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第三节汽化与液化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 小琴吃雪糕时,看到雪糕周围冒“冷气”,由此她联想到泡方便面时碗里冒“热气”的情景。以上是她对“冷气”和“热气”的思考,其中正确的是( )
A. “冷气”和“热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液化形成的,后者是汽化形成的
B. “冷气”和“热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小水珠,后者是水蒸气
C. “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都是汽化形成的水蒸气
D. “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都是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2. 如图所示,金属容器中盛有水,水上浮有一层沸点比水高的食用花生油。如果对容器底部加热,加热过程中容器内一直有水。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水先沸腾,然后油沸腾
B. 油先沸腾,然后水沸腾
C. 水未沸腾前,只有油蒸发
D. 水未沸腾前,水和油同时蒸发
3. 天工开物记载的“透火焙干”是造纸的一道工序,其做法是将刚生产出的湿纸张贴在烤火的墙上如图。给墙壁烤火能加快湿纸变干的主要原因是( )
A. 升高湿纸的温度
B. 增大湿纸的表面积
C. 改变湿纸中的液体种类
D. 加快湿纸表面的空气流动
4. 下列事例中,能使蒸发变慢的措施是( )
A. 用电热吹风机将头发吹干 B. 农业灌溉中用管道输水代替沟渠输水
C. 将湿衣服晾到向阳、通风的地方 D. 用扫帚把洒在地面上的水向周围扫开
5. 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冬天户外用温度计测量铁块和木块的温度,铁块的温度比木块的低
B. 夏天打开冰棒包装纸冒出的“白气”,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的小水珠
C. 冬天我们呼出的“白气”与夏天冰棒冒出的“白气”形成原因不一样
D. 秋天早晨的“大雾”,是夜间从地面冒出的“白气”
6. 下列有关蒸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 B. 蒸发在液体外部和内部同时发生
C. 液体蒸发时会放热 D. 蒸发的快慢与表面积无关
7. 夏季,小李打开冰箱的冷冻室看见一股“白气”向下飘出,联想到了烧开水时壶嘴向上冒“白气”的情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两股“白气”本质是相同的,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B. 两股“白气”本质是相同的,他们都是汽化成的水蒸气
C. 两股“白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液化形成的,后者是汽化形成的
D. 两股“白气”形成的过程都要放热
8. 关于液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所有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的时候都能液化
B. 压缩气体体积可以使一部分气体液化
C. 所有气体利用压缩体积的方式都可以液化
D. 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
9. 下列自然现象由液化形成的是( )
A. 河面的冰 B. 地上的霜 C. 山上的雪 D. 山间的雾
10. 为了促进多肉植物的生长,小明在其上方罩一个塑料瓶来保持温度和水分,如图所示。其中塑料瓶内上方小水珠形成的原因是( )
A. 先汽化再液化
B. 先液化再汽化
C. 只发生汽化
D. 只发生液化
11. 下列措施中,能加快蒸发的是( )
A. 将水果包上保鲜膜 B. 把酱油瓶的盖子盖严
C. 将蔬菜放入冰箱冷藏 D. 把湿衣服晾在通风处
12. 炎热的夏天,将一枝冰棒纸剥开时,发现它不断地冒“白气”,则( )
A. “白气”会下降 B. “白气”是由于冰里的水发生了汽化
C. “白气”会上升 D. “白气”是由于冰发生了升华
二、填空题
13. 云是由浮在空气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等组成,其中小水滴是空气中的水蒸气上升到高空遇冷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此过程中水蒸气要______热。
14. 在干旱缺水的地区,可用塑料布收集露水,如图所示。露形成时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该物态变化过程要______热量,所以露的形成多在夜间。
15. 用蒸笼蒸馒头,是上层还是下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呢小明仔细观察后发现:高温的水蒸气经过多层蒸格向上升,遇到冷的蒸笼盖时,大量水蒸气发生________填写物态变化名称现象,放出很多热量,使________选填“上”或“下”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有经验的师傅拿刚出笼的馒头前,先将手沾点水,这样做主要是利用________,使手不会被烫伤.
