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秋统编八上历史期中临考模拟押题卷02
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答题前填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50分,每题2分)
1.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义律共交出二万零二百八十箱,共计二百数万斤,实一网打尽。林(则徐)在海滩挑成两个池子,前设涵洞,后通水沟,先由沟道引水入池,撒盐其中……再抛石灰煮之。共计二十三日,全数始尽销毁。”材料描述的事件是( )
A.虎门销烟 B.鸦片战争 C.天京事变 D.黄海海战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前设涵洞,后通水沟,先由沟道引水入池,撒盐其中……再抛石灰煮之。……共历二十三日,全部殆尽销毁。”和所学知识可知,题干材料叙述的历史事件是虎门销烟。1839年6月3日,林则徐在广东虎门海滩把收缴的全部鸦片当众销毁,历时23天。虎门销烟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决心和勇气,振奋了民族精神,维护了民族尊严,A项正确;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而题干材料反映的是虎门销烟,排除B项;天京事变是太平天国运动的内讧,与题干无关,排除C项;黄海海战是中日甲午战争中双方海军主力在黄海进行的大规模战役,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2.矗立在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是为纪念中国近代以来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而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所建立的。碑的基座四周镶有十块巨幅汉白玉浮雕,其中第一块的内容就是“虎门销烟”。其主要原因在于虎门销烟( )
A.沉重地打击了英国走私鸦片的奸商 B.由民族英雄林则徐领导并成功禁烟
C.显示了中华民族反侵略的坚强意志 D.英国以此为借口发动了侵华的战争
【答案】C
【解析】据题干“虎门销烟”和所学知识可知,林则徐到广州后,派人明察暗访,缉拿烟贩。英、美等国商贩被迫陆续缴出鸦片 110 多万千克。在林则徐的主持下,1839 年 6 月 3 日至 25 日,收缴的鸦片在虎门海滩被当众销毁。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C项正确;“沉重地打击了英国走私鸦片的奸商”并非其深远影响,且与人民英雄纪念碑关系不大,排除A项;虎门销烟后,依然鸦片泛滥,鸦片战争后,更加严重,排除B项;英国以此为借口发动了侵华的战争,但其并非“虎门销烟”进入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原因,排除D项。故选C项。
3.马克思曾说: “俄国在战争中,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却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在中国获得的好处都要多。”19世纪中期,俄国在中国获得的主要“好处”是( )
A.取得协定关税特权 B.获取了中国大量赔款
C.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D.强迫中国开放通商口岸
【答案】C
【解析】据题干“俄国在战争中,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却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在中国获得的好处都要多”,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19世纪中期,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占了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是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C项正确;协定关税特权主要是英国通过《南京条约》获得的,不是俄国,排除A项;获取中国大量赔款的有多个列强国家,但题干强调的是俄国获得的主要 “好处”,相比之下割占大量领土更为突出,排除B项;强迫中国开放通商口岸是《南京条约》、《天津条约》、《马关条约》等条约的内容之一,但与俄国直接获得领土利益相比不是主要好处,排除D项。故选C项。
4.“前后持续了4年……俄国割占大片领土,不仅使中国的领土完整遭到极大破坏,而且对以后的中国历史具有深远的影响。”下列属于俄国侵占的领土的是( )
A.香港岛 B.天津 C.库页岛 D.汉口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19世纪中叶,俄国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占了中国大片领土,根据历史记录,俄国侵占的中国领土主要包括外东北(包括库页岛)和西北地区的大片土地,库页岛是位于黑龙江出海口的一座大岛,在1858年的《瑷珲条约》以及1860年的《北京条约》中被割让给了俄国,C项正确;香港岛是英国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后通过《南京条约》割占的中国领土,与俄国无关,排除A项;天津并没有被外国直接割占为殖民地,它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的《北京条约》中被开放为通商口岸,排除B项;汉口并未被割占,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条约中成为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排除D项。故选C项。
5.1851-1864年,太平天国经历了建立、发展、全盛到衰败,最终灭亡。导致太平天国最终“悲剧”的根本原因是( )
A.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B.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C.无法克服领导集体的腐败 D.湘军和淮军的进攻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太平天国的领导都出身于农民阶级,具有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难以突破阶级局限,这是导致太平天国最终“悲剧”的根本原因,B项正确;“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是太平天国运动遇到的新的问题,但不是导致太平天国最终“悲剧”的根本原因,排除A项;无法克服领导集体的腐败是其“悲剧”的原因之一,但不是根本原因,排除C项;湘军和淮军的围剿是其“悲剧”的原因之一,但不是根本原因,排除D项。故选B项。
6.“孙中山认为:“(太平天国运动失败)最大的原因是,那班人到了南京之后,就互相争皇帝,闭起城来自相残杀。”能够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
A.永安建制 B.北伐西征
C.天京事变 D.天京陷落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太平天国运动失败)最大原因是,那班人到了南京之后,就互相争皇帝,闭起城来自相残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即南京)后,发生了领导集团严重内讧的天京事变,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C项正确;永安建制标志着太平天国初步建立政权组织,排除A项;为了推翻清朝统治和巩固政权,太平天国开始进行北伐,西征胜利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排除B项;天京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失败,排除D项。故选C项。
