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2023-2024北京市东城区高二下学期期末统一检测历史试卷(答案)

2023-2024学年北京市东城区高二下学期期末统一检测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45分。
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下列有助于理解中华文明连续性的史实是()
A. 汉字演变 B. 火药西传 C. 鉴真东渡 D. 郑和下西洋
2.中国古代诸多水利工程的修建推动了社会发展,体现了古人的智慧与创新。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郑国渠有利于秦国统一大业②龙首渠推动了关中农业的发展
③芍陂是我国最早的人工运河④灵渠为秦朝南抚越族提供便利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3.《商君书·画策》载:“能制天下者,必先制其民者也。能胜强敌者,必先胜其民者也。故胜民之本在制民,若冶于金、陶于土也。”对此国家采取的措施为()
A. “明法审令,捐不急之官” B.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C. 五家为“伍”,男女皆入籍 D. “九品访人,唯问中正”
4.唐朝医学家孙思邀在《千金方》中,嘱老年人要将传统的道教礼拜活动当作行气之道日日施行,以免安坐不劳而引发壅滞;嘱“人子养老之道”要了解、顺应老年人的性情变化和饮食调理,他还用天竺国按摩法助人颐养五脏六腑。由此可见《千金方》()
A. 是领先世界的中华医学成果 B. 奠定了中医临床医学的基础
C. 开创了“辩证施治”的原则 D. 体现儒释道融合的时代风貌
5.唐律规定:父辈、祖辈的不良恶行或一般刑事犯罪行为,子孙只能谏诤而不能告官,但如果其行为涉及谋反、谋叛、谋大逆,而子孙揭发告官则另当别论,不再以不孝罪论处。这表明唐律的目的在于( )
A. 把儒家孝的伦理引入法律 B. 引导儿孙辈自律约束
C. 弘扬大义灭亲的政治伦理 D. 维护皇权统治的稳定
6.下表反映了唐宋文学创作领域的变化,这一变化源于()
唐传奇 作品 主人公 宋话 本 代表作 主人公
《莺莺传》 才子佳人 《快嘴李翠莲记》 村姑
《秦梦记》 名士贤媛 《陶铁僧》 商人
《辛公平》 君主神仙 《合同文字记》 农民
A. 崇文抑武的方针提高了士族阶层的地位 B. 国家对社会成员的人身控制进一步减弱
C. 理学向基层社会渗透丰富了民众的生活 D. 商品经济繁荣推动宋代市民文学的兴起
7.郊祀即郊礼,是古代中国最重要的国家祀典。女真族原来行传统拜天礼,大定十一年(1171年),金世宗以“我国……据天下之正,郊祀之礼岂可不行”为由,遵照周礼推行郊祀。这说明()
A. 金朝以郊祀追求王朝的正统性 B. 金与西夏、南宋长期鼎峙
C. 金朝由东北入主中原出现治世 D. 女真族已经完全实现汉化
8.下表为不同时期人物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以下认识正确的是()
人物 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 史料来源
司马光(1019—1086年,尚书左仆射) 变乱旧章,兴害除利,舍是取非……(乃至)病民伤国 《传家集》
罗大经(1196—1252年,理学家) 国家一统之业,其合而遂裂者,王安石之罪也 《鹤林玉露》
何乔新(1427—1502年,刑部尚书) 安石之意,盖以欲行王政,当先致富强。而宋之中叶,帮藏耗竭,兵卫寡弱,不足以有为也…… 《椒邱文集》
A. 《传家集》为当时人的记载,其评价更具有权威性
B. 三人的评价都是以伦理观念和政治需要为出发点
C. 何乔新将王安石置于特定的历史时代来进行评价
D. 《鹤林玉露》与《椒邱文集》为后人记载,评价客观
9.有人指出:“国家自平江南以来,内而省部、密院等衙门,外而行省、宣慰司、总管府、州县官。”这表明当时()
A. 国家形成内外相维的行政管理系统 B. 地方机构层级复杂影响了行政效率
C. 中央对官僚机构的控制进一步强化 D. 地方官员的选拔和管理越来越规范
10.永乐元年(1403年)明朝重新开放宁波、泉州、广州三个市舶司,并且在这三个市舶司所在地设置宾馆招待外国使节。宁波的宾馆叫做“安远”,泉州的宾馆叫做“来远”,广州的宾馆叫做“怀远”。中外商人在宾馆附近进行有限制的小额贸易。这表明()
A. 海禁政策被取消推动中外贸易迅猛发展 B. 明朝与周边国家建立起平等的外交关系
C. 明朝在对外关系上致力于维护朝贡体制 D. 中国的丝织品和瓷器受到西洋诸国欢迎
11.19世纪60年代以后,在东北、内外蒙古广大地区,清政府逐步改变封禁政策,鼓励内地汉民移居关外,充实边塞。19世纪80年代以后,清政府开始在新疆、台湾、东北及内外蒙古地区设立行省。这些措施()
