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2023-2024辽宁省鞍山市岫岩县部分学校八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答案)

2023-2024 学年辽宁省鞍山市岫岩县部分学校八年级(上)月考 物理试卷(10 月份)
一、选择题(共 10 道题,共 24 分。1~2 为单选,每小题 2 分;7~10 题为多选,每小题 2
分,漏选得 1 分,错选得 0 分)
1 .(2 分)下列物理量的估测值与实际相符的是( )
A .乒乓球的直径为 0.4m
B .教室的高度一般约为 30dm
C .眼保健操的时长约为 15 分钟
D .某中学生百米赛跑的速度约为 20m/s
2 .(2 分)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误差只能尽量减小,而不能消除
B .测量可以做到没有误差
C .测量中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消灭误差
D .测量中的误差是由于错误而造成的,因此是可以避免的
3 .(2 分)现要测量某圆柱体的直径,如图所示几种测量方法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4 .(2 分)下列对声现象的描述,应用物理知识解释正确的是( )
A .“悦耳动听 ”说明声音的响度较大
B .“隔墙有耳 ”说明墙体可以传播声音
C .“闻其声而知其人 ”说明根据音调可以辨别来人是谁
D .“大雪过后,万籁俱寂 ”说明大雪会使声音完全消失
5 .(2 分)“呼麦 ”是蒙古族的一种高超演唱形式,演唱者运用技巧,使气息猛烈冲击声带,
在此基础上调节口腔共鸣,形成高音( )
A .在空气中传播时高音的速度比低音快
B .“呼麦 ”中的高低音都是振动产生的
C .“呼麦 ”中的低音频率应该低于 20Hz
D .“呼麦 ”中的高音一定比低音的响度大
6 .(2 分)对于下列四幅图,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明敲鼓时用力越大,鼓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 B .广口瓶中的空气越稀薄,人听到手机的响声越大 C .纸板划得越慢,梳齿振动得越慢,发出的音调越低
D .安装“噪声监测仪 ”可以根治噪声污染
(多选)7 .(3 分)某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三次测得文具盒的宽度分别为 9.20 厘米、9.21
厘米、9.20 厘米、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测量结果最后应记作 9.20 厘米
B .此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 1 毫米
C .9.21 厘米这个记录结果是错误的
D .9.20cm 中最末一位数字“0 ”是有意义的
(多选)8 .(3 分)关于声音的利用和噪声的防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医生利用超声波洗牙﹣﹣声音能传递信息
B .打雷时房屋在振动﹣﹣声音能传递能量
C .安装双层玻璃窗﹣﹣传播中减弱噪音
D .摩托车的消声器﹣﹣人耳处减弱噪音
(多选)9 .(3 分)下列有关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可以传声
B .声音的传播速度是 340m/s
C .只要物体有振动,就一定能发声
D .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是 20Hz 至 20000Hz
(多选)10 .(3 分)如图,沿同一条直线向东运动的物体 A 、B ,其运动相对同一参考点 O
的距离 s 随时间 t 变化的图象( )
A .两物体由同一位置出发,但物体 A 比 B 迟 3s才开始运动
B .3s﹣5s 内,物体 A 和 B 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C .从第 3s 开始,vA>vB ,5s 末 A 、B 相遇
D .5s 内,A 、B 的平均速度相等,都为 2m/s
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2 分)
11.(3 分)图是小球在水平桌面上运动过程的示意图,A 、B 、C 是小球运动过程中连续的
三个位置,小球通过 AB 和 BC 所用的时间均为 0. 1s 。由图可知:
(1)该小球的运动是 直线运动;(选填“匀速 ”或“变速 ”)
(2)小球从 A 位置运动到 C 位置过程中,小球运动的平均速度是 m/s;
(3)小球在 AB 段的平均速度 AC 段的平均速度。(选填“ > ”、“= ”或“ < ”)
12 .(3 分)地球同步通信卫星总是静止在地球上空某处,这是以 为参照物,如果
以太阳为参照物,这颗卫星是 (填“运动 ”或“静止 ”)的。
13 .(3 分)把正在发声的音叉插入水中,水面激起了水花,说明发声的物体在 ; 中考考场附近禁止机动车鸣笛,这是从 处控制噪声。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 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 6s 收到回波信号 m(声音在海
