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2024年山西省晋中市多校中考三模历史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山西中考模拟百校联考试卷(三)
(晋中专版)
历史
注意事项:
1.本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全卷共8页,满分100分。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相应的位置。
3.答案全部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选择题(共30分)
本部分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1. 下面是出土于陶寺遗址的彩绘龙纹陶盘,在陶寺遗址早期发掘的1309座墓葬中,仅有4座墓葬出土彩绘龙盘。这些墓葬规模大、随葬品丰富,墓主人大多地位显赫,属于当时的最高统治阶层或“王者”。这说明彩绘龙盘( )
A. 为研究远古传说提供了实物证据
B. 代表我国新石器时代陶艺技术的高峰
C. 体现了等级差别与身份地位高低
D. 印证了远古居民具有朴素的审美观念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陶寺遗址的彩绘龙纹陶盘,在陶寺遗址早期发掘的1309座墓葬中,仅有4座墓葬出土彩绘龙盘。这些墓葬规模大、随葬品丰富,墓主人大多地位显赫,属于当时的最高统治阶层或‘王者’”介绍了陶寺遗址中墓葬的随葬品和规模有很大的差异,体现了等级差别与身份地位高低,C项正确;陶寺遗址不是远古传说,属于原始农耕时期,材料无法体现为研究远古传说提供了实物证据,排除A项;材料重点体现了墓葬中随葬品和规模,无法代表我国新石器时代陶艺技术的高峰,排除B项;材料在于重点强调墓葬的差异,而不是远古居民朴素的审美观念,排除D项。故选C项。
2. 《魏略》记载,汉顺帝时,罗马帝国属地疏勒献海西青石、金带各一。而古罗马博物学家曾言,中国产丝,制成衣物供罗马贵族妇人使用。上述材料反映了( )
A. 汉代东西方之间的相互往来
B. 两汉时期民族矛盾完全消除
C 汉朝丝织品外销供不应求
D. 丝绸之路促进了物种交流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汉顺帝时,罗马帝国属地疏勒献海西青石、金带各一。而古罗马博物学家曾言,中国产丝,制成衣物供罗马贵族妇人使用。”可知汉代罗马帝国的物品和中国的丝绸等物品有相互交流,体现了汉代东西方之间的相互往来,A项正确;两汉时期民族矛盾完全消除说法错误,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汉朝丝织品外销供不应求的情况,排除C项;材料中体现了属地疏勒献海西青石、金带,中国上产丝流传到罗马,均不属于物种交流,排除D项。故选A项。
3. 唐朝通过科举制选拔官吏和人才。武则天开创殿试,参加殿试的考生主要是荐举或自举的官员和布衣,并无只有通过省级考试者才能参加殿试的硬性规定。殿试的设立( )
A. 避免了贵族垄断官场 B. 扩大人才的选拔范围
C. 保证科举考试的公平 D. 增加科举考试的科目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武则天开创殿试,参加殿试的考生主要是荐举或自举的官员和布衣,并无只有通过省级考试者才能参加殿试的硬性规定。”,体现了殿试制度的创立为广大普通人提供了晋升通道,放宽了限制,扩大了人才的选拔范围,B项正确;殿试制度放松限制扩大人才选拔范围,没有体现避免了贵族垄断官场,排除A项;殿试制度也无法保证科举考试的公平,排除C项;殿试制度是一种新的选拔方式,没有增加科举考试的科目,排除D项。故选B项。
4. 观察下面《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水平增长曲线示意图》,对不同时期的曲线变化解读正确的是( )
A. ①处纸成为人们普遍使用的书写材料
B. ②处火药和武器广泛应用于军事领域
C. ③处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提高印刷效率
D. ④处中国的航海领域开始使用指南针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③处事件是10世纪——11世纪,属于我国历史上的宋朝时期,北宋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提高印刷效率,C项正确;①处是公元前4世纪,纸成为人们普遍使用的书写材料是在东汉,东汉建立时间是公元后25年,排除A项;②处的时间是公元3世纪,属于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火药和武器广泛应用于军事领域是在宋元时期,排除B项;④处是16世纪,属于我国的明朝时期,北宋时期中国的航海领域开始使用指南针,排除D项。故选C项。
5. 学者方孝揣说:“在宋之时,见胡服、闻胡语者犹以为怪……至于元,百年之间,四海之内,起居、饮食、声音、器用,皆化而同之。”这反映了元朝的( )
A. 疆域广大 B. 民族交融 C. 汉化政策 D. 四等人制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至于元,百年之间,四海之内,起居、饮食、声音、器用,皆化而同之”可知,元代不同民族之间的起居饮食等已经非常类似,因此是体现了元朝的民族融合,B项正确;不同民族之间的起居饮食等趋于雷同是民族融合的表现,不能体现元朝的疆域广大、汉化政策和四等人制,排除ACD项。故选B项。
6. 下图是在中国博物馆展出的《乾隆南巡图》第六卷《驻跸姑苏》(局部),画面中街市繁华、店铺林立、商贾辐辏,一派江南盛世气象。这反映了当时的清朝( )
A. 山水画的风格多样 B. 商品经济发达
