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河北省石家庄第二外国语学校2023-2024八年级上学期开学物理试卷

河北省石家庄第二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开学物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42分)
1.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初中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 B.你的指甲宽度约为
C.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 D.脉搏正常跳动一次时间约为
【答案】A
【知识点】时间的估测;长度的估测;速度与物体运动
【解析】【解答】A.初中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18cm,A不符合题意;
B.你的指甲宽度约为1cm,B不符合题意;
C.人正常步行1min,通过的路程约60m,速度约为,C不符合题意;
D.脉搏正常跳动1min,约60次,一次时间约为1s,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常见物体的长度、速度和时间,结合实际数据解答。
2.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的颗粒物。单个隐藏在空气的浮尘中,容易被吸入人的肺部造成危害。下列关于颗粒物直径的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长度及其测量
【解析】【解答】A.2.5um=2.5×10-6m,A不符合题意;
B.2.5um=2.5×10-5dm,B符合题意;
C.2.5um=2.5×10-4cm,C不符合题意;
D.2.5um=2.5×10-6m,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进行长度单位换算时,在换算时,结合单位间的进率,利用新的单位换用原来单位,。
3.有五位同学轮流用同一把刻度尺先后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他们测量的结果分别是:,,,,。该物体的长度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误差及其减小方法
【解析】【解答】在所测的各长度中,18.65cm和其他数据差异很大,是错误的,计算其他数据的平均值,物体的长度为,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多次测量中,差异较大的数据是错误的,利用计算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误差。
4.(2020八上·大邑期中)关于测量和测量工具的使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使用任何测量工具,都必须先弄清楚量程和分度值
B.可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改进测量方法等方法减少测量误差
C.误差是由测量错误造成的
D.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只能减少,不可消除
【答案】C
【知识点】误差及其减小方法
【解析】【解答】A.为了方便读数,使用任何一种测量工具时,都要先了解它的量程和分度值,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小误差,B正确,不符合题意;
CD.误差是受测量工具的精密程度、实验方法、实验环境的影响而产生的,是不可以避免的;错误是未遵守操作规则而引起的,是可以避免的,C错误,符合题意,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它只能尽量减少,而不能消除,常用减少误差的方法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5.(2020八上·茶陵期末)看电视转播的百米赛跑时,我们常常感觉运动员跑得很快,但实际上他们始终处在屏幕内。其中“感觉运动员跑得很快”的参照物是(  )
A.看电视的人 B.运动员
C.电视机屏幕 D.运动员所在的跑道
【答案】D
【知识点】参照物及其选择
【解析】【解答】运动员相对于比赛场上的观众或跑道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所以说运动员相对于比赛场上的观众或跑道是运动的,并且运动速度很快;而屏幕中的运动员相对于电视屏幕、运动员本身、看电视的人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说运动员相对于电视屏幕、运动员本身、看电视的人都是静止的,
故答案为:D。
【分析】相对于地面有位置变化,物体是运动的。
6.下列关于运动和静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地球同步卫星围绕地球运行时,以地面为参照物,卫星是运动的
B.汽车在马路上行驶,以汽车为参照物,树木是静止的
C.月亮在云中穿行时,以云为参照物,月亮是运动的
D.漂流而下的小船,以河岸为参照物,小船是静止的
【答案】C
【知识点】参照物及其选择
【解析】【解答】A.地球同步卫星相对于地面没有位置变化,以地面为参照物,卫星是静止的,A不符合题意;
B.汽车在马路上行驶,以汽车为参照物,树木有位置变化,是运动的,B不符合题意;
C.月亮在云中穿行时,以云为参照物,月亮有位置变化,是运动的,C符合题意;
D.漂流而下的小船,以河岸为参照物,小船有位置变化,是静止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相对于参照物,没有位置变化是静止的,有位置变化,是运动的。
7.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长度的测量不正确的是(  )
A.如图中测自行车通过的路程,可先记下车轮转过的圈数N,再乘以车轮的周长
B.如图中使用三角板和刻度尺,测出纪念币的直径为2.0cm
C.如图中先测出几十张纸的厚度,除以纸的张数,可以得出一张纸的厚度
D.如图中把金属丝密绕在铅笔上N圈,测出密绕部分的长度,则金属丝直径
【答案】B
【知识点】长度及其测量
【解析】【解答】A.自行车行驶的路程等于车轮周长乘以车轮转过的圈数,故A正确;
