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从新旧并存看晚清时期的中国 综合练习(答案) 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从新旧并存看晚清时期的中国
一、选择题
1.“百日维新前”,梁启超任教于湖南时务学堂,“所言皆当时一派之民权论”,又窃印《明夷待访录》《扬州十日记》等禁书,“加以案语,秘密分布,传播革命思想,信奉者日众”,于是“湖南新旧派大哄”。这反映出,当时( )
A.革命已成为主要思潮 B.维新派变法策略未能统一
C.变法思想的根本转变 D.维新派侧重动员民众变法
2.《海国图志》问世不久即传入日本,当时著名学者佐久间象山感叹自己与魏源“所见亦有暗合者”“真可谓海外同志”,另一日本学者感慨道:“使海内尽得观之,庶乎其为我边防之一助矣!”这表明此时中日两国的有识之士( )
A.有了“开眼看世界”的意识 B.主张中日结盟以反对西方的侵略
C.产生了反对封建专制的思想 D.掀起了“师夷长技”的社会运动
3.1876年,浙海关税务司文书李圭参加美国万国博览会后写道,博览会“原以昭友谊,广人才,尤在扩充贸易”,而国人出外甚少,“多以无益视之”,若能明了西人办会之意,“亟亟焉图维之,上可以裕国,下可以利民”。李圭的言行表明( )
A.中国卷入世界市场体系 B.国人需重视对外交流
C.美国成为世界贸易中心 D.政府应倡导实业救国
4.英国公使馆1861年进驻北京后,非常重视中文学习。公使馆负责汉文处的威妥玛将自己的汉学研究成果转化为培训译员的教材,建设汉文处图书馆,归档与总理衙门往来的一切中文资料。以上史料最适合论证( )
A.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与现实 B.近代西方文明的兼容与创新
C.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输出 D.近代西方对华的认知与研究
5.19世纪60~90 年代,清政府推行洋务新政,创办一批近代企业;1901年清政府开始实行“新政”,积极振兴商务,奖励实业。这些举措表明两次“新政”在目的上的相同之处是( )
求富救国 B.实业救国 C.以商救国 D.富民救国
6.清末《游学译编》上刊登的《劝同乡父老遣子弟航洋游学书》云:“向之极可慕恋之科举的虚荣者,今已为蕉梦矣。而出洋学成,量与出身,已见明谕,宦达之路、利禄之路、学问之路、名誉之路,胥于是乎在。”这反映了当时( )
A.出洋留学受到社会的广泛支持 B.落第士人成为官派留学生主要来源
C.新政改革加快了社会结构变动 D.科举停废改变了国人的中西体用观
7.戊戌变法期间,德国获悉《京师大学堂章程》中有聘任英文教习12人、德文教习1人的计划后,德国公使照会总理衙门,称这将会“损害中国的独立并使个别国家施加占优势的和不合理的影响”,要求增加德文教习名额。这一要求的实质是为了( )
A.缓和德英关系 B.推广德语教育
C.维护中国权益 D.争取在华利益
8.我国很多省份出版过论述20世纪初某一历史事件的著作,其核心内容包括各省革命团体的民族民主革命宣传活动、武装斗争和各地新政府的建立等。这些著作主要反映了(  )
A.义和团运动的社会影响 B.辛亥革命的发展特点
C.新文化运动的历史作用 D.五四运动的重要意义
9.甲午战前,中国出现了一股君民共主的政治思潮,陈炽、郑观应等人主张设议院、议员由选举产生,“凡国家大政方针,由议员根据民意议论利害得失,再上呈君主定夺”。这股思潮(  )
A.未超出中体西用的范畴
B.为维新运动创造了条件
C.植根于民族工业的快速发展
D.旨在抵制暴力革命思想
10.有学者总结甲午战争中中国存在七误:一误于战前对朝鲜问题始终犹豫不决;二误于日军侵朝时无备战决心;三误于平壤战役的用人不当;四误于国境线上的仓促布防;五误于大连旅顺迅速陷落;六误于北洋舰队困守威海;七误于不敢坚持长期抗敌。该学者旨在(  )
A.指出结束专制政体的必要性
B.强调改革是重振国威的关键
C.强调清政府腐朽是战败主因
D.突出中国军备远远落后日本
11.梁启超在《戊戌政变记》(写于1898年)中记载:“人人封章,得直达于上。举国鼓舞欢蹈,争求上书,民间疾苦,悉达天听。每日每署封章皆数十,上鸡鸣而起,日晡乃罢。”后来,他又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指出:“吾二十年前所著《戊戌政变记》,后之作清史者,记戊戌事,谁不认为可贵之史料 然谓所记悉为信史,吾已不敢自承。”由此可知,下列认识最正确的是 (  )
A.《戊戌政变记》真实反映了戊戌变法运动的情况
B.戊戌变法运动期间,举国沸腾、人们纷纷上书言事
C.第一手史料的可信度会受作者情感与动机等因素的影响
D.梁启超所写《戊戌政变记》比其他史料具有更高可信度
12. 1901年10月,慈禧太后与光绪帝由西安回銮,除省城趋炎附势之士绅紧张周旋外,一般人民则毫无表示,彼此既休。这一现象表明(  )
