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综合复习题
一、选择题
1.(2023上·内蒙古通辽·八年级校考阶段练习)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
A.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B.富国强兵 C.维护清王朝统治 D.抵制外国侵略
2.(2023上·内蒙古巴彦淖尔·八年级校考期末)经过两次鸦片战争,清朝统治阶级中的一些当权人物看到了欧美国家的船坚炮利。为挽救国家的颓势,他们开展了一场以“自强”“求富”为目标的自救运动,被称作( )
A.禁烟运动 B.洋务运动 C.百日维新 D.君主立宪
3.(2021·贵州铜仁·统考中考真题)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一些比较开明的官员为维护清朝的统治,做了一系列的努力,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①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 ②发展近代军事工业 ③创办民用工业
④创办京师大学堂 ⑤建立新式海军 ⑥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⑥ C.①②③⑤ D.②③⑤⑥
4.(2023上·内蒙古通辽·八年级校考阶段练习)“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3年内,外轮就损失1300万两白银;湖北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该材料说明洋务运动的兴办( )
A.引进了西方先进的技术 B.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列强的经济侵略
C.使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 D.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5.(2023上·内蒙古赤峰·八年级统考期末)19世纪70年代,太古、怡和两家外国航运公司恶性降价,企图挤垮成立不久的轮船招商局。经过一年多的激烈较量,最终三方签订“齐价合同”,确定了统一的运价,轮船招商局成为国内航运业最重要的一方。这主要反映了( )
A.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步履维艰,在近代无足轻重
B.近代企业对抵制外国资本入侵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C.实业救国思潮传播日益广泛,掀起兴办实业的热潮
D.随着轮船招商局的崛起,外国资本主义受到严重打压
6.(2021·江苏徐州·统考中考真题)陈旭麓说:“(洋务运动)并不是以新物取代旧物,而是在旧物边上别置一新物,可以称为布新而不除旧。”“不除旧”的后果是( )
A.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 B.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C.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 D.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7.(2023上·全国·八年级专题练习)在中法战争中,临危受命,积极备战,取得镇南关大捷的老将是( )
A.冯子材 B.左宗棠
C.张之洞 D.曾国藩
8.(2023上·内蒙古巴彦淖尔·八年级统考期中)2016年初,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布了2015年中国六项考古新发现,致远舰等六项发现入选。致远舰将士壮烈成仁的地点是下图中的( )
A.A B.B C.C D.D
9.(2023·内蒙古通辽·统考中考真题)同治十三年(1874年),日本曾试图武力侵入中国台湾;光绪五年(1879年),日本吞并了清朝藩属国——琉球;光绪十一年(1885年),日本制定出“十年扩军计划”;光绪二十年(1894年),朝鲜发生东学党起义,日本乘机出兵朝鲜。这些史实可以说明,这一时期( )
A.日本正在进行明治维新 B.清朝开始筹建近代海军
C.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D.日本蓄意发动侵华战争
10.(2023上·内蒙古呼伦贝尔·八年级校考期中)如图是中国近代史上被迫开放的部分通商口岸方位示意图。它反映出西方列强的侵华特点是( )
A.由内地扩大到沿海地区 B.由沿海地区深入到内地
C.沿海地区和内地同时开放 D.局限于东南沿海地区
11.(2023上·内蒙古通辽·八年级校联考期中)《时局图》是近代爱国者谢缵泰所作,生动形象地揭露了清政府腐败和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瓜分。该图描绘的是哪一条约签订后的情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天津条约》 D.《马关条约》
12.(2023上·内蒙古呼和浩特·八年级校考阶段练习)爱国诗人丘逢甲在《春愁》中写道:“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诗中内容能让人联想起中国近代哪个屈辱条约(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天津条约》
13.(2023上·内蒙古赤峰·八年级统考期末)近代漫画作为图画史料的一种,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从下面的图片中你能获取的历史信息是( )
A.清政府统治危机空前显现 B.中国出现分裂割据现象
C.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
14.(2021上·北京东城·八年级北京市文汇中学校考期末)1895年5月10日《申报》发文:“昨接京电悉,公车孝廉(指参加会试的举人)千余人,上书二万言,力拒议和,叩求都察院代奏”。该文描述的历史事件( )
A.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B.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