B.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纪念币左端与刻度线2.00cm对齐,右端与刻度线4.00cm对齐,所以纪念币的直径为4.00cm-2.00cm=2.00cm,故B错误;
C.一张纸的厚度小于刻度尺的分度值,无法直接测量,应先测出几十张纸的厚度,除以纸的总张数,可以得出一张纸的厚度 ,故C正确;
D.金属丝的直径小于刻度尺的分度值,无法直接测量,应把金属丝密绕在铅笔上圈,测出密绕部分的长度,则金属丝直径 ,故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1.待测的长度是无规则的弯曲,并且在长度是很长的情况下,直接测量无法测量,我们可采用滚轮法 :路程等于轮周长乘以轮转过的圈数;
2.当刻度尺无法贴近待测的长度,用直尺和三角板组合可测出圆形或球形的直径 ,刻度尺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3.待测长度很短,小于刻度尺的分度值,用刻度尺也无法直接测量,用累积法测量:如测一张纸的厚度,金属丝的直径。
8.(2022八上·江油月考)运用坐标图像研究物理问题是物理学常用的一种研究方法,图中关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坐标图像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和丙 B.甲和丁 C.乙和丙 D.乙和丁
【答案】B
【知识点】匀速直线运动特点;时间速度路程的图像分析
【解析】【解答】根据图像可知:甲、乙为s-t图像,甲图像为倾斜的直线,则表示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图像为平行的直线表示物体静止不动;丙、丁为v-t图像,丙图像为倾斜的直线,则表示物体的速度与时间成正比,表示物体始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丁图像为平行的直线,表示物体的速度不变,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坐标图像是甲和丁,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路程和时间成正比,是匀速直线运动;在速度和时间图像中,相同时间的速度不变,是匀速直线运动。
9.关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v=,下列讨论正确的说法是(  )
A.物体运动速度v越大,通过的路程s越长
B.物体运动速度v越大,所用时间t越少
C.v的大小由决定,但与s、t的大小无关
D.上述说法都不正确
【答案】C
【知识点】匀速直线运动特点
【解析】【解答】解:
A、物体运动速度较大,运动时间不确定,由s=vt知通过的路程不确定.此选项错误;
B、物体运动速度越大,通过的路程不确定,由t=知所用时间不确定.此选项错误;
C、对于匀速直线运动,时间t是原来的几倍,路程s就是原来的几倍,其速度v=是不变的.此选项正确;
D、此选项错误.
故选C.
【分析】①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大小、运动方向都是不变的,速度的大小与物体通过的路程和运动时间无关;
②在速度一定时,路程与时间成正比;
 
10.一辆小车先以2m/s的速度匀速前进了2s,又以4m/s的速度匀速前进了3s,这辆小车在5s内的平均速度为(  )
A.3m/s B.3.2m/s
C.3.5m/s D.2.5m/s
【答案】B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解:前2s通过的路程为:
s1=v1t1=2m/s×2s=4m;
后3s通过的路程为:
s2=v2t2=4m/s×3s=12m;
通过的总路程为:s=s1+s2=4m+12m=16m;
用的总时间为:t=t1+t2=2s+3s=5s.
所以平均速度为:v===3.2m/s.
故选B.
【分析】根据公式s=vt先求出前2s所通过的路程,再求出后3s所通过的路程,两个路程之和就是全部通过的路程,两次时间相加就是总时间;最后利用公式V=求出平均速度.
11.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其中“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是(  )
A.工会 B.船 C.流水 D.河岸
【答案】B
【知识点】参照物及其选择
【解析】【解答】船行时,看到山运动,是以船为参照物的,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相对于参照物,有位置变化是运动的。
12.(2019八下·深圳开学考)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为3:1,所用时间之比是2:3,则它们的速度之比是(  )
A.1:2 B.2:1 C.2:9 D.9:2
【答案】D
【知识点】速度与物体运动
【解析】【解答】根据公式,速度之比为.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路程之比及所用时间之比,运用速度公式可得出速度之比.
13.(2017·河北)平直公路上并排停放着两辆汽车,一段时间后,坐在甲车上的小明感觉乙车向北运动,关于两辆汽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一定向南运动
B.以甲车为参照物,地面一定是静止的
C.以地面为参照物,甲车一定是向南运动
D.以地面为参照物,乙车一定向北运动
【答案】A
【知识点】参照物及其选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解析】【解答】解:坐在甲车上的小明感觉乙车向北运动,甲车的运动有5种情况:①甲车不动,乙车向北运动;②乙车不动,甲车向南运动;③甲车向南运动,乙车向北运动;④甲车向北运动,乙车也向北运动,但甲车比乙车慢;⑤甲车向南运动,乙车也向南运动,但甲车比乙车快;
A、坐在甲车上的小明感觉乙车向北运动,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一定向南运动,故A正确;
B、坐在甲车上的小明感觉乙车向北运动,甲车可能静止,也可能运动,故以甲车为参照物,地面不一定是静止的,故B错误;
C、坐在甲车上的小明感觉乙车向北运动,以地面为参照物,甲车可能静止也可能先北运动,也可能向南运动,故C错误;
D、以地面为参照物,乙车可能静止也可能先北运动,也可能向南运动,故D错误.
