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2024届新教材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要点专练01~05(6份打包含答案)

要点专练01 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
押题角度1 先秦时期的制度变化
1.[2023·贵州贵阳高三二模]商周时期,神鸟“凤”被视为“天下太平”的祥瑞之兆,凤纹只在统治阶层专用的青铜器皿、玉饰物件上出现;春秋战国时期,“凤”的造形各异,陶器、漆器、织物、铜镜等普通器物都出现了凤纹装饰。这一变化反映了(  )
A.社会权力结构变革的趋势
B.物质丰富讲究美学雕饰
C.“凤”纹成为权力的标志
D.“凤”纹成为流行时尚
2.[2023·河南新乡高三二模]西周宗法制度不仅适用于周室同姓贵族,也适用于分封的异姓贵族。西周王室不仅将同姓不婚的习俗发展为以法律强制维护的礼制和社会规范,还进一步规定凡同姓不问远近亲疏、相隔几代,均不通婚姻。西周实行这一制度的主要目的是(  )
A.保持稳固的政治格局
B.维护诸侯的独立地位
C.形成开放的治理结构
D.确立严格的等级秩序
3.[2023·湖南高三模拟预测]战国时期东方六国的墓葬等级特征是多阶层、小间隔,而秦国则是两极分化、国君墓与卿大夫墓规模落差巨大;东方六国的城址等级序列特征是国都以下逐级递减,而秦国则是缺乏中小城市,国都之下直接为自然村落。这反映了(  )
A.商鞅变法为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B.战国时期分封制的瓦解具有不平衡性
C.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社会制度
D.秦国与东方六国的发展轨迹截然不同
押题角度2 君主专制制度的发展
4.[2023·山东临沂高三一模]“谤”字本义是指议论或批评别人过失,相传尧舜时代广树“谤木”, 以便民间批评权力的运行。至秦汉时“谤木”已完全失去原有的功用,而“诽谤”也由批评权力的激赏,衍变为无中生有毁人名誉的罪名。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皇权官僚体制确立
B.民众言论空间狭窄
C.儒家成为正统思想
D.法律体系不断完善
5.[2023·四川德阳高三三模]自汉代始,皇帝年幼,太后临朝渐成常规;北朝时更是出现了“威福兼作,震动中外”的少数民族女主。进入隋唐时期,宫廷妇女参政呈现扩大化趋势,不仅后妃干政,公主、女官等等也纷纷插手政事,蔚成一代风气。导致这一趋势的主要因素是(  )
A.外戚势力的膨胀
B.民族交融的加强
C.专制皇权的强化
D.社会风气的开放
6.[2023·辽宁沈阳高三模拟预测]魏晋南北朝时期,在秦汉的传统九卿与新出现的六部关系上,长期纷争,无法统合。隋唐时期,统治者最终确定了六部统辖九卿的体制。这一变化反映出(  )
A.国家统一是制度创新的前提
B.制度创新是巩固统一的重要途径
C.南北文化交融促进制度创新
D.传承与创新是制度演变基本规律
7.[2023·天津河东区高三一模]《文苑英华》专列唐朝中后期“中书制诰(诰:上告下,古代的一种告诫性的文章)”与“翰林制诏(诰)”两大品类,其中“中书制诰”占四十卷,而“翰林制诏(诰)”却占到了五十三卷。由此可见,唐朝中后期(  )
A.扩大了宰相选拔的范围
B.科举制提高了文官地位
C.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
D.翰林侵夺了三省的权力
8.[2023·江西上饶高三二模]有学者认为,明朝内阁在一定时间内发挥过作用,但更多情况下却助长了皇帝的惰性。由此可以推知,明朝(  )
A.内阁利于正确决策 B.皇帝权力日趋衰落
C.内阁发挥辅政功能 D.权力结构混乱无序
押题角度3 中央对地方的监察
9.[2023·海南高三模拟预测]自武帝元封五年,初置部刺史,掌奉诏条察州后,刺史制度成为汉代一项正式的制度。终其两汉,中央不断改刺史为州牧,罢州牧复置刺史,或呈现刺史、州牧并存的局面,直至东汉灭亡。刺史制度的变化(  )
A.旨在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统治
B.表明汉代王国问题并未解决
C.反映出汉代中央集权的强化
D.说明汉代监察制度日益完善
10.[2023·广东佛山高三三模]北宋为加强中央对地方州、县官僚的管理,在中央与州之间设置了“路”。路级官僚机构的办公署地或同置一处,或分殊它处,对州级长官也无直接的统领之权,州府上表奏事可越过路级直通朝廷。据此可知,宋代的“路”(  )
A.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B.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C.不掌实权影响效率
D.增加了地方财政负担
11.[2023·四川泸州高三二模]清入关后颁行了《时宪历》,除京师一地之外,加入了各直省的日出入昼夜及节气时刻列表,堪称一大创举。康雍乾时期,时刻列表内陆续增入各蒙古、回疆部落以及大小金川土司等政治单元。这一做法(  )
A.奠定了现代中国的基本版图
B.说明民族交融推动科技发展
C.利于维系大一统的政治秩序
D.反映清朝地方治理方式灵活
押题角度4 土司制度
12.[2023·山东青岛高三期中]自雍正时起,清政府在西南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政策,逐步取消土司世袭制度,任命有任期、可调动的流官,随之进行清查户口、丈量土地、核实赋税等工作。该措施旨在(  )
A.促进各民族文化交流
B.开拓中国疆域版图
C.强化对边疆地区治理
D.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13.[2023·辽宁部分学校高三模拟预测]下表为《滇事杂档》中收录的滇南地区官员与边境地区的土司之间往来文件的部分内容。据此可知(  )
文件 内容
临安府官员给土司稿吾卡的公函 土司、掌寨所管地方,乃朝廷地土,安设土司、掌寨,以卫边隅,寸地尺土,并非土司、掌寨私业,不得擅自与人。
土司稿吾卡对猛喇老挝族人的声明 猛喇地方,系朝廷土地,安设土司、掌寨管理,并非土地私业,不得擅自与人。
A.双方在守护疆域问题上态度一致
B.西南地区独立于清王朝管辖之外
C.清王朝在西南大规模“改土归流”
D.清朝笼络西南地区各族上层分子
押题角度5 文书制度的发展
14.[2023·广东佛山高三期中]湖南龙山里耶镇出土了数万枚行政文书竹简。其中一支记录了当地深山里发现的一种并非丰产的植物“枝枸”,但秦吏仍认真描述了它的性状、位置、产果情况,录入了官方档案。这体现了秦朝时期(  )
A.基层行政管理精细
B.法律制度严酷
C.计税标准细致完善
D.科学意识兴起
15.[2023·河北秦皇岛高三三模]《唐律》规定,任何人出卖男女奴婢、牛马、骆驼、骡、驴,都必须于出卖三日内向市司领取“市券”,即市契,它是官方的契约文书,是通关检查和再次出售的凭据。若“立券有旧病者,三日内听悔”。这表明唐朝政府(  )
A.重农抑商政策已开始松动
B.重视商业守信和契约意识
C.严格限制私人交易的规模
D.积极扶持商品经济的发展
16.[2023·四川南充高三三模]清初,岭南地区的土官多以威杀、罚钱、习惯法实现地方治理,及至“改流,得中国长官莅临……宣圣喻、博经史、敦实行、谨士趋”。这一变化(  )
A.增强了法制意识  B.消除了割据势力
C.实践了因俗而治 D.强化了主流意识要点专练01 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
1.A 据材料“凤纹只在统治阶层专用的青铜器皿、玉饰物件上出现……普通器物都出现了凤纹装饰”,凤纹由原来的统治阶层专用逐渐成为一种普通器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后期,王室衰微,诸侯势力逐渐增强,导致分封宗法制逐渐瓦解,说明传统的社会权力秩序发生了变化,A项正确;仅从材料,无法得出物质丰富讲究美学雕饰,排除B项;材料是以“凤”纹来说明权力结构的变化趋势,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权力结构的变革趋势,无法得出“凤”纹成为流行时尚,排除D项。故选A项。
2.A 根据材料“西周王室不仅将同姓不婚的习俗发展为以法律强制维护的礼制和社会规范,还进一步规定凡同姓不问远近亲疏、相隔几代,均不通婚姻”可知,西周宗法制度不仅适用于周室同姓贵族,也适用于分封的异姓贵族,同时将同姓不通婚作为强制维护的礼制和社会规范,说明西周实现的是在非同姓贵族之间通婚,其目的是加强统治范围,保持稳固的政治格局,A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西周为维护稳定的政治格局而规定的通婚原则,而非维护诸侯的独立地位,排除B项;材料描述的是西周为维护稳定的政治格局而规定的通婚原则,未体现开放的治理结构信息,排除C项;材料描述的是西周为维护稳定的政治格局而规定的通婚原则,未体现严格的等级秩序信息,排除D项。故选A项。
