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天津市滨海新区重点中学2023-2024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无答案)

滨海新区田家炳中学 2023-2024-1 高一年级第二次月考
历史 试卷
一、单选题(共30个选择,每题2分)
1. 两次鸦片战争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西方列强把开放通商口岸作为主要内容,反映了其发动战争的主要目的是( )
A.倾销商品,掠夺原料,扩大市场 B.报复中国的闭关政策
C. 建立军事基地,侵略亚洲他国 D.为资本输出创造条件
2.鸦片战争后,魏源编撰了《海国图志》,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主张,认为“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姚莹则考察西南地区,并撰写《康纪行》,提出要加强“边海之防”“欲吾中国稍习夷事,以求抚驭之方耳”。这反映出当时( )
A.“中体西用”理念渐成社会主流 B. 传统华夷观念已得到扭转
C. 民族危机引发士人思想的嬗变 D.近代民族意识的普遍觉醒
3.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近代,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央政府加强了对台湾的管辖。台湾成为我国省级单位最早是在()
A.鸦片战争后 B. 中法战争后
C.甲午战争后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4. 维新变法期间,康有为依据西方的天赋人权论,重新塑造了孔子形象,把西方的民权、平等思想统统说成是孔子所创,力图使西方民主思想在观念和语言上呈现中国化。这一做法()
A.意在巩固儒学地位 B.利于减轻变法阻力
C.配合清末新政开展 D.催生了新文化运动
5.鸦片战争前,清朝理藩院存有俄国赠送的大量记载西方各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地理等各类图文书籍,一名官员建议译书,却遭到军机大臣的反对,理由是“恐其书不伦,徒伤国体”。
这说明( )
A.理藩外交仍主导晚清外交 B. 晚清高层官僚集团思想僵化
C.西学东渐的趋势日益增强 D.“开眼看世界”影响很有限
6.下图是近代中国某一运动期间,在民间流传的驱逐侵略者、保家卫国的揭帖。该运动( )
A.引起了清朝权力结构的变化 B. 具有反帝反封建色彩
C.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企图 D.源于中西方文化冲突
7.19世纪60—90年代,奕沂、李鸿章等人发起了一场旨在“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这场改革运动的核心主张是( )
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B. 维新变法 C.民主共和 D.“中体中用”
8.1792年,英政府以给乾隆祝寿为名,派马戛尔尼来华,并向清政府提出“开放宁波”的要求,当即遭到严词拒绝。此要求英国通过以下的哪一条约予以得逞
A.《南京条约》 B.《南京条约》附件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9.“康乾盛世”时期,使得清朝政治进一步黑箱化,增添皇权的神秘感;使官员、尤其是同僚相互告密,从而加强了皇权。上文中的空白处应填写( )
A.军机处 B.大兴文字狱 C. 内阁制度 D. 奏折制度
10.郑和第一次下西洋到了东南亚的苏门答腊,对统治者宰奴里阿必丁举行了封王仪式。永乐三年,宰奴里阿必丁遗使入朝,贡方物。永乐十三年,郑和助苏门答剌王平乱后,“其王子荷蒙圣恩。常贡方物于朝廷”。由此可见,郑和下西洋( )
A.发展了明朝的宗藩关系 B. 促进了民族交融
C.遏制了西方的殖民活动 D. 增加了财政收入
11.北京作为千年古都,历史悠久,其成为王朝都城始于()
A.金朝 B.元朝 C. 明朝 D. 清朝
12.明太祖取消中书省,废除了自秦朝起设立的宰相职位,转而令文渊阁大学士(成祖朝改称内阁)参与机务:以六部为中央行政机构,分任朝政,互不统属,直接向皇帝负责。成祖时起,内阁开始拥有“票拟权”,草拟处理意见供皇帝参考。下列关于明朝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明成祖废除丞相制度 B. 君主专制得到加强
C.内阁权力同等于宰相 D.内阁代理皇帝批红
13.1405—1433年,明朝政府派郑和七次“下西洋”。跟随郑和下西洋的费信、马欢、巩珍分别据经历编著了《星槎胜览》《瀛涯胜览》《西洋番国志》。这三部书可用于研究( )
A.古代中外关系的发展 B.明朝在大西洋航线上的贸易情况
C.明代后期的财政困难 D.宦官专权加剧了明朝政治的腐败
14.明清的小说取得了重要成就。下列小说中,属于浪漫主义文学风格的是( )
A.《红楼梦》 B.《西游记》 C.《儒林外史》 D.《三国演义》
