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中质量检测
历 史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O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周礼》中有“王者立后,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女御,以备内职焉。后正位宫闱。同体天王。夫人(王之主要妾)坐论妇礼,九嫔掌教四德,世妇主丧、祭、宾客,女御序于王之燕寝。颁官分务,各有典司”的记载。这一现象( )
A.体现出西周君王奢侈腐败的生活 B.反映了儒家对后宫治理的影响
C.表明王朝内统治秩序的持续稳定 D.具有宗法社会等级鲜明的特征
2.韩非子认为山东六国之所以衰弱,就是因为君主过于放纵臣下之间的互相结党营私,那些群臣朋党往往隐匿正道。追求私利,最终为祸国家。据此可知,韩非子认为朋党政治( )
A.适应了君主专制统治需要 B.是导致山东六国灭亡的根本原因
C.对于国家朝政有重大影响 D.成为士大夫政治博弈的重要砝码
3.下面是董仲舒的部分言论。据此可知,董仲舒的这些言论( )
言论
《春秋》之法,以人随君,以君随天
天子受命于天,诸侯受命于天子……诸所受命者,其尊皆天也,虽谓受命于天亦可
未有夫人君之权,能制其势者也,未有贵贱无差,能全其位者也
A.确保了西汉政权的稳固 B.迎合了封建专制统治需要
C.确立了儒学的独尊地位 D.具有浓厚的哲学思辨色彩
4.《通典·田制》载,“大唐开元二十五年令:诸买地者,不得过本制,虽居狭乡。亦听依宽制。其卖者不得更请。”唐律疏议中对“占田过限”相关处罚规定:“诸占旧过限者,一亩笞十,十亩加一等:过杖六十,二十亩加一等,罪止徒一年”据此可推知,唐代( )
A.通过抑制上地兼并以增加财赋 B.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C.制定法律减轻民众的田租负担 D.承认了私人依附人口的做法
5.从明朝后期到清朝前期,欧洲传教士将中国文化介绍到西方,他们川拉丁文翻译了“四书”“五经”等著作,多位18世纪的欧洲启蒙思想家也从这些译本中汲取思想因素,这表明( )
A.儒家经典是启蒙思想的主要来源 B.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C.中西方交流频繁促进了文化融合 D.当时中国的社会制度比欧洲优越
6.据文献记载,顺治初年,苏南地区良田每亩价格仅二三两,康熙年间才升至四五两,乾隆中叶也不过七八两、然于嘉庆末年竟长至五十多两,与乾隆中叶相比,涨至10倍:与此同时,米价、布价也在儿十年间以数倍的速度增长。对此现象原因的解释合理的是( )
A.人口的过快增长 B.价格革命的发生
C.自然灾害的频繁 D.持续的对外用兵
7.魏源将中英战争比于传统中原王朝与周边民族政权的战事,自信除“乐”之外,中国一切皆胜“英夷”,只需学好兵工便仍能扬武功于海国,因此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口号。这体现了当时( )
A.统治阶层中主战派占主导 B.士人强烈的世界意识
C.有识之士新旧观念的并存 D.中英近代化差距较小
8.太平天国之初,流行的歌谣中唱到:“换个朝来立个王,带兵最数好洪扬,吃饭官兵同张桌,睡觉官兵同个房”后定都天京伊始,天国便颁布了一部“贵贱宜分上下,制度必判尊卑”的《太平天国礼制》。由此可知。太平天国运动后期( )
A.代表的阶级属性发生变化 B.中央政府权威逐步加强
C.政权的封建化色彩较浓厚 D.构建了稳定的社会秩序
9.19世纪后期。美国外交官田贝说:“在中国方面更没有梦想到战争,它用骄满的外壳封包着自己没有想到倭人胆敢来攻击它、它以四万万人口对抗四千万人口……他们全是东方国家,似乎没有战争的理由”。田贝的言论( )
A.印证了甲午战争中国准备不足 B.折射出清政府不谙熟近代外交
C.表明东亚宗藩体系的彻底瓦解 D.见证了中日战争美国偏袒日本
10.有学者在研究新文化运动时说:“中国的知识分子是与根深蒂固的自我压抑习性进行战斗;这种习性乃是由家族权威而非神权专制所支持……要将中国从数个世纪以来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纲常名教中解放出来”。该学者意在( )
A.表明新文化运动批判传统礼制的目标 B.说明国人思想的愚昧与落后
C.强调思想解放与救亡图存的紧密联系 D.抨击袁世凯尊孔复古的逆流
11.1924年,孙中山在支持工人运动的同时,下令广东革命政府控制区的“田租在百分之五十者减成百分之二十五”。他还派出军队支持广宁县农民的减租运动。孙中山的这些举措( )
A.践行了土地革命的路线 B.适应了民族革命战争的新形势
C.打击了军阀混战的局面 D.意在巩固民主革命的阶级基础
12.下表是关于1939年中国战场的主要战役情况。这可以用来印证,当时( )
