阆中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
历 史 试 题
(满分:100分 时间:75分钟 )
一、选择题(25*3=75)
1. 中华文明既一体又多元,所以有人说中华文明起源是“漫天星斗,八方雄起”,下
列哪一则史料最能体现这一特征
A.新石器的大量出土 B.有关三皇五帝的神话传说
C.殷墟出土的甲骨文 D.各地发现的史前文明遗址
2. “夏朝设秩宗,商朝卜、巫、史,西周设太史、太祝、太卜、太士等,他们既是神
权的掌权者,又是国家的重要执政官,权位显赫”这表明夏、商、西周政治制度的
共同特点之一是
A.贵族政治色彩浓厚 B. 形成中央间接管理地方体制
C.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D. 根据血缘亲疏分配政治权力
3. 战国时期,孟子认为“无礼义,则上下乱”,韩非子认为“义者,君臣上下之事”。
他们所说“义”的实质是
A.中央集权政治的准则 B.衡量道德修养的标准
C.统治阶层的行为规范 D.维护等级秩序的工具
4. 秦朝设置的县的规模一般都不大,遵循“小县制”原则。秦朝人口约两千万,全国
设有一千余个县,平均每个县所辖人口大约两万人。秦朝这一措施旨在
A.加强中央集权 B.打击割据势力
C.推动经济发展 D.拓展疆域范围
5. 作为史学基本属性之一的时序性是时空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图中①②③处对应
的朝代是
A.东汉、西晋、隋朝 B.东汉、西晋、唐朝
C.东汉、新朝、唐朝 D.西汉、隋朝、唐朝
6. 三国和两晋时期,北方少数民族纷纷内迁到黄河流域,建立自己的攻权。他们彼此
征战,部族人民被屠杀,牛马被掠夺,许多中原城市化为废墟,田地大量荒芜。为
躲避战乱,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南迁的浪潮。这一
时期的北民南迁
A.改变了中国传统经济格局 B.缓解了北方民族矛盾
C.扩大了南方畜牧经济圈 D.促进了江南地区开发
7. 唐代诗人刘得仁系皇亲国戚,其兄弟为达官显贵,而他“出入举场三十年,竟无所
成”;唐宗室子弟李洞屡考不中,竟想去皇陵哭诉。两人的经历反映了唐代
A.科举考试不重考生诗才 B.科举取士体现公平公正
C.选官制度阻断贵族入仕 D.中央政府剥夺宗室特权
8. 唐代宫廷的七部乐、九部乐、十部乐中都有多部外来乐,有来自西域的龟兹、高昌、
疏勒等乐,有来自印度、天竺、康国、安国等乐,以及来自高丽、日本、扶南等乐。
促成当时音乐呈现这种特征的主要因素是
A. 唐朝军事实力的强大 B. 百家争鸣局面的延续
C. 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 D. 加强现实统治的需要
9. 唐代民间流行谚语“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而宋代则流行“做人莫做军,做
铁莫做针”“书中自有颜如玉”等俗语。这一变化主要缘于宋代
A. 边患危机的缓解 B. 社会控制的松弛
C. 儒家地位的确立 D. 崇文抑武的方针
10. 右图是根据《宋史·食货志》记载而绘制的《江淮地区
通过漕运输往汴京的粮食数量变化图》,它可用以说明
A. 江淮农业产量居全国首位
B. 经济重心南移的潜在趋势
C. 漕运是南北交流唯一渠道
D. 北方面临严重的粮食危机
11. 元代在地方设立行省,突破了以山川地理划分区域的传统做法,尽量做到“犬牙交
错”,“以北制南”。其主要意图是
A. 防止地方据险割据 B.整合资源发展经济
C.加强边疆地区管理 D.促进区域平衡发展
12.元朝为修订历法组织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天文测量工作,元政府选派14名天文学
家到国内26处地点进行天文观测,最北到达了西伯利亚,最南则到达了南海诸岛。
公元1280年,元世祖按照“敬授民时”的古语,将修订完成的历法取名为《授时历》
并颁行于世。据此可知,《授时历》的颁行最主要得益于
A.科学家的探索精神 B.地理科学的逐渐普及
C.大一统的政治局面 D.民族关系的不断发展
13. 明万历十五年,顾宪成等人奏疏忤旨,神宗要求内阁拟票重罚。内阁首辅申时行等
只拟罚俸,神宗震怒,令“还改票来!”申时行只得遵旨。这说明,明代内阁大学士
A.作为侍从顾问,影响皇帝决策 B.掌握票拟权力,但仍需服从君权
C.按照皇帝的传谕来票拟和批红 D.万历年间开始参与军国大事决策
14. 郑和船队主要通过赏赐、贸易等方式向东南亚各国输入瓷器、丝绸、铁制农具等产
品,当地的国王也派出使臣来华,如爪哇国“国王常差头目以船只装载方物进贡中
国”。以上现象可以说明郑和下西洋
A.洋航行的主要目的是经贸交流 B.大大增加了明朝财政收入
C.促进了与东南亚各国的友好交往 D.有效抵御了西方殖民侵略
15.“它使得官员之间相互监督,彼此存有戒心从而不敢胆大妄为,不敢欺下媚上,只能甘心做忠顺的奴才。而最令人忌讳的 把官员秘密言事变成官员的一项本职工作,因而亦具有特务性质。”这里的“它”指的是
A. 奏折制度 B.司礼监 C. 内阁制度 D.军机处
16. 红薯比大米和小麦更加抗旱。有学者通过计量史学研究发现,随着18世纪中叶红薯
在中国大面积种植,旱灾和农民起义的相关程度明显减弱。这表明,高产作物的传入
A.解决了国内饥荒问题 B.使土地兼并有所缓解
C.有助于缓和社会矛盾 D.促进了农产品商品化
17.明清时期,涌现出了专门描写商人形象的商贾小说。在一些作家的笔下,商人既有正面的形象,也有负面的形象,他们有的唯利是图,有的讲究诚信,无论哪一种,大都被作家刻画得有血有肉、形象丰满。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封建等级观念受到冲击 B.商人政治地位提高