C.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 D.是一场伟大的社会革命运动
15.(2023上·内蒙古巴彦淖尔·八年级校考期中)范文澜在《中国近代史》中评说,“光绪帝是满洲皇族中比较能接受新思想的青年皇帝,颇想有所作为”。能支撑这一结论的史实是光绪帝( )
A.提倡办洋务,推进全盘西化 B.提倡办实业,发展农工商业
C.提倡兴共和,推行民主政治 D.提倡新文学,倡导文学革命
16.(2023上·内蒙古巴彦淖尔·八年级校考阶段练习)康有为、梁启超作为伟大的历史人物永载史册,主要是因为他们( )
A.兴办了洋务运动 B.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 C.领导了辛亥革命 D.参加了新文化运动
17.(2023上·内蒙古呼和浩特·八年级校考阶段练习)梁启超认为“”变法之本,在育人才,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下列也能体现这种思想的是( )
A.改革政府机构,任用维新人士 B.训练新式陆海军
C.鼓励兴办工矿企业 D.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18.(2022·山东聊城·统考中考真题)“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据此可知,戊戌变法的“成功之处”主要在于( )
A.沉重打击了西方列强 B.削弱了顽固派的势力
C.巩固了儒学正统地位 D.推动了新思想的传播
19.(2023·广东汕尾·统考二模)1900年一名英军上校在日记中记载:“他们在训练上所缺少的东西,却由他们的勇猛来补足了。他们在优势的敌人面前表现出来的勇敢,不断地使我们相信,中国人并不像我们迄今为止相信的那样,他们很少怯懦,更多的却是爱国心和信念。”该日记描述的是( )
A.三元里民众抗英斗争 B.太平军与洋枪队激战
C.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D.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20.(2023上·内蒙古呼伦贝尔·八年级校考期中)“条约的签订进一步加强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全面控制和掠夺,标志着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甘当‘洋人的朝廷’。”该条约对中国社会性质的影响是( )
A.开始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C.大大加深了半殖民地化程度 D.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综合题
21.(2023上·内蒙古通辽·八年级校联考期中)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列强侵华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抗争史,还是一部学习西方的探索史。让我们共同探究晚清时期的这三部历史。
材料一 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等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材料二 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材料三 在北京设立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
材料四 “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材料五 义和团民谣:“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兵法艺,都学全平鬼子不费难。拆铁道,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大法国,心胆寒,英美德俄尽消然……”
(1)材料一反映了于哪一不平等条约的内容该条约中把哪一地区割让给了英国?
(2)材料二反映的条约还有一个重要条款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来,请你写出这一条款内容?这一条款有何危害?
(3)材料三反映的条约是哪次战争后签订的?该条约的签订对近代中国造成了什么严重危害
(4)材料四中的历史事件在中国近代史上有何历史地位?李鸿章“办了一辈子的事”,根本目的是什么?
(5)从材料五中我们可以学习义和团运动的什么精神?
22.(2023上·内蒙古通辽·八年级统考期中)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的历史,列强的侵略使中国一步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19世纪的三次灾难性战争使他们受到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受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辱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
材料二 中华帝国只是一艘破败不堪的旧船……只需几艘三桅战舰就能摧毁其海军舰队。
——英国马戛尔尼
材料三 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的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
——吴玉章
材料四 1840年至1901年短短的几十年间,中国屡遭西方欺凌,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19—20世纪“反入侵”的斗争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鸦片战争中清政府战败的主要原因。
(3)材料三中“订的那样苛刻”的条约指什么?这个条约对中国社会性质产生的影响是什么?
(4)材料四中“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是在哪一个条约签订之后?条约中的哪一内容最能体现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5)综上所述,你对1840—1901年的中国有何认识?
