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李洵曾这样表述明朝的政治制度:“内阁和司礼监对于皇权来讲,内阁是“外来阁”,而司礼监是“内内阁”。两者同是皇权的附属物,皇权在不同情况下转移对两者的倾向中心,以充分发挥它们的统治功能。关于内阁与司礼监,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在一定程度上承担了宰相的功能
B.六部为内阁的下属机构
C.内阁制度的出现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D.内阁这一机构在清朝被军机处所取代
2.明代中后期皇帝的旨意须经司礼监才能下达到内阁,如果旨意不合“祖制”,司礼监可据理力争。如成化时宪宗欲易储,司礼监太监怀恩以社稷安定为由,“死拒不从”,并声称:“非敢违命,恐违法耳。”这表明当时( )
A.皇帝权力日趋衰落 B.中枢决策体制日益完善
C.宦官掌握行政大权 D.存在着一定的纠错机制
3.明朝工匠吸收战国成书的《考工记》总结的经验,采用初创于商周时期的陶范法,铸成了约46.5吨重的永乐大钟。钟体上“惟愿皇图万世隆”“惟愿人人尽忠孝”等铭文位置醒目。后从宫中移至万寿寺,“藉佛力以寓劝化”的功能扩大到民间。永乐大钟的铸造( )
A.体现稳固统治和教化人心的主旨
B.说明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
C.反映了中国手工业技术领先世界
D.说明传统社会结构变动影响文化传播
4.明代对藏区朝贡的大小僧俗首领,除了封授一定官职外,还给予丰厚赏赐,仅仅一匹中等马,明廷就会回赐三百银两。使者返藏时会获赐携带茶叶、布匹等,贡使们往往会将赏赐品带回当地市场交换。材料中明代藏区的朝贡行为( )
A.完善了元代的民族政策 B.具备了政治经济双重意义
C.调整了明代“海禁”政策 D.降低了对边疆的管理成本
5.据《台湾府志》记载,清朝统一台湾时,“国家初设郡县,管辖不过百余里,距今未四十年,而开垦流移之众,延袤二千余里,糖谷之利甲天下”。这一变化说明( )
A.清朝在台湾设府管理
B.大陆移民垦荒是台湾开发的重要力量
C.清朝时台湾盛产糖谷
D.国家统一促进了台湾地区的繁荣发展
6.清军机处设立后,皇帝的命令,凡涉及“诰诫巨工、指挥方略、查核政事、责问刑罚之不当者”等机密事项,不通过内阁明发,而由军机大臣密封,交兵部捷报处直接寄给接受命令的官员个人。此举( )
A.强化了君主对官僚机构控制 B.提升了政府的治理能力
C.实现了中枢机构的有效制衡 D.减少了皇帝的决策失误
7.18世纪末,清政府鉴于外商日多,就在出海口划一区域,由外商依国籍设立货栈,悬挂国旗标示。外商每年只能停留七个月,每月进城次数也有限制,与政府交涉须透过本地商人中介。这表明( )
A.官方严禁民间出海 B.海关大权被外国人把持
C.外商借此扩张领土 D.政府推行闭关自守政策
8.康乾时期,华夷观念发生了新变化。其中“华”的主体逐渐从专指汉族扩展到包括满族在内的各民族,而“夷”则专指外国人,特别是西方殖民者。该变化主要表明( )
A.统治者放弃闭关锁国的政策 B.清朝疆域得到了开拓和巩固
C.清政府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 D.世界局势影响传统文化观念
9.某位思想家的年谱中有下面这样一段文字:“先生三十七岁,始悟格物致知。……中夜大悟格物致知之旨,寤寐中若有人语之者,不觉呼跃,从者皆惊。始知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该思想家的上述主张( )
A.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B.强调人的主观能动
C.体现了格物致知的实践论 D.突出反对君主专制
10.明代不少士子凭借记诵时文范文应试,而不注重阅读儒家经典。正德年间,官员徐文溥上奏:“近时时文流布四方,书肆资之以贾利,士子假此以侥幸,宜加痛革……其书坊刊刻一应时文,悉宜烧毁,不得鬻贩。”该奏疏主要针对的现象是( )
A.士子应考投机取巧 B.书商刊刻时文牟利
C.儒学正统地位动摇 D.八股文体日益僵化
11.清代前期,汉口市场上诸种高级棉织品如毛蓝、京青、洋青等多来自苏州和松江地区;丝织品种如贡缎、广缎、洋缎等多来自南京、苏杭、湖州等地。乾嘉年间,汉口镇内的江南及宁波商帮有60~70家,年交易额为白银3000万~3500万两。由此可见,当时( )
A.城市的经济地位凸显 B.汉口是重要货物集散地
C.商帮活跃在大江南北 D.区域经济之间协同发展
12.顾炎武认为清谈孔孟与魏晋清谈老庄同样误事,他在《日知录》分条缕列他对历史与世事的意见,包括典章制度、史事本末、尤其注意于具体的事务,例如赋税、盐铁、漕运等,他将“华夷之防”看得比“君臣之伦”重要。材料反映顾炎武( )
A.蔑视孔孟权威 B.反对君主专制 C.否定传统伦理 D.提倡经世致用
