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中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练习-实验题
一、实验题
1.(2022·北京·统考中考真题)小京为探究水沸腾前后温度随吸收热量变化的特点,进行了如下实验: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当水温为90°C时,每隔一分钟记录一次水的温度,从计时开始,经5min水沸腾。水沸腾后持续加热一段时间,并记录水的温度。根据实验数据得到了水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
(1) 在此实验中,水吸收的热量是通过___________来反映的;
(2) 由图像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水在沸腾前,___________;水在沸腾过程中,___________。
2.(2022·北京·统考中考真题)小京为了证明“浸没在水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与水的深度有关”的观点是错误的,他利用符合实验要求的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烧杯、水和金属块等器材进行实验。
(1) 以下是他的部分实验步骤,请帮他补充完整。
①将金属块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测量金属块受到的重力G并记录;
②在烧杯中装入适量的水,___________,静止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用刻度尺测量烧杯中水的深度h并记录;
③___________,静止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用刻度尺测量烧杯中水的深度h并记录;
④用公式___________计算金属块所受浮力、并记录。
(2) 由水的深度变化时,___________(选填“=”或“≠”),就可以证明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3.(2021·北京·统考中考真题)小敏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金属块的密度。她在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右侧,如图甲所示,为使天平横梁水平平衡,她应将平德螺母向___________端移动。天平平衡后,用天平测出金属块的质量为27g。然后,小敏将金属块用细线系好放进盛有50mL水的量筒中,最简中的水面升高到如图乙所示的位置,则金属块的体积为___________cm3该金属块的密度为___________g/cm3,根据下表中数据可判断组成该金属块的物质可能是___________。
物质 密度(kg·m-3)
银 10.5×103
铜 8.9×103
铁 7.9×103
铝 2.7×103
4.(2021·北京·统考中考真题)在“重阳节”到来之际,小航送给奶奶一个放大镜,奶奶借助这个放大镜能够细致欣赏邮票上的图案,如图所示。此时奶奶看到的是一个___________、放大的虚像。为了模拟上述现象,小航利用一个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蜡烛和光具座等器材进行实验。他先将蜡烛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线处,如图所示,接下来他应将凸透镜放置在光具座上的A、B、C三点中的___________点处,然后再从透镜的_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侧用眼睛观察蜡烛烛焰的像。该像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用光屏承接到。
5.(2021·北京·统考中考真题)小圆想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之间的关系,他利用干电池、电流表、电压表、多个阻值不同且已知的定值电阻、开关及导线,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实验中,他将定值电阻R接入电路中,读出相应的电流表的示数并观察电压表的示数,记录实验数据。将R换为不同阻值的另一个电阻后,小圆观察到电压表的示数增大了。小圆意识到自己的实验设计不能实现探究目的。
(1)请你写出小圆的实验设计不能实现探究目的的原因:___________;
(2)请你画出能够实现探究目的的电路图(可以添加适当的实验器材)___________;
(3)依据你设计的电路图,针对小圆不能实现探究目的的原因,写出操作的方法___________。
6.(2021·北京·统考中考真题)小梦在初三总复习时认识到,水吸收的热量可以定量测量了,于是她想重新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水吸收热量的多少与水升高的温度有关。图是小梦已经设计好的电路,其中保温杯中装有质量一定的水、阻值为5Ω的电阻丝R和数字温度计的测温探头,请利用该电路及秒表,帮助小梦完成实验设计。请你写出主要实验步骤,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
7.(2020·北京·统考中考真题)某同学想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电阻通电时间是否有关。他连接了如图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其中两个完全相同的烧瓶内分别装有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煤油,以及阻值为R1和R2的电阻丝(R1
(2)该实验中,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的多少用______来反映。
8.(2020·北京·统考中考真题)测量某种液体密度的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当天平再次平衡时,如图甲所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为______g;
(2)将烧杯中的部分液体倒入量筒中,如图所示,量筒中液体的体积为______cm3;
(3)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杯内剩余液体的总质量为74g;
(4)计算出液体的密度为______g/cm3。
9.(2020·北京·统考中考真题)某同学利用焦距为y1的凸透镜做了三次实验,透镜、蜡烛、光屏所在位置以及光屏上得到清晰像的情况如图所示。
(1)由图所示的实验现象可知:随着物距的不断变小,像距和像的大小变化情况是______;
(2)在图乙所示的实验中,只将凸透镜换为焦距为f1的凸透镜(f1< y1),为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______侧移动。
10.(2020·北京·统考中考真题)如图甲所示是测量未知电阻Rx的实验电路,电源两端电压不变,定值电阻R0=30Ω。请补充完成主要实验步骤,并进行数据处理。
(1)实验步骤
①只闭合开关S、S1,读出并记录电流表示数I1;
②______读出并记录电流表示数I2(如图乙所示);
③计算Rx的阻值。
(2)数据记录与处理(请你补充完整表中①②位置的数据)
实验数据记录表(定值电阻R0=30Ω)
I1/A I2/A Rx/Ω
0.2 ①______ ②______
11.(2019·北京·中考真题)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瓶子的瓶口相对,之间用一块玻璃板隔开,上面的瓶中装有空气,下面的瓶中装有密度比空气大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抽掉玻璃板后,可以看到,两个瓶中的气体会混合在一起,最后颜色变得均匀,这属于 ____________ 现象
12.(2019·北京·中考真题)如图所示,杠杆水平平衡.杠杆可在竖直平面内绕固定点O自由转动,其上相邻刻线间的距离相等,若在杠杆上A点挂2个重均为0.5N的钩码,在B点挂4个重均为0.5N的钩码,杠杆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保持水平平衡.
