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四川省眉山市洪雅县中山中学2021-2022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四川省眉山市洪雅县中山中学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0分)
1.(2019八上·佳木斯期末)读图,导致清朝这一时期几种主要进口货物关税税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中俄签订《瑷珲条约》
B.中日签订《马关条约》
C.中英签订《南京条约》
D.清政府与列强签订《辛丑条约》
2.(2021八上·启东月考)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近代化产生了一定影响,这主要表现在它(  )
A.否定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B.动摇了清朝的统治基础
C.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D.实施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3.(2021八上·洪雅期末)“这把火腾空燃烧的时候,一个拥有黄河和长江滚滚波涛的民族,……眼睁睁的看着这座万园之园化为一片灰烬。”与这则材料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第二次鸦片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4.(2018·泰安)“在改革范式上,这是史上第一次输入式改革,意识形态上的破冰难乎其难。而就其经济来说,这又是本民族从千年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的‘惊险一跃’。”这场改革是指(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5.(2021八上·洪雅期末)鸦片战争以后,欧美各国在对华倾销商品的同时,通过不平等条约掠夺中国的原料和农产品:甲午战争以后,欧美各国控制中国的金融,在中国投资铁路、矿务,开办工厂,巩固不平等条约的特权。下列选项对材料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
A.欧美各国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B.甲午战争以后,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欧美各国侵华方式以商品输出为主转为以资本输出为主
D.甲午战争以后,欧美各国开始获得贸易和投资特权
6.(2021八上·洪雅期末)120年前,中国面临瓜分豆剖的深重民族危机,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发起场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开启了中国的政治近代化之路。将维新变法运动作为中国政治近代化开端的主要依据是(  )
A.变法裁撤冗官 B.变法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C.变法开办新式学堂 D.维新派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7.(2015八上·西安期中)1840年爆发的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侵略者纷至沓来,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以下对条约的分析正确的是(  )
①《南京条约》使列强的侵略由沿海深入到内陆
②《马关条约》打击了中国民族工业
③《辛丑条约》使清王朝的内政外交受洋人控制
④三个条约的签订都使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②③④
8.(2018八下·太平开学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重要文件。下列关于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
B.它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C.它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D.它是袁世凯颁布的
9.(2021八上·洪雅期末)烟雨楼旁有条红船。去年10月31日,习总书记伫立船旁感慨:“小小红船承载千钧,播下了中国革命的火种,开启了中国共产党的跨世纪航程。”话中体现的民族精神是(  )
A.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
B.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C.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为政风范
D.奋不顾身、舍生取义的英雄气概
10.(2020·南模拟)《毛泽东选集》写道:“由于两党在一定纲领上的合作,发动了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的革命……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巨大的成就”是指(  )
A.创办黄埔军校 B.北伐胜利进军
C.成立南京国民政府 D.实现全国统一
11.(2021八上·洪雅期末)习近平曾用“五个创造性”总结毛泽东在党的历史上所作的重要贡献,强调毛泽东创造性地解决了中国革命道路问题。下列事件最能体现中国共产党开拓创新精神的是(  )
A.发动南昌起义 B.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C.发动秋收起义 D.红军长征
12.(2018·自贡)“铁壁合围难突破,暮色苍茫别红都。强渡湘江血如注,三军今日奔何处?娄山关前庭战急,遵义城头赤帜竖。舵手一易齐桨橹,革命从此上新途。”革命上“新途”的转折点是指(  )
A.四渡赤水 B.飞夺泸定桥
C.三大主力会师 D.遵义会议的召开
13.(2018·永州)2017年1月3日,教育部发布《关于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那么,“十四年抗战”开始的标志性历史事件是(  )
A.九一八事变 B.八一三事变 C.西安事变 D.七七事变
14.(2019八上·防城港期末)《我的抗战》一书写道:北平沦陷后,城门紧闭,教室里已没有了《礼记 礼运》的读书声,取而代之的是学生们刚刚学会的日本国歌。与此现象相关的背景是(  )
A.《马关条约》的签订 B.九一八事变
C.卢沟桥事变 D.南京大屠杀
15.(2021八上·洪雅期末)在一次会议开幕式上毛泽东指出:“中国共产党从一九二一年产生以来,已经二十四年了……到了现在,我们党已经成了中国人民抗日救国的重心,已经成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重心,已经成了打败侵略者,建设新中国的重心。”这次会议(  )
A.确定了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B.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C.为争取抗战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D.集中全力解决了中共中央主要负责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
16.(2019·龙泉驿模拟)某同学想通过看电影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下列影片按照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来观看,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③①④② D.②①③④
17.(2018·烟台)1945年8月民主人士柳亚子先生曾赠毛泽东诗云:“阔别羊城(今广州)十九秋,重逢握手喜渝州(今重庆),弥天大勇诚能格,遍地劳民战尚休。”下列事件中体现毛泽东“弥天大勇”的是(  )
A.西安事变 B.抗日战争 C.重庆谈判 D.渡江战役
18.(2018·东营)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下列解放战争时期的史实,按其发生时间的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①淮海战役
②转战陕北
③解放南京
④挺进大别山
A.④①③② B.②④①③ C.①②③④ D.④②③①
19.(2018·潍坊)1882年10月24日,顺天乡试刚刚发榜,次日凌晨,印着中榜者名单的《申报》就出现在江苏、安徽、浙江的各售报点,这期报纸大为畅销。这反映了(  )
A.思想观念解放 B.大众报业发展
C.铁路交通发达 D.轮船航运繁荣
20.《义勇军进行曲》伴随着抗日救亡运动的浪潮,很快传遍了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新中国成立后,它被确定为代国歌,后来被确定为国歌。这首歌曲的曲作者是(  )
A.田汉 B.聂耳 C.冼星海 D.徐悲鸿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60.0分)
21.(2021八上·洪雅期末)材料一: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
材料二: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
材料三: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等。
(1)材料一的内容出自哪一不平等条约?该条约在中国近代史上有怎样的历史地位。
(2)依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反映的条约的影响。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的哪一内容最能体现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4)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上述三则材料反映的条约的共同点。
22.(2021八上·洪雅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近代中国文化娱乐生活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当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的洋派人物洋溢“在烛光摇曳的酒厅中举杯相庆”圣诞、复活节等洋节时,内地城市和广大农村的人们却还不知提琴、洋笛为何物。当商人、企业家、知识分子等群体中的不少人成为领导时代的弄潮儿时,普通市井小民、杂役及乞丐等下层社会成员,他们受自身经济条件的限制,即使对西方近代文明生活欣然向往,也只得“望洋兴叹”,被排斥在近代文明之外。
——《近代城市文化娱乐生活方式与社会心理之变迁》
(1)结合所学,概括材料一中第3阶段情况出现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归纳近代中国文化娱乐生活发展不平衡的表现。
(3)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近代中国经济文化娱乐生活变化的主要原因。
23.(2021八上·洪雅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始于1861年。自此,中国的近代化运动,走过了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中国人每向前迈进一步,都异常艰辛,但却是一种不断提高的过程。
材料一:甲午战败后,李鸿章伤感地反省,说:“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材料二:“尽管维新运动没能达到它的政治目标,但它所引起的思想变化却对中国的社会和文化有着长期的和全国规模的影响。”
材料三:近代中国经历了从“师夷长技”到“变法维新”探索,人们发现温和的改良无法从根本上改变旧制度。于是,人们发动了革命,推翻旧王朝,建立了共和国。
(1)李鸿章办了一辈子的事是指什么?他为什么说此事件“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维新变法的作用是什么?
