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纲要上第12课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同步训练(含解析)

出题人 历史组
审核人 历史组
一、单选题
第一部分----基础夯实
1.明穆宗时期,内阁首辅高拱“练习政体,负经济才,所建白皆可行”;神宗即位后,高拱“以主上幼冲,惩中官(宦官)专政,条奏请诎司礼权,还之内阁”。这反映出当时( )
A.行政效率有所提升 B.宦官专权现象得以解决
C.内阁权力得到加强 D.君权相权矛盾日益凸显
2.据历史记载,明朝移民云南的有二三十万卫所军人,连同家眷约有八九十万人,约占当时云南人口总数的1/4,驻守贵州的军人及其家眷约有六十余万人,明初驻守广西的军人及其家眷也不少。这些举措( )
A.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B.扩大了明朝统治的疆域
C.消除了南方的民族矛盾 D.有利于边疆地区的开发
3.嘉靖帝因孝宗张皇后曾抑其母蒋氏,而迁怒于张皇后的兄弟张延龄,四谕内阁及首辅张璁,命其票拟处张延龄死刑。张璁先后十三次上疏表示异议,张延龄终至减刑。崇祯帝欲定从逆案,广为罗织,命内阁列名,首辅韩爌再三拒之:“臣等职在调旨,三尺法非所习。”这反映出明朝( )
A.君主专制制度完善 B.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激化
C.内阁获得决策大权 D.皇帝权力受到一定制约
4.明泰昌元年,户科给事中郝土膏建议皇帝在日讲间隙与阁臣议政并票拟:“凡紧要章奏,望即于讲幄中发示辅臣裁酌面奏,如是则启沃(启发、开导)、票拟合并为一,而左右近习亦无由伺间窃太阿之柄矣。”这一建议的实施( )
A.杜绝了内廷官员的擅权 B.有利于提升明代阁臣的权力
C.确保了皇帝能亲理朝政 D.实现了中枢权力的有效制衡
5.洪武九年(1376年),明朝宣布改革行省领导体制,设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号称“三司”。“三司”各司其职,每遇“大事”,布政使须“会都、按议”,再申报中央有关部门批准。特别是遇到地方“民变”或动乱,布、按二司无权调动军队,须向朝廷申报,再由都司出兵。据此可知,明初“三司”体制( )
A.提高了中央与地方机构的行政效率 B.颠覆了传统地方行政管理体制
C.形成纵横交错的地方治理网络体系 D.对地方行政运作带来双重影响
6.万历怠政,是指明神宗当政期间的怠政现象。一般认为开始于万历十四年(1586年) 秋末冬初,长达28年之久。有学者认为,明朝内阁作用巨大,在很大程度上助长了皇帝的惰性。由此可以推知,明朝( )
A.内阁作为决策机构,保证了中央行政顺利进行
B.内阁位高权重,皇帝的最高权力日趋衰落下去
C.内阁是皇权强化的产物,发挥了重要辅政功能
D.明朝的中央权力结构异化,杂乱无章混乱无序
7.城隍是古代中国城市的保护神,一般多由历史上的忠良贤达担任。中国的城隍信仰在历代帝王的推崇下遍及中国各地。明朝统治者要求:但凡新官到任前需要到城隍庙斋宿;上任日,更需要在城隍前完成祭礼才能就任,请求城隍爷一起协助地方政治事务。统治者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确立儒学的正统地位 B.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C.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D.加强专制皇权需要
8.制度建设是巩固统治的重要手段之一。下列材料中描述的制度属于同一朝代的是
①“今台阁选举,涂塞耳目,九品访人,唯问中正。” ( )
②“中书出令,门下封驳,分为两省,而尚书守成,颁之有司。”
③“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
④“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明初屡次出现“非官差而私造印信,诈称差使,骗诈取财”的现象,故朱元璋设置勘合,规定“凡有差使,若往某衙门公干,即将应该去处填写勘合,前去干办公务。本处衙门闻有差使人员到来,即索勘合比对。如无或比对不同,绑缚赴京予以严惩。”这一制度( )
A.有利于行政效率的提高 B.维护了国家治理的权威性
C.旨在构建权力制衡机制 D.进一步完善中央监察制度
10.如表为1480-1602年明代财政支出统计表。据此推知( )
年份 皇室消费 (占比) 俸禄支出 (占比) 军费支出 (占比) 赈济支出 (占比) 赈灾数额 (万两)
1480 23.37% 26.25% 49.15% 1.23% 7.67
1552 34.86% 24.06% 40.59% 0.50% 6.1
1602 52.89% 14.18% 32.44% 0.48% 13.8
A.政府面临严重财政危机 B.皇权政治弊端日趋严重
C.军费支出数额逐步下降 D.张居正改革的成果显著
11.唐初将隋朝多次海外探索涉东海区域统称“流求”,但具体指向并不清晰。唐至两宋,“流求”指涉地域由虚趋实,逐渐指向台湾岛。元明时期,根据东海形势变化,“琉球”在官方主导下指向今琉球群岛。这一变化反映出元明时期( )
A.初步奠定古代中国版图 B.官方主导海外探险活动
C.宗藩体制逐步发展成熟 D.朝廷海疆意识得到加强
12.隆庆帝接受福建巡抚涂泽民的奏请,“于通之之中,寓禁之之法,”在漳州月港开放海禁,准贩卖东西二洋。于是明代在福建形成“月港体制”,广东形成“广州一澳门”为中心的二元贸易体制。材料现象( )
A.促进西学东渐向深层次扩展 B.根本上改变了朝贡贸易体系
C.有效遏制西方对华殖民扩张 D.推动民间海外贸易快速发展
13.宣德六年,明宣宗令郑和敕谕暹罗国王:“朕主宰天下,一视同仁,尔能恭视朝廷,屡遣使朝贡,朕用尔嘉。比闻满剌加国王欲恭来朝,而阻于国王……王宜恪遵朕命,睦邻通好,省谕下人,勿肆侵侮,则见王能敬天事大,保国安民,和睦邻境,以副朕同仁之心。”郑和在两国之间进行斡旋,说服暹罗国王,放弃了侵略。这主要体现了( )
A.郑和下西洋维护了区域和平 B.明朝统治者的天朝观念牢固
C.礼乐文明在东南亚地区传播 D.以德服人的理念应用于外交
14.下图是《郑和航海路线图》。郑和第一次下西洋时,船队的人员在爪哇岛上被麻喏巴歇国的西王手下误杀170人。西王惧怕,派使者谢罪,并请求赔偿六万两黄金以赎罪。郑和上禀皇朝,以化干戈为玉帛处理这件事。明朝政府放弃了西王的赔偿。此事至今仍在印度尼西亚流传。结合材料与下面的地图,可以看出郑和下西洋( )
A.最远可到达欧洲西海岸和黑海沿岸地区
B.宣扬了国威并增加了明朝对外贸易税收
C.一定程度上传递了明朝以和为贵的理念
D.有效防范了倭寇对我国东部沿海的侵扰
15.下表是明清时期中央政府颁布的政令。这些政令的颁布表明,明清时期( )