水中传播的速度是 1500m/s)。
14.(4 分)如图所示,将钢锯条紧压在桌面上,拨动伸出桌面的一端 而发出声音, 这声音是通过 传到人耳的;改变钢锯条伸出桌面的长度、用相同的力再次拨
动,发出声音的 会改变(选填“响度 ”或“音调 ”);若不改变钢锯条伸出桌
面的长度,而改变拨动锯条的力度 会改变(选填“响度 ”或“音调 ”)。
15 .(3 分)王老师上课时为了使同学们听得更清晰,经常使用扩音器,通过扩音器我们听 到王老师声音的响度 (选填“变大 ”、“变小 ”或“不变 ”)。如图所示,蒙住双 眼的小明能辨别周围同学的声音,这是因为不同人的声音的 不同,同时还可以
根据声音的 来大致判断周围同学里他的远近。
16 .(3 分)为了安全,有些轿车装有倒车雷达(如图所示),当轿车倒车时,雷达就会发出 警 报 , 方 便 司 机 判 断 车 尾 与 后 部 障 碍 物 间 的 距 离 。 在 倒 车 雷 达 工 作 过 程 中 、 和 (选填“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声音可以
传递能量 ”、“回声 ”、“超声波 ”)大量的物理知识。
17 .(3 分)甲、乙两个同学在平直的路面上同时同向行进,他们运动的 s﹣t 图象如图所示。 分析图象可知,甲的速度是 m/s,10s 后两人相距 m ,以甲为参照物,
乙是 (选填“运动 ”或“静止 ”)的。
三、计算题(共 10 分)
18 .(6 分)“坐上动车去台湾,就在那 2035 年 ”,京台高铁是国家规划建设的一条国家级高
铁主干线,途经合肥等地,至台北。 已经建成通车的商合杭高铁是其中的一段路线,上
午 11:36 到达杭州站。若全程约 924km。
(1)则该列动车从合肥到杭州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途中以这个速度匀速经过一长度为 1000m 的山洞,则这列动车完全通过山洞的时
间是多少?
19 .(4 分)随着科技的发展,无人驾驶汽车已进入人们的生活。无人驾驶汽车通过车载激 光雷达摄像头等传感器实现自动驾驶。一无人驾驶汽车,某时刻车头上的激光雷达向正 前方的固定障碍物发射一束激光信号﹣7s 激光雷达接收到障碍物反射回的信号(该时间内 汽车行驶的距离忽略不计)。已知光速为 3×108m/s ,g 取 10N/kg 。求该汽车此刻车头到
障碍物的距离。
四、实验题(共 24 分)
20 .(6 分)某实验小组做“测平均速度 ”时的情形如图所示,图中停表的设置是“时:分:
秒 ”,分别对应在起点、路程中点、终点 A 、B 、C 三处位置的时间。请回答:
(1)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需要的测量工具有停表和 ;
(2)斜面的作用是 ;
(3)金属片的作用是 ;
(4)为了便于计时,实验中使用的斜面的坡度应该 (填“较小 ”或“较大 ”)。
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m/s;
( 5 ) 能 够 反 映 图 中 小 车 从 A 到 C 运 动 情 况 的 是 。
21 .(6 分)如图所示:
(1)在测物体的长度时,两种方式中正确的是 图。图丙所示,秒表的读数为
s 。
(2)用刻度尺测物理课本的长度需要多次测量,多次测量的目的是 。 若用毫米刻度尺测量四次,读数分别为 25.98cm 、26.02cm 、26.03cm 、26.03cm ,其中错
误的数据是 ,该物理课本的长度应为 。
(3)若有一把刻度尺是用金属材料做成的,且这种金属材料受温度变化很明显,那么在
严冬季节用它测量物体的长度时 (填“偏大 ”、“偏小 ”或“不变 ”)。
22 .(6 分)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小华和同学们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
(1)如图①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乒乓球弹跳起
来 ;
(2)如图②所示,为了验证(1)中的探究结论,桌子却几乎不动。为了使实验现象明
显,改进方法是: ;
(3)如图③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 ; (4)如图④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 ,
并由此推理可知: 。
(5)声波在传播的过程中振幅 (选填“变大 ”、“变小 ”、“不变 ”)。
23 .(6 分)某研究小组利用一些长短、粗细、材料不同的琴弦,进行探究“音调和哪些因 素有关 ”的活动。他们选用的琴弦长度、材料在图( a )中已标出[其中琴弦的直径(即
粗细)a =dc =dd<db] ,并且每根琴弦固定在“音箱 ”上的松紧程度一致。
(1)若他们想研究“音调的高低与琴弦长度的关系 ”应选择琴弦 (填对应
字母)。
(2)若选择琴弦 a 和 b ,则是为了研究 。
(3 ) 某 同 学选 择 琴 弦 b 和 c 研 究 “ 琴 弦 音 调 高低 与材料 的 关 系 ”是 否 可 行?
答: ,原因是 。
(4)如图(b)所示,是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振幅与时间关系的波形。其中声音
