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2023-2024上学期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期末单元复习题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江西地区适用)含解析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一、选择题
1.(2023上·江西吉安·八年级校联考期末)“孙逸仙者,近今谈革命者之初祖,实行革命者之北辰……”。材料中的“孙逸仙”( )
A.被誉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先行者
B.著《猛回头》《警示钟》
C.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口号
D.被称为“反清英雄第一人”
2.(2018上·广东深圳·八年级校联考期末)近代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从此有了统一领导和目标,得益于哪个组织的建立
A.兴中会
B.同盟会
C.华兴会
D.光复会
3.(2018上·北京西城·八年级统考期末)孙中山撰写挽联“江户矢丹忱,感君首赞同盟会;轩亭洒碧血,愧我今招侠女魂”,纪念的辛亥革命烈士是
A.陈天华
B.徐锡麟
C.邹容
D.秋瑾
4.(2014·天津·中考真题)1903年,在美国檀香山的一次集会中,演讲者提出“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据此推断演讲者是
A.林则徐 B.严复 C.孙中山 D.陈独秀
5.(2022上·福建宁德·八年级校考期中)“它敲响了清王朝的丧钟”,一个多月后全国一半以上的省份宣布独立,脱离清政府的统治。“它”是( )
A.维新变法 B.武昌起义 C.二次革命 D.护国战争
6.(2022·河南周口·统考一模)“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由此可知,孙中山认为( )
A.武昌起义导致了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B.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
C.黄花岗起义为武昌起义准备了条件 D.黄花岗起义是武昌起义的组成部分
7.(2021·河南开封·统考二模)武昌起义胜利不到两个月,内地18个省中便有14个省举起了义旗,宣告脱离清政府而独立使清政府迅速地陷于土崩瓦解的局面。这表明了
A.清朝统治的结束 B.革命势头迅猛 C.南京国民政府建立 D.革命彻底胜利
8.(2023上·江西吉安·八年级统考期末)《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统治权。由此可见,该约法的进步性是( )
A.宣告了封建制度的终结 B.宣告了中华民国的诞生
C.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 D.开启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程。
9.(2023上·江西南昌·八年级校联考期末)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民国26年换算成公元纪年是( )
A.1935年 B.1936年 C.1937年 D.1938年
10.(2023上·江西赣州·八年级校联考期末)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重要成果是( )
A.武昌起义胜利 B.提出三民主义
C.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 D.建立中国同盟会
11.(2018上·山东潍坊·八年级统考期末)《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第四十五条规定: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这样规定的主要目的是( )
A.体现三权分立原则 B.阻止袁世凯担任临时大总统
C.防止袁世凯专权 D.保证人民的权利与自由
12.(2017上·八年级单元测试)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失败说明了( )
A.封建军阀垮台 B.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资产阶级共和制度适合中国 D.帝国主义在华寻找代理人的政策破产
13.(2022上·江西景德镇·八年级统考期末)吴玉章曾说过,辛亥革命前,如果有人说皇帝可以打倒,别人会把他当作疯子。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做或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疯子。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辛亥革命( )
A.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B.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C.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 D.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14.(2021·河北石家庄·统考二模)鲁迅在小说《阿Q正传》中写道,辛亥革命期间,未庄村民对革命党人的认识是,“都拿着板刀,钢鞭,炸弹,洋炮,三尖两刃刀,钩镰枪”“个个白盔白甲,穿着崇正皇帝的素”(替明末崇祯皇帝报仇,反清复明),这说明
A.革命军初创时期武器装备较差 B.农民对“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支持
C.底层民众对革命宗旨并不了解 D.推翻清王朝的统治符合农民的利益