时间 政府政令
洪武十四年 沿海军民官司纵令私相交易者,悉治以罪。
永乐三年 泉州、宁波、广州等三处市轴司更名为“来远”“安远”“怀远”。
顺治十八年 沿海居民分别内迁三十至五十里,设界防守,严禁逾越。
乾隆二十四年 关闭江、浙、闽三海关,由粤海关行商垄断对外商贸易事务。
A.海禁与开放并存的对外政策 B.统治者对海洋战略的认识深化
C.海洋政策呈现出政治集权化 D.海外贸易管理日益趋向制度化
16.16世纪初葡萄牙政府遣使来华。在中国史书的记载中,正德十二年底有关葡萄牙特使来华的报告送达北京,次年正月,该报告交由礼部议处, 内阁大学士毛纪再根据礼部意见票拟诏旨。毛纪著作中收录了相关票拟建议,认为“今本国虽称赍捧方物前来进贡,既非旧例该贡蕃国,又无来历堪信文书,一旦遽欲入贡请封……致惹衅端”,同时闻得葡萄牙“自恃强盛,经过满刺加国及苏门答刺国,皆行剽劫”。礼部和内阁的意见被武宗皇帝所采纳,明武宗谕令其使臣还国。据此,下列项中,表述不正确的是( )
①明朝政府致力于维护朝贡体制以及朝贡贸易体系
②葡萄牙的“皆行剽劫”行径一度被明朝政府称为“倭寇”
③明朝政府拒绝葡萄牙特使的请求,关上对外交往的大门
④内阁逐渐成为事实上的行政中枢,行使票拟权有效制约皇权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7.如图为明代各防区海防所城总量示意图。这种海防布局反映出( )
注:北直隶约为今京津冀地区;南直隶约为今苏、皖、沪地区。
A.政府放松海外贸易的限制 B.东南地区海防形势严峻
C.政府海防意识开始增强 D.沿海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
18.下表是嘉靖时期关于东南沿海倭患的部分记载。由此可推知,嘉靖时期( )
《献愚忠以图安攘事疏》 至于柘林等处之贼,名虽倭夷,而沿海奸民实居其半
《虔台倭纂》 倭夷……其为中国患,皆潮人、漳人、宁绍人主之。其人众,其地不足以供,势不能不食其力于外
《皇明四夷考》 闽、浙、江南北、广东人皆从倭奴,大抵贼中皆华人,倭奴直十之一二
《太平县志》 昔之为寇,一谓倭也。今之为寇……率闽浙贾人耳
A.海禁政策客观上助推了倭患 B.人地矛盾导致了社会危机显现
C.商人社会地位呈现降低趋势 D.日本海盗问题已得到有效解决
19.1529年,浙江沿海一支戍军暴动并参加海盗,派去的官员不能制止海外贸易或扑灭海盗;1531年,负责防务的御史被调走,但没有任命接任的人。此后,地方官放任海外贸易,甚至有些官员为了利益,支持私人出海。这反映出,明代海外贸易中( )
A.政治功能与经济功能的博弈 B.政府海洋政策逐渐走向开放
C.统治集团对海禁政策的反思 D.中央对地方控制能力的削弱
20.明朝在东北地区设置军政管理机构“卫所”,其官员是明朝中央政府直接委任的,采取“因其部族,官其酋长为都督、都指挥等职,给与印信,俾仍旧俗,各统其属”的政策。他们的官职是世袭的,但不得擅自行动,否则要受到中央处罚。据此可知,明代( )
A.中央对东北进行了直接管辖 B.东北旧俗旧制得以完整保留
C.对东北采取了先礼后兵政策 D.已对东北地区进行行政管理
21.明朝法律对边境关卡的茶贸易有严格规定:“凡犯私茶者与私盐同罪,私茶出境与关隘不讥(查问)者,并论死”。西部边民以马为赋,实行茶马互易,还在附近地区设立马政机构,专管马匹的孳牧,为军需战马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补充,成为明代作战的有力后备资源。明代政府的这些措施( )
A.提高了军事动员的效率 B.推动了行政管理一体化
C.调整了全国的财税关系 D.适应了边防建设的需要
22.明洪武四年(1371年),在河州卫设立后,政府即“以何锁南普为河州卫指挥同知,朵儿只、汪家奴为佥事 仍令何锁南普子孙世袭其职”。接着,在西宁、洮州、岷州等卫,也相继安排一批当地的土官、部落酋长任职,但掌管卫所大权的正职一律是由中央任命且可以随时撤换的流官来担任。明初的这一措施( )
A.凸显出民族政策的灵活性与原则性 B.说明北部边防压力远超南方
C.有效促进了边疆地区的管理与开发 D.体现中央政府的向心力增强
23.明代卫所根据各地防卫和战略需要而设置,有的设在未有正式行政区划的地域,有的则在府州县境内。卫所军士分成守备和屯田两部分,按时轮流,屯田固定上交粮食,以供给守备军及卫所官。这表明,卫所的设置( )
A.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 B.影响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C.体现了寓兵于农的思想 D.给中央集权造成了隐患
24.对沿袭自元朝的土司制度,明政府在较进步地区采取“改土归流”,即中央派流官进行管理;相对落后地区仍保留土司制度;还有部分地区施行“土流兼治”。康雍乾时,朝廷对违法的土司实行降级或革职的举措。这些举措( )
A.改变了西南民族地区传统社会结构 B.捍卫了国家领土主权完整
C.构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D.推动了土司地区与内地的一体化
25.明代对西藏地方首领实行“多封众建”,针对西藏地区教派林立的现状,明初改变了元朝只倚重萨迦派的做法,封授了一系列的法王、西天佛子、国师、禅师等,以法王为最高僧职,又分封了五个实力强大的政教领袖,使其抚治一方。据此可知明朝( )
A.以政教合一政策为主 B.强化了对西藏的管辖
C.背离元朝的民族政策 D.加速了西藏的封建化
26.洪武十五年二月,朱元璋“谕水西、乌撒、乌蒙、东川、芒部、沾益诸酋长‘今遣人置邮驿通云南,宜率土人随其疆界远迩,开筑道路,其广十丈’”;洪武二十四年六月,朱元璋又“遣官修治湖广至云南道路”,同年置“永宁至沾益州邮传四十八”。这表明在明朝( )
A.驿道开发是完善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手段
B.西南地区是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
C.道路畅通是西南基层管理的根本保障
D.驿站管理是明朝开疆拓土的先决条件
27.地名的变化反映历史变迁。下列地区形势图按所处时代前后排序正确的是( )
A.图1图2图3图4 B.图2图1图3图4
C.图4图1图2图3 D.图4图2图1图3
28.明代贵州罗甸布依族土司编写《黄氏宗谱》,首先论述“忠君爱国传家之意”,如“祖训八条,首以忠爱展其端”。云南白族理学家、文学家李元阳曾说:“西南之夷,酋长以百数,赖宗社之威灵,莫不向化(归服)而勋臣。”这反映出,当时西南地区( )
A.社会经济发展迅速 B.对中原王朝的认同
C.民族关系比较和谐 D.文化教育水平提高
29.正德年间都御史杨一清在上疏中奏:“以马为科差,以茶为酬价,使之远夷(为)臣民,不敢背叛。如不得茶,则病且死,以是羁縻之,实贤于数万甲兵,此制西番以控北夷之上策也。”材料表明茶马互市( )
