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广西南宁四十七中八年级(上)入学物理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3小题,共26.0分)
1. 我们所用的物理教科书的长度约为( )
A. B. C. D.
2. 在如图所示的光学元件中,属于凸透镜的是( )
A. B. C. D.
3. 下列物体中的物质属于气态的是( )
A. 紫色的碘蒸气 B. 雾
C. 高空喷气式飞机飞过后的白色飞机尾迹 D. 干冰
4. 今年十堰市部分区域气温高达,小明在教室使用电风扇吹风,感到凉爽,是因为( )
A. 电风扇吹出的风,能吸收人体的热量
B. 电风扇吹出的风,能降低教室内的气温
C. 电风扇吹出的风,能加快人体表面汗液的蒸发
D. 电风扇吹出的风,能把人体周围的热空气带走
5. 如图所示,在个标准大气压下,冰熔化成水的过程中,其温度保持在( )
A.
B.
C.
D.
6. 烈日下,汽车玻璃窗上的小水珠应尽快擦干,否则阳光经过小水珠后会聚到一点,使该点位置上的物体温度升高可能导致火灾。其中小水珠的作用相当于( )
A. 凹透镜 B. 凸透镜 C. 平面镜 D. 潜望镜
7. 如图所示,温度计的四种使用方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8. 吉剧是我省特有的戏曲剧种。观看演出时,人们能分辨出锣、鼓的声音是依据声音的( )
A. 音调 B. 响度 C. 音色 D. 频率
9. 下列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 旗杆在太阳下的影子 B. 雨后的彩虹
C. 海市蜃楼 D. 水塘边树的倒影
10. 光线从空气斜射到一块玻璃表面时,图中可以较全面、正确反映光传播路径的是( )
A. B. C. D.
11. 关于近视和远视的成因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为近视眼,可佩戴凹透镜矫正 B. 乙为近视眼,可佩戴凸透镜矫正
C. 甲为远视眼,可佩戴凸透镜矫正 D. 乙为远视眼,可佩戴凹透镜矫正
12. 小华“五一”乘列车出去游玩,列车在平直轨道上平稳行驶,我们说车厢内行李架上的物品是静止的,选取的参照物是( )
A. 树木
B. 房屋
C. 电线杆
D. 车厢内的座椅
13. 小明发现衣柜里防虫用的樟脑丸会越来越小,此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 )
A. 熔化 B. 升华 C. 汽化 D. 液化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9.0分)
14. 关于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液体蒸发时会吸热
B. 固体在熔化过程中,需要不断吸热,温度不变
C. 露珠在日出后逐渐消失,升华成水蒸气
D. 初冬的早晨,地面上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15. 月亮、太阳、点燃的火把、萤火虫,其中都属于光源的是( )
A. 太阳和月亮 B. 太阳和点燃的火把 C. 太阳和萤火虫 D. 月亮和点燃的火把
16. 小燕同学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调节到如图所示的位置,光屏中心正好出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B. 屏上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C. 若将蜡烛向右移动,光屏应适当向右移动,才可能在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
D. 在凸透镜和蜡烛间安装一个凹透镜,取走光屏,人眼在原光屏处透过透镜向左观察,一定可以看到清晰的像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2.0分)
17. 如图所示,所测物体长度为______ ;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等可以______ 选填“消除”或“减小”误差。
18. 如图所示是人们常用的体温计,这种体温计是根据液体的________规律制成的,图中体温计的读数是_____。
19.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______传播的;坐在电影院内不同位置的观众都能看到银幕上的画面,是由于光发生了______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
20. 小明站在厚度忽略不计的穿衣镜前处,他在镜中的像是一个与他______ 选填“等大”、“放大”或“缩小”的虚像,像与他之间的距离是______ 。
21. 在疫情防控期间,进入公共场所需要出示“吉祥码”,扫描“吉祥码”的摄像头相当于______ 透镜,当摄像头远离“吉祥码”图片时,所成像的大小会变______ 。
22. 炎热的夏天,游泳上岸后身上感觉到有点冷,这是由于身上的水 所致;吃冰激凌时,嘴里感到凉,这是由于嘴里的冰 所致。填物态变化名称
四、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
23. 如图所示,请画出相应的反射光线。
24. 如图,请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