7.“洋务派的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和代表了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新方向,因而在促进中国近代生产方式的发展方面,不能不在客观上起着一定的积极作用。”这说明洋务运动( )
A.使中国走上了富强之路 B.增加了清政府的财政收入
C.抵御了外国资本的入侵 D.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
【答案】D
【解析】据题干“促进中国近代生产方式的发展方面,不能不在客观上起着一定的积极作用”和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发展,D项正确;洋务运动最终破产,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排除A项;题干强调的是洋务运动在近代化方面起到的积极作用,没有体现清政府的财政状况,排除B项;洋务运动创办的企业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侵略,但不能说抵御了外国资本的入侵,排除C项。故选D项。
8.“时列强割据,国土与国权齐丧;闻洋枪而股战,对红毛以屈膝,有一伟人生焉,万里出征,抬棺死战,驱外虏于西域,为民族第一功臣。”材料评价的是哪一历史人物?( )
A.林则徐 B.左宗棠 C.曾国藩 D.李鸿章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万里出征,抬棺死战,驱外虏于西域,为民族第一功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76年左宗棠在新疆各族人民的支持和拥护下、率军分批进入新疆,收复了乌鲁木齐、挺进南疆、攻占吐鲁番、痛击阿古柏侵略军、收复喀什葛尔,1878年,除伊黎外,新疆回到祖国怀抱,B项正确;林则徐为虎门销烟的民族英雄,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A项;曾国藩是洋务运动的倡导者和湘军的领导者,镇压了太平天国运动,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C项;李鸿章是洋务运动的主要倡导者,是淮军的领导者,镇压了太平天国运动,所创建的北洋舰队在甲午中日战中彻底失败,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9.下表是1850-1900年上海外贸主要出口商品的近似百分比情况,表明中国( )
1850-1900年上海外贸主要出口商品情况
年份 1850年 1860年 1870年 1880年 1890年 1900年
茶叶 08% 66% 62% 38% 34% 30%
色皮 2% 3% 4% 4% 8% 10%
原棉 2% 3% 4% 5% 8% 10%
A.半殖民地程度加深 B.外贸经济日益发达
C.手工商品主导贸易 D.农商趋势日益增强
【答案】A
【解析】据表格可知,从1850年到1900年上海出口的消费品茶叶逐渐减少,而出口的兽皮、原棉等工业原料逐渐增多,这说明西方列强加紧掠夺我国原料,中国半殖民地程度加深,A项正确;仅从表格信息无法说明外贸经济日益发达,排除B项;题干反映的是出口原料,无法说明手工商品主导贸易,排除C项;题干重在强调西方对我国的掠夺,并非农商趋势日益增强,排除D项。故选A项。
10.从下面台词中,可以感受的精神品质:左宝贵:我之所以穿朝服,就是想让士卒知道我还在,这样他们就会同敌人血战到底;邓世昌:“我立志杀敌报国,今死于海,义也,何求是为!”( )
A.忧国忧民,敢于斗争 B.不怕牺牲、抵御外辱
C.无惧困难、顽强拼搏 D.改革创新,与时俱进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左宝贵:我之所以穿朝服,就是想让士卒知道我还在,这样他们就会同敌人血战到底;邓世昌:‘我立志杀敌报国,今死于海,义也,何求是为!’”可知,他们已将生死置之度外,无所畏惧地与敌人作战,体现出英勇无畏、不怕牺牲、抵御外辱,B项正确;忧国忧民品质与左宝贵、邓世昌体现品质无关,排除A项;无惧困难、改革创新与左宝贵、邓世昌体现品质无关,排除CD项。故选B项。
11.梁启超说:光绪明知变法没有前途,但自己不甘做亡国之君,决定“不如冒险而变法,宰则犹可望收政权而保国土。”材料反映出光绪帝的目的是( )
A.维护封建统治 B.挽救民族危机 C.建立君主立宪 D.促进国人觉醒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梁启超说:光绪明知变法没有前途,但自己不甘做亡国之君,决定‘不如冒险而变法,宰则犹可望收政权而保国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光绪皇帝支持变法的目的是不让自己做亡国之君也就是其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维护清政府的统治,A项正确;挽救民族危机的目的是维护清政权的稳定,是通过变法措施让自己不做亡国之君,排除B项;戊戌变法是依靠皇帝进行的变革,最终在变革的过程中未实行君主立宪,光绪帝支持变法是认为其能维系政权的稳定,排除C项;材料涉及的是光绪皇帝进行变法的目的是不想做亡国之君,促进国人觉醒材料中未涉及,与题干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12.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道:“庚子事变的枪炮沉寂以后……而列强之见及中国所有好战精神,尚未完全丧失,可于此次‘拳民运动”中见之。”材料中“拳民运动”提出的口号是( )
A.“平均地权” B.“实业救国” C.“自强求富” D.“扶清灭洋”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庚子事变”“列强之见及中国所有好战精神,尚未完全丧失”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拳民运动”指的是义和团运动,义和团运动的口号是“扶清灭洋”,D项正确;中国同盟会确定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排除A项;状元实业家张謇倡导“实业救国”,排除B项;洋务派提出“自强求富”口号,排除C项。故选D项。
13.同盟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政治纲领。“鞑虏”指的是( )
A.西方列强 B.少数民族 C.清政府 D.北洋军阀
【答案】C
【解析】据材料可知,同盟会纲领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曾把它解释为三民主义,即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其中“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即为民族主义,就是用暴力推翻满清贵族(清政府)的君主专制统治,实现民族独立自主。故其中的“鞑虏”是满清贵族(清政府),C项正确;同盟会纲领也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与西方列强无关,排除A项;据所学可知,当时的清政府是唯一的合法政府,“鞑虏”指的是清政府,与少数民族无关,排除B项;同盟会纲领也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鞑虏”指的是清政府,与北洋军阀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14.章炳麟驳斥立宪派不可革命的谬论,阐明“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引起海内外巨大反响的著作是( )
A.《革命军》 B.《警世钟》 C.《猛回头》 D.《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答案】D
【解析】根据“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结合所学可知,20世纪初,章炳麟、邹容、陈天华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家和宣传家,积极宣传民族民主革命思想,章炳麟著有《驳康有为论革命书》,D项正确;陈天华著有《警世钟》和《猛回头》,邹容著有《革命军》,不符合题意,排除ABC项。故选D项。
