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秋八上历史期末复习材料题必刷题50题(上)
一、非选择题
1.(2023·河南南阳卧龙八上月考·21)(7分)
材料一 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炮声震撼了中国,也震撼了亚洲,对于中国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了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一步。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英国的大炮破坏了中国皇帝的威权,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与外界完全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之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过程。
——马克思《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
(1)材料一中的“这场战争”指什么?
(2)材料二中,英国用大炮“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3)根据两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解释“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的含义?
(4)这场战争后签订了哪一条约?这一条约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和被割占的土地是哪些地方?
2.(2023·江苏太仓八上期中考·27)中国近代史既然是一部列强侵华史,也是中国人民抗争史,还是一部学习西方的探索史。让我们共同探究晚清时期的这三部历史。
【列强的侵略】
材料一
如图
图1 《南京条约》签订场景 图2 《马关条约》签订场景 图3 《辛丑条约》签订场景
(1)请分别写出上图1和图3两个条约对中国近代社会性质的影响。
【人民的抗争】
材料二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务使天下共享天父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2)材料二出自什么文件?太平天国运动后期提出了哪一救国方案?
(3)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各阶层人民奋起反抗。请举出一位反抗外来侵略的清朝爱国官员(或将领)。
【艰难的探索】
材料三
奏请购买外洋船炮,则为今日救时之第一要务……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逆,可以勤远略(注:远方的国防战略事务)。
——曾国藩《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
(4)举出一例曾国藩在洋务运动中所创办(或参与创办)的近代军事企业。
材料四
如图
(5)据图指出洋务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
3.(2023·山东济南·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客观叙述和分析历史,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看法是“历史解释”素养的要求。如图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第一幅浮雕——虎门销烟,请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材料二
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炮声震撼了中国,也震撼了亚洲。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了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一步。
——摘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2)材料二中“这场战争”指什么?为什么“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
4.(2023·黑龙江哈尔滨·24)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探索史、抗争史。经过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的不懈奋斗,最终由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少先队员和共青团员代表向党发出“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探究一 民族伤痛
下面表格是某同学制作的《近代列强侵华战争情况简表(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请你将它补充完整。
战争名称 时间 签订条约 随着列强侵略的加剧,中国逐步沦为③社会。
① 1840—1842年 《南京条约》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1860年 《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甲午中日战争 1894—1895年 ②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0年 《辛丑条约》
(1)表格中①②③三处应填写的内容分别是什么?
探究二 不懈探索
(2)根据思维导图,归纳中国早期近代化探索的特点。
探究三 英勇抗争
(3)1940年下半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在敌后战场发动了哪次大规模战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
探究四 伟大复兴
(4)时代各有不同,青春一脉相承。结合上述内容,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你认为怎样才能实现“强国有我”的誓言?
5.(2023·;江苏太仓八上期中考·26)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 《鸦片战争:一个帝国的沉迷和另一个帝国的堕落》 图二 《这一次,我们又挨打了—中英第二次鸦片战争始末》
材料二
当中国人实行一种激烈的禁烟运动而使危机加剧的时候,战争果然就来到了。
——美国历史学家马士(1855—1934年)
材料三
就一般而言,历史事件随着时光流逝而意义日减。而鸦片战争则不然。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提出了中国必须现代化的历史使命。中国的现代化一日未完成,鸦片战争的意义就一分不会减。生活在这一尚未现代化区域中的人们,体会现实,探索问题,免不了联系到那次灾难性的战争。屈辱、仇恨、自卑、希望种种情感交织,民族感情油然而生。
——摘编自茅海建《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
(1)图一中“帝国的堕落”指什么帝国的堕落?
(2)分析材料二,你是否同意马士的观点,并说明理由。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两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中“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你如何理解?材料三认为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人的历史使命是什么?
(4)你认为要实现这一历史使命的基本前提是什么?
6.(2022·辽宁鞍山千山八上期中·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42年8月,中英双方代表在英国军舰“康华丽”号上签订条约的情景。(见下图)
材料二
“谁令你威风扫地,谁令这火光四起,恨意冲云际,谁无怨愤不感痛悲,曾滴了多少血汗,才夺了天工建起,用我心力建,期传万世,期传万纪,不想终是这田地,辱了家邦也辱了门楣,大火当中血肉满园,为你死正因要维护你,还望这火的震撼,能令我子孙记起,自会醒悟到,何来外侮,为何受欺。”
——歌词
材料三
“你们今天胁迫我们签下协议,夺走了台湾岛,但你们终究会对这个决定感到后悔的,两国的人民从此将成为世仇,再也不能共处。”
——李鸿章
材料四
慈禧对列强保留她的统治地位感激涕零,欣然回电李鸿章:“……所有十二条大纲,立即照允”,并表示要“尽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而清政府则完全置于列强控制之下。
(1)根据材料,填空(6分)
材料一
反映了__________签订的情景。
材料三
中“夺走了台湾岛”的是__________。
材料四
中让慈禧对列强“感激涕零”并欣然同意签署的条约是__________。
(2)材料一具体是指什么战争?它给中国带来的最严重的影响是什么?(4分)
(3)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该事件发生期间有一个国家趁火打劫,给中华民族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这个国家的名称是什么?(4分)
(4)根据材料四涉及的条约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
(5)通过对以上材料的分析,你有什么感想?(2分)
7.(2022·广东佛山三中月考·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屈辱沧桑】
1997年7月1日,静海寺内悬挂起一尊大铜钟。钟的主体高1.842米……当天,155声警世钟敲响……从集历史荣誉于一身的见证人到“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警世之钟,静海寺在华夏子孙心中树起的不仅是一座代表历史的纪念碑,更维系着一种剪不断的民族情结。 ——刘妙雄杨波《南京静海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大水法遗址
材料二
【抗争探索】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 ——《天朝田亩制度》 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甲午战后,列强对中国的侵凌空前凶猛,中国的反应亦随之激烈。反应有两种类型,动机虽均为自救,而所循途径则大相径庭。一为外察大势,内求诸己,认为必须大事变革,与人并驾齐驱,结果形成政治改制运动;一为昧视时代,仍要返回中国中心之世,与外界绝缘,结果演变为暴力反洋运动。 ——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
材料三
在条约关系史上,《辛丑条约》背离对等原则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而且,附件内容多为清帝上谕,这些以承诺国际义务为内容的上谕,通过附件的形式成为了和约的一部分。这一新的方式鲜明地体现了列强对华的强权政治和前所未有的霸道性质。
——李育民《近代中外战争与条约关系(上)》
(1)材料中“钟的主体高1.842米”的设计与哪一条约的签订有关?图片反映了哪一史实?
(2)《天朝田亩制度》中规定的土地分配方式有何特点?图中厂房建立于中国近代哪一运动中?材料中的“政治改制运动”和“暴力反洋运动”各指什么事件?
(3)材料三中,《辛丑条约》签订于哪一战争后?据材料,分析“这一新的方式”的内涵。
(4)综上所述,归纳这一时期中国遭受沉重苦难的原因。
8.(2022·广东佛山三中月考·31)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华民族屡遭侵略的耻辱史,也是中国人民不断反抗外来侵略的抗争史,更是各阶层人士寻求救国真理,改造和发展中国的探索史。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今日幸(到达)西苑,明日幸颐和,何日幸圆明园?四百兆骨髓全枯,只剩一人何有幸?五十失琉球(今台湾),六十失台海,七十失东三省!五万里版图弥蹙(收缩),每逢万寿必无疆。”
——1904年报人林白水讽刺慈禧太后70寿辰所作对联
材料二
见图。
A B C D
材料三
甲午战败,严复觉得中国再不振兴,就要亡种亡国。他认为要救国只有效法西方,进行维新改革,救亡图存,反对外来侵略。随着《马关条约》的签订,康有为等人上书光绪帝,要求变法图强。
(1)材料一中“何日幸圆明园?”“五十失琉球”分别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2)面对侵略与灾难,中华民族不怕牺牲、前赴后继,民族之魂在血雨腥风中重塑。请仔细辨认材料二图中的四位人物,将图片下方的序号填入表格。
历史事件 虎门销烟 收复新疆 黄海海战 百团大战
人物序号
(3)在近代化探索过程中,实践严复思想的政治运动是什么?此外,各阶层还进行了哪些探索?
(4)回首历史,感慨万千。面对百年的沧桑,你有哪些感悟?
9.(2022·黑龙江鸡西·26)(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①《南京条约》签订的场景 ②圆明园废墟 ③旅顺大屠杀 ④金田起义 ⑤义和团战士
(1)将上述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按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只写序号。(2分)
(2)请你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出两条线索,并根据这两条线索对上述图片进行归类。(6分)
10.(2022·广东深圳六模卷·24)(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条约主要内容有:(一)中国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三)中国赔偿英国的款项总数为2100万元……(四)英国商人“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
——《中国近代史(1840—1919)》
材料二
不管外国侵略者如何欺凌与侮辱它……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朝封建统治者始终没有把外国侵略者当成真正的敌人,因为他们心目中的真正的敌人不是别的,而只是革命的人民……甲午战争后,中国沿海重要港湾……都树起了帝国主义列强的旗帜……铁路干线的修筑权为它们所攫夺……。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材料三
在条约关系史上,《辛丑条约》背离对等原则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而且,附件内容多为清帝上谕,这些以承诺国际义务为内容的上谕,通过附件的形式成为了和约的一部分。这一新的方式鲜明地体现了列强对华的强权政治和前所未有的霸道性质。
——李育民《近代中外战争与条约关系(上)》
(1)材料一中,“条约”是哪一条约?该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社会转型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举出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外国侵略者欺凌与侮辱它”的史实,并说明它“没有把外国侵略者当成真正的敌人”的原因。据材料概括甲午战争后列强瓜分中国的方式。(4分)
(3)材料三中,《辛丑条约》签订于哪一战争后?据材料,分析“这一新的方式”的内涵。(2分)
(4)综上所述,归纳这一时期中国遭受沉重苦难的原因。(2分)
11.(2022·江西一模卷·2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①《南京条约》签订的场景 ②圆明园废墟 ③旅顺大屠杀 ④金田起义 ⑤义和团战士
(1)将上述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按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只写序号。(2分)
(2)请你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出两条线索,并根据这两条线索对上述图片进行归类。(6分)
12.(2023·河南南阳卧龙八上月考·23)(10分)
材料一
图一 江南制造总局炮厂 图二 汉阳铁厂 图三 京师同文馆 图四 北洋水师
材料二
李鸿章晚年这样评价自己的洋务事业:“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吴永《庚子西狩丛谈》
(1)材料一中,图一至图四分别反映了洋务运动的哪些内容?请根据图一到图四,结合所学知识,总结洋务运动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2)材料二中的“练兵”“海军”反映了李鸿章在洋务运动中的哪些活动?写出材料中“练兵”“海军”的根本目的。
(3)洋务运动最终失败了,请谈谈洋务运动给中国近代化探索留下的教训。
13.(2023·河南·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7分)
材料一
近代新式学堂(部分)课程开设情况表
学堂 开设课程
京师同文馆 数理启蒙、几何原本、微分积分、万国公法、练习译书等
福州船政学堂 英语、地理、代数、几何、航海天文学、船舶驾驶术等
天津电报学堂 电磁学、电测试、材料学、电报地理学、电报实习等
——摘编自章开沅等《中国近现代史》
材料二
京师同文馆翻译的西书以外交和史地政法类居多,其中有中国人看到的第一本国际公法。福州船政局在解聘了大批洋人后,大部分技术工作由船政学堂的毕业生担任。严复早年就读于福州船政学堂,后致力于翻译事业,甲午战争期间号召救亡图存。新式学堂建立的分年排课、按班级授课等制度,一直沿用至今。
——摘编自郑师渠《中国近代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些学堂课程设置的特点。(3分)
(2)据材料二,说明这些学堂产生的影响。(3分)
(3)综上所述,你获取了关于教育发展的什么启示?(1分)
14.(2023·河南南阳卧龙八上月考·22)(6分)
材料一 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定进口税。
材料二
如图漫画中的“大饼”代表着当时任人宰割的中国,而围着大饼的是手中握有匕首的列强,他们迫不及待地对着“大饼”下手,惟恐落于人后,大饼的主人则只有振臂疾呼,望饼兴叹。漫画展现了大清那不堪一击、任人宰割的景象。
(1)材料一出自近代哪个不平等条约?产生了哪些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漫画反映的本质?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在近代屡战屡败的原因是什么?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15.(2023·四川德阳·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材料
1877年,严复赴英国学习海军,留学期间,广泛涉猎西方各种政治学术理论。回国后,先后在福州船政学堂和天津水师学堂任教。甲午战争前十年间,他先后四次参加乡试,但都未考中。此后,他决然放弃追求个人前途的科举仕途,走上了“变今”维新的道路。
1894年开始,严复先后翻译了十一部外国著作,其中《天演论》《原富》等八部最为有名,被人们通称为严译八大名著,重点介绍了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学、社会学、逻辑学、政治学等。
1895年,严复在天津《直报》上连续发表《论世变之亟》等一系列文章,宣传维新变法思想。
1896年,严复担任俄文馆总办,亲拟课程,延聘教师。与此同时,他还协助张元济创办通艺学堂,“专讲泰西诸学”,培养维新人才。
1897年10月,严复在天津创办《国闻报》,主要刊登国内外时事和相关社论,并附有旬刊《国闻汇编》,陆续辑入中外有保存价值的文章。
1898年,严复被光绪帝召见回京后,将《国闻报》连载的《拟上皇帝书》加以修缮,送呈光绪帝。《拟上皇帝书》的中心思想是提出“谋国救时之道”。严复还提出未变法前先“治标”,变法后才“治本”的主张。
——摘编自《中国通史·近代前编(1840—1919)》《中国近代史·危局与变革》等
(1)根据材料,归纳严复在1894—1898年的主要活动,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这些活动的进步意义。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严复开展上述活动的时代背景。
16.(2023·安徽三模·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由早期维新思想家发展而来的一批新式知识分子,在内忧外患的冲击和中西文化的碰撞过程中,逐步形成一个共同认识:要救国,只有维新,要维新,只有学外国。甲午战后,他们作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新的政治力量的代表,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据李侃、李时岳等《中国近代史(1840—1919)》
(1)根据材料一指出新式知识分子的救国共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他们登上政治舞台的背景。(4分)
材料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行和巴黎和会的召开,严重暴露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弊端,使一些先进的中国人对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产生了怀疑和失望情绪,他们也由此开始转而向社会主义的苏俄学习,转而信仰马克思主义。
——据龚书铎《中国近代史(1919—1949)》
(2)根据材料二指出先进中国人对国家发展道路认同的变化,并分析其影响。(4分)
(3)综合上述材料,概述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人的时代使命。(2分)
17.(2023·江苏南通启东二模·16)中国近代化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历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新式学堂简表(部分)
类别 年份 学堂名称 地点 创办人
外语学堂 1862 京师同文馆 北京 奕诉
1863 上海广方言馆 上海 李鸿章
军事学堂 1887 广州陆师学堂 广州 张之洞
1890 南洋水师学堂 南京 曾国藩
技术学堂 1867 福州船政学堂 福州 左宗棠
1887 台湾西学堂 台湾 刘铭传
——摘编自王哲《近代中国职业教育的兴起与中国近代化》
(1)请列举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立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各一例。根据材料一概括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新式学堂的特点。(4分)
材料二
维新派不仅将人们对西学的认识,由“西艺”推进到了“西政”,而且第一次打破了隆中抑西的传统文化价值观,为西学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在思想上进一步开辟了道路。到1897年底,各地已建立以变法自强为宗旨的学会33个,新式学堂17所,出版报刊19种。到1898年,学会、学堂和报馆达300多个。
——摘编葛兆光《中国思想史》
(2)根据材料二,指出维新派对西学认识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变化的影响。(3分)
材料三
蔡元培在北京大学任职期间提出了“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教育思想,促进了新思潮、新思想在北大的传播,使北大最终成为五四运动的摇篮和中心。
——路伟《论蔡元培的民主思想》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文化运动对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所起的作用。综合以上材料,谈一谈你对中国近代教育发展历程的看法。(3分)
18.(2023·广东普宁模拟·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据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等绘制
(1)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新文化运动的两个代表人物。(2分)
(2)阅读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10分)
19.(2023·江苏宿迁沭阳县二模·21)(8分)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侵略史,又是一部抗争史、探索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40年,在炮口的逼迫下,中国蹒跚地走入近代。随后的一百余年里,外国人通过条约“合法”地剥夺榨取、管東控制中国,驱使中国社会脱出常轨,改道变形。不仅使中国人民从此陷入苦难的历程,也促进中国人民觉醒和奋起。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图1 虎门销烟 图2 奋勇冲向敌舰的致远舰 图3 《义和团库坊大捷》布面油画
材料三
甲午以后,康有为领导的变法运动是我国近代史上救国救民的第二个方案,这个方案的主旨是要变更政治制度,其最后目的是要改君主立宪制,变法运动无疑是比自强运动更加西洋化、近代化。
——摘编自蒋廷蔽《中国近代史》(1938年初版)
材料四
辛亥革命民国取代帝国,诚然来的过于急骤,无论从思想上、组织上都缺乏充分的准备,但却是合乎世界政治现代化运动的主流与方向的。辛亥革命推翻了相沿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近代民主共和制度,使民主主义成了正统,而帝王由人主、天子、君父变成了人民的公敌。
——左玉河《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
材料五
现在我们要研究我们的近代史。我们要注意帝国主义如何压迫我们。我们要仔细研究每一个时期内的抵抗方案。……我们如果能找出我国近代史的教训,我们对于抗战建国就更能有所贡献了。
——摘编自蒋廷蔽《中国近代史》(1938年初版)
(1)材料一中,“炮口的逼迫下”指的是哪一战争?谈谈你对材料中的“脱出常轨,改道变形”的理解。(2分)?