A.增加了明朝财政收入 B.加强了西藏与内地的联系
C.便利了中央对西藏的控制 D.有利于西藏的经济文化发展
30.清入关前,凡军国大政皆交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入关后,这一传统被继承下来。议政王大臣会议由满族上层贵族组成,也称“国议”,权力很大,“诸王大臣佥议既定,虽至尊无如之何”。据此可知,议政王大臣会议( )
A.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皇权 B.成为有清一代的主要机构
C.易于得到汉族官僚的支持 D.实际权力等同于明代内阁
二、材料分析题
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王朝对边疆的治理政策简表
时期 边疆治理
秦 “并一海内,以为郡县。”移民垦殖,加强交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联系。在少数民族聚居区设立道(相当于县),对归顺的较大少数民族部落实行属国的管理形式
汉 汉承秦制,在边疆地区设立使匈奴中郎将、护乌桓校尉、护羌校尉和西域都护及大量的属国机构来管理北部、东北和西部少数民族
唐 唐代羁縻府州的数量远超过内地的正州,设立的安南、安西、北庭、安北、安东等都护府,构建了较为规范的藩属体系
元 行省下设土官或元帅府等管理的行政制度,实质就是在中央直接管理下的羁縻统治。流官与土官掺杂联合治理地方,赋役税收“比之内地”,完善边疆与内地的驿站系统,加强中央对边疆的控制管理
清前期 东北地区以郡县制管理当地的汉人,以八旗制度管理满族,以姓长制度管理当地少数民族,以盟旗制度管理东蒙古人民
——摘编自陈跃《“因俗而治”与边疆内地体化——中国古代王朝治边政策的双重变奏》
材料二
边疆地区都是少数民族生活聚集的地区,能否把王朝国家的统治深入到边疆地区的关键,是处理好王朝国家与边疆各民族的关系。秦统一后的2000年间,不同王朝国家的边疆治理方略均以王朝统治的中心区域和各民族生活的边疆区域的划分为前提,强调“守中”之地与边疆四夷的区分,重视对中心区域的治理,通过对中心区域的治理而影响边缘区域,强调“欲理外,先理内”“治安中国,而四夷自服”,实施教化,以华夏文化去影响边疆各民族的文化。
——摘编自周平《我国的边疆与边疆治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边疆治理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古代边疆治理的意义。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古代边疆治理的认识。
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太祖朱元璋在建国伊始,诏告周边国家,愿与他们建立友好关系。历史上的周边藩属国纷纷与明朝建立起朝贡关系。在朝贡与封赏活动中,各国进贡的物品多是当地的土特产品,明朝皇帝的赏赐物品多是绫罗绸缎、瓷器、茶叶等;另外,贡使来华还要携带一大批货物来出售,每一次贡赏实际上是一宗大的贸易。明朝皇帝遣使往封各国也是一次货物的交流,例如郑和下西洋,每次都载着金银、绸缎、瓷器等与亚非各国交换。明朝在边境的广宁、抚顺等地,允许朝鲜商人进入马市与汉人、女真人及蒙古人交易。在朝贡体系各国之间,人员和技术交流频繁,中国的养蚕、造纸、冶铁等技术传向东亚、南亚,“四书”“五经”传播到亚洲各国。
材料二 16世纪时,印度洋、太平洋水域成为欧洲人从事殖民和贸易活动的舞台。面对新的海上贸易形势,清廷从1644年到1684年间厉行海禁和迁海政策。1686年,清廷在广州设立洋行,加强对海外贸易的管理,控制西方商人在沿海地区的活动。清廷对中国商民出海贸易也规定诸多限制,出洋贸易者须“呈明地方官,登记姓名”,“炮械军器概行禁止携带”,并对某些产品的出口进行限制。这些限制削弱了中国商品在世界市场的竞争力,更使中国商民缺乏足够的自我保卫能力。当中国商民在海外遭受迫害时,清政府漠不关心,无疑助长了西方殖民主义者的气焰。
——摘编自吴恩远、张顺洪《明清时代的中国与世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代朝贡贸易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政府对新的海上贸易的反应。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明清朝贡体系的影响。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南地区位置图
中国西南地区紧邻南亚和东南亚,与印度、缅甸、老挝、越南等国接壤,是不同民族和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体系的交汇点。其由众多山脉、高原、河流和湖泊组成。其中,喜马拉雅山脉、横断山脉和秦岭山脉等山脉交汇于此,形成壮丽的山峰和峡谷,蕴含了丰富的水力、矿产、动植物、地热等资源。这些地理特征不仅影响了地区的气候和生态环境,也塑造了不同民族群体的定居模式和生活方式。高山地区多以农牧业为主,而低地和盆地则适合农业和贸易发展。
——摘编自方守永《西南边疆历史时期的少数民族关系及其对地区稳定的影响研究》
材料二 秦汉至建国后西南地区发展史
时期 西南地区发展情况
秦汉至蜀汉 秦代开发了四川,汉代打通西南夷。许多不同族群的原住民各自独立生活。
唐代 设置剑南节度使,中央没有充分掌控;吐蕃、南诏政权深入,并容纳汉族移民。西南中国一方面自成局面,另一方面与中原地区的关系比较密切。
明清 一方面延续着过去的土可制度,另一方面又不断改土归流,逐渐将原本汉人不多的西南部,转化为交通要道上几乎由汉人占满,只有山地和谷地留给土著居民的局面。大力推进以儒学教育为中心的文化教育活动。
抗战 国民政府组织高校、工业内迁,“高端移民”进入云贵,同时在云南布置重兵,借由滇缅公路为抗战中国“输血”,西南转而走向中国主体文化的一部分。
建国后 三线建设将诸多产业和国防设施迁入西南。高铁路线的铺设和互联网的普及,更是打造了地理空间和数据空间的连通,西南部不再是崇山峻岭中自成一局的地区。以尊重民族文化为基础,不断增进对集体、民族、国家的认同。
——摘编自许倬云:《经纬华夏》,第219-223页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我国历代中央政府治理西南地区面临的问题。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维度说明中央政府对西南地区治理的演变趋势,并分析其成因。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中央政府经略西南地区体现的治国理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答案