23.(2023上·内蒙古巴彦淖尔·八年级校考期中)19世纪中期以来,列强接连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中华民族危机日益深重。在艰苦的环境中,中国人民开始了救亡图存的探索,中国社会不断进行着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变革。
材料一帝国主义列强……曾经对中国采用了并且还正在继续采用着如同下面所说的一切军事的、政治的、经济的和文化的压迫手段,使中国一步一步地变成了半殖民地和殖民地。
——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毛泽东选集》第2卷
(1)19世纪中晚期到20世纪初,列强侵略中国采用了军事的、政治的、经济的压迫手段,请任选两个方面作答,每个方面各举两例史事。
材料二面对侵略与灾难,中华民族涌现出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他们在血雨腥风中印证着民族之魂。
(2)请仔细辨认图中人物,补充完成下表内容
A B
历史事件 人物姓名
虎门销烟
黄海海战
材料三1900年6月,英、美、俄、日等组成的八国联军在英军海军司令西摩尔率领下向北京进犯,途中遭到义和团及部分爱国清军的顽强阻击。联军战败后,逃窜到廊坊,又遭到义和团奋勇抵抗。义和团运动虽然失败了,但使侵略者不得不承认中国“尚含有无限蓬勃的生气”。——摘编自部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3)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义和团运动的积极意义。
24.(2023上·内蒙古巴彦淖尔·八年级统考期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等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材料二: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材料三:在北京设立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在区内居住。
——摘编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相关不平等条约的名称。简述列强侵华方式的变化。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与该条约相关的战争。简析这次战争对中华民族造成的危害
(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列举一例中国军民抗击侵略的史实,并谈谈你的认识。
25.(2023上·内蒙古巴彦淖尔·八年级校考阶段练习)中国近代史既然是一部列强侵华史,也是中国人民抗争史,还是一部学习西方的探索史。让我们共同探究这段历史。
材料一 它将农民起义推到历史的最高峰。它坚持斗争14年,转战大半个中国,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摘编自八年级《中国历史》上册教科书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的“它”指什么事件?“14年”开始于哪一年?据材料一,指出“14年”的斗争地位及对中国国内局势的影响。
材料二 他们的对策是所谓的“自强”运动。这一词语本身出自儒家经典著作,在19世纪60年代,用来指通过移植西方的机械制造来保护中国的文明。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材料二所说的“自强”运动指什么事件?举出材料中的“他们”的代表人物两位。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你对“通过移植西方的机械制造来保护中国的文明”的理解。
材料三 乙未二三月间,和议将成,适逢会试之年,各省举人集于北京者以万数千计,康有为创议上书拒之。梁启超乃日夜奔走,号召连署上书论国事,广东、湖南同日先上,各省从之……既而合十八省之举人聚议于北京之松筠庵……与斯会者凡千三百……其书之大意凡三事:一曰拒和,二曰迁都,三曰变法。而其宗旨则以变法为归。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3)材料三描绘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该事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6.(2023上·内蒙古鄂尔多斯·八年级校考期中)近代史上,西方列强野蛮入侵,中华民族遭受了世所罕有的深重灾难。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道光时,二十年,英吉利,开香港;到咸丰,第六年,打广东,第十年,英法国,打京城,圆明园,放火烧。到光绪,甲午年,日本国,来打仗,我国败,失台湾。”
——1903年发行的《爱国三字书》
材料二慈禧对列强保留她的统治地位感激涕零,欣然回电李鸿章:“……所有十二条大纲,立即照允”,并表示要“尽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而清政府则完全置于列强控制之。
(1)根据材料一,列举材料中讲述的三次列强侵华战争。
(2)在“圆明园,放火烧”这场战争中,清政府在哪一条约中被迫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
(3)近代中国是在列强不断的侵略过程中,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请叙述中国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4)材料中“失台湾”是在哪次条约中?哪一条款,体现了列强侵华的手段由商品输出过渡到资本输出?