15.某学者指出:“这次革命的目标是:民族独立、人民民主和普遍富裕。这次革命的成果是:皇冠落地,中国历史从帝制走向共和。”下列哪一选项最符合上述材料( )
A.“明定国是”诏书的颁布 B.《新青年》的问世
C.“公车上书” 轰动京沪 D.国人感到“皇帝倒了,辫子剪了”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皇冠落地,中国历史从帝制走向共和”和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颁布了剪辫、易服和劝禁缠足等革除社会陋俗的法令,强令男子剪掉辫子,劝禁女子缠足,所以国人感到“皇帝倒了,辫子剪了”,D项正确;1898年“明定国是”诏书颁布,戊戌变法开始,排除A项;1915年《新青年》的问世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排除B项;1895年“公车上书” 轰动京沪,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排除C项。故选D项。
16.“七十二健儿,酣战春云湛碧血;四百兆国子,愁看秋雨湿黄花。”此联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萍浏醴起义 B.安庆起义 C.黄花岗起义 D.广西起义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七十二健儿,酣战春云湛碧血;四百兆国子,愁看秋雨湿黄花”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对联反映的历史事件是黄花岗起义。1911年4月27日,黄兴率革命党人在广州起义,起义军浴血奋战,但终因寡不敌众而不幸失败,起义失败后,有七十二具烈士的遗体安葬于广州郊外黄花岗,这次起义因此被称为黄花岗起义,C项正确;萍浏醴起义是1906年,中国同盟会领导下的江西萍乡,湖南浏阳、醴陵地区会党和矿工发动的反清武装起义,是中国同盟会成立后第一次大规模的武装起义,与材料“七十二健儿”“黄花”等不符,排除A项;安庆起义是清代末年由光复会成员发动的反对清廷的武装起义之一,与材料“七十二健儿”“黄花”等不符,排除B项;广西起义是在帝国主义入侵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民主革命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它在当时全国风起云诵的人民起义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对辛亥革命产生了巨大影响,排除D项。故选C项。
17.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说:“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下列口号或主张属于孙先生这位伟大的革命先行者的是( )
A.自强求富 B.变法维新 C.民主共和 D.民主科学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主张民主共和,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帝制的终结,C项正确;洋务派主张自强求富,排除A项;康有为、梁启超主张变法维新,排除B项;陈独秀、李大钊主张民主科学,排除D项。故选C项。
18.设计年代尺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面是王林同学设计的探究主题年代尺,她探究的主题是( )
A.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B.辛亥革命 C.近代化的早期探索 D.新时代的曙光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兴中会成立、同盟会成立、广州起义、武昌起义、中华民国建立”和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资产阶级革命的代表人物,主张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1894年,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是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1905年,在日本东京建立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它的成立,大大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1910年,孙中山、黄兴等人在广州举行起义,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随后,全国一半以上的省份宣布独立,1911年是农历辛亥年,历史上称这次革命为“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是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重要成果。所以探究的主题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A项正确;辛亥革命指的是1911年武昌起义后,无法全面反映材料内容,排除B项;近代化的早期探索包括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排除C项;新时代的曙光是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使中国知识分子看到了新时代的曙光,排除D项。故选A项。
19.造成下列表项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项目 时间 变化
农户 1914—1918年 减少1500多万户
耕地 1914—1918年 减少2600多万亩
荒地 1914—1918年 增加4900多万亩
军费 1916—1918年 增加5000多万元
A.鸦片战争 B.军阀割据纷争 C.二次革命 D.太平天国运动
【答案】B
【解析】据题干“造成下列表项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和所学知识可知,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我国进入了军阀割据时期,这些军阀为了争夺地盘,巩固统治,连年混战,使生产力遭到破坏,经济下滑。据此可知,出现表中的项目变化的原因是军阀割据,B项正确;鸦片战争发生在1840-1842年,排除A项;二次革命发生在1913年,时间不符,排除C项;太平天国运动时间1851-1864,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20.下面的思维导图,主题是( )
A.“耻辱与危机” B.“侵略与抵抗”
C.“探索与进步” D.“共和与法治”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思维导图”可知,在经济、政治、思想领域,中国各阶级展开了救亡运动,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共同主题是中国各阶级对近代化的探索,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的学习,C项正确;材料信息没有提及近代中国丧权辱国的条约与战争,无法得出“耻辱”,排除A项;材料信息没有提及近代中国丧权辱国的条约与战争,无法得出“侵略”,排除B项;资产阶级在近代化的探索中推动了共和、法治的发展,但是共和、发展无法概括整个材料信息,排除D项。故选C项。
21.20世纪初的这场由先进知识分子发起的思想启蒙运动,以思想和道德的自我变革为前提,逐渐汇聚起广大民众的力量,为以后各个领域革命运动的展开打下了良好基础。材料描述的是( )