五、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5.0分)
25. 如图所示,将刻度尺的一端压到桌边,另一端伸出桌面,拨动刻度尺振动,探究声音的特性。
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相同,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刻度尺,当用较大的力拨动刻度尺时,发现刻度尺振动的幅度______,选填“较大”或“较小”听到声音的______较大。
探究声音的音调与振动的频率的关系时,可以改变刻度尺伸出桌面的______,用大小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的力拨动刻度尺。
保持钢尺和塑料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振动的程度均相同,听到钢尺和塑料尺发出的声音的______不同。
26. 小阳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
该实验中需要用______测量小车通过的路程,用______测量小车运动的时间,通过公式______求出平均速度。
实验中应该控制斜面的坡度较______选填“大”或“小”,这样可以减小测量的误差。
小车通过全程所用的时间为,通过上半段路程所用的时间为,则小车通过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______用、、、表示。
如果在实验中小阳释放小车后才开始计时,则他测得的平均速度会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27. 小明用“水浴法”给某种物质加热。实验时先将该固体物质和温度计分别放入试管内,再放入大烧杯的水中,用酒精灯加热,如图甲所示。小明认真记录实验数据、并描绘出该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
该物质在第时处于固态,根据实验数据可知该物质是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根据描绘的图像,该物质熔化过程为______段,熔化时需要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温度______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该物质的沸点为______。
水温较高时,烧杯口附近出现大量“白气”,这些“白气”是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与______选填“窗户冰花”、“白雪皑皑”或“晨雾弥漫“是同一种现象。
28.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说明凸透镜对光有______作用,此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
安装好器材后,点燃蜡烛发现烛焰的像位于光屏的上方如图乙所示,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没有在同一______上,应将凸透镜向______移动,才能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
器材位置如图丙所示时,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倒立、______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像,应用此成像规律可制成______。
某同学将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发现需要再将光屏向______移动才能在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
六、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4.0分)
29. 汽车在出厂前要进行测试,某次测试中,先让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的速度行驶,紧接着又以的速度继续行驶了。求:
该汽车在前行驶的路程是多少?
该汽车以的速度行驶了多少?
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30. 年北京冬奥会开幕时间为月日晚上:北京时间,农历正月初四。闭幕时间为月日,开幕式将在国家体育场鸟巢举行。分北京赛区张家口赛区和延庆赛区,主体育场在鸟巢。小明打算坐高铁到张家口观看冬奥会,下表是部分高铁的运行时刻表简化。
站名 到站时间 开车时间 里程
北京北 :
清河 : :
东花园北 : :
张家口 : :
从北京北到张家口运行时间是多少?
从北京北到张家口运行路程是多少?
从北京北到张家口运行的平均速度是多少?计算结果保留整数
31. 汽车遇到意外情况时紧急停车要经历反应和制动两个过程,汽车在反应过程中做匀速直线运动,在制动过程中做变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某司机驾车以的速度匀速前行,突然发现前方处有障碍物。司机需要紧急停车,在反应过程中,汽车保持原速匀速前行了。汽车制动后还要继续向前滑行,用时才能停下。求:
该司机的反应时间是多少?