音调相同的图是 ,响度相同的图是 。
2023-2024 学年辽宁省鞍山市岫岩县部分学校八年级(上)月考
物理试卷(10 月份)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 10 道题,共 24 分。1~2 为单选,每小题 2 分;7~10 题为多选,每小题 2
分,漏选得 1 分,错选得 0 分)
1.【分析】要对选项中涉及的几种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 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解答】解:A 、乒乓球的直径为 4cm =0.04m;
B 、教室的高度一般约为 5m =30dm;
C 、眼保健操的时长约为 5 分钟;
D 、某中学生百米赛跑的速度约为 6m/s。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的估测能力,估测法是利用物理概念、规律、物理常数和常识
对物理量的数值、对取值范围合理估测的方法。
2 .【分析】关于测量中的误差的定义,多次测量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消除误差。
【解答】解:测量中的误差由测量工具、人为读数引起的,来减小误差。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测量中产生的误差造成的因素,属于基础知识题。
3.【分析】使用刻度尺时要明确其分度值,起始端从 0 开始,读出末端刻度值,就是物体的
长度;起始端没有从 0 刻度线开始的,要以某一刻度线为起点,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
起始端所对刻度值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解答】解:A 、有刻度的一侧没有紧贴被测长度;
B 、选项所示的方法为“辅助工具法 ”,故 B 正确;
C 、选项直接用刻度尺来寻找圆柱体的直径的方法是不科学的,故 C 错误;
D 、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刻度尺没有从 0 刻度线开始测量。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刻度尺的使用及常用的特殊测量方法﹣﹣辅助工具法,难度不大。
4.【分析】(1)声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指声音的大
小,音色指声音的音质好坏。
(2)声音能够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真空不能传声;
(3)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不同的发声体,其音调和响度可能相同,但音色一般
不同;
(4)声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疏松多孔的物体时,大量的声波进入小孔后不能反射出来,
因此生活中可用此技术降低噪声。
【解答】解:A 、“悦耳动听 ”说明声音音质比较好,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 、“隔墙有耳 ”说明墙体可以传播声音;
C 、“闻其声而知其人 ”说明根据音色可以辨别来人是谁;
D 、雪过后,因为积雪疏松多孔,所以发现周围特别宁静。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词句声学角度进行分析,明确各自包含的声学规律,注重了物
理知识学以致用能力的考查。
5.【分析】①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 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340m/s;
②人们把低于 20Hz 的声音叫做次声波,因为它们已低于人类听觉的下限;
③声音的特性有三个: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
音色是指声音的感觉特性。
【解答】解:A 、“呼麦 ”中高音和低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相等。
B 、“呼麦 ”中的声音是声带振动产生的。
C 、“呼麦 ”中高音和低音都不是超声波或次声波。
D 、“呼麦 ”中高音;故 D 错误。
故选: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如何用声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问题,属于基本应用。
6 .【分析】(1)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是由物体振动的振幅决定的;
(2)声音的传播离不开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能够传播声音,真空不能传声;
(3)音调指声音的高低,是由物体振动频率决定的;
