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定安县定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桃花源记》中“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太守”是指( )
A.县的最高长官 B.节度使
C.郡的最高长官 D.诸侯王
2、若要研究“建县制”的行政构想,最早可追溯至
A.商朝 B.东周 C.秦朝 D.汉朝
3、春秋时期,诸侯国间的争霸战争,促进了中原的“诸华”“诸夏”与周边民族的碰撞,周边民族不断融入到华夏族。材料反映了春秋争霸过程促进了( )
A.社会变化 B.民族交融 C.经济发展 D.技术进步
4、汉武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的措施是( )
A.实行三公九卿制 B.推行中朝制度 C.采用三省六部制 D.颁布推恩令
5、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进大致可以表现出三个阶段( )
A.世官制—察举制—科举制 B.察举制—世官制—科举制
C.世官制—科举制—察举制 D.察举制—科举制—世官制
6、中国某朝依照“因俗而治”的原则,“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该朝是( )
A.金朝 B.辽朝 C.西夏 D.北魏
7、北宋初年,为防止宰相权力过大,威胁皇权,宋太祖采取的措施是
A.废除宰相 B.分化事权 C.设置通判 D.控制禁军
8、唐朝曾经强盛一时,8世纪中期之后开始出现衰落的迹象。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是( )
A.农民起义 B.武则天当政 C.唐玄宗即位 D.安史之乱
9、两汉和魏晋时期,士子必须获得地方官员及世族豪门的推荐,才能参加考试。而唐代规定,士子自带一种叫作“牒”的身份证明即可直接报名参加考试,地方政府不能压制。这一变化反映了唐代( )
A.选官不受身份限制 B.宗法关系仍受重视
C.官僚政治逐步形成 D.人才选拔渐趋开放
10、据学者考证,流传至今的宋词达20000余首,可考的作者有1430多人,多数可以配乐歌唱,娓娓道来。促使宋词繁荣的主要因素是( )
A.科举考试的推动 B.印刷术的应用促使文化普及
C.理学传播的影响 D.社会各阶层文化生活的需求
11、宋元时期,少数民族政权的统治者创制并实施了“南北面官”“猛安谋克”“四等人制”等一系列制度。这些制度( )
A.承袭了中原王朝的政治制度 B.因俗而治灵活多样
C.适应了少数民族统治的需要 D.都是兵农合一制度
12、“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材料反映了( )
A.北方政权逐渐壮大 B.民族矛盾加剧尖锐
C.政权更迭频繁发生 D.南方开发初见成效
13、“耕用牛梨,使用铁器,是农业耕作技术的革命性突破,是划时代的进步。”这里所说的“革命性突破”和“划时代的进步”发生在( )
A.夏商时期 B.西周时期 C.春秋战国时期 D.秦汉时期
14、如图是唐朝绘画《胡服美人图》,这一绘画体现了( )
A.唐朝妇女审美影响深远 B.唐朝社会开放包容的特点
C.唐朝妇女十分崇尚胡服 D.唐朝绘画艺术的最高水准
15、唐初置中书省出诏令,门下省掌驳正违失,意在二者“以相检察”,使诏敕“务求至当”,但由于各自不能“舍已从人”,故行之不久,相互之间便产生了矛盾。于是太宗初年增设政事堂,“使两省先于政事堂议定,然后奏闻”。这说明政事堂设置的目的是( )
A.强化君主专制 B.监督宰相执政 C.明确三省分工 D.完善中枢体制
16、某同学在研究唐代政治制度时,找到以下材料:“凡制敕宣行,大事则称扬德泽,褒美功业,覆奏而施行,小事则署而颁之。”与该材料直接相关的是( )
A.中书省 B.门下省 C.尚书省 D.行中书省
17、宋代,书法帖学兴起,出现新画种(版画和年画),印染工艺也获得发展。这些新变化直接受益于( )
A.古典科技的进步 B.市民阶层的壮大
C.经济重心的南移 D.核心精神的嬗变
18、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下列思想中,孔子提出的是( )
A.“无为而治” B.“格物致知”
C.“有教无类” D.“尚贤,非攻”
19、把握历史时段特征是历史学科的必备能力之一。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特征是( )
A.繁荣开放的社会风貌 B.政权分裂与文化停滞
C.民族交融与区域开发 D.中外交流与经济繁荣
20、香港特别行政区中学历史教材《新理论中国历史·中四上》提到:“在封建制度下,周天子具有‘一尊’的统治地位,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这里的“封建制度”指的是( )
A.君主专制制度 B.分封制 C.王位继承制度 D.中央集权制度
21、.宋太祖曾说:“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纵皆贪,亦未及武臣一人也。”为此,宋太祖采取的最重要的措施是( )
A.设“三衙”,收精兵 B.“强干弱枝”“守内虚外”
C.各州郡财赋大部分中央掌握 D.派文臣做知州
22、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当你向别人介绍此战略构想并寻找历史依据时,应最先说起的中国朝代是( )
A.西汉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23、唐朝皇帝姓李,遥尊李耳为祖先,奉道教为国教;武则天自称弥勒佛转世,大兴佛教;到唐玄宗时期,御注《道德经注》《金刚经》,推行天下。这说明唐代( )
A.奉行三教合归儒的政策 B.出现三教并行的文化局面