①进一步推动了民族间的交流交融
②有利于巩固边防,维护国家统一
③使得清朝版图在此前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扩大
④标志着清政府的治边政策由“因俗而治”向“治同内地”转化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2.17—18世纪,中国人口曾有多次大规模移动,其迁徙范围和方向如图所示,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17—18世纪中国人口迁徙图
A. 工商业的发展吸引大量流动人口迁入 B. 人口稠密的省份向人口稀少地区迁移
C. 战乱和饥荒造成中原人口的大量减少 D. “编户齐民”带来人口增多和管理强化
13.书籍是信息和思想传播最重要的载体。明清时期出版发行的商业书籍主要出自民间坊刻(部分举例如下表所示),这反映了()
作者 书籍 出版情况
陶承庆 《新刻京本华夷风物商程一览》 由福建书林坊主于万历年间刊印
程春宇 、士商类要》 由金陵著名的唐氏书坊于天启六年刊印
李留德 《客商一览醒迷·天下水陆路程》 由金陵李潮聚魁楼于崇祯八年刊印 由扬州徽商经营的书坊务本堂于乾 隆五十七年刊印
吴中孚 《商贾便览》
①水陆交通系统的发达推动书籍的传播
②江南地区民间出版印刷技术取得进步
③商人逐渐成为明清社会新的阅读主体
④商品经济发展使得社会对专业知识需求增加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4.晚清一观察家指出:“观于吾国政府,朝发一令曰,宜率此而行,外省置之不顾也;夕下一谕曰,宜以此为戒,外省依然如故。查询事件,则延迟不复;提拔款项,则藉词抵抗。”这表明晚清时期()
A. 国家陷入内忧外患的严重局面 B. 中国的民族危机正在不断加深
C. 中央权力式微和督抚势力扩张 D. 洋务运动的推行遭遇极大阻碍
15.下列史料涉及的历史事件,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争取广泛地进入中华帝国的整个内地,以及沿海各城;如这一点做不到”,则“争取扬子江的自由航行。”
②“数年以来,中外臣工讲求时务,多主变法自强 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
③“惟台湾土地政令,非他人所能干预。设以干戈从事,台民惟集万众御之。愿人人战死而失台,绝不愿拱手而让台。”
④“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纳。”
A. ①②③④ B. ②④①③ C. ③②①④ D. ④①③②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5分。
16.中华民族共同体演进
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各民族在共同开拓祖国辽阔疆域、共同书写悠久中国历史、共同创造灿烂中华文化、共同培育伟大民族精神的历史进程中融聚而成的民族实体。
材料一 从华夏族到汉族的多源合流的发展历程
新石器时代晚期 黄河中下游地区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开始孕育华夏族相传黄帝时期……诸多的战争将更多不同血缘关系的人们的共同体开始在同一地域内结合起来,而以炎黄二帝为中心的政治联盟逐步演变为华夏族
夏商西周春秋战国 夏朝,在中原地区分布着不同族源的邦国,自称为“夏”或“华”,形成了具有共同文化认同的“诸夏”,居住在周边的“四夷”受到华夏的浸润和影响
商朝,疆域扩大,族群治理政策灵活,族群间交往交流不断加深
西周时期,“天命观”(商灭夏、周灭商是天意)大行其道,加强了各族群对中央王朝的政治认同;分封制客观上打破了自夏商以来聚族为邦、一族一邦的局面,各族群在血缘和文化上进一步交流交融
春秋时期,中原各国自称“华夏”,“诸夏”凝聚为“华夏”,若干邦族的集合体变成了一致认同的共同体
战国时期,“华夏”作为文化实体、政治实体,进一步被周边民族所认同
秦汉时期 华夏族改称“秦人”,因秦短命而亡,“秦人”未能成为华夏族的普遍称谓。“书同文,车同轨,量同衡,行同伦”,加强了华夏与周边各族的联系与交流
“汉人”成为华夏共同体的称谓,共同的文化心理初步形成,儒家大一统观念成为共同的价值追求,“自在的”中华民族开始形成
——摘编自王文光、李丽双《从华夏族到汉族—论一个多源合流的历史过程》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华夏族发展到汉族的各阶段特点,并对其进行说明。