(4)防治噪声的途径有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解答】解:A 、小明敲鼓时用力越大,鼓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
B 、广口瓶中的空气越稀薄,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C 、纸板划得越慢,发出的音调越低;
D 、安装“噪声监测仪 ”只能检测噪声的强弱等级,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声音的传播、噪声以及音调和响度的影响因素,属于声学基础知识
的考查,识记性内容,较简单。
7.【分析】对于刻度尺测量结果的记录我们一般要求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对于一个完 整的测量结果而言,我们也可以从数据上判断其所使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为了减小误 差,我们还常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并且保留到与原测量值相同的位数。
因此,明确了这些要求,可以帮助我们判断选项中内容的正确性。
【解答】解:
A 、求三次测量的平均值可得: ,故 A 正确;
B 、根据测量结果,所以倒数第 2 位便是刻度尺的分度值,故 B 正确;
C 、测量数据 8.21cm 中 9.2cm 是准确值,只要前面的准确值没有读错,5.21cm 这个记录
结果正确;
D、9.20cm 最末位的“0 ”是估计值,要求最后有且只有一位估计值,我们就应估读为“7 ”。
故选:ABD。
【点评】在处理长度测量结果时应注意:①最后有且只有一位估计值;②取多次测量平
均值时,最终结果采用四舍五入,保留与原测量值相同的位数。
8 .【分析】(1)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2)防治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人耳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解答】解:A 、用超声波洗牙利用的是声波可以传递能量;
B 、打雷时房屋在振动说明声音能够传递能量;
C 、安装双层玻璃窗是在传播过程减弱噪声;
D 、摩托车安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故选:BC。
【点评】本题考查减弱噪声的途径,声音可以传播信息和能量知识的应用,相对比较简
单,属于基础题。
9 .【分析】(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2)声音在 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 340m/s。
(3)声音是由发声体的振动产生的。
(4)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是 20Hz~20000Hz。
【解答】解:A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故 A 正确;
B 、声音在 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 340m/s;
C 、只要物体有振动,故 C 正确;
D 、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是 20Hz 至 20000Hz。
故选:ACD。
【点评】本题考查的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知道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10.【分析】①由图象可知两个物体不是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的,B 是从距离 O 点 5m 处出
发的;
②在 s﹣t 图象中,倾斜的直线表示匀速直线运动,斜率等于速度,由图象可知,3s﹣5s
内,物体 A 和 B 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③从第 3s 开始,vA>vB ,5s 末 A 、B 相遇;
④5s 内,A 、B 运动的路程不相同,所用时间相同,根据 v =可知 A 、B 的平均速度不
相等。
【解答】解:
A 、由图象可知,而 B 从距离 O 点 5m 处沿正方向开始运动,故 A 错误;
B 、由图象可知,物体 A 和 B 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C 、在 s﹣t 图象中图线的斜率等于速度,A 的斜率大,即有 vA>vB ,第 5s 时 A 、B 到 O
点的距离相同(均为 10m)、B 相遇。
D 、由图知,5s 内 B 通过的路程为 10m﹣5m =5m ,所以 A 的平均速度大。
故选:BC。
【点评】本题考查路程﹣时间图象,较为简单,但要防止将其作为速度﹣时间图象处理。
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2 分)
11 .【分析】(1)小球通过 AB 和 BC 所用的时间均为 0. 1s 。 由图可知路程不同可判断运动