C.儒家思想遭遇官方摈弃 D.中外文化的交流盛况空前
24、《辽史·百官志一》载:“契丹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周县、租赋、军马之事”。这一制度是( )
A.猛安谋克制 B.南北面官制 C.四时捺钵制 D.四等人制
25、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经历了一个发展的历程。下表反映的选官制度是( )
时期 概况
汉武帝时期 无论大小、人口多寡,郡、国各举一人
汉和帝时期 一般州郡,每20万口各举一人;边境州郡,每10万口各举一人
A.世官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26、下图为某学生对春秋战国时代特征的描述,其意在说明这一时期( )
诸候争霸与华夏认同——纷争中有统一 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动荡中有秩序 诸子百家思想争鸣——争鸣中有共性
A.分裂中孕育着统一的因素 B.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转型
C.生产力发展推动各国变法 D.社会充满着动荡与混乱
27、我国有重视亲情、落叶归根的传统,这些文化习俗受西周的什么制度影响( )
A.分封制 B.井田制 C.宗法制 D.礼乐制度
28、五代时期王定保在《唐摭言》中记载:“进士题名,自神龙之后,过关宴后,率皆期集于慈恩塔下题名。”与材料所述直接相关的政治制度是( )
A.察举制 B.均田制 C.租庸调制 D.科举制
29、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出现了“诗圣”“书圣”“画圣”等杰出人物。下列人物被称为“画圣”的是( )
A.王羲之 B.顾恺之 C.颜真卿 D.吴道子
30、汉代流行的“深衣”将人的身体掩盖得严严实实(左图)。东晋南朝,江南上层社会流行男装宽袍大袖,女装长裙曳地、大袖翩翩、饰带层叠(右图)。促成这种服饰式样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农耕经济的发展 B.审美水平的提升
C.政局的相对安定 D.社会思想的变动
二、材料题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代的租庸调制直接继承于隋代的赋役制度,然而就其渊源来说却是对魏晋以来赋税制度的总结。在西晋至唐的赋役制度变迁中,调的征收由计户评资征收演变为计丁征收,租的征收由计亩征收演变成计丁征收,至唐初租庸调都统一于计丁征收,既易于实施又兼顾了公平,可以持续稳定的为政府提供财政收入。
——摘编自王政、李金兰《论唐代租庸调制度优势之形成》
材料二:随着大批农民或因逃避租庸调而成为流民,或因为躲避兵役而逃之,使得唐政府所掌握的人口越来越少,赋税来源逐渐枯竭。安史之乱爆发后,为了平定叛乱并维持政府的正常运转,唐政府新增加了很多新的税收项目,从而形成了"科敛之名凡数百,的混乱局面。到了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宰相杨炎将此前的租庸和名目繁多的杂税合并为地税和户税,地税是履亩征税,户税是按户等高低征收绢帛和钱,分夏秋两次征税,此为两税法。
——摘编自李军《从租庸调到两税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租庸调制实施的基础及其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朝实行两税法的原因,并指出两税法与租庸调相比的新变化。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地方行政区划,自秦汉以来,基本上按山川地形的自然境界建置。……元统治者吸取了汉唐以来地方割据势力据险对抗中央政府这一教训,打破了自然的疆界,极力避免某一地区成为地方长官据险称雄的国中之国。地方区域的设置,人为地使自然区域割开,造成犬牙交错的局面。
——摘编自李孔怀《中国古代行政制度史》
材料二:元朝同宋一样,把地方分成路、府、州、县,而实际上元代的地方政权不交在地方,乃由中央派行中书省管理。行省长官是中央官而亲自降临到地方。……所以行中书省正名定义,并不是地方政府,而只是流动的中央政府。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三:元朝史学家揭傒斯说,“镇以磐石宗,重以分省寄”,《元史·明宗纪》也称行省为“方面之寄”。合而论之,即在传统的郡县制基础上另加行省之类的高层督政组织于中央与路府州县之间,把行省当作分寄与集权的枢纽,既有所分寄,又立足于集权。
——摘编自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1)材料一、二反映了元朝地方行政制度有哪些创新?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作用。
(2)综合材料三,指出行省与中央政府的关系,并概括元朝行省的特点。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据材料“《桃花源记》……太守”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太守”是指郡的最高长官,故C正确;县的最高长官为县令或县长,故A排除;节度使是唐朝地方长官,故B排除;“太守”并不是诸侯王,故D排除。
2、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列国陆续出现郡、县等新的地方行政区划形式,“废分封、行县制”是商鞅变法的内容之一,要研究“建县制”的行政构想,最早可追溯至春秋战国即东周时期,B项正确;商朝没有实行县制,A项错误;秦朝、汉朝都不是最早在地方上实行县制的历史时期,CD两项错误。