13.1907年,《大清新刑律》草案告成,草案并未遵从道光年间对鸦片烟罪的严刑峻法和社会舆论对犯者杀无赦的呼声,而是对鸦片从业人员分类定罪,贩运、制造鸦片器具以及开烟馆者科刑最重,其中又以官吏犯法更重。这说明清政府( )
A.法制观念渐趋近代化 B.继承了古代法家思想
C.无力控制鸦片的流行 D.法制建设背离自然法
14.徐光启主张将数学作为科学研究的基础,倡导数学研究和应用,宋应星的《天工开物》记载130多项生产技术的数据,强调通过实验测取数据,这说明( )
A.中国古代科技注重实验数据分析 B.明清的科学家致力于向西方学习
C.明清的科技体现了近代科学精神 D.推动中国科技发展新高潮的到来
15.《坤舆万国全图》是明代传教士利玛窦绘制的一幅世界地图,在这幅地图中利玛窦将原图子午线投影转移,使世界地图由“大西洋格局”转变为“太平洋格局”,中国被移动至地图的中央位置,这种做法( )
A.开阔了中国人的视野 B.迎合了中国天朝上国观念
C.促进了传统科技转型 D.反映了世界发生深刻变化
16.清代从广州出口的瓷器中、除了江西、浙江的名窑产品外,还有广东、福建专门烧制的贸易瓷。广州等地有的瓷窑还聘请来自欧洲的画师,负责在瓷坯上绘制欧风图像。这种现象反映当时( )
A.广州处于中外交流的前沿 B.出口瓷器产自官营手工作坊
C.西方艺术在中国颇受欢迎 D.重农抑商政策受到明显削弱
二、非选择题(17题24分,18题16分,19题12分,共52分)
17.基层组织的状况直接影响国家治理的效能。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材料一 保是唐代最基层的组织,邻只是说明同一编组内各家的相互关系。《唐律疏议》规定:“诸邻里被强盗及杀人,告而不救助者,杖一百闻;而不救助者,减一等。力势不能赴救者,速告:随近官司,若不告者,亦以不救助论”。《谏置劝农判官疏》称“出使之辈,未识大体……务以刻剥为计。州县惧罪,据牒即征。逃亡之家,邻保代出,邻保不济,又便更输。
——谭景玉《宋代乡村组织研究》
材料二 保甲制度起源于宋代。弘治时,明朝批准了兵部在全国实行保甲的建议,但未见各地方认真执行。王守仁在镇压了几次农民起义之后,特别是镇压了江西南部漳南、横水、桶冈等地的农民起义之后认识到“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山中贼”是对农民起义军的蔑称,“心中贼”指农民心中犯上作乱的思想。为此,他开始探寻控制基层农民行为与思想的有效途径。他提出了“十家牌法”,具体实施办法是,每十家为一牌,牌上写明同牌十户户主姓名、籍贯、各户主要人员、职业。每家轮流值日,值日一家每天到同牌家中检查人口出入动静,家里多了何人,从何地来,来做何事,少了何人,去向如何,一记录交乡官,如果一-牌之中隐瞒事实,出现事故,十家同罪。
——王金洪等《王阳明的乡村治理思想及实践体系探析》
材料三 20世纪80年代初,一些地方的农民各顾各,社队基层组织涣散,甚至陷于瘫疾、半瘫痪状态,许多事情没有人负责,乱砍乱伐树林、民事纠纷等现象大量发生。在新、旧体制交替的关节口处,老体制不能解决,新体制因为刚刚建立而未能加以解决,如果放任自流,势必直接影响生产的发展。农民在有了经济自主权以后,迫切地要求切实保护已经得到的权利,要求自己管理本.村公共事务。为解决这些问题,广西壮族自治区宜山县于1981年在全国率先成立村民委员会。在总结各地经验的基础上,1982年12月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了村民委员会的法律地位。
——李金台《乡村干部培训教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简述唐代基层组织制度的内容。指出当时基层组织的主要任务。(10分)
(2)根据材料二,概述十家牌法创立的历史背景。(6分)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我国村民委员会建立的原因,并结合所学,指出其性质.(8分)
18.“食为政首,粮安天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北方宜旱,南方宜稻,这是农作物对南北方环境选择的结果,跨越环境界限,将另一地区的作物引入,则与人类活动直接相关。冬小麦为北方旱地作物,推动其大规模向南方扩展的动力是人口。《鸡肋编》记载:“建炎之后,江、浙、湖、湘、闽、广,西北流寓之人遍满。绍兴初,麦一斛至万二千钱,农获其利,倍于种稻。而佃户输租,只有秋课(稻),而种麦之利,独归客户。于是竞种春稼,极目不减淮北。”可见,两宋之际,南方水田农业区稻麦两熟制曾出现了一个极为兴盛的局面。
——摘自吴存浩《中国农业史》等
材料二 清朝前期人口与耕地面积统计表
清代皇帝纪年 年份 人口(亿) 耕地(亿亩) 人均耕地(亩)
世祖顺治七年 1650 1.00~1.50 6.00 4.00~6.00
高宗乾隆十五年 1750 2.00~2.50 9.00 3.60~4.500
宣宗道光三十年 1850 4.10 12.10 2.95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
