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网络参考版)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试卷 新课标综合卷(含部分解析)

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新课标综合卷
历史试卷
1.考古学者在某史前遗址发掘出1300余座墓葬,大、中、小三类墓葬分别占总数的不到1%、近10%和90%。其中大型墓葬规模大、随葬品丰富,出土了成套的石制、陶制礼器等。据此可以推断,该遗址处于
A.旧石器时代早期
B.旧石器时代晚期
C.新石器时代早期
D.新石器时代晚期
2.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纷纷进行政治变革,争相延揽人才,诸子百家大都呼吁“选贤与能”。不认同这一理念的学派是
A.儒家
B.墨家
C.道家
D.法家
3.三国魏代汉、西晋代魏,都通过“禅让”实现:权臣在切实掌握军政权力后,皇帝下诏表彰其功业、德行,表示尊重天意、民心,主动让位;公卿大臣则群起劝进,权臣再三谦退,“不得已”建立新政权。“禅让”反复出现
A.保障了政治和平稳定
B.放弃了血缘世袭传统
C.维护了特权阶层利益
D.巩固了儒学忠孝伦理
4.表1所列史书皆涉及南宋初年与金朝关系,研讨这一问题,首先应信重的是
A.《宋史》
B.《三朝北盟会编》
C.《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D.《宋史纪事本末》
5.清乾隆进士李调元在《卖田说》中借佃户王某之口说明“卖田以佃田”的好处:家中有十亩耕地,难以养活十口之家;卖出自己的十亩地,则可以长期租佃一百亩维持生计,且能免于官府钱粮加派。当时农业中租佃关系的盛行
A.延续了个体农耕方式
B.遏制了土地兼并扩大
C.抑制了商业货币经济
D.削减了国家赋税来源
6.表2是清末新军第九镇、第八镇及第二十一协军官的来源构成。这可用于说明新军
A.抵制了列强入侵
B.导致了军阀势力扩大
C.引发了军阀混战
D.助推了民主革命发展
7.公元前5世纪,波斯的一份契约记载,有商人承租了国王的私有水源、土地,并以土地收成支付租费;另一份契约记载,商人将份地、农具和种子等租给他人,承租人需要按要求支付小麦、扁豆、芝麻等。据此可知,当时波斯
A.开始出现经营借贷业务的商人
B.地租的征收以实物为主
C.成为西亚最早使用契约的国家
D.国王占有全部生产资料
8.16世纪上半叶,航海家在太平洋开发了连接美洲和亚洲的东风带海上走廊,中后期利用日本洋流从菲律宾群岛航行至美洲西海岸;17世纪初,荷兰人利用西风带环球航行。16至17世纪的航海活动
A.激发“地圆说”的形成
B.表明世界殖民体系的确立
C.导致陆路贸易基本停滞
D.促进了贵金属的全球流动
9.17世纪,法国某细布工场雇佣近1700人,分属于制作轮子与刀具、清洗、上色、整经等部门。织布分为多道工序,其中压印、绣花等通常由妇女承担。这可用于说明
A.生产方式变革的条件渐趋成熟
B.机器大生产强化对工人管理
C.现代工厂制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D.工业革命促进女性地位提升
10.1897年,西非黄金海岸成立“土著居民权利保护协会”,主要成员是地方首领和受过西式教育的上层人士。他们成功抵制了殖民者将大片土地宣布为“无人居住土地”的企图。20世纪初,类似团体在非洲其他殖民地也相继成立。这些团体的存在
A.促使和平抗争成为主要斗争形式
B.推动了非洲首个政党的诞生
C.帮助大多数地区免于沦为殖民地
D.促进了民族独立思想的传播
11.1917年10月8日,新的彼得格勒苏维埃执行委员会成立,由13名布尔什维克、6名社会革命党人和3名孟什维克组成,布尔什维克党人当选为苏维埃主席。在莫斯科等大城市的苏维埃中,布尔什维克党人也取得了主导地位。这
A.表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完成
B.奠定了十月革命胜利的组织基础
C.加速了罗曼诺夫王朝的灭亡
D.标志著苏维埃政权取代临时政府
12.1956年苏伊士运河危机爆发后,美国大量抛售英镑,导致英国外汇储备骤减。英国抱怨美国的行为是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宗旨和精神“不可饶恕的背叛"。最终,英国停止了对埃及的军事干涉行动。这反映出
A.美元占据国际货币体系主导地位
B.埃及民族解放运动获得广泛支持
C.布雷顿森林体系走向瓦解
D.西方大国间盟友关系破裂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在同一块耕地上连续耕作,重视水利灌溉、粪肥使用及田间管理,是我国古代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特征。先秦出现的连作制在两汉发展成熟。魏晋南北朝时期冬小麦种植的推广,为豆类作物与大、小麦的轮作提供了条件,麦类作物收获量为播种量的44~200倍,唐代北方麦豆两熟制普及。宋代南方水稻育秧、插秧技术推广与提升,普遍实行稻麦轮作,同时圩田、梯田等大量出现。明清随着美洲作物的传入、双季稻的推广,轮作物种更为丰富,山地、丘陵等得到进一步利用。传统农业的不断发展,为中华文明生生不息提供了经济支撑。