(2)指出材料二中三幅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1分)
(3)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三中,“自强运动”、“变法运动”分别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2分)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从“合乎世界政治现代化运动的主流与方向”的角度,概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2分)
(5)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作者研究中国近代史的用意。(1分)
20.(2023·山东济南槐荫区一模·27)(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中国近代史大事记(部分)
时间 事件
19世纪60—90年代 洋务运动
1894—1895年 甲午中日战争
1895年 张謇创办大生纱厂
19世纪末 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1898年 戊戌变法
1900—1901年 八国联军侵华
——据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编制
阅读以上材料,从中提取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历史事件,确定一个观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10分。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字数150字左右)
21.(2023·湖南郴州模拟·24)(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美国没有资格居高临下同中国说话,中国人不吃这一套。”“美国的这个老毛病要改一改了!”当地时间3月18日,中方在中美高层战略对话中的这番表态字字铿锵、掷地有声。社交媒体上,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现场和2021年中美高层战略对话会议场景对比图刷屏传播。
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现场 2021年中美高层战略对话会议现场
(1)左图签订的《辛丑条约》是哪一次侵略战争的结果?(2分)
(2)请依据如下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图片内容之间的比较)(10分)
22.(2023·湖北宜昌·21)【民主共和丰碑巍然】
材料一
民主革命先行者早期革命活动部分
时间 革命活动
1894年11月 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提出“振兴中华”的宗旨。
1903年 出版《革命军》《猛回头》等宣传民族民主革命的著作。
1905年8月 为了集中革命力量,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
1907年 徐锡麟在安庆发动起义,孙中山、黄兴领导镇南关起义,均遭失败。
1911年4月 黄兴领导黄花岗起义,以失败告终,却极大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摘编自统编本《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二
孙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先驱为中华民族建立的历史功绩彪炳千秋!在辛亥革命中英勇奋斗和壮烈牺牲的志士们名垂青史!辛亥革命永远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
——摘自《习近平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三
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在帝国主义和国内反动势力的支持下,窃取了辛亥革命的果实,初生的资产阶级共和国在中国只存在了几个月即告夭折。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化为直、皖、奉三系。在帝国主义列强的操纵下,中国陷入四分五裂的军阀割据和军阀混战之中。在封建军阀专制统治下,中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中愈陷愈深。
——摘自本书编写组《中国共产党简史》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简析民主革命先行者早期革命活动对辛亥革命成功所起到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三,简述你对辛亥革命的认识。
23.(2023·四川南充·21)中国近代化的历程实际上就是不断学习西方的过程,充满了坎坷,许多中国人为之进行了不懈的学习和探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洋机器于耕织、刷印、陶埴(zhí)诸器皆能制造,有神民生日用,原不专为军火而设。
——李鸿章《置办外国铁厂机器折》
(1)根据材料指出洋务派创办近代企业的目的。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种近代企业的创办客观上有何进步作用?
材料二
辛亥革命是一次既胜利又失败的革命。说它胜利,一条重要的理由就是皇帝不那么好做了,……而还有那么多人主张复辟,又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辛亥革命是一次既胜利又失败的革命”。
材料三
本志同人本来无罪,只因为拥护那德莫克拉西和赛因斯两位先生,才犯了这几条滔天的大罪,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能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
(3)根据材料指出这场运动反对的是什么?
24.(2023·江苏镇江·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2分)
材料一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的80年里,一批又一批仁人志士孜孜不倦地探索救国救民道路,先后聚焦于仿照西方船坚炮利、取法民主制度以及进行思想启蒙等方面,希望通过向西方寻找真理发现救国救民的出路。但是,一切努力都失败了。
——摘编自齐卫平《理解五四运动历史意义的四个向度》
材料二
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是十分英勇的,但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彻底摆脱失败的厄运,从胜利走向胜利。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指明了斗争的目标,在长期斗争的实践中找到了使革命走向胜利的道路,并且把被人视为“一盘散沙“的中国人民团结和凝聚成万众一心的不可战胜的力量。
——摘编自中共党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中国共产党简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仁人志士向西方“寻找真理”的实践活动。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过程中所起的伟大作用。
(3)综合上述材料,我们可从近代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中得出什么科学结论?
25.(2023·江苏太仓八上期中考·2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二十年前的五四运动,表现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五四运动成为文化革新运动,不过是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一种表现形式。由于那个时期新的社会力量的生长和发展,使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出现一个壮大了的阵营,这就是中国的工人阶级、学生群众和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所组成的阵营。而在“五四”时期,英勇地出现于运动先头的则有数十万的学生。这是五四运动比较辛亥革命进了一步的地方。
——(节选自人民出版社1967年版《毛泽东选集》一卷横排袖珍本522—524页)
材料二
“6月5日上海日商纱厂的中国工人首先罢工,……接着,机器、纺纱、印刷、公共交通、码头、船坞等行业的工人相继罢工。”
材料三
“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党纲,……。这样,无产阶级先锋队组织——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诞生了!”
材料四
光绪时期(1875—1908年),虽然政府财政收入迅速增加,但支出却增长得更快。1899年,清政府的开支高达1.01亿两,而当年总收入为8840万两,其中2400万两即占总收入的30%,用来偿还外国贷款,从1874年至1911年间,根据合约,政府借款为1.714亿英镑(约10.83亿两),到1911年,清政府垮台为止,共偿还了3230万镑(约2.04亿两),还有1.39亿镑(约8.78亿两)未偿还。这种以借钱来偿还以前贷款的方式,使清政府陷入了一个无望的泥沼中。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五四运动爆发于哪一年?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什么人是五四运动的先锋?
(2)从材料二看五四运动在6月以后发生了什么变化?
(3)结合材料,你能谈谈五四运动的意义吗?今天的中学生应该学习五四运动的哪些精神?
(4)材料三中的关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请写出时间和地点?
(5)材料二与材料三有什么联系?
(6)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意义是什么?
(7)材料四表明清朝末年政府财政收支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
2023秋八上历史期末复习材料题必刷题50题(上)
一、非选择题
1.(2023·河南南阳卧龙八上月考·21)(7分)
材料一 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炮声震撼了中国,也震撼了亚洲,对于中国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了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一步。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英国的大炮破坏了中国皇帝的威权,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与外界完全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之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过程。
——马克思《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
(1)材料一中的“这场战争”指什么?
(2)材料二中,英国用大炮“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3)根据两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解释“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的含义?
(4)这场战争后签订了哪一条约?这一条约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和被割占的土地是哪些地方?
【答案】
(1)战争:鸦片战争。
(2)根本目的: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3)含义: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4)条约:《南京条约》;
口岸: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地方:割香港岛给英国。
【解析】
(1)战争:据材料一“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可知,其指1839年后的鸦片战争。
(2)根本目的:据材料二“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解体过程”可知,其指的是鸦片战争是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3)含义:材料一主要涉及鸦片战争的背景,材料二主要是战争的影响,综合可知,其主要指的是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影响。即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4)第一小问条约,据所学可知,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署中英《南京条约》;第二小问口岸,条约规定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第三小问地方,割香港岛给英国。
2.(2023·江苏太仓八上期中考·27)中国近代史既然是一部列强侵华史,也是中国人民抗争史,还是一部学习西方的探索史。让我们共同探究晚清时期的这三部历史。
【列强的侵略】
材料一
如图
图1 《南京条约》签订场景 图2 《马关条约》签订场景 图3 《辛丑条约》签订场景
(1)请分别写出上图1和图3两个条约对中国近代社会性质的影响。
【人民的抗争】
材料二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务使天下共享天父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2)材料二出自什么文件?太平天国运动后期提出了哪一救国方案?
(3)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各阶层人民奋起反抗。请举出一位反抗外来侵略的清朝爱国官员(或将领)。
【艰难的探索】
材料三
奏请购买外洋船炮,则为今日救时之第一要务……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逆,可以勤远略(注:远方的国防战略事务)。
——曾国藩《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
(4)举出一例曾国藩在洋务运动中所创办(或参与创办)的近代军事企业。
材料四
如图
(5)据图指出洋务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
【答案】
(1)图1: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图3: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
(3)林则徐;左宗棠;邓世昌等。
(4)安庆内军械所。
(5)只学习西方的生产技术,不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不触动封建制度)。
【解析】
(1)据所学可知,《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第一小问文件,据材料二“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无人不饱暖”可知,这是《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第二小问方案,据所学可知,太平天国运动后期,洪仁玕写成《资政新篇》,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主张,因此,太平天国运动后期提出的救国方案是《资政新篇》。
(3)据所学可知,反抗外来侵略的清朝爱国官员(或将领)有很多,比如:林则徐;关天培;陈化成;左宗棠;邓世昌;徐邦道、丁汝昌等等。
(4)据所学可知,曾国藩在洋务运动中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
(5)据材料四图片可知,把西方技术嫁接到中国封建制度上,这反映了洋务运动只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不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不触动封建制度),这是洋务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
3.(2023·山东济南·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客观叙述和分析历史,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看法是“历史解释”素养的要求。如图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第一幅浮雕——虎门销烟,请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材料二
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炮声震撼了中国,也震撼了亚洲。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了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一步。
——摘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2)材料二中“这场战争”指什么?为什么“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
【答案】
(1)可以从虎门销烟的时间、概况及影响等方面进行说明。
示例:1839年的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2)战争:鸦片战争。
原因: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进程,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从此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解析】
(1)说明:此问相对开放,回答包含时间、事件概况及影响即可。
示例:1839年,林则徐领导了虎门销烟,这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2)战争:根据材料二“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并结合所学可知,这场战争爆发于1839年之后,是1840年英国对中国发动的鸦片战争。
原因:根据所学可知,鸦片战争中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即《南京条约》,中国被迫割地、赔款、五口通商、关税协定,这不仅使中国丧失了完整独立的主权,更是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进程,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从此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因此陈旭麓先生说鸦片战争“是一块界碑”。
4.(2023·黑龙江哈尔滨·24)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探索史、抗争史。经过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的不懈奋斗,最终由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少先队员和共青团员代表向党发出“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探究一 民族伤痛
下面表格是某同学制作的《近代列强侵华战争情况简表(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请你将它补充完整。
战争名称 时间 签订条约 随着列强侵略的加剧,中国逐步沦为③社会。
① 1840—1842年 《南京条约》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1860年 《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甲午中日战争 1894—1895年 ②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0年 《辛丑条约》
(1)表格中①②③三处应填写的内容分别是什么?
探究二 不懈探索
(2)根据思维导图,归纳中国早期近代化探索的特点。
探究三 英勇抗争
(3)1940年下半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在敌后战场发动了哪次大规模战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
探究四 伟大复兴
(4)时代各有不同,青春一脉相承。结合上述内容,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你认为怎样才能实现“强国有我”的誓言?
【答案】
(1)鸦片战争;《马关条约》;半殖民地半封建
(2)从学习西方器物(技术)、到学习制度、再到学习文化,由表及里,层层推进,逐步深入。
(3)百团大战;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4)牢记历史,勿忘国耻,不让历史的悲剧重演;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积极学习吸收其他国家先进经验,为我所用;继承和发扬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的优良传统;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学习仁人志士为救国救民而英勇斗争的精神,坚定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信念。
【解析】
(1)①处:据所学可知,1840年—1842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签订《南京条约》,故①处应填入:鸦片战争;②处:据所学可知,1894年—1895年,日本发动了侵略中国的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故②处应填入:《马关条约》;③处:据所学可知,近代中国随着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失败,清政府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中国的领土主权不断遭到破坏,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走向解体,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③处应填入:半殖民地半封建。
(2)特点:分析材料二思维导图并结合所学知识,中国近代化经历了洋务运动向西方学习技术,到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向西方学习先进政治制度,再到新文化运动向西方学习思想文化,共四次重要的早期探索运动。可见,中国近代化早期探索经历了从学习西方器物(技术)、到学习制度、再到学习思想文化的过程,此过程由表及里,层层推进,逐步深入。
(3)战役:据所学可知,1940年下半年,彭德怀指挥下八路军100多个团在华北地区对日军发动了一场大规模进攻性战役,史称“百团大战”。故中国共产党领导军队在敌后战场发动的战役是百团大战。
决定性因素:据所学可知,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是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4)认识:本题为开放性设问,学生可结合自身学习和对人生理想信念的理解,谈谈实现“强国有我”的认识,要求做到:价值观正确,言论积极向上,突出努力奋斗,为报效祖国,将自己的命运和祖国的未来紧密联系,语言表达清晰,言之有理即可。示例见答案。
5.(2023·;江苏太仓八上期中考·26)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 《鸦片战争:一个帝国的沉迷和另一个帝国的堕落》 图二 《这一次,我们又挨打了—中英第二次鸦片战争始末》
材料二
当中国人实行一种激烈的禁烟运动而使危机加剧的时候,战争果然就来到了。
——美国历史学家马士(1855—1934年)
材料三
就一般而言,历史事件随着时光流逝而意义日减。而鸦片战争则不然。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提出了中国必须现代化的历史使命。中国的现代化一日未完成,鸦片战争的意义就一分不会减。生活在这一尚未现代化区域中的人们,体会现实,探索问题,免不了联系到那次灾难性的战争。屈辱、仇恨、自卑、希望种种情感交织,民族感情油然而生。
——摘编自茅海建《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
(1)图一中“帝国的堕落”指什么帝国的堕落?
(2)分析材料二,你是否同意马士的观点,并说明理由。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两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中“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你如何理解?材料三认为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人的历史使命是什么?
(4)你认为要实现这一历史使命的基本前提是什么?
