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重点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
历史试卷
时长:100分钟 总分:100分
一、选选择(每题3分,共48分)
1.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被称为 20 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据研究,三星堆出土
的青铜人头像双耳所饰的云纹、青铜神树的夔龙纹等,都是当时中原青铜器常见的纹饰类型。据此可知,该时期( )
手工业生产趋于标准化
B.中外之间交流频繁
已出现跨区域文化交流
D.经济重心不断南移
2.战国时期的国家形态,已逐渐演变为“跨区域”的地域性国家;列国疆域内的居民, 也不再是宗法等级制下的“小国寡民”状态,而表现为“多地域、多族群”的特点,人口构成远较前代要复杂得多。这一状况说明( )
A.宗法分封制的影响已经消除
B.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态正孕育
C.经济交流导致政治制度变化
D.民族间的文化认同逐步形成
3.汉代选官主要实行察举制;魏晋选官推行九品中正制;唐代科举允许“公荐”(向主考官推荐优秀人才)和“通榜”(考生可将自己的文学创作投献给达官显贵或文坛名人,以提高及第机会)。材料反映出唐代科举制( )
A. 尚未摆脱世家大族的控制
B. 沦为科考投机的工具
C. 强化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D. 仍有因循传统的特征
4.财政年度是人为制定的收支结算的起讫时间。汉代的财政年度计算是“计断九月”,取决于粟的成熟时间;唐代的财政年度计算则是“岁终为断”,与水稻的成熟时节相适应。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
A. 赋税征收标准的调整
B. 中原地区经济急剧衰退
C. 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
D. 精耕细作农业迅速发展
5. 西周时期,在较大的都邑中都出现了管理市场的专职官吏,有“胥师""质人""贾师”。商贾在市场上进行贸易,都有“质人”制发买卖的契约券。这反映出当时
A. 形成契约精神
B. 规范商业行为
C. 履践重农抑商
D. 商品经济发达
6. 汉初,“开山海之禁”,听任盐铁私营,豪商大贾和诸侯王积蓄了雄厚的经济力量。汉武帝时期,国家铸造五铢钱,作为法定通行货币,实行盐铁酒专卖,官营贩运。这一变化
A. 说明政府垄断商业贸易 B. 解决了地方豪强问题
C. 有利于维护国家大一统 D. 有利民间手工业发展
7.明清时期,许多从事工商业的地主由农村迁居城镇,由于对土地无法直接经营,对农业生产也无法干预,在拥有土地所有权的前提下把土地经营、使用权转给他人,而坐收地租,这就是永佃制。永佃制
A.推动了大土地制的产生 B.促进了近代城市的兴起
C.推动了重农抑商的实行 D.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8.据《论语·子张》载,孔子明确主张“学而优则仕”,认为士人学成之后,就应该做官,去实践自己的政治主张。孔子的这一思想
A.得到了当时贵族阶层的推崇 B.打破了诸侯国间的隔绝状态
C.体现了儒者的责任担当意识 D.加速了诸子百家思想的交融
9据传,棠樾鲍氏家族至鲍淑芳时已有“忠”“孝”“节”牌坊,独缺“义”字坊。鲍淑芳官至两淮盐运使司,掌握江南盐业命脉,他为了让皇帝恩准赐建“义”字坊,曾捐粮十万担,捐银三万两,修筑河堤八百里,发放三省军饷。据此可知,该建筑
A.蕴含程朱理学观念和人文情怀
B.是官造民间祠堂的标志性建筑
C.折射出当时社会动荡贫富分化
D.彰显了盐商强大的社会影响力
10.两汉时期,朝廷大力修建各类祠堂,主要有宗族祠堂、显宦名哲祠堂等,民间亦盛行立祠之风。这些祠堂规模宏伟,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用来祭祀祈福、纪念缅怀和昭德劝来。汉代祠堂的兴盛
A.丰富了儒学思想的内涵 B.促进了祖先崇拜观念的普及
C.扩大了儒家学说的影响 D.便利了诸子百家思想的融合
11.清初思想家顾炎武结合评说历代制度和政治得失,对君主政治的暴虐和官僚士大夫的腐败进行了深刻揭露,并提出独到的见解“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他强调
A.建立“天下之法” B.“经世致用”
C.“众治” D.“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12.1978年,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出土了一件精美的漆箱,箱盖上绘有按星空方位标注的二十八星宿图,其中的星宿名称多数与《石氏星表》中的记载相同。这表明
A.图像比文献记载更可靠 B.西周重视天文观测
C.文物与文献可相互印证 D.楚国制漆工艺精湛
