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江西省宜春市高安市2022-2023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答案)

2022—2023学年度上学期期末检测
七年级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1.北京人过着群居生活的主要原因是
A.血缘关系的结合 B.他们喜欢集体生活
C.人们头脑简单 D.生活环境险恶,工具粗糙
2.下列对春秋时期特征的表述最准确的是
A.政治上动荡,经济上发展 B.王室衰微C.诸侯争霸 D.经济发展
3.春秋时期,诸侯争箱,首先夺取霸主地位的是
A.齐桓公 B.晋文公 C.楚庄王 D.秦穆公
4.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目的是
A.促使乌孙与汉朝联姻 B.促进西域社会经济的发展
C.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D.密切汉朝与西域各国的联系
5.秦的统一,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朝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封建王朝地方行政基本模式的制度是
A.用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B.用郡县制代替分封制
C.用专制代替中央集权 D.用行省制代替分封制
6.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考古学者在云南、北京等地发现多 处不同时期的古人类遗址,最具代表性的早期人类是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我 们可以从中看出早期人类的生产、生活情况,以及他们在进化过程中的特点。依据考 古发掘,可知我国这些最具代表性的早期人类都
A.懂得人工取火 B.使用打制石器C.使用磨制石器 D.和现代人相貌基本相同
7.成语“破釜沉舟”源自于秦末的一次战争,这一战秦军主力被歼灭,此事件是
A.大泽乡起义 B.巨鹿之战 C.垓下之战 D.桂陵之战
8.夏商周时期是青铜发展的灿烂时期,我国商朝制造的造型奇特精美的青铜器是
A.司母戊鼎 B.中华世纪鼎 C.四羊方尊 D.大盂鼎
9.王之涣《凉州词》中有:“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维《渭城曲》中 有:“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汉朝时把玉门关、阳关以西的地方称为
A.西安 B.西域 C.大秦 D.新疆
10.人民日报微信公号有篇文章,题目是《学会换位思考,是人生的必修课》。其 实,两千年前,已有先哲提出此观点。这位先哲是
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韩非子
11.下图是大禹治水像。大禹至今仍受到人们的尊敬,
主要是因为他
A.建立夏朝 B.实行禅让制 C.治水有功 D.定都阳城
12.历史典故中蕴含着许多历史信息。请将下列历史典故按其事件发生的时间先后排 序,正确的一组是
A.bac B.acb C. bca D. cba
13. “七雄戈戟乱如麻,四海无人得坐家。”这是唐朝诗人胡曾的咏史诗《流沙》中的诗句。下列组合不完全符合该诗所反映的历史时期的是:
A.周王朝各种统治制度逐渐崩溃——田氏代齐B.兼并战争愈演愈烈——长平之战
C.铁制农具进一步推广——促进社会进步与发展D.武王伐纣——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14.历史图片蕴涵丰富的历史信息。下列图片能帮助我们了解中国原始农耕生活的是
A.铜鼎 B.司母戊鼎 C.人面鱼纹彩陶盆 D.铁制农具
15.我国很多成语来源于春秋战国时期,下列成语与历史事件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A.退避三舍——城濮之战 B.纸上谈兵——桂陵之战
C.卧薪尝胆——长平之战 D.围魏救赵——吴越争霸
16.《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材料所反映的这种政治制度,要求继承者具备的条件是
A.血缘至亲 B.德才兼备 C.战功显赫 D.学富五车
17.在北击匈奴和南征百越之后,秦朝在这些地区设郡、县进行管辖,大量内地民众奉命迁往从匈奴手中收复的河套地区,开垦土地;前往岭南的移民以军人为主,但直到秦朝灭亡,中央都没有将移民岭南的军人召回。秦朝对南、北边疆的管理举措
A.破坏了地方历史传统 B.蕴含“怀柔远夷”思想
C.有效缓解了人地矛盾 D.彰显了“大一统”意识
18.汉武帝于元朔二年颁布“推恩令”,使“藩国始分,而子弟毕侯矣”。元鼎五年,汉武帝以诸侯王所献祭的“酎金”成色不好或斤两不足为借口,夺爵者达106人。汉武帝这些措施
A.加强了中央集权 B.彻底消灭了诸侯王势力
C.使社会秩序混乱 D.加强了对社会经济的控制
19.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荀子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可见他们都认为政治统治得以巩固的关键因素是
A.选贤举能 B.思想控制 C.清正廉洁 D.以民为本
20.孝文帝下诏:拓跋氏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指北方的代州)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这一举措
A.沟通了胡汉之间的婚姻 B.加快了北魏封建化进程
C.缓解了当时的民族矛盾 D.打击了世家大族的势力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
21.请依据下面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60-80字的小短文。
(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达完整,体现图片内容之间的联系性)
22.我国的君主专制传承2000多年,从建立到发展强化再到终结,其历程值得回味与反思。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几千年来一直采用君主制,政权归皇帝一人掌握。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表现为高度的中央集权,这是占主导地位的制度。
——张岂之《中国文明史十五讲》
(1)材料一中的“制度”的首创者是谁?材料认为这一制度最突出的表现是什么?