1.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根据材料首辅高拱“练习政体,负经济才,所建白皆可行”“条奏请诎司礼权,还之内阁”可知,高拱建议还权于内阁,体现了内阁的权势日益膨胀,C项正确。材料强调明代内阁权力的增强,无法说明行政效率的提升,排除A项;宦官专权现象在明穆宗时期并未得以解决,排除B项;明初朱元璋已经废除丞相,所以此时不存在君相矛盾,排除D项。故选C项。
2.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时空是明朝时期。根据材料“明朝移民云南……连同家眷约有八九十万人,驻守贵州的有六十余万人,驻守广西也不少”可知,明朝时期,在云南、贵州一带设立了人口数量庞大的卫所,并且带来了大量军人家眷,这有利于云南、贵州、广西等边疆地区的开发,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社会阶层流动的相关信息,与题意无关,排除A项;此时,云南、贵州、广西已经是明朝统治的疆域,不是扩大,排除B项;这些措施并不能消除南方的民族矛盾,表述过于绝对,排除C项。故选D项。
3.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古代中国)。由材料可知,嘉靖帝与崇祯帝的政治行为受到内阁的约束,这说明皇帝权力受到了一定制约,D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皇帝权力受到了一定制约,无法得出君主专制制度完善的结论,排除A项;材料并未涉及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无法得出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激化的结论,排除B项;明代内阁始终未获得决策权,排除C项。故选D项。
4.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户科给事中建议皇帝与阁臣议政并票拟的权力,这样内阁通过票拟可以为皇帝出谋划策,处理全国政务,还能防止宦官窃权,有利于提升阁臣的权力,B项正确;“杜绝了内廷官员的擅权”说法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这一建议强调皇帝与阁臣议政并票拟权,有利于减轻皇帝的政务负担,而不是为确保皇帝亲理朝政,且“确保了"表述绝对化,排除C项;有效平衡的说法错误,排除D项。故选B项。
5.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据材料“明朝宣布改革行省领导体制,设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布、按二司无权调动军队,须向朝廷申报,再由都司出兵”及所学知识可知,明朝地方实行三司制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但不利于紧急事务的处理,反映了对地方行政运作带来双重影响,D项正确;三司制属于地方制度,不涉及中央机构的行政效率,排除A项;三司制是在传统地方制度基础上的变革,没有彻底颠覆传统地方行政管理体制,排除B项;材料只涉及三司在地方分掌其职,没有涉及地方与地方之间的联系,不能说明形成了地方治理“网络体系”,排除C项。故选D项。
6.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有学者认为,明朝内阁作用巨大,在很大程度上助长了皇帝的惰性”和所学可知,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虽然明神宗出现怠政现象,但是内阁发挥了辅政作用,国家也照常运行,C项正确;内阁不是中央一级的法定机构,无决策权,排除A项;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衰落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明朝中央有着明确的机构设置,杂乱无序的说法错误,排除D项。故选C项。
7.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根据材料“城隍是古代中国城市的保护神,一般多由历史上的忠良贤达担任”“上任日,更需要在城隍前完成祭礼才能就任,请求城隍爷一起协助地方政治事务”可知,明朝统治者推崇城隍信仰,有利于统治者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和控制,B项正确;明代儒学的正统地位在不断强化,不存在确立儒学的正统地位,排除A项;材料中“要求新官祭祀城隍”,主要是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与地方经济关系不大,排除C项;材料涉及中央与地方,没有涉及专制皇权,排除D项。故选B项。
8.C
【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古代的中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今台阁选举,涂塞耳目,九品访人,唯问中正。” 这句话描述的是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②“中书出令,门下封驳,分为两省,而尚书守成,颁之有司。” 这句话描述的是唐朝的三省六部制;③“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 这句话描述的是唐朝的户籍制度和税收制度,其中“秋夏两征”指的是唐朝的两税法;④“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 这句话描述的是明朝的政治制度,明朝废除了丞相制度,设立了五府六部等机构来管理国家事,由此可知,②和③描述的是唐朝的制度,处于同一朝代。故选C项。
9.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推断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中国)。依据材料概括可知:材料针对“非官差而私造印信,诈称差使,骗诈取财”的现象制定了勘合制度,以此确保官吏的真实性,对核对不准的予以严厉惩处,表明其维护了国家治理的权威性,B项正确;此种核准制度,增加了程序,不利于行政效率的提高,排除A项;材料仅涉及了勘合制度,未涉及与其他机构的制衡关系,排除C项;勘合制度不是监察制度,是官员的核准程序,排除D项。故选B项。