【答案】
(1)中国或清朝。
(2)同意:虎门销烟是鸦片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
不同意: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英国想要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
根本原因:封建专制制度腐朽落后。
(3)理解: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使命:实现现代化。
(4)基本前提:实现民族独立或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解析】
(1)据图一可知鸦片战争导致帝国的堕落,据所学可知,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独立主权的完整性遭到破坏,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因此,“帝国的堕落”指的是中国或清朝。
(2)第一小问观点理由,这是一个开放型题目,材料二马士的观点中“禁烟运动”指的是虎门销烟,“战争”是指鸦片战争,可以选择同意也可以不同意,比如:同意:虎门销烟是鸦片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或者,不同意: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英国想要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
第二小问根本原因:据所学可知,两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是封建专制制度腐朽落后。
(3)第一小问理解,据所学可知,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是因为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第二小问使命,据材料三“提出了中国必须现代化的历史使命。”因此,使命是实现现代化。
(4)据所学可知,要实现现代化前提是实现民族独立或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需要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独立是发展的前提。
6.(2022·辽宁鞍山千山八上期中·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42年8月,中英双方代表在英国军舰“康华丽”号上签订条约的情景。(见下图)
材料二
“谁令你威风扫地,谁令这火光四起,恨意冲云际,谁无怨愤不感痛悲,曾滴了多少血汗,才夺了天工建起,用我心力建,期传万世,期传万纪,不想终是这田地,辱了家邦也辱了门楣,大火当中血肉满园,为你死正因要维护你,还望这火的震撼,能令我子孙记起,自会醒悟到,何来外侮,为何受欺。”
——歌词
材料三
“你们今天胁迫我们签下协议,夺走了台湾岛,但你们终究会对这个决定感到后悔的,两国的人民从此将成为世仇,再也不能共处。”
——李鸿章
材料四
慈禧对列强保留她的统治地位感激涕零,欣然回电李鸿章:“……所有十二条大纲,立即照允”,并表示要“尽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而清政府则完全置于列强控制之下。
(1)根据材料,填空(6分)
材料一
反映了__________签订的情景。
材料三
中“夺走了台湾岛”的是__________。
材料四
中让慈禧对列强“感激涕零”并欣然同意签署的条约是__________。
(2)材料一具体是指什么战争?它给中国带来的最严重的影响是什么?(4分)
(3)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该事件发生期间有一个国家趁火打劫,给中华民族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这个国家的名称是什么?(4分)
(4)根据材料四涉及的条约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
(5)通过对以上材料的分析,你有什么感想?(2分)
【答案】
(1)《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6分)
(2)鸦片战争;使我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4分)
(3)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4分)
(4)使我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分)
(5)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等(2分)
【解析】
(1)第一问:根据材料一的信息“1842年8月,中英双方”,结合所学知识,1840年——1842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签订了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故答案为《南京条约》。
第二问:根据材料三的信息“夺走了台湾岛”,结合所学知识,1894年——1895年日本发动了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中国战败签订《马关条约》,条约规定,割台湾全岛、澎湖列岛及其附属岛屿给日本,故答案为《马关条约》。
第三问:根据材料四的信息“尽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而清政府则完全置于列强控制之下。”结合所学知识:1900年——1901年,八国联军以镇压义和团运动为借口发动了侵略中国的战争,中国战败签订了《辛丑条约》,《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故答案为《辛丑条约》。
(2)战争:根据材料一的信息“1842年8月,中英双方”,结合所学知识,1840年——1842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签订了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故答案为鸦片战争;
最严重的影响: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事件:根据材料二的多处信息 “令你威风扫地……火光四起,……痛悲……才夺了天工建起……辱了家邦也辱了门楣,大火当中血肉满园,……还望这火的震撼,能令我子孙记起,自会醒悟到,何来外侮,为何受欺。”可知,材料描述的是一场大火将巧夺天工的园林烧毁,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巨大的耻辱,让子孙后代警醒,落后就要挨打,根据所学知识,1860年10月18日,英法联军大肆抢劫并纵火焚烧了北京著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故答案为,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国家:根据设问信息“(火烧圆明园)发生期间,有一个国家趁火打劫,给中华民族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结合所学知识,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先后割占中国北方共150万平方千米的土地,故答案为俄国。
(4)变化:根据材料四的信息“尽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而清政府则完全置于列强控制之下。”结合所学知识:1900年——1901年,八国联军以镇压义和团运动为借口发动了侵略中国的战争,中国战败签订了《辛丑条约》,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故答案为使我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5)感想:根据材料二中的信息“还望这火的震撼,能令我子孙记起,自会醒悟到,何来外侮,为何受欺。”结合所学知识可得: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等
7.(2022·广东佛山三中月考·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屈辱沧桑】
1997年7月1日,静海寺内悬挂起一尊大铜钟。钟的主体高1.842米……当天,155声警世钟敲响……从集历史荣誉于一身的见证人到“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警世之钟,静海寺在华夏子孙心中树起的不仅是一座代表历史的纪念碑,更维系着一种剪不断的民族情结。 ——刘妙雄杨波《南京静海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大水法遗址
材料二
【抗争探索】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 ——《天朝田亩制度》 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甲午战后,列强对中国的侵凌空前凶猛,中国的反应亦随之激烈。反应有两种类型,动机虽均为自救,而所循途径则大相径庭。一为外察大势,内求诸己,认为必须大事变革,与人并驾齐驱,结果形成政治改制运动;一为昧视时代,仍要返回中国中心之世,与外界绝缘,结果演变为暴力反洋运动。 ——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
材料三
在条约关系史上,《辛丑条约》背离对等原则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而且,附件内容多为清帝上谕,这些以承诺国际义务为内容的上谕,通过附件的形式成为了和约的一部分。这一新的方式鲜明地体现了列强对华的强权政治和前所未有的霸道性质。
——李育民《近代中外战争与条约关系(上)》
(1)材料中“钟的主体高1.842米”的设计与哪一条约的签订有关?图片反映了哪一史实?
(2)《天朝田亩制度》中规定的土地分配方式有何特点?图中厂房建立于中国近代哪一运动中?材料中的“政治改制运动”和“暴力反洋运动”各指什么事件?
(3)材料三中,《辛丑条约》签订于哪一战争后?据材料,分析“这一新的方式”的内涵。
(4)综上所述,归纳这一时期中国遭受沉重苦难的原因。
【答案】
(1)《南京条约》;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2)按人口平均分配;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或百日维新;义和团运动。
(3)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帝国主义实行“以华制华”政策,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4)清政府专制统治的腐朽黑暗;外国列强的入侵。
【解析】
(1)根据材料一1997年“钟的主体高1.842米.......””《南京静海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香港回归及香港岛割让出去的时间。1842年鸦片战争失败,中英签订《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根据图片“大水法遗址”可知,图片反映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园明园。
(2)根据材料二“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凡天下,天下人同耕。”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因此土地分配方式是按人口平均分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江南制造总局是洋务运动时期李鸿章创办的军事工业的代表。“政治改制运动”指的是戊成变法;“暴力反洋运动”指的是义和团运动。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丑条约》签订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新的方式”是指帝国主义实行“以华制华”政策,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保证禁止人民参加反帝运动,这样清政府就完全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中国遭受沉重苦难的原因是由于清政府专制统治的腐朽黑暗;外国列强的入侵。
8.(2022·广东佛山三中月考·31)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华民族屡遭侵略的耻辱史,也是中国人民不断反抗外来侵略的抗争史,更是各阶层人士寻求救国真理,改造和发展中国的探索史。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今日幸(到达)西苑,明日幸颐和,何日幸圆明园?四百兆骨髓全枯,只剩一人何有幸?五十失琉球(今台湾),六十失台海,七十失东三省!五万里版图弥蹙(收缩),每逢万寿必无疆。”
——1904年报人林白水讽刺慈禧太后70寿辰所作对联
材料二
见图。
A B C D
材料三
甲午战败,严复觉得中国再不振兴,就要亡种亡国。他认为要救国只有效法西方,进行维新改革,救亡图存,反对外来侵略。随着《马关条约》的签订,康有为等人上书光绪帝,要求变法图强。
(1)材料一中“何日幸圆明园?”“五十失琉球”分别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2)面对侵略与灾难,中华民族不怕牺牲、前赴后继,民族之魂在血雨腥风中重塑。请仔细辨认材料二图中的四位人物,将图片下方的序号填入表格。
历史事件 虎门销烟 收复新疆 黄海海战 百团大战
人物序号
(3)在近代化探索过程中,实践严复思想的政治运动是什么?此外,各阶层还进行了哪些探索?
(4)回首历史,感慨万千。面对百年的沧桑,你有哪些感悟?
【答案】
(1)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1895年签订《马关条约》,割台湾给日本。
(2)C.D.B.A。
(3)戊戌变法;
其它探索: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4)落后就要挨打;中国近代化探索的过程是艰难而曲折的;中国人民具有不懈的探索精神。
【解析】
(1)根据材料一中“圆明园”“琉球(今台湾)可推断出,材料反映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后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全岛给日本。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C是虎门销烟的民族英雄林则徐,图D是收复新疆的左宗棠,图B是在甲午战争黄海大战中壮烈牺性的邓世昌;图A指的是彭德怀在百团大战时指挥战争。
故填:C、D、B、A。
(3)依据材料三中甲午战败、严复认为要救国只有效法西方,进行维新改革,救亡图存,反对外来侵略、康有为等信息可以推断出实践严复思想政治运动时戊戌变法,此外还有地主阶级洋务派进行的洋务运动;民族资产阶级革命派进行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帝制,资产阶级激进派进行了新文化运动等。
(4)回首历史,感慨万千。面对百年的沧桑,带给我们的感悟是落后就要挨打;中国近代化探索的过程是艰难而曲折的,中国人民具有不懈的探索精神。
9.(2022·黑龙江鸡西·26)(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①《南京条约》签订的场景 ②圆明园废墟 ③旅顺大屠杀 ④金田起义 ⑤义和团战士
(1)将上述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按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只写序号。(2分)
(2)请你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出两条线索,并根据这两条线索对上述图片进行归类。(6分)
【答案】
(1)①④②③⑤(2分)
(2)屈辱史(侵略史):①②③;(3分)
抗争史:④⑤(3分)
【解析】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南京条约》签订的时间是1842年,火烧圆明园时间是1860年,旅顺大屠杀时间是1894年,金田起义时间是1851年,义和团运动时间是1900年,所以按照间的先后顺序排列为①④②③⑤。
(2)根据事件内容可知,①②③体现的线索是列强的侵华史,或中国人民的屈辱史;④⑤为农民运动,都有反侵略的性质,所以是中国人民的抗争史。
10.(2022·广东深圳六模卷·24)(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条约主要内容有:(一)中国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三)中国赔偿英国的款项总数为2100万元……(四)英国商人“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
——《中国近代史(1840—1919)》
材料二
不管外国侵略者如何欺凌与侮辱它……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朝封建统治者始终没有把外国侵略者当成真正的敌人,因为他们心目中的真正的敌人不是别的,而只是革命的人民……甲午战争后,中国沿海重要港湾……都树起了帝国主义列强的旗帜……铁路干线的修筑权为它们所攫夺……。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材料三
在条约关系史上,《辛丑条约》背离对等原则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而且,附件内容多为清帝上谕,这些以承诺国际义务为内容的上谕,通过附件的形式成为了和约的一部分。这一新的方式鲜明地体现了列强对华的强权政治和前所未有的霸道性质。
——李育民《近代中外战争与条约关系(上)》
(1)材料一中,“条约”是哪一条约?该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社会转型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举出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外国侵略者欺凌与侮辱它”的史实,并说明它“没有把外国侵略者当成真正的敌人”的原因。据材料概括甲午战争后列强瓜分中国的方式。(4分)
(3)材料三中,《辛丑条约》签订于哪一战争后?据材料,分析“这一新的方式”的内涵。(2分)
(4)综上所述,归纳这一时期中国遭受沉重苦难的原因。(2分)
【答案】
(1)《南京条约》。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分)
(2)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沙俄占领北方大片领土)。镇压革命的人民,维护封建统治。强租海港、抢夺利权。(4分)
(3)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清帝上谕成为和约的一部分。(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2分)
(4)清政府专制统治的腐朽黑暗;外国列强的入侵。(2分)
【解析】
(1)结合所学知识,根据材料中的内容可知,该条约是《南京条约》;结合所学可知,《南京条约》的签订影响了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变化,丧失了完整独立的主权,自然经济遭到破坏,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列强侵略中国的史实有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沙俄占领北方大片领土等;根据材料中“清朝封建统治者始终没有把外国侵略者当成真正的敌人,因为他们心目中的真正的敌人不是别的,而只是革命的人民”可知,清政府没有把外国侵略者当成真正的敌人,是因为清政府是镇压革命的人民,维护封建统治;根据材料中“甲午战争后,中国沿海重要港湾……都树起了帝国主义列强的旗帜……铁路干线的修筑权为它们所攫夺”可知,括甲午战争后列强瓜分中国的方式是强租海港、抢夺利权。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辛丑条约》签订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根据材料中“附件内容多为清帝上谕,这些以承诺国际义务为内容的上谕,通过附件的形式成为了和约的一部分”,可知清帝上谕成为和约的一部分,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造成中国中国遭受沉重苦难的原因在于清政府专制统治的腐朽黑暗和外国列强的入侵。
11.(2022·江西一模卷·2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①《南京条约》签订的场景 ②圆明园废墟 ③旅顺大屠杀 ④金田起义 ⑤义和团战士
(1)将上述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按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只写序号。(2分)
(2)请你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出两条线索,并根据这两条线索对上述图片进行归类。(6分)
【答案】
(1)①④②③⑤
(2)屈辱史(侵略史):①②③;
抗争史:④⑤
【解析】
第(1)小问,①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②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放火烧毁圆明园;③1894年11月日本占领旅顺,对城内进行了四天三夜的大屠杀;④1851年1月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⑤义和团运动发生在1900年,所以按时间顺序,应该是①④②③⑤。
第(2)小问,中国近代史可以说是侵略与抗争并存,既是屈辱史,也是抗争史,屈辱史包括:签订《南京条约》、圆明园的毁灭、旅顺大屠杀,即①②③;
抗争史包括:金田起义、义和团运动,即④⑤。
12.(2023·河南南阳卧龙八上月考·23)(10分)
材料一
图一 江南制造总局炮厂 图二 汉阳铁厂 图三 京师同文馆 图四 北洋水师
材料二
李鸿章晚年这样评价自己的洋务事业:“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吴永《庚子西狩丛谈》
(1)材料一中,图一至图四分别反映了洋务运动的哪些内容?请根据图一到图四,结合所学知识,总结洋务运动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2)材料二中的“练兵”“海军”反映了李鸿章在洋务运动中的哪些活动?写出材料中“练兵”“海军”的根本目的。
(3)洋务运动最终失败了,请谈谈洋务运动给中国近代化探索留下的教训。
【答案】
(1)内容:创办军事工业、民用企业;还兴办新式学校,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筹建新式海军。
影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在客观上促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2)活动:创建新式海陆军的措施;
根本目的:维护清朝的统治。
(3)教训:自强必先富国,要想改革,必须先改变思想。(言之有理,符合题意即可)
【解析】
(1)第一小问内容,据材料一图一江南制造总局炮厂属于创办的军事工业;图二汉阳铁厂属于创办民用企业;图三京师同文馆是清末第一所官办外语专门学校,属于兴办新式学校内容,主要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图四北洋水师属于筹建新式海军内容。第二小问影响,洋务运动使中国近代化的军事工业、民用工业等逐渐发展起来,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在客观上促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2)第一小问活动,据材料二“李鸿章”““练兵”“海军””可知,其是创建新式海陆军的措施。第二小问根本目的,洋务运动是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晚清地主阶级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利用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以挽救清朝统治的自救运动,因此,其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
(3)据所学可知,洋务运动重在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且其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和巩固清王朝的统治,未曾挖掘和学习更加深刻的内容,因此,可从自强必先富国,要想改革,必须先改变思想等角度进行阐述。