“治平之久,天地不能不生人,而天地之所以养人者,原不过此数也;治平之久,君、相亦不能使人不生”,“一人之居以供十人已不足,何况供百人乎 一人之食以供十人已不足,何况供百人乎,此吾所以为治平之民虑也。”
——摘编自[清]洪亮吉《卷施阁文甲集》卷一《意言·治平篇》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两宋之际稻麦两熟制在南方“极为兴盛”的原因。并结合所学,分析其对当时农业生产格局的影响。(8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清朝前期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带来的影响。(8分)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战国末期到西汉中期的社会,(统治者)通过选择,在诸子百家中逐渐确立了儒家的地位。儒家善于继承前朝的典章制度,并与时推移,加以适当的因革损益,使之合于当世,便于应用。其生聚教训之策,更足以内裕民生而外服四夷。内裕民生应视为安邦之本。在分配经济资源,在财产与权力的再分配过程中,儒家满足人民的一个基本公正合理的要求,强调民生,制民恒产,主张惠民、富民、教民,缩小贫富差距。其推行的文官制度、教育制度,为平民、为农家子弟提供了受教育及参与政治的机会。这种制度的建构本身,是儒家理念促成的。这个制度文明背后的理念,是维系人心,协调社会人心的以“仁爱”为核心的价值系统。
——摘编自郭齐勇《儒学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中国现代化》
结合所学知识,以隋唐到明清的儒学地位为例,阐述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要求: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12分)
答案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明朝内阁和司礼监同是皇权的附属物,皇权在不同情况下转移对两者的倾向中心,以充分发挥它们的统治功能,都是辅佐皇帝,在一定程度上承担了宰相的功能,A项正确;内阁不直接统属六部,排除B项;军机处的出现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排除C项;军机处不是取代内阁,而是处理西北军务时设立的军机房演变而来,排除D项。故选A项。
2.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明宪宗时期想要更换储君,司礼监太监据理力争,死拒不从,极力劝谏。由此可见,在政治制度运行过程中,司礼太监通过进行谏诤使皇权专制受到影响,这说明当时存在一定的纠错机制,D项正确;明朝宦官并不具备决策权,不能得出皇帝权力日趋衰落的结论,排除A项;材料仅仅涉及司礼监与皇帝的关系,无法得出中枢决策体制日益完善的结论,与题意无关,排除B项;“宦官掌握行政大权”表述错误,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3.答案:A
解析: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永乐大钟的钟体上的铭文蕴含儒家思想的教化功能,后来移至万寿寺,借助佛教力量教化百姓,都体现了稳固统治和教化人心的主旨,A项正确;据所学知识,三教指的是儒家、道教、佛教,材料体现了借助儒家思想和佛教力量教化百姓,但没有道教方面,不能说明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排除B项;材料未与世界其他国家比较,不能证明中国手工业技术领先世界,排除C项;据材料信息,没有涉及社会结构变动,排除D项。故选A项。
4.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明代对藏区朝贡的大小僧俗首领,除了封授一定官职外,还给予丰厚赏赐”可得出朝贡行为具有明显的政治意图,“贡使们往往会将赏赐品带回当地市场交换”可得出朝贡行为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由此可见,明代藏区的朝贡行为具备了政治经济双重意义,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明朝对元朝民族政策的继承,得不出完善了元代的民族政策的结论,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藏区朝贡的信息,与“海禁政策”无关,排除C项;材料反映出明代对藏区朝贡的大小僧俗首领给予了丰厚的赏赐,这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对边疆的管理成本,排除D项。故选B项。
