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江西省鹰潭市第二中学2023-2024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答案)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
试卷满分:8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请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1.考古学家在元谋人遗址发掘出一些粗糙的石器以及炭屑和烧骨,说明了元谋人(  )
①是世界上最早的人类 ②具备现代人基本特征
③能够制作工具 ④知道使用火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北京是旅游胜地,在这里可以看到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是(  )
A.元谋人遗址 B.周口店北京人遗址
C.河姆渡人遗址 D.半坡人遗址
3.考古工作者在半坡遗址除发掘出大量房屋、圈栏、窖穴外,还发现了大量磨制石器以及石制研磨器。人们把使用磨制石器的时代称为(  )
A.旧石器时代 B.新石器时代
C.远古传说时代 D.金石并用时代
4.相传尧当政的时候,滔天洪水横流天下,民无居处。_____一心治水,在外13年,三次经过自己的家门,也没有进去看看,最终治水成功。(  )
A.黄帝 B.舜 C.鲧 D.禹
5.位于鹰潭市月湖区的角山窑址,经碳14测定为商朝中早期至晚期的古遗址。它是我国迄今为止所发现的先秦时期窑场中规模最大的,201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根据所学知识分析,角山窑址距今约( )
A.4000-3700年 B.3400-3100年前
C.3000-2700年前 D.2500-2200年前
6.有学者认为,青铜器在商周时期被视为“政治的权力”。据此可推断,商周时期青铜器主要用作(  )
A.农具 B.礼器 C.食具 D.货币
7.《塞翁失马》通过一个循环往复的极富戏剧性的故事,阐述了祸与福的对立统一关系,揭示了“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的道理。这种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的思想可从下列哪部书中学习(  )
A.《道德经》 B.《论语》 C.《韩非子》 D.《墨子》
8.在治理国家问题上,儒家主张教化百姓,以“礼”治国;法家强调用“刑罚”加强统治;道家既反对“礼”治,也反对“法”治,他们提倡“无为而治”。这些内容反映的现象是(  )
A.诸侯争霸 B.变法运动 C.百家争鸣 D.民族融合
9.战国中后期,诸侯国之间出现了“合众弱以攻一强”、“事一强以攻众弱”的历史现象 ,其中的“一强” 是指( )
A.秦 B.吴 C.楚 D.越
10.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与印度文明的不统一和间断相比,中华文明的特点是统一和延续”,最有利于维护中国古代政治实体统一和延续的是( )
A.分封制 B.中央集权制 C.君主专制 D.三公九卿制
11.西汉文景时期,废除了肉刑等严刑峻法,同时提倡勤俭治国。这反映了当时(  )
A.摒弃秦朝政治制度 B.实行休养生息政策
C.王国问题得到解决 D.儒学居于主导地位
12.中医是中国“国粹”之一,中国古代中医学人才辈出。东汉名医张仲景的成就是(  )
①写成《伤寒杂病论》一书 ②发明了“麻沸散”
③总结望、闻、问、切四诊法 ④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④ D.②③④
13.鹰潭市龙虎山风景旅游区是我国著名5A级景区,相传张道陵曾在龙虎山炼丹,丹成而龙虎现,龙虎山因此而得名,并被誉为中国道教的发祥地。道教诞生于( )
A.秦朝 B.西汉 C.东汉 D.三国
14.诸葛亮指出曹操大军南下,远道而来,犹如强弩之末,又不习水战,孙权刘备合作定能取胜;曹操败后势必北撤,三分天下的局面自然形成。验证诸葛亮观点的战役是(  )
A.牧野之战 B.官渡之战 C.淝水之战 D.赤壁之战
15.东汉末年群雄并起,最终形成三国鼎立的格局。下列示意图符合公元222年三国局势的是( )
16.成语“乱七八糟”和两个历史事件有关:“乱七”和西汉景帝时的“七国之乱”有关,而“八糟”和惠帝时的“八王之乱”有关。八王之乱发生的朝代是(  )
A.东汉 B.东晋 C.西晋 D.三国
17.他进一步推进汉化措施,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以汉服代替鲜卑服;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等。文中的他是(  )
A.冯太后 B.汉武帝 C.光武帝 D.孝文帝
18.跪坐是儒家礼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坐的非常不舒服,垂脚坐凳子上很舒服,但被视为傲慢无礼行为。魏晋南北朝时,随着“胡床、胡坐”的传播,汉人的跪坐礼俗逐渐变为垂脚高坐。这一转变体现了(  )
A.民族交融的加强 B.儒学正统地位的丧失
C.政权分立的加剧 D.少数民族汉化的开始
19.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第7位数字的数学家是( )
A.郦道元 B.贾思勰 C.司马迁 D.祖冲之
20.学习历史,首先要注意时间概念,懂得计算年代,现在世界上通用的是公元纪年,公元纪年把每100年叫做一个“世纪”。习惯上每个世纪头20年叫某世纪初,最后10年又叫某世纪末。据此刘邦于公元前202年建立汉朝,时间上应该表述为(  )
A.公元前3世纪初 B.公元前3世纪末 C.公元前2世纪初 D.公元前2世纪末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21题7分,22题9分,23题12分,24题12分,共40分。)
21、我国历史悠久,疆域辽阔,对于如何管理国家,特别是如何解决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历代帝王都很重视的一个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7分)
材料一

根据材料一地图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周朝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实行了什么制度?这一制度的推行有何作用?(3分)
材料二
这位新皇帝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国。他废除了所有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任命,并向政府负责的官员。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新皇帝”是谁?为巩固统治,这位“新皇帝”在地方上推行什么制度?(2分)