时间 主要战役
5月 日军向随县、枣阳一带发起进攻,国民党军毙伤日军1.3万余人,迫敌仓皇溃退
10月 国民党第九战区对日军发动反攻,毙伤日军4.2万余人,打退了日军对长沙的第一次进攻
11月 国民党军对广西南宁以北昆仑关的日军实施反攻,于12月31日收复昆仑关
A.华北成为日军侵华作战的中心 B.相持阶段的正面战场奋勇抗击日军
C.全面抗战路线实施的效果显著 D.抗日战争已经进入了全面反攻阶段
13.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中国共产党提出辩证地看待工商业。1949年9月,一方面为繁荣经济,将“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写人《共同纲领》;另一方面,为限制私人资本的消极性,鼓励其向国家资本主义方向发展。由此可见,中国共产党( )
A.采用了符合时宜的经济政策 B.积极融入国民经济建设之中
C.摧毁了国民政府的经济根基 D.调动了工商业者建国的热情
14.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实施后,《刘巧儿》《小二黑结婚》等一批反映新时代婚姻观的唱词唱出了新中国妇女渴望自由、追求平等的愿望。这一现象( )
A.反映了文学艺术的繁荣 B.践行了“双百”方针
C.利于促进社会风尚改良 D.弘扬了中华传统文化
15.1993年,上海市发布《关于本市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的通知》,宣布实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到1995年年底,全国有沈阳、青岛等12个城市初步建立了城市居民低保制度。2002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迅速在全国各地推广开来。这些低保制度的建立和推广( )
A.得益于国民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 B.推动了沿海港口城市的进一步开放
C.凸显出实现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 D.表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确立
16.观察下图。据此可知( )
A.区域文明起源具有一定内在规律 B.经济发展水平影响文明程度
C.早期人类文明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D.古代文明具有一脉相承特点
17.378年。罗马帝国皇帝瓦伦斯在与北方游牧民族哥特人的战争中丧命。继位的狄奥多西一世在382年与哥特人缔结和约:帝国同意哥特人在巴尔干半岛北部定居。同时哥特人履行缴税与服军役的义务。这可用于说明当时( )
A.罗马人的生产方式发生转型 B.罗马帝国统治实力的削弱
C.罗马境内各民族的充分交融 D.人口迁徙引发政权的更替
18.16世纪以前“威尼斯商人从地中海亚洲沿岸一带收购胡椒,每年不过二千一百吨。在直通印度的航路发现以后,每年运往里斯本的香料就剧增到七千吨”“6世纪后,北欧和东欧国家总是香料的大主顾”。据此可知( )
A.世界贸易中心由东方转到大西洋沿岸 B.西欧商业经营模式出现了新变化
C.新航路开辟有利于丰富欧洲人的饮食 D.资源需求成为殖民扩张主要原因
19.有学者指出。这种以个人为中心的文化是通过打击一种抽象的、完整而巩固的神学体系得以确认的。随着该体系趋向崩溃,人们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神学教条的束缚,并从理性和感性上恢复了对现实世界的热情。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文艺复兴推动了人们思想的解放 B.中世纪的人们已摆脱宗教控制
C.科学技术的发展冲击了宗教权威 D.牛顿经典力学体系驱散了蒙昧
20.18世纪中期,不再受行会规定的限制,商人可以买大批原料。然后分派或供应农村工人去梳理和纺线,然后再分给织布工织成布匹:另出现了在佛兰德生产亚麻织品,在韦尔维耶(今比利时境内)生产毛纺织品,在西里西亚生产亚麻织品的现象。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
A.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得到有效实施 B.欧洲出现生产的专业化和地域性
C.原始积累推动欧洲经济快速发展 D.西欧纺织业生产技术升级的迅速
21.下面是20世纪初形容美国标准石油公司扩张和美国政府向大银行征收新税的漫画。这些漫画( )
A.凸显了美国殖民统治的全球化趋势 B.说明美国出现经济危机
