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福建省福州第十中学2024-2025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卷(无答案)

福州十中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
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30小题,共75分)
1.下图为公元前2900年中国部分新石器文化分布示意图。它可以用来说明( )
A.中华民族形成的曲折性 B.早期国家的正式出现
C.夏商文明的区域性色彩 D.中华文明具有多元性
2.陶寺遗址位于山西襄汾县,是距今4300多年前的史前遗址。经研究发现,陶寺遗址的古观象台可以看到二十个节气,这应该是我们今天二十四节气的起源。陶寺先民就可能在古观象台的观测点,观天象,授农时。由此可以推知当时( )
A.陶寺先民开始定居生活 B.陶寺先民的历法处于领先水平
C.农耕文明呈现多元一体 D.农业经济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
3.红山文化牛河梁遗址群有数处积石大冢群,冢内往往以一二座地位尊贵的大型墓为主墓,周围或上部附葬多座小墓。墓内随葬品多玉器,有猪龙形玉雕、钩云形玉佩、玉璧和玉龟等,玉器种类和数量随墓的大小而异,也有些墓内空无一物。这反映出红山文化( )
A.即将迈入阶级社会门槛 B.王权与神权已紧密结合
C.是旧石器时代重要遗存 D.具有鲜明中原文化特色
4.2023年9月23日,杭州第19届亚洲运动会开幕式上良渚文化遗址受到世界关注。在良渚文化遗址考古发现了不同规格的墓葬形制,随葬品数量有别,随葬品以玉器为主。材料说明了( )
A.原始宗教礼仪出现 B.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C.社会分化比较明显 D.早期国家完全形成
5.西周统治集团严格区分嫡庶,确立嫡长子的优先继承权的前提下,在宗族的内部区分大宗、小宗。无论大宗、小宗都以正嫡为宗子,宗族成员必须尊奉宗子。与此直接相关的制度设计是( )
A.郡县制 B.科举制 C.禅让制 D.宗法制
6.公卿是商周时期的贵族阶层,下图中商至西周同、异姓公卿的比例变化反映出( )
A.国家初始形态的确立 B.宗族血缘关系的加强
C.华夏认同观念的产生 D.官僚队伍的日益膨胀
7.周王通过授土授民新建的国家己不是血缘聚居的方国,而是由周人、本地土著建以及被征服的殷人混合,以周人为统治者的新型国家。这说明西周分封制( )
A.有利于中央集权制的确立 B.强化了君主的专制权力
C.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认同 D.解决了社会的阶级矛盾
8.春秋郯国国君郯子出身东夷,而他在追述东夷部族历史时涉及到黄帝、炎帝、共工、太皞、少皞、颛顼等6位古帝王,多为传说中的华夏先祖。其意在强调( )
A.华夷同源共祖 B.区域交往密切
C.国家实现统一 D.贵族矛盾缓和
9.据考古发现,洛阳东周王城遗址的面积不足10平方公里,赵都邯郸城面积是其两倍,楚都纪南城面积接近其两倍,齐都临淄城的面积约为其三倍。这从侧面反映出当时( )
A.礼崩乐坏 B.华夏认 C.诸侯混战 D.皇权旁落
10.2024年4月,“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发布了武王墩墓的阶段性发掘成果。武王墩墓位于楚国都城寿春城(今安徽省淮南市寿县)遗址东约15公里处,据考证,墓中出土文物的形制、纹饰等具有战国晚期楚文化的典型特征。这一考古发现有助于( )
A.印证武王伐纣相关史事的记载
B.深入研究战国晚期楚国的历史
C.还原楚汉战争发生的来龙去脉
D.了解南方开发和经济重心南移
11.唐朝孔颖达说:"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连称,本义指衣冠华美又重礼仪。华夏作为族群、文化、国家政权,被周边民族所认同,是在( )
A.中华文明的起源时期
B.早期国家的形成时期
C.封建国家的建立时期
D.诸侯纷争与变法时期
12.有诗云:“鱼嘴分江内外流,宝瓶直扼内江喉,成都坝仰离堆水,禾稻年年庆饱收,李冰父子功劳大,作堰淘滩尽手工。”诗中的“成都坝”是指战国时期的( )
A.三峡大坝 B.大运河
C.黄河大坝 D.都江堰
13.儒家思想认为礼乐是对人类感情的彰显和节制,是合乎人的性情的。墨子则认为礼乐制度会给老百姓带来物质上的不足,这本质上反映出两者( )
A.生活态度的差异 B.学术主张的对立
C.政治立场的差异 D.人性认识的冲突
14.春秋战国时期,孝的对象由西周时期的“神祖考”转变为“父”,表现形式由西周时期的祭祀变为相对简单的“养”,这一变化反映了( )
