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张家口市桥西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这次会议在北平隆重召开,来自各党派团体代表共662人参加了这次会议,他们部有一个共同的工作,就是( )
A.讨论成立新中国的问题 B.讨论出兵朝鲜的问题
C.制定第一部国家大法 D.解放西藏的问题
2.对以下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①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和首都30万军民隆重举行开国典礼
②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
A.①属于历史结论
B.①标志着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②属于历史史实
D.②肯定了新中国成立的重要世界历史意义
3.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谈判的首席代表是( )
A.毛泽东 B.阿沛·阿旺晋美 C.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 D.焦裕禄
4.“新中国诞生刚年,就和朝鲜人民道,用两年零九个月的英明藏战,迫使美国在停战协议上签字,使举世为之震惊……从此,帝国主义再也不敢轻易做出以武方侵犯新中国的尝试。”这段话旨在说明抗美援朝战争( )
A. 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B. 大大提高中国综合实力
C. 化解了中美之间的矛盾 D. 雪洗了中国的百年耻辱
5.在北线以友邦为邻几乎没有设防,却集中了全国大部分重工业,朝鲜战争的爆发,使中国主要的工业基地直接暴露在美国的军事威胁之下,甚至中国首都也在美国轰炸机的活动半径之内。中国的战略后方和政治经济中心顿成前线。材料可用来研究中国进行抗美援朝的( )
A.原因 B.过程 C.方法 D.影响
6.毛泽东曾经告诉美国记者斯诺:谁赢得了农民,谁就会赢得中国;谁能够解决土地问题,谁就会赢得农民。因此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赢得农民”的主要举措是( )
A.引导农民走合作化道路 B.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C.推动农民参加人民公社 D.鼓励农民创高产的大跃进
7.为了深入学习和研究土地改革运动,同学们搜集到了下列资料,其中最有价值的是( )
A.以土地改革运动为主题的小说《暴风骤雨》
B.亲历土地改革运动的老人写成的回忆录
C.通过互联网检索获取的土地改革运动的资料
D.市博物馆保存的土地改革运动的档案
8.初教-5飞机试飞成功,这标志着中国航空工业由修理阶段跨入制造阶段;1956年9月,国产B2-34中型坦克发动机问世,结束了中国不能制造坦充发动机的历史。对这一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B.一五计划,工业起步
C.土地改革,保障民生 D.武器研发,军事强国
9.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人口流动高峰出现在1952-1957年,城市职工的人数从1603万增加到3101万,当时东北三省成为主要的人口迁移目的地。上述人口流动( )
A.适应了土地改革的需要 B. 加快了农业集体化进程
C.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D.有力支援了工业化建设
10.下图名为“学习苏联先进经验建设我们的祖国”的宣传画,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体现了农民渴望土改的迫切心情 B.反映了人民参与改革的积极态度
C.充分借助外援开展工业化建设 D.集中主要力量发展运输业
11.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和国宪法》公布前,曾有1.5亿人民参加讨论,提出118万条修改和补充意见。这说明( )
A.它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 B.它是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C. 它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政治保障 D.它确立了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
12.下图反映的是新中国历史上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与该会议相关的史实是( )
A.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制定了一五计划
C.进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D.确立了政治协商制度
13.小明搜集到“杭州市海悦火柴生产合作社”和“公私合营后的永固机械制造厂”两枚纪念章,可知这两枚纪念章都见证了我国( )
A.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B.社会主义的艰辛探索
C.社会主义改造的进行 D.改革开放的发展历程
14.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是( )
A.1949年 B.1956年 C.1978年 D.1987年
15.下面是《回顾与思考一一共和国经济建设之路》一书的部分目录,结合所学,指出其中“?”处的题目应该是( )
目录 第一章 经济恢复时期——巨人奋起 第二章 一五计划时期——一路凯歌 第三章 “大跃进”时期—— 第四章 改革开放时期——新的征程
A.全国动乱 B.迈向辉煌 C.巩固提高 D.欲速不达
16.十年动乱——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 )
A.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 B.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C.刘少奇冤案被平反 D.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
17.会议结束了1976年10月以来党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将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事业引向健康发展的道路,揭开了党和国家历史的新篇章,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材料中会议做出的决策是( )
A.提出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B.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
C.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
D.实行改革开放
18.1984年有国际媒体评论:“中国政府开放整个海岸,意味着实际开放半个中国。它是三十五年来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最大胆的行动。”这个大胆的行动指的是( )
A.开放14个沿海城市 B.设立经济特区
C.加入世贸组织 D.开放上海浦东
19.1979年10月中国诞生改革开放后第一份经济类报纸,1980年《人民日报》改版开降了《经济简讯》等新栏目,经济新间成为报道重点,篇顿和数量不断增加,这种现象的出现( )
A.源于国企改革深化 B.适应国家工作中心转移
C.建立特区的反映 D.融入世界的需要
20.1978-1982年,农村改革使城乡农贸市场得到恢复和繁荣,出现了农民长途贩运、异地经商,还出现了各种专业市场,如浙江温州、台州、义乌等地的小商品市场。这说明( )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 B.对外开放首先从浙江省开始
C.国内改革释放社会经济活力 D.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确立
21.下表为《人民日报》社论高频词的统计分析。这反映出中国共产党始终( )
时间段 1949-1956年 1957-1965年 1977-1992年 1993-2012年
