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一、选择题
1.辽的地方行政规划,从阿保机时即已开始建置许多州县,后来在设官分职方面也“大略采用唐制”,分设刺史、县令,也有节度使、观察使等名号。由此可知当时( )
A.辽国普遍汉化 B.民族隔阂消失
C.民族矛盾缓和 D.民族交融加深
2.自雍正起,清政府在西南逐步取消土司制度,任命有任期、可调动的流官负责地方清查户口、丈量土地、核实赋税、组织乡勇、兴办学校、实行科举等工作,称为“改土归流”。据此可知“改土归流”( )
A.消除了地方割据的隐患
B.有利于民族交融和实现民族平等
C.加强了西南的税收管理
D.有助于西南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3.明初百年间,中国对外关系经历了从“四夷来朝”到“四夷来商”的演变,发展至明中期,统治者对“四夷”的认知,仍然沿袭“小、穷、弱”的观念。这一现象( )
A.标志着传统朝贡体系的瓦解
B.导致了闭关自守政策的实施
C.反映传统认知落后发展潮流
D.有利于海外白银的大量流入
4.下表为明代辽东、山东、浙江沿海地区海防卫所数量对比统计。统计数据反映出( )
地区 辽东沿 海地区 山东沿 海地区 浙江沿 海地区
卫城数量 3 10 13
所城数量 1 13 23
总数 4 23 36
A.江南地区倭患较北方严重
B.政府实施重陆防轻海防的战略
C.经济发展影响军事战略布局
D.政府对西方殖民活动有所警觉
5.汉朝丝绸之路的开通促进了中国与西域的友好往来;唐朝鉴真东渡日本传播了唐文化;元朝时期,马可·波罗来华留下了著名的《马可·波罗行纪》;1689年,中俄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这些史实反映了中国古代( )
A.对外交往以欧洲国家为主要对象
B.使者往来为对外关系的主要内容
C.对外交往的方式呈现多样化特点
D.对外交往的目的以经济利益为主
6.与正统的儒家天下观并不完全相同,以唐太宗为代表的唐朝皇帝的天下观提倡包容性,认为所有民族最终都将纳入中国,他们的帝国理想既包括中原人,也包括游牧民族,异域外来者也可以融合。上述主要反映出盛唐( )
A.昂扬进取的精神风貌
B.民族交融的空前加强
C.经济呈现出繁荣景象
D.包容开放的时代精神
7.文献与考古表明,唐朝中后期,“波斯锦”通过丝绸之路,不断输入中国,国内也生产“胡式锦”。这表明 ( )
A.外来文化改变了唐朝的社会生活
B.唐朝中后期手工业趋于衰落
C.外来的丝织技术超过了唐朝
D.文化交流互动日益深入
8.羁縻政策起源于战国时期,唐高祖时正式确立“怀柔远人,义在羁縻”的民族政策,宋朝进一步完善,为笼络少数民族首领,对“其有力者,还更赐以疆土”。这一政策的实施 ( )
A.扩大了中华民族统治区域
B.形成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管辖
C.维护了国家的团结及稳定
D.激化了少数民族与中央的矛盾
9.理藩院是清代主管内外蒙古、新疆、西藏等地区少数民族的中央机构。然而《清代的外交机构》一书记载:帝俄(俄国)这个北方的国家,在清政府的错觉中,亦片面地以属国相待,乃一并置于理藩院的管理之下。这从侧面反映了理藩院 ( )
A.主管边疆民族事务
B.地位与内阁相同
C.职责范围有所扩大
D.强化了皇权统治
10.据《宋会要》记载:宋代对外贸易港口有20余处,设有广州、泉州、明州、杭州、密州5个市舶司,市舶司下有的还设有市舶务、市舶场等下属机构。这折射出宋代 ( )
A.外贸收入成为政府重要财源
B.航海和造船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C.传统的经济思想发生了质变
D.对外贸易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
11.清朝的理藩院并非从明朝继承而来,其前身大约是1636年建立的“蒙古衙门”,它逐渐接管了与西藏、新疆有关的民族事务,和与俄国等国的外交事务。理藩院的尚书和左右侍郎通常均是满族人,间或有蒙古旗人,从未有汉人担任。这表明清朝的理藩院 ( )
A.是独立的外交管理机构
B.体现了高度的君主专制
C.有一定的部族专制色彩
D.有效地管辖了边疆事务
12.唐太宗说:“汉武帝穷兵三十余年,疲弊中国,所获(成就)无几。”他又说:“(对于少数民族)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由此可知唐太宗 ( )
A.在民族政策上与汉武帝完全不同
B.认同汉武帝政绩,否定其战争手段
C.在民族关系问题处理上包容与开明
D.反对征服战争,主张以安抚为主
