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辽宁省沈阳134中学八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
一、选择题(共21分。其中1-6小题为单选题,每小题2分。7-9小题为多选题,每小题2分,多选、错选不得分,漏选得1分)注意:第1-6小题中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第7-9小题中每题至少有两个选项正确。
1.(2分)下列说法符合实际的是( )
A.某男生立定跳远测试,最好成绩为10m
B.某女生完成800m测试,所用时间为80s
C.适宜的洗澡水的温度约为40℃
D.沈阳市区内车辆限速约为60m/s
2.(2分)如图所示,两列火车并排停在站台上,小红坐在车厢向另一列火车观望。突然她觉得自己乘坐的列车开始前进了,小红发现她乘坐的列车还停在站台上,原来是对面的列车向反方向开去了。“开始前进了”和“停在站台上”是因为小红所选的参照物是( )
A.另一列火车 自己乘坐的火车
B.自己乘坐的火车 站台
C.站台 另一列火车
D.另一列火车 站台
3.(2分)甲、乙两物体同时沿同一方向运动,s﹣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4s 内,甲的速度是10m/s
B.0﹣4s内,以甲为参照物乙是静止的
C.0﹣8s 内,甲通过的路程是40m
D.0﹣8s内,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
4.(2分)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下列对诗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鸟叫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
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诗句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C.“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D.“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诗句中“蝉噪”和“鸟鸣”是通过声音的音调来分辨的
5.(2分)如图所示,在筷子上捆一些棉花,做一个活塞,用嘴吹竹管的上端,可以发出悦耳的哨音。上下推拉活塞,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声音主要是由空气柱振动产生的
B.声音通过空气传到别人耳朵的
C.向上推活塞,声音的响度变大
D.当活塞位置如图B时,吹出的音调最低
6.(2分)爱钻研的小康在家里找来一只大玻璃杯,将装满水的密闭小瓶放在大玻璃杯里的水中间(如图所示),然后他把大玻璃杯放在冰箱的冷冻室内。过一段时间取出大玻璃杯,此时小瓶中的水( )
A.只有表面的水结冰 B.只有底层的水结冰
C.有一半的水结冰 D.全部没有结冰
(多选)7.(3分)已知甲、乙两物体在水平面上从同一位置出发,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小华同学根据甲、乙两物体运动时的情景描绘出其路程﹣时间图像,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甲和乙两物体同时出发
B.第8s至第24s,乙处于静止状态
C.第4s至第19s,甲和乙的平均速度相等
D.整个过程中,甲的速度总是大于乙的速度
(多选)8.(3分)二胡是中国的民族乐器,有粗(内弦)、细(外弦),拉弓时马尾和弦摩擦发出声音,如图所示( )
A.用手指按压同一根弦的不同位置
B.手指按压在弦的相同位置,从摩擦内弦换到摩擦外弦
C.加大摩擦弦的力量
D.旋转弦轴,增加弦的紧张度
(多选)9.(3分)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固体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在0~35min内对物质加热,得到如图乙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
A.该物质在15~20min内没有吸收热量
B.该物质熔点为80℃,熔化过程持续了大约15min
C.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且为液态
D.除图甲中器材外,还需要用到的测量器材有停表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
10.(2分)如图所示,小康和小辉来到茫茫白雪中玩耍,小辉踩着滑雪板快速从小康身旁滑走,感觉自己在后退,此时小康所选的参照物是 。若小辉10min滑行了3km,他的平均速度是 m/s。
11.(3分)如图2所示,小明把正在播放音乐的手机用细线吊起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音乐声逐渐变小;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听到音乐声又逐渐变大.听到的手机音乐声逐渐变小的原因是 ,根据此实验可以推理得出真空 (选填“能”或“不能”)传声;小明将手机悬挂起来而不是放在玻璃罩内托盘上的原因是 .