(3)材料三中“革命”是指什么历史事件?此事件对中国的近代化发展的历史意义有哪些?
24.(2021八上·洪雅期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南京大屠杀档案》被列入《世界记忆名录》,成为世界记忆遗产项目。南京是中国近代历史的缩影,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屈辱与抗争。识读下面四幅图片,回答问题:
(1)图一场景发生在哪次战争后?这场战争对中国社会造成什么影响?
(2)图二场景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3)图三场景日本侵略者终于低下了头,标志中国人民全民族抗战取得了胜利。中国人民抗战开始和结束的标志分别是什么?
(4)图四有何意义?
25.(2021八上·洪雅期末)阅读材料,探究问题。
材料一:清末民初,人民深受军阀混战的残害和西方殖民者的压迫。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失去土地,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中国国民党由于它自身原因限制,无法满足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的需要。因此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迫切要求成立自己的组织。
材料二:
材料三:我们中国人民,半个世纪以来受尽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凌欺压……中华民族已从日本帝国主义的压迫下解放出来了。日本帝国主义对我中华民族独立生存的严重威胁已经消除。半个世纪以来,我中华民族所受的奇耻大辱,血海深仇,现在报仇雪耻了。这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来却未有的大事,值得全国同胞的热烈庆祝。
--1945年9月5日《解放日报》社论
(1)据材料一分析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必要性。
(2)材料二反映的是红军长征中什么事件?体现了长征中什么精神?
(3)材料三中“我中华民族百年来却未有的大事”是指什么事件?列举两例中共“报仇雪恨”的战役。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中共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取胜中的历史作用。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鸦片战争中,1842年中国被迫签订中英《南京条约》,条约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需同英国商定。最后一项内容,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对中国危害最大,是导致清朝这一时期几种主要进口货物税率(关税)变化的主要原因。
故答案为: C。
【点评】本题以鸦片战争为背景考查《南京条约》的影响,学生要能从图中读出:1843年后棉布、面纱、头等白洋布的进口关税税率明显大幅度下降,下降的原因与《南京条约》中的“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需同英国商定”有关。
2.【答案】B
【知识点】太平天国运动
【解析】【分析】 太平天国运动是农民阶级领导的运动,运动体现出农民阶级的平均主义思想,并没有否定封建土地所有制,故 A 选项排除;
太平天国运动一度占据清朝版图的半壁江山,动摇了清政府的统治,因此 B 选项正确;
C 选项不是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故排除;
D 选项说法错误,《资政新篇》虽然具有提出发展资本主义,但是并没有实施;
故答案为B。
【点评】 掌握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革命纲领、失败的原因及阶级局限性、影响等方面的相关知识。
3.【答案】C
【知识点】第二次鸦片战争
【解析】【分析】由材料“这把火腾空燃烧的时候,一个拥有黄河和长江滚滚波涛的民族,……眼睁睁的看着这座万园之园化为一片灰烬。”可知,这反映的是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史实。1856年10月,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两国为帮凶,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一路烧杀,攻入北京,还闯进圆明园,掠夺珍宝。为掩人耳目,他们又放火焚烧圆明园,排除ABD,选项C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以“这把火腾空燃烧的时候,一个拥有黄河和长江滚滚波涛的民族,……眼睁睁的看着这座万园之园化为一片灰烬。”为切入点,考查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相关知识。
4.【答案】A
【知识点】洋务运动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第一次输入式改革”“意识形态上的破冰”“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可知是指洋务派进行的洋务运动。结合课本所学,面对内忧外患,地主阶级意识到西方资本主义的强大,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的统治,掀起了洋务运动。因为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道路。A项符合题意;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是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BC两项不合题意;新文化运动主张学习西方思想文化,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BCD三项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了洋务运动的有关知识,难度适中。学生要掌握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创办的企业、提出的口号、洋务运动的意义。
5.【答案】C
【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及影响
【解析】【分析】由材料“鸦片战争以后,欧美各国在对华倾销商品的同时,通过不平等条约掠夺中国的原料和农产品”可知,这反映的是列强对中国主要是进行商品输出。由材料“甲午战争以后,欧美各国控制中国的金融,在中国投资铁路、矿务,开办工厂”可知,这反映的是列强对中国主要是进行资本输出。所以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欧美各国侵华方式以商品输出为主转为以资本输出为主,选项C正确;
选项ABD与题意表述不相符,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注意对材料信息的解读,识记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的阶段特征。
6.【答案】D
【知识点】戊戌变法;戊戌变法的影响和启示
【解析】【分析】将维新变法运动作为中国政治近代化开端的主要依据是维新派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中国近代化向西方学习的历程,经历了由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的过程。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民主思想,选项D正确;
选项ABC与题意表述不相符,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戊戌变法的领导人、内容、性质以及作用。
7.【答案】C
【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及其危害;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要求在记忆和比较的基础上,概括性地把握近代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的影响。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天津条约》使列强的侵略由沿海深入到内陆;没有让中国割地,因此没有使中国的领土完整遭到破坏,故①④描述是错误的。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南京条约》、《辛丑条约》和《马关条约》有关内容的识记和比较能力。
8.【答案】D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6年,袁世凯颁布《中华民国约法》,宣传复古的孔家思想,为自己的复辟道路服务,D项说法不正确,ABC说法都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相关史实。本题难度适中。
9.【答案】A
【知识点】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解析】【分析】“小小红船承载千钧,播下了中国革命的火种,开启了中国共产党的跨世纪航程。”结合所学,中共一大最后一天在浙江嘉兴南湖一条游船上举行。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了。可知,A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符合题意;
选项BCD与题意表述不相符,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以中国共产党成立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10.【答案】B
【知识点】北伐战争
【解析】【分析】 A:该项不符合题干“巨大的成就”的主旨,故排除A。
B: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实现。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1924年5月,国民党在广州的黄埔创办了黄埔军校,为中国革命培养了大批的军事政治人才。1926年7月进行北伐战争,掀起了国民革命运动,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题干中的“巨大成就”指的就是北伐胜利进军。
C:成立南京国民政府,是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失败的体现,不符合题意;
D:实现全国 统一,指的是1928年底,张学良宣布“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至此,南京政府名义上统一了全国。此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北伐战争的额有关知识。理解和识记北伐战争的背景、时间、口号、目的、对象、经过、结果、意义等基础知识是解答相关问题的关键。
11.【答案】B
【知识点】秋收起义与井冈山会师
【解析】【分析】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为保存革命力量,放弃攻打长沙,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建立了中国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是中国共产党探索“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正确革命道路的开始。因此最能体现中国共产党开拓创新精神的事件是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排除ACD,选项B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以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12.【答案】D