A.戊戌变法 B.新文化运动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20世纪初”“由先进知识分子”“思想启蒙运动”“以思想和道德的自我变革为前提,逐渐汇聚起广大民众的力量”可知,这场兴起于20世纪初的运动由先进知识分子发起,具有思想启蒙的性质,结合所学知识,1915年开始,一部分先进的知识分子在思想领域掀起了一场革命运动,即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化反对旧文化,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B项正确;戊戌变法发生在19世纪末,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由材料“20世纪初的这场由先进知识分子发起的思想启蒙运动,”可知这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而辛亥革命是孙中山领导的旨在推翻清朝专制统治的革命,排除C项;五四运动是一场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反帝爱国运动,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B项。
22.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时指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从斗争实践中懂得,中国社会发展,中华民族振兴,中国人民幸福,必须依靠自己的英勇奋斗来实现,没有人会恩赐给我们一个光明的中国。”材料表明五四运动( )
A.高举了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 B.激发了追求真理的伟大觉醒
C.弘扬了马列主义的伟大理论 D.培育了永久奋斗的伟大传统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中“中华民族振兴、中国人民幸福,必须依靠自己的英勇奋斗来实现,没有人会恩赐给我们一个光明的中国”可以看出,五四运动培育了永久奋斗的伟大传统,D项正确;题干重在强调中华民族的利益要靠英勇奋斗来实现,与高举了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无关,排除A项;题干信息未涉及追求真理的伟大觉醒,排除B项;题干内容与马列主义的伟大理论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23.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于1919年,该事件( )
A.彻底推翻了清王朝的专制统治
B.动摇了封建礼教的统治地位
C.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D.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时间“1919年”及绘画可知该事件是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C项正确;辛亥革命彻底推翻了清王朝的专制统治,排除A项;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礼教的统治地位,排除B项;中国共产党成立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排除D项。故选C项。
24.以下图片见证的历史事件是( )
A.上海强学会的成立 B.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C.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D.五四运动
【答案】C
【解析】根据图片“中共一大上海会址”“浙江嘉兴南湖红船”并结合所学知识,中共一大刚开始在上海召开,后受到法租界巡捕的干扰,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上进行,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所以史料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C项正确;上海强学会是近代中国百年史戊戌变法时期维新派的政治团体。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11月由康有为等发起成立于上海,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A项;中国同盟会的成立的地点是东京,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B项;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与题干地点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25.有人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下列对于“1921年,表述正确的是( )
A.它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B.它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C.它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D.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和所学知识可知,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但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依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正式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D项正确;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1919年五四运动,排除A项;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排除B项;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是1936长征胜利结束,排除C项。故选D项。
二、综合题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下面是与某历史事件相关的几封书信,仔细阅读,解读其中的历史信息。
书信一 这次远征行动是干得体面而漂亮,是我们两国共享之荣耀。
——摘编自1861年法国巴特勒上尉给雨果的书信
有一天,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闯进了这个地方……我们把欧洲所有大教堂的财宝加在一起,也许还抵不上东方这座了不起的富丽堂皇的博物馆。
——摘编自1861年雨果给法国巴特勒上尉的回信
书信二 中国同意打开门户,不仅仅是表面上的,添加几个新港口那么简单……而是绝对和彻底地打开了她辽阔版图的每一个角落。她要同意我们的汽船可以在她中部的大河沿河而上。她还同意,如果我们愿意,可以在北京开设使馆。
——摘编自美国驻华公使威廉给友人的书信
书信三 经过和这么大一个国家开放贸易10年之久……而拥有如此庞大人口的中国,其消费我们的制造品竟不及荷兰的一半……这好像是一个奇怪的结局。
——摘编自1852年英国驻广州代办给家人的信
书信一中“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指的是哪两个国家?并举出相关史实证明其强盗行为。(6分
)
(2)书信二中列强获得的权益是通过哪一条约实现的?(2分)
(3)以上书信是关于哪一历史事件的书信?(2分)
【答案】(1)国家:英、法。行为:火烧圆明园。
(2)条约:《天津条约》。
(3)历史事件:第二次鸦片战争。
【解析】(1)国家:由材料“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闯进了这个地方……”“1861年雨果给法国巴特勒上尉的回信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两个国家是英、法;行为:由材料“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闯进了这个地方……我们把欧洲所有大教堂的财宝加在一起,也许还抵不上东方这座了不起的富丽堂皇的博物馆。”“1861年雨果给......”可知这一事件是发生于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的火烧圆明园。
