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专题04 选择题汇编——世界史--2024年北京市中考历史二模试题分项汇编(原卷版 解析版)

专题04 选择题汇编——世界史
世界古代史
1.(2024·北京市房山区·二模)“中世纪晚期,西欧土地关系的变化和手工业的发展,推动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开始改变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这一变化主要表现在( )
A.租地农场和家庭手工业出现 B.垦殖运动和手工作坊的出现
C.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的出现 D.庄园经济和手工工场的出现
2.(2024·北京市门头沟区·二模)十六世纪英国诗人的时间观发生改变,他们一改之前创作中以神为尺度衡量人生命的末世论,开始让“人的生命成为度量时间的尺度”。这反映出( )
A.人文主义思想的盛行 B.分权制衡原则的影响
C.资产阶级对权贵厌恶 D.相对论理论广泛传播
3.(2024·北京市西城区·二模)文艺复兴的先驱但丁在《神曲》中抨击教会的贪婪腐化,表达了普通人的情感与理想。《蒙娜丽莎》是达·芬奇为佛罗伦萨一位商人妻子所画的肖像画,人物形象神态自若,富有生命力。这说明文艺复兴( )
①反对教会“神权至上”,提倡人文主义 ②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③推动了欧美国家妇女独立意识的增强 ④反对欧洲君主专制制度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2024·北京市海淀区·二模)依据《现代欧洲史》某章节的目录内容(右图)推断,这一章节的内容应是( )
第三章 ____________ 重新发现经典 ……123 人的尊严 ……129 人文主义与艺术 ……133
A.探寻新航路 B.文艺复兴 C.早期殖民扩张 D.光荣革命
5.(2024·北京市大兴区·二模)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时“人们不再满足于坐在那里当观众,而由皇帝和教皇告诉他们如何做、如何想。他们在生活舞台上充当演员。他们坚持要对他们自己的思想进行表达”。这说明文艺复兴运动( )
A.提倡发扬人的个性价值 B.推翻了皇帝和教皇统治
C.冲破了封建的等级观念 D.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6.(2024·北京市石景山区·二模)19世纪中期,有两个学说都发现了变化的原因在于斗争——生物生存竞争和阶级斗争。与材料中“生物生存竞争”对应的著作是( )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物种起源》
世界近代史
7.(2024·北京市燕山区·二模)下侧卡片是某学生为课题小组搜集的文章,据此课题小组研究的主题是( )
1、王加丰:《“地理大发现”的文化历史背景》 2、陈勇:《海道大通与世界交往》 3、罗荣渠:《15世纪中西航海发展取向的对比与思索》 4、刘鸿武:《发现美洲和两个世界会合动因与影响》 5、马志荣:《“土地欲”——西班牙西航美洲的重要动因》 6、孙家堃:《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历史作用》
A.文艺复兴 B.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
C.资产阶级革命 D.新航路开辟
8.(2024·北京市昌平区·二模)16世纪时,一些来自中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的词汇进入到英语中,成为今天英语的一部分,如可可豆(cacao)、土豆(potato)、烟草(tobacco)、玉米(maize)等。这一现象出现的历史背景是( )
A.庄园经济的流行 B.租地农场的兴起
C.手工工场的出现 D.新航路的开辟
9.(2024·北京市门头沟区·二模)某研究小组在探究活动中通过翻阅英文文献得到以下词汇:America、Indian(印第安人)、Magellan(麦哲伦)、sail,由此判断他们探究的主题是( )
A.航海时代 B.蒸汽时代 C.电气时代 D.信息时代
10.(2024·北京市西城区·二模)下图是一部历史著作的目录(部分)。其中①处的标题应为( )
第五部分 ① (公元1500—1800年) 第23章 跨洋交流与全球联系 第24章 欧洲的转变 第25章 新世界:美洲和大洋洲 第26章 非洲与大西洋世界
A.隔绝的世界:美洲和大洋洲 B.全球一体化的缘起
C.新的战火:第二次世界大战 D.解决全球问题:国际组织
11.(2024·北京市东城区·二模)历史社团开展了一次沉浸式历史剧本体验活动。活动要求根据下面的身份卡、物品卡、技能卡,找出其中的神秘人,完成角色任务。下列选项与活动要求匹配正确的是( )
身份卡 物品卡 技能卡
出身于地中海科西嘉岛的一个贵族家庭,从小在军校接受教育,毕业后成为炮兵少尉,后成为皇帝,但也遭到流放 加冕礼上佩戴的月桂叶金冠上的一枚金叶(实物) 卓越的军事才能,率领大军所向披靡,几乎横扫欧洲大陆,但远征俄国,大败而归。出众的政治才能,主持制定了民法典,后来,很多国家的民法都以此为参照蓝本
A.麦哲伦获取国王的支持,带领船队进行环球航行
B.克伦威尔废除封建专制王权,确立君主立宪制度
C.华盛顿领导大陆军,主持召开制宪会议制定宪法
D.拿破仑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政权,解决国内外危机
12.(2024·北京市丰台区·二模)1804年,为巩固法国大革命成果而颁布实施的一部法典,体现了自由平等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等原则。这部法典是( )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1787年宪法 D.《拿破仑法典》
13.(2024·北京市昌平区·二模)以下示意图对应的标题是( )
A.封建时代的欧洲 B.走向近代
C.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D.殖民地人民的反抗
14.(2024·北京市西城区·二模)有同学为参加专题论坛活动,搜集了1689年《权利法案》、1787年美国宪法、1789年《人权宣言》、1804年《拿破仑法典》等历史文献。该论坛的主题应该是( )
A.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B.大众教育的新发展
C.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D.欧洲的一体化进程
15.(2024·北京市燕山区·二模)历史学家傅斯年认为“直接史料”是“未经中间人修改或者转写的史料”,即当时人的记述,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下列材料都与美国内战有关,可信度最高的是( )
A.林肯签署的《宅地法》 B.小说《黑奴吁天录》
C.油画《葛底斯堡战役》 D.电影《内战枪声》
16.(2024·北京市门头沟区·二模)《独立宣言》的内容包含:“人人生而平等……其中包括生存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任何形式的政府一旦对这些目标的实现起破坏作用时,人民便有权予以更换或废除,以建立一个新的政府”,可以看出宣言( )
①强调了天赋人权的理念 ②体现了分权制衡的原则
③维护了君主立宪的制度 ④认为政府的合法性来自于人民的同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7.(2024·北京市顺义区·二模)英语“内阁”原本指小房间,17世纪以前,英国国王召集少数人到此商讨大事。在17世纪以后,国王逐渐退出了小房间,议会中的多数党领袖成为内阁首相,主持内阁会议。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对议会负责。以上内容说明( )
A.英国逐步建立起君主专制 B.17世纪以前内阁需要对议会负责
C.英国君主立宪制逐渐形成 D.17世纪以后内阁完全由国王主持
18.(2024·北京市大兴区·二模)下列图示反映出的历史发展趋势是( )
A.基督教神学思想控制减弱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扩大
C.近代自然科学知识的丰富 D.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与扩展
19.(2024·北京市房山区·二模)历史学家使用“城市化的浪潮”“教育的大众化”“人口数量的激增”“环境污染”等来描述19世纪后期( )
A.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B.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C.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D.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20.(2024·北京市海淀区·二模)18世纪中后期,英国“工人进厂、出厂和饮食都是在钟声所指示的一定的时间中进行的”,钟表成为重要的规训工具,原先以公鸡、太阳为标志的自然时间转化为以钟表为标识的工业时间。以上现象表明( )
A.圈地运动加剧贫富分化 B.工厂制度加速了城市化
C.工业革命增强时间观念 D.技术革新缓和劳资矛盾
21.(2024·北京市燕山区·二模)下图是英国不同时期城市和农村人口比重统计表,据此分析下列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
18世纪中期 19世纪中期
农村人口百分比 城市人口百分比 农村人口百分比 城市人口百分比
67 33 48 52
A.工业企业逐渐增多 B.越来越多的人从农村进入城市
C.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 D.城市污染严重,英国总人口减少
22.(2024·北京市房山区·二模)《物种起源》的出版,打破了千百年来“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在生物科学领域掀起了一场伟大革命。这部著作的作者是( )
A.达·芬奇 B.达尔文 C.巴尔扎克 D.牛顿
23.(2024·北京市丰台区·二模)如图是某同学制作的知识卡片。卡片中介绍的这位科学家是( )
英国科学家 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出版科学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近代自然科学的英基人之一
A.巴尔扎克 B.牛顿 C.达尔文 D.贝多芬
24.(2024·北京市门头沟区·二模)以下主题与史实对应正确的( )
选项 主题 史实
A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
B 苏联(俄)社会主义的发展 彼得一世改革、新经济政策
C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印度民族大起义
D 近现代科技与文化 《查士丁尼法典》的编纂、达尔文著《物种起源》
A.A B.B C.C D.D
25.(2024·北京市燕山区·二模)下侧是欧仁·鲍狄埃于1871年5月在一所老房子的阁楼上写下的《国际歌》歌词,1888年法国工人党党员皮埃尔·狄盖特为此谱曲。《国际歌》创作的背景是( )
A.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B.巴黎公社的失败
C.十月革命的胜利 D.工业革命的展开
26.(2024·北京市海淀区·二模)示意图能勾勒出史事之间的关系。以下示意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27.(2024·北京市门头沟区·二模)绘制示意图梳理知识结构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以下示意图符合史实的是( )