【知识点】遵义会议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铁壁合围难突破,暮色苍茫别红都。强渡湘江血如注,三军今日奔何处?娄山关前庭战急,遵义城头赤帜竖。舵手一易齐桨橹,革命从此上新途”,由此判断这与红军长征的史实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央红军长征之初,经过惨烈的湘江战役,损失惨重。在毛泽东的建议下,红军避敌锋芒,转兵贵州,解放贵州重镇遵义,并召开遵义会议,成为长征和中国革命的伟大转折点。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因此革命上“新途”的转折点是指遵义会议的召开;选项D符合题意;而选项A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遵义会议的内容,是红军长征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中的重要会议。
13.【答案】A
【知识点】九一八事变;抗日战争的胜利
【解析】【分析】依据课本所学,抗日战争胜利于1945年,十四年前是1931年,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经过精心策划,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的一段路轨,制造了柳条湖事件,反诬是中国军队破坏,日军以此为借口,炮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攻占沈阳城,这就是“九一八事变”。九一八事变发生后,蒋介石实行不抵抗政策,中国共产党坚决抗日。中国人民开始了局部抗战。A项符合题意;1937年日本发动八一三事变、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1937年日本发动七七事变,日本全面侵华。BCD三项时间不合题意。由此可知BCD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了抗日战争的有关知识。学生要掌握九一八事变是局部抗战的开始,七七事变是全面抗战的开始,14年抗战是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1945年日本帝国主义投降。
14.【答案】C
【知识点】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
【解析】【分析】A.《马关条约》的签订,不符合题意;
B.九一八事变,不符合题意;
C.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在北平西南的卢沟桥,以军事演习为名,向中国驻军发动突然进攻,中国军队奋起抵抗。这就是“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7月底,北平、天津相继失陷。所以,才出现题干中的现象,故选项C符合题意;
D.南京大屠杀,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语句,把它和课本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分析回答。
15.【答案】C
【知识点】中共七大
【解析】【分析】1945年4月,中共七大在延安举行,毛泽东在大会上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大会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领导人民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中国。大会通过的新党章,确定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大会选举产生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领导集体。中共七大是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召开的最重要的一次会议,它以“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载入中国共产党的史册,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光明的前途准备了条件。据“中国共产党从一九二一年产生以来,已经二十四年了……到了现在,我们党已经成了中国人民抗日救国的重心,已经成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重心,已经成了打败侵略者,建设新中国的重心。”可知,这次会议是中共七大。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战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排除ABD,选项C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与识记中共七大的相关史实。
16.【答案】D
【知识点】西安事变;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
【解析】【分析】①七七事变发生在1937年;②西安事变发生在1936年;③血战台儿庄发生在1938年;④百团大战发生在1940年。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以图片为依托,考查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些重大事件。学生首先要仔细观察图片内容,然后与所学知识相联系,最后确定答案。其中,西安事变发生在1936年;七七事变发生在1937年;血战台儿庄发生在1938年;百团大战发生在1940年。因此,这样的排列组合题,解题的关键是对相关知识点的准确识记。
17.【答案】C
【知识点】重庆谈判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中关键词“1945年8月”“渝州(今重庆)”、“重逢握手”,这首诗的含义是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重逢,在重庆会谈。涉及的历史史实是重庆谈判。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在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下,阴谋发动内战;为了争取和平,揭露蒋介石的内战阴谋,毛泽东亲赴重庆,达成了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因此,此诗创作于重庆谈判期间。C符合题意;西安事变发生在1936年12月12日,A不符合题意;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B不符合题意;1949年4月,毛泽东、朱德指挥了渡江战役。D不符合题意。由此可知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重庆谈判的内容, 需要学生了解重庆谈判的背景,内容和过程。
18.【答案】B
【知识点】三大战役;渡江战役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①淮海战役在1948年;②转战陕北在1947年3月;③解放南京在1949年;④挺进大别山在1947年6月。由此可知,按发生时间的先后排序,正确的是②④①③。ACD均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解放战争的史实,需要学生熟记解放战争中的战役情况,立足于教材,进行深入掌握。
19.【答案】B
【知识点】中国近代教育、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题干的“1882年10月24日,顺天乡试刚刚发榜,次日凌晨,印着中榜者名单的《申报》就出现在江苏、安徽、浙江的各售报点,这期报纸大为畅销。”反映了大众报业的发展。鸦片战争后,外国人在上海等城市创办了外文报纸,后来中文报纸也出现了,其中最著名的是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申报》,它是中国近代第一份商业性报纸。它刊载新闻、评论、广告等内容。报纸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了解社会的主要传媒工具。故B符合题意;思想观念解放、铁路交通发达和轮船航运繁荣与题干材料无关,故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申报》的内容,需要学生掌握中国近代大众报业的发展。
20.【答案】B
【知识点】新文化运动
【解析】【分析】《义勇军进行曲》的曲作者是人民音乐家聂耳,田汉作词,抗战时期成为了不朽的民族战歌,新中国成立后,它被确定为国歌,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义勇军进行曲》的相关内容。
21.【答案】(1)《南京条约》;《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2)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3)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
(4)都是不平等条约,巨额赔款都加重人民的经济负担,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不断加深。
【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南京条约》与《马关条约》的比较;《辛丑条约》及其危害;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1)材料一的内容出自《南京条约》。1840﹣1842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侵略我国,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
(2)依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条约是《马关条约》,1894﹣1895年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侵略我国,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 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三出自《辛丑条约》。1900﹣1901年列强发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侵略我国,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了《辛丑条约》。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最能体现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上述三则材料反映的条约的共同点是都是不平等条约,巨额赔款都加重人民的经济负担,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不断加深。
故答案为:
(1)《南京条约》;《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2)大大加深了 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3)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
(4)都是不平等条约,巨额赔款都加重人民的经济负担,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不断加深。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相关史实。
22.【答案】(1)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各种实业团体纷纷涌现,人们竞相投资设厂,海外华侨也归国创业,掀起了发展实业的高潮。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工业获得了迅速发展的良机,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2)存在着地域和阶层区别。
(3)经济发展不平衡。