(2)由材料“中国同意打开门户,不仅仅是表面上的,添加几个新港口那么简单……而是绝对和彻底地打开了她辽阔版图的每一个角落。她要同意我们的汽船可以在她中部的大河沿河而上。她还同意,如果我们愿意,可以在北京开设使馆。”可知这一权益是《天津条约》实现的。
(3)由材料“自1861年雨果给法国巴特勒上尉的回信”“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闯进了这个地方……”“中国同意打开门户,不仅仅是表面上的,添加几个新港口那么简单……而是绝对和彻底地打开了她辽阔版图的每一个角落。她要同意我们的汽船可以在她中部的大河沿河而上。她还同意,如果我们愿意,可以在北京开设使馆。”可知这一历史事件为第二次鸦片战争。
27.在战争中反思,在探索中前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①北洋舰队“定远号”在伏尔铿造船厂舾装情景。直到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方面遭到失败后,中国人的思想才逐步从传统的钳制中解放出来。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材料二 清政府的腐败、和战分歧,最高统治集团内部没有统一的对内对外政策,没有形成全国协同一致,共同御辱的局面;财政拮据,饷械短绌;最高军事当局昏庸混乱,作战战法保守,纪律松弛奖罚不明,导致军事落后,指导无方。
——《中国近代战争史》
材料三 回首我国近代史,中华民族遭受的苦难之重,付出的牺牲之大,在世界历史上是罕见的。面对厄运和苦难,中国人民没有屈服,奋起抗争,前仆后继,终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掌握了自己的命运。
——2014年6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讲话
(1)材料一中图①“定远号”战舰是近代化探索中哪一重要史事的成果代表?根据此材料中的文献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有识之士在探索救亡图存的过程中有着怎样的认识?(5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清政府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的战败原因,指出此次战争结局给中国带来怎样的影响。(6分)
(3)根据材料三,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中国如何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3分)
【答案】(1)史实:洋务运动。认识:由学习西方的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层层递进,逐步深入。
(2)原因:清政腐败;没能协调作战,指挥无方,战法保守,纪律松弛奖罚不明,财政紧张,军事装备短缺;等等。影响: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3)做法:增强综合国力,加强国防建设;掌握先进科学技术等。
【解析】(1)史事:根据材料一“①北洋舰队‘定远号’在伏尔铿造船厂舾装情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创办军事工业,创建北洋军舰,因此图①“定远号”战舰是近代化探索中洋务运动重要史事的成果代表。
认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近代史一部探索史,中国人民不断进行探索,从洋务运动学习西方技术,到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再到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西方思想文化,层层递进,不断深入。
(2)原因:根据材料二“清政府的腐败、和战分歧,最高统治集团内部没有统一的对内对外政策,没有形成全国协同一致,共同御辱的局面”可知,清政府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的战败原因是清政腐败;没能协调作战;根据材料二“财政拮据,饷械短绌”可知,清政府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的战败原因是财政紧张,军事装备缺乏;根据材料二“最高军事当局昏庸混乱,作战战法保守,纪律松弛奖罚不明”清政府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的战败原因是指挥无方,战法保守,纪律松弛奖罚不明。
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八国联军侵华中国,清政府失败后被迫签订《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3)做法: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人掌握自己的命运,要增强综合国力,加强国防建设,掌握先进科学技术等等。
28.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辛亥革命 11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到,“抚今追昔,孙中山先生振兴中华的深切夙愿,辛亥革命先驱对中华民族发展的美好憧憬,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梦寐以求并为之奋斗的伟大梦想已经或正在成为现实,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人能尽其才则百事兴,地能尽其利则民食足,物能尽其用则材力丰,货能畅其流则财源裕。故曰:此四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
——孙中山《上李鸿章书》(1894年6月)
材料二 我们必要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效法美国选举总统,废除专制,实行共和。
——孙中山《在檀香山正埠荷梯厘街戏院的演说》
材料三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病逝于北京,终年 59 岁。世人闻此噩耗,纷纷书写挽联纪念,其中蔡元培先生的挽联是: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 愿吾济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竞之功。
材料四 2021年11月12日上午,广东省、广州市各界人士在广州中山纪念堂举行仪式,纪念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诞辰155周年。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孙中山思想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
(2)孙中山在 1894——1905 年期间为了建设民国、实行共和做了哪些努力?(两项即可)(4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有什么历史功绩?(答出两点)还有什么遗憾?(6分)
(4)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今天我们深切缅怀孙中山先生有何现实意义?(2分)
【答案】(1)由改良到革命
(2)建立兴中会、筹划广州起义、建立中国同盟会(两个即可)