C.心学对小说创作的影响 D.商品经济得到发展
18. 清朝中期,政府通过将军直辖、设置盟旗、土司制度、派驻大臣等方式稳定了边疆
局势,同时在中央设置理藩院专门处理蒙藏等民族事务。这些做法体现出
A.行省制度弊端显露 B.国家治理因地制宜
C.地方财政面临困境 D.专制集权高度强化
19. 广府童谣是流传于广府地区的民间口头文学艺术,它以说为主,浅显生动、贴近生
活。近代早期有首童谣唱道:“一声炮响,二律埋城,三元里顶住,四方炮台打烂,
伍紫垣借款,六百万讲和,七七礼拜,八千斤未响,九九打下,十足输晒。”这首
童谣说明
A.流行于洋务运动时期 B.民族矛盾的激化
C.表达农民阶级的理想 D.社会性质的变化
20. 《南京条约》规定英国商人“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五
口通商章程》规定“值百抽五”(即进出口商品的税率为 5%)。这些规定
A.便利了列强的资本输出 B.提升了民族工业的竞争力
C.捍卫了中国的关税主权 D.加速了经济的半殖民地化
21. 据史载,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中国市场除洋布大宗之外,“(洋货)一切日
用皆能体华人之心,仿华人之制,如药材、颜料、瓶盎、针纽、肥皂、灯烛、钟表、
玩器,悉心讲求,贩运来华,虽僻陋市集,靡所不至”。由此可推知,当时中国
A.工业生产体系较为完整 B.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C.传统手工业受到了冲击 D.积极融入世界市场
22. 在列强发动的某次侵华战争期间,广州、天津、烟台、旅顺乃至北京附近,都有民
众自发起来抵抗侵略军,恩格斯当年指出:“这是一场维护中华民族生存的人民战
争”。这次战争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3. 两次鸦片战争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西方列强把开放通商口岸作为主要内容,反映
了其发动战争的主要目的是
A.倾销商品,掠夺原料,扩大市场 B.报复中国的闭关政策
C.建立军事基地,侵略亚洲他国 D.为资本输出创造条件
24. 1863年,有官员上奏清廷:“闻日本近遣幼童分往俄美两国,学习制造船炮、铅药
及一切军器之法,期以十年而回……学习制造船炮等法,我国家亦宜行之。”据此
可知,该官员
A.主张清政府开放通商口岸 B.认为西方长技值得学习
C.敦促清政府学习日本政体 D.意识到洋务运动的局限
25. 1901年,清政府被迫与列强11国签订《辛丑条约》,其中“惩办‘首祸诸臣’涉及
中央和地方大臣百余人”;“禁止华北科举考试5年”;这些措施对中国社会产生
的主要影响是
A.推动清王朝实施新政和预备立宪运动
B.导致封建顽固势力失势和立宪派壮大
C.显示出列强对中国旧式精英的心理征服
D.中华民族觉醒和资产阶级革命势不可挡
二、非选择题(共25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一 春秋时期,各族在文化上的联系和交融,是各族在经济及政治上联系和交流的反映和升华。它表明这一时期各族的交融已经达到相当成熟的地步,为汉民族的形成迈出了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步。战国时,东北方的燕国使辽河、海河流域各族逐步与华夏民族交融。自称“蛮夷”的楚族,纵横于汉水、长江流域,成为华夏民族在南方的主要分支。西方的秦国经商鞅变法,进一步吸收、继承和发展了华夏文化,后来居上,一跃而成了华夏民族重要的分支。随着铁农具的普遍使用,适应商业发展的金属货币的广泛流通,交通的发达,城市的繁荣,华夏民族共同经济生活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于是出现了“四海之内若一家”“天下定于一”的共同心理素质。
——摘编自白寿彝等主编《中国通史(第四卷)》
材料二 西汉时期,西北方向与匈奴累年作战。为妥善安置“四夷”,西汉多置属国,自两汉时期先后设置安定、天水、张掖等属国,此后属国制度逐渐从西北边塞扩展至东北、西南方向。属国对降附民族进行集中管理,保留其原有的社会组织,这些属国至东汉时期已陆续郡县化了。此外,针对西域与东北边疆的现实,两汉时期还设置了西域都护、长使、护乌桓校尉、护羌校尉以及使匈奴中郎将等边疆管理机构和职官。
——摘编自卜宪群、袁宝龙《秦汉边疆治理思想的演进历程、实践经验与教训》
材料三
表3
时间 事件
贞观九年(635年) 唐军击破控制今青海、甘肃一带的吐谷浑,吐谷浑降服于唐朝
贞观十四年(640年) 唐灭西域高昌国,设安西都护府,管辖天山以南的广大地区
贞观十八年至贞观二十二年(644—648年) 唐在西域灭焉耆,破龟兹
唐高宗显庆二年(657年) 唐灭西突厥,唐朝声威跨越葱岭,到达波斯
——摘编自白寿彝等主编《中国通史(第六卷)》
(1)根据材料一,指出春秋战国时期民族关系出现的重要变化。(4分)
(2)根据材料二,归纳西汉边疆治理的特点。(2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朝前期能控制西域的原因并指出其经略西