【知识点】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
【解析】【分析】(1)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一中第 3 阶段情况出现的原因是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各种实业团体纷纷涌现,人们竞相投资设厂,海外华侨也归国创业,掀起了发展实业的高潮。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工业获得了迅速发展的良机,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2)根据材料二“近代中国文化娱乐生活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当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的洋派人物洋溢‘在烛光摇曳的酒厅中举杯相庆’圣诞、复活节等洋节时,内地城市和广大农村的人们却还不知提琴、洋笛为何物。当商人、企业家、知识分子等群体中的不少人成为领导时代的弄潮儿时,普通市井小民、杂役及乞丐等下层社会成员,他们受自身经济条件的限制,即使对西方近代文明生活欣然向往,也只得‘望洋兴叹’,被排斥在近代文明之外”可知,近代中国文化娱乐生活发展不平衡的表现是存在着地域和阶层区别。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近代中国经济文化娱乐生活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发展不平衡。
故答案为:
(1)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各种实业团体纷纷涌现,人们竞相投资设厂,海外华侨也归国创业,掀起了发展实业的高潮。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工业获得了迅速发展的良机,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2)存在着地域和阶层区别。
(3)经济发展不平衡。
【点评】本题考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近代生活的变迁和社会习俗的变化,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23.【答案】(1)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它虽然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所以说此事件“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2)作用是戊戌变法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3)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主革命,极大的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知识点】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革命志士与武装起义
【解析】【分析】(1)李鸿章办了一辈子的事是指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它虽然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所以说此事件“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2)依据材料二“尽管维新运动没能达到它的政治目标,但它所引起的思想变化却对中国的社会和文化有着长期的和全国规模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维新变法的作用是戊戌变法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三中“革命”是指辛亥革命。.据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主革命,极大的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故答案为:
(1)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它虽然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所以说此事件“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2)作用是戊戌变法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3)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主革命,极大的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点评】本题以“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始于 1861 年。自此,中国的近代化运动,走过了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中国人每向前迈进一步,都异常艰辛,但却是一种不断提高的过程。”为切入点,考查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24.【答案】(1)鸦片战争;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南京大屠杀。
(3)九一八事变;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4)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知识点】南京大屠杀;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1)根据“图一中英双方代表签订《南京条约》”可知,图一场景发生在鸦片战争后。1840年至1842年的鸦片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根据“图二日军在南京活埋中国平民”可知,图二场景反映的历史事件是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陷南京。日军占领南京后,对南京人民进行了血腥的大屠杀,屠杀手无寸铁的和平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30万以上,犯下了滔天罪行。
(3)根据“图三中国战区日本投降签字仪式”可知,图三场景日本侵略者终于低下了头,标志中国人民全民族抗战取得了胜利。中国人民抗战开始的标志是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的一段路轨,反诬中国军队破坏,并以此为借口,突袭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结束的标志是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4)根据“图四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总统府”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兵分三路,横渡长江,发动渡江战役,占领了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台湾。
故答案为:
(1)鸦片战争;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南京大屠杀。
(3)九一八事变;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4)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南京条约》的签订以及影响、南京大屠杀、中国人民抗战开始和结束的标志、渡江战役解放南京的影响等知识。
25.【答案】(1)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阶级基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及其与工人运动的结合--思想基础;共产主义小组的成立--组织基础;共产国际的帮助--外部因素。
(2)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畏艰苦、不怕牺牲)。
(3)抗日战争的胜利。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
(4)中国共产党制定了革命纲领,找到了正确的革命道路,在土地革命战争中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在全民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为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战争中做出了巨大贡献,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知识点】红军长征;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解析】【分析】 (1)根据所学知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有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组织基础: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共产主义早期组织的建立);阶级基础:工人阶级的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的重要意义体现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的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2)由材料二及其旁边的文字《大渡河之歌》可知,这反映了红军长征中的飞夺泸定桥或强渡大渡河的事件。这充分体现了红军不畏艰苦、不怕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3)结合材料中的时间,和“报仇雪耻”“我中华民族百年来却未有的大事”等信息确定该“大事”是指抗日战争的胜利。据所学可知,平型关大捷,是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4)综上所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作用是中国共产党制定了革命纲领,找到了正确的革命道路,在土地革命战争中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在全民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为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战争中做出了巨大贡献,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故答案为:
(1)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阶级基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及其与工人运动的结合--思想基础;共产主义小组的成立--组织基础;共产国际的帮助--外部因素。
(2)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畏艰苦、不怕牺牲)。
(3)抗日战争的胜利。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
(4)中国共产党制定了革命纲领,找到了正确的革命道路,在土地革命战争中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在全民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为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战争中做出了巨大贡献,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点评】 本题以清末民初,人民深受军阀混战的残害和西方殖民者的压迫、《大渡河之歌》、我中华民族百年来却未有的大事为切入点,考查中国共产党成立、红军长征、抗日战争的相关知识点。