12.(2分)用体温计测得甲的体温是38.5℃,若没有甩过,又用它去依次测量乙和丙的体温,那么测量乙体温时体温计的示数为 ℃,测量丙体温时体温计的示数为 ℃。
13.(2分)学完测量知识后,炎炎进行读数练习。炎炎读出图甲中木块长度是4.00cm,可知他是利用了 (填“A”或“B”)刻度尺读数;如图乙所示是炎炎用停表记录自己绕操场慢跑一圈的时间,此时停表示数为 s。
14.(3分)如图所示,在比较游泳运动员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中:甲图是用相同的 比较谁在前面;乙图是用相同的 比较所用的时间。在物理学中用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这种方法与 图的方法相同。
15.(2分)明明在8个相同的瓶子里装入不同质量的水,如图(a)所示,敲击它们就可以发出“1,2,3……”的声音来。这些声音是由 的振动产生的(选填“瓶内空气柱”或“瓶子和水”);城市步行街上安装了如图(b)所示的噪声监测装置 (选填“音调”或“响度”或“音色”)。
16.(2分)《最强大脑》节目中,有一位神奇的挑战者,他把嘴靠近红酒杯发声,震惊了所有人。这个表演说明声音能够传递 ,其中魔术师发出的声音是通过 传到红酒杯的。
17.(2分)夏天,如果我们要喝冰凉的饮料,往往会在饮料中加上几个冰块 ,从而使饮料的温度下降得更多。炒酸奶的制作过程蕴含着物理原理,液态的酸奶混合水果倒在低温操作台面上短时间内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固态酸奶,入口酸甜。
三、计算题(共18分。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主要的运算过程、数值和单位)
18.(9分)汽车在出厂前要进行测试,某次测试中,先让汽车在山路上以8m/s的速度行驶800m
(1)该汽车在山路上行驶的时间。
(2)该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路程。
(3)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19.(9分)一辆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匀速远离一座大山,汽车鸣笛3s后司机听到回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求:
(1)声音传播的路程。
(2)鸣笛时,汽车距离高山多远?
(3)汽车行驶的速度。
四、实验题(共22分)
20.(3分)小明同学要设计一个量程0~100℃,分度值为1℃的温度计,如图所示,瓶塞不漏气,弯管水平部分有一小段液柱(弯管水平部分足够长)。
(1)这个温度计是根据 (选填“液体的热胀冷缩”或“气体的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2)在标准大气压下,将该温度计放到冰水混合物中,等液柱稳定后 ℃。
(3)将此装置放在室内,温度升高时,液柱向 移动(填“左”或“右”)。
21.(9分)暑假,小阳去水上游乐场游玩,从滑道上冲下来的感觉太刺激了,于是他利用带有刻度的斜面、小车、木块、挡板等实验器材、“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
(1)实验原理是 。
(2)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有 、 ;
(3)实验时应使斜面的坡度稍小些,这样做的目的是 ;如果坡度太小,则小车可能 。
(4)某次实验的过程如图所示,图中的电子表分别表示小车在A、B和C不同时刻,小车通过斜面BC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 m/s;
(5)小车从斜面顶端到底端时,做 (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
(6)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B、C点计时均准确AB、vBC、vAC三者中 个(选填1、2、3)。
(7)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BC段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 (选填“正确”或“不正确”)。
22.(4分)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
编号 材料 长度(mm) 横截面积(mm2)
A 铜 60 0.76
B 铜 60 0.89
C 铜 60 1.02
D 铜 80 0.76
E 铜 80 1.02
F 铜 100 0.76
G 钢 80 1.02
H 尼龙 80
I 尼龙 100 1.02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现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土表所列9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
(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 的三根琴弦进行实验。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 的三根琴弦进行实验,采取的探究方法是 。
(2)表中有的材料规格还没填全,为了验证猜想三,表中所缺的数据是 。
23.(6分)小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两种装置来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
(1)温度计是根据 原理来工作的,小华某一时刻观察到温度计示数如图丙所示,该温度值为 ℃。
(2)该实验应选用 (“大冰块”或“碎冰块”)来进行实验,效果更好些。
(3)为了使试管中的冰受热均匀,且便于记录各时刻的温度值,小华应选用 (“甲”或“乙”)装置来进行实验。
(4)如果将冰块换成等质量的石蜡碎块做同样的实验,石蜡熔化过程中所得到的温度——时间图像与冰的 (“相同”或“不相同”),这是因为 。
五、综合应用题(共6分)
24.(6分)小明家最近购置了一台5座小型家用汽车,小明结合刚刚学过的物理知识对汽车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
汽车在行驶时,发动机的温度会升得很高。为了确保安全,可用水循环进行冷却,水中往往还要加入不易挥发的防冻液(原液),加入防冻液后的混合液冬天不容易凝固
有关资料表明,防冻液与水按不同的比例混合,混合液的凝固点不同(表中防冻液含量是指防冻液在混合液中所占体积的百分比)。