13.(2023·河南·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7分)
材料一
近代新式学堂(部分)课程开设情况表
学堂 开设课程
京师同文馆 数理启蒙、几何原本、微分积分、万国公法、练习译书等
福州船政学堂 英语、地理、代数、几何、航海天文学、船舶驾驶术等
天津电报学堂 电磁学、电测试、材料学、电报地理学、电报实习等
——摘编自章开沅等《中国近现代史》
材料二
京师同文馆翻译的西书以外交和史地政法类居多,其中有中国人看到的第一本国际公法。福州船政局在解聘了大批洋人后,大部分技术工作由船政学堂的毕业生担任。严复早年就读于福州船政学堂,后致力于翻译事业,甲午战争期间号召救亡图存。新式学堂建立的分年排课、按班级授课等制度,一直沿用至今。
——摘编自郑师渠《中国近代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些学堂课程设置的特点。(3分)
(2)据材料二,说明这些学堂产生的影响。(3分)
(3)综上所述,你获取了关于教育发展的什么启示?(1分)
【答案】
(1)注重自然科学;兼顾理论与实践;课程比较丰富;以西方为参照。(3分,答出其中任意三点即可,符合题意的其他答案也可)
(2)培养了新式人才;传播了西方学说;有利于救亡图存;推动了教育变革。(3分,答出其中任意三点即可,符合题意的其他答案也可)
(3)教育是推动时代发展的重要力量。(1分,其他言之有理的答案也可)
【解析】
(1)根据材料一的表格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时期,创办了京师同文馆,开设课程涉及到数学、法律、翻译等方面,创办的福州船政堂开设的课程涉及到航海天文学和实践操作,还有外语,数学等。由此可知,学堂课程设置的特点有注重自然科学;兼顾理论与实践;课程比较丰富;以西方为参照。
(2)依据材料二中“严复早年就读于福州船政学堂,后致力于翻译事业”的信息可知,这些学堂产生的影响是培养了新式人才;传播了西方学说;依据材料二中“甲午战争期间号召救亡图存。”可知,这些学堂产生的影响是有利于救亡图存;依据材料二“新式学堂建立的分年排课......一直沿用至今”的信息可知, 这些学堂产生的影响是推动了教育变革。
(3)本题属于开放型试题,学生通过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概括启示,观点正确,言之有理即可,例如题干中都涉及到了学堂,而学堂的出现也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因此我们可以得出教育是推动时代发展的重要力量。
14.(2023·河南南阳卧龙八上月考·22)(6分)
材料一 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定进口税。
材料二
如图漫画中的“大饼”代表着当时任人宰割的中国,而围着大饼的是手中握有匕首的列强,他们迫不及待地对着“大饼”下手,惟恐落于人后,大饼的主人则只有振臂疾呼,望饼兴叹。漫画展现了大清那不堪一击、任人宰割的景象。
(1)材料一出自近代哪个不平等条约?产生了哪些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漫画反映的本质?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在近代屡战屡败的原因是什么?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答案】
(1)《马关条约》;
影响:《马关条约》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2)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成为“洋人的朝廷”。
(3)原因: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无法与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相抗衡;
启示: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清政府腐败无能。要振兴中华,避免历史的悲剧再度重演;要肩负起民族振兴的伟大历史使命等。
【解析】
(1)第一小问条约,根据材料内容“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并结合所学可知,《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故材料一出自《马关条约》;第二小问影响,根据所学可知《马关条约》的影响是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2)根据材料二漫画中的“大饼”代表着当时任人宰割的中国,并结合所学可知,漫画反映的是《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任人宰割的景象,结合所学可知《辛丑条约》签订反映的实质是,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成为“洋人的朝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3)第一小问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清政府在近代屡战屡败的主要原因是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无法与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相抗衡;第二小问启示,结合所学,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角度思考启示,如: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清政府腐败无能;要振兴中华,避免历史的悲剧再度重演;要肩负起民族振兴的伟大历史使命等。
15.(2023·四川德阳·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材料
1877年,严复赴英国学习海军,留学期间,广泛涉猎西方各种政治学术理论。回国后,先后在福州船政学堂和天津水师学堂任教。甲午战争前十年间,他先后四次参加乡试,但都未考中。此后,他决然放弃追求个人前途的科举仕途,走上了“变今”维新的道路。
1894年开始,严复先后翻译了十一部外国著作,其中《天演论》《原富》等八部最为有名,被人们通称为严译八大名著,重点介绍了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学、社会学、逻辑学、政治学等。
1895年,严复在天津《直报》上连续发表《论世变之亟》等一系列文章,宣传维新变法思想。
1896年,严复担任俄文馆总办,亲拟课程,延聘教师。与此同时,他还协助张元济创办通艺学堂,“专讲泰西诸学”,培养维新人才。
1897年10月,严复在天津创办《国闻报》,主要刊登国内外时事和相关社论,并附有旬刊《国闻汇编》,陆续辑入中外有保存价值的文章。
1898年,严复被光绪帝召见回京后,将《国闻报》连载的《拟上皇帝书》加以修缮,送呈光绪帝。《拟上皇帝书》的中心思想是提出“谋国救时之道”。严复还提出未变法前先“治标”,变法后才“治本”的主张。
——摘编自《中国通史·近代前编(1840—1919)》《中国近代史·危局与变革》等
(1)根据材料,归纳严复在1894—1898年的主要活动,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这些活动的进步意义。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严复开展上述活动的时代背景。
【答案】
(1)主要活动:参加洋务运动、维新变法。
意义:洋务运动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戊戌变法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2)背景:严复开展洋务运动的时代背景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后,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一些比较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的统治;严复开展维新变法的时代背景是甲午中日战争战败,《马关条约》签订,大大加深了半殖民地化程度,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知识展开了维新变法运动。
【解析】
(1)主要活动:根据材料“在福州船政学堂和天津水师学堂任教”“维新的道路”“宣传维新变法思想”可知,1894—1898年的主要活动为参与洋务运动(19世纪60至90年代)、维新变法(1898年)。
意义:结合所学可知,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经过30多年的建设,中国近代化的军事工业、民用工业、交通运输业等逐渐发展起来,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戊戌变法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使得变法理论深入人心,在客观上促进了民主思想进一步传播,也激起了新一轮向西方学习并救国的热潮。
(2)背景:洋务运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一些比较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的统治,这些官员被称为“洋务派”。洋务派在中央以恭亲王奕 为代表,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人为代表,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他们掀起了一场旨在“自强” “求富”的洋务运动,兴办了一些近代军事、民用、交通运输业的企业等。维新变法——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战败,《马关条约》签订,大大加深了半殖民地化程度,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知识展开了维新变法运动。
16.(2023·安徽三模·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由早期维新思想家发展而来的一批新式知识分子,在内忧外患的冲击和中西文化的碰撞过程中,逐步形成一个共同认识:要救国,只有维新,要维新,只有学外国。甲午战后,他们作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新的政治力量的代表,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据李侃、李时岳等《中国近代史(1840—1919)》
(1)根据材料一指出新式知识分子的救国共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他们登上政治舞台的背景。(4分)
材料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行和巴黎和会的召开,严重暴露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弊端,使一些先进的中国人对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产生了怀疑和失望情绪,他们也由此开始转而向社会主义的苏俄学习,转而信仰马克思主义。
——据龚书铎《中国近代史(1919—1949)》
(2)根据材料二指出先进中国人对国家发展道路认同的变化,并分析其影响。(4分)
(3)综合上述材料,概述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人的时代使命。(2分)
【答案】
(1)向外国学习,进行维新。(2分)甲午战败,内忧外患深重;民族资本主义获得初步发展。(2分)
(2)由学习西方的资本主义道路,变为学习苏俄的社会主义道路。(2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中国共产党成立;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等。(2分)
(3)救亡图存。(2分)
【解析】
(1)共识:根据材料一中“……逐步形成一个共同认识:要救国,只有维新,要维新,只有学外国”,由此可知,近代民族危机形势下,新式知识分子的救国共识是向外国学习,进行维新。
背景:根据材料一中“甲午战后,他们作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新的政治力量的代表,开始登上政治舞台”,材料反映甲午战争清廷战败,清朝统治内忧外患深重,导致民族危机空前加剧;结合所学可知,甲午战后,清政府放松民间办厂限制,民族资本主义获得初步发展。
(2)变化:根据材料二中“……先进的中国人对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产生了怀疑和失望情绪”“开始转而向社会主义的苏俄学习……”,由此可知,先进中国人对国家发展道路认同由学习西方的资本主义道路,变为学习苏俄的社会主义道路。
影响:根据所学可知,以俄为师,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促使了中国共产党成立;推动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等。
(3)根据所学可知,由维新救国,到以俄为师,反映了近代中国,在列强的侵略下,民族危机不断加剧,为拯救国家,先进的中国人由学习欧美到学习俄国,走社会主义道路,说明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人的时代使命是“救亡图存”。
17.(2023·江苏南通启东二模·16)中国近代化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历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新式学堂简表(部分)
类别 年份 学堂名称 地点 创办人
外语学堂 1862 京师同文馆 北京 奕诉
1863 上海广方言馆 上海 李鸿章
军事学堂 1887 广州陆师学堂 广州 张之洞
1890 南洋水师学堂 南京 曾国藩
技术学堂 1867 福州船政学堂 福州 左宗棠
1887 台湾西学堂 台湾 刘铭传
——摘编自王哲《近代中国职业教育的兴起与中国近代化》
(1)请列举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立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各一例。根据材料一概括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新式学堂的特点。(4分)
材料二
维新派不仅将人们对西学的认识,由“西艺”推进到了“西政”,而且第一次打破了隆中抑西的传统文化价值观,为西学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在思想上进一步开辟了道路。到1897年底,各地已建立以变法自强为宗旨的学会33个,新式学堂17所,出版报刊19种。到1898年,学会、学堂和报馆达300多个。
——摘编葛兆光《中国思想史》
(2)根据材料二,指出维新派对西学认识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变化的影响。(3分)
材料三
蔡元培在北京大学任职期间提出了“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教育思想,促进了新思潮、新思想在北大的传播,使北大最终成为五四运动的摇篮和中心。
——路伟《论蔡元培的民主思想》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文化运动对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所起的作用。综合以上材料,谈一谈你对中国近代教育发展历程的看法。(3分)
【答案】
(1)军事工业: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任答一例即可,1分)
民用工业: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任答一例即可,1分)
特点:洋务运动时期的新式学堂注重培养近代科技、翻译和军事人才;学堂主要分布在经济发达地区;创办者主要为洋务派官僚。(任答两点即可,2分)
(2)变化:由“西艺”到“西政”,并打破传统文化价值观。(2分)
影响: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言之有理即可,1分)
(3)作用:思想宣传和铺垫作用。(1分)中国近代教育从注重对技术人才的培养到注重学生思想的解放;中国近代教育推动了近代化的发展;教育是培养时代新人的坚强阵地。(言之有理即可,2分)
【解析】
(1)根据所学知识,洋务运动时期为“自强”创办的军事工业有,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洋务运动时期为“富强”创办的民用工业有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新式学堂的特点可以概括为,洋务运动时期的新式学堂注重培养近代科技、翻译和军事人才,多元化地域分布:新式学堂遍布中国各地,包括京师同文馆、上海广方言馆、广州陆师学堂、南洋水师学堂、福州船政学堂、台湾西学堂等。
引进西方教育体系:这些学堂借鉴了西方教育的理念和制度,致力于培养专业人才,推动现代化建设。
政府支持和洋务派创办:这些学堂多由洋务派人士创办,得到清朝政府的支持和鼓励,旨在通过引进西方知识和技术来增强中国的国力和自主能力。
(2)根据材料二,维新派对西学的认识发生了变化。维新派不仅将人们对西学的认识从艺术领域推进到政治领域,也打破了传统的尊崇中国文化而抑制西方文化的观念。这种变化促使西学在中国得以广泛传播,并开拓了思想上的新道路;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维新运动开启了现代化进程:维新派的变革推动了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引入了西方的科学、技术、政治和社会制度,为中国的现代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影响思想解放:维新派的思想变化突破了传统的思维模式和观念束缚,为思想解放开辟了道路,促进了新思潮的兴起。
推动社会变革:维新派的变革思想为社会的改革和进步提供了动力,催生了一系列变革运动和改革措施,如维新运动、戊戌变法等。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新文化运动对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到了重要作用。蔡元培在北京大学提出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教育思想为新思潮的传播提供了平台,推动了中国知识分子对传统观念和体制的反思,培养了一批具有进步思想的学生。这种思潮在五四运动中得到进一步发展,成为推动运动的思想基础;综合以上材料,可以看出中国近代教育发展历程是一个逐步引进西方教育、推动社会变革和思想解放的过程。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新式学堂在引进西方知识和技术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维新派的变革思想打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为社会现代化奠定了基础。而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则在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方面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这些历史事件表明中国近代教育发展是与社会变革和思想解放紧密相连的,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18.(2023·广东普宁模拟·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据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等绘制
(1)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新文化运动的两个代表人物。(2分)
(2)阅读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10分)
【答案】
(1)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2分,答出两个人物即可)
(2)【示例】
观点:中国的近代化探索是一个渐进的过程。(2分)
论述:中国近代化开端于洋务运动,它通过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来巩固清王朝的统治。甲午战争之后,中国人开始转向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发起了戊戌变法运动;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建立民主共和制,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建立了民主共和国。辛亥革命后,资产阶级激进派掀起新文化运动,在社会上形成一股思想解放潮流,中国的近代化进入学习西方思想文化阶段。(6分)
综上所述,中国的近代化探索逐渐深入,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2分)(“示例”只作阅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
【解析】
(1)根据所学可知,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有陈独秀先生、李大钊先生、鲁迅先生、蔡元培校长、胡适等人。
(2)本小题为开放性试题,按照要求提炼出明确的观点,论述时史论结合,言之有理即可。
根据所学解读图表可知,中国近代化的探索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学习技术到学习制度,再到学习思想,因此可以拟定观点为“中国的近代化探索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论述时,结合图表,首先说明洋务运动学习西方技术,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中国近代化开端于洋务运动,它通过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来巩固清王朝的统治;接着阐述从学习技术到学习制度的变化——甲午战争之后,中国人开始转向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发起了戊戌变法运动,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建立民主共和制,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建立了民主共和国;最后介绍从学习制度到学习思想的进步——辛亥革命后,资产阶级激进派掀起新文化运动,在社会上形成一股思想解放潮流,中国的近代化进入学习西方思想文化阶段。论述完成后,进行结论总结——综上所述,中国的近代化探索逐渐深入,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19.(2023·江苏宿迁沭阳县二模·21)(8分)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侵略史,又是一部抗争史、探索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40年,在炮口的逼迫下,中国蹒跚地走入近代。随后的一百余年里,外国人通过条约“合法”地剥夺榨取、管東控制中国,驱使中国社会脱出常轨,改道变形。不仅使中国人民从此陷入苦难的历程,也促进中国人民觉醒和奋起。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图1 虎门销烟 图2 奋勇冲向敌舰的致远舰 图3 《义和团库坊大捷》布面油画
材料三
甲午以后,康有为领导的变法运动是我国近代史上救国救民的第二个方案,这个方案的主旨是要变更政治制度,其最后目的是要改君主立宪制,变法运动无疑是比自强运动更加西洋化、近代化。
——摘编自蒋廷蔽《中国近代史》(1938年初版)
材料四
辛亥革命民国取代帝国,诚然来的过于急骤,无论从思想上、组织上都缺乏充分的准备,但却是合乎世界政治现代化运动的主流与方向的。辛亥革命推翻了相沿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近代民主共和制度,使民主主义成了正统,而帝王由人主、天子、君父变成了人民的公敌。
——左玉河《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
材料五
现在我们要研究我们的近代史。我们要注意帝国主义如何压迫我们。我们要仔细研究每一个时期内的抵抗方案。……我们如果能找出我国近代史的教训,我们对于抗战建国就更能有所贡献了。
——摘编自蒋廷蔽《中国近代史》(1938年初版)
(1)材料一中,“炮口的逼迫下”指的是哪一战争?谈谈你对材料中的“脱出常轨,改道变形”的理解。(2分)?
