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期末质量监测试题(卷)历史
注意事项:
1、文科综合由历史和道德与法治两部分组成,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其中历史部分分第Ⅰ卷和第Ⅱ卷,全卷共8页,满分75分,考试时间70分钟。
2、答案全部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只收回答题卡。
第Ⅰ卷 选择题(共30分)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选项涂黑。本大题有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下面是某班历史兴趣小组在网上搜集的一组世界古代建筑的图片,这些古代建筑所蕴含的共同的历史价值是( )
A.能佐证当时社会等级界限分明 B.体现最高的建筑与雕刻艺术水平
C.见证欧亚劳动人民的建筑智慧 D.研究当时社会状况的第一手史料
2.“罗马帝国的扩张,阿拉伯帝国的征服……无疑是古代史上突破相互孤立隔绝的重大事件。但横贯亚欧大陆丝绸古道上的商队往来,联系太平洋西海岸、印度洋、地中海等诸海航路的船只航行,对传播生产技术、文化知识于古代世界各地也许是更为重要的。”这段材料旨在说明
A.古代世界各地区之间的交往十分频繁
B.和平交往有利于古代世界各地的发展
C.暴力冲突是古代世界各地区交往的主要方式
D.阿拉伯人为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3.中世纪初期,当罗马帝国的西半部在日耳曼人的入侵下成为支离破碎的众多王国时,东半部却顶住了冲击,继续存在了一千年,直到1453年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攻破。材料所描述的“东半部”的国家是( )
A.波斯帝国 B.亚历山大帝国
C.拜占庭帝国 D.查理曼帝国
4.新航路开辟后,小麦、葡萄、马匹、牛、猪等从欧洲来到美洲,使得食物和营养的供给速度加快。美洲的作物,如玉米、马铃薯在非洲、亚洲和欧洲生根发芽。到了18世纪,亚洲人的饮食中玉米和马铃薯的比重大大提高。材料旨在说明新航路开辟( )
A.促进了不同地区文明的交流 B.推动了世界各地区共同发展
C.给世界各地人民带去了灾难 D.扩大了世界粮食的生产规模
5.《独立宣言》清晰地总结了北美人民对于天赋人权、人民主权、民族自决等政治原则的思考,列举了英王及其政府对北美人民的种种压迫,指出英王对北美人民的正当权利和诉求置之不理。由此可见,宣言
A.指出了北美独立的必要性和正义性 B.提出分权制衡基本原则
C.标志着北美殖民地统一市场的形成 D.批判了奴隶制度的罪恶
6.对比同类历史事件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技能之一。从下面的信息中能得出两部法律文献的共同之处是( )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英国《权利法案》 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全国公民都有权亲身或经由其代表去参与法律的制定。 法律对于所有的人,无论是施行保护或处罚都是一样的。 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故他们都能平等地按其能力担任一切官职、公共职位和职务,除德行和才能上的差别外,不得有其他差别。 ——法国《人权宣言》
A.都表现了反对君主专制的诉求 B.都体现了分权制衡的原则
C.都宣告了保护私有财产的原则 D.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7.约翰·麦克尼尔在《能源帝国》中写道:从1780年到1880年的100年间,英国利用自己的煤炭储备所提供的能源建立了世界上技术最先进、最有活力和最繁荣的经济。英国能利用煤炭能源建立最繁荣的经济,主要得益于( )
A.瓦特改良蒸汽机的推广 B.内燃机创制与使用
C.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 D.火车和轮船的出现
8.从蒸汽机到内燃机,这场机器导致的力量革命使男人在生产领域的力量优势变得无足轻重,女性与男性第一次平等地站在机器面前。获得就业机会的广大劳动妇女逐步取得了经济独立,提高了妇女的家庭地位,由此改变了传统的婚姻价值观,推动了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材料说明( )
A.科学研究引领技术突破 B.男女平等基本实现
C.科技进步引起社会变化 D.国际工人运动兴起
9.列宁站在装甲车上向民众发表他的第一次演说,大街小巷全都震颤。不久就开始了震撼世界的十天。炮弹已经爆炸,摧毁了一个王国,一个世界。这种“震撼"指俄国
A.最早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工人运动 B.第一次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C.发动了武装起义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D.宣布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和谈
10.1921年夏天,干旱阻碍了俄国经济生活的复苏,农民的收成少得可怜。但到1923年时,苏联已经开始出口谷物了,私有商店重新开张,商家开始光明正大地走在大街上。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A.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B.实施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推行了新经济政策 D.实行了两个五年计划
11.下图所示的两位人物均是印度历史上反抗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英雄。他们的共同之处是( )
A.都取得了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胜利 B.都用和平的方式维护本国主权
C.都推动了印度民族解放斗争的发展 D.都推翻了本国的封建专制统治
12.“在赢得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同盟中,主要成员之间的关系已经破裂,它们尽管还没有发生军事冲突,但在意识形态和地缘政治方面,却已经处于对抗状态。”这种“对抗状态”正式开始于( )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北约”“华约”建立 D.欧洲联盟的成立
13.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说:“社会有一个梯子和一张安全网,梯子用来供人们自己努力改善生活,安全网则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其中“安全网”应该理解为( )