四川省眉山市洪雅县中山中学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0分)
1.(2019八上·佳木斯期末)读图,导致清朝这一时期几种主要进口货物关税税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中俄签订《瑷珲条约》
B.中日签订《马关条约》
C.中英签订《南京条约》
D.清政府与列强签订《辛丑条约》
【答案】C
【知识点】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鸦片战争中,1842年中国被迫签订中英《南京条约》,条约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需同英国商定。最后一项内容,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对中国危害最大,是导致清朝这一时期几种主要进口货物税率(关税)变化的主要原因。
故答案为: C。
【点评】本题以鸦片战争为背景考查《南京条约》的影响,学生要能从图中读出:1843年后棉布、面纱、头等白洋布的进口关税税率明显大幅度下降,下降的原因与《南京条约》中的“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需同英国商定”有关。
2.(2021八上·启东月考)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近代化产生了一定影响,这主要表现在它(  )
A.否定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B.动摇了清朝的统治基础
C.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D.实施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答案】B
【知识点】太平天国运动
【解析】【分析】 太平天国运动是农民阶级领导的运动,运动体现出农民阶级的平均主义思想,并没有否定封建土地所有制,故 A 选项排除;
太平天国运动一度占据清朝版图的半壁江山,动摇了清政府的统治,因此 B 选项正确;
C 选项不是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故排除;
D 选项说法错误,《资政新篇》虽然具有提出发展资本主义,但是并没有实施;
故答案为B。
【点评】 掌握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革命纲领、失败的原因及阶级局限性、影响等方面的相关知识。
3.(2021八上·洪雅期末)“这把火腾空燃烧的时候,一个拥有黄河和长江滚滚波涛的民族,……眼睁睁的看着这座万园之园化为一片灰烬。”与这则材料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第二次鸦片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C
【知识点】第二次鸦片战争
【解析】【分析】由材料“这把火腾空燃烧的时候,一个拥有黄河和长江滚滚波涛的民族,……眼睁睁的看着这座万园之园化为一片灰烬。”可知,这反映的是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史实。1856年10月,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两国为帮凶,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一路烧杀,攻入北京,还闯进圆明园,掠夺珍宝。为掩人耳目,他们又放火焚烧圆明园,排除ABD,选项C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以“这把火腾空燃烧的时候,一个拥有黄河和长江滚滚波涛的民族,……眼睁睁的看着这座万园之园化为一片灰烬。”为切入点,考查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相关知识。
4.(2018·泰安)“在改革范式上,这是史上第一次输入式改革,意识形态上的破冰难乎其难。而就其经济来说,这又是本民族从千年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的‘惊险一跃’。”这场改革是指(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答案】A
【知识点】洋务运动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第一次输入式改革”“意识形态上的破冰”“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可知是指洋务派进行的洋务运动。结合课本所学,面对内忧外患,地主阶级意识到西方资本主义的强大,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的统治,掀起了洋务运动。因为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道路。A项符合题意;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是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BC两项不合题意;新文化运动主张学习西方思想文化,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BCD三项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了洋务运动的有关知识,难度适中。学生要掌握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创办的企业、提出的口号、洋务运动的意义。
5.(2021八上·洪雅期末)鸦片战争以后,欧美各国在对华倾销商品的同时,通过不平等条约掠夺中国的原料和农产品:甲午战争以后,欧美各国控制中国的金融,在中国投资铁路、矿务,开办工厂,巩固不平等条约的特权。下列选项对材料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
A.欧美各国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B.甲午战争以后,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欧美各国侵华方式以商品输出为主转为以资本输出为主
D.甲午战争以后,欧美各国开始获得贸易和投资特权
【答案】C
【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及影响
【解析】【分析】由材料“鸦片战争以后,欧美各国在对华倾销商品的同时,通过不平等条约掠夺中国的原料和农产品”可知,这反映的是列强对中国主要是进行商品输出。由材料“甲午战争以后,欧美各国控制中国的金融,在中国投资铁路、矿务,开办工厂”可知,这反映的是列强对中国主要是进行资本输出。所以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欧美各国侵华方式以商品输出为主转为以资本输出为主,选项C正确;
选项ABD与题意表述不相符,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注意对材料信息的解读,识记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的阶段特征。
6.(2021八上·洪雅期末)120年前,中国面临瓜分豆剖的深重民族危机,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发起场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开启了中国的政治近代化之路。将维新变法运动作为中国政治近代化开端的主要依据是(  )
A.变法裁撤冗官 B.变法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C.变法开办新式学堂 D.维新派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答案】D
【知识点】戊戌变法;戊戌变法的影响和启示
【解析】【分析】将维新变法运动作为中国政治近代化开端的主要依据是维新派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中国近代化向西方学习的历程,经历了由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的过程。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民主思想,选项D正确;
选项ABC与题意表述不相符,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戊戌变法的领导人、内容、性质以及作用。
7.(2015八上·西安期中)1840年爆发的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侵略者纷至沓来,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以下对条约的分析正确的是(  )
①《南京条约》使列强的侵略由沿海深入到内陆
②《马关条约》打击了中国民族工业
③《辛丑条约》使清王朝的内政外交受洋人控制
④三个条约的签订都使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②③④
【答案】C
【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及其危害;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要求在记忆和比较的基础上,概括性地把握近代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的影响。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天津条约》使列强的侵略由沿海深入到内陆;没有让中国割地,因此没有使中国的领土完整遭到破坏,故①④描述是错误的。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南京条约》、《辛丑条约》和《马关条约》有关内容的识记和比较能力。
8.(2018八下·太平开学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重要文件。下列关于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
B.它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C.它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D.它是袁世凯颁布的
【答案】D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6年,袁世凯颁布《中华民国约法》,宣传复古的孔家思想,为自己的复辟道路服务,D项说法不正确,ABC说法都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相关史实。本题难度适中。
9.(2021八上·洪雅期末)烟雨楼旁有条红船。去年10月31日,习总书记伫立船旁感慨:“小小红船承载千钧,播下了中国革命的火种,开启了中国共产党的跨世纪航程。”话中体现的民族精神是(  )
A.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
B.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C.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为政风范
D.奋不顾身、舍生取义的英雄气概
【答案】A
【知识点】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解析】【分析】“小小红船承载千钧,播下了中国革命的火种,开启了中国共产党的跨世纪航程。”结合所学,中共一大最后一天在浙江嘉兴南湖一条游船上举行。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了。可知,A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符合题意;
