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河北省石家庄市赵县职工子弟学校2023-2024七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答案)

2023~2024学年七年级第一学期第三次学情评估
历史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仔细审题,工整作答,保持卷面整洁。
3.考生完成试卷后,务必从头到尾认真检查一遍。
一、选择题。(本题20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航拍中国》第三季第一集中,有这样一段解说词:约170万年前,他们生活在这块土地上,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这一集介绍的地方是( )
A.云南元谋县 B.北京周口店 C.山东大汶口 D.陕西半坡村
2.下列图片将参加一次文物展览,展览的主题可能是( )
半坡居民房屋复原图 贾湖遗址出土的炭化稻粒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猪纹陶钵
A.早期国家的产生 B.原始农耕生活
C.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 D.炎帝和黄帝的发明
3.“战争十分激烈,蚩尤请来了风伯、雨师施展法术,突然间风雨大作……黄帝命部下制造指南车,辨别了方向,才把蚩尤打败。”与这一表述相关的事件是( )
A.涿鹿之战 B.桂陵之战 C.阪泉之战 D.马陵之战
4.历史课堂上,同学们分小组来讨论“夏、商、西周这三个朝代灭亡的共同原因”,最后得出的一致结论应该是( )
A.遭到少数民族的入侵 B.诸侯内乱导致战争不断
C.社会经济遭到了破坏 D.朝政腐败暴政亡国
5.小赵同学在阅读历史书籍时,文中有如下记载:“在商朝,贵族征讨其他国家胜利后往往举行祭祀,向祖先报捷。”如果要验证这一观点的真实性,最有说服力的资料是( )
A.神话传说 B.《史记·殷本纪》
C.甲骨文资料 D.铭文
6.某学习小组要写一篇历史小论文,探讨“有一个诸侯国在春秋时期占有重要的地位,但在战国时分为三个诸侯国”的问题,该学习小组要探讨的诸侯国是( )
A.燕 B.鲁 C.晋 D.楚
7.有研究者认为,都江堰的开凿使成都平原渠河纵横,“灌溉蜀郡田畴以万亿计,蜀用富饶,号称陆海”,灌溉之利与航运之便使成都成为古代著名的繁华都市之一。该研究者意在说明都江堰( )
A.促进区域内社会经济发展 B.同时具备防洪和灌溉的功能
C.成功解决黄河流域的水患 D.其修建迁就于自然地势因素
8.胡适说:“孔子是了不得的教育家,他提出的教育哲学可以说是民主、自由的教育哲学,将人看作是平等的”。下列主张能突出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
A.“兼爱”“非攻” B.有教无类 C.民贵君轻 D.为政以德
9.“从政治意义上去考虑问题,始皇这个称号,实在是当之无愧,他的许多措施具有创始意义,他开创了一个伟大的时代。”以下属于这个“伟大时代”特征的是( )
A.尊王攘夷,号令诸侯 B.连绵战争,百家争鸣
C.统一六国,中央集权 D.开辟西域,统一岭南
10.历史课堂上,周老师提示“戍守长城”“遇雨误期”“张楚政权”等关键词,同学们能联想到( )
A.“国人暴动” B.陈胜、吴广起义 C.楚汉之争 D.长平之战
11.西汉统治者在充分认识到“先富民,再强国”的道理后,在王朝建立之初采取的富民政策是( )
A.以德化民 B.削弱侯国 C.休养生息 D.实行分封
12.“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材料描述的是( )
A.西汉建立 B.汉击匈奴 C.汉通西域 D.文景之治
13.假设我们回到汉武帝时期的最高学府去读书,那么我们学习的主要内容是( )
A.儒家经典著作 B.法家治国之道 C.天文算术之理 D.无为而治之道
14.他十七岁就率领八百骑兵深入大漠,骁勇善战、屡建奇功,封冠军侯,一生践行着“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誓言,他与卫青出击匈奴,保卫了祖国山河。材料中的“他”是( )
A.蒙恬 B.项羽 C.霍去病 D.张角
15.诵读传世名篇,传承永恒经典。《三字经》中“光武兴,为东汉,四百年,终于献”中的“光武兴”,反映的是( )
A.嬴政的统治局面 B.刘邦的统治局面
C.王莽的统治局面 D.刘秀的统治局面
16.东汉和帝幼年即位,窦太后临朝称制,窦氏一族把持朝政,“权贵显赫,倾动京师”。汉和帝不甘为傀儡,与宦官密谋铲除了窦氏一族,宦官因功封侯,也开始把持朝政。这反映东汉后期( )
A.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B.皇帝个人能力不足
C.社会治安状况不佳 D.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17.“武帝欲联合大月氏共击匈奴,张骞应募任使者……”由此表述可知,张骞最初出使西域的主要目的是( )