(3)功绩:①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②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③拉开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④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⑤建立中华民国;⑥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⑦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⑧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发展;⑨促进社会风气开化……遗憾:①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②没有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③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4)我们应该学习和弘扬孙中山为振兴中华矢志不渝的崇高精神,为真理献身的大无畏精神,爱国主义精神,为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等。
【解析】(1)变化:根据材料一“人能尽其才则百事兴,地能尽其利则民食足,物能尽其用则材力丰,货能畅其流则财源裕。”可知,孙中山希望通过改良的方式挽救中国,据材料“我们必要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效法美国选举总统,废除专制,实行共和。”和结合所学可知,孙中山认识到改良的道路行不通,必须通过革命的方式,从主张进行社会改良到发动革命推翻清王朝的统治。
(2)努力:根据所学可知,孙中山在1894-1905年期间为了“建设民国”“实行共和”做出的努力包括:建立兴中会等革命团体、推动广州起义、建立同盟会这一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提出三民主义这一指导思想等。
(3)历史功绩:根据材料“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结合所学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结束了封建帝制;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促进社会风气开化;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遗憾:结合所学可知,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没有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也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4)意义:根据材料五“2021年11月12日上午,广东省、广州市各界人士在广州中山纪念堂举行仪式,纪念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诞辰155周年。”结合所学可知,孙中山带领中国人民积极革命,挽救民族危亡,我们应该学习和弘扬孙中山为振兴中华矢志不渝的崇高精神,为真理献身的大无畏精神,爱国主义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精神等。
2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弱国无外交】
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巴黎和会否定了中国代表提出的要求。
(1)中国代表最难以接受的是巴黎和会上的什么决定 (3分)
【青年奋起救国】
材料二:“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2)阅读材料二回答,该运动是什么性质的运动 (3分)
【各界公开支援】
材料三:“6月5号上海日商纱厂的中国工人首先罢工……接着,机器、纺织、印刷、公共交通、码头、船坞等行业相继罢工。”
(3)结合材料三回答,上述历史事件在6月以后发生了什么变化 (3分)
【追忆五四精神】
材料四:长久以来,五四运动在人们的心中就是作为爱国运动的象征,似乎除了爱国以外,再也没有别的了。事实上这是一个被误解的符号,完整的五四精神应该包括“爱国,进步,民主,科学”。说到底,“爱国只是一个概念。我们无疑是爱国的。但是,怎样去爱 怎样去建设一个美好的国家 这更值得我们去思考。否则我们就成为糊涂的一代,成为忘却历史也被历史忘却的一代!
(4)一百多年来,五四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青年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谈谈你对“五四”精神的理解。(3分)
【答案】(1)将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让给日本。
(2)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3)运动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4)爱国主义是“五四”精神的核心,“五四”精神还包括忧国忧民、乐于奉献、勇于斗争、不屈不挠。
【解析】(1)决定:根据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巴黎和会否定了中国代表提出的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9年初,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在法国巴黎举行“巴黎和会”,中国代表提出废除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取消“二十一条”、收回青岛主权等主张,但是英、美等国操纵会议,拒绝中国的要求并且将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交给日本。可知中国代表最难以接受的是巴黎和会上的“将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让给日本”的决定。
(2)性质:根据材料二“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9年,中国作为一战战胜国参加巴黎和会,在巴黎和会上,列强无视中国正当要求,竟将原来德国在山东侵占的一切权益转让给日本.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到国内,举国震惊,5月4日,北京的青年学生首先走上街头,举行集会、抗议等活动,五四运动爆发。可知五四运动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3)材料三“6月5号上海日商纱厂的中国工人首先罢工……接着,机器、纺织、印刷、公共交通、码头、船坞等行业相继罢工”,可知五四运动在6月以后革命力量主力由学生转为工人阶级,运动的中心从北京转移到上海。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历史事件在6月以后发生的变化是革命力量主力由学生转为工人阶级,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运动的中心从北京转移到上海。
(4)理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中国的五四运动,五四运动中体现出来的五四精神是:忧国忧民、不屈不挠、敢于斗争、乐于奉献的爱国主义精神,其核心是爱国主义。因此“五四”精神的理解是,爱国主义是“五四”精神的核心,“五四”精神还包括忧国忧民、乐于奉献、勇于斗争、不屈不挠。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
2024秋统编八上历史期中临考模拟押题卷02
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答题前填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50分,每题2分)