材料二 大一统王朝将中国境内的不同民族整合在一起,各民族之间交往交流交融,对于中华民族形成发挥了决定性作用秦汉唐元明清作为中国历史上实现大一统的王朝,奠定了中国地理空间格局,也形塑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底色和历史根基。在王朝分裂并立时期,由于战争引起的王朝疆域变化、人口流动迁移等也对中华民族形成起了重要作用。两晋南北朝、五代十国、宋辽金夏等中国历史上王朝分裂并立,却客观上促成南北民族的交往交流变融,北方和西北等长期处于中央王朝边缘地带的少数民族与中原汉民族之间在各方面各层次交融发展,少数民族内附内化加速,在语言文字、思想文化、生活习惯、政治制度等方面学习中原汉族文明,北方和西北少数民族与汉族交融,原有的匈奴、柔然、契丹、党项、鲜卑等历史上存在的少数民族消失在历史演进过程中,成为汉族和当今蒙古、回族、维吾尔等少数民族的一部分。
——摘编自张伟军、蒋锐《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
(2)依据材料二,提炼一个观点,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更实正确、逻辑清晰)
17.定都与迁都
都城是一个国家的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关系密切。
材料一
若从古都变迁的轨迹看,西安、洛阳、开封成横线排列在我国中部,恰好都在渭河一黄河南岸,是古代中愿的腹心地区,也是先秦至唐中叶各王朝都城的基本所在区域;而北京则位于华北平原北部,居古代中原的边缘 元朝和清朝都是边疆民族入主中原以后建立的朝代,是在定都北京后统一全国的。此外,对于这些少数民族的统治者来说,北京更贴近他们的故乡,便于保持与故乡的联系,以便保留一条退路。
——摘编自吴松弟《中国古代都城》
材料二 中国南北两大河流,各为风气,不相属也。自隋炀浚运河以连贯之,而两河之下游,遂别开交通之路。自运河既通以后,由南北一统之基础,遂以大定 明祖南入安南,莫都金陵;而燕王卒以靖难之师起北方,复宅金、元之故宅,以至于今。非地运使然,实地势使然也。
——摘编自梁启超《中国地理大势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简述两周至清朝三千年间主要王朝都城的迁移轨迹,指出影响中国古代都城变迁的因素。
(2)根据上述两则材料,梳理北京作为都城的历史发展脉络。结合所学,谈谈你对材料二中“自运河既通以后,由南北一统之基础,遂以大定”这句话的理解。
18.利玛窦来华的历史书写
材料一 利玛窦者,大西洋国人,去中国八万里,行三年,以万历八年始至 俗自有音乐,所为琴纵三尺,横五尺 窦以此献天子,又有自鸣钟,秘不知其术,而大钟鸣时,小钟鸣刻,以定时候。尝言彼国人他无所长,独于天文有晷器,类吾浑天仪。又有四刻漏,以沙为之。……窦始至肇庆、赣州,复至南昌,学汉音,读孔氏书,故能通吾言。……尝为《山海舆地全图》,荒大比邹衍,言大地浮于天中,天之极西即通地底而东,极北即通地底而南,人四面居其中多可信。窦游南都,从礼科给引,以其天主像三,及自鸣钟诸物来献。
——摘编自(明)张岱《石匮书》卷240《方技严传·利玛窦列传》
材料二 利玛窦,字西泰,欧罗巴人,万历九年自本国航海九万里入中国,贡耶稣像、万国图、自鸣钟、铁丝琴等,帝嘉纳之。……所云耶稣……造天地万物……于耶稣升天、降生等日曰大米撒。所言诞宴不经,略如此。然其为人,深湛多思,善算法,考测骤(chán)度(注:日月星辰运行的度数) 所制器若简平仪、沙漏、远钟之类,尤擅绝当世。玛窦紫髯碧眼,面赤色如朝华。既入中国,则袭衣裳、修揖让……以儒雅称。
——摘编自(清)万斯同《明史》
材料三 大西洋陪臣利玛窦,谨献土物于皇帝陛下。臣本国极远……航海远来,时历三年,路经三万余里,始达广东。语言未通,有同喑哑,因做居而习语文,颇知中国古先圣人之学,于经籍略能记诵而通其诣。……谨以天主像一幅,天主母像二幅,天主经一本,珍珠镶嵌十字架一座,报时钟二架,《万国图志》一册,雅琴一张,奉献于御前。……抑臣在本国忝与科名,已叨禄位,天地图及度数,深测其秘,制器观象,考验日晷,并与中国古法吻合。
——摘编自(晚清)萧若瑟《天主教传行中国考》(利玛窦来临向明神宗提交的奏疏)
围绕利玛窦来华的历史书写,对上述史料进行辨析。
19.白银与银钱比价
材料一 (19世纪30年代)“各省州县地丁滑粮,征钱为多,及办奏销,悉以钱易银,折耗太苦,故前此多有盈余,今则无不睦垫。各省盐商卖盐俱系钱文,交课尽归银两。昔之争为利薮,今则视为畏途。”于是州县亏空、盐务积疲关税短绌比比皆是。……朝臣以饷银为忧,其实,在银钱比价变动中,士农工商莫不深受其累。包世臣说:“小民计工受值皆以钱,而商贾转输百货则以银。其卖于市也,又科银价以定钱数,是故银少则价高,银价高则物值昂。又民户完赋亦以钱折,银价高则折钱多,小民重困。”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1800—1850年间北直隶宁津县乡镇的银钱比价指数趋势图