北边疆地区的制度性举措。(6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认识。(3分)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材料 近世千年大变局时代,开眼看世界或曰开放思想的生发,是中国早期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之一。由民族英雄林则徐倡导的“开眼看世界”,是中国人应对千年变局之时变,挣脱传统守旧文化束缚,走向现代化的必要前提。魏源根据《四洲志》及明末至鸦片战争时期西方人所写的世界历史、地理著作、地图、部分科技资料等编成了《海国图志》一书,书中提出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思想具有极大突破性。曾被《纽约时报》称为“东方伽利略”的徐继畲,广泛搜求中外文献,撰成的《瀛寰志略》对洋务运动、维新运动乃至日本社会的影响仅次于《海国图志》。虽然如此,但由于晚清盲目虚骄的保守派势力根深蒂固,对人们思想影响巨大,晚清爱国志士的开放思想的发展过程十分坎坷曲折。
——摘编自陈争平《晚清“开眼看世界”与中国早期现代化发展》
根据材料并结合鸦片战争时期的史实,围绕材料中的整体或某一观点自拟论题,并予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论证充分,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阆中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
历史参考答案
1-5 DCDAA 6-10 DBCDB 11-15 AABCA
16-20 CDBBD 21-25 CBABC
26.【答案】(1)变化:各民族联系日益密切;少数民族华夏认同观念产生并加强;华夏族和其他民族接触频繁,促进了民族融合。(4分,答出两点即可)
(2)特点:方式多样;因地制宜。(2分)
(3)原因:唐朝军事实力强盛;西域诸族内部存在分裂倾向;突厥势力相对衰落;唐朝民族政策开明,文化先进,一些少数民族主动归附。(4分,答出两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举措:设置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统辖天山南北;在西域设置羁縻府州。(2分)
认识:中华民族起源历史悠久;民族关系和谐促进国家强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3分,答出两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27【答案】
论题:“开眼看世界”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重要前提。(2分)
论述: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前所未有的灾难的同时,也惊醒了当时部分开明官僚和知识分子,他们迈出了近代中国了解西方的第一步。林则徐作为“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编纂、整理《四洲志》,介绍西方历史地理知识,魏源在《四洲志》的基础上编著《海国图志》,介绍世界各地的历史、地理、政治、军事,并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对天朝上国观念造成一定冲击。他们的著作激励着先进中国人不断深入探寻西方国家强大的奥秘,开启探索近代中国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道路。因此,近代早期的“开眼看世界”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重要前提,为此后中国社会转型道路的探索奠定了基础。(8分)
(“示例”仅供参考,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详解】本题是论述题之结论探究题。时空:鸦片战争时期(中国)。本题是开放性试题,没有固定答案。根据“近世千年大变局时代,开眼看世界或曰开放思想的生发,是中国早期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之一。由民族英雄林则徐倡导的‘开眼看世界’,是中国人应对千年变局之时变,挣脱传统守旧文化束缚,走向现代化的必要前提”可知,“开眼看世界”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重要前提。结合鸦片战争前后先进的中国人开眼看世界的相关史实进行论述,如林则徐作为“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编纂、整理《四洲志》,介绍西方历史地理知识,魏源在《四洲志》的基础上编著《海国图志》,介绍世界各地的历史、地理、政治、军事,并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对天朝上国观念造成一定冲击。他们的著作激励着先进中国人不断深入探寻西方国家强大的奥秘,开启探索近代中国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道路。因此,近代早期的“开眼看世界”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重要前提,为此后中国社会转型道路的探索奠定了基础。从其他角度总结论点进行阐述,言之有理亦可。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四川省南充市阆中名校2023-2024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