A.社会保障制度 B.粮食安全保障
C.国家防卫体系 D.国民教育体系
14.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判断。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A.1859年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的著作《物种起源》出版
B.1918年结束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
C.1920年甘地号召印度人民开始开展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D.1999年底巴拿马从美国手中收回了运河区的全部主权
15.以联合国为主要代表的全球性政治组织,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世界贸易组织为重要支柱的全球性经济组织,以北约、上海合作组织为主要代表的地区性安全组织,以欧盟、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为主要代表的区域性合作组织,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说明了( )
A.国际组织主导重大国际事务 B.新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形成
C.加强国际合作是大势所趋 D.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45分)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10分)
16.梳理年代尺、观察历史地图、构建思维导图是我们必备的历史学习技能。根据要求,完成下面相关问题。
(1)年代尺可以清晰反映历史发展的脉络。下面年代尺梳理了美国的发展历程(部分),把A、B两处相关的历史事件补充完整。
(2)历史地图是表明历史现象的位置和环境的工具。下面图1到图2欧洲各国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简述图2反映历史事件的影响。
(3)构建学科思维导图有助于形成“关联化知识”、“理解性记忆”、“结构化思考”和“可视化思维”的历史学习能力。请你将下面的思维导图补充完整。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含两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7.大国的崛起之路体现了各自鲜明的不可重复的时代特征和民族个性。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斯大林强调苏联的工业化必须从重工业开始……走高速度、高积累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道路。……苏联创造的工业化模式在二战以后为众多社会主义国家所仿效。苏联继续实行这一工业化发展战略直至国家解体。
——摘编自詹晓良《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中的阵痛》
(1)根据材料一指出苏联工业化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苏联工业化所取得的成就。
材料二:美国学者保罗·肯尼迪在他的著作《大国的兴衰》一书中强调: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经济力量是军事实力的后盾。大国兴起,起于经济和科技发达,以及随之而来的军事强盛和对外征战扩张。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初,在全球实力对比所发生的一切变化中,对未来最富有决定性作用的是美国的崛起。美国崛起是多种因素而非单一因素造成的。
(2)根据材料二,结合相关史实举例说明“美国崛起是多种因素而非单一因素造成的”。
材料三:1853年,在美国“黑船”的胁迫下,长期闭关锁国的日本选择了不战开国。15年后的1868年,日本开始明治维新,不到50年就成为世界五强之一,完成了近代以来日本的第一次崛起。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以“和平宪法”为基础,在美国扶持下,经济迅速发展。……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日本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也跃居世界第一,完成了近代以来日本的第二次崛起。
——摘编自孟小旭《日本崛起的文化因素》
(3)根据材料三,结合相关史实分别简述日本两次崛起的原因。
18.国际关系是指人们超越国家界限建立起来的一种特殊社会关系,它是世界历史的重要内容。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871年,德意志帝国完成统一,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使德国工业化进程异常迅速。1870年,英国的工业产量占世界工业总产量的31.8%,而德国仅占13.2%。到1914年时,英国工业产量所占的比例已下降到14%。德国的产量却得到了充分的增长,上升到14.3%,大于英国所占的比例。德国工业总产量的激增意味着在海外市场它同英国的竞争十分激烈,要求建立一个与其日益增长的经济实力相称的帝国。19世纪后期,几乎所有的强国都卷入了殖民地竞争,促成了互相冲突的联盟体系的形成,这些联盟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战争的到来。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列强在巴黎和会上纵横捭阖,矛盾重重,围绕着会议程序问题、对德和约问题、波兰问题和中国山东问题展开激烈斗争,最后终于达成妥协,拟定了《协约及参战各国对德和约》(即《凡尔赛条约》。1919年4月30日德国代表团被召到巴黎,5月7日才接到和约文本。德方试图对文件作出修改,但遭到拒绝,最后被迫于6月28日在凡尔赛镜厅签署和约。
——摘编自蔡磊主编《世界全史速读》
《雅尔塔协定》其主要内容是:苏美英三大国领袖同意,在德国投降及欧洲战争结束后两个月或三个月内苏联将参加对日作战,其条件为:1.外蒙古(今蒙古人民共和国)的现状须予维持。……大连商港须国际化,苏联在该港的优越权须予保证,苏联之租用旅顺港为海军基地须予恢复;……苏美双方还一致同意,对该协定严格地保守秘密。直到罗斯福去世后,杜鲁门总统才于1945年6月14日指令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将协定内容通知国民党政府。
——摘编自方连庆等《国际关系史》(现代卷)