3、答案:B
解析:据材料“春秋时期,诸侯国间的争霸战争,促进了中原的‘诸华’‘诸夏’与周边民族的碰撞,周边民族不断融入到华夏族”并结合所学可知,在春秋争霸的过程中,很多诸侯国被灭掉,一些强国的疆域得以扩大,同时中原人民在与周边的戎、狄、蛮、夷等民族的交往与争斗中,周边民族不断融入到华夏族,出现了民族交融局面,B正确;A、C、D均不是材料主旨。
4、答案:D
解析:A.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公九卿制创立于秦朝,与题干所给时间不符。B.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朝制是汉武帝时期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与题意不符。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省六部制创立于隋唐时期,这与题干所给时间不符。D.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时期通过“推恩令”解决了王国问题,削弱了地方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故选:D。
5、答案:A
解析:我国古代选官制度最早是西周开始时的“世卿世禄”制即世官制,到汉武帝时实行察举制,由于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存在很大弊端,隋朝创立了科举制来选拔官吏,科举制到清末沿用了一千多年。故A正确,其他顺序不符合,排除。
6、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辽的政治制度A.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金朝是由女真族建立的政权,与题干中的“契丹”不符。故A选项错误;B.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辽朝是由契丹族建立的政权。辽朝的统治者依照“因俗而治”的原则,“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即用辽国固有的制度管理契丹人,用汉族的制度管理汉人。因此,题干中所说的“该朝”是辽朝。故B选项正确;C.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夏是由党项族建立的政权,与题干中的“契丹”不符。故C选项错误;D.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魏是由鲜卑族建立的政权,与题干中的“契丹”不符。故D选项错误。
7、答案:B
解析:宋初实行二府三司,分化事权,削弱宰相权力,B正确;明朝废宰相,排除A;通判是为了监察地方,加强中央集权,排除C;控制禁军并不能削弱相权,排除D。
8、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D选项符合题意,A选项排除;武则天当政、唐玄宗即位时期唐朝仍然属于强盛时期,BC选项排除;故选:D。
9、答案:D
解析:材料表明士子考试“须地方官员及世族豪门的推荐”到“可直接报名参加考试”,说明资格限制放宽了,反映了人才选拔渐趋开放。故答案为D项。A项不符合材料“自带一种叫做‘牒’的身份证明即可直接报名参加考试”,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宗法关系仍受重视,排除;C项秦朝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表明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排除。
10、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词繁荣的主要原因是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扩大,迎合市民生活的需要,D项正确;科举考试不考宋词,排除A项;宋朝时期文化并未普及,排除B项;理学属于雅文化,与宋词发展无必然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11、答案:C
解析:“南北面官”为辽朝制度,“猛安谋克”为金朝兵农合一制度,“四等人制”为元朝制度,上述制度都适应了少数民族统治的需要,C正确;材料均为少数民族制度,看不出承袭了中原王朝的政治制度,排除A;材料和因俗而治无关,排除B;D只符合金朝“猛安谋克”制度,排除。故选:C。
12、答案:D
解析:题干所给材料“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反映了江南地区农业、手工业的发展状况,这说明南方开发初见成效,D项正确;题干所给材料信息反映的是江南地区的开发,“北方政权逐渐壮大”、“民族矛盾加剧尖锐”、“政权更迭频繁发生”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ABC项。故选D项。
13、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生产上使用铁农具和牛耕,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C项正确;ABD项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排除ABD项。故选C项。
14、答案:B
解析:画中人物造型雍容华贵,体态婀娜,面容丰腴,动势自如,身着胡服,有一种异域风情,反映了盛唐时期的经济繁荣和社会开放等时代特色,B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此种审美影响是否深远,A项错误;C项以偏概全,一幅画不能代表整体的社会风尚,排除;材料绘画无法体现最高水准”,排除D项。