二、综合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朝的“中国”多为“中央之国”之意,乃天下的“中心”。“中国”的周边则居住着“四夷”或“四裔”,是王朝的边缘。“中国”与“四裔”共同组成了王朝。清顺治、康熙两朝将自己定位为入主中国,他们是赶走“闯贼”,取代明朝成为中国的统治者。雍正帝则对在传统大一统观念下如何构建满洲族与中原民族的关系进行了深入辨析,并将清统治者“入主中国”的理念向“我本中国”的理念转变推进了一大步。综观雍正皇帝对于满洲族与中原民族关系的理论体系,主要基于三大方面:一是“华夷一家”“我本中国”;二是“清朝即中国”;三是有德者君天下,“夷”也可以统“华”。
——摘编自武沐、杨博皓《明清两朝
中国观对比研究》
材料二 明清两代中央政府在西南地区行政管理上的做法是,在西南边疆重要地区设置与内地相同的郡县,并任命流官,形成土官与流官联合治理西南边疆地区的态势。在西藏东部地区与川西藏族地区实施了政教合一制度,在川、青、甘、滇藏区和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了土司制度。到了清朝中晚期,清政府在面对农民起义冲击、西方列强入侵的情况下才一改过去“因俗而治”的民族政策,在川西北地区强力推动改土归流,迅速推进国家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有效推动边疆内地一体化。
——摘编自李良品、谈建成《“因俗而治”:明清
时期土司地区的国家治理政策》
(1)根据材料一,指出明清两代在“中国观”认识上的不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明清两代对西南和西藏地区实施的不同管理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历史影响。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一、选择题
1.辽的地方行政规划,从阿保机时即已开始建置许多州县,后来在设官分职方面也“大略采用唐制”,分设刺史、县令,也有节度使、观察使等名号。由此可知当时( )
A.辽国普遍汉化 B.民族隔阂消失
C.民族矛盾缓和 D.民族交融加深
解析 据材料可知,契丹建国后,地方州县建置和设官分职多采用唐制,其地方行政规划的封建化,反映出当时民族交融的逐渐加深,D项正确;仅凭此材料不足以说明辽国已“普遍”汉化,排除A项;民族隔阂消失的说法太绝对,排除B项;契丹在地方行政制度上学习唐制不能说明缓和了民族矛盾,排除C项。
2.自雍正起,清政府在西南逐步取消土司制度,任命有任期、可调动的流官负责地方清查户口、丈量土地、核实赋税、组织乡勇、兴办学校、实行科举等工作,称为“改土归流”。据此可知“改土归流”( )
A.消除了地方割据的隐患
B.有利于民族交融和实现民族平等
C.加强了西南的税收管理
D.有助于西南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解析 由题意可知,“改土归流”有利于清政府对西南地区的综合管理,促进西南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D项正确;“消除了”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实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民族交融和实现民族平等,排除B项;加强对西南的税收管理只是“改土归流”的部分作用,排除C项。
3.明初百年间,中国对外关系经历了从“四夷来朝”到“四夷来商”的演变,发展至明中期,统治者对“四夷”的认知,仍然沿袭“小、穷、弱”的观念。这一现象( )
A.标志着传统朝贡体系的瓦解
B.导致了闭关自守政策的实施
C.反映传统认知落后发展潮流
D.有利于海外白银的大量流入
解析 材料体现了明朝统治者对其他国家的认知还停留在传统的华夷观念中,这种传统的认知已经开始落后世界潮流,C项正确;此时朝贡贸易并未解体,排除A项;材料所述不是导致闭关自守政策实施的原因,排除B项;材料现象无法导致海外白银的大量流入,排除D项。
4.下表为明代辽东、山东、浙江沿海地区海防卫所数量对比统计。统计数据反映出( )
地区 辽东沿 海地区 山东沿 海地区 浙江沿 海地区
卫城数量 3 10 13
所城数量 1 13 23
总数 4 23 36
A.江南地区倭患较北方严重
B.政府实施重陆防轻海防的战略
C.经济发展影响军事战略布局
D.政府对西方殖民活动有所警觉
解析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浙江作为明代的重要商业区域,经济发达,政府在此设立较多的海防卫所以保护经济利益,反映出经济发展影响军事战略布局,故选C项;无论在山东、辽东还是浙江,卫城和所城的数量并不能直接反映出倭患的严重程度,排除A项;明代政府在沿海地区设立了一定数量的海防卫所,这与“重陆防轻海防”的战略相悖,排除B项;政府对西方殖民活动的警觉性并不能从统计数据上体现,排除D项。
5.汉朝丝绸之路的开通促进了中国与西域的友好往来;唐朝鉴真东渡日本传播了唐文化;元朝时期,马可·波罗来华留下了著名的《马可·波罗行纪》;1689年,中俄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这些史实反映了中国古代( )