C.表明美日政治和经济主体矛盾尖锐 D.折射出垄断组织的实质
22.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指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共产党宣言》直接号召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在解除自己锁链的同时维护自己的利益并确立自己的统治地位。这体现出( )
A.无产阶级建立政权条件已成熟 B.世界工人运动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
C.马克思主义具有人民性的特征 D.科学社会主义推动了无产阶级斗争
23.下面是史料记载的关于欧洲殖民者在美洲实行的制度。这些制度可用于说明( )
制度名称 具体内容
嘱托监护制 西班牙殖民者在美洲对印第安人实行的,虽然法律对受嘱托者为自己征税的数额有限,但实际征收的数目无法计算
马特奎尔制 殖民当局每年抽调确定数量的成年男子到殖民者的庄园、矿产、码头等处服劳役。按规定、服劳役的人数和日数是有限额的,但实际上,大大超过法定限额
A.列强侵略具有双重作用 B.西欧在拉美建立独裁统治
C.印第安文化渐趋于毁灭 D.拉美独立战争爆发的原因
24.1905—1911年伊朗宪政运动期间,伊朗形成了共同反对国王专制的政党组织。这些政党组织包括温和派代表的伊朗传统社会群体的既得利益者,成员有教士、商人、地主和酋长;民主派则是由接受了资产阶级思想的激进人士组成,他们主张平等自由的选举。据此可推知,伊朗( )
A.立宪革命失败具有一定必然性 B.民族民主意识的不断觉醒
C.民主共和体制建立过程的曲折 D.宪政运动有广泛社会基础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4小题,第25题14分,第26题12分,第27题12分,第28题14分,共52分。)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史记》曰“沿楼船,高十余丈,旗帜加其上,甚壮”隋唐时期,部分人对海洋的潮汐运动规律认识有了理性上的提高;宋元时期已有了升降舵和多副舵的运用,罗盘导航、天文定位以及航迹推算,使跨洋航海的宏愿与构想得以实现。15世纪的明初,开始了历时28年的郑和下西洋的航海壮举,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处于巅峰时期的表征,途经多国,在当时世界航海史上占据绝对的领先地位。郑和下西洋绘有20页航海地图,是中国航海技术与实力的具体体现。
——摘编自何国卫《论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技术基础》
材料二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扩展国际合作空间,缓解中国与各国海上与地缘矛盾的重要战略举措。近年来,中国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的需求量与日俱增,中国在伊朗、沙特、伊拉克等国投资了大量油田和石油炼化厂。同时,西亚、北非的部分国家基础设施比较落后,基础建设方面存在一定合作空间。南亚作为“一带一路”的交汇地带,中国可以为南亚国家提供资金、技术,南亚国家的能源、剩余劳动力等比较优势也得到充分发挥。但众所周知,西亚、北非地区可谓是全球政治局势最为复杂、政治风险最为突出的地区之一,中国与西亚、北非地理位置间隔较远,有些国家交通设施仍不成形,存在极大的金融风险。由于南亚地区各国关系并不和谐,地域冲突、历史积怨等问题错综复杂,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中国想要连通铁路、公路、通信网络等设施具有很大挑战。
——摘编自毛立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机遇与挑战试析》
(1)根据材料一,分析中国古代开展“海上丝绸之路”所具备的条件,并理解郑和下西洋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处于巅峰时期的表征”。(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机遇与挑战。(4分)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和现代“丝绸之路”的共同核心精神。(2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尚书·周官》记载:“议事以制,政乃不迷。”西汉参加廷议的包括会卿(政府理政大臣)、列侯(国家元老)、二千石(熟悉京师地方情况)、大夫(掌议论)、博士(掌通古今)。唐代政事堂议事,程序规范,秋序井然,“有军国大事,则议之。由唐历五代,不改其制”。宋代设置了廷议的固定场所,参加者的排编及廷议的议程程式化,设有掌管廷议的监议御史。明代的廷议形式为群臣集议,但廷议结果“卒出于一人之见”,“统于一二尊官”。