选项BCD与题意表述不相符,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以中国共产党成立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10.(2020·南模拟)《毛泽东选集》写道:“由于两党在一定纲领上的合作,发动了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的革命……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巨大的成就”是指(  )
A.创办黄埔军校 B.北伐胜利进军
C.成立南京国民政府 D.实现全国统一
【答案】B
【知识点】北伐战争
【解析】【分析】 A:该项不符合题干“巨大的成就”的主旨,故排除A。
B: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实现。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1924年5月,国民党在广州的黄埔创办了黄埔军校,为中国革命培养了大批的军事政治人才。1926年7月进行北伐战争,掀起了国民革命运动,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题干中的“巨大成就”指的就是北伐胜利进军。
C:成立南京国民政府,是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失败的体现,不符合题意;
D:实现全国 统一,指的是1928年底,张学良宣布“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至此,南京政府名义上统一了全国。此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北伐战争的额有关知识。理解和识记北伐战争的背景、时间、口号、目的、对象、经过、结果、意义等基础知识是解答相关问题的关键。
11.(2021八上·洪雅期末)习近平曾用“五个创造性”总结毛泽东在党的历史上所作的重要贡献,强调毛泽东创造性地解决了中国革命道路问题。下列事件最能体现中国共产党开拓创新精神的是(  )
A.发动南昌起义 B.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C.发动秋收起义 D.红军长征
【答案】B
【知识点】秋收起义与井冈山会师
【解析】【分析】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为保存革命力量,放弃攻打长沙,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建立了中国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是中国共产党探索“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正确革命道路的开始。因此最能体现中国共产党开拓创新精神的事件是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排除ACD,选项B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以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12.(2018·自贡)“铁壁合围难突破,暮色苍茫别红都。强渡湘江血如注,三军今日奔何处?娄山关前庭战急,遵义城头赤帜竖。舵手一易齐桨橹,革命从此上新途。”革命上“新途”的转折点是指(  )
A.四渡赤水 B.飞夺泸定桥
C.三大主力会师 D.遵义会议的召开
【答案】D
【知识点】遵义会议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铁壁合围难突破,暮色苍茫别红都。强渡湘江血如注,三军今日奔何处?娄山关前庭战急,遵义城头赤帜竖。舵手一易齐桨橹,革命从此上新途”,由此判断这与红军长征的史实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央红军长征之初,经过惨烈的湘江战役,损失惨重。在毛泽东的建议下,红军避敌锋芒,转兵贵州,解放贵州重镇遵义,并召开遵义会议,成为长征和中国革命的伟大转折点。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因此革命上“新途”的转折点是指遵义会议的召开;选项D符合题意;而选项A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遵义会议的内容,是红军长征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中的重要会议。
13.(2018·永州)2017年1月3日,教育部发布《关于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那么,“十四年抗战”开始的标志性历史事件是(  )
A.九一八事变 B.八一三事变 C.西安事变 D.七七事变
【答案】A
【知识点】九一八事变;抗日战争的胜利
【解析】【分析】依据课本所学,抗日战争胜利于1945年,十四年前是1931年,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经过精心策划,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的一段路轨,制造了柳条湖事件,反诬是中国军队破坏,日军以此为借口,炮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攻占沈阳城,这就是“九一八事变”。九一八事变发生后,蒋介石实行不抵抗政策,中国共产党坚决抗日。中国人民开始了局部抗战。A项符合题意;1937年日本发动八一三事变、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1937年日本发动七七事变,日本全面侵华。BCD三项时间不合题意。由此可知BCD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了抗日战争的有关知识。学生要掌握九一八事变是局部抗战的开始,七七事变是全面抗战的开始,14年抗战是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1945年日本帝国主义投降。
14.(2019八上·防城港期末)《我的抗战》一书写道:北平沦陷后,城门紧闭,教室里已没有了《礼记 礼运》的读书声,取而代之的是学生们刚刚学会的日本国歌。与此现象相关的背景是(  )
A.《马关条约》的签订 B.九一八事变
C.卢沟桥事变 D.南京大屠杀
【答案】C
【知识点】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
【解析】【分析】A.《马关条约》的签订,不符合题意;
B.九一八事变,不符合题意;
C.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在北平西南的卢沟桥,以军事演习为名,向中国驻军发动突然进攻,中国军队奋起抵抗。这就是“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7月底,北平、天津相继失陷。所以,才出现题干中的现象,故选项C符合题意;
D.南京大屠杀,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语句,把它和课本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分析回答。
15.(2021八上·洪雅期末)在一次会议开幕式上毛泽东指出:“中国共产党从一九二一年产生以来,已经二十四年了……到了现在,我们党已经成了中国人民抗日救国的重心,已经成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重心,已经成了打败侵略者,建设新中国的重心。”这次会议(  )
A.确定了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B.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C.为争取抗战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D.集中全力解决了中共中央主要负责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
【答案】C
【知识点】中共七大
【解析】【分析】1945年4月,中共七大在延安举行,毛泽东在大会上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大会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领导人民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中国。大会通过的新党章,确定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大会选举产生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领导集体。中共七大是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召开的最重要的一次会议,它以“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载入中国共产党的史册,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光明的前途准备了条件。据“中国共产党从一九二一年产生以来,已经二十四年了……到了现在,我们党已经成了中国人民抗日救国的重心,已经成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重心,已经成了打败侵略者,建设新中国的重心。”可知,这次会议是中共七大。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战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排除ABD,选项C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与识记中共七大的相关史实。
16.(2019·龙泉驿模拟)某同学想通过看电影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下列影片按照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来观看,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③①④② D.②①③④
【答案】D
【知识点】西安事变;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
【解析】【分析】①七七事变发生在1937年;②西安事变发生在1936年;③血战台儿庄发生在1938年;④百团大战发生在1940年。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以图片为依托,考查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些重大事件。学生首先要仔细观察图片内容,然后与所学知识相联系,最后确定答案。其中,西安事变发生在1936年;七七事变发生在1937年;血战台儿庄发生在1938年;百团大战发生在1940年。因此,这样的排列组合题,解题的关键是对相关知识点的准确识记。
17.(2018·烟台)1945年8月民主人士柳亚子先生曾赠毛泽东诗云:“阔别羊城(今广州)十九秋,重逢握手喜渝州(今重庆),弥天大勇诚能格,遍地劳民战尚休。”下列事件中体现毛泽东“弥天大勇”的是(  )
A.西安事变 B.抗日战争 C.重庆谈判 D.渡江战役
【答案】C
【知识点】重庆谈判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中关键词“1945年8月”“渝州(今重庆)”、“重逢握手”,这首诗的含义是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重逢,在重庆会谈。涉及的历史史实是重庆谈判。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在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下,阴谋发动内战;为了争取和平,揭露蒋介石的内战阴谋,毛泽东亲赴重庆,达成了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因此,此诗创作于重庆谈判期间。C符合题意;西安事变发生在1936年12月12日,A不符合题意;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B不符合题意;1949年4月,毛泽东、朱德指挥了渡江战役。D不符合题意。由此可知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重庆谈判的内容, 需要学生了解重庆谈判的背景,内容和过程。