3.B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题干信息,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逐渐走向瓦解。东方六国墓葬是多阶层、小间隔,城址从国都以下逐级递减,反映以卿大夫为代表的中间阶层稳固而强大。秦国墓葬两极分化,缺乏中小城市,反映以卿大夫为代表的中间阶层相对萎缩。说明东方六国与秦国在分封制瓦解的过程中存在不平衡性,B项正确;材料不涉及商鞅变法,排除A项;战国时期西周的社会制度走向瓦解,东方六国并未严格遵行西周制度,排除C项;春秋战国时期秦国与东方六国都处于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发展阶段,排除D项。故选B项。
4.A 根据材料“至秦汉时‘谤木’已完全失去原有的功用,而‘诽谤’也由批评权力的激赏,衍变为无中生有毁人名誉的罪名”可知,“诽谤”由先秦时期批评权力的激赏,衍变为秦汉时期无中生有毁人名誉的罪名,这一变化的原因与秦汉时期皇权官僚体制确立具有较大的关系,A项正确;民众言论空间狭窄,不是主要原因,排除B项;儒家成为正统思想是在汉武帝之后,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体现法律体系不断完善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A项。
5.C 据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自汉代至隋唐宫廷妇女参政的趋势不断扩大。结合所学可知宫廷妇女参政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主要因素是随着专制皇权的强化,宫廷妇女代表皇帝或者在皇帝的支持下参与政事,其实质是皇权的延伸,C项正确;外戚势力的发展是宫廷妇女插手政事带来的影响,不是导致这一趋势的原因,排除A项;民族交融与材料结论没有直接关联,排除B项;社会风气开放会减少宫廷妇女参政的阻力,但不是导致这一趋势的主要因素,排除D项。故选C项。
6.D 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制度是在秦汉政治制度基础上发展而来,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治制度基础上发展而来,体现了政治制度的传承与创新,D项正确;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并不统一,排除A、B项;材料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在前代基础上进行创新,并没有体现南北文化交融对制度创新的作用,排除C项。故选D项。
7.C 根据材料“唐朝中后期……其中‘中书制诰’占四十卷,而‘翰林制诏(诰)’却占到了五十三卷。”及所学可知,唐朝中后期,在传统的三省六部制的决策运行体系之外,“翰林”(古代官名)参与机要,承旨办事的比重更大,体现了皇权加强的需要,这对法定中央机构三省六部制产生了一定冲击,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宰相选拔范围的变化,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科举制对文官地位的影响,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B项;中书省负责草拟,翰林制诏多于中书制诰,侵夺了中书省的权力,而不是三省的权力,排除D项。故选C项。
8.C 根据材料“明朝内阁在一定时间内发挥过作用,但更多情况下却助长了皇帝的惰性”及所学可知,内阁是非法定的最高行政机构,在一定时间内发挥过作用,但更多情况下却助长了皇帝的惰性,说明皇帝“懈怠”时内阁发挥辅政功能,C项正确;内阁通过票拟获得了建议权,决策权掌握在皇帝手中,排除A项;内阁的建立是皇权加强的表现,并非皇帝权力日趋衰落,排除B项;材料无法得出明朝权力结构混乱无序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C项。
9.A 根据题干汉武帝时期开始设置具有监察职能的刺史,并逐渐成为一项正式制度,在刺史制度演变中不断改刺史为州牧,罢州牧复置刺史,或呈现刺史、州牧并存的局面,这体现出刺史的设置除监察地方加强中央集权的职能外,为防止刺史或州牧权势过大威胁中央,采取了改刺史为州牧、改州牧为刺史,或刺史州牧同时存在的情况,这样的设置和改变目的都是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A项正确;题干涉及刺史制度的演变,并未体现王国问题,排除B项;刺史制度的目的是加强中央集权,但在刺史制度的变化中,刺史变为州牧,最终成为地方一级,掌控军政大权,威胁中央集权,排除C项;题干中刺史演变为州牧,州牧和刺史并存并非监察制度的完善,排除D项。故选A项。
10.A 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北宋为加强中央集权,设置了路,但路对州级长官无直接统领权,表明路是宋朝政府为加强地方控制而设置的不同于传统行政区的机构,具有相对的独立性,A项正确;路的设置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排除B项;路有权监管地方军政、财赋、司法、盐铁专卖等事,并非不掌握实权,排除C项;材料未提及路设置后的财政支出,无法得出“增加了地方财政负担”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A项。
11.C 依据材料可知,清朝《时宪历》涵盖京师和其他直省,后来还加入了蒙古、回疆部落以及大小金川土司等,通过历法广泛的涵盖方式,将多民族地区都纳入到清王朝的管辖范围内,利于大一统的政治秩序的维系,C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时刻列表区域扩大的问题与现代中国的基本版图的奠定无关,排除A项;民族交融推动科技发展问题,材料信息不涉及,排除B项;时刻列表内陆续增加少数民族政治单元,是中央对地方的进一步强化管理,与地方治理方式灵活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12.C 据材料“改土归流……逐步取消土司世袭制度,任命有任期、可调动的流官,随之进行清查户口、丈量土地、核实赋税等工作”可以看出,清朝在西南地区实行改土归流,逐步取消土司世袭制度,代之以中央派遣的流官,强化对边疆地区的管理,C项正确;改土归流属于地方行政管理,主要目的是强化对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促进民族文化交流、增加财政收入属于改土归流的影响,但非其主要目的,排除A项、D项;改土归流加强了对西南地区的管理,并未扩大疆域版图,排除B项。故选C项。
13.A 根据临安府官员给土司稿吾卡的公函和土司稿吾卡对猛喇老挝族人的声明可知,两则公文材料都声明土司、掌寨所管地方,不得擅自与人。可见,滇南地区官员与边境地区的土司在守护疆域问题上态度一致,A项正确;据所学,B项不符史实,土司制度是元明清管理地方的重要制度,让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事物,但是仍然处在中央政府的管辖之下,排除B项;据所学可知,清朝大规模“改土归流”是在雍正时期,材料不能明确表明是在雍正时期,排除C项;材料没有清朝笼络西南地区各族上层分子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A项。
14.A 据材料“秦吏仍认真描述了它的性状、位置、产果情况,录入了官方档案”可知,通过对秦朝地方官吏对植物的详细记载的描述,体现了秦朝地方行政管理精细,A项正确;材料并未提及法律制度的特点,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地方行政管理,并不是计税标准,排除C项;秦朝时期是专制统治时期,科学意识尚未兴起,排除D项。故选A项。
15.B 根据材料可知,唐代商品交易后需领取市契作为凭证,“立券有旧病者,三日内听悔”,这表明唐代商品交易注重维护和规范经济秩序,体现了政府重视守信精神和契约意识,B项正确;材料看不出重农思想,也不体现抑商政策松动,排除A项;材料体现政府对具体贸易行为的规范,注重商业守信与契约精神,并未严格限制私人交易的规模,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政府对商品交易的法律规定,不能体现政府扶持商品经济发展,排除D项。故选B项。
16.D 根据材料“改流,得中国长官莅临……宣圣喻、博经史、敦实行、谨士趋”可知,叙述的是清初在岭南地区改土归流的历史信息,流官重视对民众进行思想教化,这有助于增强统治思想在岭南地区的传播,D项正确;材料无法得出岭南地区民众法制意识增强的信息,排除A项;改土归流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但并不是彻底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因俗而治的治理措施,排除C项。故选D项。