5.答案:D
解析:由“国家初设郡县,管辖不过百余里,距今未四十年,而开垦流移之众,延袤二千余里,糖谷之利甲天下”可知,国家统一对台湾地区的发展意义重大,促进了台湾地区的繁荣发展,故选D项。材料所述的是清政府统一台湾后,在台湾设府,使得台湾得到了较快发展,A项以偏概全,排除。材料强调的是清政府统一台湾促进了台湾的发展,并没有提到哪种力量对台湾进行了开发,排除B项。“糖谷之利甲天下”强调的是台湾农业经济和手工业经济的发展,而不仅仅是台湾盛产糖谷,排除C项。
6.答案:A
解析:材料中所述,其实为清朝的廷寄制度,绕开内阁的“明发上谕”,而是直接由内迁寄发至官员个人,易于保密,且传递迅速,便于强化君主对官僚机构的控制,A项正确;材料只是讲述皇帝命令传达方式的变化,并未能提升政府的治理能力,排除B项;廷寄出发点是为了保密,而非是让内阁、兵部等中枢机构的制面,也难以实现“有效”制衡,排除C项;军机处加强了君主专制,加大了决策失误的可能,排除D项。故选A项。
7.答案:D
解析: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清政府面对外商日多的情况,对外商到中国进行贸易进行了限制,包括贸易区域、贸易时长、进城次数等方面。从而可知政府严格限制对外贸易,固守闭关锁国的政策,D项正确;据材料,官方限制的是外商来华贸易,而非严禁民间出海,排除A项;鸦片战争后,外国人攫取了海关管理权,材料并未涉及海关大权归属问题,排除B项;材料与外商来华贸易受到限制这一现象相关,并未涉及外商借此侵犯中国领土、来华进行殖民扩张的行为,排除C项。故选D项。
8.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其中‘华’的主体逐渐从专指汉族扩展到包括满族在内的各民族,而‘夷’则专指外国人,特别是西方殖民者。”并结合所学可知,中国是有着悠久历史和文明的东方大国,长期以来,在封建统治者头脑中形成了一种居高临下的观念,即“华夏文化优越论”,由此形成古代华夷观念。华夷观念就是中国封建社会长期以来形成的儒家文化的自我评价标准和处理对外关系的原则。“华”指华夏族,其主体为汉族;“夷”在古代是对汉族以外的少数民族的贬称,如“四夷”、“九夷”、“夷服”等,故华夷观念从一开始就带有一种抬高自己, 轻视周边各族的心态。随清朝历代统治者推行民族高压政策和封建经济的高度繁荣,在很大程度上冲淡了传统的华夷观念,使其中“华”的主体逐渐从专指汉族扩展到包括满族在内的各民族,且随着西方的崛起和殖民侵略,“夷”开始专指外国人,特别是西方殖民者,故世界局势影响传统文化观念,D项正确;统治者并未放弃闭关锁国的政策,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清朝疆域得到了开拓和巩固,排除B项;材料所述与清政府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9.答案:B
解析:据材料“始知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可知该先生对程朱理学的质疑,强调通过内心反省也可求理,突出的是人的主观能动性,B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求理的方法,并未提及对社会现实的关注,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对格物致知的质疑,排除C项;仅从材料,无法得出其对君主专制的态度,排除D项。故选B项。
10.答案:A
解析:材料“明代不少士子凭借记诵时文范文应试,而不注重阅读儒家经典”“士子假此以侥幸,宜加痛革”体现的是打击士子应考时的投机取巧,故A项正确;据材料“书肆资之以贾利,士子假此以侥幸,宜加痛革”说明书商刊刻时文牟利只是士子投机的条件,不是奏疏主要针对的现象,排除B项;据所学,明代儒学仍旧处于正统地位,排除C项;材料“凭借记诵时文范文应试,而不注重阅读儒家经典”强调的是士子自身的问题,且题目设问没触及现象背后的本质问题,排除D项。
11.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清代前期的汉口有来自苏州和松江地区的诸种高级棉织品,也有许多来自南京、苏杭、湖州等地的丝织品种,还有六七十家江南及宁波商帮,可见当时汉口是重要的货物集散地,B项正确;材料只显示了汉口城市经济地位高,无法推断出城市的经济地位凸显,排除A项;材料没有显示商帮活跃在大江南北,排除C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指区域经济的互动与发展,这点在材料中也没有体现,排除D项。故选B项。
12.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经世致用指的是做学问应该有益于国计民生,其中经世致用是顾炎武的重要主张。因此材料“他在《日知录》分条缕列他对历史与世事的意见,包括典章制度、史事本末、尤其注意于具体的事务”反映的是经世致用,D项正确;李贽蔑视孔孟的权威,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反对君主专制和否定传统伦理的主张,排除BC项。故选D项。