——摘编自赵德馨主编《中国经济通史》等
材料二
罗马帝国时期,农业中普遍采用轮作制。4世纪后,法兰克人从罗马人那里掌握了二圃耕作方式,轮流耕种全年耕地的1/2。10世纪起,重犁的采用以及长达300年的大垦荒运动,扩大了耕地面积。三圃制流渐流行,耕地依自然条件划分为三大块,分别进行春播(大麦、燕麦等)秋收、秋播(小麦、黑麦等)夏收和休耕。耕地收割完毕和休耕的土地成为"敞地",作为公用牧场。13世纪,豆科植场加入轮种,谷物收获量为播种量的3~4倍。14、15世纪,粗放农业开始向集约农业过渡,农业与畜牧业进一步结合,葡萄、啤酒花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大增,近代西欧农业的许多特征逐渐形成。
——摘编白马克垚《西欧封建经济形态研究》等
(1)根据材料,概括中国与西欧古代农业在土地利用方式上的主要差异。(13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中国和西欧古代农业对文明发展的影响。(12分)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1932年中国重要新闻标题摘编如下:
锦州撤防辽西尽陷;蒋汪昨晚在杭晤谈;溥仪竟作傀儡;日本大批军批昨日到沪;蒋汪均决长住首都:日本毁我经济中心,上海闸北惨化灰烬;日军自昨晨猛烈总攻,我军沉勇坚守击退之;十九路军奉令开闽;蒋介石又做鄂豫皖“剿赤”总司令;全国红军继续大获全胜;国民党军阀大调白军布置进攻苏区;日军果进犯热河;湘鄂赣红军二次大胜利;国民党进攻苏区;愧儡组织近状;全线出击,红军捷报频传。
——摘编自陈益民、江沛主编《老新闻1931-1939》
结合所学中国近现代史知识,择取材料中的有关时事,拟定一个主题,写一篇短评。(要求:主题正确,运用材料,史实准确,评论合理。)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一
“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建立起一些原来没有的工业制造部门,如汽车、重型机器、新式车床等。此后机械制造业获得长足发展,形成东北、西南、西北、中南等各具特色的制造基地。装备制造业作为中国最大的制造业部门,在改革开放中走在前列,重大装备研制开发能力大幅提高,国际竞争力快速提升。
——摘编自当代中国研究所《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等
材料二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装备制造业发展。机械工业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全力推进行业转型升级,十年间创新成果丰硕,机械产品自给率超过85%,国产“华龙一号”“国和一号”三代核电机组等成套装备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同时,在国家产业政策引导下,机械工业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中国装备制造业稳居世界第一。
——摘编自徐念沙《十年辉煌挺起装备制造的脊梁》等
(1)根据材料,概述新中国成立以来装备制造业的发展。(9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时代推动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主要因素。(6分)
参考答案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大型墓葬规模大、随葬品丰富,出土了成套的石制、陶制礼器等”可提取出随葬品种类多样且出现了礼器,结合所学可知,礼器出现于仰韶文化时期,而仰韶文化属于新石器时代,同时根据材料“大型墓葬规模大、随葬品丰富”可知出现了贫富分化,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出现了贫富分化的现象,因此可知该遗址处于新石器时代晚期,D项正确;根据材料可知,该遗址出现了随葬品和礼器,这说明当时已经出现了贫富分化,而旧石器时代,尚未出现贫富分化,因此排除A,B项;根据材料“大型墓葬规模大、随葬品丰富,出土了成套的石制、陶制礼器等”可知,该遗址已经出现了陶器,而新石器时代早期,出现了陶器,因此不能确定该遗址一定处于新石器时代早期,排除C项。
【答案】C
【解析】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纷纷进行政治变革,争相延揽人才,诸子百家大都呼吁“选贤与能”,属于变法派,符合当时的政治需求,是历史发展趋势。儒家代表孔子和孟子就积极奔走各国宣传仁义之道;墨家代表墨子则倡导兼爱非攻,这些都有利于政治稳定,推动社会发展。但道家主张“无为而治”,主张“小国寡民”,不符合当时的社会现实,故C符合题意。