(2)指出材料二中三幅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1分)
(3)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三中,“自强运动”、“变法运动”分别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2分)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从“合乎世界政治现代化运动的主流与方向”的角度,概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2分)
(5)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作者研究中国近代史的用意。(1分)
【答案】
(1)鸦片战争;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反侵略或者中国人民的抗争。
(3)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或百日维新)。
(4)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中国历史上从来不曾有过的共和政体,传播了民主共和的观念,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2分,酌情给分)
(5)以史为鉴,宣传抗战建国,激发国人爱国热情。(言之有理亦可)
【解析】
(1)战争:据材料一“1840年,在炮口的逼迫下,中国蹒跚地走入近代”可知,“炮口的逼迫下”指的是1840—1842年的鸦片战争。
理解:“脱出常轨,改道变形”主要涉及鸦片战争带来的影响,其含义是鸦片战争使我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共同主题:材料二3幅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抗击外来侵略。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1894年,邓世昌在黄海大战中抗击日军侵略,最终壮烈殉国;1900年,义和团在廊坊一带阻击敌人。八国联军死伤多人,被迫撤回天津。
(3)历史事件:“自强运动”、“变法运动”分别指的是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洋务运动是以“自强”“求富”为口号的地主阶级自救运动,目的在于维护清王朝的统治;戊戌变法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目的是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
(4)历史意义:据材料四“辛亥革命民国取代帝国,诚然来的过于急骤,无论从思想上、组织上都缺乏充分的准备,但却是合乎世界政治现代化运动的主流与方向的。辛亥革命推翻了相沿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近代民主共和制度,使民主主义成了正统,而帝王由人主、天子、君父变成了人民的公敌”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拉开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5)用意:据材料五“要注意帝国主义如何压迫我们。我们要仔细研究每一个时期内的抵抗方案。……找出我国近代史的教训,我们对于抗战建国就更能有所贡献了”可知,作者研究中国近代史的用意是找出近代史教训,以此为鉴,以此为戒,帮助抗战建国,激发国人爱国热情。
20.(2023·山东济南槐荫区一模·27)(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中国近代史大事记(部分)
时间 事件
19世纪60—90年代 洋务运动
1894—1895年 甲午中日战争
1895年 张謇创办大生纱厂
19世纪末 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1898年 戊戌变法
1900—1901年 八国联军侵华
——据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编制
阅读以上材料,从中提取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历史事件,确定一个观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10分。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字数150字左右)
【答案】
【角度一】
观点:近代化的早期探索。(2分)
论述: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自强求富,创办军事工业、民用企业等,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戊戌变法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呼吁变法救国,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6分,每个事件1分,论述2分)
总之,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2分)
【角度二】
观点:中国民族危机的加剧。(2分)
论述:甲午中日战争后,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了《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掀起抢夺利权、强租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的瓜分中国狂潮;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6分,每个事件1分,论述2分)
总之,甲午中日战争、列强瓜分中国狂潮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加剧。(2分)
【角度三】
观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2分)
论述:洋务运动创办军事工业、民用工业、新式海陆军等,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甲午中日战争后,外国人纷纷在华开办工厂,刺激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张謇创办大生纱厂,带动很多中国人走上“实业救国”道路。(6分,每个事件1分,论述2分)
总之,在洋务运动的诱导、甲午中日战争的刺激下和张謇实业救国的影响下,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2分)
【解析】本题为开放性试题,按照要求从材料中选取两个及以上的历史事件,提炼观点,论述时史论结合,言之有理即可。
可以选取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提炼观点为“近代化的早期探索”,论述时说明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的地位、内容与影响,印证观点即可。根据所学可知,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创办了一批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戊戌变法则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进行变法改革以救国,是中国政治近代化的开端,虽然政治变革失败了,但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由此可知,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
也可以选取“甲午中日战争”“列强瓜分中国狂潮”“八国联军侵华”等内容,提炼观点为“中国民族危机的加剧”,在论述时说明这些事件对中国造成的影响,印证观点即可。根据所学可知,甲午中日战争中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因为甲午中日战争的战败和《马关条约》的签订,帝国主义列强掀起抢夺利权、强租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的瓜分中国狂潮,中华民族危机进一步将加剧;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清政府战败后,于1901年签订了《辛丑条约》,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完全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由此可知,甲午中日战争、列强瓜分中国狂潮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加剧。
还可以选取“洋务运动”“甲午中日战争”“张謇创办大生纱厂”,提炼观点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论述时说明洋务运动的积极影响,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刺激和张謇创办大生纱厂的标志性意义与影响,印证观点即可。根据所学可知,洋务运动中创办了一大批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甲午中日战争后,因为《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导致外国人纷纷在华开办工厂,这刺激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在这种背景下,状元实业家张謇毅然弃官从商,创办大生纱厂,带动很多中国人走上了“实业救国”道路。由此可知,在洋务运动的诱导、甲午中日战争的刺激下和张謇实业救国的影响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
21.(2023·湖南郴州模拟·24)(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美国没有资格居高临下同中国说话,中国人不吃这一套。”“美国的这个老毛病要改一改了!”当地时间3月18日,中方在中美高层战略对话中的这番表态字字铿锵、掷地有声。社交媒体上,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现场和2021年中美高层战略对话会议场景对比图刷屏传播。
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现场 2021年中美高层战略对话会议现场
(1)左图签订的《辛丑条约》是哪一次侵略战争的结果?(2分)
(2)请依据如下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图片内容之间的比较)(10分)
【答案】
(1)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分)
(2)题目:弱国无外交,发展才是硬道理。(10分)
论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战败,当时的清政府腐朽无能,完全没有谈判的资格,
被迫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最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辛丑条约》,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控制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中国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早已摆脱了任人宰割的屈辱历史。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伴随着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高,在国际事务中中国有了强大的底气和实力,拥有越来越多的话语权。
综上所述,弱国无外交,只有不断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才能在国际事务中立于不败之地。
【解析】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签订的《辛丑条约》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结果。
(2)题目:弱国无外交,发展才是硬道理;
论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战败,当时的清政府腐朽无能,完全没有谈判的资格,被迫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最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辛丑条约》,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控制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中国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早已摆脱了任人宰割的屈辱历史。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伴随着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高,在国际事务中中国有了强大的底气和实力,拥有越来越多的话语权。综上所述,弱国无外交,只有不断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才能在国际事务中立于不败之地。
22.(2023·湖北宜昌·21)【民主共和丰碑巍然】
材料一
民主革命先行者早期革命活动部分
时间 革命活动
1894年11月 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提出“振兴中华”的宗旨。
1903年 出版《革命军》《猛回头》等宣传民族民主革命的著作。
1905年8月 为了集中革命力量,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
1907年 徐锡麟在安庆发动起义,孙中山、黄兴领导镇南关起义,均遭失败。
1911年4月 黄兴领导黄花岗起义,以失败告终,却极大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摘编自统编本《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二
孙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先驱为中华民族建立的历史功绩彪炳千秋!在辛亥革命中英勇奋斗和壮烈牺牲的志士们名垂青史!辛亥革命永远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
——摘自《习近平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三
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在帝国主义和国内反动势力的支持下,窃取了辛亥革命的果实,初生的资产阶级共和国在中国只存在了几个月即告夭折。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化为直、皖、奉三系。在帝国主义列强的操纵下,中国陷入四分五裂的军阀割据和军阀混战之中。在封建军阀专制统治下,中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中愈陷愈深。
——摘自本书编写组《中国共产党简史》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简析民主革命先行者早期革命活动对辛亥革命成功所起到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三,简述你对辛亥革命的认识。
【答案】
(1)革命志士早期的革命活动壮大了革命力量,宣传了革命思想,鼓舞了革命斗志,积累了革命经验,为辛亥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准备了条件。
(2)辛亥革命既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也有其历史局限性。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拉开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但它未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
【解析】
(1)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一中“兴中会、 中国同盟会”可知,这体现的是革命志士早期的革命活动壮大了革命力量;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一中“出版《革命军》《猛回头》等宣传民族民主革命的著作”可知,宣传了革命思想;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中“起义,以失败告终,却极大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可知,这体现的是,鼓舞了革命斗志,积累了革命经验,为辛亥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准备了条件。
(2)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二内容可知,对辛亥革命的认识可以从其积极影响和局限性两方面作答。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拉开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三中“只存在了几个月即告天折”“中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中愈陷愈深”可知,辛亥革命未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
23.(2023·四川南充·21)中国近代化的历程实际上就是不断学习西方的过程,充满了坎坷,许多中国人为之进行了不懈的学习和探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洋机器于耕织、刷印、陶埴(zhí)诸器皆能制造,有神民生日用,原不专为军火而设。
——李鸿章《置办外国铁厂机器折》
(1)根据材料指出洋务派创办近代企业的目的。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种近代企业的创办客观上有何进步作用?
材料二
辛亥革命是一次既胜利又失败的革命。说它胜利,一条重要的理由就是皇帝不那么好做了,……而还有那么多人主张复辟,又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辛亥革命是一次既胜利又失败的革命”。
材料三
本志同人本来无罪,只因为拥护那德莫克拉西和赛因斯两位先生,才犯了这几条滔天的大罪,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能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
(3)根据材料指出这场运动反对的是什么?
【答案】
(1)目的:抵御侵略、实现自强。
作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2)说明: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但革命果实被北洋军阀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3)旧道德、旧文化。
【解析】
(1)根据材料一,洋务派创办近代企业的目的是自强、御侮,即抵御外国侵略,实现国家的自主发展。这种近代企业的创办客观上具有以下进步作用,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的近代化奠定了基础。引进了西方的先进机器制造技术,提高了中国的生产力水平。促进了工业化进程,推动了中国经济的现代化发展。
(2)根据材料二,辛亥革命是一次既胜利又失败的革命。它胜利的原因在于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取得了政治上的变革。然而,革命的不彻底导致了其失败,革命并未改变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无法彻底摆脱外国侵略和封建势力的影响。辛亥革命后,中国陷入了分裂和混乱的局面,北洋军阀的篡权和割据使革命成果受到破坏。
(3)根据材料三,这场运动反对的是旧道德和旧文化。运动的发起者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同时也反对国粹和旧文学。他们主张推翻传统道德、文化和政治秩序,提倡新思想、新艺术和新文学,以促进社会的变革和进步。
24.(2023·江苏镇江·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2分)
材料一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的80年里,一批又一批仁人志士孜孜不倦地探索救国救民道路,先后聚焦于仿照西方船坚炮利、取法民主制度以及进行思想启蒙等方面,希望通过向西方寻找真理发现救国救民的出路。但是,一切努力都失败了。
——摘编自齐卫平《理解五四运动历史意义的四个向度》
材料二
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是十分英勇的,但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彻底摆脱失败的厄运,从胜利走向胜利。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指明了斗争的目标,在长期斗争的实践中找到了使革命走向胜利的道路,并且把被人视为“一盘散沙“的中国人民团结和凝聚成万众一心的不可战胜的力量。
——摘编自中共党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中国共产党简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仁人志士向西方“寻找真理”的实践活动。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过程中所起的伟大作用。
(3)综合上述材料,我们可从近代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中得出什么科学结论?
【答案】
(1)实践活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百日维新、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2)作用:指明斗争目标;找到正确革命道路;团结(凝聚)人心(人民)。
(3)结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解析】
(1)实践活动:根据材料一“……先后聚焦于仿照西方船坚炮利、取法民主制度以及进行思想启蒙……”,结合所学可知,近代中国仁人志士向西方“寻求真理”,探索中国近代化之路,主要有洋务派开展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资产阶级维新派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政治,推行维新变法,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辛亥革命,实践西方民主共和,激进民主派提倡民主与科学,发起新文化运动等等。
(2)伟大作用:根据材料二中“……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指明了斗争的目标”可知,中国共产党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斗争目标;根据材料二中“在长期斗争的实践中找到了使革命走向胜利的道路”,说明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找到了正确的革命道路;根据材料二中“把被人视为‘一盘散沙’的中国人民团结和凝聚成万众一心的不可战胜的力量”,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团结了人民、凝聚了人心。
(3)结论:综合上述材料分析,结合所学可知,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25.(2023·江苏太仓八上期中考·2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二十年前的五四运动,表现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五四运动成为文化革新运动,不过是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一种表现形式。由于那个时期新的社会力量的生长和发展,使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出现一个壮大了的阵营,这就是中国的工人阶级、学生群众和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所组成的阵营。而在“五四”时期,英勇地出现于运动先头的则有数十万的学生。这是五四运动比较辛亥革命进了一步的地方。
——(节选自人民出版社1967年版《毛泽东选集》一卷横排袖珍本522—524页)
材料二
“6月5日上海日商纱厂的中国工人首先罢工,……接着,机器、纺纱、印刷、公共交通、码头、船坞等行业的工人相继罢工。”
材料三
“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党纲,……。这样,无产阶级先锋队组织——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诞生了!”
材料四
光绪时期(1875—1908年),虽然政府财政收入迅速增加,但支出却增长得更快。1899年,清政府的开支高达1.01亿两,而当年总收入为8840万两,其中2400万两即占总收入的30%,用来偿还外国贷款,从1874年至1911年间,根据合约,政府借款为1.714亿英镑(约10.83亿两),到1911年,清政府垮台为止,共偿还了3230万镑(约2.04亿两),还有1.39亿镑(约8.78亿两)未偿还。这种以借钱来偿还以前贷款的方式,使清政府陷入了一个无望的泥沼中。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五四运动爆发于哪一年?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什么人是五四运动的先锋?
(2)从材料二看五四运动在6月以后发生了什么变化?
(3)结合材料,你能谈谈五四运动的意义吗?今天的中学生应该学习五四运动的哪些精神?
(4)材料三中的关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请写出时间和地点?
(5)材料二与材料三有什么联系?
(6)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意义是什么?
(7)材料四表明清朝末年政府财政收支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答案】
(1)1919年;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学生。
(2)工人阶级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力。
(3)意义: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精神:解放思想、不断创新的精神;勇于探索、追求真理的精神;不畏强暴、忧国忧民、不屈不挠、乐于奉献、勇于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
(4)1921年7月23日;上海。
(5)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
(6)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7)入不敷出。
【解析】
(1)第一小问时间,据所学可知,五四运动爆发于1919年。第二小问导火线,据所学可知,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第三小问先锋,据所学可知,五四运动的先锋是学生。
(2)据材料二“6月5日上海日商纱厂的中国工人首先罢工,……等行业的工人相继罢工。”可知,在五四运动后期,工人阶级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力。
(3)第一小问意义,据所学可知,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第二小问精神,结合上述两则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中学生应该学习五四运动的解放思想、不断创新的精神;勇于探索、追求真理的精神;不畏强暴、忧国忧民、不屈不挠、乐于奉献、勇于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
(4)据所学可知,中国共产党诞生于1921年7月23日,这一天在上海召开了中共一大,故地点在上海。
(5)材料二是五四运动,材料三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据所学可知,这两者的关系是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
(6)据所学可知,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7)据材料四“虽然政府财政收入迅速增加,但支出却增长得更快。”以及从外国贷款,以贷还贷,使得清政府入不敷出,支出远远大于收入。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共94张PPT)
人教八上历史期末复习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专项提分-材料题题专项
(解题方法+必练25题)
试题讲解
一、非选择题
1.(2023·河南南阳卧龙八上月考·21)(7分)
材料一 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炮声震撼了中国,也震撼了亚洲,对于中国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了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一步。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英国的大炮破坏了中国皇帝的威权,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与外界完全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之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过程。
——马克思《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
(1)材料一中的“这场战争”指什么?
(2)材料二中,英国用大炮“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3)根据两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解释“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的含义?
(4)这场战争后签订了哪一条约?这一条约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和被割占的土地是哪些地方?
【答案】
(1)战争:鸦片战争。
(2)根本目的: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3)含义: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4)条约:《南京条约》;
口岸: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地方:割香港岛给英国。
【解析】
(1)战争:据材料一“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可知,其指1839年后的鸦片战争。
(2)根本目的:据材料二“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解体过程”可知,其指的是鸦片战争是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3)含义:材料一主要涉及鸦片战争的背景,材料二主要是战争的影响,综合可知,其主要指的是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影响。即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4)第一小问条约,据所学可知,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署中英《南京条约》;第二小问口岸,条约规定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第三小问地方,割香港岛给英国。
2.(2023·江苏太仓八上期中考·27)中国近代史既然是一部列强侵华史,也是中国人民抗争史,还是一部学习西方的探索史。让我们共同探究晚清时期的这三部历史。
【列强的侵略】
材料一
如图
(1)请分别写出上图1和图3两个条约对中国近代社会性质的影响。
【人民的抗争】
材料二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务使天下共享天父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2)材料二出自什么文件?太平天国运动后期提出了哪一救国方案?
(3)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各阶层人民奋起反抗。请举出一位反抗外来侵略的清朝爱国官员(或将领)。
【艰难的探索】
材料三
奏请购买外洋船炮,则为今日救时之第一要务……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逆,可以勤远略(注:远方的国防战略事务)。
——曾国藩《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
(4)举出一例曾国藩在洋务运动中所创办(或参与创办)的近代军事企业。
材料四
如图
(5)据图指出洋务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
【答案】
(1)图1: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图3: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
(3)林则徐;左宗棠;邓世昌等。
(4)安庆内军械所。
(5)只学习西方的生产技术,不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不触动封建制度)。
【解析】
(1)据所学可知,《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第一小问文件,据材料二“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无人不饱暖”可知,这是《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第二小问方案,据所学可知,太平天国运动后期,洪仁玕写成《资政新篇》,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主张,因此,太平天国运动后期提出的救国方案是《资政新篇》。
(3)据所学可知,反抗外来侵略的清朝爱国官员(或将领)有很多,比如:林则徐;关天培;陈化成;左宗棠;邓世昌;徐邦道、丁汝昌等等。
(4)据所学可知,曾国藩在洋务运动中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
(5)据材料四图片可知,把西方技术嫁接到中国封建制度上,这反映了洋务运动只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不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不触动封建制度),这是洋务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
3.(2023·山东济南·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客观叙述和分析历史,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看法是“历史解释”素养的要求。如图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第一幅浮雕——虎门销烟,请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材料二
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炮声震撼了中国,也震撼了亚洲。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了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一步。
——摘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2)材料二中“这场战争”指什么?为什么“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
【答案】
(1)可以从虎门销烟的时间、概况及影响等方面进行说明。
示例:1839年的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2)战争:鸦片战争。
原因: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进程,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从此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解析】
(1)说明:此问相对开放,回答包含时间、事件概况及影响即可。
示例:1839年,林则徐领导了虎门销烟,这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2)战争:根据材料二“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并结合所学可知,这场战争爆发于1839年之后,是1840年英国对中国发动的鸦片战争。
原因:根据所学可知,鸦片战争中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即《南京条约》,中国被迫割地、赔款、五口通商、关税协定,这不仅使中国丧失了完整独立的主权,更是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进程,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从此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因此陈旭麓先生说鸦片战争“是一块界碑”。
4.(2023·黑龙江哈尔滨·24)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探索史、抗争史。经过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的不懈奋斗,最终由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少先队员和共青团员代表向党发出“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探究一 民族伤痛
下面表格是某同学制作的《近代列强侵华战争情况简表(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请你将它补充完整。
(1)表格中①②③三处应填写的内容分别是什么?