A.对外交往以欧洲国家为主要对象
B.使者往来为对外关系的主要内容
C.对外交往的方式呈现多样化特点
D.对外交往的目的以经济利益为主
解析 据材料可知,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方式有商贸往来、文化交流、谈判签约等多种形式,体现了对外交往的方式多样化特点,C项正确;材料中涉及的对外交往对象既有欧洲国家,也有亚洲国家,不能体现以欧洲国家为主要对象,排除A项;材料中涉及的交往内容既有商旅往来,也有官方使者往来,不能得出使者往来为对外关系的主要内容,排除B项;材料中涉及的交往目的既有经济利益,也有文化传播,还有政治目的,不能得出对外交往的目的以经济利益为主,排除D项。
6.与正统的儒家天下观并不完全相同,以唐太宗为代表的唐朝皇帝的天下观提倡包容性,认为所有民族最终都将纳入中国,他们的帝国理想既包括中原人,也包括游牧民族,异域外来者也可以融合。上述主要反映出盛唐( )
A.昂扬进取的精神风貌
B.民族交融的空前加强
C.经济呈现出繁荣景象
D.包容开放的时代精神
解析 据材料可知,盛唐时期实行开明包容的民族政策和对外政策,对游牧民族和异域外来者都实行开放包容的政策,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唐朝皇帝对游牧民族和异域外来者的态度,与昂扬进取的精神风貌没有直接关系,排除A项;民族交融只能体现盛唐时期开放的民族政策,不能体现开放的对外政策,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唐朝经济发展的水平,排除C项。
7.文献与考古表明,唐朝中后期,“波斯锦”通过丝绸之路,不断输入中国,国内也生产“胡式锦”。这表明 ( )
A.外来文化改变了唐朝的社会生活
B.唐朝中后期手工业趋于衰落
C.外来的丝织技术超过了唐朝
D.文化交流互动日益深入
解析:“波斯锦”通过丝绸之路不断输入中国,国内也生产“胡式锦”,说明文化交流的加深,故D项正确;外来文化会影响唐朝,但不可能改变唐朝的社会生活,故A项排除;“国内也生产‘胡式锦’”说明手工业技术提高而不是衰落,故B项排除;材料中没有显示中外丝织技术对比的信息,故C项排除。
8.羁縻政策起源于战国时期,唐高祖时正式确立“怀柔远人,义在羁縻”的民族政策,宋朝进一步完善,为笼络少数民族首领,对“其有力者,还更赐以疆土”。这一政策的实施 ( )
A.扩大了中华民族统治区域
B.形成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管辖
C.维护了国家的团结及稳定
D.激化了少数民族与中央的矛盾
解析:根据“唐高祖时正式确立‘怀柔远人,义在羁縻’的民族政策,宋朝进一步完善,为笼络少数民族首领”可知,羁縻政策有利于团结少数民族,有利于维护多民族国家的团结和稳定,故C项正确。羁縻政策是对境内少数民族采用的政策,和扩大统治区域无关,排除A项;羁縻政策是对境内少数民族采用的民族政策,采用少数民族首领管理本地本民族事务,并非中央对地方的直接管辖,排除B项;羁縻政策有利于缓和少数民族与中央的矛盾,故D项错误。
9.理藩院是清代主管内外蒙古、新疆、西藏等地区少数民族的中央机构。然而《清代的外交机构》一书记载:帝俄(俄国)这个北方的国家,在清政府的错觉中,亦片面地以属国相待,乃一并置于理藩院的管理之下。这从侧面反映了理藩院 ( )
A.主管边疆民族事务
B.地位与内阁相同
C.职责范围有所扩大
D.强化了皇权统治
解析:材料“帝俄(俄国)这个北方的国家……亦片面地以属国相待,乃一并置于理藩院的管理之下”反映出理藩院的职权有所扩大,故C项正确。处理与俄国的事务不属于民族事务,故排除A项;理藩院处理“少数民族事务”,地位与内阁不同,故排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皇权的加强,故排除D项。
10.据《宋会要》记载:宋代对外贸易港口有20余处,设有广州、泉州、明州、杭州、密州5个市舶司,市舶司下有的还设有市舶务、市舶场等下属机构。这折射出宋代 ( )
A.外贸收入成为政府重要财源
B.航海和造船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C.传统的经济思想发生了质变
D.对外贸易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
解析:依据材料可知,宋代的对外贸易港口较多,并设立管理对外贸易的机构,这说明宋代政府重视对外贸易,外贸收入成为政府重要财源,因此A项正确。依据材料无法得出宋代航海和造船技术取得重大突破,B项错误;宋代重农抑商政策只是发生了一定的松动,并未发生质变,C项错误;材料并未通过前后比较得出对外贸易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的趋势,D项错误。