高频词 人民工作和平 人民生产社会主义 人民发展改革 人民市场经济
A.遵循规律 B.以民为本 C.改革开放 D.思想解放
22.近年来兰州市打通了中欧贸易通道、中亚贸易通道、南亚贸易通道。透过铁路以及公铁和公海联运,大批的中国商品从兰州出发,走向世界各地。兰州还与多个国家开展合作项目,地区间、行业间、企业间合作与交流不断纵深发展,这反映了我国( )
A.外交理论不断走向成熟 B.对外开放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
C.对外开放优先从内陆城市起步 D.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显著成效
23.下面表格是某同学在历史学习时制作的,据此判断他学习的主题应该是( )
时间 事件
1978年 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80年 建立深圳等经济特区
20世纪80年代 经营承包责任制实行
1997年 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A.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C.民族团结 D.社会主义艰辛探索
24.在革命年代,毛泽东等共产党人探索了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在新中国邓小平等共产党人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建设道路;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代表的共产党人走上了实现民族复兴的发展道路。三者的共同点是( )
A.实事求是从国情出发 B.推动世界潮流
C.取得建设成就 D.实现民族独文
25.2021年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隆重举行,习近平主席宣布我国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历史性的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 )
A.实现共产主义 B.实现民族复兴
C.建成现代化强国 D.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二、简答题
26.(1)说出1949-1956年间我国政府为发展经济采取的重大举措三项。
(2)说出文革时期,我国所取得主要科技成就三项。
三、材料题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黄继光(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级英雄) 1952年10月20日在朝鲜上甘岭地区597.9高地牺牲,年仅21岁。被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追记特等功,并授予“特级英雄”称号,所在部队党委追授他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务委员会授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和一级国旗勋章。
材料二:
焦裕禄(河南兰考县县委书记,中共党员) 1962年他任河南兰考县县委书记。时值该县遭受严重的内涝、风沙、盐碱三害,他坚持实事求是、走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带领干部群众与深重的自然灾害进行顽强斗争,努力改变兰考面貌。他身患肝癌,依旧坚持工作,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铸就了“焦裕禄精神”。
(1)材料反映的两人分别参加了中国历史上哪一重大活动,据材料和所学说说以上活动分别是为了解决当时中国社会的什么问题。
(2)根据材料和所学概括以上两人具有的共同品质,并归纳他两人的事迹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怎样的初心和使命。
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1956年底一五计划的主要指标大都已经提前完成。五年中建立起一批国民经济发展急需的基础工业,初步建立了我国工业布局的骨架。
工业总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由41.5%提高到56.5%。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52年的35.5%提高到1957年的45%,改变了旧中国重工业落后的面貌。
材料三: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1957年一五计划超额完成;当时社会安定、民风良好,大家为了建设新中国,人们都有一股子干劲,争先恐后地要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就是在这样的大好形势下,国家计委提出《第二个五年计划要点》,其中提出五年超过英国,十年赶上美国。这个文件得到了毛主席的首肯,并批示:“这是一个很好的文件,值得认真一读”……1958年党发动了在生产发展上追求高速度,以实现工农业生产高指标为目标的“大跃进”运动,三年冒进导致了国民经济比例的大失调,并造成严重的经济困难。
(1)根据材料一,指出材料二事件得以开展的前提条件。据材料二,归纳“一五计划”完成使我国出现的新面貌。
(2)根据材料三,概括国家计委提出《第二个五年计划要点》的有利条件。
(3)根据材料二三,谈谈这段历史留给你的最大启示。
29.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探究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对外开放:一方面是指国家积极主动地扩大对外经济交往;另一方面是指放宽政策,放开或者取消各种限制,是不再采取封锁国内市场和国内投资场所的保护政策,发展开放型经济。中国对外开放新格局形成的过程,可以分为四个步骤:其中①的创建,是我国对外开放的第一步……②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新的阶段,中国进一步融入了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材料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接过历史的接力棒,总揽全局,运筹帷幄,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使党和国家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
(1)据所学说出为材料一两次大会召开奠定思想基础的历史事件。
(2)据所学写出材料二中①和②所代表的主要内容。据材料三写出现阶段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
(3)以上材料所探究的学习主题是什么
参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据题干“毛泽东在会议上指出:我们的会议是一个全国人民大团结的会议......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并结合所学可知,这里的“工作”是指讨论成立新中国的问题。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大会制定了《共同纲领》,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故选:A。
2.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②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肯定了新中国成立的重要世界历史意义,选项D正确;①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和首都30万军民隆重举行开国典礼属于历史史实,选项A错误;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着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而不是开国大典,选项B错误:②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属于历史结论,选项C排除。故选:D。