材料二:
(2)示意图一是哪一政治制度的形象写照?与示意图一相比,示意图二所示的机构设置有何变化?
材料三:故宫导游解说:“这个不起眼的‘偏房’(下图),在雍正时代及以后的清 朝政治生活中,成为了这个王朝的权力中心。”
(3)材料三中导游所说的“偏房”指的是哪一机构?它的出现表明我国古代君主专制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
23.历史虽然已离我们远去,但总会留下一些文物。这些文物就成为我们探究历史的重要依据,请结合下列图片回答相关问题。
(1)图A中的文物在出土之初叫“龙骨”,清朝王懿荣发现每片“龙骨”上都有相似的符号, 其叫什么?有何历史地位?
(2)图B中的文物于1938年在湖南宁乡出土,如此精美的艺术品是哪个朝代的工匠制作的?说明了当时什么制作工艺高超?
(3)图C中的文物是什么?有何地位?
(4)上述图片中的文物都是在同一个朝代出现的,我们的先民创造了如此辉煌的成就, 对此你有何感想?
24.交流有利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条沟通东西方的道路
材料二“他是一个冒险家,又是一个天才的外交家,同时又是一员战将,真可谓中国 历史上出类拔萃之人物也。”
——翦伯赞
材料三 丝绸之路经商队运输形式从中国到古罗马,连接了欧亚大陆的两端,丝绸之路流通着大量的、品种多样的手工业品和农产品。商人、传教士和其它一些旅行者,也带着他们的信仰、价值观念和宗教信念来自远方。
——齐格勒《新全球通史》
材料四 东汉末年,由于北方战乱不断,人民纷纷南迁,据记载,307年到5世纪中期,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陆续南下到巴蜀和长江中下游一带的就有70多万人…… 以前江南的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而此时则有稻、麦黍、粟、菽、麻以及其他各种杂谷,这些作物许多来自北方,在种植上可与水稻交相进行……
——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
(1)请你将图中的A和B补充完整。
(2)材料二中的“他”是谁?羽伯赞为什么如此称赞“他”?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往来于丝绸之路上的物品两例。新疆是丝绸之路 的重要通道,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开始于什么机构的设置?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是什么?对我国经济产生了 怎样的深远影响?
(5)综合上述材料,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启示。2022一2023学年度上学期期未检测
七年级历史参考答案
1.D2.A3.A4.C5.B
6.B7.B8.C9.B10.A
11.C12.B13.D14.C15.A
16.B17.D18.A19.D20.C
21.汉武帝为反击匈奴,于公元前138年,派张骞出使西域。张骞通西域后,中国同西亚和欧洲
的通商关系开始发展起来开通“丝绸之路”。丝绸之路路线:长安一河西走廊一→今新疆地区西
亚(安息)一欧洲(大秦)。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
22.(
1)秦始皇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或高度的中央集权
(2)三省六部制废除了丞相或取消尚书省(也可答各部门直接对皇帝负责,一切大事由皇
帝裁决)
(3)军机处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或君主专制不断加强等
23.(1)甲骨文。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
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2)商;青铜器
(3)司母成鼎。司母成鼎是目前已发现的中国古代形体最大和最重的青铜器。
(4)我们为先民用伟大的智慧创造出如此瑰宝感到骄傲和自豪;我们要好好学习,将先民的智
慧继续发扬光大,争取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答一点,言之有理即可。)
24.(1)A是长安,B是欧洲,
(2)张骞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使汉朝和西域的交往日益密切,
为以后丝绸之路的开通创造了条件。
(3)丝绸、漆器等;西域都护的设置。
(4)北方人口大量南迁,为南方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北方多战乱,南方
相对安定;南方自然条件优越;南迁的北方人民和南方人民共同的辛勤劳动。为经济重心
的南移奠定了基础。
(⑤)必须重视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必须重视吸引人才必须重视
发展生产力。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江西省宜春市高安市2022-2023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