探究二 不懈探索
(2)根据思维导图,归纳中国早期近代化探索的特点。
探究三 英勇抗争
(3)1940年下半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在敌后战场发动了哪次大规模战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
探究四 伟大复兴
(4)时代各有不同,青春一脉相承。结合上述内容,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你认为怎样才能实现“强国有我”的誓言?
【答案】
(1)鸦片战争;《马关条约》;半殖民地半封建
(2)从学习西方器物(技术)、到学习制度、再到学习文化,由表及里,层层推进,逐步深入。
(3)百团大战;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4)牢记历史,勿忘国耻,不让历史的悲剧重演;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积极学习吸收其他国家先进经验,为我所用;继承和发扬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的优良传统;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学习仁人志士为救国救民而英勇斗争的精神,坚定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信念。
【解析】
(1)①处:据所学可知,1840年—1842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签订《南京条约》,故①处应填入:鸦片战争;②处:据所学可知,1894年—1895年,日本发动了侵略中国的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故②处应填入:《马关条约》;③处:据所学可知,近代中国随着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失败,清政府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中国的领土主权不断遭到破坏,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走向解体,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③处应填入:半殖民地半封建。
(2)特点:分析材料二思维导图并结合所学知识,中国近代化经历了洋务运动向西方学习技术,到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向西方学习先进政治制度,再到新文化运动向西方学习思想文化,共四次重要的早期探索运动。可见,中国近代化早期探索经历了从学习西方器物(技术)、到学习制度、再到学习思想文化的过程,此过程由表及里,层层推进,逐步深入。
(3)战役:据所学可知,1940年下半年,彭德怀指挥下八路军100多个团在华北地区对日军发动了一场大规模进攻性战役,史称“百团大战”。故中国共产党领导军队在敌后战场发动的战役是百团大战。
决定性因素:据所学可知,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是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4)认识:本题为开放性设问,学生可结合自身学习和对人生理想信念的理解,谈谈实现“强国有我”的认识,要求做到:价值观正确,言论积极向上,突出努力奋斗,为报效祖国,将自己的命运和祖国的未来紧密联系,语言表达清晰,言之有理即可。示例见答案。
5.(2023·;江苏太仓八上期中考·26)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当中国人实行一种激烈的禁烟运动而使危机加剧的时候,战争果然就来到了。
——美国历史学家马士(1855—1934年)
材料三
就一般而言,历史事件随着时光流逝而意义日减。而鸦片战争则不然。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提出了中国必须现代化的历史使命。中国的现代化一日未完成,鸦片战争的意义就一分不会减。生活在这一尚未现代化区域中的人们,体会现实,探索问题,免不了联系到那次灾难性的战争。屈辱、仇恨、自卑、希望种种情感交织,民族感情油然而生。
——摘编自茅海建《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
(1)图一中“帝国的堕落”指什么帝国的堕落?
(2)分析材料二,你是否同意马士的观点,并说明理由。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两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中“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你如何理解?材料三认为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人的历史使命是什么?
(4)你认为要实现这一历史使命的基本前提是什么?
【答案】
(1)中国或清朝。
(2)同意:虎门销烟是鸦片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
不同意: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英国想要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
根本原因:封建专制制度腐朽落后。
(3)理解: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使命:实现现代化。
(4)基本前提:实现民族独立或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解析】
(1)据图一可知鸦片战争导致帝国的堕落,据所学可知,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独立主权的完整性遭到破坏,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因此,“帝国的堕落”指的是中国或清朝。
(2)第一小问观点理由,这是一个开放型题目,材料二马士的观点中“禁烟运动”指的是虎门销烟,“战争”是指鸦片战争,可以选择同意也可以不同意,比如:同意:虎门销烟是鸦片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或者,不同意: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英国想要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
第二小问根本原因:据所学可知,两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是封建专制制度腐朽落后。
(3)第一小问理解,据所学可知,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是因为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第二小问使命,据材料三“提出了中国必须现代化的历史使命。”因此,使命是实现现代化。
(4)据所学可知,要实现现代化前提是实现民族独立或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需要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独立是发展的前提。
6.(2022·辽宁鞍山千山八上期中·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42年8月,中英双方代表在英国军舰“康华丽”号上签订条约的情景。(见下图)
材料二
“谁令你威风扫地,谁令这火光四起,恨意冲云际,谁无怨愤不感痛悲,曾滴了多少血汗,才夺了天工建起,用我心力建,期传万世,期传万纪,不想终是这田地,辱了家邦也辱了门楣,大火当中血肉满园,为你死正因要维护你,还望这火的震撼,能令我子孙记起,自会醒悟到,何来外侮,为何受欺。”
——歌词
材料三
“你们今天胁迫我们签下协议,夺走了台湾岛,但你们终究会对这个决定感到后悔的,两国的人民从此将成为世仇,再也不能共处。”
——李鸿章
材料四
慈禧对列强保留她的统治地位感激涕零,欣然回电李鸿章:“……所有十二条大纲,立即照允”,并表示要“尽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而清政府则完全置于列强控制之下。
(1)根据材料,填空(6分)
材料一
反映了__________签订的情景。
材料三
中“夺走了台湾岛”的是__________。
材料四
中让慈禧对列强“感激涕零”并欣然同意签署的条约是__________。
(2)材料一具体是指什么战争?它给中国带来的最严重的影响是什么?(4分)
(3)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该事件发生期间有一个国家趁火打劫,给中华民族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这个国家的名称是什么?(4分)
(4)根据材料四涉及的条约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
(5)通过对以上材料的分析,你有什么感想?(2分)
【答案】
(1)《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6分)
(2)鸦片战争;使我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4分)
(3)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4分)
(4)使我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分)
(5)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等(2分)
【解析】
(1)第一问:根据材料一的信息“1842年8月,中英双方”,结合所学知识,1840年——1842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签订了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故答案为《南京条约》。
第二问:根据材料三的信息“夺走了台湾岛”,结合所学知识,1894年——1895年日本发动了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中国战败签订《马关条约》,条约规定,割台湾全岛、澎湖列岛及其附属岛屿给日本,故答案为《马关条约》。
第三问:根据材料四的信息“尽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而清政府则完全置于列强控制之下。”结合所学知识:1900年——1901年,八国联军以镇压义和团运动为借口发动了侵略中国的战争,中国战败签订了《辛丑条约》,《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故答案为《辛丑条约》。
(2)战争:根据材料一的信息“1842年8月,中英双方”,结合所学知识,1840年——1842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签订了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故答案为鸦片战争;
最严重的影响: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事件:根据材料二的多处信息 “令你威风扫地……火光四起,……痛悲……才夺了天工建起……辱了家邦也辱了门楣,大火当中血肉满园,……还望这火的震撼,能令我子孙记起,自会醒悟到,何来外侮,为何受欺。”可知,材料描述的是一场大火将巧夺天工的园林烧毁,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巨大的耻辱,让子孙后代警醒,落后就要挨打,根据所学知识,1860年10月18日,英法联军大肆抢劫并纵火焚烧了北京著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故答案为,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国家:根据设问信息“(火烧圆明园)发生期间,有一个国家趁火打劫,给中华民族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结合所学知识,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先后割占中国北方共150万平方千米的土地,故答案为俄国。
(4)变化:根据材料四的信息“尽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而清政府则完全置于列强控制之下。”结合所学知识:1900年——1901年,八国联军以镇压义和团运动为借口发动了侵略中国的战争,中国战败签订了《辛丑条约》,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故答案为使我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5)感想:根据材料二中的信息“还望这火的震撼,能令我子孙记起,自会醒悟到,何来外侮,为何受欺。”结合所学知识可得: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等
7.(2022·广东佛山三中月考·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屈辱沧桑】
材料二
【抗争探索】
材料三
在条约关系史上,《辛丑条约》背离对等原则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而且,附件内容多为清帝上谕,这些以承诺国际义务为内容的上谕,通过附件的形式成为了和约的一部分。这一新的方式鲜明地体现了列强对华的强权政治和前所未有的霸道性质。
——李育民《近代中外战争与条约关系(上)》
(1)材料中“钟的主体高1.842米”的设计与哪一条约的签订有关?图片反映了哪一史实?
(2)《天朝田亩制度》中规定的土地分配方式有何特点?图中厂房建立于中国近代哪一运动中?材料中的“政治改制运动”和“暴力反洋运动”各指什么事件?
(3)材料三中,《辛丑条约》签订于哪一战争后?据材料,分析“这一新的方式”的内涵。
(4)综上所述,归纳这一时期中国遭受沉重苦难的原因。
【答案】
(1)《南京条约》;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2)按人口平均分配;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或百日维新;义和团运动。
(3)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帝国主义实行“以华制华”政策,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4)清政府专制统治的腐朽黑暗;外国列强的入侵。
【解析】
(1)根据材料一1997年“钟的主体高1.842米.......””《南京静海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香港回归及香港岛割让出去的时间。1842年鸦片战争失败,中英签订《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根据图片“大水法遗址”可知,图片反映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园明园。
(2)根据材料二“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凡天下,天下人同耕。”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因此土地分配方式是按人口平均分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江南制造总局是洋务运动时期李鸿章创办的军事工业的代表。“政治改制运动”指的是戊成变法;“暴力反洋运动”指的是义和团运动。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丑条约》签订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新的方式”是指帝国主义实行“以华制华”政策,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保证禁止人民参加反帝运动,这样清政府就完全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中国遭受沉重苦难的原因是由于清政府专制统治的腐朽黑暗;外国列强的入侵。
8.(2022·广东佛山三中月考·31)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华民族屡遭侵略的耻辱史,也是中国人民不断反抗外来侵略的抗争史,更是各阶层人士寻求救国真理,改造和发展中国的探索史。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今日幸(到达)西苑,明日幸颐和,何日幸圆明园?四百兆骨髓全枯,只剩一人何有幸?五十失琉球(今台湾),六十失台海,七十失东三省!五万里版图弥蹙(收缩),每逢万寿必无疆。”
——1904年报人林白水讽刺慈禧太后70寿辰所作对联
材料二
见图。
材料三
甲午战败,严复觉得中国再不振兴,就要亡种亡国。他认为要救国只有效法西方,进行维新改革,救亡图存,反对外来侵略。随着《马关条约》的签订,康有为等人上书光绪帝,要求变法图强。
(1)材料一中“何日幸圆明园?”“五十失琉球”分别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2)面对侵略与灾难,中华民族不怕牺牲、前赴后继,民族之魂在血雨腥风中重塑。请仔细辨认材料二图中的四位人物,将图片下方的序号填入表格。
(3)在近代化探索过程中,实践严复思想的政治运动是什么?此外,各阶层还进行了哪些探索?
(4)回首历史,感慨万千。面对百年的沧桑,你有哪些感悟?