(5)材料二中列强侵略中国的直接目的?
(6)慈禧对列强“感激涕零”并欣然同意签署了什么条约?该条约中的哪一条款最能体现清政府已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27.(2023上·内蒙古通辽·八年级校考阶段练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后,江南海关每年进口减少10万匹。在洋务企业的刺激下,中国沿海一些地区部分官僚、地主、商人、买办和手工业作坊主开设工厂,雇佣工人进行生产。
材料二 “这场持续了约三十五年的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用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方面……却完全被忽视了。”
(1)根据材料一、二,“这场持续了约三十五年的运动”指什么?请列举两位该运动的代表人物。
(2)材料二中“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更为可取的方面”分别指什么?
(3)根据材料二我们可以看出,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
1.C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的窘境。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掀起了洋务运动。洋务派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政府的统治。因此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C项正确;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是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的目的,但不是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排除A项;富国强兵是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的目的,但不是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排除B项;抵制外国侵略是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的目的,但不是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排除D项。故选C项。
2.B
【详解】根据材料“为挽救国家的颓势,他们开展了一场以‘自强’‘求富’为目标的自救运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60-90年代,面对严重的民族危机,以李鸿章、曾国藩等人为首的地主阶级掀起了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的洋务运动,提出师夷长技以“自强”“求富”的口号,因此题干内容体现的是洋务运动,B项正确;禁烟运动发生在鸦片战争前,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百日维新主张学习西方先进制度,与“开展了一场以‘自强’‘求富’为目标的自救运动”的信息不符,排除C项;以李鸿章、曾国藩等人为首的地主阶级掀起了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的洋务运动,提出师夷长技以“自强”“求富”的口号,因此材料内容体现了洋务运动,而不是君主立宪,排除D项。故选B项。
3.C
【详解】依据题干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一些比较开明的官员为维护清朝的统治,做了一系列的努力”可知一系列的努力与洋务运动有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实现富国强兵,故①符合题意;洋务派创办了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故②③符合题意;洋务派建立了新式海军,故⑤符合题意;①②③⑤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戊戌变法时期创办京师大学堂,排除④,AB不符合题意;太平天国运动时期颁布《天朝田亩制度》,排除⑥,D不符合题意。故选C。
4.B
【详解】根据题干“外轮损失1300万两、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和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创办的民用企业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B项正确; 引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先进技术与题意无关,排除A项;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道路,排除C项;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是洋务运动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B项。
5.B
【详解】依据题干和所学知识,洋务运动期间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在太古等外国航运公司恶性降价的打压下,经过一年多的激烈较量,迫使外国航运公司签订“齐价合同”,确定了统一的运价,由此可见洋务运动创办的近代民用企业对于抵制外国资本入侵起到了一定的作用,B项正确;轮船招商局属于洋务企业,不代表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而且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在近代也是一支重要的经济力量,排除A项;“实业救国”思潮传播是在19世纪末甲午战后,排除C项;轮船招商局等洋务企业虽然对抵制外国资本入侵起到了一定作用,但谈不上严重打压外国资本主义,近代中国民族企业发展总体上艰难曲折,排除D项。故选B项。
6.A
【详解】依据题干和所学知识,洋务运动“不除旧”是指其单纯学习西方科学技术而不变革落后的封建制度,治标不治本,最终洋务运动失败,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A项正确;洋务运动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属于其“布新”(学习西方科学技术)的作用,排除BC项;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鸦片战争的后果,排除D项。故选A项。
7.A
【详解】根据题干“在中法战争中,临危受命,积极备战,取得镇南关大捷的老将”和所学知识可知,1885年初,法军在越南北部向清军大举进攻,直逼中越边境的镇南关。老将冯子材临危受命,积极备战,于3月取得镇南关大捷,并乘胜收复越南谅山等地,扭转了整个战局,A项正确;左宗棠收复新疆,排除B项;张之洞创办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企业,排除C项;曾国藩领导湘军抗击太平军,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排除D项。故选A项。
8.B
【详解】根据题干中提示“致远舰”结合所学可知,甲午中日战争中的黄海海战中邓世昌下令致远舰全体官兵开足马力,冲撞日本舰“吉野号”,日舰仓皇应战,击沉了致远舰,邓世昌与二百余名战士壮烈牺牲于黄海,B处符合题意,B项正确;A处是平壤战役,排除A项;C处是旅顺战役,排除C项;D处是威海卫战役,排除D项。故选B项。
9.D
【详解】根据题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期,日本对中国发动战争已经蓄谋已久,D项正确;题意中的内容都是日本对中国的政策与明治维新无关,排除A项;题意中未提及清朝筹建海军,排除B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在甲午中日战争以后,排除C项。故选D项。
10.B