故选A.
【分析】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对运动状态的描述是相对的,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
14.(2021八上·桂平期中)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沿直线向东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4s内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B.0~2s内以甲为参照物,乙向西运动
C.4s时甲、乙两物体的速度相等
D.0~4s内乙的平均速度为2m/s
【答案】D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时间速度路程的图像分析
【解析】【解答】由图像知,甲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说明甲通过的路程与其时间成正比,即甲做匀速直线运动。0~2s,乙的s~t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所以乙做匀速直线运动;2s后乙的位置没有变化,所以处于静止状态,即乙是先匀速直线运动后静止。
A.2~4s 内,乙的路程没有发生变化,所以乙是静止状态,A不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甲的速度为
0~2s内乙的速度为
0~2s内,甲乙都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所以以甲为参照物,乙向东运动,B不符合题意;
C.4s 时甲做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乙处于静止状态,速度不同,C不符合题意;
D.0~4s 乙运动的路程是8m,时间是 4s,平均速度为
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在s-t图象中倾斜的直线表示做匀速直线运动,再利用速度计算公式v=进行计算。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8分)
15.
(1)如图1所示机械停表的读数是    ,2min10s=    s;
(2)小明同学在参加物理实验考查时,用如图2所示刻度尺测量某物体的长度,则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mm,物体长度为   cm
【答案】(1)4min7.5s;130
(2)1;3.29
【知识点】时间及其测量;长度及其测量
【解析】【解答】(1)先读分钟盘,一分钟分成两小格,每一小格为0.5min,分针指在“4”和“5”之间,读为4min;再读秒钟盘,秒钟盘的一大格为1s,1s分为10个小格,即分度值为0.1s,由于分钟盘没有过半分钟,所以秒钟盘的读数应小于30s,读为7.5s,即停表的读数为4min7.5s;
2min10s=2 x 60s+10s=130s;
(2)刻度尺的一大格为1cm,1cm分为10小格,每一小格为0.1c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物体左端与2.00cm刻度线对齐,右端对应的读数为5.29cm,所以物体长度为:5.29cm-2.00cm=3.29cm。
【分析】机械停表读数,中间的小表盘为分钟盘,周围的大表盘为秒钟盘,停表的读数为分钟盘示数加秒钟盘读数;
物体长度 = 刻度尺右端读数 - 左端读数,读数时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16.如图所示是加油机在空中给飞行的战斗机加油的情景,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斗机是   的;以地面为参照物,战斗机又是   的,这表明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答案】静止;运动
【知识点】参照物及其选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解析】【解答】加油机在空中给飞行的战斗机加油时,相当于加油机,战斗机没有位置变化,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斗机是静止的;以地面为参照物,战斗机有位置变化,是运动的,这表明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分析】相对于参照物,有位置变化是运动的,没有位置变化是静止的。
17.一千多年前,唐朝的大诗人李白曾在芜湖感叹长江的壮美景观:“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从物理学的角度看,“两岸青山相对出”和“孤帆一片日边来”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    和    。
【答案】船;太阳(地平线)
【知识点】参照物及其选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解析】【解答】作者从不同参照物的角度来分析物体的运动状态,需要从古诗句中体会作者的意思所在.:“两岸青山相对出”描述的是青山是运动的,参照物选择的是行驶的船,青山和船之间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所以是运动的.“孤帆一片日边来”描述的是船是运动的,参照物选择的是青山或江岸,船和青山或江岸之间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所以是运动的.
【分析】参照物的选择和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判断,需要对物体运动情况进行仔细分析.