A. B.
C. D.
28.(2024·北京市昌平区·二模)第一国际成立后,在马克思的领导下,努力把各国工人阶级的斗争联合起来,以提高工资、缩短工时、改善劳动条件为目标进行阶级斗争。这反映出( )
A.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出现 B.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
C.劳动力结构发生巨大变化 D.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
29.(2024·北京市西城区·二模)有学者说:“这是俄罗斯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其意义甚至比美国历史上1863年发表的《解放宣言》都要重大:《解放宣言》仅关系到美国的少数黑人,而废除农奴制的法令则涉及到在俄罗斯占压倒多数的人口。”这一重大转折点的作用是( )
A.推动俄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B.推翻幕府统治,加强中央集权
C.维护了国家统一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D.摧毁君主统治,传播民主思想
30.(2024·北京市顺义区·二模)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俄国“第一个变革是解放农奴……工厂工人的数目从1865年的3.81万人上升到1890年的16.2万人。”这说明俄国农奴制改革( )
A.开启了学习西方的历程 B.推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
C.制约了俄国的经济发展 D.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31.(2024·北京市丰台区·二模)如图为某位同学学习笔记的一部分。他学习的内容应是( )
1.政治上,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2.经济上,“殖产兴业”,发展近代经济 3.社会生活上,提倡“文明开化”
A.明治维新 B.美国内战 C.新经济政策 D.农奴制改革
世界现代史
32.(2024·北京市昌平区·二模)有学者指出,19世纪70年代以后,由于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各国实力发生了重大变化。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和德国,已经赶上并超过了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该学者旨在表明( )
A.光荣革命的过程 B.启蒙运动的内容
C.彼得一世改革的影响 D.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
33.(2024·北京市燕山区·二模)下侧漫画是1904年法国明信片,不列颠尼亚与玛丽安娜共舞,象征两国全新的合作关系。两国携起手来对抗的国家是( )
A.德国 B.日本 C.美国 D.俄国
34.(2024·北京市大兴区·二模)下图是《世界大国制造业占世界制造业百分比(1880-1913年)》。该图可用于研究( )
A.彼得一世改革的内容 B.日本明治维新的影响
C.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D.“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
35.(2024·北京市门头沟区·二模)有学者这样评价第一次世界大战:“因为欧洲看起来被削弱、分裂和不堪一击了,所以这些白人不再注定是殖民地的统治者了。”这说明一战( )
A.缓和了列强之间的矛盾 B.结束了人民的反战运动
C.终结了欧洲的优势地位 D.有利于被压迫地区解放
36.(2024·北京市顺义区·二模)某历史小组搜集了《马克思恩格斯在莱茵报印刷厂》《巴黎公社国民自卫队》《工人迅速占领彼得格勒》等图片,据此可知其研究的是( )
A.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 B.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C.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D.苏联模式的形成过程
37.(2024·北京市丰台区·二模)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国家,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伟大飞跃的历史事件是( )
A.《共产党宣言》发表 B.俄国十月革命
C.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D.万隆会议召开
38.(2024·北京市西城区·二模)以下示意图的标题应是( )
A.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B.资本主义制度在全球的扩展
C.一战后的国际秩序 D.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
39.(2024·北京市东城区·二模)有学者认为:“俄国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该学者旨在说明( )
A.彼得一世的全面改革使俄国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
B.亚历山大二世改革使俄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C.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D.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由战时盟友转变为战后敌手
40.(2024·北京市房山区·二模)这场革命借助战争完成了一次历史性的转换。俄国不再是资本主义的效仿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这场革命”是( )
A.光荣革命 B.二月革命 C.十月革命 D.国民革命
41.(2024·北京市东城区·二模)历史地图以简明特定的地图语言再现历史。从以下两幅图的对比中可以获取的历史信息( )
①欧洲出现了许多新兴的民族国家 ②欧洲的领土进行了重新划分
③第二次世界大战严重削弱了欧洲 ④英国完全衰落失去世界霸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2.(2024·北京市大兴区·二模)下表是一位历史人物的部分经历。他是( )
时间 1892年 1915年 1917年 1921年
事件 翻译《共产党宣言》 撰写《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最高阶段》 领导十月革命 实施“新经济政策”
A.马克思 B.列宁 C.斯大林 D.罗斯福
43.(2024·北京市石景山区·二模)1921年,苏俄通过粮食税等市场机制建立工农联盟,同时允许私营企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并以租让制等形式在某些经济部门引入外国资本。这表明苏俄政府正在实施(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社会主义工业化” D.“农业集体化”
44.(2024·北京市昌平区·二模)1933年5月,美国政府成立了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为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和起码的救济。到1935年时,田纳西河两岸居民的收入提高了9倍。这得益于( )
A.废除了农奴制 B.提倡“文明开化”
C.实施新经济政策 D.推行“以工代赈”
45.(2024·北京市燕山区·二模)基辛格说:“十多年来德国一步步摆脱凡尔赛和约的束缚:魏玛共和争取到免除赔款,解散盟国军事管制委员会,及盟军撤出莱茵区。希特勒打破对德国建军的限制、禁止征兵的规定及洛迦诺的裁军条款。即使在20世纪20年代德国便从不承认东欧的国界,盟国也从未坚持德国必须承认。最后是一连串的决定终于导致不可收拾的局面。”“不可收拾的局面”指的是( )
A.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B.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C.冷战的开始 D.经济危机的爆发
46.(2024·北京市大兴区·二模)1943年,《开罗宣言》明确规定将日本窃取的台湾归还中国。1945年,旨在结束二战的《波茨坦公告》第八条规定,“《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据此可知,这两个文件( )
A.明确了中国对台湾的主权 B.彰显战后维护和平的决心
C.明确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D.强调反法西斯同盟重要性
47.(2024·北京市门头沟区·二模)下图是某生复习“第二次世界大战”专题时绘制的思维导图。图中①处应填写( )
A.《联合国家宣言》发表 B.《开罗宣言》发表
C.雅尔塔会议召开 D.《波茨坦公告》发表
48.(2024·北京市石景山区·二模)以下二战中的重要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A.①③②④ B.①④③② C.③①②④ D.③②①④
49.(2024·北京市西城区·二模)据不完全统计,二战中全世界军民死亡6000多万人,消耗军费13000亿美元,物资损失42700亿美元,还造成无法用数字估量的精神创伤。以上材料说明二战( )
A.是帝国主义瓜分世界的战争 B.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灾难
C.促进了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 D.导致社会保障制度建立
50.(2024·北京市燕山区·二模)二战后,社会主义从一国发展到多国,在这些社会主义国家中,摆脱美国殖民统治,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是( )
A.阿尔及利亚 B.墨西哥 C.印度 D.古巴
51.(2024·北京市东城区·二模)下面的世界历史大事年表(部分)反映了( )
时间 事件
1920年 甘地发动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1959年 古巴推翻美国支持的独裁政权,走上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1960年 非洲有17个国家获得了独立
A.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兴起 B.资本主义殖民体系逐渐崩溃
C.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 D.世界多极化的趋势加快发展
52.(2024·北京市昌平区·二模)20世纪50年代,美苏两国都形成了以自己为核心的政治军事联盟,它们之间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发展成为集团对抗,将世界推入了一个紧张时代。这表明( )
A.世界殖民体系逐渐崩溃 B.两极格局形成
C.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D.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53.(2024·北京市西城区·二模)1964年1月27日,中国《人民日报》和法国《世界报》同时在头版刊登中法两国建交的消息,被西方舆论喻为“一次突发的外交核爆炸”。此比喻反映出当时的国际形势是( )
A.列强在全球掀起瓜分狂潮 B.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冷战对峙
C.世界多极化趋势不断发展 D.亚非拉国家民族民主运动不断高涨
54.(2024·北京市门头沟区·二模)有学者认为,它是一种“国际体系”,这种“国际体系”的特点是两极对抗、意识形态尖锐对立和积极动员盟国参与各个领域的激烈斗争,这种斗争持续于1945-1989年间。它是( )
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B.联合国安全理事会
C.冷战 D.世界贸易组织
55.(2024·北京市顺义区·二模)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下表①②处的内容应为( )
史事 结论
萨拉热窝事件 ①
诺曼底登陆 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
② 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冷战开始
纳米比亚独立 所有非洲国家都摆脱了殖民主义的枷锁
A.①一战的导火索 ②马歇尔计划的提出
B.①一战中最激烈的战役 ②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C.①一战的导火索 ②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D.①一战中最激烈的战役 ②北约与华约的对峙
56.(2024·北京市东城区·二模)某同学通过绘制示意图梳理知识,据此判断他整理的历史线索是( )
A.不结盟运动兴起 B.冷战的发展历程
C.全球性经济危机 D.联合国维和行动
57.(2024·北京市石景山区·二模)以下史实与主题对应正确的是( )
主题 史实
A 美苏冷战 杜鲁门主义、德国的分裂
B 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九国公约》、日本的崛起
C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马歇尔计划、东欧剧变
D 二战后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 印度民族大起义、“非洲年”
A.A B.B C.C D.D
58.(2024·北京市海淀区·二模)对以下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
1935年,美国国会通过《社会保障法》,内容包括养老金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及向无依无靠者提供救济。 1948年,英国宣布成为“福利国家”。20世纪80年代撒切尔夫人强调,社会保障制度是一张安全网,“防止人们跌入深渊”。
A.一定程度缓和了社会矛盾 B.体现了“以工代赈”的管理办法
C.推动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 D.解决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59.(2024·北京市昌平区·二模)下表内容体现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
国家 时间 措施
英国 1946年 颁布《国民保险法》
法国 1951年 颁布《失业救助法》
美国 20世纪50年代 修订《社会保障法》
德国 1961年 通过《社会救助法》
A.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B.把发展经济作为首要任务
C.建立和发展社会保障制度 D.民族解放运动空前高涨
60.(2024·北京市顺义区·二模)以下示意图中的内容相互对应正确的是( )