16. 将一瓶饮料在冰箱中冷藏一段时间后,取出放一会儿,表面会变湿,用毛巾擦干后过一会儿又会变湿,这是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该现象需要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
三、作图题
17. 如图,是某小组研究质量为的水沸腾实验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请在图中画出相同实验条件下,相同初温,质量为的水沸腾实验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大致图象。
18. 如表是某种液体在沸腾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记录,请根据数据记录,在图中画出大致液体沸腾的图象。
时间
温度
四、简答题
19. 夏季,从冰箱中拿出的罐装饮料,过一会儿外壁会出现水珠。请说明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20. 在物理实践活动中,小伟往塑料袋中装入少量酒精,然后将塑料袋中的空气排放干净后扎紧袋口。接着在塑料盆里倒入适量热水,再把塑料袋放入塑料盆中,一会儿后塑料袋就鼓起来了,如图所示。请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塑料袋鼓起来的原因。
答案和解析
1.【答案】
【解析】看到雪糕周围冒“冷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冰冷的雪糕液化成的小水珠;泡方便面时碗里冒“热气”是碗里蒸发出的水蒸气,在上升过程中,遇到温度较低的空气液化成的小水珠;所以它们的本质是相同的,都属于液化现象,都要放出热量。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2.【答案】
【解析】解:
由于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蒸发,所以在水未沸腾前,上层的油会发生蒸发现象,同时由于油膜的覆盖,使得油下面的水无法蒸发,故C正确,D错误;
但随着加热,当将水加热到时,再加热水就沸腾了,由于水沸腾后温度不再升高,且水的沸点低于油的沸点,故此时油不会沸腾,直到水全部汽化完后,油的温度才能升高,即当温度升到油的沸点时,再加热,油才可以沸腾;
由此可知,加热过程中容器内一直有水时,水会沸腾,而油不会沸腾;故AB错误。
故选:。
沸腾的条件是达到沸点,且继续吸热;同时沸腾的特点是:吸热但温度不升高;据上面的两个知识点分析即可解决。
知道沸腾的条件,并理解沸腾的特点是解决该题的关键。
3.【答案】
【解析】解:“透火焙干”中把湿纸贴在热墙上,湿纸从墙上吸收热量,使纸的温度升高,从而使水分蒸发加快,使湿纸干得更快。
故选:。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温度、液体表面积和液体表面上方的空气流动。
本题考查了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属于基础知识,比较简单。
4.【答案】
【解析】
【分析】影响蒸发的因素有液体温度、液体表面积、液体表面上方的空气流动速度;
减慢蒸发,就是从降低温度、减小液体面积和减弱空气流速这三个方面来考虑。
【解答】解:、电热吹风机吹湿头发,是从提高温度和加快空气流动两个方面,加快了头发上水分的蒸发,不合题意;
B、地下管道输水与传统的土筑明渠输水相比,减小了渗漏,也减小了水的表面积和水上方空气流动速度,即减慢了蒸发,符合题意。
C、湿衣服晾到向阳、通风的地方,从提高温度和加快空气流动两个方面,加快了衣服上水分的蒸发,不合题意;
D、扫帚把洒在地面的水向周围扫开,增大了水的表面积,加快了水分的蒸发。
故选:。
【点评】加快或减慢蒸发,都是从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去考虑;
将知识应用于生活,注意联系生活实际。
5.【答案】
【解析】解:
冬天在户外的木块和铁块处于相同的环境,所以温度相同,故A错误;
夏天,打开冰棒的包装纸,看见冰棒旁出现“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冰棒液化成的小水滴,故B正确;
冬天我们呼出的“白气”与夏天冰棒冒出的“白气”形成原因都是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故C错误;
秋天早晨的“大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故D错误.