A.清政府统治基础日益丧失
B.近代民族民主意识觉醒
C.清廷成为列强治华工具
D.屈辱条约引发朝野共愤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李鸿章将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局势形容为“数千年未有之变局”;1888年,康有为在《上清帝第一书》中指出:“近者洋人智学之兴,器艺之奇,地利之辟,日新月异。今海外略地已竞,合而伺我,真非常之变局也……臣谓变法则治可立待也。”吕思勉先生认为:“自西力东侵,而中国人遭遇到旷古未有的变局……且将数千年来的君主专制政体,一举而加以颠覆。自五口通商,我国民感觉时局的严重,奋起而图改革,至此不过70年,而有如此的大成就,其成功,亦不可谓之不速了。”
——摘编自李鸿章《筹议海防折》、吕思勉《中国通史》等
围绕材料中“未有的变局”,结合中国近代史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20分)
从新旧并存看晚清时期的中国
一、选择题
1.“百日维新前”,梁启超任教于湖南时务学堂,“所言皆当时一派之民权论”,又窃印《明夷待访录》《扬州十日记》等禁书,“加以案语,秘密分布,传播革命思想,信奉者日众”,于是“湖南新旧派大哄”。这反映出,当时( )
A.革命已成为主要思潮 B.维新派变法策略未能统一
C.变法思想的根本转变 D.维新派侧重动员民众变法
【解析】由材料“所言皆当时一派之民权论”、“加以案语,秘密分布,传播革命思想,信奉者日众”可知梁启超在宣传西方民权学说的同时,还印刷黄宗羲等早期启蒙家的著作进行宣传,说明维新派并未形成统一的思想与策略,故选B项;“百日维新前”维新派的主张是主流思想,排除A项;“根本”表述过于绝对,排除C项;维新派并未发动民众,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是变法失败的重要原因,排除D项。
2.《海国图志》问世不久即传入日本,当时著名学者佐久间象山感叹自己与魏源“所见亦有暗合者”“真可谓海外同志”,另一日本学者感慨道:“使海内尽得观之,庶乎其为我边防之一助矣!”这表明此时中日两国的有识之士( )
A.有了“开眼看世界”的意识 B.主张中日结盟以反对西方的侵略
C.产生了反对封建专制的思想 D.掀起了“师夷长技”的社会运动
4【答案】A
【解析】据材料可知,《海国图志》介绍了外国历史、地理、社会现状及军事、科技等,初步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主张,得到了日本学者的赞赏,英雄所见略同,即中日两国的有识之士有了“开眼看世界”的意识,故选A项;结盟指结成同盟,“所见亦有暗合者”“使海内……一助矣!”强调《海国图志》对日本学者的影响,未体现中日结盟,排除B项;《海国图志》是中国近代最早介绍外国历史地理的书籍之一,并不反对封建专制,排除C项;《海国图志》在中国遭到冷遇,未掀起“师夷长技”的社会运动,排除D项。
3.1876年,浙海关税务司文书李圭参加美国万国博览会后写道,博览会“原以昭友谊,广人才,尤在扩充贸易”,而国人出外甚少,“多以无益视之”,若能明了西人办会之意,“亟亟焉图维之,上可以裕国,下可以利民”。李圭的言行表明( )
A.中国卷入世界市场体系 B.国人需重视对外交流
C.美国成为世界贸易中心 D.政府应倡导实业救国
【解析】据材料“若能明了西人办会之意,‘亟亟焉图维之,上可以裕国,下可以利民’”,可知李圭强调国人了解世界较少,举办万国博览会对国家经济发展和开启民智的重要作用,因此李圭的言行表明国人需重视对外交流,故选B项;鸦片战争后中国就卷入了世界市场体系,排除A项;1876年世界贸易重心在英国,排除C项;19世纪末清政府才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排除D项。
4.英国公使馆1861年进驻北京后,非常重视中文学习。公使馆负责汉文处的威妥玛将自己的汉学研究成果转化为培训译员的教材,建设汉文处图书馆,归档与总理衙门往来的一切中文资料。以上史料最适合论证( )
A.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与现实 B.近代西方文明的兼容与创新
C.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输出 D.近代西方对华的认知与研究
【解析】据材料可知,英国公使馆重视学习中文,建设汉文处图书馆,研究汉学,即近代西方对华的认知与研究,故选D项;交流是就彼此间把自己有的提供给对方,相互沟通,而材料强调英国公使馆重视学习中文,未体现中国学习英国,排除A项;创新指创造新的东西,材料仅是英国公使馆学习、研究中国的情况,排除B项;“学习中文”与“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是两个不同概念,排除C项。