15.军机处的主要职能是()
A.辅助皇帝,参与决策 B.纵论军机,谋划战事
C.陪读陪写,赋诗作画 D.跪奏笔录,上传下达
16.康熙时期,清政府在西藏设置了三位噶伦(藏语:宰相),辅佐达赖管理西藏行政事务。雍正时
期,政府派遣内阁学士僧格等“差往达赖处”,正式设立驻藏大臣办事衙门。乾隆时期,政府不仅在皇宫建立藏传佛教寺院,还设立喇嘛印务处,主掌喇嘛事务公文。清政府的这些举措( )
A.有效消除了西藏的割据势力 B.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C.标志中央对西藏管辖的开始 D. 推动了边疆与内地一体化进程
17.洪武十五年(1382年),明朝军队平定云南时,朱元璋发下榜文,在土官地区建立地方儒学,“大行教化”: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明朝开始实行“金牌信符制”,确定边疆地区与中原王朝的纳马予茶关系;明朝还部分延续了元朝的土司制度,“以土官治土民”;对东北女真等民族,明政府采取招抚、羁縻等政策……材料综合反映明朝经营管理民族事务的主要特点是()
A.因俗而治 B.分而治之 C. 方式多样 D. 战和不定
18.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国务员负责政府的实际责任,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国务员副署方为有效。这说明了南京临时政府为限制袁世凯专权采取了()
A.总统共和制 B.责任内阁制 C. 君主立宪制 D. 君主专制
19.1918年,作家鲁迅受“文学革命”浪潮影响,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与这场“文学革命”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A.辛亥革命 B. 新文化运动
C. 五四运动 D. 抗日战争
20.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是()
A.《钦定宪法大纲》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中华民国约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1.一战期间,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短暂的春天”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
A.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 B.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C.民族资产阶级地位较高 D. 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22.张鸣在《辛亥:摇晃的中国》一书中写道:“辛亥年,武昌发生的那些事,是一场意外,意外里的意外。这场意外,毁了一个王朝,像扳道岔一样,把古老的中国,扳到了另一个轨道上”。据此可知,辛亥革命的最主要意义在于( )
A.彻底粉碎了封建思想 B.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
C.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 D.充分发动了广大民众
23.“以忠孝为本,以中国经史文学为基……以西学瀹(疏导、渗透) 其知识,练其艺能,务期他日成才,各适其用”,这一著名的中体西用观影响深远,材料表明其( )
A.具有封建性和近代性 B.布新与立旧相互结合
C.基本都停留在纸面上 D.成为新政的指导思想
24: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它标志着中国国家地位变化的开始,也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史应从1911年辛亥革命开始,是基于社会结构的转型这一角度的。下列选项最能从政治结构转型角度说明近代史自“辛亥革命开始”的是( )
A.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B.推翻了清王朝反动封建统治
C.开始了中国政党政治的尝试 D.使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25.19世纪末20世纪初,严复指出:“牛有牛之体,有牛之用:马有马之体,有马之用……有牛之体则有负重之用;有马之体则有致远之用。未闻以牛为体,以马为用者也。进而他指出“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并立,合之则两亡。”这一观点旨在()
A.为革命提供理论依据 B.解释实业救国的合理性
C. 指出洋务运动的弊端 D.宣传变法改革挽救危机
26.“现在闹事之人,名为大拳会,旗书‘助清灭洋’……细揣其故,谅因近年来欧洲各报,屡倡瓜分中国之议,华人闻之,自必不悦,因怒生恨,积成今日之变。”材料中的“今日之变”( )