10.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根据材料“1480-1602年明代财政支出统计表”、“皇室消费23.37%、52.89%”、“赈济支出1.23%、0.48%”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初,皇室消费占比23.37%,到了明末,皇室消费占比已超过50%,皇室消费逐渐增加,而赈济支出占比却在减少,反映出皇权政治弊端日趋严重,B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及财政收入,无法得知政府的收支情况,不能得出该结论,排除A项;材料只有军费支出占比,不能看出具体数额,也就不能得出逐步下降的结论,排除C项;仅从财政支出统计,无法得知张居正改革的成果如何,排除D项。故选B项。
11.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唐至两宋,‘流求’指涉地域由虚趋实,逐渐指向台湾岛。元明时期,根据东海形势变化,‘琉球’在官方主导下指向今琉球群岛”可知,从“流求”到“琉球”的变化,可以看出朝廷对海疆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在提高,这正是海疆意识得到加强的表现,D项正确;初步奠定古代中国版图在秦汉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虽然官方确实主导了对“琉球”地区的认识和命名,但这更多的是对已有领土的认识,而不是主动的探险活动,排除B项;材料反映了元明时期海疆意识的加强,没有涉及宗藩体制的发展,排除C项。故选D项。
12.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影响题。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在漳州月港开放海禁,准贩卖东西二洋”和所学可知,隆庆开关使得民间私人的海外贸易获得了合法的地位,东南沿海各地的民间海外贸易进入了一个新时期,D项正确;西学东渐属于文化传播,与材料无关,且影响有限,排除A项;隆庆开关并未改变朝贡贸易本质,排除B项;隆庆开关并未遏制西方对华的殖民扩张,排除C项。故选D项。
13.A
【详解】本题是最佳选择题。时空是明朝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明宣宗令郑和敕谕暹罗国王,郑和在两国之间进行斡旋,成功说服了暹罗国王放弃了对满剌加的侵略行为,这说明郑和下西洋起到了维护区域和平的作用,A项最佳;明宣宗敕谕中“朕主宰天下,一视同仁”、“保国安民,和睦邻境,以副朕同仁之心”确实体现了明朝统治者的天朝观念牢固,B项有一定道理/次佳;郑和在暹罗和满剌加之间进行斡旋,最终成功说服暹罗国王放弃了侵略,这一行为确实体现了明朝在对外关系中坚持的“以德服人”的外交理念,D项有一定道理/次佳;礼乐文明是通过礼仪和音乐来教化人民,达到修身养性、体悟天道、谦和有礼、威仪有序的目的,它是社会生活的基本规范,也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工具,材料中未涉及到礼乐文明,排除C项。故答案为:A(3分)B(1分);D(1分);C(0分)。
14.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推断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据材料和所给地图可知,“船队的人员在爪哇岛上被麻喏巴歇国西王手下误杀170 人……郑和上禀皇朝,以化干戈为玉帛处理这件事”可知,明朝传递的是以和为贵的理念,C项正确;最远可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地区,排除A项;据材料“明朝政府放弃了西王的赔偿”可知,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不在于增加收入,排除B项;郑和下西洋和倭寇没有关系,排除D项。故选C项。
15.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清时期(中国)。从明朝到清朝,对于沿海居民的管控越来越强,限制越来越多;对于海外贸易,逐渐垄断为一口通商政策,这说明明清时期海防政策逐渐走向保守,这是政治上加强集权在对外政策上的体现,C项正确;明清时期对外政策相对保守,并非海禁与开放并存,排除A项;统治者对海洋战略的认识逐渐趋于保守,并非深化,排除B项;海外贸易管理日益趋向制度化并非材料主旨,排除D项。故选C项。
16.C
【详解】本题是组合型选择题。时空是明朝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今本国虽称资捧方物前来进贡,既非旧例该贡蕃国,又无来历堪信文书”可知,明朝政府致力于维护朝贡体制以及朝贡贸易体系,①不符合题意;根据材料“一旦遽欲入贡请封……致惹衅端”可知,明朝政府认为葡萄牙是潜在的隐患,但材料中明朝政府没有把葡萄牙称为“倭寇”,②符合题意;明朝政府拒绝的只是葡萄牙一国特使的请求,没有关上对外交往的大门,③符合题意,根据材料“礼部和内阁的意见被武宗皇帝所采纳,明武宗谕令其使臣还国”可知,内阁大学士备皇帝顾问并协助皇帝处理重要政务,不是行政中枢,④符合题意。排除A、B、D项。故选C项。
17.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题干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代(中国)。材料信息可知,明代沿海地区有七大防区,大规模的海防所城建设逐渐形成布局框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种海防布局反映出政府海防意识逐渐增强,其背后是明代东南地区海疆形势严峻,B项正确;明代实行海禁政策,政府加强对海外贸易的限制,排除A项;“开始增强”说法错误,排除C项;材料呈现的是海防布局,不能反映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即使是经济最发达的江浙地区,海防城所也并非最多,排除D项。故选B项。