6.【答案】
【解析】解: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故A正确;蒸发是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故B错误;蒸发是一种汽化现象,需要吸热,故C错误;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表面积有关,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故D错误。
7.【答案】
【解析】
【分析】
生活中看到绝大部分的白气都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是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物体放热形成的。
【解答】
小李打开冰箱的冷冻室看见一股“白气”向下飘出,这是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冰箱内温度较低的空气发生液化的现象,形成了“白气”;烧开水时壶嘴里向上冒“白气”,这是壶中热水汽化成的高温水蒸气遇到外界较冷的空气液化而成的小水滴;两股“白气”本质是相同的,但水蒸气的来源不同,前者来源于空气,后者是由热水汽化形成的,液化过程放出热量,故ABC错误,D正确。
8.【答案】
【解析】解:所有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的时候都能液化,故A正确;有一部分气体可以利用压缩体积的方式液化,故B正确,C错误;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故D正确。故选C。
9.【答案】
【解析】解:、河面的冰是由水凝固形成的,故A错误;
、山上的雪、地上的霜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故BC错误;
D、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液态小水滴,故D正确。
故选:。
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首先要熟记物态变化的定义,解答时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对照定义找出正确答案。
10.【答案】
【解析】解:水是液态的,水蒸气是气态的,液态变为气态的现象叫汽化;
在塑料瓶内水先由液态变成气态的水蒸气,发生汽化现象,水蒸气在上升时遇到冷塑料瓶内壁再液化成小水珠。
故选:。
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
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
11.【答案】
【解析】
【分析】
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有三个: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体表面上方空气的流动速度。从这三个方面来分析选择项中提到的措施,从而可以得到答案。
液体蒸发的快慢是经常考查到的一个知识点,有时还以实验题的形式考查。如:探究液体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在此实验中同时也考查到了控制变量法的使用。
【解答】
A、将水果包上保鲜膜,减小了空气流动,可减慢蒸发,故A错误。
B、把酱油瓶的盖子盖严,减小了蒸发的表面积和空气流动,可减慢蒸发,故B错误。
C、将蔬菜放入冰箱冷藏,降低了液体的温度,会使蒸发减慢,故C错误。
D、把湿衣服晾在通风处,加快了空气流动,可有效加快蒸发,故D正确。
故选:。
12.【答案】
【解析】解:“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由于小水滴的密度大于空气,应下降。所以、、D错误,A正确。
故选:。
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液化放热;“白气”是液态的小水滴。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生活中物态变化的判断,注重了物理和生活的联系,属于热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13.【答案】液化 放
【解析】
【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物态变化的判断,云、雨、雪、霜、雾的形成属于物态变化一章中典型的题目,要牢固掌握。
【解答】
水蒸气升入高空时,遇冷液化成大量的小水珠或凝华成大量的小冰晶,这就是云。液化和凝华都是放热过程。
14.【答案】液化 放出
【解析】解: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液化放热。
故答案为:液化;放出。
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液化放热。
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
15.【答案】 液化;上;水蒸发吸热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液化及液化现象;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从蒸馒头的物理过程入手分析,明确物态变化的定义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水蒸气遇冷会发生液化现象,液化会放出很多热量;水蒸发时吸热,据此分析回答。
【解答】
高温的水蒸气遇到冷的蒸笼盖,会变成水滴,由气态变成液态,是液化现象;水蒸气液化时,要放出大量的热.从而造成上面的馒头先熟;有经验的师傅拿刚出笼的馒头前,先将手沾点水,这样做主要是利用水蒸发时吸热。
故答案为:液化;上;水蒸发吸热。
16.【答案】液化;放热。
【解析】
【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液化知识的应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看液化的条件有没有发生变化。
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液化放热。
【解答】
由于从冰箱取出的饮料温度比较低,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因遇冷发生液化,附着在饮料瓶外壁上,表面会变湿。擦去这层水,又有新的水蒸气在温度低的饮料瓶外壁发生液化,一会几又会变湿;液化过程需要放热。
故答案为:液化;放热。
17.【答案】解:由于改变了液体的质量,液体上方的气压不变,液体的沸点不变,液体质量增加,吸热升温变慢,加热至沸腾所用时间变长,水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
【解析】在装置相同的情况下,水质量增加,水的沸点不变,加热至沸腾所用时间变长。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水的沸腾实验的理解和掌握,知道水的质量越大,加热时间越长是解题关键。
18.【答案】解:在时间和温度图象上描出各点,用光滑的曲线连接各点,如图所示:
【解析】在时间和温度图象上,描出温度和时间的对应点,并把各点用光滑的曲线连接起来;
本题考查了用描点法描绘时间和温度的图象,考查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19.【答案】答:
夏季,从冰箱中拿出的罐装饮料,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饮料罐表面,使外壁会出现水珠。
【解析】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本题考查的是我们对于生活中物态变化的判断,以及物态变化伴随的吸放热情况,是一道基础题。
20.【答案】答:在塑料盆里倒入适量热水,装有少量酒精的塑料袋,放入盛有热水的塑料盆中,酒精吸热温度升高,蒸发加快,塑料袋内酒精气体增加,压强增大,将塑料袋鼓起来。
【解析】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汽化,包括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
此题考查的是生活中的汽化现象,是一道好题。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