18.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东开始运动,它们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可知:乙车的速度为   m/s,若乙车以这个速度继续运动,t=10时乙车通过的路程s=   m;若以甲车为参照物,则乙车   选填“静止”、“向东运动”或“向西运动”。
【答案】4;40;静止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时间速度路程的图像分析
【解析】【解答】由图乙可知,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当t乙=2s时,乙车通过的路程s乙=8m,则乙车的速度为:;
当t=10s时,乙车通过的路程 :s=V乙t=4m/s x 10s=40m;
由图甲可知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4m/s,甲乙两车同时同地向东行驶,速度相同都为4m/s,所以以甲车为参照物,则乙车静止。
【分析】根据v-t,s-t图像分析物体的运动状态;
在s-t图像找出对应的路程和时间,利用速度公式计算运动速度;
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确定研究物体,选择合适的参照物,判断研究物体和参照物之间有物位置变化,若有位置变化,则物体是运动的,若没有位置的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
19.如图,甲、乙两车沿平直公路行驶,乙车做    (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乙车在0-30s内的平均速度是   m/s
【答案】变速;25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匀速直线运动特点
【解析】【解答】观察乙车的运动的图像,发现乙车在相等的时间内运动的距离是不同的,说明乙车做变速直线运动;
乙车在0-30s内 运动的路程为750m,则乙车的平均速度为:。
【分析】物体沿直线运动,且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距离是相等的,则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沿直线运动,且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距离不相等,则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
平均速度等于总路程除以总时间。
三、实验题(每空2分,共14分)
20.如图所示,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1)该实验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
(2)该实验原理是    ,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    (填“大”或“小”)。
(3)小车通过AB段时测得时间 ,AB段的距离sAB   cm,则AB段的平均速度vAB =   m/s 。
(4)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得段AB的平均速度vAB会偏    (选填“小”或“大”)。
(5)根据你的实验,你认为小车由静止释放,小车通过上半程的平均速度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
【答案】(1)秒表
(2);小
(3)40.0;0.25
(4)小
(5)小于
【知识点】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解析】【解答】(1)测量小车平均速度的原理:,需要用刻度尺测量小车运动的距离,用秒表测量小车运动的时间,所以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秒表;
(2)测量小车平均速度的原理:, 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小;
(3)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小车通过AB段的距离SAB=80.0cm - 40.0cm=40.0cm;
AB段的平均速度为:;
(4)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得的时间比小车实际运动的时间长,由速度公式可知,测得的AB段的平均速度vAB会偏小。
(5)小车沿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会沿斜面做加速运动, 小车通过上半程的平均速度小于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
【分析】测量小车平均速度的原理:,为方便计时,斜面坡度较小,让小车运动的慢一些,运动时间长一些;
根据小车运动的图像,找到小车运动的路程,利用公式求出AB段的平均速度;
小车沿斜面由静止下滑,速度越来越快,做加速运动。
四、解答题(每题8分,共16分)
21.小亮一家到武夷山度假,汽车行驶了一段时间,他看到了如图所示标志,求:
(1)如图所示,标志牌中“100”的含义: ;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标志牌到武夷山至少需要多少分钟?
(2)若汽车以速度计指示的速度匀速行驶30min,汽车通过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答案】(1)100km/h;
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标志牌到武夷山至少需要的时间: ; 答:此路段的最大限速是100km/h;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标志牌到武夷山至少需要54min;
(2)解:速度计指示的速度 ,匀速行驶30min,汽车通过的路程
答:若汽车以速度计指示的速度匀速行驶30min,汽车通过的路程是45km。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解:(1)解:如图所示,标志牌中“100”的含义是此路段的最大限速是100km/h;
【分析】(1)标志牌中“100”的含义是此路段的最大限速是100km/h;
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 根据 可求出运动的时间;
(2)由汽车速度表可知汽车的速度为90km/h,根据 求出汽车通过的路程。
22.元旦期间小华和爸爸乘坐G482次高铁列车从连云港出发去北京参观园博会。如表为G482次高铁列车从盐城到北京的运行时刻表。
时间 盐城 连云港 日照 青岛 济南 北京
到站时间   16:30 17:08 17:57 19:44 21:52
发车时间 15:00 16:32 17:21 17:59 19:50  
里程/km 0 175 275 354 702 1119
根据列车运行时刻表回答下列问题:
(1)列车由连云港驶往北京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大?
(2)若行驶途中列车以70m/s的速度通过某座大桥,桥长6.1km,列车长为200m,求列车完全通过大桥需要多长时间?
【答案】(1)解:由列车运行时刻表可知,由连云港驶往北京的路程为 ;
运行的时间为t=21:52-16:32=5h20min= ;
列车由连云港驶往北京全程的平均速度: ,
答:列车由连云港驶往北京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
(2)解:列车完全通过大桥行驶的路程:
行驶途中列车以 的速度通过某座大桥,列车完全通过大桥需要时间
答:列车完全通过大桥需要90s。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列车运行时刻表,求出列车由连云港驶往北京全程的路程,运行的时间,利用公式 算出平均速度;
(2)列车过桥行驶的路程等于桥长加车长,利用速度公式变形 求出列车过桥的时间。
河北省石家庄第二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开学物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42分)
1.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初中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 B.你的指甲宽度约为
C.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 D.脉搏正常跳动一次时间约为
2.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的颗粒物。单个隐藏在空气的浮尘中,容易被吸入人的肺部造成危害。下列关于颗粒物直径的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