18.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根据材料“其人众,其地不足以供,势不能不食其力于外”可知,明朝海禁政策导致东南沿海地区的民众生活来源被切断,使他们不得不从事劫掠活动,由此可见,海禁政策的推行客观上助推了倭患,A项正确;材料反映明朝中后期倭患大部分是由中国人参与的,未涉及人地矛盾,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商人地位变化,排除C项;材料强调倭患主要由中国人参与的,且得不出日本海盗问题是否解决,排除D项。故选A项。
19.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代(中国)。根据题干中戍军参加海盗,海外贸易屡禁不止,中央对地方官的放任态度,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实行海禁政策,朝廷因政治目的而禁止海外贸易,打击海盗势力,但地方官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不肯严格执行中央政令,体现出政治功能与经济功能的博弈,A项正确。除隆庆开关外,明代政府的海洋政策总体上并未走向开放,排除B项;材料并未体现统治集团对海禁政策的反思,排除C项;仅凭海外贸易政策,不能得出中央对地方控制能力削弱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A项。
20.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据材料“明朝在东北地区设置军政管理机构‘卫所’,其官员是明朝中央政府直接委任的”“他们的官职是世袭的,但不得擅自行动,否则要受到中央处罚”及所学知识可知,东北地区的卫所官员由中央为委任,而且不能擅自行动,体现了明朝政府对东北地区的行政管理,D项正确;据材料“因其部族,官其酋长为都督、都指挥等职,给与印信,俾仍旧俗,各统其属”可知,明朝对东北地区采取的间接管理,排除A项;据材料“其官员是明朝中央政府直接委任的”可知,卫所制度并非东北旧俗旧制的“完整保留”,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对东北地区的管理措施,采取了因俗而治的方式,没有涉及先礼后兵的政策,排除C项。故选D项。
21.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影响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西部边民以马为赋,实行茶马互易,还在附近地区设立马政机构,专管马匹的孳牧,为军需战马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补充,成为明代作战的有力后备资源”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代边防形势严峻,朝廷采取设立马政机构等相关措施,适应了边防建设的需要,D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边防建设,与军事动员无关,排除A项;明朝对边疆地区和内地的行政管理并未实现一体化,排除B项;材料不涉及全国的财税关系,排除C项。故选D项。
22.A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根据材料“仍令何锁南普子孙世袭其职”“当地的土官、部落酋长任职”“正职一律是由中央任命的,但可以随时撤换的流官来担任”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初期实行“以土治番”“以流治土”的政策,承认土官的世袭特权,利用他们的地位和影响来统治当地的少数民族,同时以流官来统辖、监控土官,确保其能忠于朝廷,凸显出明朝民族政策的灵活性与原则性,A项正确;材料主要涉及甘青藏地区,并不能体现南部北部的边防压力和整个边疆地区的管理与开发情况,排除B、C两项;D项不是材料反映的主旨,排除D项。故选A项。
23.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明代(中国)。据材料可知,明代卫所的设置体现了卫所守兵具有守备防卫职责,又有屯田生产的职责,卫所体现了寓兵于农的思想,C项正确;卫所不全是在边疆,还有在内地设置,排除A项;材料反映卫所的功能,未涉及政府的财政收入,排除B项;卫设置有利于中央集权,排除D项。故选C项。
24.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据材料可知,明朝政府在不同的地区,对土司制度采取不同的措施,弱化土司制度的影响,清朝朝廷对违法的土司实行降级或革职,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中央集权,推动了土司地区与内地的一体化,D项正确;西南民族地区传统社会结构并未因为土司制度的变化而改变,排除A项;土司制度实行的地区也是明清时期的国家领土,与捍卫了国家领土主权完整没有关系,排除B项;材料描述的是土司制度的变革,而非构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排除C项。故选D项。
25.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根据材料“明初改变了元朝只倚重萨迦派的做法,封授了一系列的法王、西天佛子、国师、禅师等,以法王为最高僧职,又分封了五个实力强大的政教领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通过对西藏地方首领实行“多封众建”的政策,确实加强了对西藏地区的管辖。这种做法不仅涉及宗教领袖的封赏,还包括对地方政教领袖的册封,从而在西藏建立起较为稳固的统治基础,B项正确;明朝的政策没有实行政教合一政策,排除A项;“背离元朝的民族政策”的说法绝对化,排除C项;封建化体现为政治上的集权化,经济上的农耕化等,但是在材料中没有体现这些特点,排除D项。故选B项。
26.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材料强调明朝大量在边疆、云南等地修建驿站,有利于加强对地方的管理,是完善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手段,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中外交流,排除B项;根据材料“谕水西、乌撒、乌蒙、东川、芒部、沾益诸酋长‘今遣人置邮驿通云南,宜率土人随其疆界远迩,开筑道路,其广十丈 ”可知,修建驿道主要是为了加强对地方统治,与基层管理无关,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开拓疆土,材料所述内容与开疆拓土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27.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图一上有西突厥,疆域到达咸海海域,因此是唐朝,图二上有瓦剌,因此是明朝,图三上有伊犁,范围到达巴尔喀什湖,因此是是清朝,图四有西域都护府,因此是汉朝,因此排序是图4图1图2图3,C项正确;其他选项顺序均错误,排除ABD项。故选C项。