5.19世纪60~90 年代,清政府推行洋务新政,创办一批近代企业;1901年清政府开始实行“新政”,积极振兴商务,奖励实业。这些举措表明两次“新政”在目的上的相同之处是( )
求富救国 B.实业救国 C.以商救国 D.富民救国
【解析】洋务运动创办一批近代企业、清末新政振兴商业奖励实业,都是通过求富的方式,挽救统治危机,即求富救国,故选A项;实业指资本主义工商业,洋务新政只创办了一批官办的军事工业及官督商办的民用企业,排除B项;洋务派发展商业是为了求富,排除C项;清政府的措施是为了富国而不是富民,排除D项。
6.清末《游学译编》上刊登的《劝同乡父老遣子弟航洋游学书》云:“向之极可慕恋之科举的虚荣者,今已为蕉梦矣。而出洋学成,量与出身,已见明谕,宦达之路、利禄之路、学问之路、名誉之路,胥于是乎在。”这反映了当时( )
A.出洋留学受到社会的广泛支持 B.落第士人成为官派留学生主要来源
C.新政改革加快了社会结构变动 D.科举停废改变了国人的中西体用观
【解析】清末新政中废除了科举制度,出洋留学成为读书人的一种选择,一定程度上会导致社会结构发生变动,故C项正确;《游学译编》刊登的文章并不能代表广泛的社会认知,排除A项;材料只是说明科举废除对于落第士人思想的影响,且当时官派留学生主要来源并不是落第士人,排除B项;材料并未涉及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与政治制度等的争论,且“改变了”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
7.戊戌变法期间,德国获悉《京师大学堂章程》中有聘任英文教习12人、德文教习1人的计划后,德国公使照会总理衙门,称这将会“损害中国的独立并使个别国家施加占优势的和不合理的影响”,要求增加德文教习名额。这一要求的实质是为了( )
A.缓和德英关系 B.推广德语教育
C.维护中国权益 D.争取在华利益
【解析】京师大学堂的英文教习和德文教习数量涉及英国和德国在中国力量体现、文化影响和软实力渗透问题,德国认为德文教习少而要求增加,固然是为了加大德国在中国的影响力,为其在华利益服务,所以答案选D项。材料反映的是英德在华的争夺,故排除A项;推广德语最多也只是表象不是实质目的,故排除B项;从列强对华政策实质来说,在C.D之间比较不可能选C项。
8.我国很多省份出版过论述20世纪初某一历史事件的著作,其核心内容包括各省革命团体的民族民主革命宣传活动、武装斗争和各地新政府的建立等。这些著作主要反映了(  )
A.义和团运动的社会影响 B.辛亥革命的发展特点
C.新文化运动的历史作用 D.五四运动的重要意义
【解析】由“各省革命团体”、“民族民主革命宣传活动”、“武装斗争和各地新政府的建立”等可以得出,这是与辛亥革命相关的信息,能够反映出辛亥革命由宣传到发生再到结果的过程,所以反映了辛亥革命的发展特点,故选B项;义和团运动只具有反帝的特征,不符合“民族民主革命”、“各地新政府的建立”,而且也没有建立过革命团体,排除A项;新文化运动主要是在思想文化领域,与题干中所述“民族民主革命”等政治领域的信息不属于同一范畴,排除C项;五四运动属于民族民主革命,但是不能体现武装斗争和各地新政府的建立,也并未发生在各个省份,排除D项。
9.甲午战前,中国出现了一股君民共主的政治思潮,陈炽、郑观应等人主张设议院、议员由选举产生,“凡国家大政方针,由议员根据民意议论利害得失,再上呈君主定夺”。这股思潮(  )
A.未超出中体西用的范畴
B.为维新运动创造了条件
C.植根于民族工业的快速发展
D.旨在抵制暴力革命思想
这股思潮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设立议院,议员由选举产生,议院为君主服务,为维新运动创造了条件,故选B项;中体西用指用西方先进的经济技术来维护中国君主专制制度和纲常名教,而材料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与中体西用不符,排除A项;甲午战前民族工业没有快速发展,排除C项;这股思潮旨在学习西方,谋求民族与国家独立自强,而不是抵制暴力革命思想,排除D项。
10.有学者总结甲午战争中中国存在七误:一误于战前对朝鲜问题始终犹豫不决;二误于日军侵朝时无备战决心;三误于平壤战役的用人不当;四误于国境线上的仓促布防;五误于大连旅顺迅速陷落;六误于北洋舰队困守威海;七误于不敢坚持长期抗敌。该学者旨在(  )
A.指出结束专制政体的必要性
B.强调改革是重振国威的关键
C.强调清政府腐朽是战败主因
D.突出中国军备远远落后日本
“始终犹豫不决”“无备战决心”“用人不当”“不敢坚持长期抗敌”等都与清政府的腐朽统治密切相关,腐朽的政治统治是甲午战争中中国战败的主要原因,故选C项;题干分析了甲午战争中中国战败的主要原因,并没有指出要结束君主专制政体,排除A项;甲午战争中清政府战败,表明洋务派发起的洋务运动走向失败,改革不再是重振国威的关键,排除B项;题干中提及甲午战争中中国存在失误,但这并不意味着当时中国的军备远远落后于日本,排除D项。