3.答案:B
解析: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代表阿沛·阿旺晋美,同中央人民政府签署《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随后,人民解放军开进拉萨,西藏和平解放。故B符合题意。故选:B。
4.答案:A
解析:依据题干信息“从此,帝国主义再也不敢轻易做出以武方侵犯新中国的尝试”并结合所学可知,抗美援朝战争给予美国的干涉主义以有力的打击和严重的警告,为中国争取到了相当长时期的和平建设的环境,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故A正确;战争是有消耗的,不能提高中国综合实力,故B错误;抗美援朝没有化解了中美之间的矛盾,故C错误;抗日战争的胜利、香港和澳门的回归都洗雪了中华民族百年来的民族耻辱,且D与题干主旨不符,故错误。综上故选A。
5.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朝鲜战争的爆发,使中国的主要工业基地直接暴露在美国陆海空军的威胁之下......中国的战略后方和政治经济中心顿成前线”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中国进行抗美援朝战争的原因。故选A。
6.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赢得农民’”,结合所学知识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所以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赢得农民”的主要举措是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B项正确;引导农民走合作化道路是从1953年开始的,不属于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赢得农民”的主要举措,排除A项;推动农民参加人民公社1958年开始,不属于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赢得农民”的主要举措,排除C项;鼓励农民创高产的大跃进1958年开始,不属于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赢得农民”的主要举措,排除D项。故选B项。
7.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史料的甄别和判断能力。A项属于二手资料。B项虽然是一手资料,但易受主观因素的影响。C项属于二手资料。排除A、B、C三项。“市博物馆保存的土地改革运动的档案”属于一手资料,能比较客观地反映土地改革的全貌,最有价值,D项符合题意。
8.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中“标志着中国航空工业由修理阶段跨入了制造阶段”“结束了中国不能制造坦克发动机的历史”及时间信息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一五”计划时期我国重工业的发展。
9.答案:D
解析:D.材料描述的是1952-1957年城市职工人数增加,东三省成为人口迁移的主要目的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31957年,我国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当时的重工业基地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因此大量人口流入东三省,为工业化建设的开展提供了劳动力,D项正确。A.土地改革是在1950-1952年进行,使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排除A项。B.加快了农业集体化与“城市职工的人数从1603万增加到3101万”不符,排除B项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是在1984年开始,排除C项。故选: D。
10.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学习苏联先进经验,建设我们的祖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它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以苏联帮助兴建的156个项目为中心,先后施工1万多个工业项目。因此理解正确的是充分借助外援开展工业化建设,C项正确;体现了农民渴望土改的迫切心情,与土地改革相关,与题干内容“学习苏联先进经验建设我们的祖国”没有联系,排除A项;人民参与改革,与题干内容“学习苏联先进经验建设我们的祖国”没有联系,排除B项;第一个五年计划,它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排除D项。故选C项。
11.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中“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公布前”“曾有1.5亿人民参加讨论,提出118万条修改和补充意见”可知,这主要是体现了宪法制定的民主性,充分体现了人民的意志。B符合题意:A观点正确,但与材料内容无关;C不符合题文主旨,D错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保证故选:B。
12.答案:A
解析:由图中所示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并以宪法的形式确定下来。A项正确;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第一个五年计划从1953年开始执行,排除B项;1956年中共八大召开后,我国进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排除C项;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开幕,会议确立了政治协商制度,排除D项。故选A项。
13.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杭州市海悦火柴生产合作社”“公私合营后的永固机械制造厂”和所学可知,1953年到1956年,我国进行了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对农业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现了公私合营,C项正确;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与“近代”不符,排除A项;三大改造是从1953年到1956年,社会主义艰辛探索是在1956年中共八大召开后,排除B项;改革开放是在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排除D项。故选C项。
14.答案:B
解析:从1953年起,我国开始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所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以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是1956年。故B正确,ACD错误。
15.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大跃进”是为了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改变我国的落后面貌,但因为忽视了经济建设规律、政策不对,反而造成了国民经济比例失调,欲速不达,D项正确;文革体现的是全国动乱,改革开放是迈向辉煌,巩固提高是指1961年1月,中共八届九中全会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ABC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ABC项。故选D项。