材料三:1945年以后,殖民地人民进行了卓有成效的革命,这与1918年以后帝国权力的强化形成了鲜明对照。20年内,欧洲幅员辽阔的各个帝国全部消失。因此,在战后不久,全球就开始了两个最显著的进程——殖民地革命和冷战。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对比巴黎和会和雅尔塔会议的异同。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全球就开始了两个最显著的进程”的含义。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影响国际关系变化的因素有哪些?
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5分)
19.只有深刻把握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汲取智慧,才能更好的迎接未来。张老师以“智慧之光”为主题设计了下面的学习任务单,请你一起参与完成相关学习任务。
任务一【阅读材料——汲取思想智慧】
“运动”关心的是今世而不是来世,它关注的是非宗教的古典文化而不是基督教神学。它以人文主义思想为指导,提倡以人为本,肯定人性,肯定现世生活,它猛烈冲击了封建神学,被认为是冲破黑暗中世纪的一道“曙光”。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为什么说这场运动“被认为是冲破黑暗中世纪的一道‘曙光’”?
在新的时代和阶级的呼唤下,1848年《共产党宣言》问世了。这一崭新的思想理论是发展的科学,它在实践中通过不断创造性运用而被印证和发展。
——摘编自赵昭《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意义》
(2)简述《共产党宣言》发表的历史意义。
任务二【观察图片——感悟外交智慧】
(3)下面图片反映的史实分别用怎样的智慧解决复杂的现实问题?
任务三【以史为鉴——阐释智慧发展】
(4)人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和发展了各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秉持平等、谦虚、包容的态度,了解各种文明的真谛,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有利于各国携手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各种挑战。请以“智慧·发展”为题,写一篇150字左右的小短文。(提示:可以从下面的关键词中任选三个)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俄国1861年改革 新经济政策 罗斯福新政 人类命运共同体
试卷第6页,共7页
1.D
【详解】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金字塔、帕特农神庙遗址、罗马大竞技场遗址作为历史遗址,是研究当时社会状况的第一手史料,D项正确;金字塔反映出反映了古埃及国王的无限权力,帕特农神庙和罗马大竞技场反映出希腊、罗马的建筑艺术,排除A项;材料不能体现出最高的建筑与雕刻艺术水平,排除B项;金字塔是古代埃及的文明成就,在非洲,不能见证欧亚劳动人民的建筑智慧,排除C项。故选D项。
2.B
【详解】根据材料“罗马帝国的扩张,阿拉伯帝国的征服…无疑是古代史上突破相互孤立隔绝的重大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暴力交往方式产生的影响;“横贯亚欧大陆丝绸古道上的商队往来,联系太平洋西海岸、印度洋、地中海等诸海航路的船只航行,对传播生产技术、文化知识于古代世界各地也许是更为重要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和平交往方式产生的影响。两种交往方式对比,和平交往更有利于世界的发展,选项B符合题意;AD项材料内容没有涉及,排除;C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故选B。
3.C
【详解】依据题干“东半部却顶住了冲击,继续存在了一千年,直到1453年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攻破”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罗马帝国又称为拜占庭帝国, 1204年,拜占廷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曾被第四次十字军东征攻陷,直到1261年收复,1453年5月29日,奥斯曼帝国苏丹穆罕默德二世率军攻入君士坦丁堡,拜占廷帝国正式灭亡,由此可知,“东半部”的国家是拜占庭帝国,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的内容与题干的内容不一致,不符合题意;故选C。
4.A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新航路开辟后,小麦、葡萄、马匹、牛、猪等从欧洲来到美洲,使得食物和营养的供给速度加快。美洲的作物,如玉米、马铃薯在非洲、亚洲和欧洲生根发芽。到了18世纪,亚洲人的饮食中玉米和马铃薯的比重大大提高。”可知,材料描述了新航路开辟以后,世界各地之间物种的相互交流,也是文明的交流,因此题干信息反映出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地区之间文明的交流,A项正确;题干信息主要强调新航路开辟后的文明交流,未涉及世界各地区共同发展,排除B项;题干信息主要强调新航路开辟后的文明交流,未体现世界各地人民带去了灾难,排除C项;题干信息主要强调新航路开辟后的文明交流,未说明世界粮食的生产规模,排除D项。故选A项。
5.A
【详解】依据题干信息“清晰地总结了北美人民对于天赋人权、人民主权、民族自决等政治原则的思考,列举了英王及其政府对北美人民的种种压迫,指出英王对北美人民的正当权利和诉求置之不理”结合所学可知,《独立宣言》是北美洲十三个英属殖民地宣告脱离 大不列颠王国,并宣告独立的纲领性文件。题干内容说明了北美独立的必要性和正义性,故A正确;1787年美国宪法提出分权制衡基本原则,故B错误;《独立宣言》标志着美国独立,与北美殖民地统一市场的形成无关,故C错误;题干未批判了奴隶制度的罪恶,故D错误。综上故选A。
6.A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可知,《权利法案》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的重要法律文件,奠定了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理论和法律基础,确立了议会所拥有的权力高于王权的原则,具有宪法的性质,标志着君主立宪制开始在英国建立,为英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扫清了道路。《人权宣言》是在法国大革命时期颁布的纲领性文件。宣告了人权、法治、自由、分权、平等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基本原则。故英国《权利法案》和法国《人权宣言》都表现了反对君主专制的诉求,A项正确;英国代议制都体现了分权制衡原则,如英国内阁和议会,法国没有分权制衡的原则,排除B项;法国《人权宣言》体现了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等原则,英国《权利法案》未体现,排除C项;法国《人权宣言》不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排除D项。故选A项。