情况;
(2)得出 AC 段的路程和时间,根据 v =算出 AC 段的平均速度;
(3)比较小球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比较出 AB 和 AC 段速度的大小,从而判断出小球
的运动情况。
【解答】解:(1)A 、B 、C 是小球运动过程中连续的三个位置。由图可知路程不同可判
断小球的运动是变速直线运动;
(2) 由图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1mm ,AB 段的路程为 2.70cm;
由图知 AC 段的路程为 8.00cm ,小球运动的时间为 2×0.5s =0.2s;
AC 段小球运动的平均速度:v = = =20cm/s =4.2m/s;
(3) 由图可知, 由图知:sAB =2.70cm;tAB =2. 1s,
则 vAB = = =0.27m/s,
小球在 AB 段的平均速度>AC 段的平均速度。
故答案为:(1)变速;(2)4.2。
【点评】本题考查运动快慢的比较,同时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在解答类似题目时应注
意控制变量法的运用。
12 .【分析】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首先确定一个参照物,被研究的物体和参照物之间如
果发生位置的变化,被研究的物体是运动的,否则是静止的。
【解答】解:(1)“地球同步卫星总是静止在地球上空的某处 ”,被研究的物体是卫星, 必须选择一个和卫星之间位置没有变化的物体做参照物,卫星和地球之间发生了位置没
有变化,卫星是静止的。
(2)地球不停的绕太阳运动,卫星也不停的绕太阳运动,卫星和太阳之间发生了位置的
改变。
故答案为:地球;运动。
【点评】(1)能根据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能根据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正确选择
参照物。
(2)参照物可以选择静止的,也可以选择运动的,如果被选定为参照物的物体,假定为
不动的。
13 .【分析】(1)一切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当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减弱噪声的方式有三个,即在声源处减弱、在人耳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3)知道超声波从海面到海底再返回海面的时间,可以求出超声波从海面到海底用的时
间,又知道声速,利用速度公式求海的深度。
【解答】解:一切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把正在发声的音叉插入水中,说明发
声的物体在振动;
中考考场附近禁止机动车鸣笛,这是从声源处控制噪声的产生;
超声波从海面到海底用的时间:t = ×4s =3s;
由 v =可得
s =vt =1500m/s×3s =4500m。
故答案为:振动;声源。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声音的产生、减弱噪声的途径、有关声速的计算,是一道综合
题。
14 .【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通过空气传入人耳;
(2)音调指声音的高低,音调的高低与发声物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越
高;
(3)响度指声音强弱,响度与物体振动的振幅有关,还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解答】解:(1)把钢锯条紧压在桌面上,拨动伸出桌面的一端,这声音是通过空气传
到人耳的;
(2)改变钢锯条伸出桌面的长度,用相同的力再次拨动,锯条振动的频率改变;
(3)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锯条,锯条的振幅越大;
故答案为:振动;空气;响度。
【点评】本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三个特征的影响因素,是一道基础性题目。
15 .【分析】音调指声音的高低,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是由物
体振动的振幅决定的,还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和特色,不
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
【解答】解:扩音器的作用是增大声音的响度,因此通过扩音器我们听到王老师声音的
响度变大;
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和特色,不同发声体的材料,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同时还
可以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大致判断周围同学里他的远近。
故答案为:变大;音色。