要点专练02 古代中国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1.A 据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魏晋南北朝时期,五大家族囊括了地方官吏和卒的很大比例,这说明地方大族影响当地吏役的任用,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皇权的信息,排除B项;材料是江南地方政治状况,不是经济层面,排除C项;基层吏役任用被五大家族影响甚至垄断,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发展,排除D项。故选A项。
2.D 据材料有学者对汉成帝时东海郡100余位地方长吏“升职”情况进行考证,升职的原因有“积功”“秀才”“廉”“孝廉”“捕盗尤异”等等,并结合所学可知,本题主旨是汉朝官吏管理制度之一的考核制度,考核的结果是官员赏罚的依据,而材料中当时众多官员各自因不同的优异表现获得升职,据此可知,当时官员考核方式多样,D项正确;结合所学,行政效率可以表现为行政行为的速度、成本、正确度等,仅根据该材料不能得出当时行政行为速度的快慢、成本的大小、正确度的高低,排除A项;材料不体现“诸侯”,另外结合所学,“郡”应归中央管理并且汉武帝时期诸侯权力过大的问题就已经解决,B项材料不体现且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的主旨是官员管理制度,不是选官制度,排除C项。故选D项。
3.C 根据“察举由举荐孝子或举荐能吏之制,逐渐变成考试文士之制”,可得出与前面的举荐“孝子、能吏”相比,考试不再注重“孝、廉”,从而让更多的文人可以参与考试,这就减少了文人进入官僚队伍的限制,从而有助于扩大政权的统治基础,C项正确;南朝时期考试选官还没有成为当时的主要方式,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选官方式,和地方权力是否扩大无关,排除B项;南朝之前,官僚政治就已经形成,排除D项。故选C项。
4.D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宋代较之于唐代,科举取士的数量大增,由科举入相的进士人数也大增,由于宋代实行崇文抑武的国策,由社会精英组成的文官政治体制完全确立,彻底取代了唐代以前的门阀世族政治,并为后来的各个朝代所继承,D项正确;材料内容无法判断中枢机构规模是否扩大,排除A项;材料内容未涉及考试录用程序,排除B项;推动了国民素质的提高,夸大了宋代科举变革的作用,排除C项。故选D项。
5.D 据材料可知进士科的去取“以文词优劣为标准”,而行卷指的是应试举子“重视新鲜题材”,尽可能将个人创作在考试以前送呈当时有地位的人,以求推荐,增加中举几率,结合所学可知,仅凭一次考试很可能会抹杀掉有才华之人,行卷则可以参考应试之人平时的文学水平,选拔真正有文采的人,另外“行卷可以增加中举几率”会使唐朝形成了争相赋诗写文的文学风气,因此行卷对于唐代文学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D项正确;行卷实行之初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公平和社会阶层流动,但后来出现了朋党之风,不利于公平和社会阶层流动,排除A、C项;“行卷”不会使进士科选才对象范围扩大,排除B项。故选D项。
6.A 据材料“公荐”“取士不问家世”“封弥”“誊录”可以看出两宋时期的科举制,不问家庭背景,体现了开放性,通过密封和誊录试卷,增加了公平性,A项正确;科举考试并不自由,排除B项;“取士不问家世”,向百姓开放,说明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排除C项;科举制的实行,为唐宋政府选拔了一大批官员,是有实际作用的,并没有流于形式,排除D项。故选A项。
7.C 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清廷上谕批评地方官学中一部分生员学业荒废,结交权贵,横行乡里,一些地位低下的倡优隶卒违反规定进出学校,意在加强学校管理,改善士风学风,维护统治秩序,C项正确;材料所述属于学校教育而非科举选官,与八股取士关系不大,排除A项;隋唐实行科举制,扩大选官范围,抑制了门阀士族的膨胀,清朝时期没有出现严重的门阀士族膨胀的问题,排除B项;材料所述属于学校教育而非科举选官,看不出提高科举取士的标准,排除D项。故选C项。
8.C 明太祖废除科举,改行荐举之法,后又恢复科举制,此后科举制成为定制,结合所学可知,古代的选官制度主要解决统治阶级对人才的需求,科举制下,选官权被中央掌握,尤其是被皇帝掌握,因此科举制适应了强化专制的需要说法符合题意,C项正确;A项表述不符史实,古代的科举制一定程度上为国家选拔出优秀人才,材料也无法体现,排除;仅凭材料信息不能得出科举制成为当时选拔人才的唯一方式,古代科举制问世后还有其他的选官制度作为补充,B项不符合史实,排除;科举制可规避荐举制的一些弊端,但无法防止其弊端的发生,排除D项。故选C项。
9.D 根据材料“明世宗登基后,采纳内阁首辅张璁的建议,要求‘科场文字务要平实典雅,不许浮华险怪以坏文体’,进行说理,一定要极尽事物的原理”“议论事务,必须要通晓经济天下的道理。同时派遣京官为地方主考,提升乡试官资格并完善武举。”并结合所学可知,明世宗意识到文风变异,文体不正之象,对文体及文风进行改革,为了考察士子的真实水平,考生要加强对考题的理解,对儒家经典、程朱理学有更深入的把握,这次整改是为了牢固地确保理学至上的地位,从而加强皇权,保证君主对士人们的牢固统治。同时,派遣京官为地方主考,提升乡试官资格,有利于提高国家对于地方乡试的监管力度,加强中央对于地方的监控。由此可知,材料所述做法意在刷新政治,巩固皇权,缓解统治困局和挑战,维护统治,D项正确;科举制的形成,促进了重学风气的形成,排除A项;“破除了世族对官场的垄断”此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材料所述科举整改是为了牢固地确保理学至上的地位,从而加强皇权,保证君主对士人们的牢固统治,并非有助于实用人才的培养,排除C项。故选D项。
10.D 根据材料“西汉的致仕制度相当完备,它对官吏退休的年龄、身体条件以及退休后的待遇等都有详尽的规定。”可知,西汉的致仕制度相当完备,它对官吏退休的年龄、身体条件以及退休后的待遇等都有详尽的规定,使官员在一定程度上免除了后顾之忧,有利于激发官僚体系活力,推动行政效率的提高,D项正确;对官员退休后的待遇的详细规定,将会增加国家的财政负担,而非减轻,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描述西汉致仕制度对后世的影响,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农耕社会传统乡土观念信息,排除C项。故选D项。
11.D 根据材料“吏有五善:中(忠)信敬上,精(清)廉毋谤,举事审当,喜为善行,龚(恭)敬多让。五者毕至,必有大赏。”“吏有五失:一曰夸以迣,二曰贵以泰,三曰擅裚割,四曰犯上弗知害,五曰贱士而贵货贝。”可知,秦朝对官员的品德、行为等方面的好坏制定了衡量标准,表明其对官员考核的重视,D项正确;材料并未说明官吏犯“五失”后有何惩罚,不能说明赏罚分明,排除A项;材料不能得出官员素质提升这一结果,排除B项;秦简中对官吏的要求确实有符合儒家思想的内容,但这并不是材料主要说明的内容,排除C项。故选D项。
12.C 根据本题材料信息可知,汉武帝时设立刺史制度旨在加强中央对地方官员和地方势力的控制。但西汉中期以来,刺史、州牧的罢置情况反映出监察制度的失效与州级行政制度崛起,从不同的角度说明皇权对地方的管控是处于不断失效过程中的。州刺史行政化每一次节点都对应着汉朝皇权波动的时刻。西汉末年的刺史改制,对应着王氏外戚集团势盛而成帝、哀帝势衰的时期;王莽与东汉初的刺史改制,对应两汉之际的兵荒马乱,帝国中央与地方武装短兵相接时期,皇权统治及其制度侧重点为军事行动,而非正常改革。东汉末期刺史行政化的形成,更是由于幼帝频立,阉宦政治势力导致的皇权衰弱,C项正确;材料所述主要涉及西汉中期至东汉末期刺史行政化的过程没有强调选官方式的多样化,排除A项;材料所述涉及西汉中期以来刺史职能演变总体上扩张了武帝朝对于刺史监察权限和官职设计,但没有强调中央与地方矛盾进一步加剧,排除B项;材料表明皇权衰弱导致刺史行政化,与经济重心南移没有关系,排除D项。故选C项。
13.C 题干材料是宋代监察制度的相关规定,其中“言谏官的选用权直接归皇帝掌握”“执政官的亲戚也不得作为言谏官”,这都加强了皇帝的专制权力,C项正确;材料为宋代监察制度不断改进的做法,不能说明中央监察机制削弱,排除A项;材料没有介绍这些规定的具体实施,不能得出有效防范官员专权,排除B项;材料所示是监察制度强化了皇权,不能说明中央行政层级简化,排除D项。故选C项。
14.A 根据题干信息“差遣因故离职或任满后仍暂时在职,当年无法满一考,则这一部分任职时间称作‘零考’”“官员赴任新差遣后,他们需在到任后的一定时限内向本州提出申请”“南宋末年,其适用范围已经扩大到了文武官员群体”可知,宋朝对官员考核的规定非常详细,说明对官员的管理非常精细化,A项正确;材料强调官员管理,不涉及政府行政效率,排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文人治国的理念,排除C项;“零考”制度是官员考核制度,并非选官制度,排除D项。故选A项。
