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广东省六校2023-2024高三上学期12月联合摸底考试历史试题(答案)

2024届高三级12月"六校”(清中、河中、北中、惠中、阳中、茂中)
联合摸底考试
历 史 试 题
考生注意:
1. 满分100分 , 考试时间75分钟。
2. 考生作答时 , 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 , 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 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 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 区域内作答 , 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 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3. 本卷命题范围:高考范围。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 , 每小题3分 , 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 只有 一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
1. 考古资料显示 , 长江下游地区良诸文化遗址的数量较此前旧石器时代遗址明显增多 , 并且分
布得异常密集 , 呈现出区域性人口的突然大幅度增长 。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当时 A. 氏族公社尚未产生贫富分化 B. 稻作农业的快速发展
C. 长江流域各邦国的规模较大 D. 定居使生活渐趋稳定
2. 有学者研究简牍发现 , 秦代上级机构向下级机构下达的行政文书中通常有 " 书到相报 , 不报 , 追” 等字样 , 称向属县下发文书时也特别要求 "别书相报…… ” , 汉代同类文书则不再额外强 调 。这说明
A. 秦代集权体制有其限度 B. 汉代官吏管理水平提高
C. 汉代交通利于文书传递 D. 秦汉治国思想发生转变
3. 《史记》首创民族列传 , 即《匈奴列传》《南越列传》等六篇专传 , 开创了正史为少数民族政权立 传的例子 。而且无论是华夏还是四夷 , 司马迁都把他们的祖先视为黄帝 。这一叙史方式
A. 说明西汉开始出现华夏认同观 B. 反映了当时华尊夷卑的思想
C. 顺应了当时大一统的时代潮流 D. 强调了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4. 下表是关于唐代法律案件的相关记载 。这说明唐朝
(冯甲在亲丧期间)朝祥暮歌 , 是褒于礼 , 以哭止乐 , 斯慰所怀 。诉词 既款服终 , 言讼请依科断 《开元判集》[伯2593号] 《朝祥暮歌判》
柳公绰 , 长庆中为刑部尚书 , 京兆人有姑以小过鞭其妇至死 , 府上其 狱 , 郎中霎某断以偿死 , 公绰日:"尊殴卑 , 非斗也 。且其子在以妻而 数其母 , 非教也。”竟从公绰所议 《册府元龟》
缘州孝女卫氏……其父为乡人卫长则所杀……及长 , ……以砖击杀 之……(唐太宗)嘉其孝烈 , 特令免罪 《旧唐书.烈女传》
A. 司法呈现礼法结合的特点 B. 统治者遵循明德慎刑的原则
C. 国家专注儒学的教化功能 D. 道德品质是选官的重要标准
【高三级12月"六校” 联合摸底考试 历史卷 第1页(共6页)】 4204C
5. 下图呈现的是西晋至北宋出身寒门子弟入朝为官的比例 。这反映了
A. 统治基础的扩大 B. 崇尚教育的思想
C. 儒家思想是主流 D. 重文抑武之风气
6. 清代政治家纪的(1724— 1805年)所著的《阅微草堂笔记》中多次强调道德说教甚至因果报应
思想 , 对于朝政和官场亦有所揭露和坪击 。这表明了纪的
A. 对传统礼教的反叛 B. 兴利除弊的入世情怀
C. 理想化的政治诉求 D. 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
7. 1862年 , 淮军在松江开设了一个随军小兵工厂 , 即松江洋炮局前身 。1863年 , 该厂随军移至 苏州 , 更名为"苏州洋炮局” 。后又因李鸿章迁任两江总督 , 改址至南京 , 扩建为 "金陵机器 局” 。该现象主要体现洋务军事企业的创办
A. 注重维护国防安全 B. 促使清廷将权力下放
C. 缺乏全局统筹规划 D. 受制于政策变化影响
8. 近代中国出现了三次思想解放潮流 , 第一次是19世纪晚期资产阶级维新派与封建顽固势力 的论战 , 第二次是20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 , 第三次是新文化运动 。这三次 思想解放潮流都
