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
一、选择题
1.中国政府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一国两制”构想,其总体目标是为了( )
A.解决香港、澳门回归问题 B.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C.和平的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D.推动沿海对外开放
2.在“一国两制”基础上香港、澳门回归后发生的主要变化是 ( )
A.主权归属 B.社会制度 C.经济制度 D.社会生活
3. 图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民族团结 B.祖国统一 C.国防建设 D.文化繁荣
4.1987年,台湾民众发起返乡活动,散发传单,要求台湾当局允许民众回大陆探亲访友、寻根问祖。这反映了( )
A.民众要求打破两岸隔绝状态 B.两岸政党开始政治对话
C.香港澳门回归产生重大影响 D.两岸三通局面完全形成
5.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维护两岸和平、促进共同发展、造福两岸同胞的正确道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是( )
A.实现直接“三通” B.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加强经济密切合作 D.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6. 歌曲《爱我中华》谱写了56个民族交融相处,生生不息,共同铸造中华民族辉煌的历史篇章。下列哪一项政治制度的实行体现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和兴盛( )
A.政治协商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一国两制”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7.今年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2周年。它的成立得益于我国实行了(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改革开放政策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一国两制”
8. 我国的省级民族自治区不包括( )
A.新疆 B.广西 C.青海 D.西藏
9.2014年,“壮族三月三”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广西将“壮族三月三”确定为假期,自治区内全体公民放假2天。这些做法( )
①提高了壮族在其他民族中的地位 ②体现了对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尊重
③实现了少数民族地区协调发展 ④有利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10. 西藏自治区成立后,卫生、教育事业发展取得明显成就。西藏取得这些成就的最主要因素是(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B.中共领导的政治协商制度的实施
C.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的贯彻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
11.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提出了不同的方针。以下方针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打倒列强,铲除军阀 ②一国两制,和平统一
③停止内战,共同抗日 ④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②④①③ D.①③④②
12.在一本名为《回归路》的书籍中,记录着20世界80年代中国政府为实现中国统一大业所作出的努力,其中应包括( )
①中英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②中葡签署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 ③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 ④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今年是2019年,新的历史坐标,以下这些时间节点不正确的是( )
A.五四运动110周年 B.新中国成立70周年
C.澳门回归20周年 D.中美建交40周年
14.1954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材料反映出新中国重要的政治制度是( )
A.村民选举“海选”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一国两制”的构想 D.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
15.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和海峡交流基金会于1992年达成的重要共识是( )
A.台湾当局调整“三不”政策
B.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将“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写进两会会谈协议
D.两岸实现直接“三通”
16.2019年1月2日上午10时,《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习近平出席纪念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回顾历史,是为了启迪今天、昭示明天,祖国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维护两岸和平、促进共同发展、造福两岸同胞的正确道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是( )
A.实现直接“三通” B.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加强经济密切合作 D.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17.对如图所示邮票解读不合理的是( )
A.香港1997年回归祖国
B.香港问题解决是“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
C.邓小平为香港回归作出巨大贡献
D.2018年是香港回归祖国50周年
18.2018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我们要继续贯彻对台工作大政方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在“九二共识”基础上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这是因为( )
①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②两岸人民多走动、多交流、多沟通
③有利于维护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④有利于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9.2017年12月14日上午,台湾著名诗人、学者余光中先生因病辞世。他的《乡愁》寄托着他对祖国大陆的思念。为了解决两岸分离的“乡愁”,中央政府的基本方针是( )
A.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经济特区 D.两岸“三通”
20.20年前的12月19日午夜至20日凌晨,中国正式恢复行使主权,回到祖国怀抱的是( )
香港 B.澳门 C.台湾 D.西藏
21.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为实现统一大业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其中包括( )
①中英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②中葡签署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 ③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 ④中国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②③④
22. 在中英两国就香港问题谈判时,撒切尔夫人说:“对英国来说,这不是也不可能是胜利。因为我们是同一个不愿意妥协和实力上远远占优势的对手打交道。”这段材料主要是指( )
A. 中国处理国际关系秉持着不妥协的态度
B. 中国享有崇高的国际地位和声誉
C. 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越强,在国际关系中的主动权就越大
D.英国丧失霸权地位
23.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这是于右任的诗作《望大陆》的部分内容。它反映了台湾同胞渴望( )
A. 反攻大陆 B. 葬于大陆
C. 台湾“独立” D.祖国统一