15.D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对京官的考核有利于君主专制,对地方官吏的考核有利于中央集权,先由上级领导考核实际上是由同行业考核,体现了专业、实效,D项正确;“杜绝”过于武断,排除A项;分化事权是同一件事多个部门分工做,材料是纵向的层层考核,不是横向“分化”,排除B项;高度专制确实容易造成政风因循,但材料不能反映两者之间的逻辑关系,特别是不能看出“政风因循”的结果,排除C项。故选D项。
16.A 明代的给事中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监察六部,纠弹官吏。由材料“朝政阙失,军民利病,皆得言之”“皇帝批复了各衙门的本章之后,给事中也可以驳正其违误”反映明代的给事中起到减少决策失误的作用,A项正确;由材料“朝政阙失,军民利病,皆得言之”可知,明代的给事中的监察职权广泛,并非完全为君主专制服务,排除B项;给事中具有监察职责,但无法杜绝贪污腐败,且“杜绝”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材料并没有反映明代给事中对官吏的考核权,并不能得出对官吏考核影响重大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A项。
17.A 据材料“明初地方官的考核内容为‘六事’”“地方官也围绕‘六事’施政”,可以看出通过对地方官进行考核,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规范了地方官的行为,巩固了统治,A项正确;从明初对地方官的考核内容,无法得出明朝后期财政压力与日俱增,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对地方官的考核内容,不能说明官吏考核制度的完善,排除C项;对地方官考核,加强地方管理,不能说明中央集权制约地方的发展,排除D项。故选A项。
18.C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清朝都察院为中央最高监察机构,在地方监察中,各省总督、巡抚、按察使司、巡道共同负责地方监察工作,反映监察主体的多元化,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监察制度的运作,排除A项;官员选拔机制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吏治管理的效果,排除D项。故选C项。
要点专练03 古代中国的法治与教化
1.C 根据材料“夏商西周时期的法律具有‘临事制刑,不预设法’的传统。到春秋后期,一些诸侯国开始打破旧的法律传统,如郑国子产‘铸刑书’,郑国邓析‘作竹刑’,晋国赵鞅、荀寅‘铸刑鼎’。”可知,由夏商西周时期的“临事制刑,不预设法”到春秋后期“锈刑书”“作竹刑”“铸刑鼎”,说明随着春秋时期周天子势力衰微,诸侯势力不断壮大,法律由不预设的传统逐渐发展为固定的成文法,反映了春秋时期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时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并非礼乐制度,排除A项;韩非子的思想不断付诸实践,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先秦时期法治意识日趋淡薄,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故选C项。
2.C 根据材料可知,秦律细致规定“私自移动他人田界”或者“盗采人桑叶”都会受到法律的惩罚,这反映了秦朝注重从法律的角度保护私有财产,C项正确;材料涉及的财产包括土地、桑叶,不单属于地主阶级,也会涉及小农,因此不能得出“维护地主阶级利益”的结论,排除A项;由材料可知,秦朝对私有财产的保护规定细致,但“残酷”还无法体现,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国家在基层的权力问题,排除D项。故选C项。
3.B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汉代律令的这些规定体现了孝治观念、夫为妻纲观念和社会等级性,这些思想都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反映了儒家思想对司法量刑的影响,B项正确;丈夫、上爵并不属于弱势群体,排除A项;材料体现不出封建等级秩序加强,排除C项;夫妻之间发生冲突,惩罚的轻重不同,不属于德主刑辅的理念,排除D项。故选B项。
4.D 根据材料“《大唐开元礼》详尽而完备地记录了国家方方面面的典礼仪制,从而为统一王朝的礼典修撰建立了模式和典范”及所学可知,《大唐开元礼》分吉、宾、军、嘉、凶五礼,D项正确;这是国家典礼,主要不是针对家庭和幼童的,朱熹的《家礼》和《小学》成为家庭和幼童的行为规范,排除A项;唐律是礼法结合的典范,排除B项;《吕氏乡约》是儒学人士教化乡里的范本,排除C项。故选D项。
5.C 汉代儒学独尊,立法者和司法者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因此在具体的司法实践活动中,他们便会用自己的儒学知识对法律的适用作出解释,这体现了儒家思想对法律的影响,C项正确;儒家经典影响法律,不一定能保证司法的公正性,排除A项;儒家思想是主流观念,而非儒法并用,排除B项;随意性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D项。故选C项。
6.B 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宋代司法官在处理民事纠纷时,注意情与法的统一,这里的情主要是指亲情、乡情、友情等,体现了传统儒家的伦理价值观念,B项正确;法情结合与商品经济繁荣关联不大,排除A项;讲情不是司法公正公平的体现,排除C项;理学反映的是统治阶级的意志,排除D项。故选B项。
7.A 据材料以“通俗文风”编订《大诰》,“每里置塾,聚徒教颂”“全体臣民讲读遵守”“撮其要略”可以得出这些举措有利于法律向社会基层普及,A项正确;材料侧重于促使法律深入基层,B项不是材料主旨,排除;宋元明清是中华法系在发展中完备阶段,不是确立阶段,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利用儒学经典判案或儒家伦理观念影响到判案结果,材料不能体现进一步推动了律令的儒家化,排除D项。故选A项。
8.D 根据材料中“《大清律》基本沿袭《大明律》,但清代经常起作用的是例而不是律,它是明代中期后依例司法的继续发展”可知清朝的法律和明朝法律有所不同,从材料中“有些狱讼没有相应的条例依照,就用‘比照法’去‘比引科断’”“奴婢诽谤家长,比依骂家长律,绞”,可以看出清朝的法律增加了更多的具体规定,弥补了法律治理的不足,D项正确;材料强调清朝的例,承袭明朝法律变动不大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项;狱讼按照相应条例,说明司法实践水平较高,排除B项;材料并未提及清代法律的目的,排除C项。故选D项。
9.B 根据材料,商周时期的治国理念中,礼居于主导地位,刑处于边缘化的位置。汉代则提出礼与刑互为表里,体现了礼与刑结合并用的趋势,B项正确;“刑是维护礼的工具”强调礼的主导地位,与材料“礼与刑趋向结合”的主旨不符,排除A项;宗法制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瓦解,排除C项;“德主刑辅”虽然是中国古代的治国传统,但与本题《后汉书》强调的“礼法融合”不是一回事,排除D项。故选B项。
10.B 材料“民主”“民之所欲,天必从之”“敬德保民”体现了西周对百姓的重视,说明西周出现了早期民本思想,B项正确;西周重民、重德的天命观适应了统治的需要,排除A项;西周没有实行君主专制制度,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重民的民本思想而非民主意识,排除D项。故选B项。
11.D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汉代统治者非常重视“敬老”,以此来教化百姓,因此出发点为提升社会道德水平,D项正确;汉高祖时儒学正统地位还未确立,排除A项;汉代皇帝的敬老行为与商品经济发展关系不大,排除B项;材料强调汉代的道德教化,并未涉及政府治理能力的提高,排除C项。故选D项。
12.C 根据材料可知,离婚文书都是双方“自愿所立”且有对妻子“再嫁”的祝福,说明当时的人对于婚姻的态度较为开明,对于离异女性较为包容,C项正确;儒家伦理秩序被否定不符合唐朝情况,且从材料看,“放妻书”是以男子为主解除婚姻关系,仍体现了儒家伦理,排除A项;材料不能用来说明唐朝婚俗深受游牧民族影响,材料没有体现游牧民族风俗,排除B项;材料只说男女“自愿”解除婚姻,没有上升到“男女平等”,且“普遍认可”表述较绝对,排除D项。故选C项。