15.(2018上·河南濮阳·八年级统考期末)民国建立之初,名士王湘绮撰对联一副:“民犹是也,国犹是也,何分南北;总而言之,统而言之,不是东西。”联首嵌入“民”“国”“总”“统”四字,并在联尾点出自己的看法“不是东西”。该对联讽刺的是(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 B.宣统帝被逼退位
C.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复辟帝制 D.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
16.(2023上·江西吉安·八年级统考期末)“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为反对“一人冠冕”,蔡锷等人发起了( )
A.北伐战争 B.护法运动 C.护国运动 D.二次革命
17.(2017上·河北石家庄·八年级阶段练习)如果以“追寻共和足迹”为主题出一期板报,下列可作为素材的正确排序是( )
①成立中国同盟会②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③武昌起义④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⑤建立兴中会
A.②①④③⑤ B.⑤①③②④ C.①②④③⑤ D.②①④⑤③
18.(2017上·八年级课时练习)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中华民国名存实亡的根本原因在于( )
A.帝国主义支持袁世凯 B.袁世凯掌握了强大的北洋新军
C.旧官僚、立宪派的支持 D.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19.(2017·八年级课时练习)下面是北洋军阀主要派系简表,由表中信息可得出( )
派系 代表人物 靠山 控制范围
皖系 段祺瑞 日本 安徽、浙江、福建、山东等省
直系 冯国璋、曹锟 英、美 江苏、江西、湖北等省
奉系 张作霖 日本 盘踞东北
A.军阀的靠山均为日本人 B.列强采取“以华治华”的策略
C.军阀力量超过帝国主义 D.列强之间在中国的利益互补
20.(2023上·江西吉安·八年级统考期末)1913年3月20日,袁世凯及其亲信在上海火车站制造宋教仁案,震惊国内外。这一案件( )
A.说明袁世凯复辟了帝制 B.导致军阀割据混战局面的出现
C.标志着辛亥革命的失败 D.反映袁世凯建立独裁统治的野心
21.(2022上·安徽芜湖·八年级统考期中)从1916年到1928年间,“一年三小仗,三年一大仗”。据统计,在民国初年,光是四川内部各派军阀之间的战乱,即达400余次之多。出现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
A.军阀的割据混战 B.袁世凯复辟帝制
C.清政府腐败无能 D.革命派软弱无力
二、综合题
22.(2023上·江西赣州·八年级统考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代中国某历史人物的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 事件
1884—1892年 在香港创办中央书院和香港西医书院学习
1895年 在香港成立兴中会总会,策划广州起义。起义失败。他被通缉,逃亡日本,后抵夏威夷
1900年 义和团进京,八国联军攻占紫禁城。10月,他在广东惠州发动反清起义
1905年 反清团体在东京成立“同盟会”,他被推举为总理。
1911年 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他在美国听到起义消息,取道欧洲返国。12月,回国,在南京被临时参议院推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1912年 1月1日,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1)据大事年表,写出该历史人物的姓名。
(2)据大事年表,概括“他”推动革命的方式。
(3)据上述材料和问题,概括“他”在中国近代民主革命中的地位。
23.(2023上·江西赣州·八年级统考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鸦片战争后,中国被套上《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枷锁,像是一块大石投入了晚清社会这潭积水,使之A“激荡”起来。中国人民在炮声中逐渐觉醒,开始了早期B“探索”
——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1)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完善表格内容。
时间 重大事件 口号或纲领
19世纪50年代—60年代 太平天国运动 《资政新篇》
19世纪60年代—90年代 洋务运动 ①
19世纪末 戊戌变法 ②
20世纪初 辛亥革命 ③
(2)从材料中的关键词AB中任选一个,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要解读。
24.(2019上·江苏盐城·八年级校联考期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从前皇帝自称为天子,如果有人说皇帝是强盗,可以打倒,别人一定把他看作疯子。孙中山就曾经是一个被人家看作是疯子的人,相反在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疯子。
——(辛亥革命老人)吴玉章
材料二:他不过是我国旧环境产生的一个超等大政客。在他的任内,他借了一大批外债,用暗杀的手段除了他的大政敌宋教仁,扩充了北洋军队的势力,与日本订了民国四年的条约,最后听了一群小人的话幻想称帝。等到他于民国五年6月6日死的时候,他没有做一件于国有益于己有光的事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领导的打倒皇帝的斗争是什么?说出该斗争的性质以及孙中山在中国民主革命历史上的地位。
(2)材料二中的“他”指谁?“民国四年”是公元纪年的哪一年?“条约”又指的是什么?