24. 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中国人的神圣使命。下列有关活动按时间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九二共识” ②大陆成立海协会 ③汪辜会谈 ④台湾当局开放居民赴大陆探亲 ⑤邓小平提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方针
A. ④⑤①③② B. ④⑤③②①
C. ⑤④②①③ D.⑤④③①②
25. 2018年,海协会会长张志军在新年贺词中说:“在新的一年里,我们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扎实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决心不会改变。”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是( )
A. 和平统一方针 B. “一个中国”原则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一国两制”构想
非选择题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为进一步解决历史遗留问题,邓小平提出,在“一个中国”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制度和生活方式不变。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1)上述材料反映了邓小平所提出了怎样的伟大构想。
(2)小历认为:“邓小平所提出的伟大构想,最终在1997年7月1日,随着澳门问题的成功解决而首次成为现实”。 小历的看法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
27.台湾自古以 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维护祖国统一是每一位中华儿女的责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 95年)某条约签订后,台湾人民群情激愤,纷纷表示“与其生为降虏,不如死为义民”,坚决反对割让台湾……在5个月的时间里,台湾军民共打死打伤日军32 000多人,表现了强烈的爱国感情和抗敌御侮的斗志。
——岳麓版《中国历史 》(八年级上册)
材料二 为了完成祖国统一大业,1984年,▲正式提出用“一国两制”解决台湾和香港问题。
——岳麓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1)材料一中的“某条约”是指什么 “坚决反对割让台湾”表现了台湾军民哪一爱国情感
(2)材料二▲处的历史人物是谁 改革开放以来,海峡两岸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密切,但少数“台独”分子却顽固坚持“台独”立场。面对这种现象,你的态度是什么 请说明理由,
28.2017年,新中国的年轮刻上了第68圈,一个甲子的岁月既有风风雨雨,也有辉煌灿烂。从巩固政权、发展经济…..走过了一段不寻常的路程。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毛泽东最伟大的功绩,一方面自然离不开民族独立和中国的现代化,另一方面,是他真正把中国的千百万人民动员起来,充分进入到国家活动中去。
———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1800—1985)》
(1)材料一中“民族独立”的标志是什么事件?从此,中国人民的社会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巨大变化?
材料二 党的十八大报告充分论述和高度评价了“前三十年”对当代中国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立具有奠基意义的两件大事:一是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二是在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巨大成就,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2)依据所学内容举例说明新中国成立后的前三十年,取得了哪些“收获民心”的重大成就。(举出两例) 我们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上又走了哪些弯路?(至少答出一条)
材料三 1978—2010年中国国民经济部分年份简表
1978年 1992年 2002年 2010年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3 524 20 370 102 308 421 368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343.4 1 826 7 073 28 762
(3)材料三反映出,1978年后,尤其是在2002年后我国经济快速增长。这应得益于1978年和1992年中国共产党两次重大会议,说出这两次会议的名称?这两次
2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世界上的多民族国家在处理民族问题方面有不同的制度模式,中国采用的是________,它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实行区域自治。由于成功地实行________,中国少数民族依法自主地管理本民族事务,民主地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保证了中国各民族不论大小都享有平等的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权利,共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反对分裂国家和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形成了各民族相互支持、相互帮助、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和谐民族关系。
——《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1)材料中的“________”处指的是我国对少数民族实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请写出它的名称。
(2)20世纪80年代,国家开始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投入,到90年代,全国80%以上的少数民族地区解决了温饱问题。你认为这一成就的取得与中国共产党召开的哪次转折性会议有直接联系?这次会议的召开在我党的历史上有何重大意义?
(3)如今我国在西藏、新疆等地进行巨额投资,这得益于20世纪末我国对少数民族地区实施的哪一战略决策?这一战略的实施有何重大意义?
(4)和谐的民族关系需要我们共同维护,请你为营造更加和谐的民族关系提出合理化建议。
答案
1-5BABAB 6-10DACBA 11-15DCABB 16-20BDBAB 21-25BCDCB
26.(1)一国两制
(2)不正确;1997年7月1日成功解决了香港问题,澳门问题的成功解决实在1999年12月21日。
27.(1)条约:《马关条约》。爱国情感: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爱国情感;维护民族独立、反对侵略的爱国情感。
(2)人物:邓小平。态度:坚决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台独”。理由: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和祖国大陆的统一,是海内外中国人包括绝大多数台湾人民的共同心愿,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台独”分子的分裂图谋是注定不能得逞的,台湾和祖国大陆最终必将统一。(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28.(1)标志:新中国成立。变化: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2)成就:进行土地改革,使农民获得了土地。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初步建立起我国社会主义的工业体系,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进行三大改造,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等。(符合时间段和史实即可) 。弯路:人民公社化、大跃进等
(3)名称: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共十四大。决策: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9、(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3)西部大开发。为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创造了巨大的发展机遇。(4)国家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投资;国家派干部和大学毕业生支援少数民族地区的建设;关心少数民族群众的生活,提高少数民族群众的生活水平;等等。(言之有理即可)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2023-2024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单元练习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