C. 商帮活动范围广泛 D. 经济重心南移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街市繁华、店铺林立、商贾辐辏,一派江南盛世气象”可知,反映了当时的清朝商业繁荣,商品经济发达,排除B项;材料信息仅一幅《驻跸姑苏》(局部),无法得出山水画的风格多样的结论,排除A项;材料没有商帮等信息,无法得出商帮活动范围广泛的结论,排除C项;经济重心南移是在宋朝,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7. 2023年12月23日,“盛世回归—圆明园国宝兽首暨清宫珍宝展”在鄂尔多斯市博物院举行,展出鼠首、牛首、虎首、兔首、猴首、马首、猪首等圆明园兽首。圆明园兽首被抢流失海外发生在( )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攻陷北京城,对北京西北郊的著名皇家园林圆明园进行了大肆抢劫,圆明园的兽首就是在这次战争中流失海外的,B项正确;鸦片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中外国侵略军没有攻陷北京,排除AC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前兽首已经流失海外,排除D项。故选B项。
8. 下面是1911年10月9日,一位革命领导者发布的行动指令。该指令可用于研究( )
一、本军于今夜十二时举义…… 三、……工程八营,以占领楚望台军械库为目的。… 八、武昌弹药枪支,暂由楚望台军械库接济。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 护国运动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1911年10月9日,一位革命领导者发布的一则行动命令”“以占领楚望台军械库为目的”和“武昌弹药枪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发生在1911年10月10日的武昌起义,武昌起义属于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首义,C项正确;洋务运动的时间是19世纪60到90年代,排除A项;戊戌变法的时间是1898年,排除B项;护国运动是1915年—1916年发动的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运动,排除D项。故选C项。
9. 衣、食、住、行、用作为社会生活的表现,展现时代特有的精神风貌,下表整理了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据此可知,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呈现出的整体特点是( )
领域 变化
服装 西装、中山装、改良旗袍备受青睐
饮食 中西餐并行于世,西餐在沿海地区成为时尚
建筑 开始出现完全欧化的新式住宅和中西合璧的毗连式房屋
交通 火车、轮船、电车、汽车等新式交通工具开始进入中国
A. 固守传统 B. 自由平等 C. 多元发展 D. 全盘西化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发生巨大变化,材料从饮食、习俗、服饰等方面描述折射出近代社会生活具有多元并呈的特点,C项正确;材料描写了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受到西方的影响,而固守传统与材料违背,排除A项;材料信息与自由平等无关,排除B项;全盘西化不符合材料“中山装、中餐”内容,排除D项。故选C项。
10.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伟大征程》文艺晚会共分“浴火前行,不屈的斗争路”“风雨无阻,坚强的开拓路”“激流勇进,激情的奋进路”“锦绣前程,壮阔的复兴路”四个篇章。下列能作为“风雨无阻”的开篇的节目是( )
A. 大合唱《怒吼吧黄河》 B. 舞蹈《开国大典》
C. 情景舞蹈《回归时刻》 D. 歌舞《强军战歌》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在北京隆重举行,标志着新中国的诞生,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符合“风雨无阻,坚强的开拓路”,B项正确;大合唱《怒吼吧黄海》属于“浴火前行,不屈的斗争路”的开篇,排除A项;《回归时刻》是指香港澳门的回归,与材料信息不符合,排除C项;《强军战歌》属于改革开放后,与材料信息不符合,排除D项。故选B项。
11. 2023年3月,中国国民党前主席马英九一行访问大陆,除了返乡祭祖、重温历史之外,还带领台湾青年学生造访了三所大陆高校,两岸学子面对面热烈交流,畅谈学习生活和梦想追求,成为此行的一大亮点,由此可见,马英九此行( )
A. 推动了两岸关系进一步发展 B. 促使了祖国统一大业完成
C. 打破了海峡两岸的隔绝状态 D. 翻开两岸关系历史性一页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除了返乡祭祖、重温历史之外,还带领台湾青年学生造访了三所大陆高校,两岸学子面对面热烈交流,畅谈学习生活和梦想追求,成为此行一大亮点,”可知,马英九此行推动了两岸关系进一步发展,A项正确;目前台湾与大陆是分状态,祖国统一大业还未完成,排除B项;1987年,台湾当局调整三不政策,打破了海峡两岸的隔绝状态,排除C项;2015年1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同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会晤,双方就进一步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交换了意见,这是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晤,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排除D项。故选A项。
12. 九年级某历史学习小组在进行主题复习时搜集了下面一组图片。据此判断他们复习的主题是( )
A. 外交事业的发展 B. 新中国工业化进程