(3)综合上述材料,材料二中的“他”理应被视为材料一中的后一种“疯子”,这进一步印证了孙中山领导的打倒皇帝的斗争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25.(2020·河南·中考真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初次举行起义失败后,“举国舆论莫不目予辈为乱臣威子”,庚子(1900年)失败之后,“有识之士且多为吾人扼腕叹惜”。
——摘编自《孙中山自述》
材料二 20世纪初,国内革命情绪日趋高涨,出现了章炳麟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的《革命军》等著作,各种革命团体如光复会、华兴会等纷纷成立,孙中山又组建了中国同盟会,提出了“三民主义”。1906—1910年,先后爆发了萍浏醴起义、安庆起义和黄花岗起义等。
——摘编自统编教材《中国历史》
(1)据材料一,指出当时人们对革命党人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革命形势高涨的原因。
(3)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巨变。请选取相关史实一例并加以说用
参考答案:
1.A
【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名文,号逸仙,材料中“孙逸仙”指的是孙中山,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长期从事武装反清斗争,他先后建立了兴中会和中国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使民族民主革命成为波涛汹涌的时代潮流,A项正确;《猛回头》和《警示钟》是陈天华的著作,排除B项;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是顾炎武,排除C项;孙中山称洪秀全是“反清英雄第一人”,排除D项。故选A项。
2.B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905年孙中山等人在日本人东京成立了同盟会,这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它的成立,使全国资产阶级革命派有了统一的领导和明确的奋斗目标,故B符合题意;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是资产阶级革命团体,但不是全国统一的革命组织,不能使全国资产阶级革命派有统一领导和目标,故A、C、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
3.D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江户矢丹忱,感君首赞同盟会;轩亭洒碧血,愧我今招侠女魂”,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07年夏,徐锡麟在安庆发动起义,与清军激战四小时后失败,徐锡麟死难。革命党人秋瑾被捕遇难。因为是“愧我今招侠女魂”,选项D符合题意;选项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4.C
【详解】材料中“1903年”“ 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是解题的关键信息,依据已学知识可知资产阶级革命派在辛亥革命中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1903年,在美国檀香山的一次集会中,演讲者提出“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由此推断演讲者是孙中山,故选C。
5.B
【详解】根据题干可知,“一个多月后全国一半以上的省份宣布独立,脱离清政府的统治”指的是武昌起义后的革命形势,“它敲响了清王朝的丧钟”指的是武昌起义,B项正确;维新变法属于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不是要推翻清朝统治,排除A项;二次革命和护国战争的反抗目标是袁世凯的独裁专制和复辟帝制之举,排除CD项。故选B项。
6.C
【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描述了黄花岗起义,黄花岗起义虽然失败,但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为武昌起义准备了条件,C项正确;武昌起义导致了清朝统治土崩瓦解,题干材料没有体现,排除A项;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题干材料没有体现,排除B项;黄花岗起义不是武昌起义的组成部分,排除D项。故选C项。
7.B
【详解】材料中体现出武昌起义后多数省份起义,清政府统治土崩瓦解,说明革命势头迅猛。故B符合题意;清朝统治结束是1912年宣统帝退位,排除A;南京国民政府成立是1927年,排除C;此时革命并没有取得彻底胜利,排除D。故选B。
8.C
【详解】根据材料“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统治权。”可知,主权在民,三权分立这些原则推动了中国民主化进程,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C项正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没有宣告封建制度的终结,排除A项;宣告了中华民国的诞生是1912年1月1日,是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之前,排除B项;五四运动开启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程,排除D项。故选C项。
9.C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为元年,即民国二年为1913年,民国三年为1914年,以此类推。换算公式为民国纪年加上1911就是公元纪年,故民国26年就是26+1911=1937年,C项正确;1935年为民国24年,排除A项;1936年为民国25年,排除B项;1938年为民国27年,排除D项。故选C项。
10.C
【详解】据所学知识可知,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布就职,宣告中华民国的成立,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C项正确;武昌起义胜利时,孙中山在美国,排除A项;孙中山创建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等指导民主革命,与题意“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重要成果”不符,排除BD项。故选C项。
11.C
【详解】依据题干信息“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可知,体现了责任内阁制的原则,其主要目的是为了限制袁世凯专权,所以C项符合题意;A项材料并没有体现行政、司法和立法的三权分立原则,排除;B项当时袁世凯即将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的重要目的是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力,排除;D项责任内阁制的规定并不是为了保证人民的权利与自由,排除。故选C。