防冻液含量/% 30 40 50 60 70 80 90
混合液的凝固点/℃ ﹣17 ﹣28 ﹣32 ﹣49 ﹣48 ﹣46 ﹣28
在给汽车水箱中加防冻液时,宜使混合液的凝固点比本地常年最低气温低10℃~15℃。考虑到混合液比例不当会影响散热效果,因此
(1)汽车匀速行驶时速度表显示如图甲所示,汽车速度为 km/h。小明了解到人在饮酒后驾车的应急反应时间是未饮酒时的2~3倍,约为1.2s,如图乙所示,这段距离叫反应距离。若以速度表所显示的速度,酒驾时所通过的反应距离为 m;
(2)高速路网全面推行区间测速以来,车辆超速行驶得到了一定遏制。如图丙所示,是一辆小汽车即将进入测速路段时看到的标志牌,该车驾驶员在前方测速路段至少需要行驶 min;
(3)城市里部分道路两旁设有如图丁所示的隔音板,在控制噪声方面的作用是在 减弱噪声;
(4)在混合液中,如果防冻液含量由30%逐渐增大到90%,则混合液凝固点的变化情况是 ;
A.逐渐升高
B.逐渐降低
C.先升高后降低
D.先降低后升高
(5)若某地常年最低气温为﹣15℃,对该地区汽车来说,在下列不同防冻液含量的混合液中 。
A.30%
B.40%
C.60%
D.90%
2023-2024学年辽宁省沈阳134中学八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1分。其中1-6小题为单选题,每小题2分。7-9小题为多选题,每小题2分,多选、错选不得分,漏选得1分)注意:第1-6小题中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第7-9小题中每题至少有两个选项正确。
1.(2分)下列说法符合实际的是( )
A.某男生立定跳远测试,最好成绩为10m
B.某女生完成800m测试,所用时间为80s
C.适宜的洗澡水的温度约为40℃
D.沈阳市区内车辆限速约为60m/s
【答案】C
【分析】此题考查我们对常见物体或环境温度的认识,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温度单位摄氏度的认识,选出符合实际的选项。
【解答】解:
A、某男生立定跳远测试,故A错误;
B、某女生完成800m测试。故B错误;
C、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在40℃左右;
D、沈阳市区内车辆限速约为40km/h。
故选:C。
2.(2分)如图所示,两列火车并排停在站台上,小红坐在车厢向另一列火车观望。突然她觉得自己乘坐的列车开始前进了,小红发现她乘坐的列车还停在站台上,原来是对面的列车向反方向开去了。“开始前进了”和“停在站台上”是因为小红所选的参照物是( )
A.另一列火车 自己乘坐的火车
B.自己乘坐的火车 站台
C.站台 另一列火车
D.另一列火车 站台
【答案】D
【分析】判断物体的运动或静止时,要首先选择参照物,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不断变化,物体是运动的;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保持不变,则物体是静止的。
【解答】解:小红坐在车厢向另一列火车观望,突然她觉得自己乘坐的列车开始前进了,另一列火车反方向运动时;后来以站台为参照物;先后不同的感觉是因为选择的参照物不同造成的,故D正确。
故选:D。
3.(2分)甲、乙两物体同时沿同一方向运动,s﹣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4s 内,甲的速度是10m/s
B.0﹣4s内,以甲为参照物乙是静止的
C.0﹣8s 内,甲通过的路程是40m
D.0﹣8s内,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
【答案】B
【分析】A、由图可知,0~4s甲通过的路程,根据速度公式计算甲的平均速度;
B、由图可知,0~4s乙通过的路程,根据速度公式计算乙的平均速度,比较速度大小判断两物体的相对状态;
C、由图可知0﹣8s 内,甲通过的路程;
D、比较相同时间内甲乙通过的路程,路程大的物体其速度大。
【解答】解:A、由图可知,甲的速度为:v甲===5m/s;
B、3~4s乙===7m/s,所以0﹣4s内,故B正确;
C、4﹣8s 内,故C错误;
D、0﹣6s 内,相同时间内乙通过的路程大于甲的路程,故D错误。
故选:B。
4.(2分)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下列对诗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鸟叫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
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诗句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C.“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D.“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诗句中“蝉噪”和“鸟鸣”是通过声音的音调来分辨的
【答案】A
【分析】(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传声的介质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
(2)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3)声音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还跟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音色与发声体的结构和材料有关。
【解答】解:A、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故A正确;
B、声音的响度指的是声音的大小,恐惊天上人”这里的“高”指的是声音的响度大;
C、听到狗的叫声,这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
D、“蝉噪”和“鸟鸣”是通过声音的音色来分辨的。
故选:A。
5.(2分)如图所示,在筷子上捆一些棉花,做一个活塞,用嘴吹竹管的上端,可以发出悦耳的哨音。上下推拉活塞,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声音主要是由空气柱振动产生的
B.声音通过空气传到别人耳朵的
C.向上推活塞,声音的响度变大
D.当活塞位置如图B时,吹出的音调最低
【答案】C
【分析】(1)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管乐器是通过空气柱振动发声。