A. 以学习西学为核心目的 B. 以争取民主为政治追求
C. 以挽救民族危亡为号召 D. 以反对封建专制为归宿
9. 抗日战争期间 , 湖北省政府曾发布《湖北省减租实施办法》, 在农村推行以"减租” 为内容的土
地改革并取得一定成效 , 但未得到国民党中央的肯定 。这表明当时国民党中央 A. 放弃了对农村原有土地制度的保护 B. 无意改变农村的生产关系 C. 阻止地方政府进行土地政策的调整 D. 无力控制地方政府的行为
10. 1983年 , 农村开始出现许多新经济现象 , 如承包大户、雇工、长途贩运、个人购置农机和农副
产品加工机具、私人开办工商业、农民外出打工等 。这些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农民择业观念的变化 B.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
C. 经济责任制逐步实行 D. 农村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
11. 阅读如表内容 , 据此可知
帝国 秦王朝 罗马帝国 印加帝国
统治方式 皇帝制度 三公九卿制度 称县制度 元首制 行省制 国王 四大政区
A. 三大古代文明具有一定的渊源 B. 人类文明进程具有同一性
C. 集权政治是古代世界普遍选择 D. 人类文明具有多样性特征
【高三级12月"六校” 联合摸底考试 历史卷 第2页(共6页)】 4204C
12. 1309年 ’ 由法王雕力四世支持而就任教皇的克雷芒五世离开罗马 ’ 驻进法国边境小城阿维 尼翁 ’ 此后70年间 ’ 有六任教皇皆驻该地 。六位教皇都是法国人 ’ 枢机主教团中法国人亦占 大多数 。 由此可见 ’ 此时西欧
A. 教皇权威完全丧失 B. 国王权力加强
C. 宗教改革运动兴起 D. 民族国家形成
13. " 土豆变成了欧洲大部分地区 一 日三餐不可或缺的食物 ’ 就和它们在安第斯山区的角色 一样 。……在土豆种植国 ’ 常常发生的饥荒几乎消失了 ’ 一条长达2000英里的种植带从西
边的爱尔兰一直延伸到了东边俄罗斯的乌拉尔山脉。” 由此可知 ’ 土豆的种植推广 A. 推动了欧亚作物在美洲传播 B. 维持了欧洲庄园经济的地位
C. 解决了世界的粮食安全问题 D. 改变了欧洲国家的粮食结构
14. 历史学者钱乘旦指出 ’ "社会主义之所以出现 ’ 是因为工业化犯了错误 ’ 如果没有这些错误的
发生 ’ 社会主义不会出现 ’ 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应该不会出现” 。这句话
A. 体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 B. 表明社会主义必将取代资本主义 C. 强调了工业革命的消极影响 D. 阐释了无产阶级诞生的必然因素
15. 无论是苏俄内部还是列宁 ’ 他们都认为新经济政策是"暂时” 的退却 ’ 但列宁在具体实践过程 中却产生了不同看法 ’ 他将新经济政策看作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列宁认识 的变化
A. 肯定了市场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B. 指明了苏俄革命发展的方向
C. 得益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 D. 适应苏联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16. 2015年9月 ’ 联合国193个会员国一致通过了《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 这一包括17项可 持续发展目标和 169项具体目标的纲领性文件将推动世界在 15年内实现 3个非凡创
举— 消除极端贫穷、战胜不平等和不公正以及遏制气候变化 。这说明
A. 合作共赢促进全球发展 B. 经济区域集团化方兴未艾 C. 国际力量对比趋于平衡 D. 发展中国家发挥重要作用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 ’ 共52分。
17. 阅读材料 ’ 完成下列要求 。(14分)
材料一 二世元年七月 ’ 发间左適成渔阳(边境)’ 九百人屯大泽乡 。 陈胜、吴广皆次当 行 ’ 为屯长 。会天大雨 ’ 道不通 ’ 度已失期 。失期 ’ 法皆斩 。(注:秦代 ’ 成边是 一种半军事性 活动 ’ 由百姓轮流完成 ’ 并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摇役)
— 司马迁《史记 . 陈涉世家》