【答案】C
【解析】巩固了儒学忠孝伦理。三国魏代汉、西晋代魏的“禅让”过程,表面上是尊重天意、民心,实际上是通过儒家的道德标准和礼仪来合法化政权更迭,体现了对儒家忠孝伦理的遵循和维护。这种做法有助于在社会上树立忠君尊上的思想,巩固统治者的合法性,同时也强化了儒学的社会地位。虽然“禅让”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暴力冲突,但并不能保障政治和平稳定,也不是真正放弃血缘世袭传统,而是将血缘与政治权力相结合的新方式。特权阶层利益的维护也不是“禅让”过程的主要目的。
【答案】B
【解析】在研究南宋初年与金朝关系的问题时,首先应该重视的是史料的来源和成书的时间,因为这些因素会影响史料的可靠性和客观性。《三朝北盟会编》是南宋中期的作品,它按时间汇编了徽宗、钦宗、高宗时期宋金和战的史料,成书时间相对较早,更接近南宋初年的历史事件,因此是一个很重要的史料,综合考虑,研讨南宋初年与金朝关系问题时,首先应该重视的是成书时间较早、更接近历史事件的史料,故选B;《宋史》是元朝后期的作品,虽然是根据宋朝的国史和实录编撰的,但是由于成书时间距离南宋初年较远,可能受到元朝政治立场的影响,因此不是最直接、最原始的史料,排除A;《建炎以来系年要录》是南宋后期的作品,虽然也是根据南宋高宗朝的国史和文集编成的,但是成书时间比《三朝北盟会编》晚,可能受到后来政治和社会环境的影响,排除C;《宋史纪事本末》是明朝后期的作品,成书时间最晚,距离南宋初年有很长的时间跨度,同样可能受到后来时代的影响,排除D。
【答案】A
【解析】延续了个体农耕方式。清代农业中租佃关系的盛行,使得农民可以通过租种土地继续从事农业生产,尽管他们可能不再拥有土地所有权,但依然能够以个体农户的身份进行耕作。这种现象实际上延续了传统的个体农耕方式,而不是抑制或遏制了土地兼并或商业货币经济的发展。同时,租佃关系的存在也可能增加了国家赋税的来源,因为佃农需要向地主支付租金,地主则需向国家缴纳赋税。租佃关系本身并不直接削减国家赋税来源。
【答案】D
【解析】助推了民主革命发展。从表格中可以看出,新军中的军官来源主要是国内学生和士人,这些人受过一定的教育,更容易接受新的思想和观念,包括民主革命的思想。留学生也占一定比例,他们可能受到西方政治理念的影响。新军的这种构成特点,使得它成为推动辛亥革命的重要力量,许多新军军官后来成为了革命党人或支持者,从而助推了民主革命的发展。新军的建立并没有直接抵制列强入侵,也没有必然导致军阀势力扩大或引发军阀混战,但军官来源的教育背景确实与晚清至民国初年的政治变革密切相关。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商人承租了国王的私有水源、土地,并以土地收成支付租费”、“商人将份地、农具和种子等租给他人,承租人需要按要求支付小麦、扁豆、芝麻等”可知,当时波斯地租的征收以实物为主,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经营借贷业务的商人,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契约的使用情况,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国王占有全部生产资料的情况,故D项错误。故选B。
【答案】D
【解析】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东西方贸易的发展,加大了东方与西方的交流,金银等贵金属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加快,货币的作用日益增强,资本主义得到了促进和发展,因此答案选D项;地圆说在16世纪以前就已经形成,新航路的开辟证明了地圆说的正确,A项排除;世界殖民体系的确立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B项排除;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陆路贸易的发展,C项排除。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17世纪,法国某细布工场雇佣近1700人,分属于制作轮子与刀具、清洗、上色、整经等部门。织布分为多道工序,其中压印、绣花等通常由妇女承担”可知,17世纪的法国某一工场分工明确,雇佣人数较多,说明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条件渐趋成熟,故选A;B是工业革命后的情况,排除;C、D中的“现代工厂制度”“工业革命”都是18世纪的事情,排除。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20世纪初非洲大陆本土的抵抗运动逐渐增多,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些运动从思想上促进了民族独立思想的传播,为二战后非洲的民族独立运动埋下了思想的种子,故选D项;根据所学内容,殖民地人民的斗争形式有和平斗争也有暴力斗争,且材料内容主要体现的是非洲大陆本土人民的抗争,不能体现和平抗争成为主要斗争形式,排除A项;根据材料可知,非洲大陆的本土的抵抗运动逐渐增多,这些团体是反对殖民者入侵的团体而非政党,不能体现推动了非洲首个政党的诞生,排除B项;根据所学内容可知,到二战前夕,除了埃及、埃塞俄比亚和利比里亚三个独立国家外,非洲大陆其余地区都沦为欧洲国家的殖民地,这和材料中提到的抵制情况无关,故C项表述错误,排除。