13.(2019·北京·中考真题)某同学利用图所示的装置及相同高度的蜡烛等器材进行实验探究,其中平板透明玻璃与水平纸面垂直.将同一支蜡烛先后放置在白纸上与玻璃距离不同的A、B两点,观测每次蜡烛所成像的高度.该同学探究的问题是:物体通过平面镜所成像的高度与 ________ 是否有关
14.(2019·北京·中考真题)在研究某物质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时,持续加热该物质,记录并描绘出了该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可知该物质是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判断依据是________.
15.(2019·北京·中考真题)某同学为了测出木块A在水平桌面上运动的过程中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采用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1)他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A,应使木块A沿水平桌面做________直线运动.
(2)请你画出(1)中木块A的受力示意图,
( )
并分析说明这种运动状态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能表示木块A所受滑动摩擦力大小的依据______.
16.(2019·北京·中考真题)某同学要测量一卷粗细均匀的铜线的长度,已知铜线的横截面积S=5×,铜的密度ρ=8.9g/,他的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天平测出这卷铜线的质量m
②计算出这卷铜线的长度L
请完成下列问题:
(1)画出本次实验数据的记录表格_______.
(2)测量铜线质量时,天平平衡后,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则该卷铜线的质量m=________g,铜线的长度L=________cm
参考答案:
1. 加热时间 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详解】(1)[1]酒精燃烧时向水传递热量,相同的时间产生的热量是相同的,水吸收热量的多少,由加热时间决定。
(2)[2][3]由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可知,水在沸腾前,一直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水在沸腾过程中,仍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
2. 将金属块浸没在水中且不接触烧杯 向烧杯中加水,将金属块浸没在水中且不接触烧杯 =
【详解】(1)②③④[1][2][3]为探究浸没在水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与水的深度关系,步骤②③中金属块都应浸没在水中,只是前后两次浸没在水中的深度不同,所以步骤②在烧杯中装入适量的水,将金属块浸没在水中且不接触烧杯,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用刻度尺测量烧杯中水的深度h1,根据称重法可知,此时浮力为
步骤③向烧杯中加水,将金属块浸没在水中且不接触烧杯,改变金属块浸没在水中的深度,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用刻度尺测量烧杯中水的深度h2,根据称重法可知,此时浮力为
(2)[4]由可知,金属块浸没在水中的不同深度时,金属块受到的浮力相同,说明浸没在水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与水的深度无关,故可证明题干中“浸没在水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与水的深度有关”的观点是错误的。
3. 左 10 2.7 铝
【详解】[1]天平指针指向分度盘右侧,说明右侧偏重,为使天平横梁水平平衡,她应将平德螺母向左端移动。
[2]量筒的分度值为2mL,读数为60mL, 金属块的体积为
[3]该金属块的密度为
[4]根据下表中数据可判断组成该金属块的密度与铝的密度相同,金属块物质可能是铝。
4. 正立 C 左 不能
【详解】[1]小航奶奶借助这个放大镜能够细致欣赏邮票上的图案,如图所示。物体放在凸透镜一倍焦距之内,此时奶奶看到的是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
[2][3]为了模拟上述现象,小航利用一个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蜡烛和光具座等器材进行实验,他接下来他应将凸透镜放置在光具座上的C三点,让透镜到蜡烛的距离小于10cm,即物体放在一倍焦距之内;然后再和看放大镜一样,从透镜的左侧用眼睛观察蜡烛烛焰的像。
[4]由于放大镜成的是虚像,不能成在屏上,该像不能用光屏承接到。
5. 不能控制电阻两端的电压相同 见详解
【详解】(1)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之间的关系时,需控制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电路中没有滑动变阻器,由于电源有电阻,当换用不同的电阻时,根据分压原理,电压表示数发生了变化,不能控制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同,因此不能实现探究目的。
(2)在上述给出的器材中再加上滑动变阻器,电路图如图