7.A
【详解】依据题干的“从1780年到1880年的100年间,英国利用自己的煤炭储备所提供的能源建立了世界上技术最先进、最有活力和最繁荣的经济”和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始时间是18世纪60年代,结束于1840年前后,最先开始于英国。1780年到1880年的100年间,正好处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瓦特改良蒸汽机的推广,把人类带入“蒸汽时代”,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A项正确;内燃机、发电机和电动机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与题干不符,排除BC项;为火车和轮船提供动力的是瓦特改良的蒸汽机,排除D项。故选A项。
8.C
【详解】根据题干“从蒸汽机到内燃机,这场机器导致的力量革命使男人在生产领域的力量优势变得无足轻重,女性与男性第一次平等地站在机器面前。获得就业机会的广大劳动妇女逐步取得了经济独立,提高了妇女的家庭地位,由此改变了传统的婚姻价值观,推动了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结合所学可知,工业革命改变了传统的婚姻价值观,推动了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C项正确;题干反映的机器应用导致社会变化,并没有反映科学研究与技术突破的关系,排除A项;工业革命没有使男女平等成为社会现实,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推动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兴起,排除D项。故选择C。
【点睛】
9.B
【详解】根据材料“列宁站在装甲车上向民众发表他的第一次演说,大街小巷全都震颤。不久就开始了震撼世界的十天。炮弹已经爆炸,摧毁了一个王国,一个世界”可得出俄国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第一次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B项正确;最早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工人运动与题干不符,排除A项;二月革命发动了武装起义推翻沙皇专制统治,排除C项;宣布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和谈与题干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10.C
【详解】1921年,俄国经历3年内战,经济非常困难,同时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为缓和社会矛盾,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允许自由贸易,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因此出现材料中的现象,故选C;A是1917年二月革命,排除;B是1918年到1921年,排除;D是1928—1937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
11.C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克拉什米 巴依就是章西女王,章西女王领导的印度民族大起义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者,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这次起义也是19世纪中期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甘地发动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动员了广大群众,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民众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同时,甘地为防止爆发革命,控制了群众的斗争方式,保证了资产阶级对运动的领导权,克拉什米 巴依和甘地的共同之处是推动了印度民族解放斗争的发展,C项正确;章西女王领导的印度民族大起义没有取得胜利,排除A项;印度民族大起义用暴力的方式维护本国主权,排除B项;印度民族大起义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都反抗的是英国殖民统治,排除D项。故选C项。
12.A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47年,杜鲁门发表讲话,被称为杜鲁门主义,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是冷战开始的标志,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不是冷战开始的标志,不符合题意;故选A。
13.A
【详解】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缩小社会贫富差距,少因贫困引发的社会问题,实施了一系列福利制度。它的实质是国家运用社会保障政策和社会服务支出,来保障个人和家庭的最低收入,保障经济安全,并使公民能享受到较好的社会服务。根据题干安全网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可知,安全网指的就是福利国家的社会保障体系,A项正确;BCD选项都不符合材料的特点,排除。故选A项。
14.B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判断,“1918年结束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是人们对一战这一史实的分析、评价,属于历史解释,B符合题意;ACD三项的内容都属于历史史实,不符合题意;故选B。