1.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义律共交出二万零二百八十箱,共计二百数万斤,实一网打尽。林(则徐)在海滩挑成两个池子,前设涵洞,后通水沟,先由沟道引水入池,撒盐其中……再抛石灰煮之。共计二十三日,全数始尽销毁。”材料描述的事件是( )
A.虎门销烟 B.鸦片战争 C.天京事变 D.黄海海战
2.矗立在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是为纪念中国近代以来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而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所建立的。碑的基座四周镶有十块巨幅汉白玉浮雕,其中第一块的内容就是“虎门销烟”。其主要原因在于虎门销烟( )
A.沉重地打击了英国走私鸦片的奸商 B.由民族英雄林则徐领导并成功禁烟
C.显示了中华民族反侵略的坚强意志 D.英国以此为借口发动了侵华的战争
3.马克思曾说: “俄国在战争中,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却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在中国获得的好处都要多。”19世纪中期,俄国在中国获得的主要“好处”是( )
A.取得协定关税特权 B.获取了中国大量赔款
C.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D.强迫中国开放通商口岸
4.“前后持续了4年……俄国割占大片领土,不仅使中国的领土完整遭到极大破坏,而且对以后的中国历史具有深远的影响。”下列属于俄国侵占的领土的是( )
A.香港岛 B.天津 C.库页岛 D.汉口
5.1851-1864年,太平天国经历了建立、发展、全盛到衰败,最终灭亡。导致太平天国最终“悲剧”的根本原因是( )
A.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B.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C.无法克服领导集体的腐败 D.湘军和淮军的进攻
6.“孙中山认为:“(太平天国运动失败)最大的原因是,那班人到了南京之后,就互相争皇帝,闭起城来自相残杀。”能够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
A.永安建制 B.北伐西征
C.天京事变 D.天京陷落
7.“洋务派的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和代表了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新方向,因而在促进中国近代生产方式的发展方面,不能不在客观上起着一定的积极作用。”这说明洋务运动( )
A.使中国走上了富强之路 B.增加了清政府的财政收入
C.抵御了外国资本的入侵 D.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
8.“时列强割据,国土与国权齐丧;闻洋枪而股战,对红毛以屈膝,有一伟人生焉,万里出征,抬棺死战,驱外虏于西域,为民族第一功臣。”材料评价的是哪一历史人物?( )
A.林则徐 B.左宗棠 C.曾国藩 D.李鸿章
9.下表是1850-1900年上海外贸主要出口商品的近似百分比情况,表明中国( )
1850-1900年上海外贸主要出口商品情况
年份 1850年 1860年 1870年 1880年 1890年 1900年
茶叶 08% 66% 62% 38% 34% 30%
色皮 2% 3% 4% 4% 8% 10%
原棉 2% 3% 4% 5% 8% 10%
A.半殖民地程度加深 B.外贸经济日益发达
C.手工商品主导贸易 D.农商趋势日益增强
10.从下面台词中,可以感受的精神品质:左宝贵:我之所以穿朝服,就是想让士卒知道我还在,这样他们就会同敌人血战到底;邓世昌:“我立志杀敌报国,今死于海,义也,何求是为!”( )
A.忧国忧民,敢于斗争 B.不怕牺牲、抵御外辱
C.无惧困难、顽强拼搏 D.改革创新,与时俱进
11.梁启超说:光绪明知变法没有前途,但自己不甘做亡国之君,决定“不如冒险而变法,宰则犹可望收政权而保国土。”材料反映出光绪帝的目的是( )
A.维护封建统治 B.挽救民族危机 C.建立君主立宪 D.促进国人觉醒
12.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道:“庚子事变的枪炮沉寂以后……而列强之见及中国所有好战精神,尚未完全丧失,可于此次‘拳民运动”中见之。”材料中“拳民运动”提出的口号是( )
A.“平均地权” B.“实业救国” C.“自强求富” D.“扶清灭洋”
13.同盟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政治纲领。“鞑虏”指的是( )
A.西方列强 B.少数民族 C.清政府 D.北洋军阀
14.章炳麟驳斥立宪派不可革命的谬论,阐明“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引起海内外巨大反响的著作是( )
A.《革命军》 B.《警世钟》 C.《猛回头》 D.《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15.某学者指出:“这次革命的目标是:民族独立、人民民主和普遍富裕。这次革命的成果是:皇冠落地,中国历史从帝制走向共和。”下列哪一选项最符合上述材料( )
A.“明定国是”诏书的颁布 B.《新青年》的问世
C.“公车上书” 轰动京沪 D.国人感到“皇帝倒了,辫子剪了”
16.“七十二健儿,酣战春云湛碧血;四百兆国子,愁看秋雨湿黄花。”此联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萍浏醴起义 B.安庆起义 C.黄花岗起义 D.广西起义
17.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说:“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下列口号或主张属于孙先生这位伟大的革命先行者的是( )
A.自强求富 B.变法维新 C.民主共和 D.民主科学
18.设计年代尺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面是王林同学设计的探究主题年代尺,她探究的主题是( )
A.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B.辛亥革命 C.近代化的早期探索 D.新时代的曙光
19.造成下列表项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项目 时间 变化
农户 1914—1918年 减少1500多万户
耕地 1914—1918年 减少2600多万亩
荒地 1914—1918年 增加4900多万亩
军费 1916—1918年 增加5000多万元
A.鸦片战争 B.军阀割据纷争 C.二次革命 D.太平天国运动
20.下面的思维导图,主题是( )
A.“耻辱与危机” B.“侵略与抵抗”
C.“探索与进步” D.“共和与法治”
21.20世纪初的这场由先进知识分子发起的思想启蒙运动,以思想和道德的自我变革为前提,逐渐汇聚起广大民众的力量,为以后各个领域革命运动的展开打下了良好基础。材料描述的是( )
A.戊戌变法 B.新文化运动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22.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时指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从斗争实践中懂得,中国社会发展,中华民族振兴,中国人民幸福,必须依靠自己的英勇奋斗来实现,没有人会恩赐给我们一个光明的中国。”材料表明五四运动( )
A.高举了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 B.激发了追求真理的伟大觉醒
C.弘扬了马列主义的伟大理论 D.培育了永久奋斗的伟大传统
23.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于1919年,该事件( )
A.彻底推翻了清王朝的专制统治
B.动摇了封建礼教的统治地位
C.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D.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24.以下图片见证的历史事件是( )