A. B.
C. D.
61.(2024·北京市大兴区·二模)某学习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研究内容有:南美解放者、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和“非洲年”。其研究的主题是( )
A.一战后世界新秩序的建立 B.两极格局的形成
C.亚非拉地区民族独立运动 D.经济全球化加强
62.(2024·北京市丰台区·二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空前高涨。1945~1991年全世界有90多个国家摆脱了殖民统治获得独立。这表明( )
A.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 B.区域集团化的发展
C.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 D.全球化进程的加快
63.(2024·北京市西城区·二模)以下两幅照片共同反映了( )
A.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 B.非洲国家彻底摆脱殖民主义枷锁
C.发展中国家的力量不断增强 D.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时代潮流
64.(2024·北京市石景山区·二模)进入21世纪后,在新的机遇与挑战面前,中国作为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和国际秩序的维护者,正为世界作着更大的贡献。具体表现有( )
①推进大国协调合作,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②参加雅尔塔会议,反对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
③积极推动全球治理变革,不断贡献中国智慧
④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世界经济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5.(2024·北京市西城区·二模)截至2023年4月,中国已经与151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涵盖世界上三分之二的国家和三分之一的国际组织。据世界银行预测,到2030年,共建“一带一路”相关投资有望使共建国家4000多万人摆脱贫困。这说明该倡议( )
A.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B.消除了霸权主义对世界和平的威胁
C.彻底解决了全球的贫困问题 D.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
66.(2024·北京市门头沟区·二模)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
A.20世纪50年代,一些新独立的民族国家发起了不结盟运动
B.1979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
C.20世纪90年代以来,互联网在全球迅速普及
D.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对世界格局产生重大影响
67.(2024·北京市丰台区·二模)某校开展主题为“20世纪国际关系格局演变”项目式学习。下列属于这一主题的是( )
①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②两极格局形成
③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 ④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68.(2024·北京市燕山区·二模)当今支撑、协调世界经济和政治的两大支柱是( )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专题04 选择题汇编——世界史
世界古代史
1.(2024·北京市房山区·二模)“中世纪晚期,西欧土地关系的变化和手工业的发展,推动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开始改变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这一变化主要表现在( )
A.租地农场和家庭手工业出现 B.垦殖运动和手工作坊的出现
C.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的出现 D.庄园经济和手工工场的出现
【答案】C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4世纪中叶以后,西欧领主出租直领地达到一个高潮,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13世纪,农村出现了分散的手工工场。后来,这种分散的手工工场逐渐转向集中的手工工场。土地关系的变化和手工业的发展,推动了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开始改变了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C项正确;家庭手工业是中世纪欧洲原有的手工业,排除A项;以大垦殖为中心的农业大发展是10-13世纪西欧社会运动的主要内容,并为西欧封建文明的存在、发展、变革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排除B项;庄园经济是中世纪欧洲原有的经济模式,排除D项。故选C项。
2.(2024·北京市门头沟区·二模)十六世纪英国诗人的时间观发生改变,他们一改之前创作中以神为尺度衡量人生命的末世论,开始让“人的生命成为度量时间的尺度”。这反映出( )
A.人文主义思想的盛行 B.分权制衡原则的影响
C.资产阶级对权贵厌恶 D.相对论理论广泛传播
【答案】A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十六世纪英国诗人的时间观发生改变,他们一改之前创作中以神为尺度衡量人生命的末世论,开始让‘人的生命成为度量时间的尺度’”可知描述的是文艺复兴运动传播到英国,英国出现人文主义思想,A项正确;分权制衡原则是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主张,与题干描述的文艺复兴运动不符,排除B项;题干描述的是资产阶级思想在英国的出现,与资产阶级对权贵厌恶无关,排除C项;20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不符合题干时间信息,排除D项。故选A项。
3.(2024·北京市西城区·二模)文艺复兴的先驱但丁在《神曲》中抨击教会的贪婪腐化,表达了普通人的情感与理想。《蒙娜丽莎》是达·芬奇为佛罗伦萨一位商人妻子所画的肖像画,人物形象神态自若,富有生命力。这说明文艺复兴( )
①反对教会“神权至上”,提倡人文主义 ②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③推动了欧美国家妇女独立意识的增强 ④反对欧洲君主专制制度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详解】根据题干“文艺复兴的先驱但丁在《神曲》中抨击教会的贪婪腐化,表达了普通人的情感与理想。《蒙娜丽莎》是达·芬奇为佛罗伦萨一位商人妻子所画的肖像画,人物形象神态自若,富有生命力”和所学知识,题干体现的是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人文主义,文艺复兴兴起于14世纪中叶的意大利,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享受现世生活。文艺复兴是一场反对教会“神权至上”和提倡人文主义的新文化运动,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大解放,①②正确,A项正确;文艺复兴主要是反对教会,材料没有体现反对欧洲君主专制,④错误,排除BD项;文艺复兴发生在欧洲的意大利,③错误,排除C项。故选A项。
4.(2024·北京市海淀区·二模)依据《现代欧洲史》某章节的目录内容(右图)推断,这一章节的内容应是( )
第三章 ____________ 重新发现经典 ……123 人的尊严 ……129 人文主义与艺术 ……133
A.探寻新航路 B.文艺复兴 C.早期殖民扩张 D.光荣革命
【答案】B
【详解】据题干“人的尊严、人文主义”和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运动提出发扬人的个性,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B项正确;文艺复兴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思想基础,新航路的开辟不能体现人的尊严,排除A项;殖民扩张与人文主义没有关系,排除C项;光荣革命没有体现出人的尊严,排除D项。故选B项。
5.(2024·北京市大兴区·二模)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时“人们不再满足于坐在那里当观众,而由皇帝和教皇告诉他们如何做、如何想。他们在生活舞台上充当演员。他们坚持要对他们自己的思想进行表达”。这说明文艺复兴运动( )
A.提倡发扬人的个性价值 B.推翻了皇帝和教皇统治
C.冲破了封建的等级观念 D.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答案】A
【详解】根据题干“他们在生活舞台上充当演员。他们坚持要对他们自己的思想进行表达”结合所学可知,文艺复兴时期,人们要张扬自我,追求个体的价值,反对皇帝和教皇的说教。A项正确;文艺复兴一定程度上冲击教会的束缚,B项表述过于绝对,排除B项;文艺复兴运动冲击了教会的束缚,而不是封建等级观念,排除C项;材料反映了文艺复兴追求个人的价值,而资本主义的发展属于经济方面,排除D项。故选A项。
6.(2024·北京市石景山区·二模)19世纪中期,有两个学说都发现了变化的原因在于斗争——生物生存竞争和阶级斗争。与材料中“生物生存竞争”对应的著作是( )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物种起源》
【答案】D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59年,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的著作《物种起源》出版,在这本书中,达尔文提出了进化论的观点,指出:生物的发展和进化不是由神的意志或生物本身的欲望决定的,而是遗传变异、生存斗争和自然选择的结果,这体现了生物界的斗争,D项正确;《权利法案》颁布于英国,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排除A项;1776年《独立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美国的诞生,排除B项;《人权宣言》颁布于法国大革命时期,与生物生存关系不大,排除C项。故选D项。
世界近代史
7.(2024·北京市燕山区·二模)下侧卡片是某学生为课题小组搜集的文章,据此课题小组研究的主题是( )
1、王加丰:《“地理大发现”的文化历史背景》 2、陈勇:《海道大通与世界交往》 3、罗荣渠:《15世纪中西航海发展取向的对比与思索》 4、刘鸿武:《发现美洲和两个世界会合动因与影响》 5、马志荣:《“土地欲”——西班牙西航美洲的重要动因》 6、孙家堃:《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历史作用》
A.文艺复兴 B.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
C.资产阶级革命 D.新航路开辟
【答案】D
【详解】根据材料中的“地理大发现”“发现美洲”等信息可得出,新航路开辟被称为“地理大发现,哥伦布在这一过程中发现了美洲新大陆,D项正确;文艺复兴属于思想文化领域,排除A项;材料强调新航路开辟对世界的影响,而不是工商业的发展,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新航路开辟使世界联系为一个整体,而非政治领域的革命,排除C项。故选D项。
8.(2024·北京市昌平区·二模)16世纪时,一些来自中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的词汇进入到英语中,成为今天英语的一部分,如可可豆(cacao)、土豆(potato)、烟草(tobacco)、玉米(maize)等。这一现象出现的历史背景是( )
A.庄园经济的流行 B.租地农场的兴起
C.手工工场的出现 D.新航路的开辟
【答案】D
【详解】根据材料“16世纪时,一些来自中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的词汇进入到英语中,成为今天英语的一部分,如可可豆(cacao)、土豆(potato)、烟草(tobacco)、玉米(maize)等。”和所学知识可知,可可豆(cacao)、土豆(potato)、烟草 (tobacco)、玉米(maize)等中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的词汇进入英语中,其历史背景是新航路开辟后,促进了美洲物种在欧洲的传播,D项正确;庄园经济的特点是自给自足,庄园经济的流行不会导致美洲物种在欧洲传播,排除A项;租地农场主通常将土地集中起来,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农的地产等方式实现,与美洲物种在欧洲传播无关,排除B项;手工工场的出现与美洲物种在欧洲传播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9.(2024·北京市门头沟区·二模)某研究小组在探究活动中通过翻阅英文文献得到以下词汇:America、Indian(印第安人)、Magellan(麦哲伦)、sail,由此判断他们探究的主题是( )
A.航海时代 B.蒸汽时代 C.电气时代 D.信息时代
【答案】A
【详解】根据题干“America、Indian(印第安人)、Magellan(麦哲伦)、sail”和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大航海时代,哥伦布发现美洲,称当地人为印第安人。麦哲伦及其船队完成环球航行。sail在英文中有航行的意思,A项正确;第一次工业革命人类进入蒸汽时代,与上述英文信息无关,排除B项;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进入电气时代,与上述英文信息无关,排除C项;第三次工业革命人类进入信息时代,与上述英文信息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10.(2024·北京市西城区·二模)下图是一部历史著作的目录(部分)。其中①处的标题应为( )
第五部分 ① (公元1500—1800年) 第23章 跨洋交流与全球联系 第24章 欧洲的转变 第25章 新世界:美洲和大洋洲 第26章 非洲与大西洋世界
A.隔绝的世界:美洲和大洋洲 B.全球一体化的缘起
C.新的战火:第二次世界大战 D.解决全球问题:国际组织
【答案】B
【详解】据题干“第23章跨洋交流与全球联系;第24章欧洲的转变;第25章新世界:美洲和大洋洲;第26章非洲与大西洋世界”和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主要有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等,因此,材料的主题可归结为全球一体化的缘起,B项正确;“隔绝的世界:美洲和大洋洲”概括不全,排除A项;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时间是1939年,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如何解决全球问题,且不涉及国际组织,排除D项。故选B项。