——摘编自林乾《论中国廷议制度对君权的制约》
材料二 兰开斯特王朝时期。议会的发展达到了中世纪议会发展史上的巅峰。下院地位进一步提高,议会规程、制度更加完善。议会的基本权力进一步明确和扩大。君主为了更好地利用议会维持其统治,不得不时常对议会的批评做出回应。但是,议会对君主统治的批评和规范并未与其维护王国统治的主要功能相悖。也未否定君主的统治。实际上,由于议会的作用。反而弱化了君主统治中所出现的各种矛盾,有利于王朝统治机器的可持续运转。
——摘编自李家莉《英国兰开斯特王朝议会君主制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廷议制度发展的特点,并简述该制度的积极作用。(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的议会君主制与中国廷议制度的不同,谈谈你对两种制度在国家治理方面的认识。(6分)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1919年4月底。中国在巴黎和会上交涉失败、日本要求中国撤换两个专使的消息纷纷传来,北大学生开了一个会,并且捐了几百块钱:一方面用于打电报给巴黎和会中国代表,要求他们坚持:一方面用于通电全国,反对因为外国压迫而撤换本国专使。这两个电报打出以后,所捐电报费还存300元左右,后拿出来买竹布等游行用品。5月3号。北大同学们在宿舍和新潮社(位于红楼一层22号)内奋战一夜。用长竹竿做大旗子,小竹竿做小旗子。并且推罗家伦撰写《北京学界全体宣言》印刷多份散发。第二天早上,他们还准备了一个英文的备忘录,送给各国使馆。而三个总代表因为准备有关文件,直到下午1点10分左右才赶到天安门集会。
——摘编自1931年罗家伦《关于五四运动的回忆》
材料二 北京特约通信
北京学界之大举动:昨日之游街大会,曹汝霖宅之焚烧;青岛问题之力争,张宗祥大受夷伤。乃于昨日(四日)星期休假国立大学及各专门学校学生举行游街大会,以为国民对于外交表示誓正到底。午后一时许,各校学生结队数千人在天安门齐集。各执白旗,大书誓死力争青岛,不争回青岛毋宁死,取消二十一条等语。
——摘自1919年5月5日天津《大公报》
今日午后两点,各校生五千人入使馆界,执旗书“誓死争青岛”及“卖国贼陆曹章”的字样。后又拥至曹宅,初极文明,警察弹压,激动公愤,有举火烧宅者。(四日下午九钟)
——摘自1919年5月6日上海《中报》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则材料的不同史料价值(4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你能确认的历史事实和结论。(8分)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启蒙运动最早出现于英国,自由主义是这一时期启蒙思想的主流。由于英国革命的目标始终停留于限制王权而非消灭王杈。这些主张符合当时英国自身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发展状况,但是对于后来欧洲大多数国家新兴资产阶级与封建专制王朝阶级矛盾日益激化的状况来说,这些主张显然不符合发展中的资本主义的需要。18世纪法国,冶炼和采矿业开始使用机器,纺织业由于使用珍妮纺纱机而迅速发展;北部出现资本主义农场,农业国的面貌发生改变:在政治上,这一时期的法国“专制制度的长期排斥使这些人不得不相信要么全部全盘接受过去不正义的制度;要么全部全盘推翻这个国家的政治制度和社会架构”。以资产阶级为领导的第三等级的共同要求是彻底铲除封建专制制度。这一时期,法国先后出现了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狄德罗等一大批思想家,这些思想家所阐述的政治思想更为成熟、系统、彻底。
——摘编自张朝阳《法国何以成为欧洲启蒙运动的中心》
材料二
下面是17至19世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建立的政治制度。
1689年英国颁布《权利法案》
→君主立宪制度
1787年美国制定宪法
→总统制民主共和制
1875年颁布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议会制共和制
1871年通过《德意志帝国宪法》