A.进一步扩大汉朝疆域 B.加强对西域的管理
C.寻求军事同盟 D.准备发动漠北战役
18.西汉宣帝时,以郑吉为卫司马,负责维护鄯善以西的西域南道。公元前60年,汉宣帝把保护车师(今新疆吐鲁番一带)以西的西域北道的任务也交给他,郑吉在西域中部设置幕府,治乌垒城(今新疆轮台东)。材料反映了( )
A.漠北战役的重大影响 B.西域都护的设置
C.汉朝与西域往来中断 D.丝绸之路的开辟
19.甲骨不易多得,金石笨重,简帛昂贵,简牍所占空间很大,都不便于日常书写。东汉时蔡伦在洛阳总结前人经验,改进了造纸术,为纸张取代竹帛开辟了前景。这段话中能提取到的历史信息是( )
A.造纸流程的繁琐性 B.造纸原料易于推广
C.改进造纸术的原因 D.纸的使用日益普遍
20.“全书分为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即所谓的五体结构……然后一代君臣政事,贤否得失,总汇于一编之中。”材料所述的这一著作是( )
A.《史记》 B.《伤寒杂病论》 C.《论语》 D.《道德经》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个小题,21题15分,22题13分,23题18分,24题14分,共60分)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图一:北京人使用的打制石器 图二: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耜 图三:春秋战国时期的铁农具
(1)据图片,概括图一到图三反映出的农业生产工具的发展趋势。(4分)
(2)据所学可知,图一、图二所示的哪一原始人类过上了定居生活?(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理由。(3分)
(3)指出与图三同一时期的另一项发生在农业生产领域的革新。(2分)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两农业领域的革新对农业发展的作用。(4分)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
材料一:周公教成王说你得用心考察众诸侯谁纳贡,谁不纳贡。纳贡的如果礼貌不好即是侮慢王朝,等于不贡。
——范文澜《中国通史》第一卷
材料二:王(注:东周初年第二代周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朝觐),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击之……(周)王卒大败……
——《左传·桓公五年》
材料三:(春秋时期)一些势力比较强大的诸侯国图谋称霸,相互之间开展了争夺土地、人口和掠取各国贡物的战争。在争霸过程中,中原的“诸华”“诸夏”在同周边的戎、狄、蛮、夷等民族交往和斗争中,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
材料四:生存的压力,能否铸就崭新的国家?一个旧制度的挑战者,为君王的信念而战。机遇、开拓、质疑、争斗,古老的秦国在变法中成长为东方霸主。
——《历史的拐点》解说词
(1)对比材料一、材料二,周王室的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3分)
(2)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春秋争霸的认识。(3分)
(3)材料四中的“变法”指的是什么?(2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铸就“崭新的国家”,变法在军事方面采取的措施。(3分)
(4)综上所述,概括这一时期的最主要特征。(2分)
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材料一: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强而合从以逆京师。
材料二:统一思想,归本儒家,便是要使全国人民有一致的信仰,让大家在相同的目标下,致力于共同的利益,所以统一思想是有其必要的……因此,我们平心而论,董仲舒统一思想,尊崇儒术的呼吁,其功当多于过。
——李威熊《董仲舒与西汉学术》
材料三:汉初,一些贵族官僚、富商大贾操纵造币之权,威胁中央。郡国诸侯王操持铸币权,势力膨胀,成为吴楚七国之乱的经济基础。
——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
(1)材料一所反映的问题后来对中央政权造成了什么影响?(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武帝为解决这一问题采取的措施。(4分)
(2)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在思想方面采取了怎样的措施?(2分)起到了怎样的历史作用?(2分)