C. 现代的社会生活 D. 人民军队的现代化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核潜艇、歼-20战机和中国的导弹部队”和结合所知识可知,图片反映的主题是核潜艇、歼-20战机和导弹部队都是中国军队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它们反映了中国军队在技术和装备方面的显著进步,D项正确;题干反映了中国军队在技术和装备方面的显著进步,并没有直接提及外交方面的内容,排除A项;些装备主要是军事现代化的体现,而非工业化的全面展示,排除B项;核潜艇、歼-20战机和导弹部队与社会生活没有直接关系,排除C项。故选D项。
13. 马铃薯源于南美洲地区,16世纪传入欧洲,最初被视为一种观赏性植物。1756年,欧洲爆发七年战争,马铃薯帮助人们顺利度过食物紧缺的岁月,大家逐渐认识到马铃薯作为主食的重要性。这说明马铃薯的传播( )
A. 有利于缓解粮食危机 B. 可能会破坏生态平衡
C. 导致殖民掠夺 D. 促进商贸往来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欧洲爆发七年战争,马铃薯帮助人们顺利度过食物紧缺的岁月,大家逐渐认识到马铃薯作为主食的重要性”可知,马铃薯的传播有利于缓解粮食危机,A项正确;材料反映了战争时期,马铃薯缓解的粮食危机,与可能会破坏生态平衡无关,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马铃薯的传播导致殖民掠夺,排除C项;材料强调了马铃薯有利于缓解粮食危机,与促进商贸往来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14. 对比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技能。下面是列宁在不同时期的主张,它们产生的共同影响是( )
在一个遭受帝国主义战争破坏国家里,实行余粮收集制,禁止自由贸易……不仅是维持生活和对付战争,而是共产主义的任务,是推进社会主义的主要门径。 我们正处于极端贫困状态,在一个拥有工业、而且工业正在运转的农民国家里,如果有一定数量的商品,那是可以采用实物税和自由经营作为一种过渡办法的。
A. 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B. 壮大无产阶级的力量
C. 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 D. 巩固新生苏维埃政权
【答案】D
【解析】
【详解】据题干“在一个遭受帝国主义战争破坏的国家里,实行余粮收集制,禁止自由贸易……不仅是维持生活和对付战争,而是共产主义的任务,是推进社会主义的主要门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反映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我们正处于极端贫困状态,在一个拥有工业、而且工业正在运转的农民国家里,如果有一定数量的商品,那是可以采用实物税和自由经营作为一种过渡办法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反映的是新经济政策,它们产生的共同影响是巩固新生苏维埃政权,D项正确;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是俄国二月革命的结果,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壮大无产阶级的力量是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是苏联的两个五年计划的影响,排除C项。故选D项。
15. 晋华中学九年级(1)班的同学们运用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方法搜集到如下论据。据此判断他们论述的观点是( )
1931年9月18日,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1939年9月,德国以“闪电战”方式突袭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范围扩大。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
A. 第二次世界大战规模逐渐扩大
B. 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C. 第二次世界大战不断取得胜利
D. 苏联红军为扭转二战的战局作出了巨大贡献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九一八事变开始,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再到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都显示了战争规模在逐渐扩大,A项正确;虽然与九一八事变相关,但题干没有特别强调中国战场的重要性,表述也不够全面,排除B项;题干描述的是战争的开始和扩大,而非战争取得胜利的过程,排除C项;“苏联红军为扭转二战的战局作出了巨大贡献”只涉及苏德战争的一部分,表述不够全面,排除D项。故选A项。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70分)
本部分共4道大题,其中第16题16分,17题16分,18题16分,19题22分,共70分。
16. 地标建筑是城市的名片和标识。下面是九年级(1)班的同学们以“城市地标·时光印记”为主题开展项目化学习的成果展板,请你完成相关问题。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走近城市地标,来一场与“城市”的邂逅吧!
(1)第一组同学搜集到上面六处地标的图片,请你按照它们所承载的史事进行排序,并从图①、图②中任选一例,写出其成为城市地标的理由。
排序:
理由:______________
(2)第二组同学对③⑤⑥三处地标进行了研究,请简述这三处地标反映史事之间的联系。
(3)第三组同学摘录了④和⑤两处地标的碑文,你从中分别感悟到怎样的精神内涵?
旧世界守你那浮华炫耀去!紧闭双唇迸发出撼世声波:那渴望自由呼吸的蜷缩身躯,那彼岸无情遗弃的悲惨魂魄。在这通向自由的金门之前,我高举照亮黑夜熊熊灯火!
