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在撰写本国史籍时,多称自己是“夏”或“中国”;同时还追溯它与夏商西周各代王朝的过往关系。这反映了先秦时期( )
A.华夏文化的认同加强 B.中原农耕文明的扩展
C.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D.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
2.战国初期魏国西门豹治邺(位于殷墟以北15公里),邺县还有“为河伯娶妇”的风俗,时任邺令西门豹表面上遵循本地习俗,实际却借口把女巫及其弟子和三老先后投入漳河;战国中期孟子与梁惠王谈论行政之道时,讲:“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上述材料集中体现了( )
A.儒家民本重民思想已经出现 B.神权与王权结合的理念遗存
C.国家治理的理性化价值取向 D.官僚政治与民间传统的碰撞
3.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思想界出现了繁荣局面。老子主张“无为而治”,孔子主张“为政以德”,墨子主张“兼爱”“非攻”,韩非子主张以“法”治国。说明这些思想家都( )
A.努力恢复西周制度 B.代表旧贵族的利益
C.适应封建社会要求 D.追求理想社会秩序
4.认为商鞅变法是社会制度根本变革的最主要的依据是( )
A.废井田,开阡陌 B.奖励军功 C.废分封,行县制 D.重农抑商
5.如表为《左传》中的记载。这反映出春秋时期( )
二十七年春,杞桓公来朝,用夷礼,故曰子。……秋,(鲁)入杞,责无礼也 《左传·僖公二十七年》
郑伯自栎入,缓告于楚。秋,楚伐郑,及栎,为不礼故也 《左传·庄公十六年》
A.周天子权威尽失 B.民族交融的加快 C.诸侯国轮流称霸 D.分封制遭到破坏
6.战国时期,封建土地私有制基本确立,农业产量有很大程度提高,社会经济也有明显的发展。导致这种现象的根源是( )
A.井田制度的瓦解 B.铁犁牛耕的推广 C.土地买卖的加剧 D.变法运动的开展
7.老子主张,“兴善仁”,仁义礼蕴含于大道之中,如“明珠在蚌中”。孔子认为,“和”乃天道,天人合一、人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不能违背自然规律,要“节用而爱人”,不浪费资源。这反映出儒道两家( )
A.思想趋于融合 B.主张维护西周礼乐制度
C.阶级立场相同 D.蕴含着相通的价值理念
8.春秋战国时期,主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的思想流派是( )
A.道家 B.儒家 C.墨家 D.法家
9.《庄子·天下》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学术史著作,其中对于某家学说的描述为:“不侈于后世,不靡于万物,不晖于数度,以绳墨自矫,而备世之急;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这一学派主张( )
A.兼爱非攻 B.政治复古 C.清静无为 D.法治天下
10.商鞅变法顺应历史潮流,是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下列措施中,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的是( )
A.奖励军功,奖励耕织 B.废井田,开阡陌
C.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 D.实行什伍连坐制
11.追求“圣贤”之道是中国人的传统价值取向,法家主张“主待农战而尊”为贤,儒家对圣贤的定义主要包括学识、行政能力与仁义、正直、良心等道德,墨子则以“兼爱、非攻,节用”及具有救民于匮乏和悲惨生活之中的宗教信念与使命作为贤士的标准。这说明先秦思想家( )
A.完成社会秩序重建 B.倡导以德治国 C.关注社会现实需要 D.推行精英治国
12.春秋时,管仲回答齐桓公称霸举措时说:“一女必有一针一刀,若(则)其事立。耕者必有一耒一耜一铫,若其事立。”战国时,商鞅变法提出:“废井田,开阡陌”。他们的主张( )
A.迎合了地主阶级现实需求 B.旨在落实以民为本的思想
C.立足于社会生产力的进步 D.构建了封建大一统的局面
13.“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出自老子的《道德经》第四十二章, “道”的本质是虚无,“一”、“二”、“三”乃是指“道”创生万物的过程。此句蕴含的精妙的思想包括( )
①“无为而治” ②“相生相胜”理论
③“道”是世界的根本 ④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④
14.据文献记载,滕文公遣使向孟子请教井田制,孟子回答说:“夫仁政,必自经界(土地的分界,引申为清丈土地)始。经界不正,井地不钧(均),谷禄不平,是故暴君污吏必慢其经界。”由此可知,孟子的“仁政”( )
A.具有强烈的复古倾向 B.蕴含以民为本的情怀
C.需要厚实的经济基础 D.要求君主“内圣外王”
15.相传周公制礼作乐,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荀子认为“礼别异,乐和同”,礼主“分”,使社会井然有序,乐主“和”,使人人和谐共存。荀子意在强调礼和乐( )
A.根植于历史传统 B.理念上趋于一致
C.维护了君主专制 D.功能上相互补充
16.楚国虞丘子曾向楚庄王荐举孙叔敖任令尹;郑国子期曾向郑昭公荐子产为相;管仲在齐国创立“三选”荐举之法,即通过乡选、官选、君选三个环节选拔官吏。这可用来说明,春秋时期( )
A.官僚政治雏形出现 B.人才选拔机制成熟
C.君主权力得到加强 D.阶级关系发生剧变
二、材料分析题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物质生产、生活有了很大的改观,这得益于生产工具的改进和技术的进步。当时流行“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公元前685年齐国“相地而衰征”,公元前594年鲁国“初税亩”。围绕“争霸”战争的需要,诸侯国们都在不停地进行着改革。经过改革,公室宗族逐渐衰亡,卿族甚或平民贵族势力增强,这些都为文化的理性主义和人本思潮的兴起奠定了社会物质基础。
——摘编潘俊杰、魏婧《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转型》
材料二 西汉、唐、北宋南北方人口分布表
朝代 南方 北方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比例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比例