(2)声音的传播靠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我们平时听到的声音大多是由空气这种介质传播的。
(3)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
【解答】解:
A、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可以发出悦耳的哨音,故A正确;
B、我们听到的哨声是通过空气这种介质传播的;
C、吹出哨音的响度由吹管口的力度决定,若吹的力度不同则响度不相同,向上推活塞,故C错误;
D、当活塞位置如图B时,振动频率最低,故D正确。
故选:C。
6.(2分)爱钻研的小康在家里找来一只大玻璃杯,将装满水的密闭小瓶放在大玻璃杯里的水中间(如图所示),然后他把大玻璃杯放在冰箱的冷冻室内。过一段时间取出大玻璃杯,此时小瓶中的水( )
A.只有表面的水结冰 B.只有底层的水结冰
C.有一半的水结冰 D.全部没有结冰
【答案】D
【分析】晶体凝固的特点是不断放热,但是温度不变;晶体凝固的条件是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
【解答】解:
烧杯中由一半的水结了冰,烧杯中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此时小瓶中的水与烧杯中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相等,小瓶中0℃的水不能再向烧杯中放热。
故选:D。
(多选)7.(3分)已知甲、乙两物体在水平面上从同一位置出发,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小华同学根据甲、乙两物体运动时的情景描绘出其路程﹣时间图像,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甲和乙两物体同时出发
B.第8s至第24s,乙处于静止状态
C.第4s至第19s,甲和乙的平均速度相等
D.整个过程中,甲的速度总是大于乙的速度
【答案】BC
【分析】(1)由图可直接观察甲、乙是否同时出发;
(2)在s﹣t图像中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代表物体处于静止状态;
(3)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该段时间内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由图可知4~19s内甲、乙通过的路程大小,由v=分析甲、乙的平均速度大小即可;
(4)根据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大小比较不同时段内甲、乙的速度大小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解:A、由图可知,乙物体从t=3s时出发,故A错误;
B、由图可知第8s~24s,路程无变化,故B正确;
C、由图可知,甲、乙通过的路程相等可知甲,故C正确;
D、由图可知,由v=,故D错误。
故选:BC。
(多选)8.(3分)二胡是中国的民族乐器,有粗(内弦)、细(外弦),拉弓时马尾和弦摩擦发出声音,如图所示( )
A.用手指按压同一根弦的不同位置
B.手指按压在弦的相同位置,从摩擦内弦换到摩擦外弦
C.加大摩擦弦的力量
D.旋转弦轴,增加弦的紧张度
【答案】ABD
【分析】物理学中把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弦乐器中,弦的长短、粗细、松紧都会影响其音调的高低。
【解答】解:
A、用手指按压同一根弦的不同位置,振动的频率不同,故A合题意;
B、手指按压在弦的相同位置,由于两根弦的粗细不同,发声的音调不同;
C、加大摩擦弦的力量,从而发声的响度不同,故C不符合题意;
D、旋转弦轴,可使弦振动的频率加快,故D合题意。
故选:ABD。
(多选)9.(3分)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固体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在0~35min内对物质加热,得到如图乙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
A.该物质在15~20min内没有吸收热量
B.该物质熔点为80℃,熔化过程持续了大约15min
C.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且为液态
D.除图甲中器材外,还需要用到的测量器材有停表
【答案】BD
【分析】(1)晶体在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2)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3)晶体从开始熔化到全部变成液态经历的时间差为晶体熔化的时间。
【解答】解:A.该物质在15~20min内一致在吸收热量,但是温度保持不变,故A错误;
B.该物质熔化时的温度是熔点,为80℃,故B正确;
C.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且为固液共存状态;
D.除图甲中器材外,还需要用到的测量器材有停表,故D正确。
答:故选BD。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
10.(2分)如图所示,小康和小辉来到茫茫白雪中玩耍,小辉踩着滑雪板快速从小康身旁滑走,感觉自己在后退,此时小康所选的参照物是 小辉 。若小辉10min滑行了3km,他的平均速度是 5 m/s。
【答案】小辉;5。
【分析】(1)若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变化,则物体是运动的;若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
(2)知道小辉滑行的距离和所用的时间,利用速度公式v=计算他的平均速度。
【解答】解:(1)小辉踩着滑雪板快速从小康身旁滑走,小康羡慕的望着小辉,此时小康相对于小辉的位置发生改变;
(2)小辉的平均速度:v===5m/s。
故答案为:小辉;7。
11.(3分)如图2所示,小明把正在播放音乐的手机用细线吊起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音乐声逐渐变小;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听到音乐声又逐渐变大.听到的手机音乐声逐渐变小的原因是 空气逐渐减少 ,根据此实验可以推理得出真空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传声;小明将手机悬挂起来而不是放在玻璃罩内托盘上的原因是 玻璃罩内托盘可以传声 .