【详解】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它反映出西方列强的侵华特点是由沿海地区深入到内地。鸦片战争时开放的通商口岸只在东南沿海,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被迫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开始深入内地,从东南沿海扩展至整个沿海地区,甲午中日战争后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B项正确;由沿海扩大到内地,排除A项;先沿海后内地,排除C项;已经深入内地,排除D项。故选B项。
11.D
【详解】根据材料“生动形象地揭露了清政府腐败和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瓜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时局图》是中国近代时事漫画的杰作,反映的历史内容是列强在中国划分各自势力范围,企图瓜分中国。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清政府同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在《马关条约》的刺激下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D项正确;《南京条约》签订于1842年,这时期列强还未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排除A项;《北京条约》签订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这时期列强也未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排除B项;《天津条约》也是与第二次鸦片战争有关,与题干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12.C
【详解】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中规定:割台湾、澎湖列岛、辽东半岛给日本,C项正确;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中割香港岛给英国,排除A项;《北京条约》约定割九龙司给英国,排除B项;《天津条约》中没有割让土地,排除D项。故选C项。
13.A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题干图片是近代爱国人士所绘的《时局图》,反映了1895年甲午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在纷纷在中国抢占租借地和势力范围、瓜分中国的情景,中华民族的民族危机以及清政府统治危机空前严重,A项正确;题干反映的是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情景,并不是中国内部的分裂割据现象,排除B项;1900年列强联合发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迫使清政府于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与题干不符,排除CD项。故选A项。
14.B
【详解】依据材料“昨接京电悉,公车孝廉(指参加会试的举人)千余人,上书二万言,力拒议和,叩求都察院代奏”可知,这反映的是公车上书。1895年春,《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正在北京参加科举考试的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义愤填膺,联名上书光绪帝,反对同日本人议和,请求变法,这就是公车上书。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故B正确;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故A错误;义和团运动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故C错误;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社会革命运动,故D错误。综上故选B。
15.B
【详解】根据题干“光绪帝是满洲皇族中比较能接受新思想的青年皇帝,颇想有所作为”和所学知识可知,甲午战后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光绪帝也表示不愿做亡国之君,为此他于1898年颁布《定国是诏》,支持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实行戊戌变法,谋求制度变革。提倡办实业,发展农工商业是戊戌变法的内容,B项正确;提倡办洋务,推进全盘西化与洋务运动相关,排除A项;提倡兴共和,推行民主政治与辛亥革命相关,排除C项;提倡新文学,倡导文学革命与新文化运动相关,排除D项。故选B项。
16.B
【详解】据所学可知,康有为、梁启超作为伟大的历史人物永载史册,主要是因为他们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B项正确;康有为、梁启超主张维新变法,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与洋务运动无关,排除A项;辛亥革命是孙中山领导的,主张建立民主共和国,而不是建立君主立宪制,排除C项;新文化运动是陈独秀、李大钊领导的思想解放运动,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点睛】
17.A
【详解】根据题干“……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和所学可知,梁启超的思想是要进行制度变革,改革政府机构,任用维新人士,A项正确;训练新式陆海军是百日维新中军事方面的措施,排除B项;鼓励兴办工矿企业是百日维新中经济方面的措施,排除C项;创办报刊,开放言论,不属于制度的变革,排除D项。故选A项。
18.D
【详解】根据材料“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可知,材料强调的是“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了,但戊戌变法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这次变法促进了思想解放,并且对思想文化的发展和促进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起了重要推动作用。D项正确;“沉重打击了西方列强”与“社会文化运动”关联不大,排除A项;戊戌变法并未削弱了顽固派的势力,排除B项;维新派颠覆了儒家的正统经学史学,动摇了儒学正统地位,排除C项。故选D项
19.C
【详解】由材料“1900年一名英军上校在日记中记载”“他们很少怯懦,更多的却是爱国心和信念”可知,该日记描述的是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发生在1900-1901年,在义和团运动兴起过程中,曾提出“扶清灭洋”口号。“灭洋”鲜明地表达了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意志,具有爱国心和坚强的信念。义和团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使侵略者不得不承认中国“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C项正确;三元里民众抗英斗争发生在1841年,排除A项;太平天国运动发生在1851-1864年,排除B项;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发生在《马关条约》签订后,排除D项。故选C项。
20.D
【详解】依据题干“条约的签订进一步加强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全面控制和掠夺,标志着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甘当‘洋人的朝廷’。”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标志着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的条约是《辛丑条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战败和《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D项正确;开始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影响,排除A项;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排除B项;大大加深了半殖民地化程度是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排除C项。故选D项。
