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在光的世界里 练习
1.如图所示,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海市蜃楼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太阳穿过森林在地上形成“光斑”,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C.中国古代,人们使用“日晷”判断时间,是利用了光的折射
D.当太阳倾斜照射时,背对太阳光站立,用喷雾器将水喷成雾状,在一个合适的角度可以看到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
2、2016年3月19日,中国国际酒业博览会在泸州国际会展中心开幕,通往会展中心的酒谷大道绿化带中的花草呈现五颜六色。开幕式结束后,在飘逸着阵阵酒香的会展中心举行了盛大的文艺表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会展中心闻到的阵阵酒香是因为酒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缘故
B.绿化带中的部分鲜花呈黄色是因为这部分鲜花吸收了自光中的黄色光
C.酒各大道绿化带中花草上的水珠蒸发时要放出热量
D.文艺表演中听众能根据响度分辨出不同乐器的演奏
3.下面四幅图片选自我们的物理课本,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图是一束光在密度不均匀糖水中的径迹,说明光在不均匀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B.乙图是潜望镜的光路图,潜望镜利用平面镜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C.丙图是平面镜成虚像的光路图,平面镜成的虚像是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
D.丁图是小猫叉鱼的图片,小猫看到的鱼比实际位置浅一些
4.一束平行光从水中射入空气中OP是其中一条反射光线,如图所示。能正确反映光线0P的光路图是
如图所示,图甲测凸透镜的焦距,图乙“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在图乙所示的位置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由图甲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40cm
B. 图乙的成像的特点与投影仪的成像原理相同
C. 图乙中若用遮光板挡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光屏上只出现像的下半部分
D. 图乙蜡烛靠近凸透镜,光屏向右移动才能找到清晰的像
6. 如图所示是透镜对光的作用,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7.小琳用光具座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她先将物体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时恰在透镜后20cm处的光屏上出现一个与该物体等大的像;若现将物体移至透镜前5cm处时,在光屏上将出现( )
A. 倒立放大的实像 B. 倒立缩小的实像
C. 正立放大的虚像 D. 光屏上接收不到像
8.在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把物体从距凸透镜2倍焦距之外逐渐向凸透镜靠拢的过程中,光屏上所成的像将( )
A. 一直变大 B. 一直变小
C. 先变大后变小 D. 先变小后变大
9.将下列光学现象按形成的原因归类(填序号)
①一叶障目,不见泰山②海市蜃楼③猴子捞月④厚玻璃后的铅笔看上去好像断成了三截
⑤在路灯下看到了自己的影子⑥上课时,教室里的学生都能看到老师
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________;属于光的反射的是________;
属于光的折射的是________.
10.从图中可以看出____是界面,____是入射光线,
_____是反射光线,入射角是_______度,折射角是
_______度,反射角是______度。
11.站立在游泳池旁看到池内水的深度要比实际的深度 ________一些,这是由于光从 ________(选填“空气”或“水”)射向 ________(选填“空气”或“水”)时,发生 ________现象的缘故.
12.如图所示,小汽车的后视镜是一个凸面镜,凸面镜成像是光的_____________现象(选填“反射”、“折射”或“直线传播”),当后视镜上出现许多小水珠时。
13.若一个身高1.6m的人站在竖直挂置的大穿衣镜前0.5m处,则此人在镜中的像高是________m,若此人远离平面镜,镜中像将________(填“远离”或“靠近”)平面镜,像的大小将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4. 如图所示,清澈平整水面下的“射灯”射出一束光从水中斜射到水域空气的界面时将发生反射和折射,若入射光线与界面成53°角,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夹角为100°,则反射角大小为 ,折射角大小为 。
15.进入泸州市古蔺黄荆老林风景区时,我们闻到了花香,这是花香分子的 现象;不能随意丢弃饮料瓶,因为透明饮料瓶内进入水后,相当于—个 。对太阳光有 作用,容易引发火灾。
16.如图所示,学习光学知识后,小聪对有关实验进行了思考和创新。
①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使用透明玻璃板而不使用平面镜的目的
是为了便于确定像的_________。
②当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20cm的A处时,玻璃板后B处的蜡烛好像也被
“点燃”了,小聪拿出一支没有点燃的和A处一样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蜡烛和像完全重合。说明像与物 。小聪用凸透镜替换玻璃板,将其放置在AB中点且垂直AB的位置上,将光屏放置在B点时,发现光屏上恰好成了一个清晰倒立、等大的实像,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cm。此时固定蜡烛,换用一个焦距略小一些的凸透镜进行实验,则光屏需向________ (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才能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
17.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
中心 .实验时,调节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在光屏上
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如图所示,该像是 、 的实像,
由于蜡烛的燃烧,光屏上的像会向 (选填“上”或“下”)移动,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的情况,可以将凸透镜 移(选填“上”或“下”),像就又会成在光屏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