13.诗、书、画是特定时代的产物。他们是艺术,同时也是历史。我们在学习欣赏文学艺术作品时,要关注从诗歌的咏唱和书画的无声倾诉中折射出的时代光泽,学会从多种途径来感知历史,捕捉时代信息,把握时代脉搏。下列论述能符合上述观点的有
①“草书圣手”张旭的狂草体现了盛唐时代开拓奔放的时代精神
②颜真卿的楷书端庄浑厚、笔势开张、注重法度折射出唐王朝鼎盛,社会走上正规之时,法度和规范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需要。
③宋代书法艺术出现“苏、黄、米、蔡”四大家,他们书法艺术各具情态、追求个性而忽略法度,倡导有意无法,提倡“我书意造本无法,点划信手烦难求”。这反映出宋代城市商品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兴起,社会生活丰富多样,社会平民化、世俗化。
④中国印章的刻制讲究“印宗秦汉”。秦印雍容大度,精致不苟,折射出秦王朝,一统天下,“以法为教”,继往开来的社会特征;汉印方正质朴,端庄豪放,蕴涵着大汉统一王朝的恢弘气势和“兼收并蓄”的文化特征。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 中世纪的封君封臣制度,一方面封臣是封君的人,封君对封臣的要求基本上是军事性质的;另一方面封君与封臣具有一定的平等关系,一旦不用陪侍封君左右,封臣俨然就是自己领地中的国王。材料反映出,封君与封臣的关系是( )
A. 依附性与独立性的有机统一 B. 私人关系与契约关系相结合
C. 政治分封与军事义务的统一 D.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
15.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承认宗教信仰自由,对所有犹太人在居住、婚姻、择业、拥有不动产和选举权等方面的限制均被取消。被长期排斥在主流社会外的犹太人对此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他们积极适应现代社会,对德国的繁荣和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这说明
A. 帝国宪法为社会发展提供了保障
B. 外来移民权利得到了充分的保证
C. 犹太人在帝国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D. 德意志的民主与法治改革很彻底
16.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导致了人性的异化,但却带来了生产力的发展,从而为创造一种“更加符合人性”的社会制度的历史必然奠定基础。马克思的观点
A. 开创了社会主义革命的新局面 B. 继承了社会达尔文主义观点
C. 阐释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性 D. 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第Ⅱ卷
二、综合题(共52分。)
17. (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代以前的传统中国是一个自以为世界中心的封闭体系,其基于“天下共主”理念的中央王朝,都把自己凌驾于万邦之上,而把周边地区的国家和部族视为“藩属”或“夷狄”。这些藩属国必须按时向中央王朝“进贡”,得到本朝天子的“册封”后,才能取得合法统治地位。这样就形成了一种以中央王朝为中心,以四夷为外服,以“朝贡”为理想图式的“华夷秩序”。美籍历史学家徐中约认为“儒家意识的天下一统帝国,传统上不维持任何西方所理解的平等外交关系;也不承认有任何对外事务,只认为有藩务、夷务或商务”
——摘编自王承庆《中国外交体制的建立与近代化转型》
材料二 近代以来,经过长期的中西文化冲突和融合,中国政府在被动应付中寻求主动,从探索性地建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开始,又经过清末十年基于“外务部”的外交体制改革,“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传统体制的残迹,为民国外交体制奠定了基础”,终于形成了基本上符合国际外交通例的近代化的中国外交体制。国民政府外交部的成立,改变了中国的行政模式,完成了中国外交近代化的形式需求,但中国的分裂状态与国际地位并未发生实质性转变,致使这种近代化的转型还远远不能完成。
——摘编自王承庆《中国外交体制的建立与近代化转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外交“华夷秩序”观念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鸦片战争后中国外交的变化趋势,并对中国近代外交进行评价。