A.父子伦理纲常理论形成 B.儒家思想地位的提高
C.以人为本思想得以强化 D.个体小农经济的发展
15.东周时期,周桓王、周顷王曾先后派人向鲁国“求则(丧葬费)”“告饥”“求车”“求金”。周襄王曾向郑国“请盟”,后来又接受晋侯的召唤,参加诸侯召开的会议。这说明( )
A.君主专制受到挑战 B礼乐制度不复存在
C.分封制度遭到破坏 D.王位世袭制度消亡
16.都江堰灌溉系统利用地势和水势,科学地解决了岷江的分流和排沙等难题,其防洪、灌溉等功效至今仍造福成都平原,它是尊重自然、敬畏自然、利用自然规律办事的“天人合一”之作。该工程( )
A.奠定了秦国称霸的基础
B.加速了经济文化的交流
C.展示了商鞅变法的成效
D.体现了古代人民的智慧
17.下表为战国时期部分地区墓葬出土的生产工具。
出土地点 生产工具总数 铁农具数 铁农具所占百分比
辽宁敖汉旗老虎山 36 35 97.2%
山西长治分水岭 31 21 67.7%
河南辉县固围村 69 58 84.1%
湖南长沙、衡阳两地 21 17 80.9%
广西平乐银山岭 170 91 53.5%
这些数据可以佐证当时( )
A.劳动生产效率大为提高 B.私营矿冶业发展迅速
C.铁制农具普及全国各地 D.冶铁技术发源于东北
18.春秋战国时期,管仲、鲍叔牙、范蠡、吕不韦等人都曾出入商海,获得了巨额的财富,并因此赢得了很高政治地位或进一步扩大了自己的社会影响力。据此可推知,当时中国( )
A.地域性商人群体逐步形成 B.重农抑商政策走向了崩溃
C.海外商业贸易进一步发展 D.商业活动有利于社会转型
19.下表所示为春秋战国时期道家部分学者的观点。这些观点( )
学者 观点
老聃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
庄周 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太山为小
A.包含着朴素的辩证法 B.体现了唯物论的倾向
C.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 D.寄托了对逍遥的追求
20.下表是战国时期三位思想家的思想主张。这反映出战国时期( )
思想主张 思想家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
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不健是非,以与世俗处 庄子
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 荀子
A.儒家思想成为显学 B.新兴的士阶层崛起
C.主体意识走向觉醒 D.诸子思想趋向融合
21.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士阶层在社会中话语权的加重地位的上升和人格的相对独立,其身份意识开始觉醒,他们不再满足于权力的依附者这一传统定位,而试图对权力的使用展开评价、监督以及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期望。这一现象的出现( )
A.造成了政治局势动荡不安
B.推动了儒家思想的传播
C.得益于生产力水平的提升
D.使得贵族体系开始瓦解
22.河南洛阳战国粮仓出土铁农具72件;辽宁抚顺莲花堡燕国遗址出土铁农具近70件;广西平乐银山岭战国墓出土的181件铁器中,177件为生产工具,可以开垦、耕翻、除草、收割等。这反映了战国时期( )
A.铸铁技术领先世界
B.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
C.南方耕作技术发达
D.冶铁业取代了青铜业
23.图1、图2分别是战国和秦朝的形势图。图中长城分布区域的变化反映了( )
A.长城修筑技术的提高 B.郡县制度开始形成
C.国家从分裂走向统一 D.长城防御功能丧失
24.里耶秦简有大量内容丰富的政令和文书。《里耶秦简·户籍》中详细记述了百姓家庭人口信息及承担的赋役情况。另《秦简·内史杂》记述官员“有事请殴(请假),必以书,毋口请,毋羁请。”这反映了秦朝( )
A.注重提升国家的治理水平 B.秦律严苛导致秦朝二世而亡
C.重视户籍管理以征收赋税 D.开始出现政令文书管理模式
25.波斯帝国境内修建了重要的驿道、御道,罗马帝国有“条条大路通罗马”之说,中国秦朝修建了驰道、直道、新道、五尺道和无处不在的驿道。这说明波斯帝国、罗马帝国和中国秦朝( )
A.在道路交通上已实现互学互通 B.都通过丝绸之路开展商业贸易
C.都重视地方和边疆的有效管理 D.都以经济文化交流为第一要务
26.地图作为一种重要的图像史料,对于研究历史有重要价值。下图是秦统一后形势图,据此可知秦朝( )
A.首创郡县治理制度 B.长城军事防御功能明显
C.华夏认同观念初现 D.基本奠定现代中国版图