15.C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反映了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世贸组织和区域性合作组织等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由此可见加强国际合作是大势所趋,C项正确。国际组织主导重大国际事务在材料中不能体现,排除A项;新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尚未形成,排除B项;材料强调国际合作是大势所趋,不是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排除D项。故选C项。
16.(1)A:美国内战;B:罗斯福新政。
(2)变化:由对抗到走向联合;影响:促进了西欧国家经济的发展,提高了欧洲国家的国际地位,推动世界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3)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②新航路的开辟;③世界市场初步形成;④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详解】(1)事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美国内战:1860年,林肯当选为美国第16任总统。他主张限制奴隶制的发展,成为南方奴隶主发动叛乱的借口。1861年,美国内战爆发,史称“南北战争”。美国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经过南北战争,美国废除了奴隶制度,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B:罗斯福新政: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29年-1933年的经济危机,给美国经济造成严重的破坏,引起了政治危机,导致社会矛盾尖锐,政局动荡。为消除经济危机的影响,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实行罗斯福新政,改变资本主义制度下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采用国家干预手段来扭转经济形势。
(2)变化:根据题干图1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到图2欧洲共同体成员国示意图。可知,欧洲各国关系发生的变化:由对抗到走向联合。图2反映历史事件的影响:随着经济的发展,西欧国家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它们逐渐走上了联合自强以提高国际地位的道路。20世纪50年代初,法国和联邦德国等六国组建欧洲煤钢共同体。1958年,六国又建立了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1967年,这三个组织合并为欧洲共同体,简称“欧共体”。1993年,大部分西欧国家在欧共体上的基础上组成了欧洲联盟,大大加快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欧洲共同体促进了西欧国家经济的发展,提高了欧洲国家的国际地位,推动世界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3)事件: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根据思维导图的四个主题分别是:新航路的开辟、早起知名扩张、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可知思维导图的主题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②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以往各地区相互孤立隔绝的状态,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从此逐步确立起来;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是生产领域的一次意义重大的飞跃,它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第一次工业革命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促进了生产组织与管理方式的变革,大工厂制度建立;造成社会阶级结构的重大变化,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逐渐成为社会的两大阶级;促进了城市发展,加速了城市化进程;丰富了人们的社会生活;使世界各地的联系日益紧密,世界市场步形成。
④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取得了跨超式的发展,成为工业化强国;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垄断组织,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资本主义对外扩张增强,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17.(1)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成就:1928—1937年,苏联先后完成了两个五年计划,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苏联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强大的工业国。
(2)美国通过两次资产阶级革命,确立资产阶级民主政体,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扫清了障碍,具备了政治制度的优势;第二次、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美国的新技术、新发明领先世界,占据全球市场,迅速发展成为资本主义强国,这是经济发展和科技的推动;两次世界大战不但刺激了美国经济的发展,战后美国的政治地位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一战后的华盛顿体系确立了其在亚太地区的主导地位,二战后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等。
(3)第一次: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于资本主义强国之列;19世纪末20世纪初先后通过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不断扩大在华利益;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利用列强无暇东顾之机大肆在远东地区扩张。