A. B.
C. D.
3.有五位同学轮流用同一把刻度尺先后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他们测量的结果分别是:,,,,。该物体的长度是(  )
A. B. C. D.
4.(2020八上·大邑期中)关于测量和测量工具的使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使用任何测量工具,都必须先弄清楚量程和分度值
B.可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改进测量方法等方法减少测量误差
C.误差是由测量错误造成的
D.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只能减少,不可消除
5.(2020八上·茶陵期末)看电视转播的百米赛跑时,我们常常感觉运动员跑得很快,但实际上他们始终处在屏幕内。其中“感觉运动员跑得很快”的参照物是(  )
A.看电视的人 B.运动员
C.电视机屏幕 D.运动员所在的跑道
6.下列关于运动和静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地球同步卫星围绕地球运行时,以地面为参照物,卫星是运动的
B.汽车在马路上行驶,以汽车为参照物,树木是静止的
C.月亮在云中穿行时,以云为参照物,月亮是运动的
D.漂流而下的小船,以河岸为参照物,小船是静止的
7.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长度的测量不正确的是(  )
A.如图中测自行车通过的路程,可先记下车轮转过的圈数N,再乘以车轮的周长
B.如图中使用三角板和刻度尺,测出纪念币的直径为2.0cm
C.如图中先测出几十张纸的厚度,除以纸的张数,可以得出一张纸的厚度
D.如图中把金属丝密绕在铅笔上N圈,测出密绕部分的长度,则金属丝直径
8.(2022八上·江油月考)运用坐标图像研究物理问题是物理学常用的一种研究方法,图中关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坐标图像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和丙 B.甲和丁 C.乙和丙 D.乙和丁
9.关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v=,下列讨论正确的说法是(  )
A.物体运动速度v越大,通过的路程s越长
B.物体运动速度v越大,所用时间t越少
C.v的大小由决定,但与s、t的大小无关
D.上述说法都不正确
10.一辆小车先以2m/s的速度匀速前进了2s,又以4m/s的速度匀速前进了3s,这辆小车在5s内的平均速度为(  )
A.3m/s B.3.2m/s
C.3.5m/s D.2.5m/s
11.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其中“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是(  )
A.工会 B.船 C.流水 D.河岸
12.(2019八下·深圳开学考)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为3:1,所用时间之比是2:3,则它们的速度之比是(  )
A.1:2 B.2:1 C.2:9 D.9:2
13.(2017·河北)平直公路上并排停放着两辆汽车,一段时间后,坐在甲车上的小明感觉乙车向北运动,关于两辆汽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一定向南运动
B.以甲车为参照物,地面一定是静止的
C.以地面为参照物,甲车一定是向南运动
D.以地面为参照物,乙车一定向北运动
14.(2021八上·桂平期中)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沿直线向东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4s内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B.0~2s内以甲为参照物,乙向西运动
C.4s时甲、乙两物体的速度相等
D.0~4s内乙的平均速度为2m/s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8分)
15.
(1)如图1所示机械停表的读数是    ,2min10s=    s;
(2)小明同学在参加物理实验考查时,用如图2所示刻度尺测量某物体的长度,则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mm,物体长度为   cm
16.如图所示是加油机在空中给飞行的战斗机加油的情景,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斗机是   的;以地面为参照物,战斗机又是   的,这表明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17.一千多年前,唐朝的大诗人李白曾在芜湖感叹长江的壮美景观:“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从物理学的角度看,“两岸青山相对出”和“孤帆一片日边来”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    和    。
18.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东开始运动,它们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可知:乙车的速度为   m/s,若乙车以这个速度继续运动,t=10时乙车通过的路程s=   m;若以甲车为参照物,则乙车   选填“静止”、“向东运动”或“向西运动”。
19.如图,甲、乙两车沿平直公路行驶,乙车做    (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乙车在0-30s内的平均速度是   m/s
三、实验题(每空2分,共14分)
20.如图所示,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1)该实验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
(2)该实验原理是    ,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    (填“大”或“小”)。
(3)小车通过AB段时测得时间 ,AB段的距离sAB   cm,则AB段的平均速度vAB =   m/s 。
(4)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得段AB的平均速度vAB会偏    (选填“小”或“大”)。
(5)根据你的实验,你认为小车由静止释放,小车通过上半程的平均速度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
四、解答题(每题8分,共16分)
21.小亮一家到武夷山度假,汽车行驶了一段时间,他看到了如图所示标志,求:
(1)如图所示,标志牌中“100”的含义: ;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标志牌到武夷山至少需要多少分钟?