→君主立宪制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国成为欧洲启蒙运动的中心的原因。(4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近代世界史的相关知识,提炼一个主题,并对主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主题准确,阐述充分,逻辑清晰.)(10分)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中质量检测·历史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D 考查宗法制。家国一体就是“家国同构”,即家庭、家族与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的共同性,均以血亲宗法关系来统领,存在着严格的家长制,由《周礼》中的记载“后正位宫闱,同体天王”可知,在家庭内部,王后、夫人、九嫔等都是周天子家庭成员,但是王后处于宫闱的正位,其余各司其职,这反映了宗法社会等级鲜明的显著特征,故D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周王腐败的生活,故排除A项;《周礼》产生于西周,后成为儒家经典的,故排除B项;《周礼》规定的后宫制度“颁官分务,各有典司”,不能表明王朝内部统治秩序的持续稳定,故排除C项。
2.C 考查韩非子的思想。韩非子站在法家功利主义和人性恶的理论立场上,直接将朋党现象与国力强弱紧密联系起来,因为朋党“隐匿正道追求私利,最终为祸国家”故C项正确。材料分析了朋党现象与国力强弱的关系,但未体现是否适应了君主专制统治需要,故排除A项;山东六国灭亡的根本原因在于六国本身存在的各种因素故排除B项:朋党政治成为士大夫政治博弈的重要砝码是在君主专制体制的背景下出现,材料未体现这一背景,故排除D项。
3.B 考查董仲舒的思想。根据材料,董仲舒的“以人随君”“诸侯受命于天子”“未有去人君之权,能制其势者也”可知,其强调的是君主对臣民的统治是合法合理,受命于天的,这些言论适应了当时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故B项正确,确保了西汉政权的稳固过于绝对化,故排除A项;儒学独尊地位是在汉武帝尊崇儒术并采取一系列措施后确立的,故排除C项;材料中涉及董仲舒君权神授的主张不具有哲学思辨色彩,故排除D项。
4.A 考查唐代的土地政策。根据材料可知,唐代统治者和其制定法律都对占田规模有限制性的规定,这是为了防止通过买卖田地而占田过限,抑制土地过于集中,主要目的是保证国家赋税征收,故A项正确。材料中只是在抑制土地方面国家有明确规定,没有涉及对经济的全面干预,故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体现田租问题,故排除C项;D项在材料中也体现不出来,故排除
5.B 考查明清时期的中华文化。由材料中“欧洲传教土”与“欧洲启蒙思想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可和推崇可知,明清时期,中国传统文化对西方国家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故B项正确。A项中“主要来源”的说法过于夸大化,故排除;材料中仅提及中国传统文化对近代西方的影响,因此C项中“文化融合”的说法错误,故排除;明朝后期至清朝前期正值封建制度不断衰落时期,同时期的英国,荷兰等欧洲国家已建立资本主义制度,故排除D项。
6.A 考查清代经济与人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清初康乾盛世后随着人口膨胀,人地矛盾日益突出·造成土地价格上涨以及与人相关的生活资料价格的上涨·故A项正确。价格革命发生在新航路开辟之后的欧洲,故排除B项;自然灾害频繁应该出现土地价格的下降,且材料没有体现,故排除C项;“持续的对外用兵”与这一时期史实不符,故排除D项。
7.C 考查开眼看世界。一方面,魏源将中英之间的战争比作传统中原王朝与周边民族政权的战事,称英国人为“英夷”,体现了传统天朝上国对于“夷”的虚骄心态;另一方面,魏源还是承认“夷”在兵工方面比华夏优越,体现出传统华夷观念出现更新这体现了这一时期有识之土新旧观念的并存,故C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统治阶层中主战派占主导,故排除A项;“士人强烈的世界意识”看不出,材料主要在说魏源在军事上要学习西方,同时怀有浓厚华夷秩序观,故排除B项;当时英国已经基本完成工业革命,中英近代化水平差距较大,故排除D项。
8.C 考查太平天国运动。根据材料,太平天国运动初期,太平军得到民众的欢迎,且在军队中出现平等的现象·但是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的领袖们却违背了初衷,规定了繁文缛节的森严等级制度这体现出了太平天国后期政权的封建化色彩较为浓厚,故C项正确。太平天国是农民阶级建立的政权,这一阶级属性并未发生变化,故排除A项;太平天国运动是农民性质的运动,并不是一个合法的政府,故排除B项;构建了稳定的社会秩序不符合史实,故排除D项。