第二次:第二次大战后,美国在日本推行非军事化和民主化改革,推动日本政府颁布“和平宪法”;冷战时期,美国积极扶持日本,朝鲜战争爆发后日本获得大量军需订单;日本政府利用当时有利的外部环境,制定恰当的经济政策,大力引进先进技术,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日本十分重视教育的发展,大力培养人才等。
【详解】(1)特点:根据材料“必须从重工业开始”可知,苏联工业化的特点是优先发展重工业。
成就: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28—1937年,苏联先后完成了两个五年计划,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苏联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强大的工业国。
(2)说明:根据材料“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经济力量是军事实力的后盾。大国兴起,起于经济和科技发达,以及随之而来的军事强盛和对外征战扩张。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初,在全球实力对比所发生的一切变化中,对未来最富有决定性作用的是美国的崛起。美国崛起是多种因素而非单一因素造成的。”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通过两次资产阶级革命,确立资产阶级民主政体,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扫清了障碍,具备了政治制度的优势;第二次、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美国的新技术新发明领先世界,占据全球市场,迅速发展成为资本主义强国,这是经济发展和科技的推动;两次世界大战不但刺激了美国经济的发展,战后美国的政治地位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一战后的华盛顿体系确立了其在亚太地区的主导地位,二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等。这些说明“美国崛起是多种因素而非单一因素造成的”。
(3)第一次:根据材料“15年后的1868年,日本开始明治维新,不到50年就成为世界五强之一,完成了近代以来日本的第一次崛起”可归纳出第一次崛起的原因是进行明治维新。日本明治维新开始于1868年。明治维新成为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第二次:根据“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以“和平宪法'为基础,在美国扶持下,经济迅速发展。”可归纳出第二次崛起的原因是美国的扶持。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单独占领了日本。美国在日本推行非军事化和民主化改革,推动日本政府颁布了“和平宪法”。冷战开始后,美国出于本国的战略需要,开始积极扶持日本。朝鲜战争爆发后,日本获得了大量军需订单。日本政府利用当时有利的外部环境,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大力引进先进技术,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1968年,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
【点睛】
18.(1)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美德等国的经济迅速发展,各帝国主义国家间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世界;欧洲列强对殖民地展开激烈争夺,先后建立了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这两大军事集团展开扩军备战,冲突不断。
(2)异:巴黎和会召开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雅尔塔会议召开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巴黎和会的召开是为了讨论对德和约及战后安排,雅尔塔会议是为了协调盟军行动,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巴黎和会的主导国家是美英法,雅尔塔会议的主导国是美英苏。
同:都带有大国强权色彩,都决定建立国际性组织机构,都损害了中国的利益,都有对德问题的讨论。
(3)含义:二战后,亚非拉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空前高涨,世界殖民体系逐渐崩溃;美苏从战时同盟关系变为敌对关系,进而发展为两大集团的全面冷战对峙,两极格局形成。
(4)因素:国家利益;国家实力;国家性质;对外政策等。
【详解】(1)原因:根据材料一“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使德国工业化进程异常迅速。1870年,英国的工业产量占世界工业总产量的31.8%,而德国仅占13.2%。到1914年时,英国工业产量所占的比例已下降到14%。德国的产量却得到了充分的增长,上升到14.3%,大于英国所占的比例”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美德等国的经济迅速发展,各帝国主义国家间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世界;根据材料一“9世纪后期,几乎所有的强国都卷入了殖民地竞争,促成了互相冲突的联盟体系的形成”可知,欧洲列强对殖民地展开激烈争夺,先后建立了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这两大军事集团展开扩军备战,冲突不断。
(2)异:根据材料二“列强在巴黎和会上纵横捭阖,矛盾重重,围绕着会议程序问题、对德和约问题、波兰问题和中国山东问题展开激烈斗争,最后终于达成妥协,拟定了《协约及参战各国对德和约》(即《凡尔赛条约》”“《雅尔塔协定》其主要内容是:苏美英三大国领袖同意,在德国投降及欧洲战争结束后两个月或三个月内苏联将参加对日作战”和所学知识可知,巴黎和会召开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雅尔塔会议召开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巴黎和会的召开是为了讨论对德和约及战后安排,雅尔塔会议是为了协调盟军行动,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巴黎和会的主导国家是美英法,雅尔塔会议的主导国是美英苏。