(3)为解决材料三反映的问题,汉武帝采取了什么措施?(2分)除此之外,在经济方面汉武帝还制定了哪些措施来巩固统治?(4分)
(4)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从评价汉武帝角度,写出你的感言。(2分)
2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2100多年前,中国汉代的张骞肩负和平友好使命,两次出使中亚……我的家乡陕西,就位于古丝绸之路的起点。站在这里,回首历史,我仿佛听到了山间回荡的声声驼铃,看到了大漠飘飞的袅袅孤烟。这一切,让我感到十分亲切。
——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的演讲
材料二:读图。
出土于东汉贵族墓的罗马玻璃瓶 地中海东部帕尔米拉古城发现的中国丝绸
材料三:古今中西的几大文明,各有特点,但这些特点完全不应成为互相敌视的原因,倒恰好是彼此借鉴的理由……任何一个文明,不论有多古老,多有特色,也必定含有与其他文明共享的一些价值理念,否认这一点,就无法参与全球精神财富的大循环。
——摘编自《南方周末》
(1)据材料一,指出习近平主席所说的“古丝绸之路的起点”。(2分)派遣张骞出使西域的统治者是谁?(2分)根据所学知识,概括张骞先后出使西域成功的原因。(4分)
(2)材料二反映出丝绸之路的开通具有怎样的作用?(4分)
(3)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人类文明交流对我们有怎样的启示?(2分)
2023—2024学年七年级第一学期第三次学情评估
历史 参考答案
评分说明:
1.本答案仅供参考,若考生答案与本答案不一致,只要正确,同样得分。
2.如考生答案政治观点错误,则该题不得分。
一、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B A D C C A B C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D A C D D C B C A
二、21.(1)从粗陋发展到日益先进、工具材料不断改进、制作技术不断进步等。(4分,意思相近即可)
(2)河姆渡人。(2分)从他们的生产工具可知,他们从事农作物的种植、家畜的饲养,为定居生活创造了条件。(3分,意思相近即可)
(3)革新:牛耕。(2分)作用: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并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4分,意思相近即可)
22.(1)周王室的地位下降,统治力大减,无力控制名诸侯国。(3分,意思相近即可)
(2)诸侯争霸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但客观上促进了民族交融。(3分,意思相近即可)
(3)商鞅变法。(2分)措施: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3分)
(4)战争与变革。(2分,意思相近即可)
23.(1)影响:诸侯国势力强大,威胁中央集权。(2分)措施:颁布“推恩令”,将诸侯王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对诸侯王实行削爵、夺地、除国,(4分,意思相近即可)
(2)措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分)作用:使儒学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2分,意思相近即可)
(3)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2分)实行盐铁官营、专卖;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4分)
(4)汉武帝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或汉武帝是一位拥有雄才大略的皇帝)(2分,意思相近即可)
24.(1)长安。(2分)汉武帝(或刘彻)。(2分)原因:汉武帝的重视;张骞志在为国分忧,不忘使命;西域各国愿意与汉朝交往;汉朝的富足与强大等。(4分,答出两点且意思相近即可,其他符合题意的答案亦可得分)
(2)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4分,意思相近即可)
(3)启示:①不同文明之间相互碰撞、相互交融,共同发展;②文明交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2分,写出一点且意思相近即可,其他答案符合题意亦可得分)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河北省石家庄市赵县职工子弟学校2023-2024七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