9.A 考查甲午中日战争。根据材料“19世纪后期”“他们全是东方国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场战争是甲午中日战争“它用骄满的外壳封包着自己,没有想到倭人胆敢来攻击它”。这印证了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方面对战争没有足够的思想、军事等准备·故A项正确。材料中未涉及中国关于外交方面的内容,故排除B项;从田贝的言论不能表明东亚宗藩体系彻底瓦解,故排除C项:材料体现不出美国偏袒日本,故排除D项。
10.A 考查新文化运动。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学者指出新文化运动中的中国知识分子反对传统思想对人性的束缚,要把人们从纲常名教中解放出来·故A项正确。B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故排除:材料中未涉及救亡图存与尊孔复古,故排除C、D两项。
11.D 考查国共合作。根据材料“1924年,孙中山……”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属于国民革命时期,国民革命遵循孙中山的三大政策,其中就有扶助农工,孙中山在支持工人运动的同时,下令减轻田租,同时支持农民的减租运动,这是为了让工农支持国民革命,故D项正确,土地革命是中共在国共对峙时期的革命路线,故排除A项;民族革命战争新形势指的是抗日战争,这与材料不符,故排除B项;孙中山的这些举措并未直接打击军阀混战局面,故排除C项。
12.B 考查抗日战争。1939年属于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根据材料“国民党军毙伤日军1.3万余人”“国民党第九战区对日军发动反攻”“国民党军对广西南宁以北昆仑关的日军实施反攻”等可知,正面战场奋勇抗击了日军的侵略·故B项正确。“随县”“长沙”“南宁”这是在华中和华南地区,故排除A项;全面抗战路线是中共推行的,材料所示仅为国民党军队,故排除C项;1945年抗日战争进入全面反攻阶段,故排除D项。
13.A 考查解放战争结束前后中国共产党的经济政策。根据材料,中共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要辩证地看待工商业: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把“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写入《共同纲领》并鼓励私人资本向国家资本主义方向发展,这是在解放战争胜利,新中国即将建立的这种特定时间段,鼓励有利于国民经济发展的工商业,有助于稳定后方经济,巩固与民族资产阶级建立的统一战线,为新中国成立后的经济发展提供经验,故A项正确。材料主旨是中国共产党对私营工商业的政策,并未融入国民经济建设中,故排除B项;摧毁了国民政府的经济根基不符合史实,故排除C项;材料是新中国成立前,故排除D项。
14.C 考查新中国法律和社会习俗变迁。从材料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实施”“自己找婆家”“渴望自由”“追求平等”等可知这一现象有利于新的社会风尚形成,故C项正确,排除D项。材料中未提及“文学艺术的繁荣”,故排除A项;B项中的“‘双百’方针”提出于1956年,晚于材料中的时间段“1950—1953年”,故排除。
15.A 考查经济发展。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属于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是需要政府财政开支的,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国民经济规模增长,政府财力增加,为建立城市低保制度奠定了基础;新世纪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推广准备了物质条件,故A项正确。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是在20世纪80年代,而材料中所涉及的城市并非都是沿海港口城市,故排除B项;材料中涉及的是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而不是共同富裕·故排除C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没有直接关系,故排除D项。