同:根据材料二“围绕着会议程序问题、对德和约问题、波兰问题和中国山东问题展开激烈斗争”“外蒙古(今蒙古人民共和国)的现状须予维持。……大连商港须国际化,苏联在该港的优越权须予保证,苏联之租用旅顺港为海军基地须予恢复”和所学知识可知,都带有大国强权色彩,都决定建立国际性组织机构,都损害了中国的利益,都有对德问题的讨论。
(3)含义:根据材料三“因此,在战后不久,全球就开始了两个最显著的进程——殖民地革命和冷战。”和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亚非拉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空前高涨,世界殖民体系逐渐崩溃;美苏从战时同盟关系变为敌对关系,进而发展为两大集团的全面冷战对峙,两极格局形成。
(4)因素: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影响国际关系变化的因素有国家利益;国家实力;国家性质;对外政策等。
19.(1)文艺复兴是一场反对教会“神权至上”和提倡人文主义的新文化运动,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大解放,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2)《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并蓬勃发展。
(3)图1: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西斯国家的大肆侵略激起了世界各国人民的愤怒;1942年。美、英、苏、中等26国的代表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各国协同作战,逐渐扭转了战争的形势。
图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独立的亚非国家都面临巩固政权、发展经济的共同问题,它们反对冷战,不愿卷入大国之间的军事冲突。1955年亚非国家和地区召开万隆会议,提高了亚非国家和地区的民族自信,鼓舞了亚非拉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从此发展中国家作为一支新兴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舞台。
(4)示例:智慧·发展
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各个民族和国家在探索发展的道路上都展现了其独特的智慧。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1689年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逐渐形成了君主立宪制,为英国的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并对世界近代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面对内外交困的局面,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颁布废除农奴制的法令,废除了农奴制,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面对严重的社会矛盾,苏维埃政府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把社会主义同市场、商品货币关系联系起来,迅速缓解了危机,促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面对经济大危机的沉重打击,罗斯福实施新政,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促进了经济的缓慢复苏,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面对当今世界的挑战,中国创造性地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进大国协调和合作,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促进世界各国共同发展。
总之,我们要在交流互鉴中汲取各个民族和国家发展的智慧和力量,共同绘就人类文明的美好画卷。
【详解】(1)原因:根据材料信息“它以人文主义思想为指导,提倡以人为本,肯定人性,肯定现世生活,它猛烈冲击了封建神学”可知,此内容反映的是文艺复兴运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艺复兴是一场反对教会“神权至上”和提倡人文主义的新文化运动,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大解放,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2)意义: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并蓬勃发展。
(3)现实问题: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图1:1942年。美、英、苏、中等26国的代表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各国协同作战,逐渐扭转了战争的形势。
图2:1955年亚非国家和地区召开万隆会议,提高了亚非国家和地区的民族自信,鼓舞了亚非拉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从此发展中国家作为一支新兴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舞台。
(4)小短文: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选取事件,然后分析事件之间的背景联系,得出结论,逻辑清晰,内容正确。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1689年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逐渐形成了君主立宪制,为英国的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并对世界近代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颁布废除农奴制的法令,废除了农奴制,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等。
答案第8页,共9页
答案第9页,共9页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山西省吕梁市兴县2022-2023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