(2)若汽车以速度计指示的速度匀速行驶30min,汽车通过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22.元旦期间小华和爸爸乘坐G482次高铁列车从连云港出发去北京参观园博会。如表为G482次高铁列车从盐城到北京的运行时刻表。
时间 盐城 连云港 日照 青岛 济南 北京
到站时间   16:30 17:08 17:57 19:44 21:52
发车时间 15:00 16:32 17:21 17:59 19:50  
里程/km 0 175 275 354 702 1119
根据列车运行时刻表回答下列问题:
(1)列车由连云港驶往北京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大?
(2)若行驶途中列车以70m/s的速度通过某座大桥,桥长6.1km,列车长为200m,求列车完全通过大桥需要多长时间?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时间的估测;长度的估测;速度与物体运动
【解析】【解答】A.初中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18cm,A不符合题意;
B.你的指甲宽度约为1cm,B不符合题意;
C.人正常步行1min,通过的路程约60m,速度约为,C不符合题意;
D.脉搏正常跳动1min,约60次,一次时间约为1s,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常见物体的长度、速度和时间,结合实际数据解答。
2.【答案】B
【知识点】长度及其测量
【解析】【解答】A.2.5um=2.5×10-6m,A不符合题意;
B.2.5um=2.5×10-5dm,B符合题意;
C.2.5um=2.5×10-4cm,C不符合题意;
D.2.5um=2.5×10-6m,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进行长度单位换算时,在换算时,结合单位间的进率,利用新的单位换用原来单位,。
3.【答案】B
【知识点】误差及其减小方法
【解析】【解答】在所测的各长度中,18.65cm和其他数据差异很大,是错误的,计算其他数据的平均值,物体的长度为,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多次测量中,差异较大的数据是错误的,利用计算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误差。
4.【答案】C
【知识点】误差及其减小方法
【解析】【解答】A.为了方便读数,使用任何一种测量工具时,都要先了解它的量程和分度值,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小误差,B正确,不符合题意;
CD.误差是受测量工具的精密程度、实验方法、实验环境的影响而产生的,是不可以避免的;错误是未遵守操作规则而引起的,是可以避免的,C错误,符合题意,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它只能尽量减少,而不能消除,常用减少误差的方法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5.【答案】D
【知识点】参照物及其选择
【解析】【解答】运动员相对于比赛场上的观众或跑道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所以说运动员相对于比赛场上的观众或跑道是运动的,并且运动速度很快;而屏幕中的运动员相对于电视屏幕、运动员本身、看电视的人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说运动员相对于电视屏幕、运动员本身、看电视的人都是静止的,
故答案为:D。
【分析】相对于地面有位置变化,物体是运动的。
6.【答案】C
【知识点】参照物及其选择
【解析】【解答】A.地球同步卫星相对于地面没有位置变化,以地面为参照物,卫星是静止的,A不符合题意;
B.汽车在马路上行驶,以汽车为参照物,树木有位置变化,是运动的,B不符合题意;
C.月亮在云中穿行时,以云为参照物,月亮有位置变化,是运动的,C符合题意;
D.漂流而下的小船,以河岸为参照物,小船有位置变化,是静止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相对于参照物,没有位置变化是静止的,有位置变化,是运动的。
7.【答案】B
【知识点】长度及其测量
【解析】【解答】A.自行车行驶的路程等于车轮周长乘以车轮转过的圈数,故A正确;
B.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纪念币左端与刻度线2.00cm对齐,右端与刻度线4.00cm对齐,所以纪念币的直径为4.00cm-2.00cm=2.00cm,故B错误;
C.一张纸的厚度小于刻度尺的分度值,无法直接测量,应先测出几十张纸的厚度,除以纸的总张数,可以得出一张纸的厚度 ,故C正确;
D.金属丝的直径小于刻度尺的分度值,无法直接测量,应把金属丝密绕在铅笔上圈,测出密绕部分的长度,则金属丝直径 ,故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1.待测的长度是无规则的弯曲,并且在长度是很长的情况下,直接测量无法测量,我们可采用滚轮法 :路程等于轮周长乘以轮转过的圈数;
2.当刻度尺无法贴近待测的长度,用直尺和三角板组合可测出圆形或球形的直径 ,刻度尺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3.待测长度很短,小于刻度尺的分度值,用刻度尺也无法直接测量,用累积法测量:如测一张纸的厚度,金属丝的直径。
8.【答案】B
【知识点】匀速直线运动特点;时间速度路程的图像分析
【解析】【解答】根据图像可知:甲、乙为s-t图像,甲图像为倾斜的直线,则表示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图像为平行的直线表示物体静止不动;丙、丁为v-t图像,丙图像为倾斜的直线,则表示物体的速度与时间成正比,表示物体始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丁图像为平行的直线,表示物体的速度不变,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坐标图像是甲和丁,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路程和时间成正比,是匀速直线运动;在速度和时间图像中,相同时间的速度不变,是匀速直线运动。
9.【答案】C
【知识点】匀速直线运动特点
【解析】【解答】解:
A、物体运动速度较大,运动时间不确定,由s=vt知通过的路程不确定.此选项错误;
B、物体运动速度越大,通过的路程不确定,由t=知所用时间不确定.此选项错误;
C、对于匀速直线运动,时间t是原来的几倍,路程s就是原来的几倍,其速度v=是不变的.此选项正确;
D、此选项错误.
