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宁夏青铜峡市宁朔县中2023-2024高一上学期12月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答案)

青铜峡市宁朔县中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
高一年级历史第2次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如图是1973年出土于河姆渡遗址的猪纹陶钵,钵的外壁刻着一只造型逼真的猪。这是一件典型的盛食器,河姆渡人就是用它来盛放食物的。该器具最有可能盛放( )
A.粟粒 B.稻米C.大豆 D.玉米
2.历史图表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对如表中历史信息概括最全面的是( )
时间 人物 事迹
约公元前2070年 禹 建立夏朝
约公元前1600年 汤 建立商朝
公元前651年 齐桓公 春秋时第一个称霸
公元前356年 商鞅 进行变法
A.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
B.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C.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
D.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
3.据史料记载:“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材料说的是( )
A.井田制 B.宗法制 C.礼乐制 D.分封制
4.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大分裂、大变革和大发展的时期,下列属于这一时期特征的是( )
①列国纷争 ②华夏认同 ③经济发展 ④百家争鸣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5.一月古时本来又叫“政月”,到了秦朝为了避皇帝嬴政的讳,就把“政月”改为“正月”,“正”字的读音也为“征”了。这说明皇帝制度的主要特征是( )
A.中央集权 B.神权与王权相结 C.独断性和随意性 D.皇权至上,皇帝独尊
6.中国某朝代的选官制度规定,郡国每年向中央举荐孝、廉各一人。该制度是( )
A.世卿世禄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7.董仲舒将《春秋》中的自然变化与社会政治的变化联系起来,并强调皇帝是上天的代言人,天下风调雨顺即表明皇帝贤明,灾害频繁则是上天在向皇帝示警。董仲舒提出这一思想的主要意图是( )
A.维护百姓的根本利益 B.宣扬“天人感应”思想
C.探讨王朝兴衰的根源 D.希望君主实行“仁政”
8.“魏晋南北朝时期,虽然江南地区的政权更迭频繁,但是经济迅速发展,出现富庶的局面。”这一“富庶的局面”的出现( )
A.以商品经济的发展为基础 B.引发政治中心的持续南移
C.表明南方经济超过了北方 D.受到北方人口南迁的推动
9.唐玄宗开元年间,边疆形势随着版图拓展日益紧张,为了加强边防,在边境重地增置军镇,军镇长官节度使兵力逐渐扩大(如图为唐玄宗设置边境节度使分布图)。这导致( )
A.民族政策开明 B.外重内轻局面 C.社会矛盾尖锐 D.藩镇割据严重
10.右侧是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中央政府机构示意图。关于该中央官僚制度说法正确的是( )
三省最早出现于隋朝
B.中书省负责审核政令
门下省负责草拟诏令
D.三省出现一体化趋势
11.税收历来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780年,唐德宗实行两税法,按田亩征收地税,按人丁、资产征收户税,分夏、秋两次征收。 “不居处而行商者,在所郡县税三十之一”,此赋税制度的实施( )
A.推动了均田制继续实行 B. 使农民的人身控制加重
C.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D.杜绝了土地兼并的问题
12.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无数的杰出人物这些杰出人物是中国人物邮票的重要选题。昭君、文成公主都成为某一时期邮票中的主人公,两者做出的杰出贡献是( )
A.推动了民族的进一步交融
B.促进了少数民族经济发展
C.促进了中外贸易往来
D.进一步增强君主专制
13.宋朝社会与前代相比出现了一些重要的新变化,其中不包括( )
A.工商业者地位尊贵 B.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
C.门第观念淡化 D.国家对社会的控制相对松弛
14.元朝统治者在地方行政区划的设置上打破了自然的疆界,人为地使自然区域割开,采取犬牙交错的行政划分方式。这一举措有助于( )
A.消除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B.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C.提高地方政府的自主性 D.推动经济文化格局演变
15.下表所示为明朝内阁发展演变情况。这反映出明代内阁( )
时期 内阁的作用
明成祖 随侍皇帝,并开始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