【答案】空气逐渐减少;不能;玻璃罩内托盘可以传声。
【分析】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解答】解:(1)抽气时,玻璃罩内介质(空气)逐渐减少;推理可知:如果玻璃罩内完全没有空气了(即抽成真空),于是可得出结论:真空不能传声;
(2)手机直接放在玻璃罩内托盘上,如果玻璃罩内没有空气,手机声音还可以通过玻璃罩内托盘传声。
故答案为:空气逐渐减少;不能。
12.(2分)用体温计测得甲的体温是38.5℃,若没有甩过,又用它去依次测量乙和丙的体温,那么测量乙体温时体温计的示数为 38.5 ℃,测量丙体温时体温计的示数为 39.2 ℃。
【答案】38.5;39.2。
【分析】体温计有一个非常特殊的结构就是在它靠近液泡的上方有一个小的缩口,它的作用是使上方的水银无法自行回到液泡中,从而使体温计的示数不经过甩动不会下降,因此使用过的体温计,如果不甩,它的示数只能上升,不会下降。
【解答】解:
用体温计测得甲的体温是38.5℃,若没有甩过,用此体温计测量体温为36.5℃的病人时,示数不会下降;用示数是38.3℃的体温计测量体温为39.2℃的病人时,使示数增加到39.2℃。
故答案为:38.7;39.2。
13.(2分)学完测量知识后,炎炎进行读数练习。炎炎读出图甲中木块长度是4.00cm,可知他是利用了 B (填“A”或“B”)刻度尺读数;如图乙所示是炎炎用停表记录自己绕操场慢跑一圈的时间,此时停表示数为 187.5 s。
【答案】B;187.5。
【分析】(1)由图示刻度尺确定其分度值,物体两端点所对应刻度尺的示数之差是物体的长度,由图示求出物体长度;长度测量需要估读;
(2)停表的中间的表盘代表分钟,周围的大表盘代表秒钟,停表读数是两个表盘的示数之和。
【解答】解:(1)由图甲可知,A刻度尺,其分度值为0.5cm,5cm之间有10个小格,使用B刻度尺分度值较小,B刻度尺读数是以cm做单位要读到小数点后两位,所以炎炎利用了B刻度尺读数;
(2)停表小表盘的分度值是0.5min,指针在“3”和“4”之间读作3min,靠近“3”,而大表盘指针在7.5s。
故答案为:B;187.8。
14.(3分)如图所示,在比较游泳运动员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中:甲图是用相同的 时间 比较谁在前面;乙图是用相同的 路程 比较所用的时间。在物理学中用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这种方法与 甲 图的方法相同。
【答案】时间;路程;甲。
【分析】(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有两种:一是运动相同路程,比较时间;二是运动相同时间,比较路程;
(2)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速度的大小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解答】解:
(1)从甲图可以看出运动员运动相同的时间,利用相同的时间比较经过路程的长短来比较快慢,中间泳道的运动员通过的路程最长。
(2)从乙图可以看出运动员运动相同的路程,利用通过相同的路程比较时间的长短来比较快慢,中间泳道的运动员所用的时间最短。
在物理学中用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速度的大小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故答案为:时间;路程;甲。
15.(2分)明明在8个相同的瓶子里装入不同质量的水,如图(a)所示,敲击它们就可以发出“1,2,3……”的声音来。这些声音是由 瓶子和水 的振动产生的(选填“瓶内空气柱”或“瓶子和水”);城市步行街上安装了如图(b)所示的噪声监测装置 响度 (选填“音调”或“响度”或“音色”)。
【答案】瓶子和水;响度。
【分析】(1)敲击瓶子,瓶子和水振动发声;
(2)噪声监测器是用来监测噪声强弱的仪器。
【解答】解:敲击不同的瓶子,它们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
噪声监测装置显示的是噪声的强弱,即声音的响度。
故答案为:瓶子和水;响度。
16.(2分)《最强大脑》节目中,有一位神奇的挑战者,他把嘴靠近红酒杯发声,震惊了所有人。这个表演说明声音能够传递 能量 ,其中魔术师发出的声音是通过 空气 传到红酒杯的。
【答案】能量;空气。
【分析】声能传递信息,声也能传递能量,魔术师和杯子之间是空气,声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解答】解:《最强大脑》节目中,有一位神奇的挑战者,就能将红酒杯震碎。这个表演说明声音能够传递能量,魔术师发出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到红酒杯的。
故答案为:能量;空气。
17.(2分)夏天,如果我们要喝冰凉的饮料,往往会在饮料中加上几个冰块 熔化吸热 ,从而使饮料的温度下降得更多。炒酸奶的制作过程蕴含着物理原理,液态的酸奶混合水果倒在低温操作台面上短时间内 凝固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固态酸奶,入口酸甜。
【答案】熔化吸热;凝固。
【分析】冰块在饮料中吸热熔化。
物体从液体变成固体为凝固现象。
【解答】解:在饮料中加上几个冰块,冰块会吸热熔化。
