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期末学情评估(一)
一、选择题。(本题共28小题,每小题2分,共5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西藏人民团结起来,驱逐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出西藏……在中央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之下,西藏人民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权利。”该文件的签署标志着( )
A.西藏反动势力完全消灭 B.祖国获得完全统一
C.西藏完成社会主义改造 D.西藏实现和平解放
2.朝鲜内战爆发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把战火烧到中朝边境,并派飞机入侵中国领空,多次轰炸中国东北边境地区。美国的行径( )
A.确定了全球霸主的地位 B.加速了朝鲜半岛的统一
C.严重威胁到中国的安全 D.维护了东亚地区的和平
3.1950年6月,中央财政预算支出方案中,军费开支占30%,经济和民生建设等占70%。12月,方案中军费占比上调为58%,经济和民生建设等下调为42%。导致方案进行调整的主要原因是( )
A.土地改革运动的开始 B.抗美援朝战争的需要
C.致力于实现国家统一 D.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4.“当时的西方世界看到中国如此落后的一个国家,竟然敢出兵和世界头号军事强国相抗衡,并且成功地迫使强敌做出了前所未有的妥协,对此,西方媒体惊呼:中国几乎在一夜之间变成了世界军事强国!”材料表明这场军事行动( )
A.巩固了新生人民政权 B.实现了祖国大陆的统一
C.提高了我国国际地位 D.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
5.1950年起,土地改革在广大新解放区全面展开,没收地主的土地、耕畜、农具、多余的粮食及其在农村中多余的房屋,统一地分配给无地、少地及缺乏其他生产资料的贫苦农民。这体现了中央( )
A.掌握了国家经济命脉 B.工作重心转向农村
C.积极进行“三大改造” D.注重做好民生保障
6.漫画《鸟儿与草人》发表于1952年9月的《人民日报》。该漫画反映了( )
INCLUDEPICTURE"FJJ-29.tif" INCLUDEPICTURE "D:\\课件\\八历福建 11.2\\FJJ-29.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D:\\课件\\八历福建 11.2\\FJJ-29.tif" \* MERGEFORMATINET
A.土地改革受到农民欢迎 B.农民当家做主的意识增强
C.社会主义改造取得成功 D.土改后农民生活水平提高
7.毛泽东主席曾告诉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谁赢得了农民,谁就会赢得中国;谁解决土地问题,谁就会赢得农民。”因此,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央人民政府推行的土地政策是( )
A.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 B.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C.开展土地改革 D.打土豪,分田地
8.1954年的《人民日报》中有这样的描述:“代表们走进了会场,坐上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席位。他们从车床边来,从田地里来……放下犁耙,放下镐头,放下笔杆……商量着国家的大事。”“代表们”的主要任务是( )
A.争取和平 B.发展工业 C.调整经济 D.制定宪法
9.下面是1952—1957年我国钢产量增幅简表。这一时期我国钢产量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C.进行第一个五年计划 D.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项目 1952年 1957年 增幅(%)
钢(万吨) 135 535 296
10.纪录片《百炼成钢》中说道:“1953到1957年,‘一五’计划五年间所取得的成就,远远超过了旧中国的一百年,新中国迅速从废墟上站起来。”对此理解准确的是,“一五”计划的实施( )
A.使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B.宣告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
C.使中国迅速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
D.使中国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11.1956年,漳州老字号药店同善堂经过估值入股,与其他药店一道改组为公私合营同善堂联合制药厂。据此可知,当时中国( )
A.实行了土地改革 B.推行了三大改造
C.实施了“一五”计划 D.改革了国有企业
12.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按全行业公私合营时资本家的资本发给定息。这项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是( )
A.合作化运动 B.公私合营 C.赎买政策 D.工业化起步
13.20世纪50年代,在某个地方流行着这样的一首民歌:“稻谷赶黄豆,黄豆像地瓜,芝麻赛玉米,玉米比人大。”民歌中所述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A.经济建设缺乏经验 B.中国科技进一步发展
C.农业实现了现代化 D.农民生产的积极性高
14.1963—1965年,中国农业总产值平均年增长约11%,轻工业产值从404亿元增加到703亿元,燃料、原材料工业建设的步伐加快。上述变化反映了( )
A.“一五”计划获得巨大成功 B.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进程加速
C.合作化运动促进生产力发展 D.国民经济调整取得显著成就
15.1979年8月,邓小平在天津视察时说:“搞四化,搞合资经营,在过去帽子是很大的,什么‘洋奴哲学’‘卖国主义’都可以扣上。现在……关键是发展生产力,增加人民收入,这样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就体现出来了。”邓小平意在强调( )
A.摆脱传统思想束缚 B.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C.推广合资经营企业 D.否定阶级斗争学说
16.1979年1月1日,美国《时代》周刊封面出现了邓小平的画像,其标题为“邓小平,中国新时代的形象”。邓小平入选《时代》周刊封面人物的理由是( )
A.开始领导中国的改革开放 B.解决了“文革”中的遗留问题
C.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 D.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
17.习近平总书记说:“1978年12月18日,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都必将是载入史册的重要日子……”下列评价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最符合的是( )
A.开天辟地 B.生死攸关 C.走向成熟 D.伟大转折