13.D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晋时期的显著特征是门阀政治,世家大族试图通过对“礼”的推崇来维护自身地位,而元朝是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并不重视儒家思想,因此“礼”的最高点在魏晋,两者最低点均在元朝,D项正确;儒学成为正统思想是在汉武帝独尊儒术后,排除A项;唐朝并未削弱礼的地位,排除B项;C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故选D项。
14.B 根据材料中“力行教化而后诛罚”“田者让畔,道不拾遗,养视鳏寡,赡助贫穷,狱或八年亡重罪囚”可知,黄霸利用儒家思想进行社会治理,体现了汉代社会治理的德治教化思想,B项正确;依据材料可知,汉朝时已有德治礼教的治理方式,但不能证明是汉代开创的,排除A项;材料只论述了儒家思想对社会治理的影响,不能体现地方治理形成了统一的标准,排除C项;社会道德伦理水平普遍提高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15.C 根据材料信息“宋代注重乡村基层治理,强调通过修礼书、行乡约等教化民众以形成公序良俗”可知,宋代通过修礼书、行乡约等教化民众以形成公序良俗,朱熹编纂的《增损吕氏乡约》还加入了“畏法令,谨租赋”的内容,这都体现了加强基层治理以维护封建统治的宗旨,C项正确。
16.C 据材料可知,清代关帝庙分布较广,且关羽的神职根据不同需要也越发多样,甚至被奉为全能神,体现了民间对关羽的崇拜带有明显的功利主义色彩,C项正确;材料中强调的是民众根据自身需求,扩大了关羽的神职,而非关羽自身的优良品质在社会上起到教化功能,排除A项;佛儒道思想在魏晋以来就开始合流,排除B项;材料中关羽身兼武财神,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市民阶层的意愿,排除D项。故选C项。
17.D 根据材料可知,《颜氏家训》本属于私家的家训,但逐步深入到社会当中,对人们起到教化作用,D项正确;家训巩固理学的正统地位,在材料中没有提及,且在当时儒学处于正统地位,排除A项;活字印刷术促进家训书籍的普及化,说法正确,但是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家训和司法的关系,排除C项。故选D项。
要点专练04 古代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1.C 根据材料“汉代户籍编造的第一个程序是‘自占’,即百姓向官府申报住址、丁口年龄、田地四至、产权、租税等情况。……如果发现问题,相关人员要受到严厉处罚。”可知,汉代户籍编造采取百姓自报与官府核查相结合的方式,这有利于加强国家对户籍信息的掌握,从而为国家赋税征收提供重要依据,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汉代强化思想控制的措施,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汉代商品交换的信息,排除B项;材料并未强调地方治安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C项。
2.A 根据材料“西晋儒学家、文学家傅玄提出的‘度时宜而立制’‘量民力以役赋’‘所务公而制有常’等治税原则颇令后世佩服。”可知,体现了因时因地、量民力而征税的原则,这在一定程度上蕴含着公平便利的思想,A项正确;材料内容体现不出对传统儒学的丰富,与题意无关,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西晋时期国家通过这些税则减轻农民赋役的信息,排除C项;材料内容与抑制豪强地主的势力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3.B 结合所学可知,生产要素包括土地、劳动力、资本等等,而材料唐朝以后“从法律上确认和保护土地所有权,把征税重点放在土地上”,有利于减轻人身依附关系,促进劳动力、土地、资金的合理流动和配置,促进农业、工商业发展,B项正确;“舍人税地”实际上是承认土地私有制,允许土地兼并,从这一点来说不利于小农经济的壮大,也没有遏制土地兼并的发展,排除A、C项;“舍人税地”是承认土地私有,不是推动封建国有土地的发展,排除D项。故选B项。
4.B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秦朝的法律对隐匿民间田亩并收取税租的和登记户口数错误的官吏都要予以严惩,这体现了政府对赋役管理的重视,B项正确;官员腐败现象严重不符合材料主旨,且不一定符合史实,排除A项;王朝统治腐朽没落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C项;法律制度非常严苛不符合材料主旨,且在材料中无法找到依据,排除D项。故选B项。
5.C 根据材料可知,从唐到宋,税收中粮食和布帛的数量下降,铜钱等货币税收数量大幅度上升,反映了宋代财政收入高度货币化,C项正确;材料涉及唐宋税收种类及数量,未体现唐朝征税标准以人丁为主,排除A项;魏晋南北朝时期,黄河流域以精耕细作为特点的农业生产技术已经日臻成熟,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唐朝棉纺织业发展情况,排除D项。故选C项。
6.A 根据材料“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及所学可知,两税法是以依贫富分等征税,触犯了庄园主的利益,遭到了地主贵族的激烈反对,激化了新的社会矛盾,A项正确;两税法以财产的多少为计税依据,拓宽了征税的广度,增加了财政收入,但并未从根本上解决唐王朝的财政危机,表述有误,排除B项;两税法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广大贫苦人民的税收负担,但后期官员在正税之外横征暴敛,征收沉重的苛捐杂税,进一步加重了民众的负担,排除C项;实行两税法时,均田制已瓦解,排除D项。故选A项。
7.C 根据材料“合并编派”“缴纳征银”等信息及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税收政策为一条鞭法,它使赋役货币化,使较多的农产品投入市场,为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C项正确;废除人头税是清代的摊丁入亩,排除A项;仁政思想体现民本理念,一条鞭法的目的则是为了增加财政收入,以民为本、民贵君轻的仁政思想并不是统治者实施这一政策的出发点,排除B项;一条鞭法并未抑制土地兼并,且土地兼并的根源是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存在,排除D项。故选C项。
8.C 从《周礼》记载看,周天子在征收力役时,应该根据收成适时调整,以免增加负担,造成不均,这说明当时实行较为开明的赋役政策,C项正确;材料主旨是征收力役,而非社会救济,排除A项;B项表述绝对,排除;这一时期属于奴隶社会,排除D项。故选C项。
9.B 根据“清初废除匠籍制度,官营制造局改用雇佣劳动方式进行生产。由于待遇较丰,所以工匠有着一定的劳动积极性,官营制造局生产相当稳定。”可得出清代不再对工匠实行严格的管理体制,放松了对他们的人身控制,B项正确;资本主义萌芽并不是根源,排除A项;材料与赋役制度变革无关,排除C项;当时私营手工业占据主导,排除D项。故选B项。
要点专练05 古代中国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1.A 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西周时期生活在黄土高原区的“戎”“狄”是不同于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其他少数民族,而战国秦汉时期史籍认为这些少数民族是同一民族的原因在于民族交融使民族间的差异变小,A项正确;材料体现了少数民族与中原民族的交融导致民族差异变小,并非华夏族拓展了农耕区域,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匈奴的局部统一,排除C项;战国秦汉时期史籍认为这些少数民族是同一民族的原因在于民族交融使民族间的差异变小,而不是因为受统一观念影响故意将不同民族记作同一民族,排除D项。故选A项。
2.C 由题干中的信息“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亡干戈之役”可知,呼韩邪单于内附汉朝有助于安定汉匈边地的秩序,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C项正确;A项中“长治久安”、B项中“消除了”的说法均过于夸大化,排除;“休养生息政策”实行于西汉初年,早于题干中的时间“公元前53年”,排除D项。故选C项。