汽车在反应和制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新交通法规定,严禁酒驾。若司机醉酒后驾车,反应时间是平时的倍若汽车还是以原来的速度行驶,请通过计算判断汽车是否会撞上障碍物。
答案和解析
1.【答案】
【解析】解:一根筷子的长度约,初中物理课本的长度与此差不多,在左右。
故选:。
此题考查我们对常见物体长度的估测,根据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物体和长度单位及其进率的认识,找出符合题意的选项。
长度的估测,必须熟悉一些常见物体的长度,以此为标准对研究对象作出判断。如:中学生拳头的宽度在左右;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成年人的身高在左右,一步的步幅在左右;一层楼的高度在左右,分子的直径在左右,地球的半径在左右,等等。
2.【答案】
【解析】解:、中间薄、边缘厚后的透镜是凹透镜,故AB错误;
C、该透镜中间厚、边缘薄,为凸透镜,故C正确;
D、该元件厚度相同,不是凸透镜,也不是凹透镜,故D错误。
故选:。
中间比边缘厚的透镜为凸透镜;中间比边缘薄的透镜为凹透镜。
本题考查了凸透镜和凹透镜的辨别方法,属于基础题。
3.【答案】
【解析】解:、紫色的碘蒸气是气态。故A符合题意;
B、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B不符合题意;
C、高空喷气式飞机飞过后的白色飞机尾迹,包含着气态的水蒸气,液态的水滴。故C不符合题意;
D、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
首先明确每个选项中所提到的物质的成分和状态,然后确定符合题意的选项。
此题考查了我们对物质状态的认识,特别需要注意的是,生活中的“白气”一般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水滴。
4.【答案】
【解析】解:
使用电风扇吹风,感到凉爽,是因为加快了空气的流动速度,使人体表面的汗液蒸发加快,而蒸发吸热,具有致冷作用,所以人会感到凉爽;电风扇吹出的风,并不能降低气温,也不是风吸收人体的热量,在室内,风也不能把人体周围的热空气带走。故只有说法正确。
故选:。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三个,即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和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情况;且蒸发吸热,具有致冷作用。
风无法降低气温,也不能吸收热量,这里的关键是了解影响蒸发的因素和蒸发吸热。
5.【答案】
【解析】解:冰是晶体,在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是,所以冰熔化成水的过程中吸热,温度保持熔点温度不变,此时的温度是。
故选:。
冰是晶体,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是,根据晶体熔化特点解答。
掌握熔点及晶体熔化的特征,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6.【答案】
【解析】解:在阳光下的水滴相当于一个小的凸透镜,阳光经过小水珠后会聚到一点,使该点位置上的物体温度升高可能导致火灾,从而伤害汽车的外表。
故选:。
水滴的形状是中间厚边缘薄的,所以可以看做是凸透镜,而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的作用,据此解答。
此题考查了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难度不大,属于基础知识。
7.【答案】
【解析】解:
A、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了容器底,故A错误;
B、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了容器壁,故B错误;
C、温度计的玻璃泡没有浸入被测液体中,故C错误;
D、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没有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故D正确。
故选:。
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之前,要估计被测物体温度,选择合适的温度计,并且要明确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测量液体温度时,要使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不能接触容器底和容器壁。
此题考查的是温度计的正确使用,在物理实验和实际生活中经常使用温度计,我们要熟练掌握其使用和读数方法。
8.【答案】
【解析】解:锣和鼓即使它们发声的音调和响度相同,但它们的音色是不同的,我们根据音色的不同就能分辨出来、
故选:。
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即使音调和响度相同,我们还是能分辨出它们的不同,依靠的就是它们的音色。
音调、响度、音色是声音的三个特征,知道它们分别与哪些因素有关,能正确理解音调和响度的不同。
9.【答案】
【解析】解:、旗杆在太阳下的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错误;
B、雨后的彩虹是光发生折射形成的,故B错误;
C、海市蜃楼是光经过不均匀的大气层时,发生折射形成的,故C错误;
D、水塘边树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D正确。
故选:。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如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
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本题通过几个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考查了对光的折射、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的理解,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利用所学知识解释有关现象。
10.【答案】
【解析】解:当光从空气斜射到一块玻璃表面时,会同时发生光的反射和折射。
A、只有折射现象,所以错误。
B、只有反射现象,所以错误。
C、既有反射又有折射,同时符合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规律的内容,所以C正确。
D、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时,折射角应小于入射角,而图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了,所以D错误。