13.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清政府的法律草案对鸦片烟罪分类定罪,且呈现轻刑化特征,这是法制观念渐趋近代化的表现,A项正确;法家主张轻罪重罚,排除B项;材料不能证明清政府禁烟的效果,排除C项;该草案符合自然法精神中所要求的正义、理性,排除D项。故选A项。
14.答案:C
解析: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材料反映了在西学东渐的浪潮下,中国明清时期的两位知识分子(科学家)受西方西方影响开始注重实验,体现了近代科学的精神,C项正确;虽然明清时期的知识分子开始注重实验,但是不足以说明古代科技就注重实验,且A选项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虽然材料体现了明清时期科学家向西方学习,“致力于”一词过于以偏概全、绝对化,且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明清时期中国传统科技进入总结阶段,并没有科技发展的新高潮,排除D项。故选C项。
15.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利玛窦是明朝时期西学东渐的代表,当时为了传播天主教的需要,“使世界地图由‘大西洋格局’转变为‘太平洋格局’,中国被移动至地图的中央位置”,主要是为了迎合天朝上国的观念,B项正确;西学东渐时期的科技并未大规模传播到基层,开阔了中国人的视野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明清时期的科技进入总结阶段,并未转型,排除C项;世界地图的变化仅是为了传播天主教服务,非世界发生深刻变化,排除D项。故选B项。
16.答案:A
解析:A项正确:由题干可知,清代从广州出口的瓷器众多,这些瓷器来自江西、浙江、福建等多地,且广州等地还出现了瓷窑“聘请来自欧洲的画师,负责在瓷坯上绘制欧风图像”的现象,联系所学知识可以说明当时广州处于中外交流的前沿。B项颠倒事实:明朝中后期民营手工业中部分行业逐渐超过官营手工业,且出口瓷器是地方名窑的产品和贸易瓷,不属于官营手工业。C项答非所问:材料显示中国瓷器在制造工艺上改进以适应国外市场,不能说明西方艺术在中国颇受欢迎。D项颠倒事实:清朝时期政府厉行重农抑商政策,没有削弱。
17.答案:(1)内容:实行邻保制:以四家为邻,五邻为保:彼此之间互相监督。(6分)
主要任务:征发赋役:维护稳定。(4分)
(2)历史背景:保甲制实施的历史经验积累:农民起义爆发,需要巩固乡村社会秩序:王守仁主政地方,实践其心学思想。(6分)
(3)原因:农村基层组织涣散(农村治理面临困境):新的体制初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尚未完善);农民要求提高自己对村务的管理权:古代中国一直就存在基层民众的自我管理机制。(6分)
性质:基层群众的自治组织。(2分)
解析:(1)第一小问内容,由材料一中“保是唐代最基层的组织,邻只是说明同一编组内各家的相互关系:邻保代出”联系所学,可得出实行邻保制,以四家为邻,五邻为保,彼此之间互相监督。第二小问主要任务,由材料一中“诸邻里被强盗及杀人,告而不救助者”,可得出维护稳定,由材料一中“据牒即征,逃亡之家,邻保代出”等,可得出征发赋役。(2)由材料二中“保甲制度起源于宋代。弘治时,明朝批准了兵部在全国实行保甲的建议,但未见各地方认真执行”,可得出保甲制实施的历史经验积累;由材料二中“王守仁在镇压了几次农民起义之后,特别是镇压了江西南部漳南、横水、桶冈等地的农民起义之后”,可得出农民起义爆发,需要巩固乡村社会秩序;由材料二中“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等,可得出王守任主政地方,实践其心学思想。(3)第一小问原因,由材料三“一些地方的农民各顾各,社队基层组织涣散,甚至陷于瘫疾、半瘫痪状态,许多事情没有人负责,乱砍乱伐树林、民事纠纷等现象大量发生”,可得出农村基层组织涣散,农村治理面临困境;由材料三中“新、旧体制交替的关节口处,老体制不能解决,新体制因为刚刚建立而未能加以解决”,可得出处于新的体制初建;“农民在有了经济自主权以后,迫切地要求切实保护已经得到的权利,要求自己管理本村公共事务”,可得出农民要求提高自己对村务的管理权;联系材料一、二,可得出古代中国一直就存在基层民众的自我管理机制。第二小问性质,联系所学,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的自治组织。
18.答案:(1)原因:中原人口的南渡;丰厚利润的诱使;赋役政策的推动。(4分)