3.A 据材料可知,东汉魏晋时期,听少数民族的音乐,用少数民族的家具,吃少数民族的饮食,用少数民族的器皿,少数民族的宗教也有所传播,结合所学可以得出魏晋时期大量少数民族内迁,民族之间的交融进一步加强,A项正确;华夷之间的差别会一直存在,这是文化多样性的表现,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当时的社会现象,不体现政府态度,排除C项;材料只体现了少数民族文化在中原地区的传播,体现不出“各族同源共祖的观念”及其是否溢生,排除D项。故选A项。
4.C 根据材料“唐朝中央政府在于阗有驻军,即于阗镇守军;于阗百姓在于阗官府与镇守军的双重管辖下生活。”可知,唐代于阗地区处于毗沙都督府和于阗镇守军的双重管辖,于阗的这种治理模式既保留少数民族传统的行政管理制度又将少数民族地区纳入国家统一行政设置之中,加授各族首领担任唐朝地方政府的都督,这体现了中央政府对边疆的羁縻统治,C项正确;羁縻制度既保证了国家的统一和领土的完整,又加强了中央王朝对少数民族地区的领导和扶持,排除A项;汉代设置了西域都护,标志西域地区开始归属于中国版图,排除B项;“表明边疆管理与内地管理的一体化”表述有误,羁縻制度保留了少数民族传统的行政管理制度,排除D项。故选C项。
5.B 互市是指历史上中原王朝与周边各族间,及中国与外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根据材料可看出宋代与各地区少数民族政权均有互市,关系密切,有时还以禁止经济交往作为制裁少数民族政权的手段,说明各族政权一定程度上融入宋市场体系,B项正确;互市有助于民族融合,增进各民族之间的感情,但不是“决定性”作用,A项说法夸大了互市的功能,排除;宋朝以经济手段可以影响各少数民族政权,但并没有控制了各族政权,依然有少数民族侵扰的情况出现,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共同愿望”表述的过于绝对,和平与发展有利于民族团结,各民族经济的发展,但没有体现出这是共同的愿望,排除D项。故选B项。
6.B 结合所学知识,华夏族是汉族的前身,是古代居住于中原地区的汉民族的先人为区别四夷(东夷、南蛮、西戎、北狄)的自称,又称中华。材料提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内迁的少数民族纷纷建立政权后,继承中原王朝的国号,追认华夏族的祖先为祖先,把自己看作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部分,这体现了华夏认同观念的不断发展,有利于该历史时期结束分裂,重归统一,B项正确;材料强调少数民族认可华夏族的祖先,体现华夏认同观念,A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材料未涉及民族关系发展的状况,“平等开放”也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华夏认同是民族交融的表现之一,材料信息不能得出“民族交流交融是时代的主流”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B项。
7.B 根据材料“最终在乾隆皇帝的坚持下,确立了以三跪九叩之礼作为越南君臣接受清帝诏书的礼仪”并结合所学可知,明清时期实行“朝贡贸易”,可以得出乾隆帝对越南坚持推行三跪九叩礼旨在维护清朝的正统地位,B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维护华夷观念,排除A项;材料中乾隆帝坚持了清朝的礼仪规范,没有适应国际形势的变化,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改善,排除D项。故选B项。
8.B 根据材料“明代对藏区朝贡的大小僧俗首领,除了封授一定官职外,还给予丰厚赏赐”可得出朝贡行为具有明显的政治意图,“贡使们往往会将赏赐品带回当地市场交换”可得出朝贡行为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由此可见,明代藏区的朝贡行为具备了政治经济双重意义,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明朝对元朝民族政策的继承,得不出完善了元代的民族政策的结论,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藏区朝贡的信息,与“海禁”政策无关,排除C项;材料反映出明代对藏区朝贡的大小僧俗首领给予了丰厚的赏赐,这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对边疆的管理成本,排除D项。故选B项。
9.C 据材料起初喇嘛补放营官均由“达赖喇嘛”之近侍随从充任,后来均由“驻藏大臣”选妥干者前去充任,结合所学可知,清代驻藏大臣对上直接受皇帝指挥,禀承中央政府政令办事,驻藏大臣位高权大,凡是包括达赖、班禅在内的西藏地方各级重要官员,都要遵其指示、受其挟制,故材料中的变化强化了西藏的社会治理,C项正确;清代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仍沿用因俗而治的政策,排除A项;从元朝开始,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排除B项;材料中的改变旨在加强中央对西藏的管理,而不是加强西藏与内地的交流,排除D项。故选C项。要点专练02 古代中国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押题角度1 古代中国官员的选拔
1.[2023·黑龙江哈师大附中高三三模]根据长沙走马楼出土的吴简记载统计,孙吴时期临湘县乡吏总数的26%、县吏的40%、县卒的33%都出身自“潘”“蒸”“邓”“黄”“谢”姓五大家族。这说明了当时(  )
A.地方大族影响当地吏役的任用
B.皇权与世家大族的妥协
C.江南地区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
D.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发展
2.[2023·广东广州市高三二模]有学者对汉成帝时东海郡100余位地方长吏升职情况进行考证,其中积功升迁者74人,秀才迁者3人,以廉迁者14人,以孝廉迁者1人,以捕盗尤异迁者11人,以方正迁者2人,以为军吏十岁迁者2人,以诏书迁者5人。据此可知,当时(  )
A.地方政府行政效率较低
B.诸侯有官吏任免权
C.察举制为选官主要途径
D.官员考核方式多样
3.[2023·山东潍坊市高三二模]南朝时期,考试日益成为察举的重心所在,察举由举荐孝子或举荐能吏之制,逐渐变成考试文士之制;地方长官的举荐权力,也逐渐变成搜罗文人以应试的行政责任。这一现象促使当时(  )
A.考试成为选官的主要方式
B.地方权力得以扩大
C.政权的统治基础得到扩大
D.官僚政治初步形成
4.[2023·河北保定高三三模]如表为唐、宋两朝科举取士及由进士入相的人数变化统计情况。据此可知,宋代科举制(  )
时期 登科人数 宰相人数 进士出身的宰相人数
唐朝 6 603 123 22
宋朝 45 640 135 111
A.扩大了中枢机构的规模
B.考试录用程序更趋公平
C.推动了国民素质的提高
D.推动了文官制度的发展
5.[2023·河北邯郸高三三模]唐代科举主试官可依据举子平日成就与声望决定是否录取。进士科的去取以文词优劣为标准,应试举子重视新鲜题材,尽可能将个人创作在考试以前送呈当时有地位的人,请求他们向主司(主持考试的礼部侍郎)推荐,此之谓行卷。由此可见,唐代的科举(  )
A.推动了考试的公正公平
B.进士科选才对象范围扩大
C.促进了社会流动性加强
D.行卷之风有利于文学发展
6.[2023·北京门头沟区高三一模]下表为唐宋时期科举制度的部分史实。体现了科举制度运行过程中的发展趋势是(  )
隋唐 “怀牒自列于州县”(自由报考);“投卷”“公荐”(考前请托)
两宋 “取士不问家世”(以考试成绩定去留);“封弥”“誊录”(密封和誊录试卷)
A.开放性与公平性 B.自由化与宽松化
C.保守性与单一化 D.公正性与形式化
7.[2023·辽宁辽阳高三二模]顺治十年(1653年),清廷上谕中提到“令士子读书,各治一经,选为生员……比闻各府州县生员,有不通文义,倡优隶卒本身及子弟,侧身学宫,甚者出入衙门,交结官府,霸占土地,武断乡曲”。顺治帝颁布上谕旨在(  )
A.消除八股取士的弊端
B.抑制门阀士族的膨胀
C.维护清王朝统治秩序
D.提高科举取士的标准
8.[2023·辽宁高三二模]1373年,明太祖下诏废除科举,并说,“朕以实心求贤,而天下以虚文应朕”。随后改行荐举之法,但因举荐方式弊端丛生,又于1384年恢复此前的科举模式,此后成为定制。这反映了科举制度在当时(  )
A.无法选拔出优秀的人才
B.成为选拔人才的唯一方式
C.适应了强化专制的需要
D.可防止举荐制带来的弊端
押题角度2 古代中国官员的管理
9.[2023·黑龙江高三一模]明世宗登基后,采纳内阁首辅张璁的建议,要求“科场文字务要平实典雅,不许浮华险怪以坏文体”,进行说理,一定要极尽事物的原理;议论事务,必须要通晓经济天下的道理。同时派遣京官为地方主考,提升乡试官资格并完善武举。这一做法(  )
A.促进了重学风气的形成
B.破除了世族对官场的垄断
C.有助于实用人才的培养
D.意在缓解统治困局和挑战