故选:。
此题主要考查了光的折射和光的反射。一定要知道当光照射到透明物体表面时,会同时发生光的反射和折射。同时考查了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的内容。
11.【答案】
【解析】解:图甲光线在视网膜前会聚,表示成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因此表示的是近视眼,近视眼用凹透镜矫正;
图乙光线在视网膜后方会聚,表示成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因此表示的是远视眼,远视眼用凸透镜进行矫正;
所以关于近视和远视的成因说法正确的是。
故选:。
近视眼:如果晶状体的凸度过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形成近视眼。戴凹透镜加以矫正。
。
远视眼:如果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小,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造成的,戴凸透镜进行矫正。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近视、远视的成像特点和矫正措施。
12.【答案】
【解析】解:在平稳行驶的列车中,放在行李架上的物品相对于车厢的座椅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是静止的,相对于路边的树木、房屋和电线杆位置发生了变化,是运动的;
故选:。
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参照物的选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和掌握,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
13.【答案】
【解析】【分析】
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是熔化,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是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称为汽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称为液化;物质直接从固态变成气态的现象称为升华,物质直接从气态变为固态是凝华。
此题考查了物态变化的判断,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要正确判断物态并结合物态变化的名称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
衣柜里防虫用的樟脑丸,过一段时间会变小,这是固态的樟脑丸直接升华为气态。故选项ACD错误,B正确。
故选:。
14.【答案】
【解析】解:、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的缓慢的汽化现象,汽化吸热,故A正确;
B、晶体在熔化过程中,需要不断吸热,温度不变,故B错误;
C、露珠在日出后逐渐消失,发生汽化现象,故C错误;
D、地面上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故D正确。
故选:。
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蒸发吸热;
熔化过程,晶体温度不变,非晶体温度不断升高;
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汽化;
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华。
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
15.【答案】
【解析】解:月亮本身不会发光,只能反射太阳发出的光,不是光源;太阳、点燃的火把、萤火虫都能够发光,属于光源,故BC正确。
故选:。
光源指本身能够发光的物体,有人造光源和天然光源。
判断物体是否是光源的方法很简单,就是看该物体是本身会发光,还是反射其他物体发出的光。
16.【答案】
【解析】解:根据图示,物距大于像距,则,,所以,故A错误;
B.能在光屏上成像,并且物距大于像距,只有,,成倒立缩小实像,据此原理制成了照相机,故B正确;
C.将蜡烛向右移动靠近凸透镜时,为了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应适当向右移动远离凸透镜,故C正确;
D.在凸透镜和蜡烛间安装一个凹透镜后,凹透镜后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此时所成清晰的像应该在光屏后方,所以人眼在原光屏处透过透镜向左观察,不一定可以看到清晰的像,故D错误。
故选BC。
根据图示信息确定焦距大小;
能在光屏上成像,并且物距大于像距,只有,,成倒立缩小实像;
凸透镜成实像的规律是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也增大;
凸凹透镜后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此题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的探究过程及成像规律的应用。看似复杂,其实只要用心,仔细审题,并不难。
17.【答案】 减小
【解析】所测物体长度为:准确值估计值;改进测量方法等可以减小误差。
故答案为:;减小。
正确使用刻度尺的方法:
观察:零刻度线是否破损未破损从零刻度线开始,破损选择新的刻度作为起始,以方便读数为前提;最小刻度值又称分度值:每一小格所代表的刻度,决定测量的精确度;量程:测量的范围;
使用刻度尺时要做到:
放正确:零刻度要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刻度线紧贴被测物,要放正;
看正确:眼睛的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读正确:先读被测物体长度的准确值,即读到最小刻度值,再估读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即估计值。数值后面注明所用的单位;
记正确:测量结果准确值估计值单位;
测量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误差来源:测量工具的不精确;环境的影响;
任何测量都存在误差,误差是不可消除的,只能尽量减小误差。
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使用更精确的测量工具等。
刻度尺是初中物理中基本的测量工具,使用前要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尺面垂直。使用刻度尺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注意误差不能消除,只能尽量减小。