故选C.
【分析】①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大小、运动方向都是不变的,速度的大小与物体通过的路程和运动时间无关;
②在速度一定时,路程与时间成正比;
 
10.【答案】B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解:前2s通过的路程为:
s1=v1t1=2m/s×2s=4m;
后3s通过的路程为:
s2=v2t2=4m/s×3s=12m;
通过的总路程为:s=s1+s2=4m+12m=16m;
用的总时间为:t=t1+t2=2s+3s=5s.
所以平均速度为:v===3.2m/s.
故选B.
【分析】根据公式s=vt先求出前2s所通过的路程,再求出后3s所通过的路程,两个路程之和就是全部通过的路程,两次时间相加就是总时间;最后利用公式V=求出平均速度.
11.【答案】B
【知识点】参照物及其选择
【解析】【解答】船行时,看到山运动,是以船为参照物的,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相对于参照物,有位置变化是运动的。
12.【答案】D
【知识点】速度与物体运动
【解析】【解答】根据公式,速度之比为.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路程之比及所用时间之比,运用速度公式可得出速度之比.
13.【答案】A
【知识点】参照物及其选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解析】【解答】解:坐在甲车上的小明感觉乙车向北运动,甲车的运动有5种情况:①甲车不动,乙车向北运动;②乙车不动,甲车向南运动;③甲车向南运动,乙车向北运动;④甲车向北运动,乙车也向北运动,但甲车比乙车慢;⑤甲车向南运动,乙车也向南运动,但甲车比乙车快;
A、坐在甲车上的小明感觉乙车向北运动,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一定向南运动,故A正确;
B、坐在甲车上的小明感觉乙车向北运动,甲车可能静止,也可能运动,故以甲车为参照物,地面不一定是静止的,故B错误;
C、坐在甲车上的小明感觉乙车向北运动,以地面为参照物,甲车可能静止也可能先北运动,也可能向南运动,故C错误;
D、以地面为参照物,乙车可能静止也可能先北运动,也可能向南运动,故D错误.
故选A.
【分析】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对运动状态的描述是相对的,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
14.【答案】D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时间速度路程的图像分析
【解析】【解答】由图像知,甲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说明甲通过的路程与其时间成正比,即甲做匀速直线运动。0~2s,乙的s~t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所以乙做匀速直线运动;2s后乙的位置没有变化,所以处于静止状态,即乙是先匀速直线运动后静止。
A.2~4s 内,乙的路程没有发生变化,所以乙是静止状态,A不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甲的速度为
0~2s内乙的速度为
0~2s内,甲乙都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所以以甲为参照物,乙向东运动,B不符合题意;
C.4s 时甲做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乙处于静止状态,速度不同,C不符合题意;
D.0~4s 乙运动的路程是8m,时间是 4s,平均速度为
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在s-t图象中倾斜的直线表示做匀速直线运动,再利用速度计算公式v=进行计算。
15.【答案】(1)4min7.5s;130
(2)1;3.29
【知识点】时间及其测量;长度及其测量
【解析】【解答】(1)先读分钟盘,一分钟分成两小格,每一小格为0.5min,分针指在“4”和“5”之间,读为4min;再读秒钟盘,秒钟盘的一大格为1s,1s分为10个小格,即分度值为0.1s,由于分钟盘没有过半分钟,所以秒钟盘的读数应小于30s,读为7.5s,即停表的读数为4min7.5s;
2min10s=2 x 60s+10s=130s;
(2)刻度尺的一大格为1cm,1cm分为10小格,每一小格为0.1c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物体左端与2.00cm刻度线对齐,右端对应的读数为5.29cm,所以物体长度为:5.29cm-2.00cm=3.29cm。
【分析】机械停表读数,中间的小表盘为分钟盘,周围的大表盘为秒钟盘,停表的读数为分钟盘示数加秒钟盘读数;
物体长度 = 刻度尺右端读数 - 左端读数,读数时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16.【答案】静止;运动
【知识点】参照物及其选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解析】【解答】加油机在空中给飞行的战斗机加油时,相当于加油机,战斗机没有位置变化,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斗机是静止的;以地面为参照物,战斗机有位置变化,是运动的,这表明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分析】相对于参照物,有位置变化是运动的,没有位置变化是静止的。
17.【答案】船;太阳(地平线)
【知识点】参照物及其选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解析】【解答】作者从不同参照物的角度来分析物体的运动状态,需要从古诗句中体会作者的意思所在.:“两岸青山相对出”描述的是青山是运动的,参照物选择的是行驶的船,青山和船之间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所以是运动的.“孤帆一片日边来”描述的是船是运动的,参照物选择的是青山或江岸,船和青山或江岸之间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所以是运动的.
