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期末复习卷(答案)

期末复习卷
(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
题号 一 二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由于清王朝政治腐败,经济和军事技术落后,加上道光帝举棋不定,忽战忽和,所以虽有广大爱国官兵和人民群众的英勇抵抗,仍然挽救不了中国战败的命运。”这段文字表述的是( )
A.鸦片贸易的危害 B.虎门销烟的背景
C.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 D.《南京条约》的影响
2.遗迹是无声的历史。通过右图中的遗迹,我们可以获取的历史信息有( )
①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壮举 ②清王室腐败奢侈的生活 ③列强对中华文明的摧残 ④中国古代园林建筑艺术的辉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③④
3.下面是几位同学关于“甲午中日战争”相关史实的讨论。其中,表述与史实不符的是( )
A.小华:黄海大战中牺牲的邓世昌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B.小李:战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使台湾人民饱受了日本50年的奴役
C.小林:战争爆发于1895年
D.小王: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4.“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这句话说明义和团运动兴起的主要原因是( )
A.列强扩大鸦片贸易
B.日本割占中国台湾
C.帝国主义侵略加剧
D.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5.上海轮船招商局是洋务派举办的规模最大的民用企业。它开张之初只有3艘轮船,后来发展到30多艘,经营了国内运输,发展了海外业务,打破了外国轮船公司在中国的垄断地位,还一度兼并了美商的旗昌轮船公司。这段材料说明洋务运动( )
A.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 B.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C.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D.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6.1919年5月 2 日,北京《晨报》发表《外交警报敬告国人》一文,沉痛地说:“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将不国矣!”由此引发的一场爱国运动的结果是( )
A.取得了初步胜利 B.推翻了腐朽的北洋军阀政府
C.迫使列强改变了巴黎和会的无理规定 D.导致北伐战争的爆发
7.1926年9月18日《工人之路》载:汉阳兵工厂的工人于9月1日宣布“为自身的利益,为湖北民众的利益,为革命的利益”,实行总罢工。汉阳工人罢工是为了配合( )
A.北伐战争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红军反“围剿”
8.1937年12月,日本侵略者占领当时中国首都,屠杀中国居民和士兵达30万人以上,而现在却被日本右翼势力称之为“20世纪最大的谎言”的事件是 ( )
A.九一八事变 B.南京大屠杀
C.卢沟桥事变 D.七七事变
9.某电视台组织了一次“追寻历史足迹”活动,途经卢沟桥和山东的台儿庄等地,是为了纪念( )
A.北伐战争 B.红军长征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
10.有这样一副对联:“中国捷克日本,南京重庆成都。”与这副对联有关的事件是( )
11.下列事件及其影响,搭配不相符的是( )
A.遵义会议的召开——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B.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C.平型关大捷——抗战以来第一次大捷
D.挺进大别山——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上被消灭
12.“停止‘剿共’政策,联合红军抗日”、“召集各党各界各军的救国会议,决定抗日救国方针”。促成上述协议达成的历史事件是( )
A.九一八事变的爆发 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C.中共七大的举行 D.重庆谈判的成功
13.毛泽东说:长征一结束,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就开始了。这里的“新局面”是指( )
A.北伐战争的开始 B.全民族抗日战争的开始
C.解放战争的开始 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14.为纪念某重大历史 事件,一首题为《冬夜题□□□□》的诗写道:“古都兵变动天寒,化作长城碧雪丹, 国共缓攻矛与盾,军民披沥胆和肝……青史每翻常滴泪,何时两岸结新欢。”“□□□□”应是( )
A.红军长征 B.西安事变 C.七七事变 D.重庆谈判
15.抗日根据地军民在军事上实行的主要战略战术有( )
①游击战 ②地道战 ③地雷战 ④夜袭战 ⑤大会战 ⑥“麻雀战”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⑥ C.②③④⑤⑥ D.①②④⑤⑥
16.华东野战军在孟良战役中全歼国民党军队74师。该战役发生在( )
A.重庆谈判阶段 B.国民党军队对解放区全面进攻阶段
C.国民党军队对解放区重点进攻阶段 D.解放军战略反攻阶段
17.据统计,从1946年1月到6月,国民党军队对解放区的大小进攻达4300多次,侵占解放区城市40座,村镇 2 500 多处。材料主要反映了( )
A.南京国民政府破坏“双十协定” B.全面内战已经爆发
C.国民党军队进攻陕甘宁解放区 D.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
18.如图人民日报所反映的史实发生在( )
A.北伐战争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
C.解放战争时期
D.新中国成立初期
19.读下表,指出北京大学校名及办学地点变化的原因是( )
时间 学校名称 办学地点
1912年 北京大学 北京
1937年 临时大学(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共同组成) 长沙
1938年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昆明
1946年 北京大学 北平
A.外来侵略 B.政权更迭 C.国共合作 D.军阀割据
20.《申报》报道民国时期一场婚礼:“梳一东洋头,披件西式衣……宣读婚约,互换戒指,才一鞠躬,即携手而归,无傧相催请跪拜起立之烦。”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A.大众传媒的普及 B.男女实现了平等 C.西方思想的影响 D.封建思想的根除
二、非选择题(第21题15分,第22题14分,第23题18分,第24题13分)
21.从1840年至 1901年短短的几十年间,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四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逐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请回答:
(1)清朝与西方列强之间进行的第一次较量是指哪一次战争 (3分)
(2)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什么 赔款最多的条约是什么 (4分)
(3)中国近代史不仅仅是一部屈辱史,更是一部英勇的中国人民抗争史。你对其中哪一次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或哪一位民族英雄印象最深 从中你受到了哪些教育 (4分)
(4)面对西方列强的步步侵略和清朝统治者的日益腐朽,假如你是当时的一位爱国人士,为改变中国的命运,请你提出一种较为理想的救国方案。(4分)
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清政府部分官员认识到“船坚炮利”的巨大作用,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富国强兵。……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封建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
——摘编自中华书局版历史教科书八年级上册
材料二 康有为到过香港、上海,看到那里的繁荣,很受刺激,认为还是西方的制度好……深感“要救中国,只有维新;要维新,只有学外国”。
——摘编自北师大版历史教科书八年级上册
材料三 (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岳麓版高中必修Ⅰ教科书
材料四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位先生,闹了多少年,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新青年〉本志罪案之答辩书》
请回答:
(1)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四则材料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在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所起的主要作用。(8分)
(2)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近代中国在向西方学习的内容上发生的变化。(6分)
23.面对列强的侵略,近代中国人不断探求适应时代巨变的生存之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背景链接]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材料一 在近代中国变革的道路上,如果说19世纪最后几年的时代象征是康有为,那么到20世纪初则进入了以孙中山为代表的时代。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材料一中康有为领导了哪一场变法 写出该变法在文化方面的措施。(4分)
材料二 孙中山先生说:“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2)据材料二概括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辛亥革命对我国近代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贡献是什么。(6分)
[背景链接]20世纪30年代,日本加速对外扩张,发动了侵华战争。
(3)材料三中国共两党的宣言(谈话)是在哪一事变后发表的 依据材料三概括国共两党的共同主张。(4分)
(4)综上所述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探索生存之路的过程中领导力量变化的特点。(4分)
24.【变化的中国】
【社会性质的变化】
材料一 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社会习俗的变化】
材料二 革命把自古以来神圣不可侵犯的天子打倒了,人们之间不再称“老爷”“大人”,而是改称“先生”“同志”,男子剪掉辫子,女子不再缠足。有的从前颓废的青年向亲人表示:“中国革命成功了,我要做一个新中国的新人。”
——改编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思想观念的变化】
材料三 他们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向尊孔复古的逆流展开猛烈进攻。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1)材料一的内容给中国社会性质带来怎样的变化 (2分)
(2)引起材料二中社会习俗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中的青年认为“中国革命成功了”,但也有人认为“中国革命失败了”,请你就其中的一种观点说出两点理由。(7分)
(3)材料三反映的事件在促进中国人民思想解放的过程中起了什么作用 (4分)
期末复习卷
1. C 2. D 3. C 4. C 5. D 6. A 7. A 8. B 9. C10. D 11. D 12. B 13. B 14. B 15. B 16. C 17. A18. C 19. A 20. C
21.参考答案(1)鸦片战争。
(2)中英《南京条约》。《辛丑条约》。
(3)斗争:太平天国运动、五四运动等。民族英雄:林则徐、邓世昌等。
受到的教育:爱国主义、不怕牺牲等。
(4)废除封建制度;实行对外开放;学习世界先进科学技术;发展工业;改革教育制度;提倡民主、科学等。
22.参考答案(1)材料一反映的是洋务运动,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材料二反映的是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或答设立京师大学堂,对中国近代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材料三反映的是辛亥革命,建立中华民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材料四指的是新文化运动,在近代中国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的风暴。
(2)变化:从学器物(或科学技术)到学政治制度,再到学思想文化。
23.参考答案(1)戊戌变法。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
(2)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3)七七事变。实行全民族抗战。
(4)从单一到联合。
24.参考答案(1)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辛亥革命。赞同“中国革命成功了”的理由: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成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临时约法》。赞同“中国革命失败了”的理由:革命成果被袁世凯窃取;没有改变中国社会性质;没有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虽然成立了中华民国,但是北洋军阀是封建独裁统治,中华民国名不副实。
(3)它启发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期末复习卷(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