18.【答案】热胀冷缩
【解析】【分析】
体温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体温计的分度值为,结合体温计中液面对应刻度,可以读取体温计的示数。
此题考查了温度计的制成原理、体温计的读数。
体温计的量程和分度值是固定的,读数时关键要把握视线要与体温计的液柱上表面持平
【解答】
温度计、体温计都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由图可知,体温计的玻璃管中的液面对应的刻度比多了个小格,故示数为。
故答案为:热胀冷缩;。
19.【答案】直线 漫反射
【解析】解: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坐在电影院内不同位置的观众都能看到银幕上的画面,是由于光发生了漫反射。
故答案为:直线;漫反射。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光的反射包括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进行分析解答。
20.【答案】等大
【解析】解: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物体在平面镜中成虚像,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所以小明在平面镜中成的是等大的虚像,小明到平面镜的距离是,小明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也是,所以他的像与他之间的距离是。
故答案为:等大;。
平面镜成像:物体在平面镜中成虚像,物像大小相等,物像连线与镜面垂直,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这是比较基础的内容,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进行解决即可。
21.【答案】凸 小
【解析】解:扫描“吉祥码”的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其成像原理与照相机相同;
当摄像头远离“吉祥码”图片时,物距变大,像距变小,所成像的大小会变小。
故答案为:凸;小。
凸透镜成像时,若物距,则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其应用是照相机和摄像机;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变小,像变小。
本题考查了凸透镜成像的应用,是一道基础题。
22.【答案】汽化 熔化
【解析】解:炎热的夏天,游泳上岸后身上感觉到有点冷,这是由于身上的水汽化所致;吃冰激凌时,嘴里感到凉,这是由于嘴里的冰熔化所致。
故答案为:汽化;熔化。
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需要吸收热量。
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熔化需要吸收热量。
知道汽化和熔化;并知道汽化和熔化都要吸收热量。
23.【答案】解: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的另一侧画出反射光线。如图所示:
。
【解析】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是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此题主要考查了光的反射定律的应用,首先要熟记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并要注意入射角与反射角的概念。
24.【答案】解:由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入射光线可知,过焦点的入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由此可画出折射光线如下图所示。
【解析】根据图中入射光线的特点:过焦点,结合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入射光线,对应的出射光线,即可画出该入射光线的出射光线。
关于凸透镜或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作图,要记住每条入射光线对应的折射光线的特点。
这种题目一般有两种考查方法:给出入射光线画折射光线;给出折射光线画入射光线。只要将入射光线与折射光线两者的特点对应上,这种题目便可迎刃而解。
25.【答案】较大 响度 长度 相同 音色
【解析】解:保持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用较大的力拨动时,刻度尺振动的振幅变大,听到声音的响度较大;
改变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同样大小的力拨动,刻度尺振动的振幅相同;刻度尺振动的快慢不同,频率不同,音调不同;
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振动的幅度和频率与刻度尺均相同时,即音调、响度相同,材料不同,听到声音的主要差异是音色,音色跟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故答案为:较大;响度;长度;相同;音色。
响度指声音的强弱,与发声体振动的振幅和距离发声体远近有关;距离一定时,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在探究一个量与多个变量的关系时,应采用控制变量法;
音色跟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声音的三个特征,探究音调时,控制音色和响度不变;探究响度时,控制音色和音调不变。
26.【答案】刻度尺;秒表;;小;;偏大
【解析】该实验中需要用刻度尺测量小车通过的路程,用秒表测量小车运动的时间,通过公式求出平均速度;
斜面坡度如果太大,小车将会运动过快,测量时间时将会有较大的误差,所以实验中应该控制斜面的坡度较小,这样可以减小测量时间的误差;
下半段的路程,下半段路程所用的时间,则小车通过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如果在实验中小阳释放小车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的时间偏小,利用计算出的平均速度会偏大。
测量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是通过测量小车运动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利用计算得到平均速度;
斜面坡度如果太大,小车将会运动过快,测量时间时将会有较大的误差;
小车通过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等于下半段的路程除以下半段路程所用的时间;