【答案】B
【解析】据材料“新的彼得格勒苏维埃执行委员会成立……布尔什维克党人当选为苏维埃主席”“在莫斯科等大城市的苏维埃中,布尔什维克党人也取得了主导地位”,可得出布尔什维克党掌握了彼得格勒苏维埃和莫斯科等大城市的苏维埃,为十月革命的胜利奠定了组织基础,故选B;二月革命才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且此时已经完成,排除A;布尔什维克党人掌握彼得格勒和莫斯科等大城市的苏维埃,与罗曼诺夫王朝的灭亡没有必然联系,排除C;取代临时政府标志是十月革命的胜利,即城区的战斗胜利,排除D。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美国大量抛售英镑,导致英国外汇储备骤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元与英镑都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重要货币,美国的行为造成英国外汇储备骤减,迫使英国停止对埃及的军事干涉,表明美元占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主导地位,故选A;埃及民族解放运动获得广泛支持在材料中缺乏有力论据,排除B;布雷顿森林体系走向瓦解是在1973年,排除C;英国停止对埃及的军事干涉与西方大国间盟友关系破裂没有必然联系,排除D。
【答案】(1) 中国:以精耕细作、连续耕作为特征;多种作物轮作;注重水利建设;耕地类型多样,如圩田、梯田等。西欧:以轮作制为基本特征;三圃耕作制流行;敞地制作为耕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与畜牧业结合。
(2)中国: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为中华文明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使得中国长期领先世界农业水平。这种农业模式也塑造了中华民族勤劳、吃苦耐劳的品格;有利于多民族国家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发达的农业也促进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成为古代中国长期领先世界的重要原因。
西欧:古代农业的发展推动了封建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同时促进了西欧社会经济的转型;农业技术的革新也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为西欧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西欧农业的发展也促进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以及近代科学的兴起,推动了西欧社会的变化与进步。
【答案】参考答案一
主题:1932年:中国局部抗战的兴起和革命形势的发展
短评:
1932年,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重要的年份。这一年,中国局部抗战的兴起和革命形势的发展,标志着中国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首先,局部抗战的兴起是这一年最显著的特点之一。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使得锦州撤防,辽西尽陷,上海闸北惨化灰烬。然而,中国军队和人民并没有屈服于侵略者的淫威。他们奋起抗争,如日军自昨晨猛烈总攻,我军沉勇坚守击退之;十九路军奉令开闽,全线出击,红军捷报频传。这些英勇的斗争,标志着中国局部抗战的兴起。
其次,革命形势的发展也是1932年的一个重要特点。这一年,国民党内部分崩离析,军阀混战,国民党军阀大调白军布置进攻苏区。然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势力却在全国各地取得了重大胜利。如全国红军继续大获胜,湘鄂赣红军二次大胜利。这些胜利,不仅沉重地打击了国民党统治,也为后来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总之,1932年中国局部抗战的兴起和革命形势的发展,标志着中国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这一年,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和革命斗争中表现出的英勇和智慧,将永远镌刻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