材料二 "朝廷征发摇役 ’ 如果你耽搁了 ’ 没去 ’ 那要罚做两副铛甲 。去了 ’ 但迟到了三 到五天 ’ 那要接受一 顿臭骂;迟到了六到十天的 ’ 罚做 一 个盾牌;而迟到超过十天的 ’ 则罚做 一 副铛甲 。地方政府得到摇役的任务 ’ 要立即遣送服役人员到达指定地方 。但如果下大雨 的话 ’ 可以暂停此次摇役征发。”
— 湖北省睡虎地秦简《秦律十八种 . 摇律》(陈正宏译)
材料三 "(睡虎地)秦简中有《摇律》一 篇、《成律》一 条 ’ 以及与摇、成有关的律文若
干条。”
— 高恒《秦律中的摇、成问题》
【高三级12月"六校” 联合摸底考试 历史卷 第3页(共6页)】 4204C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 , 指出陈胜、吴广起义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 其深层次原因又是什 么 。(4分)
(2)基于上述材料 , 某研究者得出" 司马迁的记载有违历史事实” 的结论 。你是否认同这一观 点? 为什么?(6分)
(3)材料一、三分别属于什么史料? 其史料价值如何?(4分)
18. 阅读材料 , 完成下列要求 。(14分)
材料一 20世纪50年代中期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逐步取代 " 一 边倒” 成为我国对外政 策的基石 ,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方向也向全方位转变 。"一五计划” 期间 , 工业化建设所需大量 物资因西方一 些国家的" 经济封锁”很难获得 , 急需寻找扩大对外贸易的渠道 。此外 , 由于国 内生产关系的变化 , 新兴国营进出 口 企业面临建立海外业务联系的新课题 。1957年4月 , 首届中国出 口 商品交易会(即广交会)在广州成功举办 。广交会第一年即成交8686万美元 , 占当年全国创收现汇总额的 20% 。首届广交会成功创办 , 迅速成为中国出 口 创汇的主渠 道 。 同时 , 也向世界表明新中国在互相尊重国家主权和平等互利的基础上 , 与一切国家建立 和发展贸易关系的愿望。
— 摘编自孟红《追溯广交会二三事》等
材料二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全面对外开放 , 首先从沿海的广东迈出较大的步子。 谷牧回忆道:广东省委和省政府根据本省邻近港澳、商品经济比较活跃 , 对外经济交往历史 悠久、祖居于粤的海外华侨和华人为数众多等特点 , 对举办出 口加 工 区的可行性进行了反复 讨论和论证 , 并在领导层中形成了 一 致意见 。1979年4月 , 在中央召开的专门讨论经济建 设的工作会议上 , 广东省委主要领导同志向邓小平同志汇报时提出:希望中央下放若干权 力 , 让广东对外经济活动中有较多的自主权和机动余地 。邓小平同志十分赞同这一设想 , 并 向中央倡议批准广东的这一要求。
— 摘编自金冲及《 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第四卷) (1)根据材料一 , 概括指出广交会创办的背景及积极作用 。(6分)
(2)根据材料二 , 概括广东在对外开放中首先 "迈出较大步子” 的有利条件 。结合所学 , 从对 外开放促进经济发展的角度 , 指出当时经济特区的主要做法 。(8分)
【高三级12月"六校” 联合摸底考试 历史卷 第4页(共6页)】 4204C
19. 阅读材料 ’ 完成下列要求 。(12分)
材料 下表是近代以来几个资本主义国家交通运输发展与呢起情况表。
国家 交通的地位 基本概况
英国 近代交通革命与 大不列颠的称雄 当英国获得"世界运输者” 绰号的时候 ’ 他们也常常骄傲地自称为"世界工 厂” 。19世纪20年代以来 ’ 占世界工业产品一半的英国货中 ’ 又是一半内 销 ’ 一半外销
德国 运输技术更新与 德国的跃进 德国火车头的动力由内燃机代替了蒸汽机 。1866年制成发电机后 ’ 内燃 机车又开始被电气机车取代 。火车动力更新 ’ 也促进了整个运输业发展
美国 交通先行战略与 美国的致富 空中运输是20世纪新兴的交通事业 。1903年 ’ 美国人莱特兄弟发明并试 用飞机 。第一 次世界大战后 ’ 美国的飞机 工 厂有 24家 ’ 年产 2万余架。 1930年 ’ 飞机工厂扩大为122个航空公司 ’ 航线近25000千米
日本 运输优惠政策与 日本的呢起 明治政权以其"打破旧有陋习” 和 " 向世界求取知识” 的行动 口 号 ’ 特别优 待那些水陆交通运输的经营者:凡建筑铁道所需的土地 ’ 可以免征其租 税 ’ 造船所需资金 ’ 每年可向政府领取25万元以上的补贴等
— 摘编自郭正忠《交通与文明— 关于交通经济建设的历史考察》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 围绕"交通革命” 拟定一个论题 ’ 并予以阐述 。(要求:论题明 确 ’ 持论有据 ’ 论证充分 ’ 表达清晰)