【分析】参照物的选择和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判断,需要对物体运动情况进行仔细分析.
18.【答案】4;40;静止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时间速度路程的图像分析
【解析】【解答】由图乙可知,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当t乙=2s时,乙车通过的路程s乙=8m,则乙车的速度为:;
当t=10s时,乙车通过的路程 :s=V乙t=4m/s x 10s=40m;
由图甲可知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4m/s,甲乙两车同时同地向东行驶,速度相同都为4m/s,所以以甲车为参照物,则乙车静止。
【分析】根据v-t,s-t图像分析物体的运动状态;
在s-t图像找出对应的路程和时间,利用速度公式计算运动速度;
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确定研究物体,选择合适的参照物,判断研究物体和参照物之间有物位置变化,若有位置变化,则物体是运动的,若没有位置的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
19.【答案】变速;25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匀速直线运动特点
【解析】【解答】观察乙车的运动的图像,发现乙车在相等的时间内运动的距离是不同的,说明乙车做变速直线运动;
乙车在0-30s内 运动的路程为750m,则乙车的平均速度为:。
【分析】物体沿直线运动,且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距离是相等的,则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沿直线运动,且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距离不相等,则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
平均速度等于总路程除以总时间。
20.【答案】(1)秒表
(2);小
(3)40.0;0.25
(4)小
(5)小于
【知识点】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解析】【解答】(1)测量小车平均速度的原理:,需要用刻度尺测量小车运动的距离,用秒表测量小车运动的时间,所以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秒表;
(2)测量小车平均速度的原理:, 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小;
(3)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小车通过AB段的距离SAB=80.0cm - 40.0cm=40.0cm;
AB段的平均速度为:;
(4)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得的时间比小车实际运动的时间长,由速度公式可知,测得的AB段的平均速度vAB会偏小。
(5)小车沿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会沿斜面做加速运动, 小车通过上半程的平均速度小于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
【分析】测量小车平均速度的原理:,为方便计时,斜面坡度较小,让小车运动的慢一些,运动时间长一些;
根据小车运动的图像,找到小车运动的路程,利用公式求出AB段的平均速度;
小车沿斜面由静止下滑,速度越来越快,做加速运动。
21.【答案】(1)100km/h;
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标志牌到武夷山至少需要的时间: ; 答:此路段的最大限速是100km/h;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标志牌到武夷山至少需要54min;
(2)解:速度计指示的速度 ,匀速行驶30min,汽车通过的路程
答:若汽车以速度计指示的速度匀速行驶30min,汽车通过的路程是45km。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解:(1)解:如图所示,标志牌中“100”的含义是此路段的最大限速是100km/h;
【分析】(1)标志牌中“100”的含义是此路段的最大限速是100km/h;
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 根据 可求出运动的时间;
(2)由汽车速度表可知汽车的速度为90km/h,根据 求出汽车通过的路程。
22.【答案】(1)解:由列车运行时刻表可知,由连云港驶往北京的路程为 ;
运行的时间为t=21:52-16:32=5h20min= ;
列车由连云港驶往北京全程的平均速度: ,
答:列车由连云港驶往北京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
(2)解:列车完全通过大桥行驶的路程:
行驶途中列车以 的速度通过某座大桥,列车完全通过大桥需要时间
答:列车完全通过大桥需要90s。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列车运行时刻表,求出列车由连云港驶往北京全程的路程,运行的时间,利用公式 算出平均速度;
(2)列车过桥行驶的路程等于桥长加车长,利用速度公式变形 求出列车过桥的时间。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河北省石家庄第二外国语学校2023-2024八年级上学期开学物理试卷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