——摘自美国自由女神像基座
诗文《新巨人》:为挽救革命,中共中央决定组成以周恩来为书记的前敌委员会,领导南昌起义。……表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不畏强敌、前仆后继的革命精神,开始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新时期。
——摘自南昌起义纪念塔碑文
【答案】(1)排序:②→①→④→③→⑥→⑤
示例:图②,都江堰由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主持修建,分为鱼嘴、宝瓶口、飞沙堰三个主体工程;内江用于灌溉、外江用于分洪;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为秦一统六国奠定了物质基础;等等。
(2)马克思主义诞生后,使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传至中国后,成为中共成立的理论基础;中共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共开始领导中国的民主革命,并在大革命失败后领导了南昌起义。
(3)美国自由女神像:推翻英国殖民统治,争取民主、自由的崇高理想。
八一南昌起义纪念塔:先烈们争取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人民自由的爱国主义精神;烈士们不屈不挠、英勇斗争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等等。
【解析】
【小问1详解】
排序:①开封·大相国寺创建于北齐,唐睿宗李旦为了纪念他由相王即位当皇帝,将寺名更名为“相国寺” ;②成都·都江堰建设于战国时期; ③伦敦·马克思墓 位于英国,创建于1883年;④纽约·自由女神像是1876年法国赠送给美国独立100周年的礼物,被誉为美国的象征;⑤南昌·八一南昌起义纪念塔与1927年南昌起义有关;⑥上海·中共一大会址与1921年中共成立有关。故图片的排序是②→①→④→③→⑥→⑤。示例:根据设问要求从图①、图②中任选一例,写出其成为城市地标的理由。例如选择图②,图②是成都·都江堰,结合所学知识可从都江堰的设计者、设计技术、影响等方面分析,即都江堰由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主持修建,分为鱼嘴、宝瓶口、飞沙堰三个主体工程;内江用于灌溉、外江用于分洪;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为秦一统六国奠定了物质基础等等。
【小问2详解】
联系:根据图示可知,图③伦敦·马克思墓与马克思有关,他的主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图⑤南昌·八一南昌起义纪念塔,主要是纪念1927年的南昌起义;图上海·中共一大会址与中国共产党诞生有关。结合设问,他们三者的关系可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传播,中共成立和领导新民主义革命方面展开分析,即马克思主义诞生后,使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传至中国后,成为中共成立的理论基础;中共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共开始领导中国的民主革命,并在大革命失败后领导了南昌起义。
【小问3详解】
精神内涵:图④是纽约·自由女神像,根据材料“旧世界守你那浮华炫耀去!紧闭双唇迸发出撼世声波:那渴望自由呼吸的蜷缩身躯,那彼岸无情遗弃的悲惨魂魄。在这通向自由的金门之前,我高举照亮黑夜熊熊灯火!”和所学知识可知,美国自由女神像的精神内涵是推翻英国殖民统治,争取民主、自由的崇高理想。图⑤是南昌·八一南昌起义纪念塔,根据材料“表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不畏强敌、前仆后继的革命精神,开始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新时期”和所学知识可知,八一南昌起义纪念塔的精神内涵是先烈们争取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人民自由的爱国主义精神;烈士们不屈不挠、英勇斗争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等等。
17. 货币的演变推动历史发展,见证历史变迁。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了应对商品交换规模日益扩大对货币量的需求,宋廷一再增加铜钱的铸造额。同时,采用纸币作为一种替代性货币来弥补铜钱的不足。最初交子是一种存款和取款的凭据,在反复流通中逐步具备了货币的性质。……北宋中后期开始,货币性财政收入一般都在6000万缗以上,约为唐代最高数的6.5倍。
——摘编自包伟民、吴铮强《宋朝简史》
(1)根据材料一,归纳宋代货币发展的特点。
材料二 1996年,欧洲货币局公开征集欧元纸币图案。最后选定的方案没有加入国家标志的象征,取而代之的是代表当时欧盟12个成员国的12颗星。
纸币图案以“欧洲的时代和风格”为主题,描述欧洲悠久的文化历史中7个时期的建筑风格。正面图案中的窗户和拱门象征着欧洲的开放和合作;背面的欧洲桥梁和欧洲地图,寓意欧盟各国及欧盟与全世界的紧密合作和交流。
——摘编自方福前《欧元的新政治经济学分析》
2002版100欧元正、反面
(2)根据材料二,概括欧元纸币图案的设计内涵,并简述欧元启用的历史背景。
材料三 人民币国际化,体现为人民币走出境外、成为国际货币的历史进程,这一过程常伴随着国家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当前人民币已成为全球第三大贸易融资货币,第五大储备、支付和交易货币。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作为一项长期战略,人民币国际化还需要根据我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进程不断优化调整。
——摘编自屈满学《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助力金融强国建设》
(3)根据材料三,简述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有利条件及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
【答案】(1)特点:铜钱需求不断增加;纸币交子出现;货币性财政收入大幅增加。
(2)内涵:象征欧盟;反映欧洲不同时期的文化特点;象征着欧洲的开放与合作;寓意欧盟各国及欧盟与世界的合作、交流:等等。
背景:欧洲国家之间经济联系日益密切:欧盟的建立推动了欧洲的经济合作;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影响;等等。
(3)有利条件:积极的对外开放政策;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等等。
意义:有助于密切中国与其他国家的经贸关系,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经济影响力;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助力金融强国建设;推动经济全球化;促进“一带一路”的发展;等等。
【解析】
【小问1详解】
特点:根据材料“为了应对商品交换规模日益扩大对货币量的需求”“采用纸币作为一种替代性货币来弥补铜钱的不足。最初交子是一种存款和取款的凭据”“货币性财政收入一般都在6000万缗以上,约为唐代最高数的6.5倍”可得出信息:宋代货币发展的特点是铜钱需求不断增加;纸币交子出现;货币性财政收入大幅增加。
【小问2详解】
内涵:根据材料“取而代之的是代表当时欧盟12个成员国的12颗星”可得出信息,欧元纸币图案的设计象征欧盟;根据材料“描述欧洲悠久的文化历史中7个时期的建筑风格”可得出信息:反映欧洲不同时期的文化特点;根据材料“正面图案中的窗户和拱门象征着欧洲的开放和合作;背面的欧洲桥梁和欧洲地图,寓意欧盟各国及欧盟与全世界的紧密合作和交流。”可得出信息:象征着欧洲的开放与合作;寓意欧盟各国及欧盟与世界的合作、交流:等等。
背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可以从欧盟以及经济全球化等角度进行分析,欧洲国家之间经济联系日益密切:欧盟的建立推动了欧洲的经济合作;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影响等等。
【小问3详解】