如果在实验中小阳释放小车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的时间偏小,利用速度公式计算出的平均速度将会偏大。
本题是测量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主要考查实验原理、实验仪器的选择、平均速度的计算、实验注意事项以及对实验误差的分析,题目综合性较强。
27.【答案】晶体 吸收 不变 液化 晨雾弥漫
【解析】解:由图可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所以该物质是晶体;
根据描绘的图像可知,该物质在段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为熔化过程;熔化时需要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由图可知,该物质在段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为沸腾过程,该物质的沸点为;
杯口附近会出现大量的“白气”,由于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组成的;“窗户冰花”、“白雪皑皑”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晨雾弥漫”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故答案为:晶体;;吸收;不变;;液化;晨雾弥漫。
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晶体有一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
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根据图像分析物质的沸点;
白气是由小水珠组成的,是水蒸气液化的结果。
本题是晶体的熔化图像和沸腾实验,考查了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沸点的大小、物态变化等,难度不大。
28.【答案】会聚 高度 下 缩小 照相机 右
【解析】解:平行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在主光轴上一点,所以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这点是凸透镜的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是凸透镜的焦距,所以焦距是;
由图知,烛焰像的位置偏高,原因是蜡烛烛焰中心、凸透镜光心、光屏中心没有在同一高度上,要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光屏向下调整;
由图可知,物距为,也就是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所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这一特点的应用是照相机;
将一副近视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即像推迟会聚,故应将光屏向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
故答案为:会聚;;高度;下;缩小;照相机;右。
对比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即可判定透镜对光线的作用;根据焦距的定义:光心到焦点的距离即可求得焦距的大小;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在桌面上依次放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在同一条直线上,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像才能呈在光屏的中心;
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是照相机;
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能使光线的会聚点推迟延后。
本题考查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实验,包括焦点的测量、成像规律的总结与应用,实验中遇到问题的分析与对策等,综合性较强。
29.【答案】解:由可知,该汽车在前行驶的路程:;
由可知,该汽车以的速度行驶的时间:;
整个测试过程的总路程:,行驶的总时间:,
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答:该汽车在前行驶的路程是;
该汽车以的速度行驶了;
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解析】知道该汽车在前行驶的速度,利用速度公式的变形公式求出汽车行驶的路程;
知道该汽车以行驶的路程,利用速度公式的变形公式求出行驶的时间;
求出整个测试过程的总路程和总时间,利用速度公式求出平均速度。
本题考查速度公式的灵活运用,是一道常考题,难度不大。
30.【答案】解:由表格数据可知,从北京北到张家口运行时间为:::;
从北京北到张家口的路程为:;
从北京北到张家口运行的平均速度为:。
答:从北京北到张家口运行时间为;
从北京北到张家口运行路程是;
从北京北到张家口运行的平均速度是。
【解析】由表格中北京北的开车时间和张家口的到站时间可得出从北京北到张家口的运行时间;
由表格数据可读出从北京北到张家口的路程;
利用可求出从北京北到张家口的平均速度。
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及其应用,从表格中读取相关信息是解题的关键,难度不大。
31.【答案】解:由可得,
司机的反应时间是:;
汽车从发现情况到车辆停止过程中行驶的路程为:,
汽车从发现情况到车辆停止过程中行驶的时间为:,
汽车从发现情况到车辆停止过程中行驶的平均速度为:;
若司机醉酒后驾车,反应时间是平时的倍,则酒后驾车的反应时间:,
酒后的反应距离:;
从发现行人到车停止的距离,
以原来的速度行驶,汽车会撞上障碍物。
答:司机的反应时间是;
汽车在反应和制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汽车会撞上障碍物。
【解析】已知反应过程中汽车行驶的路程和速度,根据速度公式变形可求时间;
汽车从发现情况到车辆停止过程中行驶的路程为反应距离和制动距离之和,根据速度公式计算汽车从发现情况到车辆停止过程中行驶的速度;
求出醉酒后司机反应时间,再根据速度公式求出路程加以比较。
本题考查速度、路程的计算,关键是公式及其变形的灵活运用,相对比较简单;另外还告诉我们一定不能酒后驾车,因为酒后的反应时间要加长,容易发生危险。
第1页,共1页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2023-2024广西南宁四十七中八年级(上)入学物理试卷(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