15、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唐初设置中书省、门下省,分别掌管诏令的草拟颁发和对诏令的审核封驳,目的是使两个机构相互监督和协调,从而减少决策失误。但由于中书省和门下省各自不能“舍已从人”,运行不久便产生了矛盾,于是唐太宗又增设政事堂,让中书、门下两省先于政事堂共同议定,然后再去实行。政事堂的设置,有利于防止推诿扯皮现象发生,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进而使中枢体制进一步完善,故D项正确;材料主要强调政事堂设置的目的,未体现强化君主专制,故A项错误;中书省和门下省的长官都是宰相,故B项错误;材料只涉及中书、门下两省,未反映三省分工,故C项错误。
16、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并分析问题的能力,中书省起草诏令,与材料“大事则称扬德泽……小事则署而颁之”不符,故A项错误;门下省封驳审议,与材料“大事则称扬德泽,褒美功业,覆奏而施行,小事则署而颁之”相符,故B项正确;尚书省负责执行,而材料是对各种政令的审核,故C项错误;行中书省是元朝时期的地方机构,与题目唐代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汉到元时期政治制度·三省六部制
17、答案:A
解析:依据材料中间的关键词“宋代”和“直接”,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书法帖学、新画种(版画和年画)印染技术的进步与印刷术的改进有关,故选A项;其余三项不是直接原因。
18、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C项正确;“无为而治”是老子的政治主张,排除A项;“格物致知”出自秦汉时期的《礼记·大学》,排除B项;提出“尚贤,非攻”的是墨子,排除D项。故选C项。
19、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多个少数民族政权,民族间相互交融,区域经济得到开发,C项正确;繁荣开放的社会风貌是唐朝的主流特征,排除A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文化并未停滞,排除B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外交流较少,排除D项。故选C项。
20、答案:B
解析:材料中的封建制度指的是“封邦建国”,即分封制,因此B正确;君主专制制度和中央集权制度在当时尚未出现,AD排除;C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B。
21、答案:D
解析:宋太祖认为选派儒臣(文臣)治理大藩(地方),可以避免五代时期“方镇残虐”的现象发生,纵然文官贪腐,其危害也比武将割据地方的危害大,故此宋太祖采取的最重要的措施是重文轻武,派文臣做知州,加强中央集权,故选择D项;设“三衙”,收精兵是充实中央禁军的措施,排除A项;“强干弱枝”“是指削减地方势力,加强中央权力,排除B项;各州郡财赋大部分中央掌握是削弱地方的财政权,排除C项。
22、答案:A
解析:汉武帝时期,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了丝绸之路,A项正确;B、C、D涉及的朝代与题干中“最先”限定不符,排除B、C、D三项。故选A项。
23、答案:B
解析:道教是唐朝国教,武则天崇佛,唐玄宗对道教和佛教著作进行御注。这说明当时儒家思想、道家和佛教同时并存,三教并行,B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三教并行,不能体现三教合归儒,排除A项;儒家思想依然是正统思想,排除C项;材料涉及的是国内的儒道释三者情况,没有涉及到中外文化交流,排除D项。故选B项。
24、答案:B
解析:根据“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周县、租赋、军马之事”可知契丹国实行了南北面官制度,分别治理契丹人和汉人,故选B;猛安谋克之是女真族的制度,排除A;四时捺钵制是契丹君主四季出行驻扎的制度,与题意不符,排除C;四等人制是元朝统一后实行的民族制度,排除D。
25、答案:B
解析:表格中“郡、国各举一人”说明,不是世袭官制,A错误;西汉汉武帝时期,推行了察举制,主要特征是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B正确;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官制度,C错误;科举制确立于隋朝,D错误。故选:B。
26、答案:A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目的题。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据材料信息可得出主要结论:春秋战国时期,纷争中孕育着统一,动荡中存在秩序,争鸣中存在共性,说明这一时期孕育着统一的因素,A项正确;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转型,仅涉及经济发展的作用,未涉及政治和思想的作用,排除B项;变法只是其中的一个变化,并不是本质,排除C项;“社会充满着动荡与混乱”,仅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表现,并不是本质体现,排除D项。故选A项。