11.梁启超在《戊戌政变记》(写于1898年)中记载:“人人封章,得直达于上。举国鼓舞欢蹈,争求上书,民间疾苦,悉达天听。每日每署封章皆数十,上鸡鸣而起,日晡乃罢。”后来,他又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指出:“吾二十年前所著《戊戌政变记》,后之作清史者,记戊戌事,谁不认为可贵之史料 然谓所记悉为信史,吾已不敢自承。”由此可知,下列认识最正确的是 (  )
A.《戊戌政变记》真实反映了戊戌变法运动的情况
B.戊戌变法运动期间,举国沸腾、人们纷纷上书言事
C.第一手史料的可信度会受作者情感与动机等因素的影响
D.梁启超所写《戊戌政变记》比其他史料具有更高可信度
据材料“吾二十年前所著《戊戌政变记》,后之作清史者,记戊戌事,谁不认为可贵之史料 然谓所记悉为信史,吾已不敢自承”,可知梁启超认为自己所著的《戊戌政变记》存在主观意识,故选C项;材料中提到梁启超认为自己不敢承认《戊戌政变记》的真实性,排除A项;材料中虽然提到戊戌变法期间举国沸腾,但还需要其他史实进行佐证,排除B项;材料只提到梁启超所作的《戊戌政变记》,无法与其他史料比较,排除D项。
12. 1901年10月,慈禧太后与光绪帝由西安回銮,除省城趋炎附势之士绅紧张周旋外,一般人民则毫无表示,彼此既休。这一现象表明(  )
A.清政府统治基础日益丧失
B.近代民族民主意识觉醒
C.清廷成为列强治华工具
D.屈辱条约引发朝野共愤
根据材料中“除省城趋炎附势之士绅紧张周旋外,一般人民则毫无表示,彼此既休”可知,在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签订后,社会的离心现象明显加深,民众对清政府日益淡漠,清政府统治基础日益丧失,故选A项。民众对清政府的不满与中国近代民族民主意识觉醒之间没有必然联系,排除B项;由材料信息不能得出清廷成为列强治华工具的结论,排除C项;材料信息体现了下层民众对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的不满,但未反映政府官员的态度,“朝野共愤”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D项。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李鸿章将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局势形容为“数千年未有之变局”;1888年,康有为在《上清帝第一书》中指出:“近者洋人智学之兴,器艺之奇,地利之辟,日新月异。今海外略地已竞,合而伺我,真非常之变局也……臣谓变法则治可立待也。”吕思勉先生认为:“自西力东侵,而中国人遭遇到旷古未有的变局……且将数千年来的君主专制政体,一举而加以颠覆。自五口通商,我国民感觉时局的严重,奋起而图改革,至此不过70年,而有如此的大成就,其成功,亦不可谓之不速了。”
——摘编自李鸿章《筹议海防折》、吕思勉《中国通史》等
围绕材料中“未有的变局”,结合中国近代史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20分)
答案 示例
论题:中国从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是前所未有的变局。
阐述:中国从夏商周以来,是农耕文明的社会。经济上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政治上等级制度森严,思想上儒家思想长期占据主流地位。鸦片战争后,出现了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的前所未有的变局。
鸦片战争后,中国受到近代西方资本主义代议制度的影响。1911年,革命党人发动了辛亥革命,1912年,建立了中华民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鸦片战争后,西方近代工业经济传入中国,冲击了自然经济并使之开始解体,中国逐渐使用机器化大生产,开始了由农耕经济向工业经济的转型;鸦片战争后,随着民主、自由、平等、法制等启蒙思想的传入,中国民众经历了数次思想启蒙,民主、自由、平等、法制观念渐入人心;这些可谓是中国旷古未有之变局。
总之,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在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向工业文明转变,这是中国数千年未有的大变局。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从新旧并存看晚清时期的中国 综合练习(答案) 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