21.(1)《南京条约》,香港岛
(2)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由商品输出变成资本输出,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或严重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3)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近代化的开端,学习西方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5)勇于反抗外来侵略,不怕牺牲的爱国精神
【详解】(1)条约、地区:根据材料“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等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等信息可知,1842年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条约规定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等五处为通商口岸等,因此材料内容体现了《南京条约》内容,该条约中规定将香港岛割让给英国。
(2)内容:根据材料“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等信息可知,材料二内容体现了《马关条约》内容,除了材料所述条款外还有规定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危害: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马关条约》中规定了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标志着帝国主义侵略进一步加深对中国的侵略,由由商品输出变成资本输出,严重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极其恶劣的影响。
(3)战争:根据材料“在北京设立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00-1901年期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辛丑条约》,材料三内容体现了《辛丑条约》内容,即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签订。
危害: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辛丑条约》的签订给中国带来空前严重的灾难,清政府沦为洋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主义社会。
(4)地位:根据材料“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句话出自李鸿章,体现了其19世纪60年代进行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创办了一系列近代性质的企业,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根本目的: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面对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李鸿章、曾国藩等地主阶级掀起了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维护清王朝统治的洋务运动,因此洋务运动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以维护清王朝统治。
(5)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义和团运动在中国近代反帝爱国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义和团战士不畏强暴,英勇斗争,阻止了列强瓜分中国阴谋的实现,我们应学习他们身上所散发出的勇于反抗外来侵略,不怕牺牲的爱国精神。
22.(1)“反入侵”斗争:太平天国运动、邓世昌黄海海战、三元里人民抗英等。
(2)主要原因:清政府统治腐朽;经济落后;武器落后;军备废弛等。
(3)条约:《马关条约》。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4)条约:《辛丑条约》。 内容: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
(5)认识:中国的近代史是一部民族屈辱史,列强通过发动一系列侵华战争,使中国一步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言之有理即可)
【详解】(1)“反入侵”斗争:解答本问,应注意时间要求“19—20世纪”,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41年,三元里人民抗英是鸦片战争时期,英国军队与非官方武装力量间在广州市郊外三元里发生的爱国主义事件;1851—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是反对清朝封建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农民起义战争;甲午中日战争期间,邓世昌等在黄海海战中英勇抗击日军。
(2)主要原因:根据材料二信息“中华帝国只是一艘破败不堪的旧船……只需几艘三桅战舰就能摧毁其海岸舰队”并结合所 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的主要原因是清政府统治腐朽;经济落后;武器落后;军备废弛等。
(3)条约:根据材料三信息“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的是甲午中日战争。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战败,中日签订《马关条约》。
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马关条约》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4)条约:根据材料四信息“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从此,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内容:根据所学知识,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最能体现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5)认识:本问为开放性设问,答案只要言之有理、价值观正确即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民族屈辱史,列强通过发动一系列侵华战争,使中国一步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这段历史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
23.(1)军事手段: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签订了《南京条约》,给中国人民的生命及几千年的文明带来了深重的灾难;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占领北京后报复性的屠杀、劫掠,充分暴露了侵略者的凶恶本性,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政治手段:1842年,英国通过《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岛,使中国主权和统一遭到破坏;1895年,《马关条约》规定,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中国主权和统一遭到更严重的损害。