11.(2024·北京市东城区·二模)历史社团开展了一次沉浸式历史剧本体验活动。活动要求根据下面的身份卡、物品卡、技能卡,找出其中的神秘人,完成角色任务。下列选项与活动要求匹配正确的是( )
身份卡 物品卡 技能卡
出身于地中海科西嘉岛的一个贵族家庭,从小在军校接受教育,毕业后成为炮兵少尉,后成为皇帝,但也遭到流放 加冕礼上佩戴的月桂叶金冠上的一枚金叶(实物) 卓越的军事才能,率领大军所向披靡,几乎横扫欧洲大陆,但远征俄国,大败而归。出众的政治才能,主持制定了民法典,后来,很多国家的民法都以此为参照蓝本
A.麦哲伦获取国王的支持,带领船队进行环球航行
B.克伦威尔废除封建专制王权,确立君主立宪制度
C.华盛顿领导大陆军,主持召开制宪会议制定宪法
D.拿破仑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政权,解决国内外危机
【答案】D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从小在军校接受教育,毕业后成为炮兵少尉,后成为皇帝,但也遭到流放”“加冕礼上佩戴的月桂叶金冠上的一枚金叶(实物)”“卓越的军事才能,率领大军所向披靡,几乎横扫欧洲大陆,但远征俄国,大败而归。出众的政治才能,主持制定了民法典,后来,很多国家的民法都以此为参照蓝本”并结合所学可知,1799年拿破仑发动政变,组成了一个新政府,后建立拿破仑帝国,1804年颁布《民法典》,D项正确;麦哲伦是航海家,与题干“后成为皇帝”不符,排除A项;克伦威尔建立独裁统治,成为护国主,与“远征俄国,大败而归”不符,排除B项;华盛顿是美国第一任总统,参与制定1787年美国宪法,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12.(2024·北京市丰台区·二模)1804年,为巩固法国大革命成果而颁布实施的一部法典,体现了自由平等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等原则。这部法典是( )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1787年宪法 D.《拿破仑法典》
【答案】D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为了整理革命以来的立法成果,拿破仑主持制定了民法典,名为《拿破仑法典》 ,体现了自由平等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等原则,这部法典于1804年颁布实施,D项正确;《权利法案》颁布于英国,排除A项;《独立宣言》颁布于美国,排除B项;1787年宪法出现于美国,排除C项。故选D项。
13.(2024·北京市昌平区·二模)以下示意图对应的标题是( )
A.封建时代的欧洲 B.走向近代
C.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D.殖民地人民的反抗
【答案】C
【详解】据题干示意图和所学知识可知,1689年英国颁布《权利法案》,初步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独立宣言》宣告美国诞生,1787年美国宪法美国建立了联邦制共和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1789年,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法国大革命开始,1804年,颁布《拿破仑法典》,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所以表格内容反映的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资本主义时代,而不是封建时代,排除A项;此时欧洲已经处于近代社会,并不是走向近代,排除B项;材料中体现的是欧美国家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英法两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不能反映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排除D项。故选C项。
14.(2024·北京市西城区·二模)有同学为参加专题论坛活动,搜集了1689年《权利法案》、1787年美国宪法、1789年《人权宣言》、1804年《拿破仑法典》等历史文献。该论坛的主题应该是( )
A.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B.大众教育的新发展
C.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D.欧洲的一体化进程
【答案】A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1787年,由华盛顿主持召开了制宪会议,最终制定出美国宪法,宪法依据分权制衡原则设计了一个联邦制共和国,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1787年美国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对后来许多国家的政治变革产生了重要影响;1789年《人权宣言》鼓舞了法国大革命的发展,1804年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制定了《拿破仑法典》,这是资产阶级国家的第一部民法典。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与大众教育无关,排除B项;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符合,排除C项;欧洲一体化进程与美国宪法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15.(2024·北京市燕山区·二模)历史学家傅斯年认为“直接史料”是“未经中间人修改或者转写的史料”,即当时人的记述,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下列材料都与美国内战有关,可信度最高的是( )
A.林肯签署的《宅地法》 B.小说《黑奴吁天录》
C.油画《葛底斯堡战役》 D.电影《内战枪声》
【答案】A
【详解】据材料可知,“直接史料”是“未经中间人修改或者转写的史料”,即当时人的记述,结合所学可知,林肯签署的《宅地法》发生于南北战争时期,且该史料出现于事件发生当时,为直接史料,A项正确;小说具有演绎成分,不能直接作为史料使用,需要与其他史料配合,排除B项;油画属于作者加工的作品,带有作者主观思想,并非直接史料,排除C项;电影具有很大演绎成分,带有作者主观倾向,不属于直接史料,排除D项。故选A项。
16.(2024·北京市门头沟区·二模)《独立宣言》的内容包含:“人人生而平等……其中包括生存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任何形式的政府一旦对这些目标的实现起破坏作用时,人民便有权予以更换或废除,以建立一个新的政府”,可以看出宣言( )
①强调了天赋人权的理念 ②体现了分权制衡的原则
③维护了君主立宪的制度 ④认为政府的合法性来自于人民的同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B
【详解】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人人生而平等……其中包括生存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明确强调了天赋人权的理念,①正确;“任何形式的政府一旦对这些目标的实现起破坏作用时,人民便有权予以更换或废除,以建立一个新的政府”表明政府的合法性来自于人民的同意,④正确;①④正确,B项正确;材料中并没有体现分权制衡的原则,②错误;《独立宣言》是为了争取美国独立,反对英国殖民统治,并不是维护君主立宪制度,美国最终建立的是共和制,③错误;排除ACD项。故选B项。
17.(2024·北京市顺义区·二模)英语“内阁”原本指小房间,17世纪以前,英国国王召集少数人到此商讨大事。在17世纪以后,国王逐渐退出了小房间,议会中的多数党领袖成为内阁首相,主持内阁会议。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对议会负责。以上内容说明( )
A.英国逐步建立起君主专制 B.17世纪以前内阁需要对议会负责
C.英国君主立宪制逐渐形成 D.17世纪以后内阁完全由国王主持
【答案】C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17世纪以前,英国国王召集少数人到此商讨大事。在17世纪以后,国王逐渐退出了小房间,议会中的多数党领袖成为内阁首相,主持内阁会议。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对议会负责”可知,内阁经历了由对过国王负责到议会负责的转折,体现的是英国君主立宪制的不断完善,C项正确;英国逐步建立起君主专制不符合史实,是逐步确立起君主立宪制,排除A项;17世纪以前内阁需要对国王负责,而不是议会,排除B项;17世纪以后内阁完全由国王主持不符合史实,而是对议会负责,排除D项。故选C项。
18.(2024·北京市大兴区·二模)下列图示反映出的历史发展趋势是( )
A.基督教神学思想控制减弱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扩大
C.近代自然科学知识的丰富 D.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与扩展
【答案】D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权利法案》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有关;《独立宣言》与美国独立战争有关;《人权宣言》《拿破仑法典》与法国大革命相关。17—19世纪,英法美等国通过革命等方式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与美国南北战争相关;《五条誓文》与日本明治维新有关。在19世纪中期,美国通过南北战争、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发展了资本主义经济,资本主义制度得以扩展,因此年代轴都是与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与扩展相关的文献,反映的主题是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与扩展,D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及基督教神学,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都是革命与改革,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无关,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都是革命与改革,没有提及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的情况,排除C项。故选D项。
19.(2024·北京市房山区·二模)历史学家使用“城市化的浪潮”“教育的大众化”“人口数量的激增”“环境污染”等来描述19世纪后期( )
A.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B.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C.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D.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答案】D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人口的迅速增长,19世纪中期以后,为了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欧洲国家开始推广大众化教育,教育的普及,提高了欧美各国的大众文化水平,促进了社会发展,工业革命开始后,随着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农村人口不断流向城市,城市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人生活在城市里,到19世纪后期,大部分英国人已经生活在城市之中了,历史学家使用“城市化的浪潮”“教育的大众化”“人口数量的激增”“环境污染”等来描述的是19世纪后期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巨变,D项正确;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建立是指英法美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排除A项;马克思主义诞生后,共产党领导的国际工人运动兴起并蓬勃发展,排除B项;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指日俄通过改革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美国通过南北战争进一步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排除C项。故选D项。
20.(2024·北京市海淀区·二模)18世纪中后期,英国“工人进厂、出厂和饮食都是在钟声所指示的一定的时间中进行的”,钟表成为重要的规训工具,原先以公鸡、太阳为标志的自然时间转化为以钟表为标识的工业时间。以上现象表明( )
A.圈地运动加剧贫富分化 B.工厂制度加速了城市化
C.工业革命增强时间观念 D.技术革新缓和劳资矛盾
【答案】C
【详解】根据“钟表成为重要的规训工具,原先以公鸡、太阳为标志的自然时间转化为以钟表为标识的工业时间。”可得出,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工厂制出现 ,不论是生产还是生活,都有时间的规定,使人们的时间观念得以增强,C项正确;此时已经过了圈地运动的时间,材料中也没有体现贫富分化,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工业革命及工厂制对社会生产与生活的影响,而不是对城市化的影响,比如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在不断增加,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体现阶级间的矛盾,排除D项。故选C项。
21.(2024·北京市燕山区·二模)下图是英国不同时期城市和农村人口比重统计表,据此分析下列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
18世纪中期 19世纪中期
农村人口百分比 城市人口百分比 农村人口百分比 城市人口百分比
67 33 48 52
A.工业企业逐渐增多 B.越来越多的人从农村进入城市
C.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 D.城市污染严重,英国总人口减少
【答案】D