炒酸奶的制作过程蕴含着物理原理,液态的酸奶混合水果倒在低温操作台面上短时间内凝固成固态酸奶。
故答案为:熔化吸热;凝固。
三、计算题(共18分。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主要的运算过程、数值和单位)
18.(9分)汽车在出厂前要进行测试,某次测试中,先让汽车在山路上以8m/s的速度行驶800m
(1)该汽车在山路上行驶的时间。
(2)该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路程。
(3)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答案】(1)该汽车在模拟山路上行驶的时间为100s;
(2)汽车在模拟公路上行驶的路程为1000m;
(3)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中的平均速度为12m/s。
【分析】(1)已知汽车在模拟山路上行驶的路程和速度,根据v=可求出汽车在模拟山路上行驶的时间;
(2)已知汽车在模拟公路上行驶的速度和时间,根据v=可求出汽车在模拟公路上行驶的路程;
(3)根据题意求出汽车在整个测试过程中的总路程和总时间,根据速度公式可求出汽车在整个测试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解答】解:(1)由v=可知汽车在模拟山路上行驶的时间:t1===100s;
(2)由v=可知汽车在模拟公路上行驶的路程:s2=v4t2=20m/s×50s=1000m;
(3)汽车在整个测试过程中的总路程:s=s1+s8=800m+1000m=1800m,总时间:t=t1+t2=100s+50s=150s,
则汽车在整个测试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答:(1)该汽车在模拟山路上行驶的时间为100s;
(2)汽车在模拟公路上行驶的路程为1000m;
(3)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中的平均速度为12m/s。
19.(9分)一辆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匀速远离一座大山,汽车鸣笛3s后司机听到回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求:
(1)声音传播的路程。
(2)鸣笛时,汽车距离高山多远?
(3)汽车行驶的速度。
【答案】(1)声音传播的路程为1020m;
(2)鸣笛时,汽车距离高山的路程为480m;
(3)汽车行驶的速度为20m/s。
【分析】(1)根据速度公式的变形公式s′=vt计算出笛声在2s通过的路程;
(2)设从开始鸣笛到听到笛声汽车通过的路程为s,则有s′+s=2×540m,计算出汽车通过的路程,知道汽车听到笛声时离高山的距离和汽车行驶的路程,计算出鸣笛时汽车距离高山的距离;
(3)利用v=计算汽车的速度。
【解答】解:(1)根据v=可得,
声音在3s内通过的路程为:s′=v声t′=340m/s×3s=1020m;
(2)设从开始鸣笛到听到笛声汽车通过的路程为s,则有s′+s=8×540m=1080m,
s=1080m﹣1020m=60m,
鸣笛时,汽车距离高山的距离为:s1=540m﹣60m=480m;
(3)由题意知,汽车通过60m路程所用的时间:t=t′=3s,
汽车的行驶速度:v===20m/s。
答:(1)声音传播的路程为1020m;
(2)鸣笛时,汽车距离高山的路程为480m;
(3)汽车行驶的速度为20m/s。
四、实验题(共22分)
20.(3分)小明同学要设计一个量程0~100℃,分度值为1℃的温度计,如图所示,瓶塞不漏气,弯管水平部分有一小段液柱(弯管水平部分足够长)。
(1)这个温度计是根据 气体的热胀冷缩 (选填“液体的热胀冷缩”或“气体的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2)在标准大气压下,将该温度计放到冰水混合物中,等液柱稳定后 0 ℃。
(3)将此装置放在室内,温度升高时,液柱向 左 移动(填“左”或“右”)。
【答案】(1)气体的热胀冷缩;(2)0;(3)左。
【分析】(1)通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
(2)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
(3)瓶中气体受热膨胀时,气体的体积变大,会将液柱向左推动;瓶中气体遇冷收缩时,气体的体积变小,液柱会向右移动。
【解答】解:(1)这是个气体温度计,所以是根据气体的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2)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
(3)将此装置放在室内,温度升高时,则会使得液柱向左移动;
故答案为:(1)气体的热胀冷缩;(2)0。
21.(9分)暑假,小阳去水上游乐场游玩,从滑道上冲下来的感觉太刺激了,于是他利用带有刻度的斜面、小车、木块、挡板等实验器材、“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
(1)实验原理是 。
(2)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有 刻度尺 、 停表 ;
(3)实验时应使斜面的坡度稍小些,这样做的目的是 便于记录时间 ;如果坡度太小,则小车可能 不能下滑 。