经济手段:1842年8月,英国与清政府签订的《南京条约》中规定,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赔款给英国2100万银元,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从而将中国变为其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地;1895年的《马关条约》中规定,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使日本通过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等方式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任选两点)
(2)B林则徐,A邓世昌
(3)意义:义和团运动虽然失败了,但它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使侵略者不得不承认中国“尚含有无限蓬勃的生气”。
【详解】(1)史事: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中晚期到20世纪初,列强侵略中国采用了军事的、政治的、经济的压迫手段,军事手段是列强侵略中国最野蛮的手段,在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均为军事手段,如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签订了《南京条约》,给中国人民的生命及几千年的文明带来了深重的灾难,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占领北京后报复性的屠杀、劫掠,充分暴露了侵略者的凶恶本性,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政治手段是列强侵略中国的主要方式之一,其主要表现包括割占、瓜分中国的领土(强行租借和划分“势力范围”)、干涉中国内政等,如1842年,英国通过《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岛,使中国主权和统一遭到破坏,1895年,《马关条约》规定,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中国主权和统一遭到更严重的损害,经济手段是列强侵华的目的之一,就是将中国变为其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地,为此列强通过勒索巨额战争赔款、进行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等方式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如1842年8月,英国与清政府签订的《南京条约》中规定,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赔款给英国2100万银元,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的协议,从而将中国变为其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地,1895年的《马关条约》中规定,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使日本通过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等方式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
(2)姓名: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林则徐到广州后,派人明察暗访,缉拿烟贩,英美等国商贩被迫陆续缴出鸦片110多万千克,在林则徐的主持下,1839年6月3日至25日,收缴白鸦片在虎门海滩被当众销毁,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因此虎门销烟对应的是B林则徐,1894年,北洋舰队与日本联合舰队在黄海海面也展开激战,北洋舰队将士在战斗中奋勇杀敌,重创日舰,致远舰管带邓世昌在舰身严重受损、弹药将尽之际,下令开足马力,冲向日舰“吉野号”,准备与敌人同归于尽,不幸被敌人炮弹击中,200余名将士壮烈殉国,因此黄海海战对应的是A邓世昌。
(3)积极意义:依据材料“义和团运动虽然失败了,但使侵略者不得不承认中国‘尚含有无限蓬勃的生气’。”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义和团运动虽然失败了,但它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使侵略者不得不承认中国“尚含有无限蓬勃的生气”。
24.(1)条约:《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变化:由商品输出为主转化为资本输出为主(或由经济侵略到政治控制)。
(2)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危害: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史实: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认识:落后就要挨打。勿忘国耻,振兴中华。(言之有理即行)
【详解】(1)条约:根据材料一“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等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南京条约》的内容。根据材料二“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马关条约》的内容。
变化:结合所学可知,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的主要侵华方式是商品输出;甲午中日战争后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西方列强的侵华方式逐步变为资本输出。
(2)战争:根据材料三“在北京设立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在区内居住。”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内容出自《辛丑条约》。该条约是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签订的条约。
危害:结合所学可知,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签订了《辛丑条约》。《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从此,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3)结合所学可知,鸦片战争中关天培虎门抗英,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黄海血战,太平军抗击洋枪队,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等就是中国人民抗击侵略的典型事例。(任举一例)
认识: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可从落后就要挨打,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等方面简要说明,言之有理即可。
25.(1)太平天国运动;1851年;地位: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影响: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清朝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