【详解】本题是逆向选择题;材料只涉及到城市与农村人口的比重变化,没有城市污染的情况,也没有人口减少的信息,D项符合题意,选择D项;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企业数量增加,城市人口增加,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从城市人口比重增长的情况可得出,越来越多的人从农村进入城市,工业革命后城市化进程加快,B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C项。故选D项。
22.(2024·北京市房山区·二模)《物种起源》的出版,打破了千百年来“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在生物科学领域掀起了一场伟大革命。这部著作的作者是( )
A.达·芬奇 B.达尔文 C.巴尔扎克 D.牛顿
【答案】B
【详解】根据题干“《物种起源》的出版,打破了千百年来‘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在生物科学领域掀起了一场伟大革命”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59年,英国科学家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以自然选择的理论解释了生物的讲化,从根本上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打破了“生物是神创造的,是一成不变的”的传统看法,第一次将生物学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从而完整地确立了生物进化学说,B项正确;达·芬奇是文艺复兴时期画家,其最大的成就是绘画,他的杰作《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等作品,体现了他精湛的艺术造诣,排除A项;巴尔扎克是19世纪法国著名作家,被称为“现代法国小说之父”,《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是他的经典之作,排除C项;牛顿是英国科学家,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万有引力、光学分析和微积分是他的三大成就,排除D项。故选B项。
23.(2024·北京市丰台区·二模)如图是某同学制作的知识卡片。卡片中介绍的这位科学家是( )
英国科学家 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出版科学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近代自然科学的英基人之一
A.巴尔扎克 B.牛顿 C.达尔文 D.贝多芬
【答案】B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英国科学家牛顿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在天文学、数学、力学等领域都有杰出贡献,万有引力定律、光学分析和微积分学是他的三大成就,1687年,牛顿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科学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物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B项正确;巴尔扎克是19世纪法国著名作家,排除A项;达尔文是英国生物学家,其著作为《物种起源》,排除C项;贝多芬是音乐家,并非科学家,排除D项。故选B项。
24.(2024·北京市门头沟区·二模)以下主题与史实对应正确的( )
选项 主题 史实
A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
B 苏联(俄)社会主义的发展 彼得一世改革、新经济政策
C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印度民族大起义
D 近现代科技与文化 《查士丁尼法典》的编纂、达尔文著《物种起源》
A.A B.B C.C D.D
【答案】C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印度民族大起义体现了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C项正确;《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提供了理论基础,但是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属于资产阶级改革,排除A项;新经济政策是苏联(俄)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表现,但是彼得一世改革是俄国近代化的开端,还属于沙皇专制统治,排除B项;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属于近代科学与文化的内容,但是《查士丁尼法典》属于封建时期的法典,排除D项。故选C项。
25.(2024·北京市燕山区·二模)下侧是欧仁·鲍狄埃于1871年5月在一所老房子的阁楼上写下的《国际歌》歌词,1888年法国工人党党员皮埃尔·狄盖特为此谱曲。《国际歌》创作的背景是( )
A.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B.巴黎公社的失败
C.十月革命的胜利 D.工业革命的展开
【答案】B
【详解】据题干“欧仁·鲍狄埃于1871年5月在一所老房子的阁楼上写下的《国际歌》歌词,1888年法国工人党党员皮埃尔·狄盖特为此谱曲。”和所学知识可知,1870 年普法战争爆发,法国惨败,引发法国9月4日革命,资产阶级建立临时政府,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对外投降卖国,对内镇压人民。在这种情况 下,1871 年,法国巴黎工人为了争取自己的权利,发生丁一场轰轰烈烈的革命,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巴黎公社。后来,巴黎公社遭到血腥镇压,巴黎公社失败。巴黎公社失败后,为了纪念公社、鼓励无产阶级的斗志,欧仁鲍狄埃创作了《国际歌》,皮埃尔狄盖特为它谱曲,《国际歌》在全世界厂泛传唱开来,成为一首全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战歌,B项正确;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排除A项;十月革命发生于1917年,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排除C项;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的英国,是一场科技革命,排除D项。故选B项。
26.(2024·北京市海淀区·二模)示意图能勾勒出史事之间的关系。以下示意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864年,英法德等国的工人建立的国际工人协会。第一国际成立后,领导各国工人进行斗争。而1871年的巴黎公社革命运动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伟大尝试。这二者都属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A项正确;新经济政策属于苏俄,排除B项;萨拉热窝事件是一战的导火线,排除C项;十月革命在1917年,冷战是在二战后,排除D项。故选A项。
27.(2024·北京市门头沟区·二模)绘制示意图梳理知识结构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以下示意图符合史实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促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A项正确;美国独立战争后,通过1787年宪法组建了联邦制共和国,排除B项;明治维新是学习西方,而非中国,排除C项;罗斯福新政改变了传统的自由放任的经济经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苏俄时期实行的经济政策,排除D项。故选A项。
28.(2024·北京市昌平区·二模)第一国际成立后,在马克思的领导下,努力把各国工人阶级的斗争联合起来,以提高工资、缩短工时、改善劳动条件为目标进行阶级斗争。这反映出( )
A.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出现 B.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
C.劳动力结构发生巨大变化 D.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
【答案】B
【详解】根据题干“第一国际成立后,在马克思的领导下,努力把各国工人阶级的斗争联合起来,以提高工资、缩短工时、改善劳动条件为目标进行阶级斗争”和所学知识可知,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1864年9月成立的国际工人协会(简称第一国际)是第一个政党性质的国际工人政治组织。第一国际成立后,在各国建立支部,努力把各国工人阶级的斗争联合起来,以提高工资,缩短工时、改善劳动条件为目标进行经济斗争,第一国际组织的工人运动使工人阶级得到锻炼和提高,为以后国际工人运动的政治斗争奠定了基础,该材料有助于我们研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工人运动,未体现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出现和劳动力结构变化,排除AC项;在进入19世纪后,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排除D项。故选B项。
29.(2024·北京市西城区·二模)有学者说:“这是俄罗斯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其意义甚至比美国历史上1863年发表的《解放宣言》都要重大:《解放宣言》仅关系到美国的少数黑人,而废除农奴制的法令则涉及到在俄罗斯占压倒多数的人口。”这一重大转折点的作用是( )
A.推动俄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B.推翻幕府统治,加强中央集权
C.维护了国家统一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D.摧毁君主统治,传播民主思想
【答案】A
【详解】根据题干“这是俄罗斯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废除农奴制的法令则涉及到在俄罗斯占压倒多数的人口”和所学知识可知,俄国农奴制的废除,为俄国提供了劳动力、资本、原材料和市场,推动俄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A项正确;推翻幕府统治,加强中央集权是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排除B项;俄国在农奴制改革之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排除C项;农奴制改革是自上而下的改革,没有推翻君主统治,排除D项。故选A项。
30.(2024·北京市顺义区·二模)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俄国“第一个变革是解放农奴……工厂工人的数目从1865年的3.81万人上升到1890年的16.2万人。”这说明俄国农奴制改革( )
A.开启了学习西方的历程 B.推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
C.制约了俄国的经济发展 D.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答案】D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改革废除了农奴制,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依据材料“俄国‘第一个变革是解放农奴……工厂工人的数目从1865年的3.81万人上升到1890年的16.2万人。’”并结合上述内容可知,俄国农奴制改革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D项正确;开启了学习西方历程的是彼得一世改革,排除A项;1917年的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排除B项;题干信息反映的是农奴制改革促进了俄国的经济发展,排除C项。故选D项。
31.(2024·北京市丰台区·二模)如图为某位同学学习笔记的一部分。他学习的内容应是( )
1.政治上,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2.经济上,“殖产兴业”,发展近代经济 3.社会生活上,提倡“文明开化”
A.明治维新 B.美国内战 C.新经济政策 D.农奴制改革
【答案】A
【详解】据材料“1.政治上,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2.经济上,‘殖产兴业’,发展近代经济;3.社会生活上,提倡‘文明开化’”可知,材料反映的是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在政治、经济、文化上采取的措施,A项正确;美国内战是南北两种经济制度的斗争,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新经济政策是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农奴获得人身解放,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世界现代史
32.(2024·北京市昌平区·二模)有学者指出,19世纪70年代以后,由于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各国实力发生了重大变化。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和德国,已经赶上并超过了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该学者旨在表明( )
A.光荣革命的过程 B.启蒙运动的内容
C.彼得一世改革的影响 D.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
【答案】D
【详解】根据“19世纪70年代以后,由于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各国实力发生了重大变化。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和德国,已经赶上并超过了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可得出材料强调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政治经济方面发展不平衡,矛盾冲突加剧,最终导致了一战的爆发,D项正确;光荣革命是1688年,排除A项;启蒙运动是在17-18世纪,排除B项;彼得一世在18世纪初,排除C项。故选D项。
33.(2024·北京市燕山区·二模)下侧漫画是1904年法国明信片,不列颠尼亚与玛丽安娜共舞,象征两国全新的合作关系。两国携起手来对抗的国家是( )
A.德国 B.日本 C.美国 D.俄国