西汉 2470685 19.8% 9985785 80.2%
唐朝 3920415 43.2% 5148529 56.8%
北宋 11240760 62.9% 6624296 37.1%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战国社会大变革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提取汉唐以来中国人口变迁信息,并分析变迁的原因。
18.儒学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丰富。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厩(马棚)焚。子(孔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论语 乡党》
材料二 汉初统治者汲取秦亡教训,采用了道、法结合的黄老思想。但是,该思想不利于统治者的治理和中央集权制的巩固,因此,汉武帝最终接受了董仲舒的建议,奉儒家思想为正统。
——摘编自成怀洋《中国古代治国经验及启示》
材料三 “古人为学,只是升高自下,步步踏实,渐次解剥,人欲自去,天理自明。”
——(《晦庵集》卷第五十五)
材料四 (上古的君王)“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后世君主恰恰相反“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因之古之君主受到人民爱戴,而今之帝王,人民“视之如寇仇,名之为独夫”。
——摘编自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孔子的思想主张。
(2)根据材料二,指出汉武帝奉儒家思想为正统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材料中宋代理学家的主张,并列举一位该学派的代表人物。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黄宗羲的思想主张,并列举与他同一时期的观点相类似的思想家。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西汉刘向在《<战国策>书录》中说:“田氏取齐,六卿分晋,道德大废,上下失序……是以传相仿效,后生师之,遂相吞灭,并大兼小,……晚世益甚,万乘之国七,千乘之国五,敌侔争权,盖为战国。……国异政教,各自制断。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唐朝孔颖达在《春秋左传正义定公十年》中说:“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连称,本义指衣冠华美又重礼仪。华夏作为文化、政治实体,在春秋战国时被周边民族所认同。各族同源共祖的观念得到发展。
——摘自普通高中教科书《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
(1)分别提取材料一两幅图的信息,并从唯物史观角度指出二者之间的关系。
(2)解读材料二、概括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历史现象。
20.在中华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勤劳智慧的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源远流长,浩浩荡荡。在这五千年里,中国文化出现了三座伟大的高峰,分别是春秋战国、大唐盛世、赵宋之世。可以说,这三个时代是中国文化最灿烂辉煌的时代。
——摘编自袁行霈、严文明主编《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以春秋战国思想文化发展为主题写一则短文,标题自拟。(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逻辑清晰)
参考答案:
1.A
2.C
3.D
4.A
5.D
6.B
7.D
8.A
9.A
10.B
11.C
12.C
13.B
14.B
15.D
16.A
17.(1)表现:铁器牛耕技术的出现推广(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各国政治变法、改革(分封制、宗法制瓦解;地主阶级出现壮大);百家争鸣。(三个方面)
(2)信息:总人口数不断增加;南方比例逐渐超过北方。
原因:北方战乱动荡,南方政局总体相对稳定;北民南迁;江南地区的开发和发展;经济重心的南移;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18.(1)孔子:仁,民本思想,为政以德。
(2)巩固统治的需要;为加强中央集权;董仲舒的建议。
(3)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代表人物:程颢、程颐、朱熹。
(4)主张: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抨击君主专制;专制君主为天下之大害。思想家:顾炎武(或王夫之)。
19.(1)信息:图一:铁农具的使用;图二:井田制废除,授田于百姓。
关系: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生产关系的变革。
(2)历史现象;传统的政治秩序遭到破坏(或礼崩乐坏);诸侯国间出现强国兼并弱国的形势(或列国纷争);华夏被周边民族所认同(或华夏认同,或各族同源共祖的观念得到发展)。
20.示例一:论题: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思想大放异彩,是中华文化的“轴心时代”,成为后世中华文化发展的源头。论证:春秋时期,面对礼崩乐坏的局面,孔子对西周的文明进行多方面阐述,儒家文化思想核心形成。老子是道家学派创始人,他的思想包含朴素的唯物史观和辩证法,在政治上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战国时期,学术思想非常活跃,形成不同的学派,代表人物研讨学术,各陈其说。学派之间展开激烈的辩论,相互抨击;同时又相互影响,取长补短,形成百家争鸣的思想文化繁荣局面。
结论:综上所述,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华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同步练习(答案)--2023-2024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