【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声音特征中的音调和响度、音色定义去分析解答。
16 .【分析】 回声定位是根据回声到来的时间和方位,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即利用声音
获得信息。利用声音除了可获得信息外,还可利用声音来传递能量。
【解答】解:
倒车雷达,即倒车防撞雷达;倒车时,超声波遇到障碍物后反射此声波,然后提示给司
机、更安全;
所以说倒车雷达应用了回声定位的原理,应用了超声波、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故答案为: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回声。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回声定位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的了解和掌握情况,能使学生进
一步认识到物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17 .【分析】根据速度公式看计算甲、乙两人的速度,两人同时同向行进,10s 后两人所走 路程之差,即为两人之间的距离;以甲为参照物,观察乙相对于甲的位置是否发生改变,
进一步确定乙是运动还是静止。
【解答】解: 由图可得甲 2s 所走的路程为 15m ,则甲的速度 v 甲 = = =3.5m/s;
乙 4s 所走的路程为 10m ,则乙的速度 v 乙 = = =2.5m/s;
10s 后, 甲所走的路程 s =v 甲 t =8.5m/s×10s =75m ,乙所走的路程 s ′ =v 乙 t =2.2m/s×
10s =25m ,10s 后两人相距 s0 =s ﹣s ′ =75m﹣25m =50m;
甲、乙两人速度不同,乙相对于甲的位置一直在发生改变。
故答案为:7.7;50。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图象的分析能力和速度公式的灵活运用能力,在进行物
理实验中经常要画出测得数据的关系图象,分析图象从而得出结论。
三、计算题(共 10 分)
18 .【分析】(1) 已知从合肥到杭州的路程和所用时间,利用速度公式可求出动车从合肥到
杭州的平均速度;
(2)动车完全通过山洞的路程等于车长与山洞长之和,已知动车的速度,利用可求
出这列动车完全通过山洞的时间。
【解答】解:(1) 已知从合肥到杭州的路程为 s =924km ,所用时间为 t =11:36﹣07:
56 =3h40min =号,
则该列动车从合肥到杭州的平均速度为:;
(2)动车的速度 v =252km/h =70m/s,
动车完全通过山洞的路程为:s ′ =L 车+L 洞 =200m+1000m =1200m,
由可知这列动车完全通过山洞的时间为:。
答:(1)则该列动车从合肥到杭州的平均速度是 252km/h;
(2)这列动车完全通过山洞的时间是 17s。
【点评】本题考查了对速度公式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动车完全通过山洞的路程
等于车长与山洞长之和。
19.【分析】已知经 3×10﹣7s 激光雷达接收到障碍物反射回的信号,可求得光束到达障碍物
的时间,已知光速,最后由速度公式变形可求得车头到障碍物的距离。
【解答】解:
由题意可得,光束到达障碍物的时间 t = ﹣4s =1.5×10﹣8s,
该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忽略不计, 由 v = ,车头到障碍物的距离:
s =vt =3×108m/s×4.5×10﹣7s =45m。
答:该汽车此刻车头到障碍物的距离为 45m。
【点评】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的应用,关键是能求出光束到达障碍物的时间,是一道基
础题。
四、实验题(共 24 分)
20.【分析】(1)平均速度的测量原理是:v =;实验中需要用停表测量时间,用刻度尺测
量路程;
(2)斜面坡度越小,小车速度变化越慢,小车运动时间越长,越方便时间的测量;
(3)属片作用是可以让小车及时停下,便于计时;
(4)(5)从图中读出小车通过全程所用时间和小车运动距离,利用速度公式求小车通过
全程的平均速度;
找出前半程、后半程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利用速度公式求前半程和后半程的平均速度,
进行比较。
【解答】解:(1)实验中需要测量路程和时间来计算平均速度,因此测量路程用刻度尺。
(2)斜面可以使小车以一定速度下滑并做变速运动从而完成实验。
(3)金属片作用是可以让小车及时停下,便于计时。
(4)为了便于计时,应当让斜面的坡度小一些,运动时间长。
由图可知,小车经过的路程为 s =120cm =1.2m,
所用时间 t =5s ,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 v =号一2。
(5)小车从 A 到 C 运动在不断的加速,因此 s﹣t 图象应当是一条斜率越来越大的曲线,
因此能够反映图中小车从 A 到 C 运动情况的是 C。
故答案为:(1)刻度尺;(2)使小车以一定速度下滑并做变速运动,便于计时;0.24。