18.(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个重要思想,也是一种美好社会理想,就是“天下大同”。所谓“天下”者,是所有人所有民族所有国家共有之天下。所谓“大同”者,《礼记》中说:“天下为公,是谓大同”;《吕氏春秋》中说:“天地万物,一人之身也,此之谓大同。”基于“天下大同”,中国的古贤们还提出了“民惟邦本”“国以民为本”的民本主义。所谓“以民为本”,就是倡导社会经济、政治、活动和治国理政工作,要服从和服务于天下民众共同利益,实现“安民”“富民”“乐民”。西汉著名的政论家贾谊就说过:为政者应“以富乐民为功,而以贫苦民为罪”。当然,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里,统治者没有也不可能贯彻实行“天下为公”“以民为本”,没有也不可能真正“安民”“富民”“乐民”。但是,“天下大同”和“以民为本”这种体现人民性、民主性的先进思想和美好社会理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却一直为致力于社会进步的志士和劳动人民在不断追求和长期实践斗争中传承下来。
——摘编自滕文生《天下为公:中华文明的世界贡献》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19.(15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期 曹操形象
三国到隋唐 陈寿《三国志·武帝纪》中推崇曹操为“明略最优”“超世之杰”。在这一基调下,唐朝以前对曹操的评价以颂扬为主,尤其是李世民的《唐太宗皇帝祭魏太祖武皇帝文》对曹操充满敬仰。曹操在民间也具有广泛的影响,曹魏的主要建筑铜雀台和曹操的墓区西陵在屡经政权更迭之后仍能作为标志性的名称。
宋 宋朝南迁之后,曹操的形象发生根本性变化。南宋统治者同情地位和自己相仿的西蜀,而敌视地位和金国相仿的曹魏。曹操的脸谱彻底改变,变化成为欺世奸雄。
元明清 元朝,百姓痛恨统治者的思想情绪被投射到民间文艺作品上,通过间接的形式而宣泄出来。明朝初年,民间说唱故事被罗贯中搜集在一起,编写成为《三国演义》,使得曹操的奸雄形象最终定型,而长期被世人切齿痛恨。
新中国成立初 毛泽东曾经多次赞扬曹操,特别是 1957 年至 1959 年间,更在公开的场合发表肯定曹操的讲话。
——摘编自李凭《曹操形象的变化》
从以上材料中任选两个相邻的时段,指出曹操形象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答案】
1-5CBDCB 6-10CDCAC 11-16CCBAAC
17.【答案】(1)形成的原因:长期以来,中国的国力强大;科技和经济的长期领先;受儒家义利观念的影响;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影响;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
趋势:由传统朝贡外交到逐渐形成近代外交体制;由被动适应西方列强要求到主动设置调整。评价:推动了中国外交的近代化;客观上使中国逐步融入世界;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维护国家利益;始终未改变近代中国屈辱外交的局面。
18.论题:中国传统“天下为公”的思想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
阐述:中国古代“天下为公”的思想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先秦时期,《礼记》中就提到了“天下为公”和“天下大同”的思想,《吕氏春秋》中也提出了对“大同”的理解,这表明“天下为公”的思想源远流长。秦汉以来,作为“天下为公”思想重要组成部分的“以民为本”思想屡被提及,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统治者也在不同场合提倡“天下大同”和“以民为本”,有利于“天下为公”思想的传承。总之,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天下为公”的思想有着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历史渊源,其推动了社会进步,成为了仁人志士和劳动人民的普遍价值追求。
19.【答案】示例一变化:从三国、隋唐到宋代,曹操从伟人形象变为奸雄形象。
论述:三国到隋唐是中国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时期,曹操突出的政治、军事才能有利于完成国
家或局部的统一,反映了各阶层的社会心理需求;曹操采取屯田等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得到
民众的拥护与支持;陈寿《三国志》为曹操的正面形象定下了基调。
南宋偏居一隅,仍以自己为正统,敌视北方政权,曹魏政权自然受到统治者的厌恶;理学兴起,
要求人们遵守封建道德规范。
总之,曹操形象的变化,是受时代特征影响而不断发展变化的结果;寄寓了社会不同阶层的思想
观念,承载了传统的道德伦理观念和价值观念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甘肃省兰州市重点校2023-2024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