有利条件:根据材料“人民币国际化,体现为人民币走出境外、成为国际货币的历史进程,这一过程常伴随着国家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可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有利条件是积极的对外开放政策;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等等。
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有助于密切中国与其他国家的经贸关系,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经济影响力;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助力金融强国建设;推动经济全球化;促进“一带一路”的发展等等。
18. 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声,推动时代进步。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代的百家争鸣,是我国思想文化史上的第一座高峰。在这个“轴心时代”里,各种学说与学术都出现了基型。百家争鸣时期的思想为后续中国提供了思想范式、制度模式,塑造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与性格。
——摘编自姜继为《百家争鸣对后续中国之影响及其成因初探》
材料二 文艺复兴和这场变革带来的新文化,成为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一次改变和进步。知识分子是变革的中心,他们决心与代表着悲观和绝望的中世纪文化彻底决裂。这一时期的天才艺术家们,用自己的艺术作品体现全社会思想的转变。
——摘编自[英]乔治·威尔斯、[美]卡尔顿·海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党的二十大提出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重大任务。……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史,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取得重大成就,能够领导人民完成中国其他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根本在于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并不断结合新的实际推进理论创新。
——摘自习近平《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1)根据材料一,任选一家学派分析其主张如何“为后续中国提供了思想范式、制度模式,塑造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与性格”。
(2)材料二中,文艺复兴的变革“带来的新文化”指的是什么?简述文艺复兴对欧洲社会产生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结合具体史实,分别说明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时期是如何不断结合实际推进理论创新的。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思想解放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答案】(1)示例:儒家
主张: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主张以德治国;孟子主张实行“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等等。
影响: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尊崇儒术”的建议,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使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儒学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中国人至今提倡的和谐共处、以民为本等思想,均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等等。
(2)新文化:人文主义。
影响:打破了教会神学的桎梏,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推动了欧洲思想文化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推动欧洲社会转型;等等。
(3)说明:革命时期,大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国情出发,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经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最终在革命过程中逐步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并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建设时期,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相结合,进行改革开放,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4)关系:思想解放是时代变革的先声,反映了时代诉求;思想解放促进社会发展;等等。
【解析】
【小问1详解】
示例:选择儒家。主张:根据材料“百家争鸣时期的思想为后续中国提供了思想范式、制度模式,塑造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与性格。”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孔子,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思想核心是“仁”。他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主张通过道德修养和礼仪规范来实现社会的稳定和繁荣。在治国理念上,孔子主张以德治国。他认为,一个国家的兴衰取决于君主的德行。君主应该以身作则,通过自身的道德修养来影响人民,使人民自觉遵守道德规范,从而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孟子,作为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思想。他主张实行“仁政”,即君主应该以仁爱之心来治理国家,仁政的核心是“民贵君轻”,即人民的利益高于君主的利益。君主应该关心人民的疾苦,满足人民的基本需求,使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在战争观上,孟子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
影响:根据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尊崇儒术”的建议,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使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儒学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中国人至今提倡的和谐共处、以民为本等思想,均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等等。
【小问2详解】
新文化:根据材料“文艺复兴”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的变革“带来的新文化”指的是人文主义,以人为中心,追求人个性的解放和现实的幸福。
影响:根据材料“文艺复兴”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打破了教会神学的桎梏,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推动了欧洲思想文化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推动欧洲社会转型;等等。
【小问3详解】