16.A 考查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根据材料可知,亚非古代文明都发源于大河流域,深受当地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因此区域文明起源具有一定内在规律,故A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经济发展水平影响文明程度,也没有显示文明间的交流,故排除B,C两项;材料中未涉及古代文明的一脉相承,故排除D项。
17.B 考查罗马帝国统治。公元3世纪以后到4世纪末罗马帝国分裂,是罗马帝国的社会危机时期,根据材料可知,罗马帝国皇帝瓦伦斯在与哥特人的战争中丧命,继位的狄奥多西一世迫于实力下降,只能与哥特人缔结和约,这反映出罗马帝国整体国力下降,在处理与游牧民族关系时有点力不从心,故B项正确。材料是罗马帝国在处理与哥特人关系时政策的变化,并非生产方式的转型,故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罗马人与哥特人的交流融合·故排除C项;材料中未反映罗马帝国灭亡·故排除D项。
18.C 考查新航路开辟和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根据材料“16世纪以前”“16世纪后”“威尼斯商人从地中海亚洲沿岸一带收购胡椒,每年不过二千一百吨。在直通印度的航路发现以后,每年运往里斯本的香料就剧增到七千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现象出现是由于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世界物种的交流,而香料大量进入欧洲市场,改变了欧洲人饭菜的烹调方式和饮食口味,丰富了人们的饮食,故C项正确,16世纪前后欧洲贸易中心应该是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故排除A项;材料中未强调西欧商业经营模式的变化以及殖民扩张,故排除B、D两项。
19.A 考查文艺复兴。根据材料“以个人为中心的文化是通过打击……神学体系得以确认”“人们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神学教条的束缚,并从理性和感性上恢复了对现实世界的热情”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学者评价的是文艺复兴运动,人文主义者试图摆脱欧洲中世纪盛行的禁欲风尚的束缚,积极追求现实的幸福,竭力追求个性的解放,故A项正确。B项不符合史实,故排除;C、D两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故排除。
20.B 考查工业革命。根据材料,商人买原料、农村工人梳理和纺线、织布工织成布匹,这体现这一时期生产的分工和专业化:材料中“佛兰德生产亚麻织品,在韦尔维耶(今比利时境内)生产毛纺织品·在西里西亚生产亚麻织品”,这体现生产的地域性特色,故B项正确。“自由主义”是工业革命后盛行的经济思想,而18世纪中期工业革命刚刚开始,故排除A项;材料中未涉及原始积累与生产技术的升级,故排除C、D两项
21.D 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垄断组织。根据漫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初,美国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美国标准石油公司把触角伸向各个方向,实行垄断;美国政府向垄断大银行征收新税,这些都折射出了垄断组织的本质,资源、财产集中到少数人的手中,故D项正确。其余选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故排除。
22.C 考查马克思主义。根据材料,马克思在《神圣家族》中指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直接号召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在解除自己锁链的同时维护自己的利益并确立自己的统治地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些可以体现出马克思主义对人民群众的重视,具有人民性的特征,故C项正确,在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处于上升时期,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条件尚不成熟,故排除A项;材料中未涉及世界工人运动,故排除B项;D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故排除。