(3)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之间的关系时,应控制电阻两端电压保持不变,将定值电阻R接入电路中,调节滑动变阻器的值到合适的位置,读出相应的电流表的示数I并观察电压表的示数U,记录实验数据。故断开开关,更换定值电阻R,闭合开关后,应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仍为U保持不变,读出此时电流表的示数I,并把R、I记录在数据表格中。
6.见解析
【详解】保温杯中装入一定质量的水,按图连接电路,闭合开关,观察数字温度计示数,每升高1℃,记录时间,填写在下面的表格中。
升高温度/℃ 1 2 3 4 5 6 7 8 9 …
时间/s
7. 电阻 温度计示数的变化量
【详解】(1)[1]该实验两段电阻丝串联,通过电流、通电时间相同,电阻丝的阻值不同,所以探究的是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阻是否有关。
(2)[2]在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电阻通电时间是否有关的实验中,利用转换法,将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的多少用温度计示数的变化量来反映。
8. 122 60 0.8
【详解】(1)[1]如图甲所示,天平标尺的分度值为0.2g,游码右端在2g处,则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
m=100g+20g+2g=122g
(2)[2]如图乙所示,量筒分度值为2mL,液柱上表面在60mL处,则量筒中液体的体积
V=60mL=60cm3
(4)[3]由实验步骤(1)(3)可知倒入量筒中的液体质量为
则液体的密度
9. 都变大 左
【详解】(1)[1]观察甲、乙、丙三个图的实验现象发现,凸透镜位置不变,蜡烛靠近凸透镜时,即物距缩短,光屏远离凸透镜,即像距变大,且光屏上成的像变大。
(2)[2]由图乙可知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时物距大于一倍焦距且小于两倍焦距,像距大于两倍焦距,即
只将凸透镜换为焦距为f1的凸透镜(f1< y1),焦距变小了,相当于物距变大,要想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该将光屏向左移动。
10. 只闭合开关S、S2 0.5 20
【详解】(1)②[1]只闭合开关S、S1,两个电阻并联,电流表测量通过R0的电流,电流表示数I1;只闭合开关S、S2,两个电阻并联,电流表测量干路中的电流,电流表示数I2。
(2)[2]由图乙可知,电流表的量程是0-0.6A,电流表的分度值是0.02A,电流表的示数是0.5A。
[3]由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可知通过Rx的电流
Ix=I2-I1=0.5A-0.2A=0.3A
电源电压
U=U0=I1R0=0.2A×30Ω=6V
Rx的阻值
Rx==20Ω
11.扩散
【详解】密度小的空气和密度大的二氧化氮过一段时间,形成比较均匀的气体,这是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说明分子不停地进行无规则运动.
12.不能
【详解】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进行计算,设杠杆每一个小格长度为l,左端:F1l1=2×0.5N×3l=3l,右端:F2l2=4×0.5N×2=4l ,F1l1≠F2l2,因此杠杆不能平衡.
13.物体到平面镜距离
【详解】由题意可知,控制的变量是同一支蜡烛,改变的物理量是蜡烛先后放置在与玻璃距离不同的A、B两点,研究的问题是观测每次蜡烛所成像的高度,因此该同学探究的问题是:物体通过平面镜所成像的高度与物体到平面镜距离是否有关.
14. 晶体 物质有固定熔点
【详解】如图所示,该物质熔化过程中,在时间10分钟-25分钟时间内,该物质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在80℃,说明该物质有固定熔点,是晶体.
15. 匀速
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在水平方向所受合力是0,故f=F,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能够表示木块A所受滑动摩擦力大小
【详解】(1)实验时,应水平匀速拉动木块,木块处于平衡状态,则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水平匀速拉动木块,木块处于平衡状态,水平方向受拉力和摩擦力,拉力和摩擦力是平衡力;竖直方向受重力和支持力,重力和支持力是平衡力,受力示意图如图所示: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能表示木块A所受滑动摩擦力大小的依据是:由于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在水平方向所受合力是零,故f=F,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能够表示木块A所受滑动摩擦力大小.
16.
S/cm2 /g/cm3 m/g L/cm
178 4000
【详解】(1)根据题目所给物理量数据铜线的横截面积S=5×,铜的密度ρ=8.9g/,测量出的数据质量和所求物理量长度,设计实验数据的记录表格如图所示:
S/cm2 /gcm3 m/g L/cm
(2)物体的质量=砝码的质量+游码的质量,则铜线的质量:m=100g +50g+20g+5g +3g=178g,铜线的体积: ,铜线的长度.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北京市中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练习-实验题(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