说明:根据材料“根本在于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并不断结合新的实际推进理论创新”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革命时期,国民大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国情出发,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经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最终在革命过程中逐步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并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在建设时期,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相结合,进行改革开放,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小问4详解】
关系:本题为开放性题目,紧扣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如,思想解放是时代变革的先声,反映了时代诉求;思想解放促进社会发展;等等。
19. 稳定的秩序是国家治理能力的体现,是世界和平发展的前提。李老师以“规范国家治理·营造良好国际秩序”为主题设计了下面的学习任务单,请你参与完成。
任务一 【解读图示——社会治理法制化】 (1)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基石。概括英国法律制度的特点,并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作用。 图一《英国国民救济法》中社会保障 图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目录 主要项目功能分工
任务二 【释读史料——市场秩序规范化】 (2)政策是调整市场秩序的有力武器。根据下列材料,分别结合相关史实说明两国是如何调整市场秩序的。 多年来,较低的农产品价格和对失业的日益麻痹大意一直是实现正常繁荣的两大障碍。这些因素使我国的购买力缩减了一半。我承诺采取行动……国会承担了自己的责任,通过了与农业和工业复兴相关的法案,将产品价格调整到合理的水平。 —摘编自富兰克林·罗斯福《炉边谈话》上世纪90年代初……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坚决维护他提倡的改革开放事业。号召加快经济改革,加快发展。中共十四大全面接受邓小平的新战略,最终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模式。 —摘编自萧冬连《探路之役:1978-1992年的中国经济改革》
任务三 【阐述史实——国际秩序稳定化】 (3)稳定的国际秩序为推动国家发展提供有利环境。请从下面大事年表中选择相互关联的事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1919年巴黎和会1955年万隆会议1921年华盛顿会议1967年欧共体成立1945年雅尔塔会议1991年苏联解体1945年联合国成立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成立1953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012年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成立华沙条约组织成立2013年提出共建“一带一路”
【答案】(1)特点:关注民生;内容全面;涉及范围广;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社会保障的制度性、法律化;等等。作用:有利于保障个人利益不受侵犯;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稳定;推动国家治理的法制化;等等。
(2)美国:1933年,罗斯福推行新政,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手段,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调整农业政策,增强了美国的宏观调控能力;使美国经济开始缓慢复苏,工业生产有所恢复,就业人数逐步增加,人民生活得到改善。中国: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高速增长,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巨大推动作用。
(3)示例 观点一:中国智慧推动世界秩序稳定。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中国为维护世界和平稳定发展提供了中国智慧。新中国成立后,美国等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实行外交孤立政策,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1953年,周恩来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之后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1955年万隆会议上,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加强了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21世纪以来,世界大势发生变化,中国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思想理念,为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了一个新方案,得到世界各国和联合国的认可。综上所述,中国智慧推动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彰显了大国的担当和使命。
观点二:稳定的国际格局推动经济发展。
观点三:国际组织的出现有利于维护国际秩序的稳定。
评分说明:围绕主题,文章结构完整、层次分明,逻辑关系清晰,观点论述与其中三个事件及其影响建立联系,并进行解释和扩展可得8分,之后逐条减分。
注:非选择题答案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
【解析】
【详解】(1)特点:根据材料“《英国国民救济法》的社会保障主要项目功能分工”可知,英国的社会保障涉及养老、失业、疾病、残疾、住房、儿童等多方面,说明其关注民生;内容全面;涉及范围广;同时,英国的社会保障制度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将社会保障制度性、法律化;等等。
作用:根据材料《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目录“物权”“合同”“人格权”等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有利于保障个人利益不受侵犯;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稳定;推动国家治理的法制化;等等。
(2)美国:根据材料“国会承担了自己的责任,通过了与农业和工业复兴相关的法案,将产品价格调整到合理的水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3年,罗斯福推行新政,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手段,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调整农业政策,增强了美国的宏观调控能力;使美国经济开始缓慢复苏,工业生产有所恢复,就业人数逐步增加,人民生活得到改善。
中国:根据材料“中共十四大全面接受邓小平的新战略,最终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模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高速增长,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巨大推动作用。