23.D 考查拉美独立战争爆发的背景。根据材料,西欧殖民者在拉丁美洲所推行的“嘱托监护制”“马特奎尔制”实质是对拉美国家人民进行残酷的殖民统治和剥削,殖民者的这种行为促使印第安人、黑人、混血人种和土生白人联合起来反对殖民统治,为争取自由独立而斗争,故D项正确。材料中只涉及殖民者对美洲人民的压迫,故排除A项;西欧国家在拉美建立了独裁统治不符合史实,故排除B项;材料中未涉及印第安文化,故排除C项。
24.A 考查1905~1911年伊朗立宪革命。根据材料,伊朗宪政运动期间,伊朗虽然形成了现代政党派别,其具有共同的目标即反对国王专制统治,但是两个政党派别在意识形态和阶级利益上却存在极大的区别。因此,当伊朗宪政运动取得初步胜利以后,两派便出现矛盾·最终导致伊朗立宪革命的失败,故A项正确。材料中未涉及民族民主意识的不断觉醒·故排除B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05—1911年伊朗立宪革命目标是建立君主立宪制国家,故排除C项;D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故排除。
25.(1)条件:中国古代造船技术的发达;统治者的支持;航海知识的丰富;中国古代物产的丰富。(4分,任答两点即可)理解:郑和下西洋是当时世界上航海距离最远、历时最长,途经国家最多的海上航行;郑和下西洋在当时是规模最大、人数最多、船舶种类较为齐全的船队;郑和下西洋所描绘的途经地区的航海图丰富了世界地图学地理学并扩展了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在世界航海图史上占有重要地位。(4分,言之有理即可)
(2)机遇,丝路经济带能源丰富;基础建设合作空间巨大;贸易间具有互补可能。挑战,丝路经济带有些地区政治局势复杂:中国与西亚、北非地理位置较远。(4分·各答一点即可)
(3)共同核心精神:走出去,交流沟通、共赢。(2分)
26.(1)特点: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2分,言之有理即可)积极作用:有利于集思广益,减少决策的失误;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皇权的专断独行,有利于提高统治效能。(4分)
(2)不同:中国古代是为君主专制服务,越来越走向专制集权;英国是限制君权,逐渐走向近代民主体制。(4分)认识:这两种制度在解决君主专制的弊端以及发挥官员集体智慧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它与民主制度上的议事有着本质区别,不能从本质上解决问题,其作用和功能有限。(2分)
27.(1)不同:材料一为个人回忆,虽亲身经历,但受个人局限,不一定能够完全了解事件的细节:(2分)材料二为当时报刊报道,为研究五四运动的第一手资料。(2分)
(2)历史事实: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五四运动的前期学生是主体;部分学生在集会时被捕;火烧曹汝霖住宅。(6分,任答三点即可)结论:五四运动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2分)
28.(1)原因:18世纪法国资本主义有了迅速的发展;法国以资产阶级为代表的第三等级要求彻底推翻封建专制制度;法国启蒙思想家人才辈出,他们的思想更加成熟。(4分,任答两点即可)
(2)示例
主题:思想解放是促进社会变革的巨大力量。(2分)
阐述:启蒙运动为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做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如英国的霍布斯和洛克所提出的社会契约、人民主权、自然权利等思想均为英国代议制下的近代民主原则的确立提供了理论来源,推动英国颁布《权利法案》限制封建君主权力,提高议会权力:法国孟德斯鸠提出的三权分立原则直接被美国1787年宪法所采纳,成为美国代议制的基本原则,促使美国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法国卢梭的《社会契约论》等著作中所提出的主权在民及号召人民推翻专制暴君等主张推动了法国大革命的爆发,同时激励了中、日等亚洲国家仁人志士为改造旧社会而斗争。(6分)
总之,人类社会发展史实际上是一部思想解放史,是人类不断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创新实践史;思想解放为社会变革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力量支撑,(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