A.上海强学会的成立 B.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C.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D.五四运动
25.有人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下列对于“1921年,表述正确的是( )
A.它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B.它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C.它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D.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二、综合题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下面是与某历史事件相关的几封书信,仔细阅读,解读其中的历史信息。
书信一 这次远征行动是干得体面而漂亮,是我们两国共享之荣耀。
——摘编自1861年法国巴特勒上尉给雨果的书信
有一天,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闯进了这个地方……我们把欧洲所有大教堂的财宝加在一起,也许还抵不上东方这座了不起的富丽堂皇的博物馆。
——摘编自1861年雨果给法国巴特勒上尉的回信
书信二 中国同意打开门户,不仅仅是表面上的,添加几个新港口那么简单……而是绝对和彻底地打开了她辽阔版图的每一个角落。她要同意我们的汽船可以在她中部的大河沿河而上。她还同意,如果我们愿意,可以在北京开设使馆。
——摘编自美国驻华公使威廉给友人的书信
书信三 经过和这么大一个国家开放贸易10年之久……而拥有如此庞大人口的中国,其消费我们的制造品竟不及荷兰的一半……这好像是一个奇怪的结局。
——摘编自1852年英国驻广州代办给家人的信
书信一中“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指的是哪两个国家?并举出相关史实证明其强盗行为。(6分
)
(2)书信二中列强获得的权益是通过哪一条约实现的?(2分)
(3)以上书信是关于哪一历史事件的书信?(2分)
27.在战争中反思,在探索中前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①北洋舰队“定远号”在伏尔铿造船厂舾装情景。直到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方面遭到失败后,中国人的思想才逐步从传统的钳制中解放出来。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材料二 清政府的腐败、和战分歧,最高统治集团内部没有统一的对内对外政策,没有形成全国协同一致,共同御辱的局面;财政拮据,饷械短绌;最高军事当局昏庸混乱,作战战法保守,纪律松弛奖罚不明,导致军事落后,指导无方。
——《中国近代战争史》
材料三 回首我国近代史,中华民族遭受的苦难之重,付出的牺牲之大,在世界历史上是罕见的。面对厄运和苦难,中国人民没有屈服,奋起抗争,前仆后继,终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掌握了自己的命运。
——2014年6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讲话
(1)材料一中图①“定远号”战舰是近代化探索中哪一重要史事的成果代表?根据此材料中的文献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有识之士在探索救亡图存的过程中有着怎样的认识?(5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清政府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的战败原因,指出此次战争结局给中国带来怎样的影响。(6分)
(3)根据材料三,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中国如何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3分)
28.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辛亥革命 11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到,“抚今追昔,孙中山先生振兴中华的深切夙愿,辛亥革命先驱对中华民族发展的美好憧憬,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梦寐以求并为之奋斗的伟大梦想已经或正在成为现实,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人能尽其才则百事兴,地能尽其利则民食足,物能尽其用则材力丰,货能畅其流则财源裕。故曰:此四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
——孙中山《上李鸿章书》(1894年6月)
材料二 我们必要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效法美国选举总统,废除专制,实行共和。
——孙中山《在檀香山正埠荷梯厘街戏院的演说》
材料三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病逝于北京,终年 59 岁。世人闻此噩耗,纷纷书写挽联纪念,其中蔡元培先生的挽联是: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 愿吾济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竞之功。
材料四 2021年11月12日上午,广东省、广州市各界人士在广州中山纪念堂举行仪式,纪念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诞辰155周年。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孙中山思想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
(2)孙中山在 1894——1905 年期间为了建设民国、实行共和做了哪些努力?(两项即可)(4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有什么历史功绩?(答出两点)还有什么遗憾?(6分)
(4)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今天我们深切缅怀孙中山先生有何现实意义?(2分)
2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弱国无外交】
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巴黎和会否定了中国代表提出的要求。
(1)中国代表最难以接受的是巴黎和会上的什么决定 (3分)
【青年奋起救国】
材料二:“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2)阅读材料二回答,该运动是什么性质的运动 (3分)
【各界公开支援】
材料三:“6月5号上海日商纱厂的中国工人首先罢工……接着,机器、纺织、印刷、公共交通、码头、船坞等行业相继罢工。”
(3)结合材料三回答,上述历史事件在6月以后发生了什么变化 (3分)
【追忆五四精神】
材料四:长久以来,五四运动在人们的心中就是作为爱国运动的象征,似乎除了爱国以外,再也没有别的了。事实上这是一个被误解的符号,完整的五四精神应该包括“爱国,进步,民主,科学”。说到底,“爱国只是一个概念。我们无疑是爱国的。但是,怎样去爱 怎样去建设一个美好的国家 这更值得我们去思考。否则我们就成为糊涂的一代,成为忘却历史也被历史忘却的一代!
(4)一百多年来,五四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青年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谈谈你对“五四”精神的理解。(3分)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