力。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福建省三明市名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历史暑假考(开学考)试卷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