16.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文化大革命的相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6年,华国锋、叶剑英等一举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标志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AC发生在1976年之前,D发生在1978年。ACD不符合题意,所以答案是B。
17.答案:D
解析:根据“会议结束了1976年10月以来党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将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事业引向健康发展的道路”可知,材料是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决策,D符合题意。A提出在1958年,B提出在1961年,C在改革开放时期,发生在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排除ABC故选:D。
18.答案:A
解析:据材料“1984年”“中国政府开放整个海岸,意味着实际开放半个中国,它是三十五年来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最大胆的行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84年,我国进一步开放了大连、天津、青岛、上海等14个沿海城市,A项正确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排除B项1980年,设立深圳经济特区,排除C项1990年,上海浦东开发区建立起来,排除D项。故选A项。
19.答案:B
解析:据“1979年10月《人民日报》的子报一《市场报》正式创刊,它是中国改革开放后诞生的第一份经济类报纸1980年,《人民日报》改版,开辟了《经济简讯》等新栏目,经济新闻成为报道重点,篇幅和数量不断增加”可知,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党和国家工作中心的转移。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作出把党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从此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并取得了巨大成就。故选:B。
20.答案:C
解析:由材料可以推断出,由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推动了市场化趋势的发展,表明国内改革释放社会经济活力,C是正确的选项;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21.答案:B
解析:分析表格可知,在四个时间段中都出现了“人民”一词,由此可知,中国共产党始终将人民利益放在首位,B符合题意。
22.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兰州市打通了中欧贸易通道中亚贸易通道南亚贸易通道”“大批的中国商品从兰州出发,走向世界各国”“地区间行业间企业间的合作和交流朝着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方向不断发展”可知,兰州作为内陆城市,对外开放的程度不断加深,对外开放的辐射面不断扩大,B项符合题意。
23.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1978年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80年建立深圳等经济特区;20世纪80年代经营承包责任制实行;1997年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实行分田包干到户,自负盈亏,这样,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了;到1983年,已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1997年,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因此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可知他学习的主题应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B项正确;三大改造的完成,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与题干信息“1978年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80年建立深圳等经济特区;20世纪80年代经营承包责任制实行;1997年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不符,排除A项;民族团结,与民族问题相关,与题干信息“1978年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80年建立深圳等经济特区;20世纪80年代经营承包责任制实行;1997年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不符,排除C项;社会主义艰辛探索,是从1956年到1966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是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十年,与题干信息“1978年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80年建立深圳等经济特区;20世纪80年代经营承包责任制实行;1997年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24.答案:A
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三者都实事求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分别开创了我国的革命道路和建设道路, A项正确。BCD 项不是三者的共同点,都具有片面性,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项。
25.答案:D
解析:两个一百年“是党的十八大会议中提出的一项奋斗目标和中国梦”相辅相成,是我们国家我们党未来的发展、奋斗目标。第一个一百年,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二个一百年,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 (2050年) 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D是正确的选项;ABC不符合题意。故选: D。
26.答案:(1)土地改革、一五计划、三大改造、召开八大(任选三项)
(2)成功爆炸第一课氢弹;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首次培育成功籼型杂交水稻。
解析:(1)结合所学可知,1949年到1956年间我国政府为发展经济采取的重大举措有: 土地改革、一五计划、三大改造。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同年冬起,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完成了土地改革,三亿多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士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士地,成为士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为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年为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到1957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各项经济建设指标大幅度超额完成,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随着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建设的开展,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也迅速迈开了步伐,到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上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