(2)洋务运动;人物:李鸿章、张之洞、曾国藩;洋务运动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以实现富国强兵,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推动了中国的社会进步,客观上促进了我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3)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详解】(1)事件:根据材料一“它将农民起义推到历史的最高峰。它坚持斗争14年,转战大半个中国,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太平天国运动。
年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地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它坚持斗争14年,转战大半个中国,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清朝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
(2)事件:据材料一“他们的对策是所谓的‘自强’运动。这一词语本身出自儒家经典著作,在19世纪60年代,用来指通过移植西方的机械制造来保护中国的文明”可知,“自强”运动指洋务运动,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地主阶级洋务派为了解除内忧外患,实现富国强兵,以维护清朝统治,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掀起一场“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前期,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创办军事工业。
人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有李鸿章、张之洞、曾国藩等。
理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以实现富国强兵,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福州船政局,江南制造总局等一批军事工业,洋务运动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创办民用工业。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推动了中国的社会进步,客观上促进了我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所以说洋务运动是“通过移植西方的机械制造来保护中国的文明”。
(3)事件:根据材料三“乙未二三月间,和议将成,适逢会试之年,各省举人集于北京者以万数千计,康有为创议上书拒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三描述的是公车上书的情景。
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联合在京举人发起了“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26.(1)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
(2)《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3)鸦片战争中国开始由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甲午中日战争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4)《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5)镇压义和团运动。
(6)《辛丑条约》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
【详解】(1)战争:根据材料一“道光时,二十年,英吉利,开香港”结合所学可知,材料讲述的是鸦片战争;根据材料一“到咸丰,第六年,打广东,第十年,英法国,打京城,圆明园,放火烧。”结合所学可知,材料讲述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根据材料一“到光绪,甲午年,日本国,来打仗,我国败,失台湾。”结合所学可知,材料讲述的是甲午中日战争。
(2)条约:依据所学可知,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政府被迫与英、法、美签订《通商章程善后条约》中,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
(3)过程:依据所学可知,鸦片战争中国开始由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甲午中日战争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4)条约:依据所学可知,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条约规定,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故材料中“失台湾”是在《马关条约》中。
条款:“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体现了列强侵华的手段由商品输出过渡到资本输出。
(5)目的:根据材料二“而清政府则完全置于列强控制之。”结合所学可知,此战争指的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列强侵略中国的直接目的是镇压义和团运动。
(6)条约:根据材料二“慈禧对列强保留她的统治地位感激涕零,欣然回电李鸿章:‘……所有十二条大纲,立即照允’,并表示要‘尽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而清政府则完全置于列强控制之。”并结合所学可知,慈禧对列强“感激涕零”并欣然同意签署了《辛丑条约》。条款:该条约中的“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最能体现清政府已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27.(1)洋务运动;奕 、李鸿章。
(2)西方的先进技术;先进的政治制度。
(3)只是维护清朝的统治,没有触及落后的封建制度。
【详解】(1)运动:根据材料一“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后,江南海关每年进口减少10万匹。在洋务企业的刺激下,中国沿海一些地区部分官僚、地主、商人、买办和手工业作坊主开设工厂,雇佣工人进行生产。”可知反映的是洋务运动。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学习西方的技术来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洋务派在中央以恭亲王奕 为代表,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人为代表。
(2)目的:根据材料二“这场持续了约三十五年的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用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方面……却完全被忽视了。”可知,反映出洋务运动对西方文明的认识不够深入,只求学习西方科学技术而不求变革社会制度。“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指西方的先进技术;“更为可取的东西”指先进的政治制度。
(3)原因:根据材料二“这场持续了约三十五年的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只是维护清朝的统治,没有触及落后的封建制度。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综合复习题(内蒙古地区适用)(含解析)2023-2024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