28.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本质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代(中国)。依据材料概况可知: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在制定族谱、宗谱时把忠君爱国放在首位,同时,理学家也说少数民族首领以吸收中原文化,归顺朝廷,表明了少数民族对中原王朝的认同,B项正确;材料未说明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排除A项;材料说明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西南地区教育的发展状况,排除D项。故选B项。
29.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根据材料“此制西番以控北夷之上策也”,可知材料强调对西藏的控制,有利于中央对西藏的控制,C项正确;材料主要阐述的是“不敢背叛”“此制西番以控北夷之上策也”等政治方面的目的,并没有涉及财政收入的增加,排除A项;同理,茶马互市加强了西藏与内地的联系,也有利于西藏的经济文化发展,但材料的侧重点在于强调中央对西藏的管理,B项和D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项和D项。故选C项。
30.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朝时期(中国)。据材料“诸王大臣佥议既定,虽至尊无如之何”可知,议政王大臣会议享有很大权力,由其决定的事,连“至尊”也难以更改,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皇权,A项正确;乾隆五十六年(公元1791年),议政王大臣会议被废除,排除B项;该机构的组成人员均是满族上层贵族,不易于得到汉族官僚的支持,排除C项;议政王大臣会议与明代内阁的权力并不一致,排除D项。故选A项。
31.(1)特点:治理方式灵活多样;边疆治理政策具有延续性和继承性;重视运用经济、文化等手段加强边疆对华夏文明的认同;因俗而治与边疆内地一体化互为补充(元以前因俗而治的特征突出,元以后一体化趋势更为明显;或者答因俗而治也行);强化中央集权等。(任答四点得8分,其他言之有理亦可给分)
(2)意义: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和巩固;推动了边疆地区的开发与经济发展;加强了边疆与内地的联系,有利于民族融合;推动了边疆内地一体化的历史进程;丰富了国家治理模式。
认识:要注重边疆开发和建设;要妥善处理民族关系;边疆政策的正确与否,不仅直接影响一个朝代的兴衰存亡,而且对于作为整体的统一多 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也产生重大影响;开明友善的民族关系政策,对古代边疆的有效治理,可大大减少汉族和少数民族间的隔阂,增强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边疆治理要注意结合地区历史文化传统,因地制宜;注意创新国家治理方式等。
【详解】(1)特点: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并一海内,以为郡县”“移民垦殖”“在少数民族聚居区设立道(相当于县),对归顺的较大少数民族部落实行属国的管理形式”“在边疆地区设立使匈奴中郎将、护乌桓校尉、护羌校尉和西域都护及大量的属国机构”“设立的安南、安西、北庭、安北、安东等都护府,构建了较为规范的藩属体系”“行省下设土官或元帅府等管理的行政制度”“东北地区以郡县制管理当地的汉人,以八旗制度管理满族,以姓长制度管理当地少数民族,以盟旗制度管理东蒙古人民”等信息可知,治理方式灵活多样;重视运用经济、文化等手段加强边疆对华夏文明的认同;因俗而治与边疆内地一体化互为补充(元以前因俗而治的特征突出,元以后一体化趋势更为明显;或者答因俗而治也行);根据材料“汉承秦制”“并一海内,以为郡县”“东北地区以郡县制管理当地的汉人”等信息可知,边疆治理政策具有延续性和继承性;根据材料“并一海内,以为郡县”“行省下设土官或元帅府等管理的行政制度,实质就是在中央直接管理下的羁縻统治”“完善边疆与内地的驿站系统,加强中央对边疆的控制管理”“东北地区以郡县制管理当地的汉人,以八旗制度管理满族,以姓长制度管理当地少数民族,以盟旗制度管理东蒙古人民”等信息可知,强化中央集权等。
(2)本题是影响类、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意义:根据材料“移民垦殖,加强交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联系”可知,推动了边疆地区的开发与经济发展;加强了边疆与内地的联系,有利于民族融合;根据材料“流官与土官掺杂联合治理地方,赋役税收‘比之内地’,完善边疆与内地的驿站系统,加强中央对边疆的控制管理”可知,推动了边疆内地一体化的历史进程;根据材料“在少数民族聚居区设立道(相当于县),对归顺的较大少数民族部落实行属国的管理形式”“在边疆地区设立使匈奴中郎将、护乌桓校尉、护羌校尉和西域都护及大量的属国机构来管理北部、东北和西部少数民族”“设立的安南、安西、北庭、安北、安东等都护府,构建了较为规范的藩属体系”“行省下设土官或元帅府等管理的行政制度,实质就是在中央直接管理下的羁縻统治”“东北地区以郡县制管理当地的汉人,以八旗制度管理满族,以姓长制度管理当地少数民族,以盟旗制度管理东蒙古人民”可知,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和巩固;丰富了国家治理模式。 认识:根据材料“中国古代王朝对边疆的治理政策简表”“边疆地区都是少数民族生活聚集的地区,能否把王朝国家的统治深入到边疆地区的关键,是处理好王朝国家与边疆各民族的关系”和所学知识,可从要注重边疆开发和建设;要妥善处理民族关系;边疆政策的正确与否,不仅直接影响一个朝代的兴衰存亡,而且对于作为整体的统一多 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也产生重大影响;开明友善的民族关系政策,对古代边疆的有效治理,可大大减少汉族和少数民族间的隔阂,增强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边疆治理要注意结合地区历史文化传统,因地制宜;注意创新国家治理方式等方面分析。