材料三
主父偃说上曰:“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上从之。
——摘自《资冶通鉴·汉记·世宗孝武皇帝》
材料三中的“上”指谁?他是如何解决诸侯国问题的?(2分)
22.农民起义是封建社会阶级斗争的产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9分)
材料一
秦朝时,农民的赋税、徭役、兵役负担沉重。统治集团互相残杀,统治残暴,社会矛盾迅速激化。公元前209年一些贫苦农民被征发去渔阳戍边过程中起义,引发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
材料二
西汉后期,政治腐败,赋税沉重,社会矛盾尖锐。王莽夺取政权,建立新朝,西汉灭亡。王莽称帝后推行的改制,引起社会严重动荡,爆发了绿林、赤眉起义,推翻新朝。
材料三
东汉后期政治腐败,外戚与宦官互相倾轧残杀,皇帝公开卖官鬻爵。豪强地主争权夺利,人民受到残酷剥削,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引发大规模农民起义,沉重打击东汉政权。
回答问题: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请分别指出材料一、二、三涉及到的农民起义。(3分)
(2)根据材料归纳这些农民起义爆发的共同原因有哪些?(2分)
(3)以史为鉴、可知兴替,以上材料对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什么启示?(请写2点)(4分)
23.我国古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多种多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至春秋中期以后,使用铁器的情况已很多……考古工作者在湖南长沙、江西九江、江苏六合、河南洛阳等地,都发现了春秋中晚期的铁农具。孔子的弟子冉耕,字伯牛;司马耕,字子牛。
——《简明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哪些新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方式?(2分)
材料二
由于对中国丝绸的刚需以及中国保持对外交流和交往的需求,丝路沿线大国把欧亚大陆东西两边早已建立起来的成熟交通网络,连接成一个有官方提供军事保护和后勤支撑的网络。通过这个有主干和支流的网络,欧亚大陆东西方的人员、信息和物资得以顺畅交流。
——《文明的交流互鉴从未停止》
(2)材料二中的“交通网络”指的是什么?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这个“交通网络”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3分 )
材料三
从西晋末年“永嘉之乱”起,北方长时间陷入战乱之中,人民纷纷迁徙到江南, 黃河中下游地区一片萧条,南方则在相对稳定条件下利用北方南迁的大批劳动力和先进 的生产工具、生产经验,使南方经济得以发展。
——摘编自《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3)根据材料三,归纳西晋末年以来江南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3分)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推动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有哪些?(至少两点)(4分)
24.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历史知识浩如烟海。鹰潭二中七年级某班同学组织开展了课外学史的活动,邀你共同探究:(12分)
(方式一:时政学史)
“三月三,拜轩辕。”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海内外炎黄子孙在河南省新郑市举行盛大的活动,表达中华儿女对祖先的缅怀和共谋国家繁荣昌盛的心愿。
(1)“轩辕”指的是谁?(1分)他和另一位神农氏被后人尊称为什么?(1分)
(方式二:歌谣学史)
夏建国属第一,中华从此奴隶制。王位传给儿子启,从此家天下变公天下。夏 A (人名) 本是亡国君,商汤灭夏建商朝。商纣暴虐施炮烙,引来武王正义师。商周决战在 B (地名),纣死商亡西周立。
(2)请在空格处填写相应的内容,将歌谣补充完整A. B. (2分)
(方法三:史书学史)
材料一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史记》
(3)材料一中的“卫鞅”是谁?(1分) “卫鞅”的变法给该国带来了什么影响?(2分)
(方式四:考查学史)如图
河姆渡遗址
(4)如果你有幸到河姆渡遗址参观,你可能会看见哪些文物,请列举两例?(2分)
(5)以上学史方式,你认为最能了解到真实历史的是哪一种学习方式?为什么?(3分)
答案
一、选择题
DBBDB BACAB BCCDB CDADB
二、材料分析题
21、(1)分封制,巩固了周朝的统治,促进了边远地区的开发,发展成了一个强盛的国家等。
(2)秦始皇 郡县制
(3)汉武帝 颁布推恩令
22、(1)陈胜吴广起义、绿林、赤眉起义、黄巾起义
(2)政治腐败、赋税沉重、社会矛盾尖锐等
(3)减轻农民负担、重视经济建设、重视农业发展、惩治腐败等
23、(1)生产工具:铁制农具 生产方式:牛耕
(2)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交往的交通大动脉,对中国和其它国家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3)南方相对稳定,北民南迁给南方经济发展带来充足劳动力,南迁人民带来先进生产工具,先进生产经验。
(4)先进工具、经验、技术,安定的局面、经济交流等
24、
(1)黄帝 人文初祖
(2) A桀 B牧野
(3)商鞅 使秦国的国力大大增强,提高了秦军战斗力,一跃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为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4)骨耜、陶器、玉器、骨哨、碳化稻谷、猪狗水牛骨头等
(5)考查学史,出土文物是第一手的史料,最具研究价值,传说、歌谣、后世的史书都对历史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加工等等。(言之有理即可)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江西省鹰潭市第二中学2023-2024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