A.具有反帝反封建的色彩 B.粉碎列强瓜分中国企图
C.深受西方宗教思想影响 D.加速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27.鲁迅曾深有感触地说:“见过辛亥革命,见过二次革命,见过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看来看去,就看得怀疑起来,于是失望、颓唐得很了”。鲁迅的感触源于( )
A.北洋军阀统治社会混乱 B.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
C.西学影响国人观念改变 D.新文化运动解放人们思想
28.民国初年时,婚礼礼堂正中高悬两面红黄蓝白黑五色象征着“五族共和”的国旗,迎娶时,一般有用红缎双喜字绣片装饰着的花马车,也有车内扎了花红彩子和纸花的汽车,且车内遮上红绣片。婚礼之后,一般要摄影留念。这表明( )
A.时代变迁冲击旧式婚俗 B.传统婚俗礼仪被民众抛弃
C.政府主导婚礼习俗变迁 D.西式婚礼受到民众的追捧
29.明清时期,出现了许多女性文学作家。她们于诗、词、文、赋、散曲、戏剧、小说及文学评论均有成功的尝试。她们不再局限于同性之间的交流,冲破“男女授受不亲”的礼仪,大胆与男性作家接触,以此来提高自己。这折射出明清( )
A.理学思想受到冲击 B.男女平等思想普及
C. 推行兼容并包的文化政策 D.女性成为文学创作的主体
30.清朝嘉庆皇帝对外国使臣说:“天朝不宝远物,凡尔国奇巧之器,亦不视为珍异。嗣后毋庸遗使远来,徒烦跋涉。”此言论说明清朝对外政策的特点是( )
A.宽容开放 B. 闭关自守 C. 经贸频繁 D.平等友好
二、材料分析题(共3题,31题15分,32题15分,33题10分)
31. 材料一
材料二 自秦始皇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频颜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明史记事本末》
材料三军机处机构简单,有官无吏,办公场所只是几间值班用的干房。军机大臣品级不高,但都由钦定。他们每日接受皇帝召见,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各种诏令由军机大臣按皇帝的意旨拟写成文,经皇帝审批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执行。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指出,图一所示的中央政权组织创立于哪一朝代 (2分)有什么目的 (3分)元朝的中书省与唐朝的中书省有何不同 (6分)
(2)军机处设立的最初目的是什么 根据材料三归纳军机处的主要职能。(4分)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著名学者辜鸿铭说:“成同年间(1851——1875),粤匪扰乱。清廷如一丛病之躯,几难著(着)
手。得一时髦郎中湘乡曾姓者,拟方名曰‘洋务清火汤’,服若干剂未见转机。”
材料二甲午战争失败后,李鸿章伤感地说: “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 不过是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以上材料据徐中约《中国近代史》等整理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述咸同年间清廷多“病”缠身的原因。(6分)
(2)辜鸿铭为什么称“湘乡曾姓者”为“时髦”的郎中 (2分)
(3)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李鸿章“伤感”的主要原因。(7分)
三、论述题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最不幸时期”的中国,似乎一切问题的思考必须转换成“救亡图存”的命题才具有存在的理由。由民族救亡所引发出来的国家富强企盼,犹如一只看不见的手紧紧扼住了思想家的思想走向。即便是一个较为纯粹的文化问题,也必须与国家富强建立关系才会被接受。与此相应,在近代中国,
西方文明也只有作为一种救亡图存的有用工具才会被人们所认同,舍其此,它的存在与讨论就会毫无意义。
—据王人博《1840年以来的中国》改编
请回答:据材料围绕“西方文明的传播与近代中国的救亡图存运动”这一话题,自拟一个观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这个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论述清晰。)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天津市滨海新区重点中学2023-2024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无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