——摘编自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
注:银钱比价:白银与铜钱的兑换价格。
概括图中19世纪30—50年代银钱比价指数变动的总体趋势。结合材料一、材料二和所学,分析导致银钱比价指数变动趋势的原因及其影响。
20.传统与变迁
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对于近代中国历史演进的历程,从中西文化比较的角度做了一番精彩的描述。他说:“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这种感觉,从鸦片战争后渐渐发动,到同治年间借了外国兵来平内乱,于是曾国藩、李鸿章一班人,很觉得外国的船竖炮利,确是我们所不及。对于这方面的事项,觉得有舍己从人的必要 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自从和日本打了一个败仗下来,国内有心人,真像睡梦中著了一个霹雳,因想道(到)堂堂中国为什么衰败到这田地,都为的是政制不良 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所经过时间,比较的很长——从甲午战役起到民国六七年间止,约二十年的中间,政治界虽变迁很大,思想界只能算同一个色彩。简单说,这二十年间,都是觉得我们政治、法律等等,远不如人,恨不得把人家的组织形式,一件件搬进来,以为但能够这样,万事都有办法了。”
——张海鹏《中国近代通史》
近代中国历史是一部传统中国近代西方实化碰撞的历史。从这一角度,解读上述材料。
参考答案
1.A
2.B
3.C
4.D
5.D
6.D
7.A
8.C
9.A
10.C
11.B
12.B
13.D
14.C
15.D
16.(1)①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夏商阶段。
特点:华夏文化开始孕育,不同的部落与族群在同一地域内结合,华夏族初步形成与发展
说明:这一时期的华夏族主要是通过地域内的政治联合和文化融合形成的,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和文化认同特征。
②西周与春秋战国时期
特点:族群观念被打破,华夏族作为一个文化实体和政治实体的确立,并且被周边国家认同,华夏认同进一步扩大。
说明:这一阶段的华夏族已经超越了单纯的政治联盟,形成了更为紧密的文化和政治共同体,开始展现出对外的影响力。
③秦汉时期
特点:华夏与周边各族的联系加强,“大一统”的政治观念与文化认同深入华夏认同之中;“汉人”成为华夏共同体的称谓,共同的文化心理初步形成,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开始形成。
说明:秦汉时期是华夏族向汉族转变的关键时期,通过统一的法律、度量衡和文字,以及儒家文化的推广,华夏族的文化和政治认同得到了深化和扩展,为后来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2)观点:大一统王朝的建立及其后期的分裂与并立,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和发展。
首先,大一统王朝如秦汉、唐、明、清等通过强有力的中央集权制度,将中国境内不同的民族整合在一个政治体系之下,这种整合不仅仅是地域上的统一,更是文化和经济上的交流与融合。例如,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了一系列标准化措施,包括度量衡、文字等,这些措施加强了不同地区人民之间的沟通,促进了文化的统一。汉朝时期的丝绸之路开通,不仅促进了东西方贸易,也使得中原文化与西域文化进行了深度的交流。
其次,在大一统王朝的分裂与并立时期,如两晋南北朝、五代十国、宋辽金夏等,虽然国家疆域发生了变化,但由于战争引起的人口流动和迁移,反而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接触和交流。在这一过程中,北方和西北的少数民族与中原汉族在语言文字、思想文化、生活习惯、政治制度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交融。例如,北魏孝文帝改革,大力推行汉化政策,使得鲜卑族逐渐融入汉族之中。
这些历史时期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导致了部分历史上存在的少数民族如匈奴、柔然、契丹、党项、鲜卑等的消失,他们或被汉族同化,或与其他民族融合,形成了新的民族群体,如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等。这一过程体现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特点,即在保持各自文化特色的同时,形成了共同的历史认同和文化基础。