27.《史记·陈涉世家》中记载:“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在出土的睡虎地秦筒《徭律》中规定,如遇水雨,则免除征发,二者说法的差异说明( )
A.史料年代越久远可信度越高
B.文字史料有主观性故不可信
C.历史研究需要多源史料互证
D.历史真相都能从考古中还原
28.某同学制作了一张学习卡片,如图所示,可知他研究的主题是( )
皇帝制度、三公九卿 统一车轨、统一文字 颁布法律、编制户籍 迁徙豪强、整顿风俗
A.秦朝的暴政与秦末农民起义及速亡
B.西汉的强盛与汉武帝大一统的措施
C.秦汉时期的生产力发展与政治变革
D.秦朝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的措施
29.里耶秦简中,“秦更名方”简牍记录了一些符合政令规定的用字、用语及写法,使用时必须遵令执行,尤其是官方文书。这些政令的颁布有利于( )
A.建立丞相制度 B.巩固秦的统一
C.推动法制完备 D.加速争霸进程
30.大泽乡发难,“揭竿而起”的九百戍卒,其身份就是自耕农、贫农、佣耕者和小土地所有者在内的广大农民。这些农民的领袖是( )
A.陈胜 B.项羽 C.刘邦 D.黄巢
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31题15分,32题10分,共25分)
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一: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至守、尉、监。更名民曰“黔首”。……一法度衡石丈尺。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始皇廿六年嵌铜诏版铁权(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里耶秦简(部分)(湖南里耶秦简博物馆藏)
铭文:“让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 文字:“迁陵洞庭郡”
材料三 由于夏、商、西周朝代的共主与各诸侯国都是作为相对独立的国际政治行为体并列存在,使得该时期的大一统主要体现在土地,民心层面,而秦统一六国则最终实现了制度层面的天下大一统。在此过程中,尽管历次朝代更迭都会出现土地及民心层面的天下分裂。但伴随着民族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也使得土地范围从中原地区不断向四方扩展,民心也更加凝聚到对共主的认同上,并在最终经历过春秋战国的重重洗礼之后实现了制度层面上从统一礼仪向建立秦朝中央集权体制的飞跃。
——王宣华《先秦中原文化区域“大一统”秩序观及当代价值探析》
(1)分别指出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史料类型。(4分)
(2)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国先秦至秦朝时期“大一统”内涵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导致此变化的原因。(11分)
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材料一
凡一时代,经济上若发生了变动,思想上也必发生变动。换句话说,就是经济的变动是思想变动的重要原因。
——李大钊《由经济上解释中国近代思想变动的原因》
材料二
中国历史上的战国时期出现了举世闻名的“百家争鸣”的文化局面,这是中国文化发展史上辉煌的一页。《辞海》对“百家争鸣”的解释是战国时期学术界互相辩争的风气,是当时社会变革和阶级斗争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对当时文化学术发展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应该说,战因时期的“百家争鸣”不是一时凭空出现的“风气”,其形成源远流长,成果丰硕,影响深远。
——摘编自薛国中《论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历史条件》
指出材料一李大钊唯物史观方面的观点,并运用这一观点对材料二“百家争鸣”这一历史现象进行合理解释。(10分)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福建省福州第十中学2024-2025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卷(无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