(2)结合所学可知,在1966年到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国民经济出现较大起伏,但在党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农业、工业交通、基本建设和科学技术等方面在艰难中仍然取得重要进展。在科技方面,1967年6月找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氢弹;1970年4月,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73年,我国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强优势的籼型杂交水稻。
27.答案:(1)黄继光:抗美援朝。焦裕禄:社会主义探索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问题:巩固新生政权或创造稳定的周边环境。尽快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或解决中国经济落后局面。
(2)品质:以身作则、克服困难、无私奉献、爱国敬业等。谋求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解析:(1)活动:材料一:根据材料一可以得出,这个人物是黄继光,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级英雄。结合所学知识,中国人民志愿军参加的是抗美援朝。材料二:根据材料可以得出,这个人物是焦裕禄。结合所学知识,焦裕禄是社会主义探索时期的先进人物,被称为“党的好干部”。问题: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是为了巩固新生政权,创造稳定的周边环境。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焦裕禄是社会主义探索时期的先进人物,结合所学知识,1956年,中国共产党在北京召开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根据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已经在我国建立起来的新形势,大会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中共八大以后,我国开始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所以焦裕禄的活动是为了尽快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或解决中国经济落后局面。
(2)品质:结合所学知识,黄继光是上甘岭战役中的一位战斗英雄在一次战斗中,黄继光所在的营奉命去夺取一个被敌人占领的高地。当冲锋部队遭到敌人火力阻击时,黄继光在已经受伤、手弹用尽的情况下,奋不顾身地冲了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为战友开辟道路,自己英勇牺牲;焦裕禄以身作则,亲自带队到灾区,展开了大规模的追洪水、查风口、探流沙的调查研究工作,为抗灾防灾积累了第一手资料。他得知自己患了癌症后,仍颜强坚持工作,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他被人民称颂为“党的好干部”,他们身上都蕴含着崇高的爱国精神,以及以身作则、克服困难、无私奉献的精神。初心和使命:结合所学知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谋求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8.答案:(1)新政权建立(新中国成立)或民族独立。新面貌:建立一批基础工业;初步完成工业布局;工业产值增加;改变重工业落后面貌。
(2)三大改造完成;一五计划完成;社会稳定;人民建设热情高涨;领导人的支持;国家主要部门的推动等。
(3)政策的制定要依据国情,实事求是。
解析:(1)前提条件: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可知,图片反映的事件是开国大典,故材料二事件得以开展的前提条件是新政权建立(新中国成立)或民族独立。
新面貌:根据材料二信息“五年中建立起一批国民经济发展急需的基础工业,初步建立了我国工业布局的骨架。”“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52年的35.5%提高到1957年的45%,改变了旧中国重工业落后的面貌。”和所学可知,“一五计划”完成使我国出现了新面貌:建立一批基础工业;初步完成工业布局;工业产值增加;改变重工业落后面貌。
(2)有利条件:根据材料三“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1957年一五计划超额完成;当时社会安定、民风良好,大家为了建设新中国,人们都有一股子干劲,争先恐后的要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就是在这样的大好形势下,国家计委提出《第二个五年计划要点》,其中提出五年超过英国,十年赶上美国。这个文件得到了毛主席的首肯,……三年冒进导致了国民经济比例的大失调,并造成严重的经济困难。”并结合所学可知,国家计委提出《第二个五年计划要点》的有利条件是,三大改造完成;一五计划完成;社会稳定;人民建设热情高涨;领导人的支持;国家主要部门的推动等。
(3)启示: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可知,这段历史留给我们的最大启示是,政策的制定要依据国情,实事求是。
29.答案:(1)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和南方谈话。
(2)①深圳经济特区。②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或WTO。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3)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解析:(1)历史事件:根据材料一“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并结合所学知识,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根据材料“中共召开十四大”,结合所学知识,1992年,中共十四大召开,邓小平南方谈话为中共十四大的召开奠定基础。
(2)主要内容:①:根据材料“其中①的创建,是我国对外开放的第一步”,结合所学知识,1980年,中央设立经济特区,迈出了我国对外开放的第一步。②:根据材料“②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新的阶段,中国进一步融入了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结合所学知识,2001年中国进入WTO或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新的阶段。指导思想:根据材料三“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使党和国家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可以得出现阶段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3)主题:根据上述材料,主要反映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之后中国进行了改革开放等一系列举措,形成了对外开放格局,并且形成了一系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成果,所以以上材料所探究的学习主题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河北省张家口市桥西区2022-2023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