综上所述,大一统王朝的建立及其后期的分裂与并立,通过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塑造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底色和历史根基。
17.(1)迁移轨迹:西周都城镐京,今陕西西安向东迁到东周洛邑,今河南洛阳,再向西迁到秦朝都城咸阳,今陕西西安城西北,西汉都城长安,今陕西西安,再向东迁到东汉都城洛阳,今河南洛阳,西晋都城洛阳,今河南洛阳,隋唐都城长安,今陕西西安向东迁到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再向南迁到南宋都城临安,今浙江杭州,向北迁到元都城大都,今北京,明初都城今南京,明成祖向北迁都北京;清都城北京。
因素:自然条件;战乱、政局动荡;经济发展水平;交通条件;巩固统治等。
(2)脉络:金朝迁都燕京,是北京成为都城的开始。后来元在金中都东北兴建大都。明前期迁都北京,位置比元大都略微南移。明嘉靖年间,又在北京城南面加修外城,今天北京的中心区域由此形成。清入关后定都北京。
理解:大运河贯通南北对巩固统一,促进南北经济交流和加强中央集权,起了重要作用。
18.史料类型:三则史料都是文献史料。
史料背景及内容:明清之际,为了传教的需要,西方传教士利玛窦将西方的科学文化知识传入中国,《几何原本》《泰西水法》等书的翻译以及世界地图的传入,打开了明朝知识界认识“西学”的窗口,促进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西方传教士通过翻译中国典籍等方式,把中国文化介绍给欧洲。利玛窦成功地觐见皇帝,在士大夫中建立良好声誉和关系,开启了日后其他传教士进入中国之门,也开创了日后200多年传教士在中国的活动方式:一方面用汉语传播基督教;另一方面用自然科学知识来博取中国人的好感。利玛窦向中国社会传播了西方的几何学、地理学知识以及人文主义的观点,开了晚明士大夫学习西学的风气。
19.总体趋势:银钱比价逐渐上升。
原因:商品经济发展;赋税制度改革;鸦片走私猖獗,白银大量外流。
影响:银贵钱贱,民众负担加重,白银大量外流,政府财政危机。
20.材料反映了近代中国在面对西方冲击时的三个阶段反应,展现了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文化的碰撞与融合过程,这个过程经历了器物,制度以及文化觉醒这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器物层面的觉醒。在这个阶段,中国开始意识到在军事技术等物质层面上的落后。鸦片战争的失败让中国人认识到西方列强的船坚炮利,这是传统中国所不具备的。因此,以曾国藩、李鸿章为代表的一批改革者开始倡导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和军事装备,即所谓的“师夷长技”,希望通过引进西方的器物来增强国力,抵御外来侵略。
第二阶段:制度层面的反思。甲午战争的失败使中国的精英阶层进一步认识到,仅仅模仿西方的器物是不够的,中国的衰败不仅仅是因为技术落后,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政治制度的腐朽和不合理。因此,这个时期出现了戊戌变法等尝试,试图通过改革旧有的政治体制,建立更加现代化的政府管理体系,以适应时代的发展。
第三阶段:文化的觉醒。经历了长期的政治变革尝试后,中国的知识分子逐渐认识到,中国的落后不仅仅是器物和制度的问题,更是文化根本的缺陷。这个时期,新文化运动兴起,提倡民主与科学,批判封建文化和旧道德,主张全面接受西方文化,实现民族的自我更新。
近代中国的历史演进,是一个从表层到深层逐步认识自身不足,并试图通过学习和借鉴西方文明来实现自我革新的过程。这一过程中,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文化冲突不断激化,同时也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最终,中国在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中,逐步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现代化道路。
第1页,共1页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2023-2024北京市东城区高二下学期期末统一检测历史试卷(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