【答案】A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不列颠尼亚指的是英国,而玛丽安娜指的是法国,结合所学可得出,20世纪初,三国协约建立,其中就包括英国(核心)与法国,还有俄国,他们共同对付的是德国,A项正确;日本后来也加入协约国一方,排除B项;美国当时保持中立,排除C项;俄国属于协约国一方,排除D项。故选A项。
34.(2024·北京市大兴区·二模)下图是《世界大国制造业占世界制造业百分比(1880-1913年)》。该图可用于研究( )
A.彼得一世改革的内容 B.日本明治维新的影响
C.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D.“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
【答案】C
【详解】根据材料“《世界大国制造业占世界制造业百分比(1880-1913年)》”可以看出帝国主义国家在这一时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这是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C项正确;彼得一世改革时间是1860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日本明治维新是日本的改革,与其他国家无关,排除B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是在一战后,材料时间尚未一战,排除D项。故选C项。
35.(2024·北京市门头沟区·二模)有学者这样评价第一次世界大战:“因为欧洲看起来被削弱、分裂和不堪一击了,所以这些白人不再注定是殖民地的统治者了。”这说明一战( )
A.缓和了列强之间的矛盾 B.结束了人民的反战运动
C.终结了欧洲的优势地位 D.有利于被压迫地区解放
【答案】D
【详解】根据“因为欧洲看起来被削弱 分裂和不堪一击了,所以这些白人不再注定是殖民地的统治者了 ”可得出一战促进了思想解放,冲击了殖民体系,有利于被压迫地区民族解放,D项正确;材料中强调的是“白人不再注定是殖民地的统治者”,体现了推动了殖民地人民的反抗,而不是缓和列强之间的矛盾,排除A项;结束了人民的反战运动与事实不符,排除B项;终结了欧洲的优势地位过于绝对,实际上欧洲势力虽然削弱,但仍旧具有很大优势,排除C项。故选D项。
36.(2024·北京市顺义区·二模)某历史小组搜集了《马克思恩格斯在莱茵报印刷厂》《巴黎公社国民自卫队》《工人迅速占领彼得格勒》等图片,据此可知其研究的是( )
A.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 B.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C.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D.苏联模式的形成过程
【答案】A
【详解】依据题干“《马克思恩格斯在莱茵报印刷厂》《巴黎公社国民自卫队》《工人迅速占领彼得格勒》等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马克思恩格斯在莱茵报印刷厂》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巴黎的时期,《巴黎公社国民自卫队》是巴黎公社时期,《工人占领彼得格勒》是俄国十月革命时期,由此可知,题干描述的是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A项正确;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由甘地领导,排除B项;日本法西斯政权建立,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排除C项;苏联模式由斯大林确立,排除D项。故选A项。
37.(2024·北京市丰台区·二模)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国家,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伟大飞跃的历史事件是( )
A.《共产党宣言》发表 B.俄国十月革命
C.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D.万隆会议召开
【答案】B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国家,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伟大飞跃”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事件是指俄国的十月革命。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第一次将社会主义从理想变为现实,B项正确;《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排除A项;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发生在俄国十月革命以后,通过两个五年计划,苏联迅速实现了工业化,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1955年,万隆会议召开,这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B项。
38.(2024·北京市西城区·二模)以下示意图的标题应是( )
A.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B.资本主义制度在全球的扩展
C.一战后的国际秩序 D.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
【答案】D
【详解】根据材料示意图可知,材料描述了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巴黎公社和十月革命的胜利,因此标题应为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D项正确;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只能反映《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排除A项;资本主义在全球的扩展表现在日本明治维新、俄国农奴制改革等,排除B项;一战后的国际秩序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排除C项。故选D项。
39.(2024·北京市东城区·二模)有学者认为:“俄国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该学者旨在说明( )
A.彼得一世的全面改革使俄国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
B.亚历山大二世改革使俄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C.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D.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由战时盟友转变为战后敌手
【答案】C
【详解】根据题干“俄国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7年列宁领导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开创了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模式,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C项正确;彼得一世的全面改革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使俄国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但与材料“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不符,排除A项;亚历山大二世改革使俄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但是仍然保留了沙皇专制统治,与材料“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不符,排除B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由战时盟友转变为战后敌手,反映的是美苏冷战对峙,与材料“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40.(2024·北京市房山区·二模)这场革命借助战争完成了一次历史性的转换。俄国不再是资本主义的效仿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这场革命”是( )
A.光荣革命 B.二月革命 C.十月革命 D.国民革命
【答案】C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C项正确;光荣革命发生在英国,排除A项;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排除B项;国民革命发生在中国,排除D项。故选C项。
41.(2024·北京市东城区·二模)历史地图以简明特定的地图语言再现历史。从以下两幅图的对比中可以获取的历史信息( )
①欧洲出现了许多新兴的民族国家 ②欧洲的领土进行了重新划分
③第二次世界大战严重削弱了欧洲 ④英国完全衰落失去世界霸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详解】根据图片信息图一“阿尔萨斯—洛林”和图二“苏联、波兰,爱沙尼亚,捷克斯洛伐克”等信息可知,图片反应的是一战后,协约国还分别与其他战败国签订了一系列和约,这些和约与《凡尔赛条约》一起构成了凡尔赛体系,从图中可以看到欧洲的领土进行了重新划分,欧洲出现了许多新兴的民族国家,①②符合题意,A项正确;第二次世界大战严重削弱了欧洲与“阿尔萨斯—洛林”等不符,③不符合题意,英国完全衰落失去世界霸权的信息在图片中不能获取,④不符合题意,排除有③和④的选项,排除BCD项。故选A项。
42.(2024·北京市大兴区·二模)下表是一位历史人物的部分经历。他是( )
时间 1892年 1915年 1917年 1921年
事件 翻译《共产党宣言》 撰写《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最高阶段》 领导十月革命 实施“新经济政策”
A.马克思 B.列宁 C.斯大林 D.罗斯福
【答案】B
【详解】根据材料中“领导十月革命”“新经济政策”可知为材料中列举的是列宁的经历,领导了十月革命的胜利,实施新经济政策,B项正确;马克思的主要贡献是发表《共产党宣言》,而不是翻译《共产党宣言》,排除A项;斯大林主要领导苏联的农机集体化和工业化建设,排除C项;罗斯福于1933年在美国实施罗斯福新政,排除D项。故选B项。
43.(2024·北京市石景山区·二模)1921年,苏俄通过粮食税等市场机制建立工农联盟,同时允许私营企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并以租让制等形式在某些经济部门引入外国资本。这表明苏俄政府正在实施(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社会主义工业化” D.“农业集体化”
【答案】B
【详解】1921年春,苏维埃政府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包括: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允许使用雇佣劳动力和出租土地,农民可以自由买卖纳税后的剩余产品,实行自由贸易;允许私人经营中小企业;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题干的“允许私营企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并以租让制等形式在某些经济部门引入外国资本。”表明苏俄政府正在实施新经济政策,B项正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余粮征集制,排除A项;“社会主义工业化”在1921年还未实行,排除C项;“农业集体化”在1921年还未实行,排除D项。故选B项。
44.(2024·北京市昌平区·二模)1933年5月,美国政府成立了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为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和起码的救济。到1935年时,田纳西河两岸居民的收入提高了9倍。这得益于( )
A.废除了农奴制 B.提倡“文明开化”
C.实施新经济政策 D.推行“以工代赈”
【答案】D
【详解】依据题干中“1933年5月,美国政府成立了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为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和起码的救济。”和所学知识可知,反映的是罗斯福新政期间兴建公共工程、以工代赈的措施,实施的直接目的是提供就业机会,提高居民的收入,D项正确;俄国的1861年改革,废除了农奴制,排除A项;1868年日本的明治维新,提倡“文明开化”,排除B项;1921年,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排除C项。故选D项。
45.(2024·北京市燕山区·二模)基辛格说:“十多年来德国一步步摆脱凡尔赛和约的束缚:魏玛共和争取到免除赔款,解散盟国军事管制委员会,及盟军撤出莱茵区。希特勒打破对德国建军的限制、禁止征兵的规定及洛迦诺的裁军条款。即使在20世纪20年代德国便从不承认东欧的国界,盟国也从未坚持德国必须承认。最后是一连串的决定终于导致不可收拾的局面。”“不可收拾的局面”指的是( )
A.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B.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C.冷战的开始 D.经济危机的爆发
【答案】B
【详解】据材料“十多年来德国一步步摆脱凡尔赛和约的束缚:魏玛共和争取到免除赔款,解散盟国军事管制委员会,及盟军撤出莱茵区。希特勒打破对德国建军的限制、禁止征兵的规定及洛迦诺的裁军条款。即使在20世纪20年代德国便从不承认东欧的国界,盟国也从未坚持德国必须承认。最后是一连串的决定终于导致不可收拾的局面”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二战爆发前西方大国对德国的绥靖政策,纵容了法西斯德国的侵略扩张,导致二战的爆发,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凡尔赛和约”是一战后召开的巴黎和会签订的“对德和约”,故A项说法错误,排除A项;冷战是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与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之间进行的,排除C项;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46.(2024·北京市大兴区·二模)1943年,《开罗宣言》明确规定将日本窃取的台湾归还中国。1945年,旨在结束二战的《波茨坦公告》第八条规定,“《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据此可知,这两个文件( )