18.口号作为意识的表现形式之一,是对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一种反映。20世纪70年代末,广州某地区农村的宣传口号:“包字万岁!早包早富,迟包迟富,不包永远不能富。”材料中的口号反映出农村将要发生的变化是 ( )
A.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 B.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
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改变土地所有制性质
19.时代为那些善于捕捉时机的人提供了绝佳的舞台,“鸡鸣早看天”,良机不可失,更容不得丝毫的优柔寡断和瞻前顾后,这一次,广东起了个大早。“广东起了个大早”是指率先( )
A.解放思想 B.拨乱反正 C.推行改革 D.设立特区
20.1988年,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修改宪法,增加了“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的条文。这些条文有利于( )
A.乡镇企业的兴起 B.对外开放的深化
C.市场活力的释放 D.户籍管理的放松
21.下面是对外开放进程示意图,据此推断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是( )
INCLUDEPICTURE"终改新J+1.tif" INCLUDEPICTURE "D:\\课件\\八历福建 11.2\\终改新J+1.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D:\\课件\\八历福建 11.2\\终改新J+1.tif" \* MERGEFORMATINET
A.同步开放 B.限于沿海 C.不断深入 D.关闭边境
22.一些国外学者认为,这是对多民族国家民族政策的发展创新,是独特的“中国经验”。这里的“中国经验”指的是( )
A.政教合一的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特别行政区制度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3.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关心香港发展和香港同胞福祉,坚定不移维护香港长期繁荣稳定,并作出一系列战略决策和重大部署,支持香港、澳门全面参与和助力“一带一路”建设。这些事实充分体现出(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神 B.海峡两岸日益密切的文化交流
C.祖国统一大业的最终实现 D.“一国两制”方针的持续推进
24.二战时期,顾维钧代表中国提出收回香港的问题,丘吉尔拒绝讨论,而1997年香港却顺利地实现了回归。实现香港回归的根本原因是( )
A.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B.“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C.英国对外政策的调整 D.英国对香港的治理力不从心
25.习近平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指出:“两岸同胞是血脉相连的骨肉兄弟……是维护两岸和平……造福两岸同胞的正确道路。”“维护两岸和平”的关键是( )
A.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B.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C.两岸实现“三通” D.不断加强经济合作
26.从开国大典到国庆70周年阅兵式中,我国武器装备经历了“‘万国牌’——苏联引进——自主研发”的过程。这说明我国军备发展( )
A.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B.自主科研能力增强
C.主要依靠引进技术 D.得到苏联全面支持
27.“它是新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开展活动,冲破美国的孤立和遏制政策,扩大对外交往的有力武器……它不仅成为我国对外政策的基石,也逐渐被国际社会普遍接受。”“它”是(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D.“一带一路”倡议
28.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对美国“心理上的影响是巨大的”,美国认为:“中国人已插足于一个过去只有西方民族才能进入的领域。”材料反映了( )
A.中国综合国力超越美国 B.西方独霸地位被打破
C.科教兴国战略取得成效 D.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提高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29题8分,30题12分,31题12分,32题12分,共44分。)
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
材料 1964年10月16日,中国在西部罗布泊地区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继美、苏、英、法之后,成为世界第五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这一消息,让全中国为之欢庆,全世界为之震惊。西方媒体这样评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一夜之间改变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中国拥有核武器将扰乱世界政治,这对美国和西方是不可容忍的。”
——摘编自《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成功诞生对世界有什么样的影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对“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作出突出贡献的一位科学家。(2分)
(2)你是否同意材料中“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一夜之间改变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的评论?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6分)
3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1980年1月,中共安徽省委召开的农业工作会议指出:“分田单干也不等于资本主义,没有什么可怕……群众已经认可了。到底建立哪种责任制合适,主要看增产是否显著,农民收入是否增加,大多数群众是否欢迎。”安徽的经验很快得到中央的肯定,逐渐在全国农村推广。农村改革历程的开启,体现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利益的新的民本思想。
——摘编自孙明杰《万里农村改革中的民本思想》
材料二 最早的四个经济特区示意图
INCLUDEPICTURE"LS+31.tif" INCLUDEPICTURE "D:\\课件\\八历福建 11.2\\LS+31.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D:\\课件\\八历福建 11.2\\LS+31.tif" \* MERGEFORMATINET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安徽的经验”的政策名称,并简析该政策在全国得以推广的原因。(4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四个经济特区所在的省份,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经济特区的特点。(4分)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农村改革和建立经济特区的共同作用。(4分)