32.(1)表现:各国贡使来华贸易;明朝遣使封赏贸易(或郑和下西洋);政府许可的边境贸易;官方主导的对外贸易。
(2)反应:厉行海禁政策;设立广州十三行(或洋行);严格管理西方商人来华贸易;限制中国商民海外贸易;不为中国商民提供保护。
(3)简评:维护东亚、南亚区域内稳定;促进区域经济和文化交流;扩大了中华文化的影响力;薄来厚往,造成政府财政困难;严格限制海外贸易,削弱了中国在世界贸易格局中的地位。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明代(中国)。表现:根据材料“历史上的周边藩属国纷纷与明朝建立起朝贡关系”可知,各国贡使来华贸易;根据材料“在朝贡与封赏活动中,各国进贡的物品多是当地的土特产品,明朝皇帝的赏赐物品多是绫罗绸缎、瓷器、茶叶等;另外,贡使来华还要携带一大批货物来出售,每一次贡赏实际上是一宗大的贸易。明朝皇帝遣使往封各国也是一次货物的交流,例如郑和下西洋,每次都载着金银、绸缎、瓷器等与亚非各国交换”可知,明朝遣使封赏贸易(或郑和下西洋);政府许可的边境贸易;官方主导的对外贸易。
(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清朝(中国)。反应:根据材料“面对新的海上贸易形势,清廷从1644年到1684年间厉行海禁和迁海政策”可知,厉行海禁政策;根据材料“1686年,清廷在广州设立洋行,加强对海外贸易的管理,控制西方商人在沿海地区的活动”可知,设立广州十三行(或洋行);严格管理西方商人来华贸易;根据材料“清廷对中国商民出海贸易也规定诸多限制,出洋贸易者须‘呈明地方官,登记姓名’,‘炮械军器概行禁止携带’,并对某些产品的出口进行限制”可知,限制中国商民海外贸易;根据材料“当中国商民在海外遭受迫害时,清政府漠不关心,无疑助长了西方殖民主义者的气焰”可知,不为中国商民提供保护。
(3)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明清时期(中国)。影响:根据材料“明太祖朱元璋在建国伊始,诏告周边国家,愿与他们建立友好关系。历史上的周边藩属国纷纷与明朝建立起朝贡关系。在朝贡与封赏活动中,各国进贡的物品多是当地的土特产品,明朝皇帝的赏赐物品多是绫罗绸缎、瓷器、茶叶等;另外,贡使来华还要携带一大批货物来出售,每一次贡赏实际上是一宗大的贸易。明朝皇帝遣使往封各国也是一次货物的交流,例如郑和下西洋,每次都载着金银、绸缎、瓷器等与亚非各国交换”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维护东亚、南亚区域内稳定; 促进区域经济和文化交流; 扩大了中华文化的影响力;薄来厚往,造成政府财政困难;根据材料“面对新的海上贸易形势,清廷从1644年到1684年间厉行海禁和迁海政策。1686年,清廷在广州设立洋行,加强对海外贸易的管理,控制西方商人在沿海地区的活动。清廷对中国商民出海贸易也规定诸多限制,出洋贸易者须‘呈明地方官,登记姓名’,‘炮械军器概行禁止携带’,并对某些产品的出口进行限制。这些限制削弱了中国商品在世界市场的竞争力,更使中国商民缺乏足够的自我保卫能力”可知,严格限制海外贸易,削弱了中国在世界贸易格局中的地位。
33.(1)与多国接壤地缘关系敏感;地形地貌复杂多样交通不便;资源丰富利益关系复杂;多民族长期杂居矛盾并存;经济形式多样发展困难。
(2)政治上:地方管理逐渐增强(由因俗而治到与内地统一管理);经济上:扶持、开发力度不断加大(由分散落后到全国一体化发展);文化上:大力推进文化教育,使之与中华文化逐渐融为一体。
成因:战略位置重要;中央政府重视(政府治理政策得当);多元文化交融(民族关系的渐进融合);时局影响;生产力发展(经济开发、科技进步)等。
(3)坚持大一统;因时因地调整政策(政策得当);保护与开发相结合等。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题。时空是:古代中国。问题:根据材料“中国西南地区紧邻南亚和东南亚,与印度、缅甸、老挝、越南等国接壤,是不同民族和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体系的交汇点”,可得出与多国接壤地缘关系敏感;根据材料“其由众多山脉、高原、河流和湖泊组成。其中,喜马拉雅山脉、横断山脉和秦岭山脉等山脉交汇于此”,可得出地形地貌复杂多样交通不便;根据材料“蕴含了丰富的水力、矿产、动植物、地热等资源”,可得出资源丰富利益关系复杂;根据材料“这些地理特征不仅影响了地区的气候和生态环境,也塑造了不同民族群体的定居模式和生活方式”,可得出多民族长期杂居矛盾并存;根据材料“高山地区多以农牧业为主,而低地和盆地则适合农业和贸易发展”,可得出经济形式多样发展困难。
(2)本题是特点类、背景类材料题。时空是:明(中国)。趋势:政治上:根据材料“一方面延续着过去的土可制度,另一方面又不断改土归流”,可得出地方管理逐渐增强(由因俗而治到与内地统一管理);经济上:根据材料“逐渐将原本汉人不多的西南部,转化为交通要道上几乎由汉人占满,只有山地和谷地留给土著居民的局面”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扶持、开发力度不断加大(由分散落后到全国一体化发展);文化上:根据材料“大力推进以儒学教育为中心的文化教育活动”,可得出大力推进文化教育,使之与中华文化逐渐融为一体。
成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南地区战略位置重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央政府重视(政府治理政策得当);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南地区多元文化交融(民族关系的渐进融合);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南地区时局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受生产力发展(经济开发、科技进步)的影响。
(3)本题是特点类材料题,时空是:古代中国。综上所述,可知在西南地区的治理上始终坚持大一统;因时因地调整政策(政策得当);保护与开发相结合的理念。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纲要上第12课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同步训练(含解析)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