18.(2018·东营)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下列解放战争时期的史实,按其发生时间的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①淮海战役
②转战陕北
③解放南京
④挺进大别山
A.④①③② B.②④①③ C.①②③④ D.④②③①
【答案】B
【知识点】三大战役;渡江战役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①淮海战役在1948年;②转战陕北在1947年3月;③解放南京在1949年;④挺进大别山在1947年6月。由此可知,按发生时间的先后排序,正确的是②④①③。ACD均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解放战争的史实,需要学生熟记解放战争中的战役情况,立足于教材,进行深入掌握。
19.(2018·潍坊)1882年10月24日,顺天乡试刚刚发榜,次日凌晨,印着中榜者名单的《申报》就出现在江苏、安徽、浙江的各售报点,这期报纸大为畅销。这反映了(  )
A.思想观念解放 B.大众报业发展
C.铁路交通发达 D.轮船航运繁荣
【答案】B
【知识点】中国近代教育、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题干的“1882年10月24日,顺天乡试刚刚发榜,次日凌晨,印着中榜者名单的《申报》就出现在江苏、安徽、浙江的各售报点,这期报纸大为畅销。”反映了大众报业的发展。鸦片战争后,外国人在上海等城市创办了外文报纸,后来中文报纸也出现了,其中最著名的是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申报》,它是中国近代第一份商业性报纸。它刊载新闻、评论、广告等内容。报纸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了解社会的主要传媒工具。故B符合题意;思想观念解放、铁路交通发达和轮船航运繁荣与题干材料无关,故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申报》的内容,需要学生掌握中国近代大众报业的发展。
20.《义勇军进行曲》伴随着抗日救亡运动的浪潮,很快传遍了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新中国成立后,它被确定为代国歌,后来被确定为国歌。这首歌曲的曲作者是(  )
A.田汉 B.聂耳 C.冼星海 D.徐悲鸿
【答案】B
【知识点】新文化运动
【解析】【分析】《义勇军进行曲》的曲作者是人民音乐家聂耳,田汉作词,抗战时期成为了不朽的民族战歌,新中国成立后,它被确定为国歌,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义勇军进行曲》的相关内容。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60.0分)
21.(2021八上·洪雅期末)材料一: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
材料二: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
材料三: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等。
(1)材料一的内容出自哪一不平等条约?该条约在中国近代史上有怎样的历史地位。
(2)依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反映的条约的影响。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的哪一内容最能体现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4)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上述三则材料反映的条约的共同点。
【答案】(1)《南京条约》;《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2)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3)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
(4)都是不平等条约,巨额赔款都加重人民的经济负担,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不断加深。
【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南京条约》与《马关条约》的比较;《辛丑条约》及其危害;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1)材料一的内容出自《南京条约》。1840﹣1842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侵略我国,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
(2)依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条约是《马关条约》,1894﹣1895年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侵略我国,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 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三出自《辛丑条约》。1900﹣1901年列强发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侵略我国,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了《辛丑条约》。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最能体现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上述三则材料反映的条约的共同点是都是不平等条约,巨额赔款都加重人民的经济负担,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不断加深。
故答案为:
(1)《南京条约》;《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2)大大加深了 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3)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
(4)都是不平等条约,巨额赔款都加重人民的经济负担,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不断加深。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相关史实。
22.(2021八上·洪雅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近代中国文化娱乐生活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当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的洋派人物洋溢“在烛光摇曳的酒厅中举杯相庆”圣诞、复活节等洋节时,内地城市和广大农村的人们却还不知提琴、洋笛为何物。当商人、企业家、知识分子等群体中的不少人成为领导时代的弄潮儿时,普通市井小民、杂役及乞丐等下层社会成员,他们受自身经济条件的限制,即使对西方近代文明生活欣然向往,也只得“望洋兴叹”,被排斥在近代文明之外。
——《近代城市文化娱乐生活方式与社会心理之变迁》
(1)结合所学,概括材料一中第3阶段情况出现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归纳近代中国文化娱乐生活发展不平衡的表现。
(3)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近代中国经济文化娱乐生活变化的主要原因。
【答案】(1)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各种实业团体纷纷涌现,人们竞相投资设厂,海外华侨也归国创业,掀起了发展实业的高潮。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工业获得了迅速发展的良机,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2)存在着地域和阶层区别。
(3)经济发展不平衡。
【知识点】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
【解析】【分析】(1)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一中第 3 阶段情况出现的原因是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各种实业团体纷纷涌现,人们竞相投资设厂,海外华侨也归国创业,掀起了发展实业的高潮。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工业获得了迅速发展的良机,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2)根据材料二“近代中国文化娱乐生活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当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的洋派人物洋溢‘在烛光摇曳的酒厅中举杯相庆’圣诞、复活节等洋节时,内地城市和广大农村的人们却还不知提琴、洋笛为何物。当商人、企业家、知识分子等群体中的不少人成为领导时代的弄潮儿时,普通市井小民、杂役及乞丐等下层社会成员,他们受自身经济条件的限制,即使对西方近代文明生活欣然向往,也只得‘望洋兴叹’,被排斥在近代文明之外”可知,近代中国文化娱乐生活发展不平衡的表现是存在着地域和阶层区别。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近代中国经济文化娱乐生活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发展不平衡。
故答案为:
(1)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各种实业团体纷纷涌现,人们竞相投资设厂,海外华侨也归国创业,掀起了发展实业的高潮。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工业获得了迅速发展的良机,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2)存在着地域和阶层区别。
(3)经济发展不平衡。
【点评】本题考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近代生活的变迁和社会习俗的变化,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23.(2021八上·洪雅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始于1861年。自此,中国的近代化运动,走过了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中国人每向前迈进一步,都异常艰辛,但却是一种不断提高的过程。
材料一:甲午战败后,李鸿章伤感地反省,说:“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材料二:“尽管维新运动没能达到它的政治目标,但它所引起的思想变化却对中国的社会和文化有着长期的和全国规模的影响。”
材料三:近代中国经历了从“师夷长技”到“变法维新”探索,人们发现温和的改良无法从根本上改变旧制度。于是,人们发动了革命,推翻旧王朝,建立了共和国。
(1)李鸿章办了一辈子的事是指什么?他为什么说此事件“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维新变法的作用是什么?