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1949年3月,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积四十年和二十八年的经验,中国人不是倒向帝国主义一边,就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绝无例外。”据1949—1952年《人民日报》中“一边倒”词汇使用频率统计发现,“一边倒”在1949年使用了36次,其中有35次涉及新中国外交政策。第二年,“一边倒”的使用大幅下降,共计使用了21次,其中18次是涉及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到了1951年和1952年,这一词汇的使用频率进一步下降,各为12次。
——摘编自张颖等《对建国初期新中国外交方针变化的计量分析》
材料二 1982年,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致开幕词时指出:“中国人民珍惜同其他国家和人民的友谊和合作,更加珍惜自己经过长期奋斗而得来的独立自主权利。任何外国不要指望中国做他们的附庸,不要指望中国会吞下损害我国利益的苦果。”之后邓小平在不同场合进一步强调:“中国的对外政策是独立自主的,是真正的不结盟。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1986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中国决不依附于任何一个超级大国,也决不同它们任何一方结盟或建立战略关系。”
——摘编自凌胜利《中国为什么不结盟?》
(1)根据材料一,指出建国初期新中国的外交方针及其含义,并概括该外交方针词汇使用频率的总体变化趋势。(4分)
(2)与材料一相比,指出材料二中20世纪80年代中国外交方针的新调整,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调整的主要原因。(4分)
(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外交方针演变的历史启示。(4分)
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历史发展有其规律,但人在其中不是完全消极被动的。只要把握住历史发展大势,抓住历史变革时机,奋发有为,锐意进取,人类社会就能更好前进。——摘自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邓小平曾明确指出:“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 ——摘自《邓小平文选》 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蹋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摘自马克思《鸦片贸易史》
阅读以上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中国现代史的知识加以论述。(12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答案
一、1.D 2.C 3.B 4.C 5.D 6.D 7.C 8.D 9.C
10.D 11.B 12.C 13.A 14.D 15.A 16.A
17.D 18.C 19.D 20.C 21.C 22.B 23.D
24.A 25.A 26.B 27.A 28.D
二、29.(1)邓稼先(或钱学森,一位即可)。(2分)
(2)【示例一】判断:同意。理由:“两弹一星”研制成功,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6分)
【示例二】判断:不同意。理由:“两弹一星”研制成功,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除此之外,我国在外交上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使我国外交事业不断发展,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这些也是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的重要因素。所以,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6分)
30.(1)名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分)
原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包干到户、自负盈亏符合当时的国情;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调动了农民劳动的积极性,得到了农民的认可,农民增产增收,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2分)
(2)省份:广东、福建。(2分)特点:沿海地区(南方地区);靠近港澳台;设立时间最早;实行特殊经济政策;实行特殊经济管理体制。(2分)
(3)促进经济发展;推进改革进程;提高综合国力。(4分)
31.(1)方针:“一边倒”。(1分)含义:倒向社会主义一边。(1分)趋势:逐渐减少。(2分)
(2)调整:实行不结盟。(1分)原因:坚守独立自主权利;维护中国国家利益;不愿介入美苏大国争霸(或“不依附于任何超级大国”);对国内国际形势的正确判断;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或“谋求外部和平政治环境”)。(3分)
(3)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外交方针制定或调整要与时俱进、不断探索。(4分)
32.【示例】观点:改革开放是现代化建设的强国之本。(2分)
论述:改革开放首先解决了绝大多数农民的温饱问题,推进了整个农村和农业的现代化进程,从而保持了社会的稳定。改革开放调动了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从而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增强了综合国力,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改革开放使社会主义民主不断发扬,法制不断健全,推动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法治国家建设的历程。改革开放极大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更新了人们的观念,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8分)
结论:改革开放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长期封闭的状态,我国在利用国际资源、开拓国际市场和提高对外开放能力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所以说改革开放是现代化建设的强国之本。(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