【答案】
(1)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1895年签订《马关条约》,割台湾给日本。
(2)C.D.B.A。
(3)戊戌变法;
其它探索: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4)落后就要挨打;中国近代化探索的过程是艰难而曲折的;中国人民具有不懈的探索精神。
【解析】
(1)根据材料一中“圆明园”“琉球(今台湾)可推断出,材料反映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后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全岛给日本。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C是虎门销烟的民族英雄林则徐,图D是收复新疆的左宗棠,图B是在甲午战争黄海大战中壮烈牺性的邓世昌;图A指的是彭德怀在百团大战时指挥战争。
故填:C、D、B、A。
(3)依据材料三中甲午战败、严复认为要救国只有效法西方,进行维新改革,救亡图存,反对外来侵略、康有为等信息可以推断出实践严复思想政治运动时戊戌变法,此外还有地主阶级洋务派进行的洋务运动;民族资产阶级革命派进行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帝制,资产阶级激进派进行了新文化运动等。
(4)回首历史,感慨万千。面对百年的沧桑,带给我们的感悟是落后就要挨打;中国近代化探索的过程是艰难而曲折的,中国人民具有不懈的探索精神。
9.(2022·黑龙江鸡西·26)(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将上述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按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只写序号。(2分)
(2)请你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出两条线索,并根据这两条线索对上述图片进行归类。(6分)
【答案】
(1)①④②③⑤(2分)
(2)屈辱史(侵略史):①②③;(3分)
抗争史:④⑤(3分)
【解析】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南京条约》签订的时间是1842年,火烧圆明园时间是1860年,旅顺大屠杀时间是1894年,金田起义时间是1851年,义和团运动时间是1900年,所以按照间的先后顺序排列为①④②③⑤。
(2)根据事件内容可知,①②③体现的线索是列强的侵华史,或中国人民的屈辱史;④⑤为农民运动,都有反侵略的性质,所以是中国人民的抗争史。
10.(2022·广东深圳六模卷·24)(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条约主要内容有:(一)中国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三)中国赔偿英国的款项总数为2100万元……(四)英国商人“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
——《中国近代史(1840—1919)》
材料二
不管外国侵略者如何欺凌与侮辱它……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朝封建统治者始终没有把外国侵略者当成真正的敌人,因为他们心目中的真正的敌人不是别的,而只是革命的人民……甲午战争后,中国沿海重要港湾……都树起了帝国主义列强的旗帜……铁路干线的修筑权为它们所攫夺……。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材料三
在条约关系史上,《辛丑条约》背离对等原则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而且,附件内容多为清帝上谕,这些以承诺国际义务为内容的上谕,通过附件的形式成为了和约的一部分。这一新的方式鲜明地体现了列强对华的强权政治和前所未有的霸道性质。
——李育民《近代中外战争与条约关系(上)》
(1)材料一中,“条约”是哪一条约?该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社会转型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举出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外国侵略者欺凌与侮辱它”的史实,并说明它“没有把外国侵略者当成真正的敌人”的原因。据材料概括甲午战争后列强瓜分中国的方式。(4分)
(3)材料三中,《辛丑条约》签订于哪一战争后?据材料,分析“这一新的方式”的内涵。(2分)
(4)综上所述,归纳这一时期中国遭受沉重苦难的原因。(2分)
【答案】
(1)《南京条约》。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分)
(2)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沙俄占领北方大片领土)。镇压革命的人民,维护封建统治。强租海港、抢夺利权。(4分)
(3)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清帝上谕成为和约的一部分。(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2分)
(4)清政府专制统治的腐朽黑暗;外国列强的入侵。(2分)
【解析】
(1)结合所学知识,根据材料中的内容可知,该条约是《南京条约》;结合所学可知,《南京条约》的签订影响了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变化,丧失了完整独立的主权,自然经济遭到破坏,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列强侵略中国的史实有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沙俄占领北方大片领土等;根据材料中“清朝封建统治者始终没有把外国侵略者当成真正的敌人,因为他们心目中的真正的敌人不是别的,而只是革命的人民”可知,清政府没有把外国侵略者当成真正的敌人,是因为清政府是镇压革命的人民,维护封建统治;根据材料中“甲午战争后,中国沿海重要港湾……都树起了帝国主义列强的旗帜……铁路干线的修筑权为它们所攫夺”可知,括甲午战争后列强瓜分中国的方式是强租海港、抢夺利权。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辛丑条约》签订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根据材料中“附件内容多为清帝上谕,这些以承诺国际义务为内容的上谕,通过附件的形式成为了和约的一部分”,可知清帝上谕成为和约的一部分,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造成中国中国遭受沉重苦难的原因在于清政府专制统治的腐朽黑暗和外国列强的入侵。
11.(2022·江西一模卷·2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将上述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按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只写序号。(2分)
(2)请你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出两条线索,并根据这两条线索对上述图片进行归类。(6分)
【答案】
(1)①④②③⑤
(2)屈辱史(侵略史):①②③;
抗争史:④⑤
【解析】
第(1)小问,①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②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放火烧毁圆明园;③1894年11月日本占领旅顺,对城内进行了四天三夜的大屠杀;④1851年1月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⑤义和团运动发生在1900年,所以按时间顺序,应该是①④②③⑤。
第(2)小问,中国近代史可以说是侵略与抗争并存,既是屈辱史,也是抗争史,屈辱史包括:签订《南京条约》、圆明园的毁灭、旅顺大屠杀,即①②③;
抗争史包括:金田起义、义和团运动,即④⑤。
12.(2023·河南南阳卧龙八上月考·23)(10分)
材料一
材料二
李鸿章晚年这样评价自己的洋务事业:“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吴永《庚子西狩丛谈》
(1)材料一中,图一至图四分别反映了洋务运动的哪些内容?请根据图一到图四,结合所学知识,总结洋务运动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2)材料二中的“练兵”“海军”反映了李鸿章在洋务运动中的哪些活动?写出材料中“练兵”“海军”的根本目的。
(3)洋务运动最终失败了,请谈谈洋务运动给中国近代化探索留下的教训。
【答案】
(1)内容:创办军事工业、民用企业;还兴办新式学校,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筹建新式海军。
影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在客观上促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2)活动:创建新式海陆军的措施;
根本目的:维护清朝的统治。
(3)教训:自强必先富国,要想改革,必须先改变思想。(言之有理,符合题意即可)
【解析】
(1)第一小问内容,据材料一图一江南制造总局炮厂属于创办的军事工业;图二汉阳铁厂属于创办民用企业;图三京师同文馆是清末第一所官办外语专门学校,属于兴办新式学校内容,主要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图四北洋水师属于筹建新式海军内容。第二小问影响,洋务运动使中国近代化的军事工业、民用工业等逐渐发展起来,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在客观上促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2)第一小问活动,据材料二“李鸿章”““练兵”“海军””可知,其是创建新式海陆军的措施。第二小问根本目的,洋务运动是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晚清地主阶级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利用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以挽救清朝统治的自救运动,因此,其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
(3)据所学可知,洋务运动重在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且其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和巩固清王朝的统治,未曾挖掘和学习更加深刻的内容,因此,可从自强必先富国,要想改革,必须先改变思想等角度进行阐述。
13.(2023·河南·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7分)
材料一
近代新式学堂(部分)课程开设情况表
——摘编自章开沅等《中国近现代史》
材料二
京师同文馆翻译的西书以外交和史地政法类居多,其中有中国人看到的第一本国际公法。福州船政局在解聘了大批洋人后,大部分技术工作由船政学堂的毕业生担任。严复早年就读于福州船政学堂,后致力于翻译事业,甲午战争期间号召救亡图存。新式学堂建立的分年排课、按班级授课等制度,一直沿用至今。
——摘编自郑师渠《中国近代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些学堂课程设置的特点。(3分)
(2)据材料二,说明这些学堂产生的影响。(3分)
(3)综上所述,你获取了关于教育发展的什么启示?(1分)
【答案】
(1)注重自然科学;兼顾理论与实践;课程比较丰富;以西方为参照。(3分,答出其中任意三点即可,符合题意的其他答案也可)
(2)培养了新式人才;传播了西方学说;有利于救亡图存;推动了教育变革。(3分,答出其中任意三点即可,符合题意的其他答案也可)
(3)教育是推动时代发展的重要力量。(1分,其他言之有理的答案也可)
【解析】
(1)根据材料一的表格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时期,创办了京师同文馆,开设课程涉及到数学、法律、翻译等方面,创办的福州船政堂开设的课程涉及到航海天文学和实践操作,还有外语,数学等。由此可知,学堂课程设置的特点有注重自然科学;兼顾理论与实践;课程比较丰富;以西方为参照。
(2)依据材料二中“严复早年就读于福州船政学堂,后致力于翻译事业”的信息可知,这些学堂产生的影响是培养了新式人才;传播了西方学说;依据材料二中“甲午战争期间号召救亡图存。”可知,这些学堂产生的影响是有利于救亡图存;依据材料二“新式学堂建立的分年排课......一直沿用至今”的信息可知, 这些学堂产生的影响是推动了教育变革。
(3)本题属于开放型试题,学生通过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概括启示,观点正确,言之有理即可,例如题干中都涉及到了学堂,而学堂的出现也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因此我们可以得出教育是推动时代发展的重要力量。
14.(2023·河南南阳卧龙八上月考·22)(6分)
材料一 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定进口税。
材料二
如图漫画中的“大饼”代表着当时任人宰割的中国,而围着大饼的是手中握有匕首的列强,他们迫不及待地对着“大饼”下手,惟恐落于人后,大饼的主人则只有振臂疾呼,望饼兴叹。漫画展现了大清那不堪一击、任人宰割的景象。
(1)材料一出自近代哪个不平等条约?产生了哪些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漫画反映的本质?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在近代屡战屡败的原因是什么?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答案】
(1)《马关条约》;
影响:《马关条约》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2)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成为“洋人的朝廷”。
(3)原因: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无法与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相抗衡;
启示: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清政府腐败无能。要振兴中华,避免历史的悲剧再度重演;要肩负起民族振兴的伟大历史使命等。
【解析】
(1)第一小问条约,根据材料内容“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并结合所学可知,《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故材料一出自《马关条约》;第二小问影响,根据所学可知《马关条约》的影响是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2)根据材料二漫画中的“大饼”代表着当时任人宰割的中国,并结合所学可知,漫画反映的是《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任人宰割的景象,结合所学可知《辛丑条约》签订反映的实质是,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成为“洋人的朝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3)第一小问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清政府在近代屡战屡败的主要原因是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无法与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相抗衡;第二小问启示,结合所学,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角度思考启示,如: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清政府腐败无能;要振兴中华,避免历史的悲剧再度重演;要肩负起民族振兴的伟大历史使命等。
15.(2023·四川德阳·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材料
1877年,严复赴英国学习海军,留学期间,广泛涉猎西方各种政治学术理论。回国后,先后在福州船政学堂和天津水师学堂任教。甲午战争前十年间,他先后四次参加乡试,但都未考中。此后,他决然放弃追求个人前途的科举仕途,走上了“变今”维新的道路。
1894年开始,严复先后翻译了十一部外国著作,其中《天演论》《原富》等八部最为有名,被人们通称为严译八大名著,重点介绍了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学、社会学、逻辑学、政治学等。
1895年,严复在天津《直报》上连续发表《论世变之亟》等一系列文章,宣传维新变法思想。
1896年,严复担任俄文馆总办,亲拟课程,延聘教师。与此同时,他还协助张元济创办通艺学堂,“专讲泰西诸学”,培养维新人才。
1897年10月,严复在天津创办《国闻报》,主要刊登国内外时事和相关社论,并附有旬刊《国闻汇编》,陆续辑入中外有保存价值的文章。
1898年,严复被光绪帝召见回京后,将《国闻报》连载的《拟上皇帝书》加以修缮,送呈光绪帝。《拟上皇帝书》的中心思想是提出“谋国救时之道”。严复还提出未变法前先“治标”,变法后才“治本”的主张。
——摘编自《中国通史·近代前编(1840—1919)》《中国近代史·危局与变革》等
(1)根据材料,归纳严复在1894—1898年的主要活动,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这些活动的进步意义。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严复开展上述活动的时代背景。
【答案】
(1)主要活动:参加洋务运动、维新变法。
意义:洋务运动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戊戌变法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2)背景:严复开展洋务运动的时代背景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后,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一些比较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的统治;严复开展维新变法的时代背景是甲午中日战争战败,《马关条约》签订,大大加深了半殖民地化程度,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知识展开了维新变法运动。
【解析】
(1)主要活动:根据材料“在福州船政学堂和天津水师学堂任教”“维新的道路”“宣传维新变法思想”可知,1894—1898年的主要活动为参与洋务运动(19世纪60至90年代)、维新变法(1898年)。
意义:结合所学可知,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经过30多年的建设,中国近代化的军事工业、民用工业、交通运输业等逐渐发展起来,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戊戌变法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使得变法理论深入人心,在客观上促进了民主思想进一步传播,也激起了新一轮向西方学习并救国的热潮。
(2)背景:洋务运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一些比较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的统治,这些官员被称为“洋务派”。洋务派在中央以恭亲王奕 为代表,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人为代表,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他们掀起了一场旨在“自强” “求富”的洋务运动,兴办了一些近代军事、民用、交通运输业的企业等。维新变法——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战败,《马关条约》签订,大大加深了半殖民地化程度,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知识展开了维新变法运动。
16.(2023·安徽三模·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由早期维新思想家发展而来的一批新式知识分子,在内忧外患的冲击和中西文化的碰撞过程中,逐步形成一个共同认识:要救国,只有维新,要维新,只有学外国。甲午战后,他们作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新的政治力量的代表,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据李侃、李时岳等《中国近代史(1840—1919)》
(1)根据材料一指出新式知识分子的救国共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他们登上政治舞台的背景。(4分)
材料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行和巴黎和会的召开,严重暴露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弊端,使一些先进的中国人对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产生了怀疑和失望情绪,他们也由此开始转而向社会主义的苏俄学习,转而信仰马克思主义。
——据龚书铎《中国近代史(1919—1949)》
(2)根据材料二指出先进中国人对国家发展道路认同的变化,并分析其影响。(4分)
(3)综合上述材料,概述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人的时代使命。(2分)
【答案】
(1)向外国学习,进行维新。(2分)甲午战败,内忧外患深重;民族资本主义获得初步发展。(2分)
(2)由学习西方的资本主义道路,变为学习苏俄的社会主义道路。(2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中国共产党成立;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等。(2分)
(3)救亡图存。(2分)
【解析】
(1)共识:根据材料一中“……逐步形成一个共同认识:要救国,只有维新,要维新,只有学外国”,由此可知,近代民族危机形势下,新式知识分子的救国共识是向外国学习,进行维新。
背景:根据材料一中“甲午战后,他们作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新的政治力量的代表,开始登上政治舞台”,材料反映甲午战争清廷战败,清朝统治内忧外患深重,导致民族危机空前加剧;结合所学可知,甲午战后,清政府放松民间办厂限制,民族资本主义获得初步发展。
(2)变化:根据材料二中“……先进的中国人对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产生了怀疑和失望情绪”“开始转而向社会主义的苏俄学习……”,由此可知,先进中国人对国家发展道路认同由学习西方的资本主义道路,变为学习苏俄的社会主义道路。
影响:根据所学可知,以俄为师,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促使了中国共产党成立;推动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等。
(3)根据所学可知,由维新救国,到以俄为师,反映了近代中国,在列强的侵略下,民族危机不断加剧,为拯救国家,先进的中国人由学习欧美到学习俄国,走社会主义道路,说明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人的时代使命是“救亡图存”。
17.(2023·江苏南通启东二模·16)中国近代化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历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新式学堂简表(部分)
——摘编自王哲《近代中国职业教育的兴起与中国近代化》
(1)请列举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立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各一例。根据材料一概括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新式学堂的特点。(4分)
材料二
维新派不仅将人们对西学的认识,由“西艺”推进到了“西政”,而且第一次打破了隆中抑西的传统文化价值观,为西学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在思想上进一步开辟了道路。到1897年底,各地已建立以变法自强为宗旨的学会33个,新式学堂17所,出版报刊19种。到1898年,学会、学堂和报馆达300多个。
——摘编葛兆光《中国思想史》
(2)根据材料二,指出维新派对西学认识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变化的影响。(3分)
材料三
蔡元培在北京大学任职期间提出了“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教育思想,促进了新思潮、新思想在北大的传播,使北大最终成为五四运动的摇篮和中心。
——路伟《论蔡元培的民主思想》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文化运动对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所起的作用。综合以上材料,谈一谈你对中国近代教育发展历程的看法。(3分)
【答案】
(1)军事工业: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任答一例即可,1分)
民用工业: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任答一例即可,1分)
特点:洋务运动时期的新式学堂注重培养近代科技、翻译和军事人才;学堂主要分布在经济发达地区;创办者主要为洋务派官僚。(任答两点即可,2分)
(2)变化:由“西艺”到“西政”,并打破传统文化价值观。(2分)
影响: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言之有理即可,1分)
(3)作用:思想宣传和铺垫作用。(1分)中国近代教育从注重对技术人才的培养到注重学生思想的解放;中国近代教育推动了近代化的发展;教育是培养时代新人的坚强阵地。(言之有理即可,2分)
【解析】
(1)根据所学知识,洋务运动时期为“自强”创办的军事工业有,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洋务运动时期为“富强”创办的民用工业有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新式学堂的特点可以概括为,洋务运动时期的新式学堂注重培养近代科技、翻译和军事人才,多元化地域分布:新式学堂遍布中国各地,包括京师同文馆、上海广方言馆、广州陆师学堂、南洋水师学堂、福州船政学堂、台湾西学堂等。
引进西方教育体系:这些学堂借鉴了西方教育的理念和制度,致力于培养专业人才,推动现代化建设。
政府支持和洋务派创办:这些学堂多由洋务派人士创办,得到清朝政府的支持和鼓励,旨在通过引进西方知识和技术来增强中国的国力和自主能力。
(2)根据材料二,维新派对西学的认识发生了变化。维新派不仅将人们对西学的认识从艺术领域推进到政治领域,也打破了传统的尊崇中国文化而抑制西方文化的观念。这种变化促使西学在中国得以广泛传播,并开拓了思想上的新道路;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维新运动开启了现代化进程:维新派的变革推动了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引入了西方的科学、技术、政治和社会制度,为中国的现代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影响思想解放:维新派的思想变化突破了传统的思维模式和观念束缚,为思想解放开辟了道路,促进了新思潮的兴起。
推动社会变革:维新派的变革思想为社会的改革和进步提供了动力,催生了一系列变革运动和改革措施,如维新运动、戊戌变法等。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新文化运动对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到了重要作用。蔡元培在北京大学提出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教育思想为新思潮的传播提供了平台,推动了中国知识分子对传统观念和体制的反思,培养了一批具有进步思想的学生。这种思潮在五四运动中得到进一步发展,成为推动运动的思想基础;综合以上材料,可以看出中国近代教育发展历程是一个逐步引进西方教育、推动社会变革和思想解放的过程。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新式学堂在引进西方知识和技术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维新派的变革思想打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为社会现代化奠定了基础。而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则在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方面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这些历史事件表明中国近代教育发展是与社会变革和思想解放紧密相连的,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18.(2023·广东普宁模拟·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据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等绘制
(1)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新文化运动的两个代表人物。(2分)
(2)阅读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10分)
【答案】
(1)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2分,答出两个人物即可)
(2)【示例】
观点:中国的近代化探索是一个渐进的过程。(2分)
论述:中国近代化开端于洋务运动,它通过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来巩固清王朝的统治。甲午战争之后,中国人开始转向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发起了戊戌变法运动;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建立民主共和制,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建立了民主共和国。辛亥革命后,资产阶级激进派掀起新文化运动,在社会上形成一股思想解放潮流,中国的近代化进入学习西方思想文化阶段。(6分)
综上所述,中国的近代化探索逐渐深入,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2分)(“示例”只作阅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
【解析】
(1)根据所学可知,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有陈独秀先生、李大钊先生、鲁迅先生、蔡元培校长、胡适等人。
(2)本小题为开放性试题,按照要求提炼出明确的观点,论述时史论结合,言之有理即可。
根据所学解读图表可知,中国近代化的探索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学习技术到学习制度,再到学习思想,因此可以拟定观点为“中国的近代化探索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论述时,结合图表,首先说明洋务运动学习西方技术,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中国近代化开端于洋务运动,它通过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来巩固清王朝的统治;接着阐述从学习技术到学习制度的变化——甲午战争之后,中国人开始转向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发起了戊戌变法运动,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建立民主共和制,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建立了民主共和国;最后介绍从学习制度到学习思想的进步——辛亥革命后,资产阶级激进派掀起新文化运动,在社会上形成一股思想解放潮流,中国的近代化进入学习西方思想文化阶段。论述完成后,进行结论总结——综上所述,中国的近代化探索逐渐深入,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19.(2023·江苏宿迁沭阳县二模·21)(8分)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侵略史,又是一部抗争史、探索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40年,在炮口的逼迫下,中国蹒跚地走入近代。随后的一百余年里,外国人通过条约“合法”地剥夺榨取、管東控制中国,驱使中国社会脱出常轨,改道变形。不仅使中国人民从此陷入苦难的历程,也促进中国人民觉醒和奋起。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材料三
甲午以后,康有为领导的变法运动是我国近代史上救国救民的第二个方案,这个方案的主旨是要变更政治制度,其最后目的是要改君主立宪制,变法运动无疑是比自强运动更加西洋化、近代化。
——摘编自蒋廷蔽《中国近代史》(1938年初版)
材料四
辛亥革命民国取代帝国,诚然来的过于急骤,无论从思想上、组织上都缺乏充分的准备,但却是合乎世界政治现代化运动的主流与方向的。辛亥革命推翻了相沿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近代民主共和制度,使民主主义成了正统,而帝王由人主、天子、君父变成了人民的公敌。
——左玉河《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
材料五
现在我们要研究我们的近代史。我们要注意帝国主义如何压迫我们。我们要仔细研究每一个时期内的抵抗方案。……我们如果能找出我国近代史的教训,我们对于抗战建国就更能有所贡献了。
——摘编自蒋廷蔽《中国近代史》(1938年初版)
(1)材料一中,“炮口的逼迫下”指的是哪一战争?谈谈你对材料中的“脱出常轨,改道变形”的理解。(2分)?