【高三级12月"六校” 联合摸底考试 历史卷 第5页(共6页)】 4204C
20. 阅读材料 , 完成下列要求 。(12分)
材料一 英国国王查理一世在位时代 , 英国商人组织的东印度公司在印度的东南岸购 买了一 个村落 , 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 个重要的商埠 , 这就是马德拉斯城 。 同时英国人又在孟 加拉一 带建设商站 , 不久又在加尔各答城建造了要塞炮台 。到了17世纪末年 , 英国的东印 度公司常常和印度各地的首长为难 , 印度皇帝才知道西方人的势力不可轻侮 。 当时英国不 但要对付印度的土人 , 而且要对付欧洲的劲敌 , 原来当时法国在印度亦有一 个东印度公司。
摘编自何烟松《世界历史常识》
材料二 东印度公司统治印度之初 , 并不愿在印度推广西方教育 。进入19世纪后 , 英 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进入新阶段 , 这就要求在印度实行西方教育 , 建立一套适合殖民统治需 要的新教育制度 。20年代 , 公司在给印度总督的公文中表现出希望办西方教育的倾向。 1833年 , 议会通过的印度管理法规定 , 公司教育经费只应用来推广西方教育 。近代教育系 统是以英语为主要教育媒介 , 教学内容主要是传授西方思想和自然科学知识 , 印度传统知识 的课程即便有也是次要的 。近代教育的发展得到了印度相当多知识分子的拥护 。 不过 , 这 些人出发点并不相同。
— 摘编自林承节《20世纪初印度的民族教育》 (1)根据材料一 , 概括当时英国在印度殖民活动的特点 。(4分)
(2)根据材料一、二 , 指出 19世纪英国在印度殖民统治的新变化 , 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评 析 。(8分)
【高三级12月"六校” 联合摸底考试 历史卷 第6页(共6页)】 4204C2024届高三级12月“六校”(清中、河中、北中、惠中、阳中、茂中)联合摸底考试·历史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号
2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A
C
A
A
0
C
B
D
1.B材料反映了长江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遗址数量剧增、区域性人口的突然大幅度增长,这与稻
作农业的快速发展密切相关,因为只有依靠稳定的农业生产,才能维持在相对狭小区域内大量人口的生存,B
项正确:良渚文化是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当时私有制已经产生,排除A项;材料无法说明当时长江下游地
区出现邦国,排除C项:定居确实能够使生活渐趋稳定,但不一定使人口快速增长,排除D项
2.A材料从侧面反映了秦朝时期,上级机构向下级机构下达的行政文书、郡向属县下发的文书常有不能送达
的情况,而汉代“不再额外强调”,说明这类文书基本都能送达,反映了汉代集权体制强于秦代,故选A项:材
料涉及的是文书的传递,与官吏管理水平没有直接关系,排除B项;秦朝修建驰道、直道和五尺道等,构成了
以咸阳为中心的全国性道路网,秦汉时期国内交通没有太大差别,排除C项;秦朝时期的治国思想为法家思
想,汉初尊奉黄老之学,汉武帝时期尊祟儒术,三种治国思想与文书传递均没有直接关系,排除D项。
3.C据材料“而且无论是华夏还是四夷,司马迁都把他们的祖先视为黄帝”可知,司马迁在编写《史记》过程中
将周边少数民族也纳入了华夏族的范畴之中,这符合秦汉以来大一统的前提下,各族人民不断融合的客观现
实,故选C项;华夏认同的观念在先秦时期已经出现,排除A项;“开创了正史为少数民族政权立传的例子。
而且无论是华夏还是四夷,司马迁都把他们的祖先视为黄帝”说明司马迁在记史的过程中给予少数民族充分
的尊重,排除B项;材料中司马迁并未将西汉时期所有民族的地位予以评价,排除D项。
4.A由材料“(冯甲在亲丧期间)朝祥暮歌,是亵于礼,以哭止乐,斯慰所怀。诉词既款服终,言讼请依科断”可
知,唐代对亲丧期间“朝祥暮歌”的不孝行为进行处罚;由材料“公绰曰:‘尊殴卑,非斗也。且其子在以妻而戴
其母,非教也。竞从公绰所议”可知,在司法审判中,柳公绰以礼改判、以礼折狱:由材料“蜂州孝女卫氏…
其父为乡人卫长则所杀…及长,…以砖击杀之…(唐太宗》嘉其孝烈,特令免罪”可知,孝女卫氏因亲情
犯罪而特令免罪,这些都说明司法实践中具有礼法相结合的特点,故选A项;明德慎刑强调统治者要尚德敬
德,刑罚适中,不乱罚无罪,不乱杀无幸,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B项:国家不仅注重儒学的教化,也维护法律
的威亚,排除C项:唐代实行科举制,才能是选官的标准,排除D项