明宣宗 内阁大学士有了替皇帝起草批答大臣奏章的票拟权,主持阁务的首辅更是权压众臣
明世宗 夏言、严嵩为首辅时, “赫然为真宰相,压制六卿”
明神宗 张居正任首辅时,大权尽归内阁,六部几乎变成内阁的下属机构
A.是正式行政机构 B.成为法定的宰相
C.政治地位的提升 D.掌握了决策权力
16.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外贸的绝唱。郑和下西洋是典型的朝贡贸易,这种贸易形式( )
A.以政治目的为主 B.是“闭关自守”政策的体现
C.以经济目的为主 D.通过商品平等完成贸易
17.明朝中期常熟一位地主谭晓,低价购买大片空闲沼泽地,雇佣贫苦乡民加以治理。所凿水池养鱼,池上筑舍养猪,其余空地种植不同的果木蔬菜,此类副产品运到市场利润颇丰。这体现了( )
A.生产方式更 B.小农经济解体 C.人身依附加强 D.经营理念守旧
18.明代王阳明是心学的集大成者。他一生专注“致良知”,认为“良知”是隐藏在每个人心中的“天理”,需要重新发现和践行,这样就可以达到圣贤境界,“良知良能,愚夫愚妇与圣人同”。据此可知,王阳明( )
A.提倡个性自由 B.强调人的主观能动 C.抨击君主专制 D.主张工商皆本
19.有史料这样描述17世纪苏州发生的新变化:“吴民生齿最繁,恒产绝少,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对这一变化解读最准确的是( )
A.官营手工业发展较为迅速 B.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的崛起
C.新型生产关系的出现 D.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逐步解体
20.元朝设立澎湖巡检司,以经略( )
A.台湾 B.新疆 C.西藏 D.云南
21.宋代的儒家学者主张加强道德修养,不为外物所蔽。为此,他们提出( )
A.为政以德 B.三教合归儒 C.致良知 D.存天理,灭人欲
22.面对北宋中期出现的“三冗”问题,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主持变法。变法内容涉及农业、商业、军事、科举等诸多领域,其主要目的是( )
A.实现富国强兵 B.巩固国家统一 C.整顿吏治 D.防止金兵南下
23.某学生在查阅清朝康雍乾时期的历史资料时,记录了以下关键词:“台湾府”“雅克萨之战”“驻藏大臣”“伊犁将军”等。由此看出,该学生学习的主题是( )
A.君主专制的进一步加强 B.政权统治基础的扩大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稳固 D.城市商品经济的繁荣
24.下表为我国古代实施的某次制度改革的部分内容。据此可知,该制度改革是( )
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 按田亩缴纳地税 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
A.租庸调制 B.均田制
C.两税法 D.摊丁入亩
25.明太祖朱元璋在与群臣分享治国体会时,曾因政务过多发出了“百僚未起朕已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三丈犹拥被”的感慨。引发这一“感慨”的原因是( )
A.丞相制度的废除 B.实施八股取士 C.特务机构的设置 D.内阁的设立
26.下面是某同学学习“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一课后摘录的笔记。笔记内容反映的是( )
科举制使出身社会中下层的读书人通过相对平的考试参与政权,扩大了统治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
A.科举制形成的背景 B.科举制演进的历程
C.科举制考试的内容 D.科举制实施的影响
27.清朝嘉庆皇帝对外国使臣说:“天朝不宝远物,凡尔国奇巧之器,亦不视为珍异。嗣后毋庸遣使远来,徒烦跋涉。”此言论说明清朝对外政策的特点是(  )
A.宽容开放 B.平等友好 C.经贸频繁 D.闭关自守
28.北宋政权长期积贫积弱,1127年,宋徽宗,宋钦宗被俘,史称( )
A.七国之乱 B.靖康之变 C.绍兴和议 D.安史之乱
29.在地方管理上,元朝进行了制度创新,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这一制度是( )
A.行省制 B.南、北面官制 C.猛安谋克制 D.郡县制
30.代表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的是( )
A.南书房的设立 B.军机处的设立 C.奏折制度的形成 D.内阁的设立
二、材料分析题。(第31题22分,第32题18分,共40分)
31.古代中国国家治理,对于今天探索中国特色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民,下育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焉。 ——摘编自《史记陈丞相世家》
材料二 元朝为管理这样广袤的疆土,逐渐形成了一套行省制度……在邻近首都大都的河北、山西、山东等地区,不设行省,称为“腹里”……吐蕃作为一个单独的大行政区,也未设行省……起初行省带有比较明显的中央派出机构色彩,至忽必烈后期已基本上转变为地方常设的最高行政机构。