(4)某次实验的过程如图所示,图中的电子表分别表示小车在A、B和C不同时刻,小车通过斜面BC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 0.5 m/s;
(5)小车从斜面顶端到底端时,做 变速 (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
(6)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B、C点计时均准确AB、vBC、vAC三者中 2 个(选填1、2、3)。
(7)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BC段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 不正确 (选填“正确”或“不正确”)。
【答案】(1);(2)刻度尺 停表;(3)便于记录时间 不能下滑;(4)0.5;(5)变速;(6)2;
(7)不正确。
【分析】(1)该实验是通过测量路程和时间来计算平均速度,所以该实验原理是。
(2)长度的测量用刻度尺,时间的测量用停表。
(3)斜面的坡度小,小车运动得慢,运动的时间长,便于记录时间;如果坡度太小,则小车可能不能下滑。(4)BC段路程5dm=0.5m,时间1s,代入表达式
==0.5m/s
(5)AB段2s移动4dm,BC段1s移动5dm,做变速直线运动。
(6)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B、C点计时均准确,则会影响vAB、vAC。
(7)若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所测的时间不是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时间;小车从A到C的过程中通过B点时的速度不为0,小车通过 AC段的时间与A.B段的时间之差才是下半程BC段的时间。
【解答】解:(1)该实验是通过测量路程和时间来计算平均速度,所以该实验原理是。
(2)长度的测量用刻度尺,时间的测量用停表。
(3)斜面的坡度小,小车运动得慢,便于记录时间,则小车可能不能下滑,时间1s
==0.6m/s
(5)AB段2s移动4dm,BC段3s移动5dm。
(6)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B、C点计时均准确AB、vAC。
(7)若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小车从A到C的过程中通过B点时的速度不为0。
故答案为:(1);(2)刻度尺 ;(3)便于记录时间 ;(4)2.5;(6)2。
22.(4分)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
编号 材料 长度(mm) 横截面积(mm2)
A 铜 60 0.76
B 铜 60 0.89
C 铜 60 1.02
D 铜 80 0.76
E 铜 80 1.02
F 铜 100 0.76
G 钢 80 1.02
H 尼龙 80
I 尼龙 100 1.02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现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土表所列9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
(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 A、B、C 的三根琴弦进行实验。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 A、D、F 的三根琴弦进行实验,采取的探究方法是 控制变量法 。
(2)表中有的材料规格还没填全,为了验证猜想三,表中所缺的数据是 1.02 。
【答案】(1)A、B、C;A、D、F;控制变量法;(2)1.02。
【分析】猜想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琴弦的长短、琴弦的材料有关,实验探究时应采用控制变量法。
探究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与琴弦的长短的关系时,控制横截面积和材料不变。
探究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与琴弦的横截面积的关系时,控制琴弦的长度和材料不变。
探究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与琴弦的材料的关系时,控制横截面积和长度不变。
【解答】解:(1)探究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与琴弦的横截面积关系时,应该控制琴弦的材料和长度相同,可选择A、B;
探究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与琴弦的长度关系时,应该控制琴弦的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即选择A、D、F;
实验中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