5.A据柱状图可知,自隋以后,出身寒门子弟入朝为官的比例不断上升,结合所学可知,其主要原因在于科举
制的实行,科举制度使平民子弟通过考试可以入仕,有利于扩大封建统治的基础,故选A项;柱状图仅是显
示出通过考试入朝为官的比例不断扩大,但是并不能证明统治者“崇尚教育”,排除B项:据所学可知,自汉武
帝尊崇儒术后,儒家思想逐渐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并不是隋朝,且“儒家思想是主流”并非材料的主旨,排除
C项:据所学可知,北宋统治者主张“重文抑武”,排除D项。
6.B题干中“强调道德说教”“对于朝政和官场亦有所揭露和抨击”等信息体现了纪昀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属于
积极的“入世观”,故B项正确;题干中的“纪胸”属于封建官僚,排除A,D两项;题干中未提及“政治诉求”,排
除C项。
7.C据材料“该厂随军移至苏州”“后又因李鸿章迁任两江总督,改址至南京”可知,洋务企业没有定址,频繁迁
徙,说明洋务运动的军事企业缺乏全局统筹规划,故选C项:根据材料可知该兵工厂频繁迁徙,这一现象体现
不出对于国防安全的重视,排除A项;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地方团练的兴起促使清廷权力下放,而非洋务
运动,排除B项;由材料无法得出“受制于政策变化”,排除D项。
8.B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晚期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出建立君主立宪制,20世纪初革命派与保皇派虽有分歧
但都主张在中国引入民主制度,新文化运动更是直接提倡民主与科学,故这三次思想解放都以争取民主为政
治追求,故选B项;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乃至新文化运动都曾学习西学,但学习西学只是其拯救中国的
手段,其核心目的是救亡图存,并非学习西学,排除A项:近代三次思想解放潮流虽都以拯救民族危亡为目
的,但并未以此为号召,如新文化运动便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排除C项:新文化运动时期封建专制已经被
推翻,其反对的是封建礼教,排除D项」
9.B注意时间信息为抗日战争期间,中日民族矛盾成为当时的主要矛盾,材料中湖北省政府推行“减租”为内
容的土地改革没有得到国民党中央的认可,这说明在民族利益和阶级利益的权衡中,国民党中央选择了维持
农村原有的封建土地所有制,A项表述错误,B项符合题意。C、D两项与材料科所述内容不符,排除
10.C由材料“农村开始出现许多新经济现象”可知,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农村推行经济体制改革,实行家庭
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开始出现许多新经济现象,故选C项:农民择业观念的变化属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
影响,而不属于这些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排除A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时间是1984年,与材料时间不
符,排除B项;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促进农村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这是影响,不是原因,排除D项。
11.B根据表格内容可知,秦王朝、罗马帝国和印加帝国基本上都实行了集权统治和地方分区管理,说明人类
文明进程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同一性,故选B项:秦王朝诞生于公元前221年的东亚,罗马帝国诞生于公元
前27年的地中海区域,印加帝国诞生在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的拉美,在空间上和时间上不重合,排除A
项;集权政治在古代世界政治发展中并不具有普遍性,有些国家和地区并未建立集权政治,排除C项:材料
未强调多样性,排除D项。
【高三级12月“六校”联合摸底考试·历史卷参考答案第1页(共2页)】
4204C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广东省六校2023-2024高三上学期12月联合摸底考试历史试题(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