27、答案:C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周(中国)。结合所学可知,西周实行宗法制,是王族贵族按血缘关系分配国家权力,以便建立世袭统治的一种制度,在其影响下,中国古代注重亲情与宗族关系,C项正确;分封制是中国古代分封诸侯的制度,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是中国古代分封诸侯的制度是一种经济制度,排除B项;礼乐制度是维护封建制度而建立起的文化制度,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28、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期,“进士题名”慈恩塔描述的政治制度是科举制,D项正确;察举制并非唐朝时期的政治制度,排除A项;均田制与“进士题名”等不符,排除B项;租庸调制是赋税制度,不是政治制度,排除C项。故选D项。
29、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吴道子是唐代著名画家,画史尊称画圣。开元年间以善画被召入宫廷,历任供奉、内教博士、宁王友。曾随张旭、贺知章学习书法,通过观赏公孙大娘舞剑,体会用笔之道。擅佛道、神鬼、人物、山水、鸟兽、草木、楼阁等,尤精于佛道、人物,长于壁画创作,D项正确;王羲之是书法家,善书法,兼擅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排除A项;顾恺之博学多才,擅诗赋、书法,尤善绘画。精于人像、佛像、禽兽、山水等,世人称之为三绝:画绝、文绝和痴绝。谢安深重之,以为苍生以来未之有。顾恺之作画,意在传神,其“迁想妙得”“以形写神”等论点,为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排除B项;颜真卿书法精妙,擅长行、楷。初学褚遂良,后师从张旭,得其笔法。其正楷端庄雄伟,行书气势遒劲,创“颜体”楷书,对后世影响很大,排除C项。故选D项。
30、答案:D
解析:汉代注重遮掩身体的“深衣"被魏晋时期流行的宽袍、大袖、长裙、博带所取代的主要原因是,社会思想变动导致的审美观变迁,D项正确;魏晋时期上层服饰变化与农耕经济发展无关,A项错误;社会上层流行服饰的变化,不能说明魏晋的审美水平较汉代水平有所提高,B项错误;魏晋时期社会分裂动荡,C项错误。
31、答案:(1)基础:均田制的推行(或政府授田给农民)。意义:减轻了农民的赋税负担和人身控制;有利于封建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保证国家财政收入。
(2)原因:唐朝中期,土地兼并严重,均田制瓦解;税制混乱,赋税繁重,国家财政困难;阶级矛盾尖锐,社会动荡;宰相杨炎的建议和推动。新变化:税收标准从以人丁为主到以人丁和资产为主;税种由繁到简。
解析:(1)基础:根据材料一“然而就其渊源来说却是对魏晋以来赋税制度的总结”并结合所学可得出,均田制的推行(或政府授田给农民)。意义:根据材料一“唐初租庸调都统一于计丁征收,既易于实施又兼顾了公平”并结合所学可得出,减轻了农民的赋税负担和人身控制;有利于封建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根据材料一“可以持续稳定的为政府提供财政收入”可得出,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保证国家财政收入。
(2)原因:根据材料二“使得唐政府所掌握的人口越来越少”并结合所学可得出,唐朝中期,土地兼并严重,均田制瓦解;根据材料二“唐政府新增加了很多新的税收项目,从而形成了‘科敛之名凡数百,的混乱局面’”“赋税来源逐渐枯竭”可得出,税制混乱,赋税繁重,国家财政困难;结合所学可知,安史之乱后,唐朝阶级矛盾尖锐,社会动荡;根据材料二“宰相杨炎将此前的租庸和名目繁多的杂税合并为地税和户税”可得出,宰相杨炎的建议和推动。新变化:根据材料二“合并为地税和户税,地税是履亩征税,户税是按户等高低征收绢帛和钱,分夏秋两次征税”并结合所学可得出,税收标准从以人丁为主到以人丁和资产为主;税种由繁到简。
32、答案:(1)创新:地方行政区划打破山川地形的自然疆界;设行中书省管理地方;行省长官由中央官员担任。作用:避免地方割据,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开创了以省为单位的行政区划,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2)关系:中书省的派出机构(表里);行使权力受中央政府节制。
特点:体现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主辅结合。
解析:(1)创新:根据材料一,可得出行省对地方行政区划标准的创新,打破山川形便的划分旧制,人为地使自然区域割开,造成犬牙交错的局面,以防止地方割据势力的威胁;概括材料二可得出行省权力划分上的创新;作用:可从对当时政治、后世政治、多民族国家的巩固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2)关系:据材料“实际上元代的地方政权不交在地方,乃由中央派行中书省管理。行省长官是中央官而亲自降临到地方”并结合所学可知行省是中书省的派出机构,行使权力受中央政府节制。特点:根据材料“把行省当作分寄与集权的枢纽,既有所分寄,又立足于集权”结合所学可知行省体现地方的分权,又立足于中央集权,即体现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主辅结合。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海南省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定安县定安中学2023-2024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