(3)本小题为开放性题目,选择题相关的历史事件拟定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述,做到史论结合,逻辑清楚,言之有理即可。如根据材料“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可得出观点:中国智慧推动世界秩序稳定;然后跟历史事件进行阐述:1953年,周恩来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1955年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加强了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21世纪以来,世界大势发生变化,中国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思想理念,为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了一个新方案,得到世界各国和联合国的认可。最后再进行总结,综上所述,中国智慧推动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彰显了大国的担当和使命。
其它观点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山西中考模拟百校联考试卷(三)
(晋中专版)
历史
注意事项:
1.本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全卷共8页,满分100分。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相应的位置。
3.答案全部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选择题(共30分)
本部分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1. 下面是出土于陶寺遗址的彩绘龙纹陶盘,在陶寺遗址早期发掘的1309座墓葬中,仅有4座墓葬出土彩绘龙盘。这些墓葬规模大、随葬品丰富,墓主人大多地位显赫,属于当时的最高统治阶层或“王者”。这说明彩绘龙盘( )
A. 为研究远古传说提供了实物证据
B. 代表我国新石器时代陶艺技术的高峰
C. 体现了等级差别与身份地位高低
D. 印证了远古居民具有朴素的审美观念
2. 《魏略》记载,汉顺帝时,罗马帝国属地疏勒献海西青石、金带各一而古罗马博物学家曾言,中国产丝,制成衣物供罗马贵族妇人使用。上述材料反映了( )
A. 汉代东西方之间的相互往来
B. 两汉时期民族矛盾完全消除
C. 汉朝丝织品外销供不应求
D. 丝绸之路促进了物种交流
3. 唐朝通过科举制选拔官吏和人才。武则天开创殿试,参加殿试的考生主要是荐举或自举的官员和布衣,并无只有通过省级考试者才能参加殿试的硬性规定。殿试的设立( )
A. 避免了贵族垄断官场 B. 扩大人才的选拔范围
C. 保证科举考试的公平 D. 增加科举考试的科目
4. 观察下面《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水平增长曲线示意图》,对不同时期的曲线变化解读正确的是( )
A. ①处纸成为人们普遍使用的书写材料
B. ②处火药和武器广泛应用于军事领域
C. ③处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提高印刷效率
D. ④处中国的航海领域开始使用指南针
5. 学者方孝揣说:“在宋之时,见胡服、闻胡语者犹以为怪……至于元,百年之间,四海之内,起居、饮食、声音、器用,皆化而同之。”这反映了元朝的( )
A. 疆域广大 B. 民族交融 C. 汉化政策 D. 四等人制
6. 下图是在中国博物馆展出的《乾隆南巡图》第六卷《驻跸姑苏》(局部),画面中街市繁华、店铺林立、商贾辐辏,一派江南盛世气象。这反映了当时的清朝( )
A. 山水画的风格多样 B. 商品经济发达
C. 商帮活动范围广泛 D. 经济重心南移
7. 2023年12月23日,“盛世回归—圆明园国宝兽首暨清宫珍宝展”在鄂尔多斯市博物院举行,展出鼠首、牛首、虎首、兔首、猴首、马首、猪首等圆明园兽首。圆明园兽首被抢流失海外发生在( )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8. 下面是1911年10月9日,一位革命领导者发布的行动指令。该指令可用于研究( )
一、本军于今夜十二时举义…… 三、……工程八营,以占领楚望台军械库为目的。… 八、武昌弹药枪支,暂由楚望台军械库接济。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 护国运动
9. 衣、食、住、行、用作为社会生活的表现,展现时代特有的精神风貌,下表整理了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据此可知,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呈现出的整体特点是( )
领域 变化
服装 西装、中山装、改良旗袍备受青睐
饮食 中西餐并行于世,西餐在沿海地区成为时尚
建筑 开始出现完全欧化的新式住宅和中西合璧的毗连式房屋
交通 火车、轮船、电车、汽车等新式交通工具开始进入中国
A. 固守传统 B. 自由平等 C. 多元发展 D. 全盘西化
10.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伟大征程》文艺晚会共分“浴火前行,不屈的斗争路”“风雨无阻,坚强的开拓路”“激流勇进,激情的奋进路”“锦绣前程,壮阔的复兴路”四个篇章。下列能作为“风雨无阻”的开篇的节目是( )
A. 大合唱《怒吼吧黄河》 B. 舞蹈《开国大典》
C 情景舞蹈《回归时刻》 D. 歌舞《强军战歌》
11. 2023年3月,中国国民党前主席马英九一行访问大陆,除了返乡祭祖、重温历史之外,还带领台湾青年学生造访了三所大陆高校,两岸学子面对面热烈交流,畅谈学习生活和梦想追求,成为此行的一大亮点,由此可见,马英九此行( )
A. 推动了两岸关系进一步发展 B. 促使了祖国统一大业完成
C. 打破了海峡两岸的隔绝状态 D. 翻开两岸关系历史性一页
12. 九年级某历史学习小组在进行主题复习时搜集了下面一组图片。据此判断他们复习的主题是( )
A. 外交事业的发展 B. 新中国工业化进程
C. 现代的社会生活 D. 人民军队的现代化
13. 马铃薯源于南美洲地区,16世纪传入欧洲,最初被视为一种观赏性植物。1756年,欧洲爆发七年战争,马铃薯帮助人们顺利度过食物紧缺的岁月,大家逐渐认识到马铃薯作为主食的重要性。这说明马铃薯的传播( )
A. 有利于缓解粮食危机 B. 可能会破坏生态平衡
C. 导致殖民掠夺 D. 促进商贸往来
14. 对比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技能。下面是列宁在不同时期的主张,它们产生的共同影响是( )
在一个遭受帝国主义战争破坏的国家里,实行余粮收集制,禁止自由贸易……不仅是维持生活和对付战争,而是共产主义的任务,是推进社会主义的主要门径。 我们正处于极端贫困状态,在一个拥有工业、而且工业正在运转的农民国家里,如果有一定数量的商品,那是可以采用实物税和自由经营作为一种过渡办法的。
A. 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B. 壮大无产阶级的力量
C. 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 D. 巩固新生苏维埃政权
15. 晋华中学九年级(1)班的同学们运用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方法搜集到如下论据。据此判断他们论述的观点是( )
1931年9月18日,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1939年9月,德国以“闪电战”方式突袭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范围扩大。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
A. 第二次世界大战规模逐渐扩大
B. 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C. 第二次世界大战不断取得胜利
D. 苏联红军为扭转二战的战局作出了巨大贡献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70分)
本部分共4道大题,其中第16题16分,17题16分,18题16分,19题22分,共70分。
16. 地标建筑是城市的名片和标识。下面是九年级(1)班的同学们以“城市地标·时光印记”为主题开展项目化学习的成果展板,请你完成相关问题。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走近城市地标,来一场与“城市”邂逅吧!
(1)第一组同学搜集到上面六处地标的图片,请你按照它们所承载的史事进行排序,并从图①、图②中任选一例,写出其成为城市地标的理由。
排序:
理由:______________
(2)第二组同学对③⑤⑥三处地标进行了研究,请简述这三处地标反映史事之间联系。
(3)第三组同学摘录了④和⑤两处地标的碑文,你从中分别感悟到怎样的精神内涵?