11.清朝的理藩院并非从明朝继承而来,其前身大约是1636年建立的“蒙古衙门”,它逐渐接管了与西藏、新疆有关的民族事务,和与俄国等国的外交事务。理藩院的尚书和左右侍郎通常均是满族人,间或有蒙古旗人,从未有汉人担任。这表明清朝的理藩院 ( )
A.是独立的外交管理机构
B.体现了高度的君主专制
C.有一定的部族专制色彩
D.有效地管辖了边疆事务
解析:结合材料“清朝的理藩院……其前身大约是1636年建立的‘蒙古衙门’……从未有汉人担任”可知理藩院前身是满族为管理蒙古事务而设立的衙门,具有部族政治色彩,故C项正确。由材料“它逐渐接管了与西藏、新疆有关的民族事务,和与俄国等国有关的外交事务”可知理藩院掌管少数民族事务和与外国的交往,不是独立的外交管理机构,故A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君主专制,故B项错误;材料表明理藩院主要是掌管边疆少数民族事务,不是对整个边疆的管理,故D项错误。
12.唐太宗说:“汉武帝穷兵三十余年,疲弊中国,所获(成就)无几。”他又说:“(对于少数民族)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由此可知唐太宗 ( )
A.在民族政策上与汉武帝完全不同
B.认同汉武帝政绩,否定其战争手段
C.在民族关系问题处理上包容与开明
D.反对征服战争,主张以安抚为主
解析:据材料可知,唐太宗认为汉武帝时期进行的长期战争,造成国家疲弊,成就不大,而自己却采取了与汉武帝不同的民族政策,这表明唐太宗在民族关系问题上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故C项正确。两位统治者的民族政策也有共同的方面,“完全不同”一词太过绝对,故A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对汉武帝政绩的认同,故B项错误;材料中唐太宗反对民族征服战争,主张以更加友好的民族政策处理民族问题,但不一定是安抚的政策,故D项错误。
二、综合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朝的“中国”多为“中央之国”之意,乃天下的“中心”。“中国”的周边则居住着“四夷”或“四裔”,是王朝的边缘。“中国”与“四裔”共同组成了王朝。清顺治、康熙两朝将自己定位为入主中国,他们是赶走“闯贼”,取代明朝成为中国的统治者。雍正帝则对在传统大一统观念下如何构建满洲族与中原民族的关系进行了深入辨析,并将清统治者“入主中国”的理念向“我本中国”的理念转变推进了一大步。综观雍正皇帝对于满洲族与中原民族关系的理论体系,主要基于三大方面:一是“华夷一家”“我本中国”;二是“清朝即中国”;三是有德者君天下,“夷”也可以统“华”。
——摘编自武沐、杨博皓《明清两朝
中国观对比研究》
材料二 明清两代中央政府在西南地区行政管理上的做法是,在西南边疆重要地区设置与内地相同的郡县,并任命流官,形成土官与流官联合治理西南边疆地区的态势。在西藏东部地区与川西藏族地区实施了政教合一制度,在川、青、甘、滇藏区和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了土司制度。到了清朝中晚期,清政府在面对农民起义冲击、西方列强入侵的情况下才一改过去“因俗而治”的民族政策,在川西北地区强力推动改土归流,迅速推进国家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有效推动边疆内地一体化。
——摘编自李良品、谈建成《“因俗而治”:明清
时期土司地区的国家治理政策》
(1)根据材料一,指出明清两代在“中国观”认识上的不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明清两代对西南和西藏地区实施的不同管理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历史影响。
参考答案 (1)不同:明朝是以汉族为中心的王朝观;清朝是以满洲族为代表的少数民族王朝观。
原因:清朝统治者入主中原,出于巩固政权的需要,重新构建满洲族与中原民族的关系;中国传统大一统观念的影响。
(2)措施:西南地区设置郡县,任命流官,形成土官与流官联合治理的态势;西藏地区实行政教合一制度、土司制度,清朝中晚期实行改土归流。
影响:加强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的治理,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交融;推动边疆地区的开发和发展;有利于边疆地区与中原地区的文化交流,有利于中原文化的传播。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第11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课时作业(答案)--2024-2025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