【点评】本题考查了测量平均速度原理、速度的计算,考查了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
论的能力,属于基础题目。
21 .【分析】(1)在对刻度尺进行读数时,应看清分度值,视线应与尺的末端刻度垂直,最
终的结果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2)停表的中间的表盘代表分钟,周围的大表盘代表秒,秒表读数是两个表盘的示数之
和。
(3)为减小测量误差,常用的方法是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在求取长度测量平均值时,应
先去除差距较大的错误数据,再求取平均值;
(3)根据金属的热胀冷缩,判断出尺子本身的变化,再结合刻度值不变来进行分析。
【解答】解:(1)读图可知,乙刻度尺在读数时,因此乙是错误的;
由图丙可知,小表盘的分度值是 0.5min ,偏向 2min ,而大表盘指针在 35. 1s。
(2)用刻度尺测物理课本的长度需要多次测量,多次测量的目的是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四次读数中,25.98cm 的准确值是 25.9cm 、26.03cm ,故 25.98cm 属错误数据;
则物理课本的长度为:;
(3)由于金属的热胀冷缩,严冬季节,而刻度依然是原来标注的刻度,其测量结果会偏
大。
故答案为:(1) 甲;275. 1; ;25.98cm;(3)偏大。
【点评】本题考查了刻度尺的正确使用与读数、秒表的读数、求平均值减小误差以及对
误差进行分析的方法。
22 .【分析】(1)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把音叉的振动转化为轻质小球的运动,这
样可以把音叉的微小振动进行放大;
(2)为了看到桌子振动更明显,可想办法把桌子振动放大;
(3)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并且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
(4)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真空
不能传播声音;
(5)物理学中把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与振幅和距离有关;距离越远,
响度越小。
【解答】解:(1)如图①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说明声音是由
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为了看到桌子振动更明显,可在桌面上放一些纸屑(或其他轻小物体),即把桌子
振动放大。
(3)由图可知,当敲响右边的音叉,所以说明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发生了振动,证明声
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给左边的音叉的;
(4)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用抽气机将瓶内的空气抽出,能传播声音的空气越来越少; 如果把瓶中的空气完全抽出来,瓶内就成了真空,所以我们不能听到音乐声,真空不能
传声。
(5)声音在传递过程中能量会有衰减,因此。
故答案为:(1)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在桌面上洒一些纸屑(或其他轻小
物体);(4)逐渐减弱;(5)变小。
【点评】此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传播等基本的声学知识, 以及转换法和理想实验法等
研究方法,是一道好题。
23 .【分析】(1)(2)(3)弦乐的音调跟弦的长度、材料、松紧、粗细有关,在探究音调的 高低和一个因素的关系时,控制其它量不变。实验中琴弦的松紧一定,要探究音调高低 跟长度的关系,保持材料和粗细相同。要探究音调高低跟粗细的关系时,保持材料和长
度相同。要探究音调高低跟材料的关系时,保持长度和粗细相同。
(4)振幅影响响度,频率(振动快慢)影响音调;波形中,波的幅度大小表示物体振动 时振幅的大小,从而说明响度的大小;波的疏密程度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频率),从而
说明音调的高低;对比四幅图,可找出振动频率相同的图即为音调相同。
【解答】解:(1)研究音调高低和琴弦长度的关系,保持琴弦的材料和粗细相同, 由图
和题意可知;
(2)选择琴弦 a 和 b ,材料和长度均相同,是为了探究音调高低跟粗细的关系;
(3)选择琴弦 b 和 c ,长度相同,没有控制琴弦的粗细相同;
(4)对比甲、乙可知,说明振动快慢(频率)相同。对比乙,波的幅度大小相同;
故答案为:(1)a 、d;(2)音调的高低与琴弦粗细关系;没有控制琴弦的粗细相同、乙;
乙、丁。
【点评】声音的音调和响度可以通过波形反映出来,要能读懂波形图是解题的关键。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2023-2024辽宁省鞍山市岫岩县部分学校八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