(2)指出材料二中三幅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1分)
(3)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三中,“自强运动”、“变法运动”分别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2分)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从“合乎世界政治现代化运动的主流与方向”的角度,概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2分)
(5)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作者研究中国近代史的用意。(1分)
【答案】
(1)鸦片战争;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反侵略或者中国人民的抗争。
(3)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或百日维新)。
(4)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中国历史上从来不曾有过的共和政体,传播了民主共和的观念,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2分,酌情给分)
(5)以史为鉴,宣传抗战建国,激发国人爱国热情。(言之有理亦可)
【解析】
(1)战争:据材料一“1840年,在炮口的逼迫下,中国蹒跚地走入近代”可知,“炮口的逼迫下”指的是1840—1842年的鸦片战争。
理解:“脱出常轨,改道变形”主要涉及鸦片战争带来的影响,其含义是鸦片战争使我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共同主题:材料二3幅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抗击外来侵略。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1894年,邓世昌在黄海大战中抗击日军侵略,最终壮烈殉国;1900年,义和团在廊坊一带阻击敌人。八国联军死伤多人,被迫撤回天津。
(3)历史事件:“自强运动”、“变法运动”分别指的是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洋务运动是以“自强”“求富”为口号的地主阶级自救运动,目的在于维护清王朝的统治;戊戌变法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目的是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
(4)历史意义:据材料四“辛亥革命民国取代帝国,诚然来的过于急骤,无论从思想上、组织上都缺乏充分的准备,但却是合乎世界政治现代化运动的主流与方向的。辛亥革命推翻了相沿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近代民主共和制度,使民主主义成了正统,而帝王由人主、天子、君父变成了人民的公敌”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拉开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5)用意:据材料五“要注意帝国主义如何压迫我们。我们要仔细研究每一个时期内的抵抗方案。……找出我国近代史的教训,我们对于抗战建国就更能有所贡献了”可知,作者研究中国近代史的用意是找出近代史教训,以此为鉴,以此为戒,帮助抗战建国,激发国人爱国热情。
20.(2023·山东济南槐荫区一模·27)(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中国近代史大事记(部分)
——据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编制
阅读以上材料,从中提取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历史事件,确定一个观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10分。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字数150字左右)
【答案】
【角度一】
观点:近代化的早期探索。(2分)
论述: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自强求富,创办军事工业、民用企业等,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戊戌变法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呼吁变法救国,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6分,每个事件1分,论述2分)
总之,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2分)
【角度二】
观点:中国民族危机的加剧。(2分)
论述:甲午中日战争后,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了《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掀起抢夺利权、强租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的瓜分中国狂潮;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6分,每个事件1分,论述2分)
总之,甲午中日战争、列强瓜分中国狂潮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加剧。(2分)
【角度三】
观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2分)
论述:洋务运动创办军事工业、民用工业、新式海陆军等,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甲午中日战争后,外国人纷纷在华开办工厂,刺激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张謇创办大生纱厂,带动很多中国人走上“实业救国”道路。(6分,每个事件1分,论述2分)
总之,在洋务运动的诱导、甲午中日战争的刺激下和张謇实业救国的影响下,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2分)
【解析】本题为开放性试题,按照要求从材料中选取两个及以上的历史事件,提炼观点,论述时史论结合,言之有理即可。
可以选取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提炼观点为“近代化的早期探索”,论述时说明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的地位、内容与影响,印证观点即可。根据所学可知,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创办了一批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戊戌变法则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进行变法改革以救国,是中国政治近代化的开端,虽然政治变革失败了,但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由此可知,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
也可以选取“甲午中日战争”“列强瓜分中国狂潮”“八国联军侵华”等内容,提炼观点为“中国民族危机的加剧”,在论述时说明这些事件对中国造成的影响,印证观点即可。根据所学可知,甲午中日战争中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因为甲午中日战争的战败和《马关条约》的签订,帝国主义列强掀起抢夺利权、强租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的瓜分中国狂潮,中华民族危机进一步将加剧;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清政府战败后,于1901年签订了《辛丑条约》,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完全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由此可知,甲午中日战争、列强瓜分中国狂潮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加剧。
还可以选取“洋务运动”“甲午中日战争”“张謇创办大生纱厂”,提炼观点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论述时说明洋务运动的积极影响,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刺激和张謇创办大生纱厂的标志性意义与影响,印证观点即可。根据所学可知,洋务运动中创办了一大批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甲午中日战争后,因为《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导致外国人纷纷在华开办工厂,这刺激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在这种背景下,状元实业家张謇毅然弃官从商,创办大生纱厂,带动很多中国人走上了“实业救国”道路。由此可知,在洋务运动的诱导、甲午中日战争的刺激下和张謇实业救国的影响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
21.(2023·湖南郴州模拟·24)(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美国没有资格居高临下同中国说话,中国人不吃这一套。”“美国的这个老毛病要改一改了!”当地时间3月18日,中方在中美高层战略对话中的这番表态字字铿锵、掷地有声。社交媒体上,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现场和2021年中美高层战略对话会议场景对比图刷屏传播。
(1)左图签订的《辛丑条约》是哪一次侵略战争的结果?(2分)
(2)请依据如下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图片内容之间的比较)(10分)
【答案】
(1)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分)
(2)题目:弱国无外交,发展才是硬道理。(10分)
论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战败,当时的清政府腐朽无能,完全没有谈判的资格,
被迫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最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辛丑条约》,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控制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中国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早已摆脱了任人宰割的屈辱历史。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伴随着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高,在国际事务中中国有了强大的底气和实力,拥有越来越多的话语权。
综上所述,弱国无外交,只有不断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才能在国际事务中立于不败之地。
【解析】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签订的《辛丑条约》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结果。
(2)题目:弱国无外交,发展才是硬道理;
论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战败,当时的清政府腐朽无能,完全没有谈判的资格,被迫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最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辛丑条约》,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控制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中国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早已摆脱了任人宰割的屈辱历史。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伴随着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高,在国际事务中中国有了强大的底气和实力,拥有越来越多的话语权。综上所述,弱国无外交,只有不断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才能在国际事务中立于不败之地。
22.(2023·湖北宜昌·21)【民主共和丰碑巍然】
材料一
民主革命先行者早期革命活动部分
——摘编自统编本《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二
孙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先驱为中华民族建立的历史功绩彪炳千秋!在辛亥革命中英勇奋斗和壮烈牺牲的志士们名垂青史!辛亥革命永远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
——摘自《习近平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三
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在帝国主义和国内反动势力的支持下,窃取了辛亥革命的果实,初生的资产阶级共和国在中国只存在了几个月即告夭折。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化为直、皖、奉三系。在帝国主义列强的操纵下,中国陷入四分五裂的军阀割据和军阀混战之中。在封建军阀专制统治下,中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中愈陷愈深。
——摘自本书编写组《中国共产党简史》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简析民主革命先行者早期革命活动对辛亥革命成功所起到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三,简述你对辛亥革命的认识。
【答案】
(1)革命志士早期的革命活动壮大了革命力量,宣传了革命思想,鼓舞了革命斗志,积累了革命经验,为辛亥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准备了条件。
(2)辛亥革命既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也有其历史局限性。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拉开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但它未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
【解析】
(1)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一中“兴中会、 中国同盟会”可知,这体现的是革命志士早期的革命活动壮大了革命力量;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一中“出版《革命军》《猛回头》等宣传民族民主革命的著作”可知,宣传了革命思想;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中“起义,以失败告终,却极大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可知,这体现的是,鼓舞了革命斗志,积累了革命经验,为辛亥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准备了条件。
(2)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二内容可知,对辛亥革命的认识可以从其积极影响和局限性两方面作答。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拉开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三中“只存在了几个月即告天折”“中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中愈陷愈深”可知,辛亥革命未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
23.(2023·四川南充·21)中国近代化的历程实际上就是不断学习西方的过程,充满了坎坷,许多中国人为之进行了不懈的学习和探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洋机器于耕织、刷印、陶埴(zhí)诸器皆能制造,有神民生日用,原不专为军火而设。
——李鸿章《置办外国铁厂机器折》
(1)根据材料指出洋务派创办近代企业的目的。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种近代企业的创办客观上有何进步作用?
材料二
辛亥革命是一次既胜利又失败的革命。说它胜利,一条重要的理由就是皇帝不那么好做了,……而还有那么多人主张复辟,又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辛亥革命是一次既胜利又失败的革命”。
材料三
本志同人本来无罪,只因为拥护那德莫克拉西和赛因斯两位先生,才犯了这几条滔天的大罪,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能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
(3)根据材料指出这场运动反对的是什么?
【答案】
(1)目的:抵御侵略、实现自强。
作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2)说明: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但革命果实被北洋军阀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3)旧道德、旧文化。
【解析】
(1)根据材料一,洋务派创办近代企业的目的是自强、御侮,即抵御外国侵略,实现国家的自主发展。这种近代企业的创办客观上具有以下进步作用,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的近代化奠定了基础。引进了西方的先进机器制造技术,提高了中国的生产力水平。促进了工业化进程,推动了中国经济的现代化发展。
(2)根据材料二,辛亥革命是一次既胜利又失败的革命。它胜利的原因在于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取得了政治上的变革。然而,革命的不彻底导致了其失败,革命并未改变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无法彻底摆脱外国侵略和封建势力的影响。辛亥革命后,中国陷入了分裂和混乱的局面,北洋军阀的篡权和割据使革命成果受到破坏。
(3)根据材料三,这场运动反对的是旧道德和旧文化。运动的发起者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同时也反对国粹和旧文学。他们主张推翻传统道德、文化和政治秩序,提倡新思想、新艺术和新文学,以促进社会的变革和进步。
24.(2023·江苏镇江·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2分)
材料一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的80年里,一批又一批仁人志士孜孜不倦地探索救国救民道路,先后聚焦于仿照西方船坚炮利、取法民主制度以及进行思想启蒙等方面,希望通过向西方寻找真理发现救国救民的出路。但是,一切努力都失败了。
——摘编自齐卫平《理解五四运动历史意义的四个向度》
材料二
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是十分英勇的,但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彻底摆脱失败的厄运,从胜利走向胜利。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指明了斗争的目标,在长期斗争的实践中找到了使革命走向胜利的道路,并且把被人视为“一盘散沙“的中国人民团结和凝聚成万众一心的不可战胜的力量。
——摘编自中共党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中国共产党简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仁人志士向西方“寻找真理”的实践活动。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过程中所起的伟大作用。
(3)综合上述材料,我们可从近代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中得出什么科学结论?
【答案】
(1)实践活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百日维新、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2)作用:指明斗争目标;找到正确革命道路;团结(凝聚)人心(人民)。
(3)结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解析】
(1)实践活动:根据材料一“……先后聚焦于仿照西方船坚炮利、取法民主制度以及进行思想启蒙……”,结合所学可知,近代中国仁人志士向西方“寻求真理”,探索中国近代化之路,主要有洋务派开展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资产阶级维新派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政治,推行维新变法,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辛亥革命,实践西方民主共和,激进民主派提倡民主与科学,发起新文化运动等等。
(2)伟大作用:根据材料二中“……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指明了斗争的目标”可知,中国共产党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斗争目标;根据材料二中“在长期斗争的实践中找到了使革命走向胜利的道路”,说明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找到了正确的革命道路;根据材料二中“把被人视为‘一盘散沙’的中国人民团结和凝聚成万众一心的不可战胜的力量”,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团结了人民、凝聚了人心。
(3)结论:综合上述材料分析,结合所学可知,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25.(2023·江苏太仓八上期中考·2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二十年前的五四运动,表现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五四运动成为文化革新运动,不过是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一种表现形式。由于那个时期新的社会力量的生长和发展,使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出现一个壮大了的阵营,这就是中国的工人阶级、学生群众和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所组成的阵营。而在“五四”时期,英勇地出现于运动先头的则有数十万的学生。这是五四运动比较辛亥革命进了一步的地方。
——(节选自人民出版社1967年版《毛泽东选集》一卷横排袖珍本522—524页)
材料二
“6月5日上海日商纱厂的中国工人首先罢工,……接着,机器、纺纱、印刷、公共交通、码头、船坞等行业的工人相继罢工。”
材料三
“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党纲,……。这样,无产阶级先锋队组织——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诞生了!”
材料四
光绪时期(1875—1908年),虽然政府财政收入迅速增加,但支出却增长得更快。1899年,清政府的开支高达1.01亿两,而当年总收入为8840万两,其中2400万两即占总收入的30%,用来偿还外国贷款,从1874年至1911年间,根据合约,政府借款为1.714亿英镑(约10.83亿两),到1911年,清政府垮台为止,共偿还了3230万镑(约2.04亿两),还有1.39亿镑(约8.78亿两)未偿还。这种以借钱来偿还以前贷款的方式,使清政府陷入了一个无望的泥沼中。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五四运动爆发于哪一年?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什么人是五四运动的先锋?
(2)从材料二看五四运动在6月以后发生了什么变化?
(3)结合材料,你能谈谈五四运动的意义吗?今天的中学生应该学习五四运动的哪些精神?
(4)材料三中的关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请写出时间和地点?
(5)材料二与材料三有什么联系?
(6)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意义是什么?
(7)材料四表明清朝末年政府财政收支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答案】
(1)1919年;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学生。
(2)工人阶级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力。
(3)意义: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精神:解放思想、不断创新的精神;勇于探索、追求真理的精神;不畏强暴、忧国忧民、不屈不挠、乐于奉献、勇于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
(4)1921年7月23日;上海。
(5)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
(6)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7)入不敷出。
【解析】
(1)第一小问时间,据所学可知,五四运动爆发于1919年。第二小问导火线,据所学可知,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第三小问先锋,据所学可知,五四运动的先锋是学生。
(2)据材料二“6月5日上海日商纱厂的中国工人首先罢工,……等行业的工人相继罢工。”可知,在五四运动后期,工人阶级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力。
(3)第一小问意义,据所学可知,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第二小问精神,结合上述两则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中学生应该学习五四运动的解放思想、不断创新的精神;勇于探索、追求真理的精神;不畏强暴、忧国忧民、不屈不挠、乐于奉献、勇于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
(4)据所学可知,中国共产党诞生于1921年7月23日,这一天在上海召开了中共一大,故地点在上海。
(5)材料二是五四运动,材料三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据所学可知,这两者的关系是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
(6)据所学可知,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7)据材料四“虽然政府财政收入迅速增加,但支出却增长得更快。”以及从外国贷款,以贷还贷,使得清政府入不敷出,支出远远大于收入。
谢谢
()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recruitment/home/admin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2023秋八上历史期末复习材料题必刷题50题(上)(原卷版+解析版+演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