(2)如果验证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故应选E、G,则表格中长度为80;
故答案为:(1)A、B、C;A、D、F;控制变量法。
23.(6分)小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两种装置来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
(1)温度计是根据 液体热胀冷缩 原理来工作的,小华某一时刻观察到温度计示数如图丙所示,该温度值为 ﹣2 ℃。
(2)该实验应选用 碎冰块 (“大冰块”或“碎冰块”)来进行实验,效果更好些。
(3)为了使试管中的冰受热均匀,且便于记录各时刻的温度值,小华应选用 乙 (“甲”或“乙”)装置来进行实验。
(4)如果将冰块换成等质量的石蜡碎块做同样的实验,石蜡熔化过程中所得到的温度——时间图像与冰的 不相同 (“相同”或“不相同”),这是因为 冰是晶体,石蜡是非晶体 。
【答案】(1)液体热胀冷缩;﹣2;(2)碎冰块;(3)乙;(4)不相同;冰是晶体,石蜡是非晶体。
【分析】(1)根据温度计的分度值,结合液面位置读数;
(2)使用碎冰块可以使物质受热均匀;
(3)水浴法可以使物质受热均匀,便于记录温度;
(4)晶体和非晶体图像不同,晶体有熔点,非晶体没有。
【解答】解:(1)温度计的原理是液体热胀冷缩,该温度计分度值是1℃,所以读数是﹣2℃;
(2)冰是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实验时选择碎冰块,效果更好;
(3)乙装置是水浴法,不但能使试管受热均匀,便于及时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
(4)冰块和石蜡熔化时温度——时间图像不相同,冰是晶体,晶体熔化时有固定熔点。
故答案为:(1)液体热胀冷缩;﹣6;(3)乙;冰是晶体。
五、综合应用题(共6分)
24.(6分)小明家最近购置了一台5座小型家用汽车,小明结合刚刚学过的物理知识对汽车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
汽车在行驶时,发动机的温度会升得很高。为了确保安全,可用水循环进行冷却,水中往往还要加入不易挥发的防冻液(原液),加入防冻液后的混合液冬天不容易凝固
有关资料表明,防冻液与水按不同的比例混合,混合液的凝固点不同(表中防冻液含量是指防冻液在混合液中所占体积的百分比)。
防冻液含量/% 30 40 50 60 70 80 90
混合液的凝固点/℃ ﹣17 ﹣28 ﹣32 ﹣49 ﹣48 ﹣46 ﹣28
在给汽车水箱中加防冻液时,宜使混合液的凝固点比本地常年最低气温低10℃~15℃。考虑到混合液比例不当会影响散热效果,因此
(1)汽车匀速行驶时速度表显示如图甲所示,汽车速度为 80 km/h。小明了解到人在饮酒后驾车的应急反应时间是未饮酒时的2~3倍,约为1.2s,如图乙所示,这段距离叫反应距离。若以速度表所显示的速度,酒驾时所通过的反应距离为 26.7 m;
(2)高速路网全面推行区间测速以来,车辆超速行驶得到了一定遏制。如图丙所示,是一辆小汽车即将进入测速路段时看到的标志牌,该车驾驶员在前方测速路段至少需要行驶 9 min;
(3)城市里部分道路两旁设有如图丁所示的隔音板,在控制噪声方面的作用是在 传播过程中 减弱噪声;
(4)在混合液中,如果防冻液含量由30%逐渐增大到90%,则混合液凝固点的变化情况是 D ;
A.逐渐升高
B.逐渐降低
C.先升高后降低
D.先降低后升高
(5)若某地常年最低气温为﹣15℃,对该地区汽车来说,在下列不同防冻液含量的混合液中 B 。
A.30%
B.40%
C.60%
D.90%
【答案】(1)80;26.7;(2)9;(3)传播过程中;(4)D;(5)B。
【分析】(1)读数时应注意速度计上的单位以及指针所指示的数值;已知速度和时间,利用v=可求汽车的反应距离。
(2)知道路程和速度,利用速度公式变形求时间。
(3)控制噪声的三种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4)根据图表分析,随着防冻液含量增加,混合液凝固点先降低,再升高。
(5)因为在给汽车水箱加防冻液时,宜使混合液的凝固点比本地常年最低气温低10﹣15℃,而某地常年最低气温为﹣15℃,结合图表判断。
【解答】解:(1)图中速度计上的单位是“km/h”,分度值为每小格5km/h,因此速度:v=80km/h=;
由v=可得m/s×1.2s≈26.5m,
(2)由标志牌可知s′=15km,
由v=可得==0.15h=9min;
(3)在道路旁安装如图所示的隔音板,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4)通过图表分析可知,防冻液含量从30%逐渐增大到60%时,当防冻液含量由60%逐渐增大到90%时,所以防冻液含量从30%增大到90%时。故ABC不符合题意。
(5)因为在给汽车水箱加防冻液时,宜使混合液的凝固点比本地常年最低气温低10﹣15℃,结合图表可知,所以选择防冻液含量为40%,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80;26.4;(3)传播过程中;(5)B。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三四中学2023-2024八年级上学期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