材料三 随着沙俄等对中国边疆的觊觎,清统治者极其重视对边疆民族的治理。清朝对边疆民族的治理使得清朝政府在继承中国历代疆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对边疆地区的统一,对边疆地区行使主权,进行有效的管辖,将一个清晰完整的中国边疆展现在世界面前,在近代以前奠定了中国疆域的版图。 ——摘编自成崇德《清代前期边疆通论(上)》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宰相的基本职能,并列举汉代、唐代、宋代为加强皇权采取的主要措施。(10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代管理“腹里”和吐蕃地区的机构名称,并简述元朝行省制度创立的历史意义。(6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朝在治理边疆时遇到的新问题,并列出清代前期巩固疆域的主要措施2条。(6分)
32.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抑制武将势力,巩固皇位,宋太祖利用宴会“杯酒释兵权”,剥夺宿将石守信等统领禁军的权力……与轻武相对,大力抬高文官、士人地位,提倡文治。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二 宋代的纸币是世界历史上首次在一国国民经济中使用的纸质货币币制。……这对货物和服务的买卖来说,是一个明智的、高效的、有利可图的和方便的发明。
——(德)迪特·库恩《儒家统治的时代:宋的转型》
材料三
“仁宗朝,商人、细农、奴婢均为编户齐民。齐,等也。无有贵贱,谓之齐民”。
“古者乡田同井,人皆安土重迁,流之远方,无所资给,徒隶困辱,以至终身;近世之民,轻去乡土,转徙四方,固不患。”
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有钱则买,无钱则卖,富贵盛衰,更迭不常,或昔富今贫,或昔贵而今贱。
材料四 到了晚明时期,由于玉米和番薯等新的粮食作物的引进和推广,粮食生产有了突破性的发展。由于经济效益可观,种棉和养蚕更是蔚然成风。各地商品的种类比以往更丰富,而这又进一步促使工商业专业市镇的大量兴起。如松江,是明代最著名的棉纺织业中心,有众多手工业专业市镇和商品集散地,其中朱泾镇“四乡盛产棉花,乡人精于纺织,所产标布质地精细”。随着经营范围的扩大、资本的增多和竞争的激烈,开始产生了一批商业集团,也就是所谓的中国商帮。其中最著名的是徽商,不仅人数多,而且资本雄厚,经营多种行业。
——摘编自陈君齐洋锟《晚明的商业发展与社会变迁》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宋朝采取的基本政策。(4分)
(2)材料二中的“世界历史上首次在一国国民经济中使用的纸质货币”的名称是什么?(2分)依据材料二及所学,分析该纸币使用的积极意义。(4分)
(3)依据材料三与材料四,指出宋代社会流动的表现、归纳晚明时期商业发展的表现。(8分)高一历史答案:
1-5 BBADD
6-10 BBDBD
11-15 CAABC
16-20 AABCA
21-25 DACCA
26-30 DDBAB
31.(1)职能: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4分)
措施:汉设置“中朝”作为决策机构,削夺了丞相的决策权(或中外朝制度);唐规定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将相权一分为三(或三省六部制);宋以参知政事等官职分割相权(或二府三司制)。(6分)
(2)名称:中书省(2分);宣政院(2分)。
意义: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统一,开创了中国的省制;也促进了边疆少数民族的发展(2分)。
(3)新问题:沙俄等西方列强的入侵。(2分)
主要措施:如:①统一台湾并设台湾府;②反击沙俄侵略,1689年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③平定蒙古准噶尔部,稳定新疆(或者平定天山南路维吾尔贵族大小和卓叛乱。或者清朝在蒙古族地区设立盟、旗两级单位进行统治。或者在新疆设立伊犁将军,总领军政事务);④通过册封“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设置驻藏大臣等措施巩固对西藏的管辖。(或者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以法律形式明确和落实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辖权;或者特创“金瓶掣签”制度;或者中央专设理藩院掌管蒙古族、藏族民族事务)(答出两条即得4分)。
32.(1)崇文抑武或重文轻武。(4分)
(2)交子。(2分)
积极意义:交子的出现,便利了商业往来,弥补了现钱的不足,是我国古代货币史上的一大业绩。
交子作为我国乃至世界上发行最早的纸币,在印刷史、版画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对研究我国古代纸币印刷技术有着重要意义。(答出两点即得4分)
(3)社会流动的表现:阶层流动;人身流动;财富流动。(任意两点4分)
商业发展的表现:农产品成为商品;出现了大批工商业市镇;出现了商帮;商人资本雄厚。(任意两点4分)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宁夏青铜峡市宁朔县中2023-2024高一上学期12月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