10.[2023·湖北黄冈中学高三二模]“致仕”又叫引退、乞骸骨、乞归等,即我国古代官吏的退休制度。至西汉时,始成定制。西汉的致仕制度相当完备,它对官吏退休的年龄、身体条件以及退休后的待遇等都有详尽的规定。西汉致仕制度的发展(  )
A.进一步减轻了国家财政赋税负担
B.奠定了后世官吏退休制度的基础
C.深受农耕社会传统乡土观念影响
D.有利于进一步激发官僚体系活力
11.[2023·江西高三考阶段考]《云梦秦简·为吏之道》记载,“吏有五善:中(忠)信敬上,精(清)廉毋谤,举事审当,喜为善行,龚(恭)敬多让。五者毕至,必有大赏。”“吏有五失:一曰夸以迣,二曰贵以泰,三曰擅裚割,四曰犯上弗知害,五曰贱士而贵货贝。”这主要说明秦代(  )
A.对官员行为赏罚分明
B.官员的素质得到提升
C.儒家思想并未被抛弃
D.重视官员的考核问题
12.[2023·山西运城高三二模]下表为西汉中期至东汉末期刺史、州牧的罢置情况。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
时期 罢置情况 改制内容
西汉成帝绥和元年 罢刺史置州牧 刺史官秩提升、固定治所、监察范围扩大
西汉哀帝建平二年 罢州牧置刺史
西汉平帝元始五年 正十二州名分界 刺史掌握临时军事权力、获得一定地方行政权
新莽天风元年 置州牧、部监
东汉光武帝建武元年 复置州牧
东汉光武帝建武十八年 罢州牧置刺史
东汉灵帝中平五年 改刺史为州牧 完全掌握军政大权
A.选官方式具有一定多样性
B.中央与地方的矛盾进一步加剧
C.皇权衰弱导致刺史行政化
D.制度变迁受经济重心南移影响
13.[2023·河南濮阳高三二模]宋代门下省按照言谏、审驳的职能分别设立谏院和门下后省两个独立的部门。谏院的长官是谏议大夫。当时,言谏官的选用权直接归皇帝掌握,即使是执政官的亲戚也不得作为言谏官。宋代的规定(  )
A.削弱了中央监察机制
B.有效防范了官员专权
C.加强了皇帝专制权力
D.简化了中央行政层级
14.[2023·湖南衡阳高三三模]宋朝时期,差遣因故离职或任满后仍暂时在职,当年无法满一考,则这一部分任职时间称作“零考”。官员赴任新差遣后,他们需在到任后的一定时限内向本州提出申请,由州“录报在京所属,依格资序一色,方许补满前任,共成考任”。南宋末年,其适用范围已经扩大到了文武官员群体。这项制度(  )
A.体现了官员管理制度精细化
B.有利于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
C.折射出宋代文人治国的理念
D.完善了科举选官制度的流程
15.[2023·江西抚州高三二模]下图反映了宋代(  )
A.层层考核杜绝徇私舞弊
B.分化事权导致机构臃肿
C.高度专制造成政风因循
D.兼顾集权与考核的实效
16.[2023·河北邯郸高三三模]明朝虽无门下省,但是仿唐宋谏官之制,设立了正七品的监察官给事中,凡“朝政阙失,军民利病,皆得言之”,甚至皇帝批复了各衙门的本章之后,给事中也可以驳正其违误。据此可知,明代的给事中(  )
A.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
B.完全为君主专制服务
C.杜绝了贪污腐败现象
D.对官吏考核影响重大
17.[2023·安徽淮南高三二模]明初地方官的考核内容为“六事”,即学校、田野、户口、赋役、讼狱、盗贼,地方官也围绕“六事”施政。宣德开始,赋税征收未完,不能进入考满程序,地方官的行政重心转移到“钱粮”一事上。材料表明(  )
A.考核制度深刻影响地方管理
B.明朝后期财政压力与日俱增
C.明朝官吏考核制度逐渐完善
D.中央集权加强制约地方发展
18.[2023·江苏苏州外国语学校高三模拟]清朝都察院为中央最高监察机构,对六部、各行省、京城、宗人府和内务府衙门等地官员进行监察。在地方监察中,各省总督、巡抚、按察使司、巡道共同负责地方监察工作。这反映出清朝(  )
A.监察制度运作的规范性
B.官员选拔机制的完善性
C.监察主体呈现的多元性
D.吏治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要点专练03 古代中国的法治与教化
押题角度1 古代中国的法治
1.夏商西周时期的法律具有“临事制刑,不预设法”的传统。到春秋后期,一些诸侯国开始打破旧的法律传统,如郑国子产“铸刑书”,郑国邓析“作竹刑”,晋国赵鞅、荀寅“铸刑鼎”。这些变化(  )
A.推动礼乐制度走向兴盛
B.反映韩非子的思想不断付诸实践
C.体现社会转型发展要求
D.表明先秦时期法治意识日趋淡薄
2.[2023·湖南长沙一中高三模拟预测]《睡虎地秦墓竹简·法律答问》规定“盗徙封(私自移动他人田界)将会被处以‘耐刑’(强制剃除鬓毛胡须)”;又规定“盗采人桑叶,臧(赃)不盈一钱……繇(徭)三旬”。这反映了秦代(  )
A.维护地主阶级利益
B.法律制度的残酷性
C.注重保护私有财产
D.加强对基层的控制
3.[2023·辽宁抚顺高三二模]汉代律令规定:“民年七十以上若不满十岁,有罪当刑者,皆完之(不加肉刑,剃去头发)”“妻悍而夫殴笞之……毋罪;妻殴夫,耐为隶妾”“下爵殴上爵,罚金四两,殴同列以下,罚金二两”。这些规定表明汉代(  )
A.政府关注弱势群体
B.儒家经义影响量刑
C.封建等级秩序加强
D.德主刑辅体系完备
4.[2023·浙江名校联盟高三模拟预测]《大唐开元礼》详尽而完备地记录了国家方方面面的典礼仪制,从而为统一王朝的礼典修撰建立了模式和典范,并成为后世王朝颁行礼典的圭臬。这部礼仪法典(  )
A.成为家庭和幼童的行为规范
B.是礼法结合的典范
C.是儒学人士教化乡里的范本
D.分吉、宾、军、嘉、凶五礼
5.[2023·北京平谷区高三一模]汉代以后,不管是立法者还是司法者,都经受过严格的儒家思想教育,在日常的司法活动中,当遇到疑难案件或法律没有规定的案情时,他们便会用自己的儒学知识对法律的适用作出解释。这反映(  )
A.儒家经典保证了司法的公正性
B.儒法并用成为当时社会的主流观念
C.法律深受社会主流思想的影响
D.法律执行具有随意性
6.[2023·山东泰安高三三模]两宋时期,司法官在处理民事纠纷时,虽然分辨是非曲直,却不轻判输赢或论罪。为避免今后再生词讼,多采取折中的办法,以财产惩罚和补偿代替刑罚,做到情与法的内在统一与和谐。这类做法(  )
A.反映了商品经济的繁荣
B.受到儒家思想观念的影响
C.体现了司法的公平公正
D.说明理学主导统治者意志
7.[2023·广东汕头高三二模]明太祖曾以通俗文风亲自编订《大诰》,收录了236个案例(判例),颁之郡县,规定“每里置塾,聚徒教颂”,强令全体臣民讲读遵守,并将这些案例“撮其要略,附载于律(《大明律》)”。这些举措(  )
A.有利于法律向社会基层普及
B.以加强中央集权为首要目的
C.推动了中华法系的正式确立
D.进一步推动了律令的儒家化
8.[2023·江西鹰潭高三一模]《大清律》基本沿袭《大明律》,但清代经常起作用的是例而不是律,它是明代中期后依例司法的继续发展。有些狱讼没有相应的条例依照,就用“比照法”去“比引科断”。如“奴婢诽谤家长,比依骂家长律,绞”。这主要说明清代(  )
A.承袭明朝法律变动不大
B.立法司法实践水平较低
C.法律维护封建尊卑制度
D.弥补了法律治理不足
押题角度2 古代中国的教化
9.[2023·四川凉山高三三模]商周靠“礼”节民心,而“刑”处于边缘化的位置,“刑”主要针对异族,“德以柔中国,刑以威四夷”。而《后汉书》说:“礼之所去,刑之所取,失礼则入刑,相为表里者也。”这反映出(  )
A.刑是维护礼的工具
B.礼与刑趋向结合
C.宗法制已逐渐瓦解
D.德主刑辅是传统
10.西周,周人从商的覆灭中认识到“天命靡常,天惟时求民主,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既而提出“皇天无亲,唯德是辅,敬德保民”。由此可知当时(  )
A.天命观不适应统治需要
B.出现了早期民本思想
C.道德是君主专制的根本
D.诞生了朴素民主意识
11.[2023·山东潍坊高三模拟预测]汉高祖时令五十岁以上有能力和号召力的老者为三老,可与官员共商政事;汉武帝时对高年赐王杖,并可享受许多特权,如买卖自由吏民不得随便殴辱等;东汉放宽老年的恤刑范围,加重对不孝罪的惩罚。这些做法的出发点是(  )
A.适应尊崇儒术政策 B.推动商品经济发展
C.提高政府治理能力 D.提升社会道德水平
12.[2023·湖南长沙一中高三模拟预测]学者在敦煌文书中发现了一些离婚文书“放妻书”,这些文书都是双方自愿离异所立,内容大意都是“既然夫妻不和,必是前世冤家……莫若分离,各自另觅佳偶”。文书最后还有对妻子再嫁的祝福:“愿妻娘子相离之后……巧逞窈窕之姿,选聘高官之主。一别两宽,各生欢喜。”这可以用来说明唐朝(  )
A.儒家伦理秩序被否定
B.婚俗深受游牧民族影响
C.家庭关系的开明包容
D.男女平等观被普遍认可
13.[2023·黑龙江哈尔滨市六中高三一模]有学者在研究“仁”和“礼”的历史变迁轨迹时发现,从春秋至清朝,“仁”“礼”词频均经历了一次波峰和一次波谷,“仁”的最高点在隋唐,“礼”的最高点在魏晋,两者最低点均在元朝。这一研究可以用于说明(  )
A.魏晋时期儒学成为统治思想
B.唐朝“以礼入法”削弱“礼”的地位
C.蒙古是少数民族中最野蛮的
D.门阀世族依靠“礼”维系等级制度
14.汉代名臣黄霸在任职颍川太守期间“力行教化而后诛罚”。治颍川八年“百姓乡化,孝子、悌弟、贞妇、顺孙日以众多,田者让畔,道不拾遗,养视鳏寡,赡助贫穷,狱或八年亡重罪囚”。这反映出汉代(  )