A.明确了中国对台湾的主权 B.彰显战后维护和平的决心
C.明确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D.强调反法西斯同盟重要性
【答案】A
【详解】根据材料“规定将日本窃取的台湾归还中国”“《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可知这两个文件强调和重申了台湾必须归还中国的问题,明确了中国对台湾的主权,A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战后和平相关问题,排除B项;开罗会议明确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排除C项;材料只提到关于中国台湾问题,强调反法西斯同盟重要性无法体现,排除D项。故选A项。
47.(2024·北京市门头沟区·二模)下图是某生复习“第二次世界大战”专题时绘制的思维导图。图中①处应填写( )
A.《联合国家宣言》发表 B.《开罗宣言》发表
C.雅尔塔会议召开 D.《波茨坦公告》发表
【答案】A
【详解】依据题干导图和所学可知,1939年9月,德军突袭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1940年德国开始轰炸英国。1941年12月,日军偷袭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美、英对日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1942年1月1日中、苏、美、英等26国在华盛顿发表的宣言,即《联合国家宣言》,其内容是签字国保证竭尽全力,互相合作,彻底打败德、意、日三国轴心及其附庸,决不单独与敌人停战或媾和。《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正式成立。此后,1942年7月至1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1944年6月,美、英盟军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加速了德国的灭亡。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综上所述,在图中①应填写《联合国家宣言》发表,A项正确;《开罗宣言》发表是在1943年,与思维导图不符,排除B项;雅尔塔会议召开于1945年,与思维导图不符,排除C项;发表《波茨坦公告》是在1945年,与思维导图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48.(2024·北京市石景山区·二模)以下二战中的重要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A.①③②④ B.①④③② C.③①②④ D.③②①④
【答案】A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1939年,德军闪击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②1942年1月,美、苏、英、中等26个国家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③1941年,日军偷袭美国的珍珠港,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④1945年4月,苏军攻占柏林,因此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序为:①③②④,A项正确;③日军偷袭珍珠港在④苏军攻克柏林之前,排除B项;③日军偷袭珍珠港晚于①德军闪击波兰,排除C项;②《联合国家宣言》晚于①德军闪击波兰,排除D项。故选A项。
49.(2024·北京市西城区·二模)据不完全统计,二战中全世界军民死亡6000多万人,消耗军费13000亿美元,物资损失42700亿美元,还造成无法用数字估量的精神创伤。以上材料说明二战( )
A.是帝国主义瓜分世界的战争 B.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灾难
C.促进了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 D.导致社会保障制度建立
【答案】B
【详解】根据题干“二战中全世界军民死亡6000多万人,消耗军费13000亿美元,物资损失42700亿美元,还造成无法用数字估量的精神创伤”可知,材料列举了二战给人类带来的损失和伤害,说明二战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灾难,B项正确;一战是帝国主义瓜分世界的战争,二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正义战争,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二战对殖民体系瓦解的作用,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二战后社会经济政策的变化,排除D项。故选B项。
50.(2024·北京市燕山区·二模)二战后,社会主义从一国发展到多国,在这些社会主义国家中,摆脱美国殖民统治,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是( )
A.阿尔及利亚 B.墨西哥 C.印度 D.古巴
【答案】D
【详解】1959年,古巴通过武装斗争,推翻美国扶植的傀儡政权,建立革命政府,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新政权实行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大庄园制,没收美国垄断资本在古巴的工矿企业,努力发展经济,C项正确;阿尔及利亚、墨西哥、印度独立后走的是资本主义道路,排除ABC项。故选D项。
51.(2024·北京市东城区·二模)下面的世界历史大事年表(部分)反映了( )
时间 事件
1920年 甘地发动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1959年 古巴推翻美国支持的独裁政权,走上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1960年 非洲有17个国家获得了独立
A.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兴起 B.资本主义殖民体系逐渐崩溃
C.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 D.世界多极化的趋势加快发展
【答案】B
【详解】根据材料“1920年甘地发动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1959年古巴推翻美国支持的独裁政权,走上社会主义发展道路,1960年非洲有17个国家获得了独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体现的内容都为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发展和推进,打击了资本主义殖民体系,体现了资本主义殖民体系逐渐崩溃,B项正确;17-19世纪初,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已经兴起,如爪哇人民反荷起义,中国太平天国运动等,材料体现的是亚非拉民族民族运动高涨和新发展,排除A项;材料体现了甘地非暴力不合作等亚非拉民族民族运动的发展,而非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排除C项;材料信息仅包含了亚非拉民族民族运动,与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快发展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52.(2024·北京市昌平区·二模)20世纪50年代,美苏两国都形成了以自己为核心的政治军事联盟,它们之间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发展成为集团对抗,将世界推入了一个紧张时代。这表明( )
A.世界殖民体系逐渐崩溃 B.两极格局形成
C.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D.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答案】B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20世纪50年代,美苏两国都形成了以自己为核心的政治军事联盟,它们之间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发展成为集团对抗,将世界推入了一个紧张时代。”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美苏冷战对抗,1949年,以美国为中心形成了北约军事集团;1955年,以苏联为中心形成了华约军事集团。美苏双方互相敌对,进而发展为两大军事集团的全面冷战对峙,两极格局形成,B项正确;世界殖民体系逐渐崩溃,与题干“它们之间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发展成为集团对抗”不符,排除A项;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结束,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与题干“美苏两国都形成了以自己为核心的政治军事联盟”不符,排除C项;经济全球化与题干信息“政治军事联盟”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53.(2024·北京市西城区·二模)1964年1月27日,中国《人民日报》和法国《世界报》同时在头版刊登中法两国建交的消息,被西方舆论喻为“一次突发的外交核爆炸”。此比喻反映出当时的国际形势是( )
A.列强在全球掀起瓜分狂潮 B.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冷战对峙
C.世界多极化趋势不断发展 D.亚非拉国家民族民主运动不断高涨
【答案】B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1964年中法建交冲击了当时的美苏两极格局,对于当时的国际局势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此被称为“一次突发的外交核爆炸”,B项正确;19世纪末列强在全球掀起瓜分狂潮,排除A项;多极化趋势发展的表现是欧洲复兴、日本崛起、中国实力增强和广大发展中国家话语权扩大,排除C项;材料强调中法建交,与亚非拉国家民族民主运动不断高涨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54.(2024·北京市门头沟区·二模)有学者认为,它是一种“国际体系”,这种“国际体系”的特点是两极对抗、意识形态尖锐对立和积极动员盟国参与各个领域的激烈斗争,这种斗争持续于1945-1989年间。它是( )
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B.联合国安全理事会
C.冷战 D.世界贸易组织
【答案】C
【详解】根据材料“这种“国际体系”的特点是两极对抗、意识形态尖锐对立和积极动员盟国参与各个领域的激烈斗争,这种斗争持续于1945-1989年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5年开始美苏从二战时期的盟友转变为对峙竞争,1947年杜鲁门主义出台标志着冷战都开始,之后双方从政治、经济和军事等各方面展开竞争,1989年发生东欧剧变,1991年苏联解体,冷战对峙局面结束,C项正确;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形成的格局,时间上不符,排除A项;联合国安全理事会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为宗旨的国际组织,不属于国际体系,排除B项;世界贸易组织是经济方面的国际组织,与两极对抗、意识形态尖锐对立等信息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55.(2024·北京市顺义区·二模)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下表①②处的内容应为( )
史事 结论
萨拉热窝事件 ①
诺曼底登陆 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
② 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冷战开始
纳米比亚独立 所有非洲国家都摆脱了殖民主义的枷锁
A.①一战的导火索 ②马歇尔计划的提出
B.①一战中最激烈的战役 ②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C.①一战的导火索 ②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D.①一战中最激烈的战役 ②北约与华约的对峙
【答案】C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4年6月28日,斐迪南大公夫妇在萨拉热窝被塞尔维亚族青年普林西普刺杀。这就是萨拉热窝事件。这一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冷战开始,C项正确;马歇尔计划是美国援助欧洲计划,排除A项;一战中最惨烈的战役是凡尔登战役,排除BD项。故选C项。
56.(2024·北京市东城区·二模)某同学通过绘制示意图梳理知识,据此判断他整理的历史线索是( )
A.不结盟运动兴起 B.冷战的发展历程
C.全球性经济危机 D.联合国维和行动
【答案】B
【详解】根据“铁幕演说、杜鲁门主义、北约华约成立、苏联解体”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铁幕演说是指1946年3月5日,英国前首相温斯顿·丘吉尔在美国富尔顿城威斯敏斯特学院发表的反苏联、反共产主义的演说,又称铁幕演说,正式拉开了美苏冷战的序幕,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冷战开始,美苏双方互相敌对,进而发展为两大集团的全面冷战对峙,两极格局形成,1991年年底,苏联解体,标志着东西方两大阵营对峙的冷战格局结束,世界开始朝向多极化趋势发展,因此根据示意图整理的历史线索是冷战的发展历程,B项正确;不结盟运动兴起是针对当时东西方两大军事集团严重对抗殃及广大中小国家的情况,提出了不结盟的主张,排除A项;全球性经济危机与“铁幕演说、杜鲁门主义、北约华约成立、苏联解体”等信息不符,排除C项;联合国维和行动是为了维护地区和平,与材料等信息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57.(2024·北京市石景山区·二模)以下史实与主题对应正确的是( )
主题 史实
A 美苏冷战 杜鲁门主义、德国的分裂
B 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九国公约》、日本的崛起
C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马歇尔计划、东欧剧变
D 二战后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 印度民族大起义、“非洲年”
A.A B.B C.C D.D