12.B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为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1915年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发动都护国战争。袁世凯纠集重兵围剿护国军。但是,因为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袁世凯的复辟行径不得人心,连其北洋嫡系部属也阳奉阴违。北洋军队人心涣散,节节败退,不少省份宣布独立,脱离袁世凯政府。袁世凯众叛亲离,成了孤家寡人。1916年3月,袁世凯被迫宣布取消帝制,6月在绝望中死去,B项正确;不是封建军阀势力强大才打败袁世凯的,排除A项;袁世凯复辟帝制,就是推行封建制度,排除C项;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军阀为了争夺地盘和巩固政权,不惜出卖国家利益,依附帝国主义,成为帝国主义在华代理人,排除D项。故选B项。
13.C
【详解】据题意可知,辛亥革命后的民众都不再接受皇帝的出现,说明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项正确;人们都不接受皇帝的出现,是民主共和观念传播的表现,并不能说明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和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排除AD项;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排除B项。故选C项。
14.C
【详解】依据题干可知,辛亥革命期间,农民对于革命党人的认识是替崇祯皇帝报仇,反清复明,这说明底层民众对革命宗旨并不了解,辛亥革命是一场力图变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为资本主义制度的资产阶级革命,并非简单的改朝换代、反清复明,C正确;题干的重点不是突出革命党人的武器装备较差,而是说明底层民众对于革命的认识比较肤浅,A排除;“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是孙中山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但题干中没有体现农民对民族主义内涵的正确理解,B排除;题干的重点是说明农民思想观念的落后,而不是说明推翻清王朝统治符合农民的利益,D排除。故选C。
15.C
【详解】根据题干“民犹是也,国犹是也,何分南北;总而言之,统而言之,不是东西。”可知,对联中每句短语的第一个字联起来,就是“民国总统不是东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袁世凯当总统时,对内实行专制统治,复辟帝制,对外出卖国家民族利益,因此说“不是东西”,C项正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宣统帝被逼退位与“民国总统”不符,排除AB项;孙中山是第一位民国总统,他在位时,努力维护国家民族的利益,因此,王湘绮不可能会讽刺他,排除D项。故选C项。
16.C
【详解】由材料“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可知,材料内容反对袁世凯称帝,认为其行为破坏了民主共和制度,不得民心,为了反对袁世凯称帝,蔡锷等人在云南宣告独立,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护国战争爆发,C项正确;北伐战争是国共合作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正义战争,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A项;护法运动是袁世凯死后,继任的北洋统治者拒绝恢复《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国会,为了维护共和制度,孙中山领导了护法运动,不符合题干主旨,排除B项;二次革命是针对“宋案”,反对袁世凯独裁统治的,与题干反对袁世凯称帝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17.B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是1912年1月1日,武昌起义是1911年,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1912年3月,成立兴中会是1894年。所以上述事件的顺序为⑤①③②④,B项正确;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是1912年1月1日,①应该在②的前面,排除A项;成立兴中会是1894年,武昌起义是1911年,③发生在⑤之后,排除C项;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是1912年1月1日,①应该在②的前面,排除D项。故选B项。
18.D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支持下,袁世凯不断突破孙中山设定的条件,而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对袁世凯步步退让,最终使得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果实,中华民国名存实亡,中国进入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因此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中华民国名存实亡的根本原因在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D项正确;ABC项都是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的客观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排除ABC项。故选D项。
19.B
【详解】根据表格内容显示的北洋军阀的靠山都是外国来看,他们的割据局面实际上就是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划分的势力范围,是列强采取“以华治华”的策略的体现,B项符合题意;A说法不符合题意表格;CD不正确;所以答案选择B。
20.D
【详解】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为了建立独裁统治,公然背弃誓言,一再破坏责任内阁。为了实现其建立独裁统治的野心,袁世凯及其亲信在上海火车站制造宋教仁案,震惊国内外,D项正确;1915年末,袁世凯下令以1916年为洪宪元年,准备元旦登基,袁世凯复辟了帝制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A项;袁世凯去世后,军阀割据混战局面出现,排除B项;1912年,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中国开始进入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辛亥革命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完成,辛亥革命失败,排除C项。故选D项。