(3)材料三中“革命”是指什么历史事件?此事件对中国的近代化发展的历史意义有哪些?
【答案】(1)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它虽然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所以说此事件“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2)作用是戊戌变法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3)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主革命,极大的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知识点】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革命志士与武装起义
【解析】【分析】(1)李鸿章办了一辈子的事是指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它虽然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所以说此事件“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2)依据材料二“尽管维新运动没能达到它的政治目标,但它所引起的思想变化却对中国的社会和文化有着长期的和全国规模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维新变法的作用是戊戌变法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三中“革命”是指辛亥革命。.据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主革命,极大的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故答案为:
(1)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它虽然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所以说此事件“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2)作用是戊戌变法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3)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主革命,极大的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点评】本题以“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始于 1861 年。自此,中国的近代化运动,走过了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中国人每向前迈进一步,都异常艰辛,但却是一种不断提高的过程。”为切入点,考查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24.(2021八上·洪雅期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南京大屠杀档案》被列入《世界记忆名录》,成为世界记忆遗产项目。南京是中国近代历史的缩影,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屈辱与抗争。识读下面四幅图片,回答问题:
(1)图一场景发生在哪次战争后?这场战争对中国社会造成什么影响?
(2)图二场景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3)图三场景日本侵略者终于低下了头,标志中国人民全民族抗战取得了胜利。中国人民抗战开始和结束的标志分别是什么?
(4)图四有何意义?
【答案】(1)鸦片战争;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南京大屠杀。
(3)九一八事变;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4)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知识点】南京大屠杀;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1)根据“图一中英双方代表签订《南京条约》”可知,图一场景发生在鸦片战争后。1840年至1842年的鸦片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根据“图二日军在南京活埋中国平民”可知,图二场景反映的历史事件是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陷南京。日军占领南京后,对南京人民进行了血腥的大屠杀,屠杀手无寸铁的和平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30万以上,犯下了滔天罪行。
(3)根据“图三中国战区日本投降签字仪式”可知,图三场景日本侵略者终于低下了头,标志中国人民全民族抗战取得了胜利。中国人民抗战开始的标志是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的一段路轨,反诬中国军队破坏,并以此为借口,突袭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结束的标志是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4)根据“图四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总统府”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兵分三路,横渡长江,发动渡江战役,占领了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台湾。
故答案为:
(1)鸦片战争;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南京大屠杀。
(3)九一八事变;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4)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南京条约》的签订以及影响、南京大屠杀、中国人民抗战开始和结束的标志、渡江战役解放南京的影响等知识。
25.(2021八上·洪雅期末)阅读材料,探究问题。
材料一:清末民初,人民深受军阀混战的残害和西方殖民者的压迫。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失去土地,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中国国民党由于它自身原因限制,无法满足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的需要。因此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迫切要求成立自己的组织。
材料二:
材料三:我们中国人民,半个世纪以来受尽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凌欺压……中华民族已从日本帝国主义的压迫下解放出来了。日本帝国主义对我中华民族独立生存的严重威胁已经消除。半个世纪以来,我中华民族所受的奇耻大辱,血海深仇,现在报仇雪耻了。这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来却未有的大事,值得全国同胞的热烈庆祝。
--1945年9月5日《解放日报》社论
(1)据材料一分析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必要性。
(2)材料二反映的是红军长征中什么事件?体现了长征中什么精神?
(3)材料三中“我中华民族百年来却未有的大事”是指什么事件?列举两例中共“报仇雪恨”的战役。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中共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取胜中的历史作用。
【答案】(1)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阶级基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及其与工人运动的结合--思想基础;共产主义小组的成立--组织基础;共产国际的帮助--外部因素。
(2)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畏艰苦、不怕牺牲)。
(3)抗日战争的胜利。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
(4)中国共产党制定了革命纲领,找到了正确的革命道路,在土地革命战争中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在全民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为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战争中做出了巨大贡献,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知识点】红军长征;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解析】【分析】 (1)根据所学知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有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组织基础: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共产主义早期组织的建立);阶级基础:工人阶级的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的重要意义体现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的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2)由材料二及其旁边的文字《大渡河之歌》可知,这反映了红军长征中的飞夺泸定桥或强渡大渡河的事件。这充分体现了红军不畏艰苦、不怕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3)结合材料中的时间,和“报仇雪耻”“我中华民族百年来却未有的大事”等信息确定该“大事”是指抗日战争的胜利。据所学可知,平型关大捷,是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4)综上所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作用是中国共产党制定了革命纲领,找到了正确的革命道路,在土地革命战争中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在全民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为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战争中做出了巨大贡献,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故答案为:
(1)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阶级基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及其与工人运动的结合--思想基础;共产主义小组的成立--组织基础;共产国际的帮助--外部因素。
(2)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畏艰苦、不怕牺牲)。
(3)抗日战争的胜利。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
(4)中国共产党制定了革命纲领,找到了正确的革命道路,在土地革命战争中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在全民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为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战争中做出了巨大贡献,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点评】 本题以清末民初,人民深受军阀混战的残害和西方殖民者的压迫、《大渡河之歌》、我中华民族百年来却未有的大事为切入点,考查中国共产党成立、红军长征、抗日战争的相关知识点。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四川省眉山市洪雅县中山中学2021-2022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