参考答案二:
标题:1932年的中国:民族危机与抗日烽火
在1932年的中国,时事多舛,民族危机深重。这一年,日本侵略者在中国领土上肆意横行,从锦州撤防到辽西陷落,再到上海闸北化为灰烬,无不显示出侵略者的凶残和野心。同时,傀儡政权的出现更是加剧了中华民族的屈辱和痛苦。然而,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人民的抗日意志更加坚定。
面对外敌入侵,无论是国民党军队还是红军战士,都展现出了顽强的抵抗精神。他们在武器装备劣势的情况下,依然能够沉勇坚守、击退日军的猛烈进攻。更令人敬佩的是,全国红军在苏区战场上全线出击,捷报频传,这充分证明了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
与此同时,国内政治形势也异常复杂。蒋介石一方面对红军进行“剿灭”行动,另一方面又不得不应对来自日本方面的压力。这种内外交困的局面,使得中国的抗日战争更加艰难。但无论如何,中国人民始终没有放弃抵抗到底的信念。
综上所述,1932年的中国是一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时代。在面对民族存亡的关键时刻,中国人民展现出了英勇无畏、团结一心的民族精神。这种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奋斗不息。
参考答案三:1932年的中国:民族抗争与内战交织
1932年,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充满挑战和动荡的时期。这一年,中国不仅面临着外敌的侵略,还深陷内战的泥潭。从上述新闻标题摘编中,我们可以看到两个主要的矛盾:一是中日之间的民族抗争,二是国民党与共产党之间的内战。
首先,日本的侵略行动对中国构成了严重的威胁。"锦州撤防辽西尽陷"和"日军果进犯热河"等标题揭示了日本军队对中国东北和热河地区的侵略,这不仅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也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日本毁我经济中心,上海闸北惨化灰烬"更是凸显了日本侵略给中国经济和人民生活造成的重大损失。
其次,国民党与共产党之间的内战也在这一年达到了高潮。"蒋介石又做鄂豫皖‘剿赤’总司令"和"国民党军阀大调白军布置进攻苏区"等标题,反映了国民党对共产党的军事行动。然而,"全国红军继续大获全胜"和"湘鄂赣红军二次大胜利"等标题,则显示了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在抗击国民党军队中取得的一系列胜利。
在这种内外交困的情况下,中国的社会矛盾和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然而,正如"全线出击,红军捷报频传"这一标题所显示的,中国人民并没有屈服于侵略者和内战的压力,而是展现出了坚强的抗争精神和不屈的意志。
综上所述,1932年的中国,是一个民族抗争与内战交织的时期。这一时期的中国历史,不仅反映了国家和民族的苦难,也展现了中国人民的坚韧和勇气。这段历史对我们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只有团结一致,才能有效应对内外挑战,实现国家的繁荣和民族的复兴。
【答案】(1)在“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建立了许多新的工业制造部门,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制造基地,机械制造业也得到了长足发展。改革开放后,装备制造业成为我国最大的制造业部门,重大装备研制开发能力大幅提高,国际竞争力快速提升。同时,党的十八大以来,装备制造业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全力推进行业转型升级,创新成果丰硕,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转型升级步伐加快。这些变化使得中国装备制造业稳居世界第一。
(2)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和政策支持;机械工业的高质量发展;创新成果丰硕,自主研发能力增强;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转型升级的推进;国际市场竞争的加剧。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网络参考版)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试卷 新课标综合卷(含部分解析)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