旧世界守你那浮华炫耀去!紧闭双唇迸发出撼世声波:那渴望自由呼吸的蜷缩身躯,那彼岸无情遗弃的悲惨魂魄。在这通向自由的金门之前,我高举照亮黑夜熊熊灯火!
——摘自美国自由女神像基座
诗文《新巨人》:为挽救革命,中共中央决定组成以周恩来为书记的前敌委员会,领导南昌起义。……表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不畏强敌、前仆后继的革命精神,开始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新时期。
——摘自南昌起义纪念塔碑文
17. 货币的演变推动历史发展,见证历史变迁。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了应对商品交换规模日益扩大对货币量的需求,宋廷一再增加铜钱的铸造额。同时,采用纸币作为一种替代性货币来弥补铜钱的不足。最初交子是一种存款和取款的凭据,在反复流通中逐步具备了货币的性质。……北宋中后期开始,货币性财政收入一般都在6000万缗以上,约为唐代最高数的6.5倍。
——摘编自包伟民、吴铮强《宋朝简史》
(1)根据材料一,归纳宋代货币发展的特点。
材料二 1996年,欧洲货币局公开征集欧元纸币图案。最后选定的方案没有加入国家标志的象征,取而代之的是代表当时欧盟12个成员国的12颗星。
纸币图案以“欧洲的时代和风格”为主题,描述欧洲悠久的文化历史中7个时期的建筑风格。正面图案中的窗户和拱门象征着欧洲的开放和合作;背面的欧洲桥梁和欧洲地图,寓意欧盟各国及欧盟与全世界的紧密合作和交流。
——摘编自方福前《欧元的新政治经济学分析》
2002版100欧元正、反面
(2)根据材料二,概括欧元纸币图案的设计内涵,并简述欧元启用的历史背景。
材料三 人民币国际化,体现为人民币走出境外、成为国际货币的历史进程,这一过程常伴随着国家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当前人民币已成为全球第三大贸易融资货币,第五大储备、支付和交易货币。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作为一项长期战略,人民币国际化还需要根据我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进程不断优化调整。
——摘编自屈满学《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助力金融强国建设》
(3)根据材料三,简述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有利条件及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
18. 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声,推动时代进步。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代的百家争鸣,是我国思想文化史上的第一座高峰。在这个“轴心时代”里,各种学说与学术都出现了基型。百家争鸣时期的思想为后续中国提供了思想范式、制度模式,塑造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与性格。
——摘编自姜继为《百家争鸣对后续中国之影响及其成因初探》
材料二 文艺复兴和这场变革带来的新文化,成为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一次改变和进步。知识分子是变革的中心,他们决心与代表着悲观和绝望的中世纪文化彻底决裂。这一时期的天才艺术家们,用自己的艺术作品体现全社会思想的转变。
——摘编自[英]乔治·威尔斯、[美]卡尔顿·海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党的二十大提出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重大任务。……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史,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取得重大成就,能够领导人民完成中国其他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根本在于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并不断结合新的实际推进理论创新。
——摘自习近平《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1)根据材料一,任选一家学派分析其主张如何“为后续中国提供了思想范式、制度模式,塑造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与性格”。
(2)材料二中,文艺复兴的变革“带来的新文化”指的是什么?简述文艺复兴对欧洲社会产生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结合具体史实,分别说明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时期是如何不断结合实际推进理论创新的。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思想解放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19. 稳定的秩序是国家治理能力的体现,是世界和平发展的前提。李老师以“规范国家治理·营造良好国际秩序”为主题设计了下面的学习任务单,请你参与完成。
任务一 【解读图示——社会治理法制化】 (1)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基石。概括英国法律制度的特点,并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作用。 图一《英国国民救济法》中社会保障 图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目录 主要项目功能分工
任务二 释读史料——市场秩序规范化】 (2)政策是调整市场秩序的有力武器。根据下列材料,分别结合相关史实说明两国是如何调整市场秩序的。 多年来,较低的农产品价格和对失业的日益麻痹大意一直是实现正常繁荣的两大障碍。这些因素使我国的购买力缩减了一半。我承诺采取行动……国会承担了自己的责任,通过了与农业和工业复兴相关的法案,将产品价格调整到合理的水平。 —摘编自富兰克林·罗斯福《炉边谈话》上世纪90年代初……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坚决维护他提倡的改革开放事业。号召加快经济改革,加快发展。中共十四大全面接受邓小平的新战略,最终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模式。 —摘编自萧冬连《探路之役:1978-1992年的中国经济改革》
任务三 【阐述史实——国际秩序稳定化】 (3)稳定的国际秩序为推动国家发展提供有利环境。请从下面大事年表中选择相互关联的事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1919年巴黎和会1955年万隆会议1921年华盛顿会议1967年欧共体成立1945年雅尔塔会议1991年苏联解体1945年联合国成立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成立1953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012年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成立华沙条约组织成立2013年提出共建“一带一路”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2024年山西省晋中市多校中考三模历史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