【答案】A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7年杜鲁门主义出台,标志着冷战正式开始。德国的分裂,标志着欧洲冷战对峙局面基本形成。这两个事件都属于美苏冷战的表现,A项正确;《九国公约》签署于1922年,属于一战后华盛顿体系的内容,与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不符,排除B项;马歇尔计划是美国对西欧的经济援助计划,与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无关,排除C项;1857年印度爆发民族大起义,不属于二战后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排除D项。故选A项。
58.(2024·北京市海淀区·二模)对以下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
1935年,美国国会通过《社会保障法》,内容包括养老金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及向无依无靠者提供救济。 1948年,英国宣布成为“福利国家”。20世纪80年代撒切尔夫人强调,社会保障制度是一张安全网,“防止人们跌入深渊”。
A.一定程度缓和了社会矛盾 B.体现了“以工代赈”的管理办法
C.推动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 D.解决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答案】A
【详解】据材料“ 1935年,美国国会通过《社会保障法》,内容包括养老金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及向无依无靠者提供救济”“1948年,英国宣布成为‘福利国家’。20世纪80年代撒切尔夫人强调,社会保障制度是一张安全网,‘防止人们跌入深渊’”可知,两则材料分别反映的是美国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中通过社会保障法的实施,安定民心,缓和社会矛盾;而英国在二战后通过“福利国家”的实施,保障人们的最低生活水平,其目的也是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A项符合题意,A项正确;“以工代赈”指政府投资建设基础设施工程,受赈济者通过参与工程建设获得劳务报酬,以此替代直接赈济,材料未涉及,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美国和英国在不同时期采取的几乎是相同的措施,来缓和社会矛盾,但与欧洲一体化无关,排除C项;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矛盾,无法解决,D项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59.(2024·北京市昌平区·二模)下表内容体现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
国家 时间 措施
英国 1946年 颁布《国民保险法》
法国 1951年 颁布《失业救助法》
美国 20世纪50年代 修订《社会保障法》
德国 1961年 通过《社会救助法》
A.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B.把发展经济作为首要任务
C.建立和发展社会保障制度 D.民族解放运动空前高涨
【答案】C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颁布《国民保险法》、颁布《失业救助法》、修订《社会保障法》、通过《社会救助法》”可知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了社会保障制度,缓和了社会矛盾,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社会环境,C项正确;苏联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与题干这些国家无关,排除A项;题干描述的是社会保障制度,无法得出把发展经济作为首要任务,排除B项;民族解放运动主要发生在广大亚非拉地区,与题干这些资本主义国家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60.(2024·北京市顺义区·二模)以下示意图中的内容相互对应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体现在欧洲的联合、美国的发展与日本的崛起、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等方面,B项正确;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是一战的背景,与法西斯侵略扩张无关,排除A项;万隆会议在1955年召开,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无关,排除C项;两极格局属于美苏冷战,与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61.(2024·北京市大兴区·二模)某学习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研究内容有:南美解放者、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和“非洲年”。其研究的主题是( )
A.一战后世界新秩序的建立 B.两极格局的形成
C.亚非拉地区民族独立运动 D.经济全球化加强
【答案】C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8世纪末19世纪初,争取独立的运动在拉丁美洲兴起,玻利瓦尔是众多英雄中的杰出代表,他率领起义军解放了西班牙在南美洲的殖民地,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 在甘地的领导下,印度走上了非暴力不合作的反抗道路;1960年,非洲有17个国家获得独立。这一年因此被称为“非洲年”。据南美的“解放者”、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和“非洲年”推断,这体现了亚非拉国家民族民主运动,故研究的主题最可能是亚非拉国家民族独立运动,C项正确;建立的一战后世界新秩序是指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排除A项;北约和华约的建立两极格局的形成,排除B项;经济全球化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经济全球化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故选C项。
62.(2024·北京市丰台区·二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空前高涨。1945~1991年全世界有90多个国家摆脱了殖民统治获得独立。这表明( )
A.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 B.区域集团化的发展
C.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 D.全球化进程的加快
【答案】C
【详解】据材料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空前高涨。1945~1991年全世界有90多个国家摆脱了殖民统治获得独立。这表明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1945~1991年全世界有90多个国家摆脱了殖民统治获得独立”,而未涉及独立后的国家建立了何种性质的国家,A项不符题意,排除A项;材料主旨是强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空前高涨”,没有涉及区域集团化(如欧共体、北美自由贸易区等)的发展,排除B项;材料主旨是强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空前高涨”,没有强调全球经济联系加强(全球化)等内容,排除D项。故选C项。
63.(2024·北京市西城区·二模)以下两幅照片共同反映了( )
A.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 B.非洲国家彻底摆脱殖民主义枷锁
C.发展中国家的力量不断增强 D.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时代潮流
【答案】C
【详解】根据材料中分别为1955年万隆会议和1961年不结盟运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两次会议都是发展中国家召开解决国际问题的,说明发展中国家的力量不断增强,C项正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与不结盟运动无关,排除A项;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标志着非洲国家彻底摆脱殖民主义枷锁,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B项;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时代潮流,排除D项。故选C项。
64.(2024·北京市石景山区·二模)进入21世纪后,在新的机遇与挑战面前,中国作为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和国际秩序的维护者,正为世界作着更大的贡献。具体表现有( )
①推进大国协调合作,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②参加雅尔塔会议,反对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
③积极推动全球治理变革,不断贡献中国智慧
④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世界经济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C
【详解】结合所学现代中国外交成就的知识可知,进入21世纪后,中国推进大国协调合作,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①正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③正确;中国十八大后,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④正确。①③④符合题意,C项正确;雅尔塔会议召开于1945年,与材料时间不符,②不符合题意,排除ABD项。故选C项。
65.(2024·北京市西城区·二模)截至2023年4月,中国已经与151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涵盖世界上三分之二的国家和三分之一的国际组织。据世界银行预测,到2030年,共建“一带一路”相关投资有望使共建国家4000多万人摆脱贫困。这说明该倡议( )
A.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B.消除了霸权主义对世界和平的威胁
C.彻底解决了全球的贫困问题 D.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
【答案】D
【详解】根据“截至2023年4月,中国已经与151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有望使共建国家4000多万人摆脱贫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建设,表明中国努力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D项正确;材料并未提及我国科技创新对经济的作用,无法说明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排除A项;消除了霸权主义对世界和平的威胁,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彻底解决了全球的贫困问题表述过于绝对,排除C项。故选D项。
66.(2024·北京市门头沟区·二模)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
A.20世纪50年代,一些新独立的民族国家发起了不结盟运动
B.1979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
C.20世纪90年代以来,互联网在全球迅速普及
D.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对世界格局产生重大影响
【答案】D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对世界格局产生重大影响,是对中国取得经济成就对世界影响的评价,属于历史解释,D项正确;20世纪50年代,一些新独立的民族国家发起了不结盟运动属于历史事实,排除A项;1979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是一种客观描述历史事件,排除B项;20世纪90年代以来,互联网在全球迅速普及属于对互联网普及这一现象的客观描述,排除C项。故选D项。
67.(2024·北京市丰台区·二模)某校开展主题为“20世纪国际关系格局演变”项目式学习。下列属于这一主题的是( )
①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②两极格局形成
③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 ④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A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③苏联解体后,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④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与第三次科技革命有关,不属于国际关系格局的内容。因此叙述正确的是①②③,A项正确;叙述错误的是④,BCD选项中都包含④,排除BCD项。故选A项。
68.(2024·北京市燕山区·二模)当今支撑、协调世界经济和政治的两大支柱是( )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答案】B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联合国是二战后成立的国际组织,致力于促进各国在国际法、国际安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权、公民自由、政治自由、民主及实现持久世界和平方面的合作;世界贸易组织是当代最重要的国际经济组织之一,拥有160个成员国,成员国贸易总额达到全球的97%,有“经济联合国”之称。联合国和世界贸易组织成为支撑、协调世界政治、经济的两大支柱,推动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故B符合题意;1946年国际联盟解散、1995年1月1日,在关贸总协定的基础上,成立了世界贸易组织,故含有①③的ACD不合题意。故选B项。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专题04 选择题汇编——世界史--2024年北京市中考历史二模试题分项汇编(原卷版 解析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