影响:打破北方粟麦和南方稻作农业区分布格局;提高了粮食产品,使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4分)
(2)问题:人口迅速增长导致人地关系紧张。(2分)
影响:①积极方面:为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提供了劳动力;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与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成长;促进了人口迁移与流动,有利于边疆地区土地资源的进一步开发;促进了民族交融,有利于统一民族国家的发展与巩固。
②消极方面:土地等资源开发过度,影响人与自然的和谐;劳动力供给相对过剩,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生存资源分配比例增大,社会整体生活质量下降。(6分)
解析:(1)第一小问原因,根据材料“建炎之后,江、浙、湖、湘、闽、广,西北流寓之人遍满”可知中原人口的南渡;根据材料“麦一斛至万二千钱,农获其利,倍于种稻”可知丰厚利润的诱使;根据材料“种麦之利,独归客户”可知赋役政策的推动。第二小问影响,根据材料“两宋之际,南方水田农业区稻麦两熟制曾出现了一个极为兴盛的局面”从粮食作物分布、粮食产量等角度分析可知打破北方粟麦和南方稻作农业区分布格局;提高了粮食产品,使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2)第一小问问题,根据材料人均耕地由“4.00-6.00”变为“2.95”可知人口迅速增长导致人地关系紧张。第二小问影响,一分为二、辩证地看待清朝前期人口增长问题,①积极方面:结合农业社会人口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可知为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提供了劳动力;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与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成长;促进了人口迁移与流动,有利于边疆地区土地资源的进一步开发;促进了民族交融,有利于统一民族国家的发展与巩固。②消极方面:根据材料“一人之食以供十人已不足,何况供百人乎,此吾所以为治平之民虑也”并结合清朝中后期存在的社会问题可知土地等资源开发过度,影响人与自然的和谐;劳动力供给相对过剩,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生存资源分配比例增大,社会整体生活质量下降。
19.答案:示例
观点:隋唐对汉代察举制的损益进一步稳定了儒学的地位。
阐述:汉武帝以察举制选拔官吏,把推荐和考试相结合,重用儒生。隋朝建立后,实行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隋炀帝设进士科,科举制形成。唐朝继承并完善了科举制,以进士和明经科为主进行考试,并增加录取人数,创立殿试、高官主考等制度。这使文人参政的机会更多了。科举制使出身社会中下层的读书人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参与政权,儒学地位更加稳定,中央集权制进一步完善。
解析:本题属于开放性问题,解答时可从隋唐到明清时期影响儒学地位变化的任一事件或整体历史脉络出发,设定一个影响儒学地位变化的论题,如隋唐科举制推动了儒学地位的稳定、宋代社会形势与儒学的思辨化等,再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分析、阐述。
(示例)观点:隋唐对汉代察举制的损益进一步稳定了儒学的地位。阐述:汉武帝以察举制选拔官吏,把推荐和考试相结合,重用儒生。隋朝建立后,实行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隋炀帝设进士科,科举制形成。唐朝继承并完善了科举制,以进士和明经科为主进行考试,并增加录取人数,创立殿试、高官主考等制度。这使文人参政的机会更多了。科举制使出身社会中下层的读书人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参与政权,儒学地位更加稳定,中央集权制进一步完善。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4)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2025届统编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达标检测基础卷(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