A.开创了德治礼教的治理方式
B.社会治理渗透德治教化思想
C.地方治理形成了统一的标准
D.社会道德伦理水平普遍提高
15.[2023·辽宁葫芦岛协作校高三一模]宋代注重乡村基层治理,强调通过修礼书、行乡约等教化民众以形成公序良俗。北宋中叶,陕西蓝田吕大钧兄弟开创并推广《吕氏乡约》。南宋时,朱熹编纂了《增损吕氏乡约》,在“德业相劝”一条中加入“畏法令,谨租赋”的内容。宋代制定“乡约”的主要目的是(  )
A.建构乡村治理的基本模式
B.将儒家思想推向乡里民间
C.控制基层以维护封建统治
D.通过道德教化来扬善惩恶
16.清代,民间关帝庙遍及天下,关羽的神职也越发多样,不仅身兼战神、保护神、武财神,还被供奉为降魔除妖神及全能神。正如清代经学家洪亮吉在《天山客话》中所说:“塞外虽二三家,必有关帝庙。”民间对关羽的崇拜(  )
A.凸显社会教化作用
B.表明儒佛道思想开始合流
C.彰显功利主义色彩
D.未能代表先进阶级的意愿
17.[2023·贵州贵阳高三期末]隋朝成书的《颜氏家训》,内容全面,涉及修身、治学、理家、处世等方面,当时同类书籍极少;宋代,家训自成系统且普及,“处己”和“治学”的内容在社会上广泛传播,甚至深入到族规、家训之中。这一变化反映了(  )
A.家训巩固理学的正统地位
B.活字印刷术促进家训书籍的普及化
C.家训成为司法实践的依据
D.教化日益成为社会治理的重要工具要点专练04 古代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1.[2023·北京丰台区高三二模]汉代户籍编造的第一个程序是“自占”,即百姓向官府申报住址、丁口年龄、田地四至、产权、租税等情况。“自占”之后,官府还要“案比”,就是核实百姓户口及财产状况,如果发现问题,相关人员要受到严厉处罚。下列对这种做法目的的解释,最为恰当的是(  )
A.强化思想控制 B.促进商品交换
C.保障国家收入 D.维护地方治安
2.[2023·山东聊城高三二模]有学者认为,西晋儒学家、文学家傅玄提出的“度时宜而立制”“量民力以役赋”“所务公而制有常”等治税原则颇令后世佩服。之所以“颇令后世佩服”是因为,这些原则(  )
A.蕴含了公平便利等思想
B.丰富了传统儒学的内涵
C.减轻了农民的赋役负担
D.抑制了豪强地主的势力
3.[2023·天津耀华中学高三一模]晚唐780年开始实行的“两税法”的特点是“舍人税地”,依据土地资源而不是人口去征税。宋朝至清朝基本继承了这一财税思想,从法律上确认和保护土地所有权,把征税重点放在土地上。唐朝以后经济政策的调整(  )
A.保护了小农经济的成长与壮大
B.有利于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
C.遏制了土地兼并的蔓延与发展
D.推动了封建国有土地的拓展
4.[2023·新疆维吾尔高三三模]秦《法律答问》记载:凡是隐匿民间田亩并收取税租的,定以“匿田”之罪;凡是对户口数登记错误,即使错算一户,即为“大误”,也要受到惩罚。这说明当时(  )
A.官员腐败现象严重
B.政府强化赋役管理
C.王朝统治腐朽没落
D.法律制度非常严苛
5.[2023·山西临汾高三二模]下表是唐宋某一时期的国家财政收入数据,据此可知(  )
A.唐朝征税标准以人丁为主
B.精耕细作农业成熟
C.宋代财政收入高度货币化
D.唐朝棉纺织业发达
6.[2023·四川宜宾高三三模]两税法规定:依照前一年田税收入总额确定后三年田税年征总额,各地“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平均摊派、固定不变,即使人口流徙,北地荒旷和南地多辟也如此。这可用于说明,唐中后期(  )
A. 新的社会矛盾滋生 B.政府财政危机解决
C.民众租税负担减轻 D.均田制度趋于稳固
7.[2023·山东部分学校高三联考]下图为中国古代某一税收政策的结构框架图。该税收政策(  )
A.废除了传统人头税
B.践行了仁政思想
C.适应商品经济发展
D.抑制了土地兼并
8.[2023·江苏徐州高三阶段考]《周礼 地官司徒》曰:凡均力政(力役之征),以岁上下。丰年,则公旬用三日焉;中年,则公旬用二日焉;无年,则公旬用一日焉。凶札,则无力政,无财赋,不收地守地职,不均地政。这些举措表明,周代(  )
A.积极推行社会救济与优抚
B.有效化解了各种社会矛盾
C.实行较为开明的赋役政策
D.封建土地私有制发展迅速
9.[2023·湖南岳阳高三开学考试]明代沿袭元代的匠籍制度,将手工业者一律编入匠籍,隶属于官府,世代相袭。清初废除匠籍制度,官营制造局改用雇佣劳动方式进行生产。由于待遇较丰,所以工匠有着一定的劳动积极性,官营制造局生产相当稳定。这(  )
A.源于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B.反映工匠人身依附的削弱
C.推动赋役制度的重大变革
D.体现官营手工业仍占主导要点专练05 古代中国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1.[2023·湖南高三模拟预测]西周时期,在渭水平原和漠北草原之间的黄土高原上,生活着介于农耕经济和游牧经济之间的“戎”“狄”。到战国秦汉时期,史籍则普遍记载西周时的猃狁、戎、狄,战国时的胡、匈奴都是同一民族。这反映了(  )
A.民族交融淡化了民族差异
B.华夏民族拓展了农耕区域
C.匈奴族群完成了局部统一
D.统一观念影响了史籍书写
2.[2023·广东茂名高三二模]汉宣帝甘露元年(公元前53年),呼韩邪单于内附汉朝,汉匈边地出现了“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亡干戈之役”的局面。据此可知,呼韩邪单于内附汉朝(  )
A.维系了西汉王朝的长治久安
B.消除了各民族之间的矛盾
C.稳定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秩序
D.反映了休养生息政策的效果
3.[2023·黑龙江齐齐哈尔高三三模]史载,东汉魏晋时期,乐则胡笛、箜篌,御则胡床,食则羌炙、貊炙,器则蛮盘,祠则胡天。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
A.民族之间的交融进一步加强
B.华夷之间的差别基本消失
C.政府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D.各族同源共祖的观念溢生
4.[2023·北京海淀区高三二模]学者研究唐朝敦煌文书,发现西域地区于阗的民政由毗沙都督府管理,都督的另一称谓叫于阗王;唐朝中央政府在于阗有驻军,即于阗镇守军;于阗百姓在于阗官府与镇守军的双重管辖下生活。于阗的这种治理模式(  )
A.削弱了朝廷对边疆少数民族的统治
B.标志西域地区开始归属于中国版图
C.体现了中央政府对边疆的羁縻统治
D.表明边疆管理与内地管理的一体化
5.[2023·辽宁葫芦岛高三一模]宋代在边疆地区,均有与各地区少数民族政权的互市,往来十分密切。当少数民族政权侵扰或不臣时,宋政权多会“既禁岁赐,复禁和市”,并取得较好的效果。这一现象反映出(  )
A.互市在民族问题上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B.各族政权一定程度上融入宋市场体系
C.宋朝以经济手段逐渐控制了各族政权
D.和平与发展成为当时各族的共同愿望
6.[2023·广东揭阳高三模拟预测]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十六国的名号多是继承中原王朝的国号;辽宋夏金时期,辽人以轩辕氏、炎帝后裔自居。这表明(  )
A.尊宗敬祖的思想被各族认可
B.华夏认同具有统一的内驱力
C.民族关系逐渐走向平等开放
D.民族交流交融是时代的主流
7.[2023·四川德阳高三三模]明清易代,清朝改行三跪九叩礼,而越南却坚守明朝的五拜三叩礼。两国在经历了康、雍两朝的礼仪争执之后,最终在乾隆皇帝的坚持下,确立了以三跪九叩之礼作为越南君臣接受清帝诏书的礼仪。乾隆帝对越南坚持推行三跪九叩礼旨在(  )
A.更新传统的华夷观念
B.维护清朝的正统地位
C.适应国际形势的变化
D.改善中越的宗藩关系
8.[2023·河北保定高三二模]明代对藏区朝贡的大小僧俗首领,除了封授一定官职外,还给予丰厚赏赐,仅仅一匹中等马,明廷就会回赐三百银两。使者返藏时会获赐携带茶叶、布匹等,贡使们往往会将赏赐品带回当地市场交换。材料中明代藏区的朝贡行为(  )
A.完善了元代的民族政策
B.具备了政治经济双重意义
C.调整了明代“海禁”政策
D.降低了对边疆的管理成本
9.乾隆时规定:喇嘛补放营官均由达赖喇嘛之近侍随从充任,但因不能到职,总系派人代办,难免会有代办者敲诈百姓,贪赃受贿的情况。嗣后凡需委派代办,均由驻藏大臣选妥干者前去充任,升补事宜,统归驻藏大臣会同达赖喇嘛遴选。这一变化(  )
A.改变了因俗而治的政策
B.开启了中央对西藏的管辖
C.强化了西藏的社会治理
D.加强了西藏与内地的交流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2024届新教材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要点专练01~05(6份打包含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