21.A
【详解】根据材料“1916年到1928年”“一年三小仗,三年--大仗”“军阀之间的战乱”等可知,出现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是军阀的割据混战,A项正确;袁世凯于1916年去世,排除B项;1912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排除C项;革命派软弱无力不是出现“一年三小仗,三年一大仗”的原因,排除D项。故选A项。
22.(1)历史人物:孙中山。
(2)方式:创立革命团体;建立革命政党;制定革命纲领;发动武装起义。
(3)地位: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驱(或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详解】(1)历史人物:根据材料“在香港成立兴中会总会,策划广州起义”“反清团体在东京成立‘同盟会’,他被推举为总理”“1月1日,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可知,该历史人物是孙中山。孙中山出身于广东香山县翠亨村的一个农民家庭。读过私塾,14岁时赴檀香山 ,就读于英国和美国传教士创办的教会学校。18岁以后回国,在香港、广州两地学习医学。1892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香港西医书院,开始在澳门、广州一带行医。西方的教育背景及多年在香港的生活、学习经验,使他接触到一些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学说。通过行医实践,孙中山认识到“医术救人,所济有限”,“医国”比“医人”更重要,从此走上革新政治、反清革命的道路。
(2)方式:根据材料“在香港成立兴中会总会”可得出创立革命团体,根据材料“反清团体在东京成立‘同盟会’,他被推举为总理”可得出建立革命政党,制定革命纲领,根据材料“策划广州起义”“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可得出发动武装起义。
(3)地位: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先生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为推翻清政府的腐朽统治,他从甲午中日战争时期就开始从事武装反清斗争,屡败屡起,百折不挠。他先后建立了兴中会和中国同盟会,并提出三民主义,使民族民主革命成为波涛汹涌的时代潮流。
23.(1)自强求富;变法图强;三民主义。
(2)鸦片战争以来,列强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中国逐渐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与此同时,先进的中国人不断探索救国救民的整理,开展了一系列社会实践。
【详解】(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打着自强求富的旗号,创办军事企业和民用企业。1898年的戊戌变法是要通过改革变法,实行君主立宪,走资本主义道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如果'激荡”为题,要突出列强侵略,民族危机,不平等条约签订,我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如果“探索"为题,要突出先进的中国人想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24.(1)辛亥革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或资产阶级革命);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2)袁世凯;1915年;“二十一条”
(3)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或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详解】(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辛亥革命是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2)根据材料二“在他的任内,他借了一大批外债,用暗杀的手段除了他的大政敌宋教仁,扩充了北洋军队的势力,与日本订了民国四年的条约,最后听了一群小人的话幻想称帝。”可知他是袁世凯。1912年孙中山成立中华民族园,这一年是中华民国元年,所以“民国4年”是公元纪年的1915年,这一年袁世凯与日本签订了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袁世凯复辟的失败说明了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25.(1)态度变化:从称他们为乱臣贼子到为之叹息、同情
(2)原因: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民族危机严重;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在中国的传播;革命人士对革命的宣传;革命团体的成立和推动;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领袖的领导
(3)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成立了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辛亥革命改变了社会习俗,剪辫易服、革除旧习等。
【详解】(1)从材料中“举国舆论莫不目予辈为乱臣贼子”到"有识之士且多为吾人扼腕叹惜"可以看出人们的态度有所变化。
(2)通过“20世纪初”时间定位可知,八国联军侵华以及《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民族危机严重;”章炳麟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的《革命军》等著作"可得出革命人士通过著作宣传了革命;"光复会、华兴会等革命团体的纷纷成立"也对革命有着推动作用;材料中孙中山作为革命的领导人,提出了革命的指导思想——《三民主义》,并领导了多次起义。
(3)根据所学知识,可从辛亥革命的影响及意义来作答。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2023-2024上学期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期末单元复习题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江西地区适用)含解析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